西宁市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5 盐类的水解B卷

西宁市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5 盐类的水解B卷
西宁市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5 盐类的水解B卷

西宁市高考化学一轮基础复习:专题25 盐类的水解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 (2分)对于下列常见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明矾可用作净水剂

B . 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

C . 小苏打是一种膨松剂,可用于制作馒头和面包

D . 碳酸钙是文物陶瓷的主要成分

2. (2分) (2017高一上·宿迁期末) 下列化学用语的表达正确的是()

A . 硫酸的电离方程式:H2SO4=H2++SO42﹣

B . 光导纤维主要成分的化学式:Si

C . 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 I

D . 钠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 (2分) (2019高三上·南山期中) 探究铝片与Na2CO3溶液的反应。

无明显现象铝片表面产生细小气泡出现白色浑浊,产生大量气泡(经检验为H2和CO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对比Ⅰ、Ⅲ,说明Na2CO3溶液能破坏铝表面的保护膜

B . 推测出现白色浑浊的原因:AlO2- + HCO3- + H2O = Al(OH)3↓+ CO32-

C . 加热和H2逸出对CO32- 水解平衡移动方向的影响是相反的

D .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O32- + H2O ? HCO3- + OH-

4. (2分)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A . NH4Cl

B . NH4HSO4

C . CH3COONH4

D . NH3?H2O

5. (2分)向CH3COONa稀溶液中加入(或通入)少许X物质,其溶液中部分微粒浓度变化如表所示(溶液温度不变):

则X物质可能为()

A . 氯化氢

B . 氢氧化钠

C . 蒸馏水

D . 醋酸

6. (2分)在25 ℃时,NH4+浓度相等的NH4Cl、CH3COONH4、NH4HSO4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mol·L-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a=b=c

B . a=c>b

C . b>a>c

D . c>a>b

7. (2分)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K2CO3溶液中, c(K+)=c(CO32﹣)+c(HCO3﹣)+c(H2CO3)

B . 某浓度的NaAc溶液的pH=8,则该溶液中的c(Na+)﹣c(Ac﹣)=9.9×10﹣7mol/L

C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Cl、②(NH4)2SO4两种溶液,c(NH4+)大小顺序为:①>②

D . 10mLpH=12的烧碱溶液中加入pH=2的酸HA至中性,所需酸溶液的体积V≥10mL

8. (2分) (2016高二下·南阳期末) 常温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在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c(H2CO3)

B . 在pH=8的NaB溶液中:c(Na+)-c(B-)=9.9×10-7mol/L

C . 浓度均为0.1mol/L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c(HCO3-)+c(H2CO3)

D . 向10mLpH=12的NaOH溶液中滴加pH=2的HA溶液达中性,则混合溶液的体积V总≥20mL

9. (2分) (2018高二上·许昌期中) 升高温度,下列数据不一定增大的是()

A . 化学反应速率v

B . 水的离子积常数Kw

C . 化学平衡常数K

D . 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a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10. (4分) pH=2的盐酸与pH=12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关系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

11. (7分)根据问题填空:

(1)室温下: pH=13的CH3COONa溶液加水稀释100倍后,pH________11(填“>”“=”或“<”);

(2) pH相等时,①NH4Cl②(NH4)2SO4③NH4HSO4三种溶液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________;

(3)等体积、等浓度的氢氧化钠与醋酸混合后,溶液中c(Na+)________c(CH3COO﹣)(填“>”“=”或“<”); pH=13的氢氧化钠与pH=1的醋酸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________性;

(4)用0.1000mol/L Na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 CH3CO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

①为减小实验误差,由图可知滴定时指示剂应选用________;(填“石蕊”、“酚酞”、“甲基橙”);

②A点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③A,B,C三点所示溶液导电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点对应的溶液;

④A,B,C三点水的电离程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_;

(5)相同温度下,将足量氯化银固体分别放入相同体积的①蒸馏水②0.1mol?L﹣1盐酸③0.1mol?L﹣1氯化镁溶液④0.1mol?L﹣1硝酸银溶液中,C(Ag+)大小顺序:________.(用序号表示)

12. (5分) (2016高二上·长安期末) 现有常温下pH=2的盐酸甲和pH=2的醋酸溶液乙,请根据下列操作回答问题:

(1)常温下0.1mol/L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下列表达式的数据一定变小的是.

A . c(H+)

B .

C . c(H+)?c(OH﹣)

D .

(2)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等体积的水,醋酸的电离平衡________(填“向左”、“向右”或“不”)移

动;另取10mL的乙溶液,加入少量无水醋酸钠固体(假设加入固体前后,溶液体积保持不变),待固体溶解后,溶液中c(H+)/c(CH3COOH)的比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无法确定”).(3)相同条件下,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各稀释100倍.稀释后的溶液,其pH大小关系为:pH(甲)________pH(乙)(填“>”、“<”或“=”).

(4)取等体积的甲、乙两溶液,分别用等浓度的NaOH稀溶液中和,则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大小关系为:V(甲)________ V(乙)(填“>”、“<”或“=”).

(5)已知25℃时,两种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

化学式CH3COOH H2CO3HClO

电离平衡常数K1 1.8×10﹣54.3×10﹣7 3.0×10﹣8

K2﹣﹣ 5.6×10﹣11﹣﹣

下列四种离子结合H+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

A.HCO B.CO C.ClO﹣D.CH3COO﹣

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Na2CO3(少量):________;HClO+Na2CO3(少量):________.

四、综合题 (共1题;共8分)

13. (8分) (2017高一上·邯郸期末) ①纯碱;②火碱;③水玻璃;④小苏打;⑤二氧化硫.

(1)请用序号填空:以上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属于碱的是________;具体有漂白性的是________;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是________.

(2)纯碱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

(3)小苏打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填空题 (共1题;共4分)

10-1、

三、实验探究题 (共2题;共12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2-4、

12-5、

四、综合题 (共1题;共8分)

13-1、

13-2、

13-3、

五年高考真题汇编盐类的水解详解

2009-2013年 五年高考真题分类汇总 盐的水解 考点题组一:盐类水解的规律、影响因素及其应用 1、(2013安徽理综,6分).已知N a H S O 3溶液显酸性,溶液中存在以下平衡: H S O 3- + H 2O H 2S O 3 + O H - ① H S O 3 H + + S O 32- ② 向0.1m o l ·L -1的N a H S O 3溶液中分别加入以下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少量金属N a ,平衡①左移,平衡②右移,溶液中c (H S O 3-)增大 B 加入少量N a 2S O 3固体,则c (H +) + c (N a +) = c (H S O 3-) + c (O H -) + 1 2c (S O 32-) C 加入少量N a O H 溶液,233(SO )(HSO )c c - -、(OH ) (H ) c c -+的值均增大 D 加入氨水至中性,则2c (N a +) = c (S O 32-)>c (H +) = c (O H -) 2、(2012天津理综,6分)下列电解质溶液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 .同浓度、同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 H =7 B .在含有B a S O 4沉淀的溶液中加入N a 2S O 4固体,c (B a 2+)增大 C .含l m o l K O H 的溶液与l m o l C O 2完全反应后,溶液中c (K +)=c (H C O 3- ) D .在C H 3C O O N a 溶液中加入适量C H 3C O O H ,可使c (N a +)=c (C H 3C O O -) 3、(2012重庆理综,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盐酸中滴加氨水至中性,溶液中溶质为氯化铵 B.稀醋酸加水稀释,醋酸电力程度增大,溶液的p H 减小 C.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C a O ,恢复至室温后溶液的p H 值不变 D.沸水中滴加适量饱和F e 3Cl 溶液,形成带电的胶体,导电能力增强 4、(2011广东,4分)对于0.1m o l ?L -1 N a 2S O 3溶液,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溶液的p H 降低 B 、c (N a +)=2c (S O 32― )+ c (H S O 3― )+ c (H 2S O 3) C 、c (N a +)+c (H +)=2 c (S O 32―)+ 2c (H S O 3― )+ c (O H ―) D 、加入少量N a O H 固体,c (S O 32― )与c (N a +)均增大 5、(2011重庆理综,6分).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 ) A .明矾溶液加热 B . C H 3C O O N a 溶液加热 C .氨水中加入少量N H 4C l D .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 a C l 固体 6、 (2009福建理综,6分)在一定条件下,N a 2C O 3溶液存在水解平衡: CO 32- + H 2 O HCO 3- + OH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稀释溶液,水解平衡常数增大 B. 通入C O 2,平衡朝正反应方向移动 C. 升高温度,323() () c HCO c CO - -减小 D. 加入N a O H 固体,溶液P H 减小 考点题组二: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的判断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 一工艺流程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写出相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带答案.doc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带答案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检测题 1.下列各物质常温下发生水解,对应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Na2CO3:+2H2O H2O+CO2 +OH- B.NH4Cl:+H2O NH3 H2O+OH- C.CuSO4:Cu2++2H2O Cu(OH)2+2H+ D.NaF:F-+H2O====HF+OH- 解析:A项中Na2CO3水解时分步水解,由于水解程度小,不能产生CO2。 +H2O +OH- +H2O H2CO3+OH- B项中电荷不守恒。 C项中水解是可逆反应,一般情况下水解程度较小,不要沉淀和气体符号。D项中应写可逆符号。 答案:C 2.下列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是( ) A.Al3+、S2-、Na+、Cl- B.K+、Fe3+、S2-、OH- C.Ba2+、、Fe3+、H+ D.Na+、Al3+、、 解析:离子要大量共存不能生成沉淀、气体、弱电解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和络合反应以及互促水解,A项中Al3+和S2-发生互促水解,B项中,Fe3+和OH-、Fe3+和S2-不能共存,C项中,和H+、Fe3+和不能共存。

答案:D 3.为了配制的浓度与Cl-的浓度比为1∶1的溶液,可在NH4Cl溶液中加入( ) ①适量的HCl ②适量的NaCl ③适量的氨水④适量的NaOH A.①② B.③ C.③④ D.④[来源:Z,xx,https://www.360docs.net/doc/0b10659976.html,] 解析:NH4Cl中水解使浓度小于Cl-,要使二者比值为1∶1,就要抑制水解。 答案:B 4.在蒸发器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 ℃)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固体的是( ) A.CuCl2 B.碳酸氢钾 C.硫酸镁 D.硝酸银 解析:CuCl2加热水解程度增大,最后灼烧为CuO,碳酸氢钾水解最后为KOH,Mg SO4最终仍为该物质,AgNO3水解,最后为Ag2O。 答案:C 5.下列各组离子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Na+、HS-、Cu2+、Cl- B.HS-、Na+、OH-、K+ C.K+、Al3+、Br-、[Al(OH)4]- D.H+、Cl-、Na+、 解析:A项中Cu2+与HS-发生互促水解; B项中HS-与OH-不能共存; C项中Al3+与[Al(OH)4]-不能共存。 答案:D

高三化学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

水解 中和 盐 类的水解 1.复习重点 1.盐类的水解原理及其应用 2.溶液中微粒间的相互关系及守恒原理 2.难点聚焦 (一) 盐的水解实质 H 2O H +— n 当盐AB 能电离出弱酸阴离子(B n —)或弱碱阳离子(A n+),即可与水电离出的H +或OH —结合成电解质分子,从 而促进水进一步电离. 与中和反应的关系: 盐+水 酸+碱(两者至少有一为弱) 由此可知,盐的水解为中和反应的逆反应,但一般认为中和反应程度大,大多认为是完全以应,但盐类的水解程度小得多,故为万逆反应,真正发生水解的离子仅占极小比例。 (二)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 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 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具体为: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 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 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如 NH 4CN CH 3CO 2NH 4 NH 4F 碱性 中性 酸性 取决于弱酸弱碱 相对强弱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酸性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 呈碱性 强碱弱酸式盐的电离和水解: 如H 3PO 4及其三种阴离子随溶液pH 变化可相互转化: pH 值增大 H 3PO 4 H 2PO 4— HPO 42— PO 43— pH 减小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3、NaHS、Na2HPO4、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3、NaH2PO4、NaHSO4 (三)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湿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四)比较外因对弱电解质电离和盐水解的影响. HA H++A——Q A—+H2O HA+OH——Q 温度(T)T↑→α↑ T↑→h↑ 加水平衡正移,α↑促进水解,h↑ 增大[H+] 抑制电离,α↑促进水解,h↑ 增大[OH—]促进电离,α↑抑制水解,h↑ 增大[A—] 抑制电离,α↑水解程度,h↑ 注:α—电离程度 h—水解程度 思考:①弱酸的电离和弱酸根离子的水解互为可逆吗 ②在CH3COOH和CH3COONO2的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冰醋酸,对CH3COOH电离程度和CH3COO—水解程度各有何影响 (五)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因为电离程度CH3COOH>HAlO2所以水解程度NaAlO2>NaHCO3>CH3COON2在相同条件下,要使三种溶液pH值相同,只有浓度②>①>③ 2.分析盐溶液中微粒种类. 例如 Na2S和NaHS溶液溶液含有的微粒种类相同,它们是Na+、S2—、HS—、H2S、OH—、H+、H2O,但微粒浓度大小关系不同.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高考化学平衡大题训练

1.甲醇是基本有机化工原料.甲醇及其可制得产品的沸点如下. 名称甲醇二甲胺二甲基甲酰胺甲醚碳酸二甲酯 结构简式CH3OH (CH3)2NH (CH3)2NCHO CH3OCH3(CH3O)2CO 沸点(℃) 64.7 7.4 153℃﹣24.9 90℃ (1)在425℃、A12O3作催化剂,甲醇与氨气反应可以制得二甲胺.二甲胺显弱碱性,与盐酸反应生成(CH3)2NH2Cl,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甲醇合成二甲基甲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NH3+CO(CH3)2NCHO+2H2O△H若该反应 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则△H0 (填“>”、“<”或“=“). (3)甲醇制甲醚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OH CH3OCH3+H2O△H.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 容器编号温度/℃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 CH3OCH3H2O Ⅰ387 0.20 x Ⅱ387 0.40 y Ⅲ207 0.20 0.090 0.090 ①x/y=. ②已知387℃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4.若起始时向容器I中充入0.1mol CH3OH、0.15mol CH3OCH3和0.10mol H2O,则反应将向(填“正”或“逆”)反应方向进行. ③容器Ⅱ中反应达到平衡后,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醚的产率,可以采取的措施为. (4)以甲醇为主要原料,电化学合成碳酸二甲酯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电源负极为(填“A”或“B“),写出阳极的电极反应式.若参加反应的O2为 1.12m 3(标 准状况),则制得碳酸二甲酯的质量为kg. 2. (16分)研究和深度开发CO、CO2的应用对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1)CO可用于炼铁,已知:Fe2O3(s)+3C(s)=2Fe (s)+3CO(g) ΔH 1=+489.0 kJ· mol-1, 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则CO还原Fe2O3(s)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与O2设计成燃料电池(以KOH溶液为电解液)。该电池的负极反应式为。 (3)CO 2和H2充入一定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在两种温度下发生反应:CO2(g) +3H2(g) CH3OH(g) +H2O(g) 测得CH3OH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如图5。 ①该反应的ΔH 0(填“大于或小于”),曲线I、Ⅱ对应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为 KⅠKⅡ(填“>、=或<”)。 ② 容器甲乙

化学选修四《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原创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 2. 了解盐溶液的酸碱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 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1或0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 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 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T”或“ J”。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 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 NaCI ② NH4CI ③Na2CO3 ④CH s COONa ⑤AICI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②⑤。 呈碱性的有:③④。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 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容液碱性越强。_ 2. 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⑵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 +),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 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1) 明矶净水:Al3 + + 3H2O AI(OH) 3 + 3H +0 (2) 制备Fe(OH)3 胶体:Fe3* + 3H2O=====Fe(OH)3(胶体)+ 3H 十。 (3) 制泡沫灭火剂:AI3+ + 3HCO3===AI(OH)3 J + 3CO2 T。 ⑷草木灰与铵态氮肥混施:NH;+ CO i「+ H2O NH3 H2O+ HCO3 网络构建

2020届高考化学大题题型专项训练

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三) 化学实验综合探究题 1.凯氏定氮法是测定蛋白质中氮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原理是用浓硫酸在催化剂存在下将样品中有机氮转化成铵盐,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处理铵盐,然后通过滴定测量。已知:NH3+H3BO3===NH3·H3BO3;NH3·H3BO3+HCl===NH4Cl+H3BO3。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作用是________。 (2)b中放入少量碎瓷片的目的是__________。f的名称是__________。 (3)清洗仪器:g中加蒸馏水;打开K1,关闭K2、K3,加热b,蒸气充满管路;停止加热,关闭K1,g中蒸馏水倒吸进入c,原因是________;打开K2放掉水。重复操作2~3次。 (4)仪器清洗后,g中加入硼酸(H3BO3)和指示剂,铵盐试样由d 注入e,随后注入氢氧化钠溶液,用蒸馏水冲洗d,关闭K3,d中保留少量水。打开K1,加热b,使水蒸气进入e。 ①d中保留少量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采用中空双层玻璃瓶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取某甘氨酸(C2H5NO2)样品m克进行测定,滴定g中吸收液时消耗浓度为c mol·L-1的盐酸V mL,则样品中氮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样品的纯度≤________%。 解析:(1)加热水蒸气时,若关闭K1,b中压强增大,a可起安全管的作用,防止烧瓶内压强过大,造成事故。 (2)碎瓷片可防止蒸馏水在加热时暴沸;f是直形冷凝管。

标准溶液 比均为:1) 计算(1- 解析:(1) 硫酸铝水解出的氢离子反应,

高中化学知识点盐类的水解及应用-

高中化学知识点:盐类的水解及应用!-掌门1对1同学们,在线一对一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干货,快来看看吧。 一、水解的原理、规律及应用 1.原理:在水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通式为:盐+水酸+碱   如:醋酸钠溶液中 总的化学方程式:CH3COONa+H2OCH3COOH+NaOH; 总的离子方程式:CH3COO-+H2OCH3COOH+OH-。 2.规律:(1)盐类水解反应可以看成是酸碱中和反应的逆反应,通式为:盐+水酸+碱。由于中和反应进行程度较大,因而水解反应进行程度较小,为可逆反应。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盐类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2)盐类水解规律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都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同强显中性。 (3)强酸的酸式盐只电离不水解,溶液显酸性,如:NaHSO4;而弱酸的酸式盐,既电离又水解,此时必须考虑其电离和水解程度的相对大小:若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则溶液显酸性,如:NaHSO3、NaH2PO4;若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溶液显碱性,如:NaHCO3、NaHS、Na2HPO4等。 例题: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3 ②CH3COONa ③NaAlO2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3.水解平衡的移动 (1)温度对平衡的影响:由于水解为吸热变化,升温可使水解平衡向右移动,从而增大水解的程度。如:把FeCl3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制取胶体,就是利用升温增大水解程度的实例。(温度对水解平衡的影响是通过改变水解常数Kh实现的)

高考化学复习专题之盐类的水解

高三化学 盐类的水解 一. 本周学习内容: 盐类的水解 二. 重点、难点 1. 理解盐类水解的实质,能初步根据盐的组成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 2. 学会并掌握盐类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了解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学会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值。 3. 了解盐类水解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 具体内容 (一)盐类的水解 实验:把少量的醋酸钠、氯化铵、氯化钠的晶体分别投入三个盛有蒸馏水的试管,溶解,然后用pH 试纸加以检验。 现象: CH 3COONa pH>7 )()(- + OH c H c NaCl pH=7 )()(- + =OH c H c 思考:醋酸钠、氯化铵都是盐,是强电解质,他们溶于水完全电离成离子,电离出的离子中既没有氢离子,也没 有氢氧根离子,OH -与H +毫无疑问都来自于水的电离;也就是说,由水电离出来的H +和OH - 的物质的量浓度总是相等的,为什么会出现不相等的情况呢? 分析: 醋酸钠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发生了作用。 CH 3COONa === Na + + CH 3COO - + H 2O OH - + H + CH 3COOH CH 3COO - 能与水溶液中的氢离子结合生成难电离的醋酸分子,从而使水的电离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这时, )(3-COO CH c 下降,)(-OH c 升高、)(+H c 下降, 使得)()(-+

高考化学大题训练-浙江省选考加试30题-过关练

浙江省化学选考大题训练【加试30题】 ―――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过关练 1.工业合成氨反应为N2(g)+3H2(g) 2NH3(g),对其研究如下: (1)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N—H键的键能为391 kJ·mol-1,N≡N键的键能是945.6 kJ·mol-1,则上述反应的ΔH=________。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方程式改写为: 1 2N2(g)+ 3 2 H2(g) NH3(g),在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1=______________(用K表示)。 (3)在773 K时,分别将2 mol N2和6 mol H2充入一个固定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随着反应的进行,气体混合物中n(H2)、n(NH3)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t/min 0 5 10 15 20 25 30 n(H2)/mol 6.00 4.50 3.60 3.30 3.03 3.00 3.00 n(NH3)/mol 0 1.00 1.60 1.80 1.98 2.00 2.00 ①该温度下,若向同容积的另一容器中投入的N2、H2、NH3的浓度分别为 3 mol·L-1、3 mol·L-1、3 mol·L-1,则此时v正________v逆。(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②由上表中的实验数据计算得到“浓度—时间”的关系可用下图中的曲 线表示,表示c(N2)—t的曲线是________。在此温度下,若起始充入4 mol N2和12 mol H2,则反应刚达到平衡时,表示c(H2)—t的曲线上相应的点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反应3H2(g)+3CO(g) CH3OCH3(g)+CO2(g) △H<0 逆反 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 练习

高中化学--盐类的水解 练习 (限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310.5mol L NaHCO -?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质的电离方程式为233NaHCO Na H CO ++- =++ B .温度升高,()3HCO c - 增大 C .加水稀释后,() H n +与()OH n - 的乘积变大 D .离子浓度关系:()()()()()23 3 c Na c H c OH c HCO c CO + + - --+=++ 2.相同温度下,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SO 3和Na 2CO 3的两种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 ()()()()3 3223 3 HSO HCO 1SO CO c c c c ----<< B . ()()()()3 3223 3 HCO HSO 1CO SO c c c c ----<< C . ()()() () 3 3 223 3HCO HSO 1CO SO c c c c ----≥> D . ()()() () 3 3 223 3 HSO HCO 1SO CO c c c c ---->> 3.下列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 4Cl 与ZnCl 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 3与Al 2(SO 4)3两种溶液混合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碳酸钠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 3溶液得到Al (OH )3固体 ⑥为保存FeCl 3溶液,要在溶液中加入少量盐酸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⑤ D .全部 4.测定不同温度下0.5 mol·L -1 CuSO 4溶液和0.5 mol·L -1 Na 2CO 3溶液pH,数据如下表:

盐类的水解高考题汇编

专题电离平衡盐类的水解高考题汇编 考点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1.(07广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Mg、Al、Cu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 (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 考点2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2007年高考理综重庆卷,电解质)用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1 mol/L)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 (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D)pH试纸显示醋酸的pH为2~3 3.(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电离平衡)已知0.1 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烧碱溶液(B)升高温度(C)加少量冰醋酸(D)加水 4.(08天津卷)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 3COOH H++CH3COO-,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0.10mol/L的CH3COOH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中c(OH-)减小 C.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常温下pH=2的CH3CO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7 考点3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5.(2007年高考上海化学卷,电解质)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 mL 0.1 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6.(08广东卷)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根据溶液电导率变化可以确定滴定反应的终应。右图是KOH溶液分别滴定HCl溶 液和CH3COOH溶液的滴定曲线示意图。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用NH3·H2O溶液滴定HCl和CH3COOH混合溶液的滴定曲线的是() A B C D 7.(08广东卷)盐酸、醋酸和碳酸氢钠是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和OH-A.在NaHCO3溶液中加入与其等物质的量的NaOH,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CO 2 3 B.NaHCO3溶液中:c(H+)+c(H2CO3)=c(OH-) C.10 mL0.10mol·L-1CH3COOH溶液加入等物质的量的NaOH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

2020-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物质的量提高练习题)压轴题训练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物质的量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滤纸、烧杯、药匙、___。 (2)容量瓶上标有刻度线、___,使用前要___。 (3)需用托盘天平称取Na2CO3____g。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___,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___,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___, D.定容时仰视___,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___。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的浓硫酸配制480mL2.0mol/L的稀硫酸,则需要量取浓硫酸的体积为___mL。 【答案】500mL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温度、容积检漏 5.3 偏低偏高不变偏低不变 62.5 【解析】 【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定容、摇匀、 装瓶,分析误差时可根据c=n V 判断。 【详解】 (1)根据配制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冷却、移液、洗涤、初步摇匀、定容、摇匀、装瓶可知所需的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和胶头滴管,缺少的仪器: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 (2)容量瓶上标有温度、刻度线、容积;容量瓶带有瓶塞,为防止使用过程中漏液,使用前应查漏; (3)配制500mL 0.1mol/LNa2CO3,需要 Na2CO3的质量为:0.5L×0.1mol/L×106g/mol=5.3g; (4)A.加水时超过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B.溶解后未冷却到室温就转入容量瓶,冷却后溶液体积偏小,溶液浓度偏高; C.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对溶质物质的量和溶液体积都不产生影响,溶液浓度不变; D.定容时仰视,导致溶液体积偏大,溶液浓度偏低; E.上下颠倒摇匀后液面低于刻线,属于正常操作,溶液浓度不变; (5)若实验室中要用浓度为16mol/L 的浓硫酸配制480mL 2.0mol/L 的稀硫酸,应选择500mL 容量瓶,设需要浓硫酸体积为V,则依据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物质的量不变得: 16mol/L×V=500mL 2.0mol/L,解得V=62.5mL。 【点睛】

人教版高二化学_盐类的水解经典练习及解答

盐类的水解经典例题及练习 【典型例题】 [例1] 常温下,一定浓度的某溶液,由水电离出的c(OH-)=10-4mol/L,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A. Al2(SO4)3 B. CH3COONa C. NaOH D. KHSO4 答案:B [例2] 在相同温度下,在pH都是9的NaOH和CH3COONa两种溶液中,设由水电离产生的c(OH-)分别为amol/L与bmol/L,则a与b的关系为() A. a>b B. a=10-4b C. b=10-4a D. a=b 答案:B [例3] 已知常温下稀溶液中FeCl3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 Fe(OH)3+3H+,能使c(Fe3+)增大(溶液体积忽略不计)的是() A. 加入少量的H2SO4溶液 B. 加入少量NaCl溶液 C. 加热 D. 加入少量NaOH溶液 答案:A [例4] 欲使0.1mol/L的CH3COONa溶液中,c(Na+)/c(CH3COO-)更接近于1:1 ,应采取的措施是() A. 加入NaOH固体 B. 加入适量CH3COOH C. 加入KOH固体 D. 加水稀释 答案:BC [例5] 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低于400℃)下列物质的溶液,可以得到该物质的固体的是() A. 氯化铝 B. 碳酸氢钠 C. 硫酸镁 D. 高锰酸钾 答案:C 解析:考察盐的水解和溶液蒸干过程中的变化。 [例6] 常温时,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A. 0.01mol/L醋酸溶液 B. 0.02mol/L醋酸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 0.02mol/L醋酸与0.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D. pH=2的盐酸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 答案:A [例7] 欲使0.1mol/L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小,其方法是() A.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B. 加入氢氧化钠固体 C. 通入氯化氢气体 D. 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 答案:D [例8] 25℃时,将稀氨水逐滴滴加到稀硫酸中,当溶液的pH=7时,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c(NH4+)=c(SO42-) B. c(NH4+)>c(SO42-) C. c(NH4+)<c(SO42-) D. c(NH4+)+c(SO42-)=c(H+)=c(NH4+) 答案:B 【模拟试题】 1. 下列物质的溶液呈碱性的是() A. Na2CO3 B. Na2SO4 C. NH4NO3 D. CH3COOH 2. 由一价离子组成的四种盐:AC、BD、AD、BC的1mol/L的溶液,在室温下前两种溶液的pH=7,第三种溶液的pH>7,最后一种溶液的pH<7,则AOH和BOH的碱性比较?HC和HD的酸性比较? 3. 常温下,将甲酸与Na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的pH=7,则此溶液中() A. c(HCOO-)>c(Na+) B. c(HCOO-)<c(Na+) C. c(HCOO-)= c(Na+) D. 无法确定c(HCOO-)与c(Na+)的关系 4. 若pH=3的酸溶液和pH=11的碱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可能是() A. 生成了一种强酸弱碱盐 B. 弱酸溶液和强碱溶液反应 C. 强酸溶液和弱碱溶液反应 D. 一元强酸溶液和一元强碱溶液反应 5. 把FeCl3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是____。 6. NH4Cl溶于重水后,产生的一水合氨和水合氢离子均正确的是() A. NH2D·H2O、D3O+ B. NH3·D2O、HD2O+ C. NH3·HDO、D3O+ D. NH2D·HDO、H2DO+ 7. 在25℃时将pH=11 的NaOH 溶液与pH=3 的CH3CO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盐类的水解

2021年高考化学专题复习:盐类的水解 1.下列物质溶于水,由于水解而使溶液显酸性的是() A.SO3 B.NaHSO4 C.CuCl2 D.NaF 2.下列对盐类水解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溶液的pH一定发生改变 C.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D.是放热的过程 3.下列水解化学方程式或水解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COO-+H2O CH3COOH+OH- B.N H4++H2O NH4OH+H+ C.CH3COOH+NaOH CH3COONa+H2O D.NaCl+H2O NaOH+HCl 4.常温时,纯水中由水电离的c(H+)=a mol·L-1,pH=1的盐酸中由水电离的c(H+)=b mol·L-1,0.1 mol·L-1的盐酸与0.1 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由水电离的c(H+)=c mol·L-1,则a、b、c的关系正确的是() A.a>b=c B.c>a>b C.c>b>a D.b>c>a 5.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生活、生产中使用的化学品的溶液能够使pH试纸变蓝,且原因是水解的是() A.烧碱 B.食用醋 C.氯化铵 D.纯碱 6.pH=4的醋酸和pH=4的氯化铵溶液相比,水的电离程度较大的是() A.前者 B.后者 C.等于 D.无法确定 7.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相比,NaCN溶液的pH较大,则同温同体积同浓度的HCN和HClO说法正确的是() A.电离程度:HCN>HClO B.pH:HClO>HCN C.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D.酸根离子浓度:c(CN-)

高中全程复习方略·化学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一).pdf

高考大题题型专项训练(一)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 1.以工业生产硼砂所得废渣硼镁泥为原料制取MgSO4·7H2O的过程如图所示: 硼镁泥的主要成分如下表: MgO SiO2FeO、Fe2O3CaO Al2O3B2O3 30%~40% 20%~ 25% 5%~15% 2%~ 3% 1%~2% 1%~ 2% 回答下列问题: (1)“酸解”时应该加入的酸是________,“滤渣1”中主要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 (2)“除杂”时加入次氯酸钙、氧化镁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除杂”基本完成的检验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4)分离滤渣3应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硼镁泥主要成分是MgO,还有CaO、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酸溶时MgO、CaO、Fe2O3、FeO、Al2O3都和硫酸反应,SiO2不与硫酸反应,B2O3转化为H3BO3,则滤渣1为SiO2。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加入的次氯酸钙可把亚铁离子氧化成铁离子,MgO 促进铁离子、铝离子水解,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则滤渣2为Al(OH)3、Fe(OH)3。浓缩过滤得到滤渣3为CaSO4,滤液中含镁离子、硫酸根离子,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镁晶体,以此来解答。 答案:(1)浓硫酸SiO2 (2)氧化亚铁离子促进铁离子、铝离子转化为沉淀 (3)溶液接近为无色 (4)温度对硫酸镁、硫酸钙的溶解度影响不同,温度越高,硫酸钙溶解度越小,可以采用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方法除去硫酸钙2.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PbO、PbO2、PbSO4及炭

人教高中化学 选修四 3.3.1 盐类的水解知识点总结(含答案)

盐类的水解 (一)水解规律 简述为:有弱才水解,无弱不水解越弱越水解,弱弱都水解谁强显谁性,等强显中性 1.正盐溶液 ①强酸弱碱盐呈酸性②强碱弱酸盐呈碱性 ③强酸强碱盐呈中性④弱酸碱盐不一定 2.酸式盐 ①若只有电离而无水解,则呈酸性(如NaHSO 4 ) ②若既有电离又有水解,取决于两者相对大小 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酸性电离程度<水解程度,呈碱性 ③常见酸式盐溶液的酸碱性: 碱性:NaHCO 3、NaHS、Na 2 HPO 4 、NaHS. 酸性(很特殊,电离大于水解):NaHSO 3、NaH 2 PO 4 、NaHSO 4 (二)影响水解的因素 内因:盐的本性. 外因:浓度、温度、溶液碱性的变化 (1)温度不变,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2)浓度不变,湿度越高,水解程度越大. (3)改变溶液的pH值,可抑制或促进水解。 (三)盐类水解原理的应用 考点 1.判断或解释盐溶液的酸碱性 例如:①正盐KX、KY、KZ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其pH值分别为7、8、9,则HX、HY、HZ的酸性强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②相同条件下,测得①NaHCO 3②CH 3 COONa ③NaAlO 2 三种溶液的pH值相同。那实验 么它们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考点2.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间的大小关系. (1)一种盐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相对大小 ①当盐中阴、阳离子等价时 [不水解离子] >[水解的离子] >[水解后呈某性的离子(如H+或OH—)] >[显性对应离子如OH—或H+] 实例:a:CH 3COONa. B:NH 4 Cl ②当盐中阴、阳离子不等价时。 要考虑是否水解,水解分几步,实例Na 2CO 3 : 考点3.溶液中各种微粒浓度之间的关系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代数和为零。 (2)物料守恒(原子守恒):即某种原子在变化过程(水解、电离)中数目不变。 (3)质子守恒: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H+]与其它微粒浓度之间的关

高考专题盐类的水解知识点和经典习题

第 2 5 讲盐类的水解 基础考点梳理 最新考纲 1.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掌握盐类水解的规律和应用。2.了解盐溶液的酸碱 性,会比较盐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 自主复习 一、盐类水解的定义和实质 1.盐类水解的定义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的反应,叫做盐类的水解。 2.盐类水解的实质 盐类的水解是盐跟水之间的化学反应,水解(反应)的实质是生成难电离的物质,使水的电离平衡被破坏而建立起了新的平衡。 3.盐类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盐类水解一般程度很小,水解产物也很少,通常不生成沉淀或气体,书写水解方程式时,一般不用“↑”或“↓” 。盐类水解是可逆反应,除发生强烈双水解的盐外,一般离子方程式中不写===号,而写号。 4.盐类的水解与溶液的酸碱性 ①NaCl ②NH4Cl ③Na2CO3 ④CH3COONa ⑤AlCl 3 五种溶液中呈酸性的有: ②⑤ 。 呈碱性的有:③④ 。 呈中性的有:①。 二、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1.内因:盐本身的性质 (1) 弱碱越弱,其阳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酸性越强。 (2) 弱酸越弱,其阴离子的水解程度就越大,溶液碱性越强。 2.外因 (1) 温度:升高温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 (2) 浓度 ①增大盐溶液的浓度,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减小,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增大,加水稀释,水解平衡正向移动,水解程度增大,但水解产生的离子浓度减小。 ②增大c(H+),促进强碱弱酸盐的水解,抑制强酸弱碱盐的水解;增大 c(OH -),促进强酸弱碱盐的水解,抑制强碱弱酸盐的水解。 3.盐类水解的应用(写离子方程式)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铁及其化合物综合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 1.有一种埋在地下的矿物X(仅含四种元素),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现探究其组成和性质,设计完成如下实验: 请回答: (1)X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的原因______________。(2)写出溶液分二等份,加KSCN无明显现象后,滴加双氧水的两个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Fe2(OH)2CO3或Fe(OH)2·FeCO3 +2价铁元素被空气氧化为+3价铁元素 2Fe2++H2O2+2H+=2Fe3++2H2O Fe3++3SCN-= Fe(SCN)3 【解析】 【分析】 ⑴先计算分解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再计算CO2的物质的量,根据现象得出含有亚铁离子并计算物质的量,根据比例关系得出化学式。 ⑵滴加双氧水是Fe2+与H2O2反应生成Fe3+,Fe3+与3SCN-反应生成血红色。 【详解】 ⑴分解生成的水是1.8g,物质的量是0.1mol;无色无味气体是CO2,物质的量是0.1mol;黑色固体用稀硫酸溶解后分为两等分,滴加KSCN溶液没有实验现象,然后滴加双氧水变为血红色,则含有亚铁离子;另一份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得到沉淀,过滤洗涤并充分灼烧后得到8g固体,该固体是氧化铁,物质的量是0.05mol,其中铁元素的物质的量是0.1mol,则黑色固体中亚铁离子的物质的量是0.2mol,所以氧化亚铁是0.2mol,X中相当于含有0.1氢氧化亚铁和0.1mol碳酸亚铁,所以化学式为Fe2(OH)2CO3或Fe(OH)2·FeCO3,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的原因是+2价铁元素被空气氧化为+3价铁元素;故答案为: Fe2(OH)2CO3或Fe(OH)2·FeCO3;挖出后在空气中容易发黄的原因是+2价铁元素被空气氧化为+3价铁元素。 ⑵滴加双氧水是Fe2+与H2O2反应生成Fe3+,Fe3+与3SCN-反应生成血红色,因此两个离子方程式分别是2Fe2++H2O2+2H+=2Fe3++2H2O、Fe3++3SCN-=Fe(SCN)3;故答案为: 2Fe2++H2O2+2H+=2Fe3++2H2O、Fe3++3SCN-= Fe(SCN)3。 2.下图为一些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图(部分反应物与生成物未标出)。A、C、E、G为单质,其中A、C、G为金属,E为气体。B为常见无色液体,L为红褐色固体,I的焰色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