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https://img.taocdn.com/s3/m/8e0c670cfad6195f302ba60f.png)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
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是指粉尘、VOCs废气等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钢铁、冶金、石化、电厂、矿山、港口等行业中,按照源高分类属于面源,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大。
无组织排放源分散,产污环节多,涉及范围广,一些体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隧道排气口等)、线源(如道路扬尘等)低矮排放的点源、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的“风面源”等会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较难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
目前国内常用的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技术,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天网抑尘技术等;VOCs废气治理技术,包括吸附技术、催化燃烧技术、液体吸收技术、膜分离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以BME为代表的专注于大气污染治理的环保企业,开始探索多种技术综合应用来治理无组织排放污染。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967ad416e45c3b3567ec8b74.png)
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之间的区别《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对无组织排放做出了明确的解释,是指未经排放漏斗不规则排放的大气污染物。
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实施“无组织排放物监测限值”指标时,不排除由于排气漏斗低引起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这里提到两个关键点空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漏斗的不规则排放称为无组织排放。
即:通过排气漏斗定期排放空气污染物称为有组织排放。
尽管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它可能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预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时,应叠加低排烟囱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
在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测点的污染物浓度以判断排放是否达标时,无需扣除低尾气漏斗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
有多短?如何定义上述的低排气烟囱?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 / T 3840-91)明确规定,在各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空气污染物的排气漏斗高度不得小于15 m。
例如,由于生产工艺的限制和其他条件,只能设置小于15 m的排气漏斗,将其视为无组织的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是指不经过排气漏斗的不规则排放的空气污染物。
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在某些条件下会导致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实施“无组织排放物监测限值”指标时,不排除由于排气漏斗低引起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通常,包括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6297)和其他综合来源的排放标准(GB 16297)。
例如,煤块,粘土,石灰石和油漆表面的散落物都是非面源无组织排放物。
散装物料在道路上行驶时,滚动扬尘的扬尘属于线源污染;车辆装卸机械坠落时散装物料的粉尘排放和车辆卸货的粉尘污染排放均为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的区别
![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d08ab9927284b73f3425003.png)
无组织排放和有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集中排放。
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几乎都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浓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扩散相对较容易。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污染物向环境直接排出,或从露天作业场所、废物堆放场所等扩散出来。
无组织排放是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dfcc8649b84ae45c3a358c04.png)
有组织及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
一、有组织粉尘治理
有组织排放粉尘的治理主要有密闭除尘、布袋除尘、喷水除尘、静电除尘等技术。
密闭除尘是指把尘源控制在尽可能小的密闭空间之内,通过密封减少粉尘影响的范围和空间;布袋除尘是指通过布袋对含尘气体进行过滤,使粉尘阻留在布袋上,以达到除尘的目的;喷水除尘是用水作为除尘的介质,一般来说除尘效率较高,但是会产生水污染等问题;静电除尘是利用高压电产生强场,使气体电离,产生电晕放电,近而使粉尘荷电,并在电场力作用下,使气体中悬浮的粉尘颗粒分离出来。
二、无组织粉尘治理
粉尘无组织排放主要存在于工业粉尘,包括作业场所物料堆放、开放式输送扬尘和管道、设备的含尘气体泄漏等粉尘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无组织排放粉尘治理的技术理念是抑尘,即抑制粉尘产生。
主要有生物纳膜抑尘、云雾抑尘、湿式收尘等技术。
生物纳膜抑尘是通过在产尘源头喷洒生物纳膜制剂,发挥生物纳膜的吸附性,团聚小颗粒粉尘,使其自重增加而沉降,从而无法飘散到空中形成粉尘;云雾抑尘是通过产生微细云雾幕墙,对产尘源进行覆盖,使超细云雾与粉尘颗粒进行碰撞、包裹,从而沉降;湿式收尘是通过降压,来吸附含尘气体,并经过湿式洗涤,除去粉尘颗粒,排出洁净空气。
VOCs无组织排放不再任性
![VOCs无组织排放不再任性](https://img.taocdn.com/s3/m/eb05a24f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a3.png)
VOCs无组织排放不再任性作者:箴言来源:《环境》2020年第08期无组织排放是指大气污染物没有通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包括从开放式的工作场所逸散,以及通过缝隙,通风口,打开的门窗和类似的开口(孔)排放等,主要特点是排放范围广、监管难度大。
顾名思义,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特点就是挥发性强,再加上涉及行业多,生产排污环节多,无组织排放特征尤为突出。
尤其是大量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差,收集效率低,逸散问题突出。
研究表明,我国工业VOCs排放中无组织排放占比达60%。
因此,去年发布的《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从2020年7月1日起,现有企业要按照标准严格控制VOCs无组织排放,企业在无组织排放排查整治过程中,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加强含VOCs物料全方位、全链条、全环节密闭管理。
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意义重大据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阶段,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细颗粒物(PM2.5)污染形势依然严峻和臭氧(O3)污染日益凸显的双重压力。
特别是在夏季,O3已成为导致部分城市空气质量超标的首要因子,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以下简称重点区域)、苏皖鲁豫交界地区等区域尤为突出,去年6—9月O3超标天数占全国70%左右。
在广东,今年上半年全省发生轻度以上污染中,O3污染占比达90.5%。
VOCs主要存在于企业原辅材料或产品中,大部分易燃易爆,部分属于有毒有害物質,是形成O3的重要前体物。
因此通过各种技术、管理手段降低VOCs无组织排放,是大气污染治理尤其是臭氧污染治理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帮助企业实现节约资源、提高效益、减少安全隐患的有力手段。
“VOCs治理前几年主要抓集中排放,像化工园区、加油站这种好收集、好治理的,一直在做相关工作,但最大的难点是那些无组织排放的,因比较分散,很难收集和集中治理。
”业内专家介绍说,《标准》为此详细规定了VOCs物料储存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物料转移和输送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工艺过程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设备与管线组件VOCs 泄漏控制要求、敞开液面VOCs无组织排放控制要求、VOCs无组织排放废气收集处理系统要求、企业厂区内及周边污染监控要求等。
有组织与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
![有组织与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_概述及解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e2183791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1d.png)
有组织与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废气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常见的污染物,其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加强废气排放管理与监控,判定废气的组织性与非组织性成为了当下研究热点之一。
有组织废气指的是在工业生产中以特定时间、特定量和特定方式排放到大气中的废气;而无组织废气则是没有明确定义的排放标准、量化要求和监管机制。
本文旨在详细探讨有组织与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及其相关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依次介绍引言、有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对比分析与实际应用场景以及结论与展望。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有组织与无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进行全面概述和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与辨别不同类型的废气排放行为,并能有效应对和管理废气污染问题。
同时,本文还将探讨实际应用中常见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助力相关行业在废气治理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以上为“1. 引言”部分的详细内容。
2. 有组织废气的判定标准2.1 定义与特征有组织废气,指由于工业生产、运输等过程中的特定设备或系统所排放的废气。
这些废气通常经过集中处理和控制,具备明确的来源、排放管道以及收集设施。
有组织废气具有以下特征:1. 具体来源:有组织废气来自于确定且可追溯的工业设备或系统,包括燃烧炉、锅炉、发电厂等。
2. 管道排放:这类废气通过专门设置的管道进行排放,其路径和排放地点是固定和可控制的。
3. 集中处理和控制:有组织废气会经过集中处理和控制,比如通过污染物净化装置进行去除或降低污染物浓度。
4. 监测要求:由于有组织废气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实施监测并记录相关指标以确保符合相应法规及标准。
2.2 判定依据及指标在判断是否为有组织废气时,可以参考以下依据及指标:1. 排放来源:需要确定废气的具体来源,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设备、系统或特定工序。
2. 排放管道和收集设施:确认是否存在经过专门设置的排放管道以及相应的收集设施。
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常见问题
![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常见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861316c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1f.png)
企业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废气污染常见问题最近有粉丝将有组织、无组织与固定源、移动源搞混,今天一块学习下无组织与有组织,你肯定就不会再弄了,区分还是很容易,只是你没有仔细了解过,今天同小萌一起学习下吧。
有组织排放废气通常是生产装置或储气罐已配有收集装置,经相应设施处理后通过满足各行业要求的的排气筒排出的废气。
常见问题1) 是否对企业废气排放有监控措施;2) 处理工艺是否合理,缺乏有效性处理的工艺会导致二次污染并且废气排放无法符合相关规定;3) 是否有足够的处理能力,若处理能力不足会发生超标排放或直排的情况;4) 处理费用是否合理,若缺乏经济性,太高的处理费用会导致企业因成本过高而不运行或检查时才运行,容易发生平常收集的废气直排的情况。
02无组织废气产生污染常见问题无组织排放废气是指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或排放气筒高度低于15m的排放源排出的废气。
常见问题1) 装料、卸料、生产过程以及废水处理装置是否有收集设施;2) 装置中是否存在跑、冒、滴、漏的现象;3) 生产工艺是否合理;4) 已有废气收集、处理设施的企业,需要关注是否完全收集,是否分类收集,处理工艺是否合理、处理能力是否充足、以及运行成本的经济可行性。
03有组织、无组织废气污染物控制对策措施1减少废气污染物产排量从废气收集与管理入手1)废气收集应按照“应收尽收、分质收集”的原则,废气收集系统应根据气体性质、流量、浓度、产生量、风速等因素综合设计,确保废气收集效果。
2)优选自带集气系统及先进废气处理的工艺设备。
集气罩收集的污染气体应通过管道输送至净化装置处理达标后外排。
集气装置、管道布置在生产工艺的前提下,确保废气收集率,减少废气无组织排放量。
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集气罩收集尽可能靠近污染源。
3)对产生废气工艺环节、设备,应采取密闭、负压等操作措施。
含有易挥发物料(酸、碱、有机物等)或异味的固废(含危废)贮存、暂存场所需封闭设计,废气经收集净化等处理措施后达标外排。
低于15m的排气筒是点源还是面源
![低于15m的排气筒是点源还是面源](https://img.taocdn.com/s3/m/972ed35df01dc281e43af001.png)
1、是点源!HJ2.2-2008规定的点源:“通过某种装置集中排放的固定点状源,如烟囱、集气筒等。
”并未限定高度,例如燃气锅炉的烟囱高度可在8米左右。
2、有组织排放源和无组织排放源的区别,是与点、线、面、体源不同的,应注意掌握环评各阶段中的工程分析、预测评价以及厂界浓度监测具体操作和规定的不同!大气环评中,对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的表述是相对于“有组织排放”而言的,主要针对废气排放,表现为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没有进入收集和排气系统,而通过厂房天窗或直接弥散到环境中。
一般来说,有组织排放是指点源,即大气污染物通过各种类型的装置(如烟囱、集气筒等)以有组织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
而无组织排放包括面源、线源、体源和低矮点源。
工程分析中,通常将有排气筒且其高度高于15m(含15m)的排放视为有组织排放,将没有特定排气筒(烟囱、集气筒等)的、或虽有排气筒但其高度低于15m的排放视为无组织排放。
但两者并没有十分清晰的分界,低矮排气筒的排放虽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由于有效排放高度较低、大气污染物水平和垂直的扩散空间较小,两者对厂界区域和近距离环境空气敏感区的浓度贡献均可能出现相对较大的情形。
其中,关于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源等的定义和规定可自以下综合标准或行业标准中见到:(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规定: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测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无组织排放源,指设置于露天环境中具有无组织排放的设施,或指具有无组织排放的建筑构造(如车间、工棚等)。
“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规定限值的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44894d71e2bd960590c677c4.png)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伴随着工业快速发展,由于化工厂、钢铁厂、制药厂,以及炼焦厂等及人类生活所带来的生活废气的产生,导致环境被废气污染,对人们身体健康影响很大,因此废气处理对于我们的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
废气中含有污染物成分很复杂废气类型也有很大不同,也有不同的毒性。
工业对于废气的排放也有严格的准则,分为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因此不同的排放方式应对的废气处理方法也是各不相同的。
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集中排放。
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几乎都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浓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扩散相对较容易。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污染物向环境直接排出,或从露天作业场所、废物堆放场所等扩散出来。
无组织排放是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目前,有组织排放可以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无组织排放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排放点广,难以量化和处理等特点,并且影响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使其排放量、排放规律等都不易确定,故对其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都比较困难,是废气排放控制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无组织排放标准
![无组织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567215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dd.png)
无组织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环境的关注日益增加。
作为污染源之一的无组织排放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个普遍问题。
为了保护环境,各国都出台了相应的无组织排放标准。
本文将介绍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以及我国无组织排放标准的现状、发展趋势等。
一、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定义及其重要性无组织排放指的是没有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到大气、水体等环境中的废气、废水等。
由于无组织排放具有随意性、不可控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十分严重,甚至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而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出台,就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强制要求排放单位严格遵守排放标准,减少无组织排放对环境的破坏。
二、我国无组织排放标准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我国在环保法律法规方面十分完善,无组织排放标准也不例外。
目前我国的无组织排放标准主要包括《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水污染控制标准》、《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标准》等。
其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我国最为重要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对无组织排放的管理十分严格。
随着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组织排放成为了我国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因此,我国正在积极制定和完善无组织排放标准,不断提高标准严格度和排放限值,加大对违规排放的惩罚力度。
同时,我国还在积极引进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三、无组织排放标准的执行问题及解决措施然而,与我国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完善相比,标准的执行问题却是一个需要重视的难点。
由于相关部门和企业的管理不力,一些企业对无组织排放标准缺乏必要的认识,甚至存在着故意违规的情况。
这些导致了标准实施的难度和不彻底性。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大对违规排放的惩罚力度,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企业和公众对环保工作和无组织排放标准的认识和重视。
此外,也需要加强监管,通过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确保无组织排放标准的顺利实施。
结语:无组织排放标准重在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b98da08928ea81c758f57860.png)
无组织排放:是指非封闭过程中的无组织排放和间歇排放。
在生产原料的制备,工艺反应,产品精馏,提取,结晶,干燥,卸货等过程中,污染物经过生产灌装,反应,分离,提纯等单一操作过程,并通过蒸发,分离提纯。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蒸发,吹扫,更换,飞溅,涂层和其他逃逸到大气中的方式属于无组织排放定义:低排气漏斗的排放属于有组织排放,但是在某些条件下,也会导致相同的排放。
结果是无组织排放。
因此,在实施“无组织排放物监测限值”指标时,不排除由于排气漏斗低引起的监测点污染物浓度的增加。
(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通常包括非点源,线源和点源。
例如,煤块,粘土,石灰石和油漆表面的散落物都是非面源无组织排放物。
散装物料在道路上行驶时,滚动扬尘的扬尘属于线源污染;车辆装卸机械坠落时散装物料的粉尘排放和车辆卸货的粉尘污染排放均为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控制技术:无组织排放源控制的关键技术包括BME综合除尘技术和粮食工业转移终端除尘系统设备技术。
综合除尘技术主要包括生物纳米膜除尘技术,云雾除尘技术和湿式除尘技术。
生物纳米薄膜抑尘技术:生物纳米薄膜是一种具有纳米层间距的双电离层膜,可以最大化水分子的延展性,并具有很强的电荷吸附性能;在材料表面喷涂生物纳米薄膜会吸引并凝聚小颗粒灰尘,这些灰尘会聚集成大颗粒,由于自重的增加,这些颗粒将被沉降。
该技术的除尘率可达99%。
平均运行成本为0.05〜0.5元/吨。
云雾抑尘技术是通过高压离子雾化和超声雾化产生1μm〜100μm的超细干雾。
超细的干雾颗粒很细,可以充分增加与灰尘颗粒的接触面积。
细水雾粒子与粉尘粒子碰撞并聚集成块。
团聚体变大且重,直至最终自然沉降,以除去粉尘中直径小于2.5μm的干雾颗粒的30%至40%,对细颗粒物污染的控制效果明显。
湿式集尘技术通过压降吸收空气中的灰尘,在离心力和水,粉尘气体混合的双重作用下除尘。
独特的叶轮和其他关键设计可提供更高的除尘效率。
适用于矿山,建筑物,采石场,堆场,港口,火力发电厂,钢铁厂,废物回收等场所的散装物料的生产,加工,运输,装卸。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https://img.taocdn.com/s3/m/ce3b6977bcd126fff6050b0c.png)
.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
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
落水。
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
差小于4m;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较高的建筑。
无组织排水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也存在一
些不足之处,如:雨水直接从檐口流泻至地面,外墙脚
常被飞溅的雨水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等等。
当建筑物较高,
降雨量较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
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其优缺点与无组织排
水正好相反,由于优点较多,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确定屋顶的排水方式时,应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质量的等级,使用性质,屋顶面积大小等因素加以综
合考虑,一般可按下述原则进行选择:
(1)高度较低的简单的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优先选用无组织排水。
(2)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如铸工车间、炼钢车间等工业厂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散发大量粉尘积于屋
面,下雨时被冲进天沟造成管道堵塞,故这类屋面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https://img.taocdn.com/s3/m/872a202d67ec102de2bd898b.png)
什么叫无组织排水和有组织排水?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无组织排水
无组织排水是指屋面雨水直接从檐口滴落至地面的一种排水方式,因为不用天沟、雨水管等导流雨水,故又称自由落水。
主要适用于少雨地区或一般低层建筑,相邻屋面高差小于4m;不宜用于临街建筑和较高的建筑。
无组织排水具有构造简单、造价低廉的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雨水直接从檐口流泻至地面,外墙脚常被飞溅的雨水浸蚀,降低了外墙的坚固耐久性从檐口滴落的雨水可能影响人行道的交通,等等。
当建筑物较高,降雨量较大时,这些缺点就更加突出。
(2)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排水是指雨水经由天沟、雨水管等排水装置被引导至地面或地下管沟的一种排水方式。
其优缺点与无组织排水正好相反,由于优点较多,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广泛。
确定屋顶的排水方式时,应根据气候条件,建筑物的高度,质量的等级,使用性质,屋顶面积大小等因素加以综合考虑,一般可按下述原则进行选择:
(1)高度较低的简单的建筑,为了控制造价,宜优先选用无组织排水。
(2)积灰多的屋面应采用无组织排水,如铸工车间、炼钢车间等工业厂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散发大量粉尘积于屋面,下雨时被冲进天沟造成管道堵塞,故这类屋面不宜采用有组织排水。
有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
![有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66c02641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ef94e4a.png)
有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废气被排放到大气中,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各国纷纷制定了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以规范和限制气体排放。
本文将对组织气体和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进行详细探讨。
组织气体排放标准主要适用于工业和企事业单位等定点排放单位,其目的是要求这些单位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控制和降低气体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组织气体排放标准一般由政府或相关部门制定,具体内容包括排放物种类、排放浓度限值、排放总量限值、排放监测要求等。
首先,排放物种类是组织气体排放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
不同的工业和业务活动会产生不同的气体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挥发性有机物等。
组织气体排放标准会根据不同污染物的特性和危害程度,设定相应的排放浓度限值。
排放浓度限值是指单位体积内污染物的最大允许量,旨在保证排放物浓度不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其次,排放总量限值也是组织气体排放标准的重要内容之一。
排放总量限值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排放源的污染物总排放量的上限。
通过设定排放总量限值,可以控制工业和企事业单位的总体排放,避免过度污染,保护环境。
排放总量限值通常会依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发展阶段进行精确制定。
此外,组织气体排放标准还规定了排放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排放监测和数据报告、排放限值达标的监督检查等内容。
这些要求是确保排放单位能够真正履行环境保护责任,有效控制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
然而,组织气体排放标准只针对定点排放单位,对于无组织气体排放,也就是指散乱排放、无固定排放点的气体排放,通常没有明确的控制标准。
无组织气体排放主要包括交通运输尾气、家庭燃烧、农牧业排放等。
由于无组织气体排放来源分散、数量巨大,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更为广泛和难以控制。
为了减少无组织气体排放对环境的破坏,许多国家都开始建立相应的无组织气体排放标准。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一)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一)](https://img.taocdn.com/s3/m/3ec6171c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ac.png)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一)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理解无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是指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气体和固体废弃物等不经过规范处理、直接排放到环境中造成污染的行为。
这些排放行为没有经过监管,也没有任何限制和标准,严重危害着环境和人类健康。
发布标准目的发布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目的在于规范无组织排放行为,抑制各种不合理的污染排放行为,有效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标准内容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总体分为三个方面:1. 生活污水排放控制生活污水是指家庭、餐饮、娱乐等场所产生的洗涤、排泄等废水。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要求相应场所必须进行规范处理和排放,不得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或地下水中。
2. 工业废水排放控制工业废水是指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水。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要求相应场所必须建立废水处理设施,确保符合国家排放标准,并定期监测和检验。
3. 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排放控制气体和固体废弃物是指生产、生活中排放出的污染气体和固体废弃物。
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要求相应场所必须进行分类处理和妥善处理。
实施措施为确保标准的落实,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会采取以下措施:1.依法查处违规排放行为。
2.建立全国统一的排放监测网。
3.完善排污许可制度,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进行许可证管理。
4.加强行业的自律和自控,提高企业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结束语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布是环保事业的重要一步,要求人们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环保事业的成败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
标准的意义发布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意义在于,为了控制各个领域的无组织排放行为,从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总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影响,保障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推进的方法推进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实施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加强对无组织排放危害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统一标准,提高监管力度,加强对无组织排放企业的执法管理。
3.同时,对于企业来说,更应该注重环保责任,发扬环保精神,促进绿色发展。
总结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的发布弥补了环境监管的短板,完善了环保管理体系,是环境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科普:无组织排放知多少
![科普:无组织排放知多少](https://img.taocdn.com/s3/m/0a93bf4177232f60dccca10f.png)
科普:无组织排放知多少
无组织排放,是粉尘、VOCs等大气污染物的一种排放形式。
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形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排放,这部分废气只要合理正确地选择处理的技术和方法,一般比较容易处理达标;另一种是无组织的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或排气筒低于15米)的无规则排放,由于无组织排放的特殊性,这部分污染对环境的影响十分突出,而且治理难度相对较高。
无组织排放,广泛存在于钢铁、冶金、石化、电厂、矿山、港口等行业中,对人体健康、大气环境以及工业生产都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
相对有组织排放来说,无组织排放源分散,产污环节多,涉及范围广,一些体源(如焦炉炉体、屋顶天窗、隧道排气口等)、线源(如道路扬尘等)低矮排放的点源、原料和固体废弃物堆放场的“风面源”等会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较难实施有效的污染控制。
针对无组织排放粉尘,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生物纳膜抑尘技术、云雾抑尘技术、湿式收尘技术、天网抑尘技术等;针对无组织排放VOCs,目前国内常用的治理技术包括吸附技术、膜分离技术、催化燃烧技术、液体吸收技术、生物处理技术等。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f77d594ea21614791711289a.png)
有组织排放和无组织排放的区别:1 有组织排放与无组织排放的区别《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对无组织排放作出了明确解释: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这里提到了两个重点:(1).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称为无组织排放。
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的有规则排放称为有组织排放。
(2).低矮排气筒的排放虽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与无组织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预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污染物浓度时,须叠加低矮排气筒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在监测厂界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判断其是否达标排放时,无需扣除低矮排气筒排放污染物的贡献值。
2 低矮有多矮?上述提及的低矮排气筒应该如何界定?《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 3840-91)对此作了明确的说明:排放各种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气态大气污染物的排气筒,其高度一般不得低于15 m。
如因生产工艺等条件的限制,只能设置低于15 m的排气筒,该排气筒按无组织排放源对待。
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因此,在执行“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指标时,由低矮排气筒造成的监控点污染物浓度增加不予扣除。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通常包括面源、线源和点源等。
如露天堆放的煤炭、粘土、石灰石、油漆件表面的散失物等,均属面源的无组织排放;汽车在有散状物料的道路上行驶时的卷带扬尘污染物排放属于线源污染;散状物料在汽车装料机械落差起尘量以及汽车卸料时的扬尘污染排放等都属于点状无组织排放源。
企业排气筒的管理要求
![企业排气筒的管理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4ef422d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68.png)
企业排气筒的管理要求废气排气筒管理要求为确保各子公司顺利完成新版《排污许可证》的换发工作,安全环保部查阅了相关标准,编制了废气排气筒的管理要求,希望这份材料对各子公司的废气合规整改工作能有所帮助。
一、关于废气无组织和有组织排放的界定(一)法规要求1.《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HJ 819-2017)规定:废气排放监测内容分为有组织排放监测和无组织排放监测。
有组织排放监测是检测排气筒的废气污染物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无组织监测是检测厂界废气污染物的排放浓度。
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无组织排放指大气污染物不经过排气筒的无规则排放。
低矮排气筒的排放属有组织排放,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造成与无组织排放相同的后果。
排气筒出口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后落地点跟排气筒的高度有关,排气筒高度越高,排气筒出口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后落地点离排气筒越远;故低矮排气筒出口排出的污染物扩散后落地点离排气筒较近,可能在厂界内。
因此,厂区内低矮排气筒越多,会造成厂界无组织监测点废气污染物浓度超标或浓度增加。
3.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规定:凡不通过烟囱或排气系统而泄漏烟尘、生产性粉尘和其他有害污染物均称为无组织排放。
(二)现状部分子公司应该安装废气治理设施的场所,目前废气无组织排放,如:污水处理设施废气无组织排放。
(三)结论1.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只要污染物是经排气筒排放的,即使是经低矮排气筒排放,也是属有组织排放。
2.厂界监控点污染物浓度高低与企业内低矮排气筒数量有直接关系,一旦各子公司厂界监控点污染物浓度超标或接近排放限值,须考虑对存在的低矮排气筒进行整改。
二、关于废气排气筒高度的设置要求(一)法规要求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米,还应高出周围200米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
2.《江苏省化学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标准》(DB32/3151-2016)规定: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表中排气筒的高度分为:15m、20m、30m、40m、50m共5个等级)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 m 半径范围内的建筑物5 m 以上。
无组织排放标准
![无组织排放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a00c993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9a.png)
无组织排放标准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工艺设备不完善或操作不当而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污染物。
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制定无组织排放标准,对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无组织排放标准应当明确各种污染物的排放限值。
针对不同行业和不同污染物,应当制定相应的排放限值,确保污染物排放不超过环境容忍的范围。
例如,对于工业生产中的废气排放,可以根据不同行业的特点和废气成分,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制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对于废水排放,也应当根据不同行业的废水特性,制定相应的排放标准,限制废水中有害物质的含量和排放浓度。
其次,无组织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监测和报告要求。
对于涉及无组织排放的企业和单位,应当建立排放监测系统,定期对废气、废水等污染物进行监测,确保排放达标。
同时,应当建立排放数据报告制度,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排放数据,接受监管和检查。
这样可以有效监督和管理无组织排放,防止超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损害。
此外,无组织排放标准还应当规定相应的处罚和奖励措施。
对于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和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停产整顿等措施,以强化环境保护的法律约束力。
同时,对于执行排放标准良好的企业和单位,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推动无组织排放的治理和改善。
总之,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制定对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严格的标准和有效的监管,才能有效控制无组织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推动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无组织排放标准的制定和实施,不断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为改善环境质量、保护人民健康作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组织排放,即大气污染物经过排气筒有规律的集中排放。
以这种形式排放的废气几乎都是工业生产产生的废气,经过处理后排放浓度低,并向高空排放,扩散相对较容易。
无组织排放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无密闭设备或密封措施不完善而泄露,废气不经过排气筒或烟囱,污染物向环境直接排出,或从露天作业场所、废物堆放场所等扩散出来。
无组织排放是VOCs进入大气环境的重要途径,无组织排放的废气日积月累,对环境的危害不容忽视,其排放源高度低,污染面积集中,呈地面弥漫状,持续时间长,危害大。
目前,有组织排放可以通过废气处理装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而无组织排放由于污染物种类多、排放点广、难以量化和处理等特点,并且影响无组织排放的工艺因素和环境因素较多,使其排放量、排放规律等都不易确定,故对其进行监测、评价和控制都比较困难,是VOCs 控制需要解决的难点之一。
机动车排放的VOCs中含有大量有毒物质,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有重要危害。
机动车排放是我国城市地区大气VOCs主要的人为排放源。
机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是燃料在发动机内的不完全燃烧生成的,此外还包括括燃料的挥发散逸导致的排放。
机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成分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含氧/硫化合物和乙炔等。
汽油车排放的主要VOC物种是乙烯、芳香烃、异戊烷等,芳香烃中甲苯和二甲苯含量较高。
柴油车尾气VOCs主要为丙烯、丙烷等短链碳氢化合物,此外还含有C8以上的直链烷烃,如壬烷、葵烷、十一烷等。
柴油车中的醛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类型的机动车。
摩托车的VOCs组分主要为乙炔和2-甲基己烷,以及以二甲苯和乙烯为主的芳香烃和烯烃类物质。
LPG助动车排放的VOCs主要以低于4碳的烷烃、烯烃为主,其中丙烷、异丁烯、正丁烷3种化合物占了总量的很大一部分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