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闽政文[2014]162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闽政文[2014]162号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正文:----------------------------------------------------------------------------------------------------------------------------------------------------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批复(闽政文〔2014〕162号)泉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恳请批准实施〈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的请示》(泉政文〔2014〕21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晋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修编》(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我省关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和深入实施生态省战略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部署,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按照城乡一体化的思路,统筹做好晋江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绿色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总体要求,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晋江建设成为中国品牌之都、海西地区现代产业中心、滨海生态城市。

三、形成有序协调的城镇空间布局。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市域649平方公里规划区范围内,逐步形成“全市一城、一主两辅、城乡一体”的城镇空间结构。

到2030年,中心城区规划人口规模达到158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174平方公里以内,形成“一带、两轴、七心、多片”的城市空间布局结构。

要对接环泉州湾一体化发展的区域空间战略,通过积极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城市滨江、环湾地区丰富的土地与生态资源,推进中心城区的空间拓展与产业结构转型。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促进交通一体化,形成多层次、多方式交通良好衔接的综合运输体系,注重区域交通设施与区域发展的协调,预留和控制与厦门翔安新机场联系通道及厦漳泉大都市区城际轨道交通通道,加快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建设。

国函〔2015〕125号《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5〕125号《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5〕125号福建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福州是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滨江滨海生态园林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福州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要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逐步把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在支持福建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479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中心村,优化村镇布局,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做好区域性空间开发管制,根据福州市资源、环境条件和城市发展实际,研究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加强山海联动,促进中心城区与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协调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410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378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新城新区。

坚持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严格控制新增建设用地,加大存量用地挖潜力度,合理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切实保护好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

四、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要进一步完善公路、水运、铁路、机场等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城市与周边地区交通运输条件,加强城市内外交通衔接。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

附件:福州新区总体规划公示稿一、规划范围规划区:面积800km²(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4个县(市)区26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规划控制区:面积1892km²(不含海域和滩涂),涉及马尾、仓山、长乐、福清、连江、罗源6个县(市)区64个乡镇(街道)的部分区域。

二、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5-2030年,其中:近期:2015-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三、总体目标新的国际国内发展背景下,以海峡、海丝、海洋“三海”跨越为主线,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为动力,以新型城镇化为路径,充分释放国家新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福建自贸区、福建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区叠加”政策效应,以及平潭综合实验区“一区毗邻”优势,强化引擎作用,全力建设“开放新区、海湾新区、智慧新区、绿色新区”等“四个新区”,实现促进民族融合、引领区域转型、推动城市跨越的国家新区历史使命。

— 1 —四、发展定位:“三区一门户一基地”福州新区将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重要承载区、扩大对外开放重要门户、东南沿海重要现代产业基地、改革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

五、发展战略:“两大两+”“大开放”战略。

持续提升两岸经贸合作水平,将新区建设成为两岸交流合作的前沿平台。

加快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加强与亚太地区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打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引领新区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大海湾”战略。

强化海港、空港特有的战略资源,重塑门户地位,打造外联世界、内接腹地的枢纽型地区。

以滨海海岸带串联多个特色海湾,推进城市组团聚合;促进土地混合利用,形成用地高度紧凑集约、功能高度复合的城市空间利用格局。

“创新+”战略。

坚持创新驱动,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打造东南沿海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强化自主创新能力建设,打造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0年【到2020年】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目录规划范围与层次规划期限规划指导思想发展总目标发展战略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市性质城市规模中心城区发展方向与空间布局中心城区公共服务设置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市政基础设施规划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09-2020年,其中近期为2009-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规划指导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发展总目标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发展战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海西反战战略,强化榕台经济合作;加强福州与沿海及内陆的协作,提升海西的区域影响力;强化城市中心带动,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

经济发展策略:大力发展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高新技术、汽车及配件、临港产业和装备机械等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集群优势;强化空港、海港带动,结合空港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结合江阴港、罗源湾港和松下港建设工业集中区;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和提升旅游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转型与提升。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主要内容

《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主要内容

附件1:《福建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主要内容(一)规划期限与范围本规划年限为2010-2030年,近期:2010-2015年;中期:2016-2020年;远期:2021-2030年。

本规划范围为福建省行政辖区。

包括陆域土地总面积12.40万平方公里和近海海域。

(二)城镇化目标与战略1.城镇化目标到202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0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278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9.5%左右,到2030年全省总人口控制在4200万人左右,城镇人口达31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75%左右。

2.城市化总体思路贯彻落实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战略部署,强力推进福州、厦漳泉两个大都市区建设,大力发展福州、厦门、泉州三大省域中心城市和省域次中心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走以两大都市区为依托,以都市区和中心城市为核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3.城镇发展战略福建省城镇化发展实行“集聚、转型、提升”的总体战略。

(一)集聚发展——全省城镇化重点向沿海地区集聚、倾斜,沿海地区向都市区集聚,山区向内陆中心城市、县城和中心镇集聚。

(二)转型发展——引导都市地区城镇从相对独立发展向构建都市区协调发展方向转型,一般地区城镇由分散化发展向生态保护优先的集中发展方式转型。

(三)提升发展——引导城镇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支撑全省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跨越发展。

4.省域城镇化格局实施都市地区、一般地区差异化推进策略,总体实现“有序集聚、适度均衡”的发展格局。

都市地区:都市地区是指城镇密集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紧密联系的地区,包括沿海都市地区和依托南平、三明、龙岩等中心城市形成的内陆都市地区。

都市地区应实施积极的公共政策,引导资源要素集聚整合、着力优化提升,推动城镇化向成熟阶段转型一般地区:是指都市地区以外的其他区域。

一般地区应着力培育提速,走生态保护优先的快速、集约城镇化道路,择优培育重要节点城镇,保障省域城镇化格局的适度均衡。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示文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示文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公布内容城市总体规划是指导规划期内城市发展和建设的总纲,是落实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是科学利用和保护城市各种资源的重要措施。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针对新形势下总体规划的新变化、新要求,本次总规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的要求,抓住国家将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战略机遇,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

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

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1、规划范围与层次市域: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

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7平方公里。

2、规划期限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远景2020年以后。

3、发展总目标城市发展总目标是“开放文明、和谐幸福、滨江滨海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4、发展策略区域协作策略:落实国家“一带一路”和海西经济区发展战略,按照福建省自贸区的建设部署,加强区域交流合作。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
批复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文字号】闽政文[2012]221号
【发布部门】福建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2.06.26
【实施日期】2012.06.26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1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批复
(闽政文[2012]221号)
南平市人民政府:
你市《关于请求批准〈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的请示》(南政综〔2012〕102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武夷新区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武夷新区发展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世界遗产地、绿色生态城”为目标,推进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发展,强化“双世遗”整体性保护,逐步把武夷新区建设成为环境优美、
1 / 1。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word参考模板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word参考模板

福州市总体规划及重点区域规划基本情况城市总规: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根据在编的《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草案)。

城市规划区包括了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以及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面积4792平方公里。

其中,中心城区为福州市辖5区(晋安区除寿山乡、日溪乡、宦溪镇),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1447平方公里。

至2020年全市规划总人口将达到890万人,城镇人口650万人,城镇化水平73%,形成1个特大城市、2个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4个小城市以及若干个小城镇的规模等级结构和“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一区”即福州中心发展区,“两翼”即北翼发展区和南翼发展区,“双轴”即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多极”即市域其它多个经济增长极。

在中心城区空间布局上,我市将按照“疏解老城、开发南台、拉开框架、发展新城”的思路,规划以“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为空间发展策略,推动中心城区“东扩南进、沿江向海”。

规划至2020年城市人口达410万人,建设用地达378平方公里。

产业布局:中心城区将有七个产业集聚区作为海峡西岸省会中心城市,经过多年发展,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已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化纤、轻工食品、冶金建材等五大产业共同支撑,石油化工、新材料与能源、生物医药加快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新一轮规划的产业布局上,我市市域将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福清电子信息产业、松下港粮油食品加工制造产业、玉田纺织物流产业、长乐空港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马尾-长安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产业、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等九大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则规划形成马尾高新技术产业、长安先进制造业、晋安高新技术产业、海西高新技术产业、青口汽车产业、福州西部创意创新产业、荆溪先进制造业等七个产业集聚区。

福州市发展规划

福州市发展规划

福州市发展规划1、公路(通道、路网)建设。

福州市“十二五”规划建成的公路交通主干线:(1)为平潭与福州大市区的融合奠定基础的干线有:⑨201长乐古槐至平潭高速公路、⑪渔平高速公路延伸线(平潭大桥扩建工程)。

(2)沟通了福清与福州市区、以及与闽南地区连接的线路:③福泉高速公路扩建(福州段)一期、⑩福州东部快速路。

⑮牛头尾疏港高速公路。

(3)途径永泰,对接福州的干线:⑤海西高速公路网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⑫莆田兴化湾至三明尤溪高速福州段。

(4)缩短了闽清与福州的路程的干线:④福银高速公路福州南连接线。

(5)衔接了长乐海、空港和紧系平潭发展建设的交通干线有:②福州的四环东南段工程以及⑨201长乐古槐至平潭高速公路。

(6)闽侯县作为福州对内门户,穿过其连通福州市区的干线有:①福州绕城公路西北段、③福泉高速公路扩建(福州段)一期、④福银高速公路福州南连接线、⑤海西高速公路网福州至永泰高速公路、⑥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⑬福银高速互通。

(7)连接连江的公路交通线路有:⑦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⑧省道琅岐闽江大桥。

(8)贯通罗源及罗源湾港口的公路交通有:⑭罗源湾北岸疏港支线、⑦沈海复线宁德漳湾至连江浦口高速公路福州境内段。

福州未来将以“无缝对接”的现代化高速公路网络构建成福州大都市。

图1-1 福州公路交通规划图空港建设:扩建长乐国际机场,发展成为国家大型枢纽机场及两岸“三通”重要门户机场,十二五预计旅客吞吐量突破1200万人次。

海港建设:大力实施“以港兴市”战略,根据“南集北散”的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福州保税港区政策优势,加快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罗源湾港区大型散货泊位建设和航线开拓,促进松下港区粮食集散中心建设,加快闽江口内港区的挖潜改造,加强内河航道建设和维护,全港吞吐能力迈入亿吨港行列,发展成为集装箱和大宗散杂货运输相协调的国际航运枢纽港。

图1-2-2 福州港口分布图“十二五”规划中,福州将建设贯穿沿海、连接内陆、串联各港区、衔接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的铁路和支线,成为区域性铁路枢纽。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

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2008-2020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战略与发展目标第一节发展战略与定位第二节发展目标第三节发展策略第三章空间布局体系第一节总体空间布局第二节空间发展部署第三节城镇体系结构第四节重点地区空间组织第五节城乡空间统筹指导第四章产业空间布局协调第一节产业空间布局总体方向第二节重点产业聚集区布局第五章机场、港口布局与交通通道协调第一节机场布局协调第二节港口布局协调第三节交通通道协调第六章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协调第一节生态环境保护第二节能源发展与资源节约第三节水资源节约利用第四节土地资源节约利用第五节旅游资源优化开发第七章基础设施配置和综合防灾体系优化协调第一节环境基础设施优化配置第二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第三节综合防灾体系优化协调第八章分区域发展协调第一节分区域协调发展的引导思路第二节闽东北区域协调发展指引第三节闽西南区域协调发展指引第九章闽台协作及与周边省区协调第一节闽台协作第二节与周边省区协调第十章实施保障措施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海峡西岸经济区是我国沿海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中处于重要位置。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和推动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福建在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又好又快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等,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指导福建各城市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前瞻性、战略性的规划,是制定区域内各相关专项规划和城市(镇)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海峡西岸城市群是指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城市群体。

《福州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标准》

《福州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标准》

《福州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标准》福州市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标准1 总则1.1编制目的:为指导新一轮的城市建设发展,进一步加强规划的严肃性与科学性,为土地综合开发和规划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用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2 编制范围:包括中心城以及大学城和南屿地区,总建设用地约25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城210平方公里,大学城30平方公里,南屿10平方公里。

街区划分主要以城市主干道和自然山体、水体为依据,同时兼顾行政辖区界线和历史文化保护区界线,用地规模1-3平方公里为宜。

1.3 编制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城市人口规模专题研究报告。

1.4编制原则:规划的编制既要考虑形体环境,又要考虑经济、社会等因素,选择科学的决策方法和决策内容,运用控制的手段,调整优化用地功能,确定各类用地建设强度;注重古城保护和旧城的有机更新;保障城市公共设施用地,整合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消防、商业等公共设施资源;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加公共绿地;优化城市景观,突出城市特色,提升城市品质;有效集约利用土地,增加土地资源的综合效益;统筹安排近期建设内容等。

1.5本标准前面加*号的条文为附加的城市设计内容,根据委托方的需要而定,不作为控规的必要内容。

2 现状调查分析2.1现状调查(1)已批规划文件: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等;(2)现状用地调查:已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划分为房杂地、空地、单位用地)的界线、用地规模,现阶段状用地的主要单位、项目名称,以及用地征用情况;(3)现状建筑调查:建筑层数、结构、年代;现状开发强度、建筑质量、建筑容量。

(4)现状人口详细资料,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5)现状公共配套设施调查:包括文化、体育、卫生、教育等设施情况;(6)现状市政公用设施调查:包括给排水设施、环卫设施、变电设施、消防设施、各类管网、温泉井等情况;(7)现状交通设施调查:各级道路、停车场,预留轨道交通设施用地情况;(8)历史文化街区、历史遗迹、古树名木等情况;(9)其他对规划区具有较大影响的地形、地貌,周边重要的设施等。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福建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制定本规划纲要。

第一章总体部署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教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紧密结合福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实施科教兴省和人才强省战略,着力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着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

二、工作方针优先发展。

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将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建设优先满足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需要。

育人为本。

坚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全体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改革创新。

坚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先行先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深化教育管理体制、办学体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形成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办出富有时代特征、体现福建特点的现代教育。

促进公平。

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强化各级政府的公共教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

公共教育资源向经济薄弱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大对困难群体扶持力度。

提高质量。

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福州大“拆”之年,无法回避之痛!

福州大“拆”之年,无法回避之痛!

福州大“拆”之年,无法回避之痛!4月上旬,福州市因挂牌出让2800.55亩"准地王"而被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这个规划建筑总面积近700万平方米的旧城改造项目,因出让方式"一次性超300亩"等六项违规,在4月9日至19日挂牌出让前被国土资源部紧急叫停,从而胎死腹中。

大气如虹的旧城改造项目,正成为福州大"拆"之年无法回避之痛。

大笔如檩旧城改造声声急2010年,将注定成为福州的大"拆"之年。

伴随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推进,为缓解"地荒"和住房供需矛盾,福州这个曾经的二线城市正拉开一轮规模浩大的危旧房改造序幕。

根据2009年12月30日福州市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目标,今年1月初,福州市开始在中心城区繁华地段启动实施首批500万平方米(约7500亩)危旧房拆迁改造工程,目前已介入拆迁前期工作的项目就多达40个左右。

根据规划,近3年,福州市城区危旧房(棚屋区)拟计划改造120个地块(占地面积约17016亩),危旧房改造面积1340万平方米。

福州将用3到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城区危旧房(棚屋区)改造任务。

业内人士认为,在国家紧缩土地政策的大背景下,"旧城改造"将成为福州城区最主要的土地来源。

历年来,福州城区的建设用地都是采取"见缝插针"型的小面积出让。

据2月23日福州市政府召开的全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会议透露,2009年福州全市招拍挂出让经营性用地122宗,其中市区招拍挂出让经营性用地29宗,面积81.2公顷,成交价100.8亿元。

而这全年的土地面积和出让价格之比,相对于2010年的"第一拍"来说,显然"微不足道"。

2月4日下午,被称作福州"2010年土地第一拍"的土地拍卖会在福州市国土资源局一楼举行。

此次拍卖会出让福州城区内两幅"危旧房"改造地块--位于台江区白马路东侧的上海新村,面积140.04亩;位于则徐中学以南的王庄新村,面积381.53亩。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

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探讨戴欣媛【摘要】福州市城市快速发展,物流需求不断增长,为配合福州市产业布局调整,利用既有铁路枢纽和货运站设施整合和升级改造,需要加快形成铁路综合物流中心.通过阐述福州地区铁路枢纽和货运站现状,提出福州地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对策,即:分析铁路布局总图规划,提出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原则,剖析铁路枢纽既有货运站分工定位,探讨铁路物流基地布局.在此基础上,最终选取将福州东站与杜坞站共同打造成为福州地区铁路一级综合物流中心.【期刊名称】《铁道货运》【年(卷),期】2018(036)003【总页数】4页(P27-30)【关键词】福州枢纽;铁路货运站;物流基地;整合;升级改造【作者】戴欣媛【作者单位】中铁上海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南昌铁路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江西南昌 33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291.7+10 引言福州市位于福建东部、闽江下游及沿海地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肇始之地之一,现下辖鼓楼区、晋安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 5 个区,福清市、长乐市2个县级市及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平潭县 6 县 [1]。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提出,市域范围规划形成以福州中心城区为中心,以沿海、沿江 2 条国家发展轴带为骨架,以环罗源湾经济区、福清湾经济区为两翼,以永泰城区、平潭城区等经济增长极为重点,依托京台、温福、福厦、福台等交通通道,不断强化中心城市之间、城镇之间、城乡之间的紧密联系,不断推进各类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积极打造培育福州大中心城区,最终构建“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网络化的空间结构体系。

福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枢纽城市,通过铁路向内陆延伸拓展,形成海铁联运,从陆路和海上 2 大方向强力支撑“一带一路”的建设发展 [2]。

但是,目前福州地区内既有物流设施主要以铁路容量小、功能单一的货运站为主,服务水平低、专业化程度低、信息化管理落后等问题突出,既有的铁路枢纽及货运站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物流的发展,中国铁路总公司《铁路物流基地布局规划及 2015—2017年建设计划》,在全国范围内规划建设一、二级铁路物流基地共 208 个,提出“力争用 3年左右时间,努力将铁路企业发展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最具市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

大福州城市区发展方向初步规划

大福州城市区发展方向初步规划

福州城市区发展方向有了初步规划:2020年形成“一区”“三轴”“八新城”空间布局结构。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公告内容显示,中心城区的重点发展方向为“东扩、南进”,采取“结构开放、轴向发展、核心多极、服务沿江、工业沿海、生态渗透”的空间发展策略。

这意味着,到2020年,福州三环内将全是中心区。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南通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 ),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

规划区面积4792平方公里;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琯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兴起八个新城规划中提到的“一区”指的是一个中心区(三环以内区域),主要功能是承担行政、文化、商贸服务等中心职能,强化八一七中轴线和闽江轴线两条公共设施服务带,以及北江滨商务中心、鳌峰洲金融街、会展岛等六个公建中心。

福州中心城区还将分成“三轴”发展,这“三轴”就是传统城市服务轴、城市东扩发展轴、城市南进发展轴三条轴线。

其中,“传统城市服务轴”指的是沿八一七路、五一-五四路一直延伸至南台岛的南北向传统轴线,承担商业服务、行政办公、文化体育等综合服务功能,未来跨越延伸至乌龙江沿岸。

“城市东扩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东部滨海延伸的区域发展轴、串联中心区、东部新城以及长乐新区、滨海新城,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区域服务产业轴。

“城市南进发展轴”指承接传统城市服务轴向南部延伸的发展轴,串联中心区、科学城新城,以科技研发、创意产业发展为主的区域科技发展轴。

根据规划,未来中心城区还将兴起“八个新城”,分别是东部新城、科学城、大学城、汽车城、马尾、新店、荆溪、亭江-琅岐,这八个新城分别培育新城中心。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评价简本1.总论1.1项目背景福州市现行城市总体规划是1999年5月12日经国务院批复的,批复规划期限至2010年,目前已接近规划批复的有效法定期限。

另外,通过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评估可知,在人口、用地、布局、基础设施等方面,福州市都已经提前完成规划预定调控目标。

现行城市总体规划已经到修编之时,在新的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等执法背景下,福州市急需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支撑规划行政调控。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是未来l1年新一轮城市发展的蓝图和基本依据。

环境保护是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关键举措,作为推动发展模式转变和优化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

为在规划编制和决策的过程中全面综合地考虑新一轮福州市城市开发建设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减少规划决策中的失误,预防规划实施可能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和国家环保总局文件“关于印发《编制环境影响篇章或说明的规划具体范围(试行)(环发[2004]98号)》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做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通知(环办[2006]109号)”等相关要求,需编制《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环境影响篇章》。

2010年5月,受福州市城乡规划局委托,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承担《福州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我院邀请同济大学和厦门大学共同合作开展相关专题研究工作,为城市总体规划方案环境保护决策提供技术依据。

现公布规划环评篇章简本内容,供社会各界公众参阅。

1.2评价范围、时段1.2.1规划范围(1)市域范围为福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五区,平潭综合实验区,福清、长乐两个县级市,闽侯、连江、闽清、罗源、永泰五个县,面积11968平方公里。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一、引言城市规划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它涉及到城市的发展、治理和管理等各个方面。

为了规范福州市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提高城市规划管理水平,制定本技术规定。

二、规划范围本技术规定适用于福州市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管理工作。

三、规划目标1.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实现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2.加强城市规划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城市规划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3.推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有机衔接,促进城市发展的协调和可持续性。

4.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建筑,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城市形象。

四、规划原则1.科学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依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规划设计。

2.合理性原则:城市规划应坚持合理布局、合理用地和合理功能配置的原则,使城市在有限的资源内实现最佳效益。

3.经济性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经济效益,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城市的经济竞争力。

4.环境友好原则:城市规划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合理规划绿地和生态空间,提高城市的生态品质。

5.公众参与原则:城市规划应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决策过程。

五、规划内容1.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方向,制定城市的总体规划,并进行定期修编。

2.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各个区域的详细规划,包括土地利用、道路交通、绿地建设等方面的规划。

3.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制定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保护和修复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城市的历史文脉。

4.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保护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城市的生态质量。

5.城市建设控制规划:制定城市建设控制规划,控制城市建设的规模和强度,保护城市的景观和城市形象。

六、规划管理1.规划编制:按照规划的要求和流程,对城市规划进行编制和修编,并进行审批和公示。

2.规划实施:按照规划的内容和时间节点,统筹组织城市建设和管理工作,确保规划的实施效果。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的通知》(国发[1996]18号)规定:“为了加强对城市规划的管理工作,依据《城市规划法》的有关规定,国务院指定非农业人口50万以上的大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由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国务院审批。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东北)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东)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中)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86个城市(华南和华西)
备注:加粗城市为副省级市,下划线城市为历史上的直辖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
一、确定规划目标
1、范围与层次
市域:福州市行政区范围,面积11968平方公里;
城市规划区:包括福州市区、长乐市、连江县和闽侯县南部11个乡镇(白沙镇、甘蔗街道、荆溪镇、鸿尾乡、竹岐乡、上街镇、南屿镇、祥谦镇、尚干镇、青口镇),以及永泰县葛岭镇、塘前乡,罗源县松山镇、碧里乡,规划区域面积4792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包括福州市5区(晋安区除寿山、日溪、宦溪),以及闽侯的荆溪镇、南屿镇、南通镇、尚干镇、祥谦镇、青口镇、上街镇和连江县的王官头镇,面积为1443平方公里。

2、期限
规划期限为2011-2020年,其中近期为2011-2015年,远期为2016-2020年,并对2020年以后做远景展望。

3、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福州城市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加强福州与台湾的联系与合作,提升福州城市在区域中的战略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重点关注教育、文化、医疗、住房、社会福利、等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谐城市,继承和发展福州城市文化特色,提高城市建设品质和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

4、发展战略
区域协作策略、经济发展策略以及社会和谐发展策略
二、制定规划方向
1、发展总目标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的中心城市、生活舒适的宜居城市、环境优美的山水城市、人文和谐的文化名城。

2、市域城乡统筹协调发展
(1)市域人口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市域总人口为800万人,城镇人口为527万人,城镇化水平为66%;
2020年市域总人口为890万人,城镇人口为642万人,城镇化水平为72%。

(2)市域城镇中心体系
到2020年,福州市形成1个特大城市(福州中心城区)、2个大城市(福清市、平潭岛)、2个中等城市(长乐市、连江县)、4个小城市(闽清县、永泰县、罗源县、闽侯县)以及若干个小城镇,并构建“一主一区两副”的中心体系格局。

其中,“一主”包括福州中心区域,长乐市区-滨海新城和连江,是中心城建设用地拓展的核心地区;“一区”即平潭综合实验区,在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合作上先行先试,开发建设为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两副”即福清市区,罗源县城2个副中心城市,福清市区是福州南翼的中心城市,罗源县城是福州北翼的中心城市。

(3)市域空间结构
市域规划形成“一区两翼,双轴多极”的空间结构体系:
一区:中心发展区,即城市规划区的范围,打破行政区划束缚,加强福州中心城区与闽侯、长乐、连江、永泰等城镇合作,充分利用中心城区内部城市资源、空港资源、海港资源和滨海资源,打造具有区域竞争力的城市地区,共同承担海西经济区中心城市功能。

两翼:南翼发展区和北翼发展区,“南翼”即福清和平潭,由福清的中心城区、元洪投资区(海口城头)、江阴工业集中区(江阴渔溪)、龙田高山、镜洋东张等新城以及平潭岛组成,南翼地区应充分利用丰富的港口资源条件,发展港口工业及其它临海重工业,建设成为福州市乃至全省的重要产业基地。

平潭岛是科学发展和两岸交流先行先试综合实验区、海峡西岸经贸合作实验区,是海峡两岸合作的重要前沿和两岸人民的共同家园。

“北翼”即罗源和连江部分地区,由环罗源湾地区的主要城镇,工业区及罗源县城组成,北翼地区应依托台商投资区扩区的载体优势发展成为以能源工业为主的临港工业基地。

双轴:沿海发展轴和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轴北起罗源湾,经可门,大官坂,长安,琅岐、长乐国际机场、海滨新城、元洪投资区到江阴港区,通过建设沿海大通道将这些功能区联为一体,形成滨海经济走廊,沿江发展轴以福州中心城区为起点,以闽江,乌龙江为依托,向西拓展至甘蔗、竹歧、闽侯等地区,向东发展至长安、琅岐和机场周边地区,重点发展城市公共服务、旅游服务等产业,推动市域山区和沿海地区联动发展。

多极:福州市其他经济增长极,包括永泰县城以及福州西部山区(主要指永泰、闽清、闽侯)的中心镇,永泰县城承担一定区域内服务中心和经济增长极功能,中心镇重点承担镇域及其相邻地区服务中心和产业集聚区功能。

(4)市域产业布局
市域形成江阴湾临港产业基地、罗源湾能源原材料产业基地、空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马尾-晋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松下港加工制造物流产业基地、玉田纺织物流产业基地、青口汽车产业基地、南屿-南通科学城科技研发产业基地、福清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共九大产业基地。

(5)市域城乡统筹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强化福州中心城区的中心地位,鼓励沿海地区城镇率先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与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格局;推进福州各类工业园区的空间整合,鼓励沿海地区工业向工业集中区域聚集,山区污染工业逐步得到置换,实现城乡产业空间统筹健康发展;以公共交通为主题,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建设,加强农村文教卫生和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社会差别;打破城乡分割的制度壁垒,逐步建立统一的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重视城乡一体化规划,实现城乡各类资源的整合;形成城乡功能结构互补、城乡空间布局融合、城乡生态环境协调、城乡基础设施共享、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服务统筹管理的统筹协调发展格局。

3 3、城市性质
福州城市性质为“福建省省会、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强化和突显“省会、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交通物流中心、商务商贸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文化教育中心、旅游会展中心)”三大城市职能。

4、城市规模
规划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68平方公里,人口规模控制在400万人,人均建设用地92平方米。

四、改造城市交通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对外交通体系:构建由沿海交通走廊和内陆交通走廊构成的“T”字型区域快速运输通道,优化铁路、公路、航空、内河、港口等各种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衔接,加强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建设,完善机场、港口集疏运体系,形成以港口为龙头、机场为门户、铁路与公路运输为骨干、水运为补充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形成与城市轴向发展相协调、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集约化运输导
向型交通发展模式。

确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主体地位,建设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落实城市跨越式发展策略,优先建设“鼓台-仓山-东部新城“复合交通走廊内及跨江交通设施;针对老城区及城市各功能组团规划布局、发展目标、资源条件、交通特性及服务需求的不同,以不同的交通供给方式和不同的管理政策,塑造区域差别化的交通发展模式和交通发展环境。

将福州市建设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基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