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势力分布图

合集下载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重、难点问题】一、士族阶层
1、形成背景 (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 (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经营庄园,能够自给自足,逐渐 割据。 (3)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族依赖于士族的支持;九品 中正制是士族的政治保障。
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 经济。 文化上,崇尚清谈(玄学),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永嘉之乱后,西晋 统治集团南迁,史称 “衣冠南渡”。 公 元 317 年 , 皇 族 司 马睿重建晋朝,定都 建康(今南京),史 称东晋。
魏晋世家大族分布图
七、北朝更替
1. 北魏的建立 386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 公元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十 六国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 2、6世纪前期,北魏发生动乱,分裂为东魏 (534)和西魏(535),稍后又分别被北齐 (550)、北周(557)取代。上述5个王朝合 称北朝。
4、代表政权—前秦
(1)建立:4世纪下半叶, 氐族建立政权,(376年) 统一北方。 2、疆域:东濒大海,南抵汉 水,西至龟兹,北达沙漠, 与南方的东晋形成对峙的局 面。 3、淝水之战(383年):前 秦建立后,统一北方,进攻 东晋,最终被击败与淝水。 之后迅速崩溃,民族矛盾加

部编版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课件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部编版中国古代史专题复习课件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主题线索归纳】 两条主线: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重大发展: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科技文化有显著的进步。 重大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著名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 关键人物:曹操、刘备、孙权、北魏孝文帝。
考点1:三国鼎立(七上第16课P80-84)(2021年是蜀汉建立1800周 年)(2020·黔南州3,遵义20,黔东南州3)
南地区,社会比较安定。(3)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兴修了很 多水利工程;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南方的 表现 手工业有了快速的进步;商业发展,南朝时的建康, 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关联考点】江南经济的发展: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P21);唐朝中后期开始,经济重心开始南移(P28)。
统一,为以后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220年,曹丕[3]废掉汉献帝,在
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
三国 备[4]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
鼎立 蜀汉;222年,孙权[5]称吴王, 三国鼎立形势图。魏蜀吴三
229年,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 国实现区域性统一,为以后
建立。
的统一局面奠定了基础。
【关联考点】中国古代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巨鹿之战(P15)、 官渡之战(P20)、赤壁之战(P20)、淝水之战(P21)。

三国时期按年份地图

三国时期按年份地图

为‚三国‛迷奉献三国时期按年份地图

三国时期的外族

【乌丸】—曹操亲自平定的异族北方的牧民族之一。属于中国北部(现河北、辽宁一带)的异族,以骑兵为主力。东汉时经常作乱侵略,后来被曹操平定,纳入自己军团下。东汉末年以幽州辽西、辽东属国、右北平等三郡的乌丸族最为强大,他们甚至曾经一度各自称王。公元一八七年,辽西乌丸首领丘力居与

张纯起兵叛乱,丘力居死后,由外甥的蹋顿率三郡的乌丸族,进而与袁绍结盟联

手,并获得了单于的封号。及至二五○年,袁尚与袁熙兄弟逃至蹋顿的领地寻求庇护。为了消灭袁氏余孽,曹操便以张辽为先锋远赴乌丸展开征讨,并且于白狼山大破乌丸,斩杀了蹋顿。此后曹操将降服的乌丸移至内地定居,并做为曹氏军团中骑兵精锐部队运用。

。【山越】—拥有强大山越兵的山地民族扬州山岳地带的异族。主要居住于中国南(现湖南、江西、浙江、福建一带)山岳地带的异族。他们平日耕植于谷地,并懂得以铜铁制作武器与农具。尤其大多分布于丹阳、会稽、预章、鄱阳等郡。山越十分勇猛且善于山地作战,他们也会利用由居住的山中出产的铜铁,加以铸造自给自足,并曾经屡屡袭击汉人居住的聚落。因此陆逊便向孙权表示若不平定山越,东吴将难以经营北方,于是他亲自率军讨平了山越,他并以强健者为兵士,以老弱者为农,如此共得数万精兵。此后吴国仍然时时征讨山越,以便不断地开发江南。

【南蛮】—武侯亲自平定的云南民族分布于中国西南方(现云南、贵州一带)的异族统称,又叫西南夷。刘备死后,曾对蜀发动叛乱,后被诸葛亮平定。所谓南蛮也就是指南方的异族,东汉时代则专指荆州南部的异族。其中最大一支的称为武陵蛮,此外尚有长沙蛮与零陵蛮等异族。三国中提到的南蛮则是位于益州,也就是历史所称的西南夷。公元二二三年,刘备死后,益州南部诸郡相继举兵造反,当时越隽的夷王高定也参加了叛乱的行动。不过诸葛亮远征云南后,西南夷的叛乱事件共非就此平息,公元二三三年,南夷的首领刘隽就曾经再次叛乱。

徐序元:日本爆款“初学者三国志大全”,他们怎么呈现我们的《三国志》?

徐序元:日本爆款“初学者三国志大全”,他们怎么呈现我们的《三国志》?

徐序元:日本爆款“初学者三国志大全”,他们怎么呈现我们

的《三国志》?

正聊三国作者注意到,不同文化的人,了解同一段时期或事件。他们的启蒙各不相同,三国时期毕竟是中国重要的历史时期,而且我们本土衍生的艺术形式可以更好的让我们提前接触,所以中国人学三国,总会有一种文化熏陶式的先天优势。而日本人听不懂评书,他们也看不懂京剧甚至无法准确了解简体字。所以他们了解三国只有翻译过来的原文献和日本人自己总结的工具书来了解中国的三国时期。

我们今天分享的,就是一本日本有关三国的“爆款”书籍。本文将简单从本书的框架一一为大家呈现日本人学习三国的工具书之一。

第一部分:三国大环境概述

这本工具书并非直接开始讲魏蜀吴三方面的人物,而是从大环境讲起,同时也穿插部分《三国志》的各种相关。

1:陈寿的一生。除了有关陈寿的生平,也捎带了儒学对中国历史写作格式的影响,谯周的信息;陈寿写《三国志》的背景,陈寿对于三国时期正统性的态度和陈寿发掘史料的困难和西晋“当局”的压力。

2:《三国志》成书结构及主要内容,列出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中国古人对三国志的考证文献与文献所在地,部分中国古人研究三国的手抄稿他们(日本人)给较为完好的保存了。然后《三国志》的不同时期手抄本他们基本也有所珍藏(从南宋时期基本每个朝代都会抄一遍中国的各朝官史带回日本,所以我们能理解日本人对于中国很多史料之间差别的质疑)。

3:裴松之简介和并列举了几个较为重要的《三国志》重要辅助资料及事件。

4:《后汉书》简介,主要介绍了成书时间,成书过程与作者的价值观等。最重要的一点,他揭露了唐朝时期因种种需要改《后汉书》部分内容的情况...并对《后汉书》现存版本的部分内容表示怀疑。

中国历代版图疆域图(清晰美图)

中国历代版图疆域图(清晰美图)

中国历代版图(清晰美图)

夏夏朝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相当于今山西、河南、河北地区),都城建于安邑。

商商朝的统治区域,以现在的河南为中心。武丁在位时国势鼎盛,势力达于长江流域。曾多次迁都;盘庚时,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在商的周围,还有许多臣服于商的属国,如西北的鬼方,西部的羌方。

周灭商前,周族活动于黄河上游(今陕西、甘肃一带)。周武王灭纣后,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附近),后迁洛邑。

春秋时,周王室衰微,诸侯专政。主要诸侯有鲁、齐、晋、秦、楚、宋、卫、陈、蔡、曹、郑、燕、吴、越等。

战国时期,北起长城,南达长江流域的地区,先后出现了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国。

秦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皇朝。

西汉公元前202年,汉王刘邦击破楚王项羽,即帝位,再建统一皇朝──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汉设西域都护府,统辖天山以南葱岭以东的西域诸国。东蒙古高原为东胡后裔乌桓、鲜卑分布地。大漠南北为匈奴地。青藏高原为诸羌地。云南西南部则为哀牢夷地。

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即帝位,先后削平王莽以来割据政权,恢复统一。延光二年(公元123年),东汉改西域都护府为西域长史府。由于北边匈奴族内部分裂,鲜卑乘机拓展强土,西击乌孙,东却扶余,尽据匈奴故地。其时青藏高原仍为诸羌所居。东北鸭绿江上游两岸则为高句丽国领土。

三国公元220年曹丕称魏帝,221年刘备称汉帝,222年孙权建年号,成三国鼎立之势。魏仍以西域长史府领护除乌孙之外的西域诸国。曹魏东北境外为高句丽、挹娄、扶余等,北接羌胡。大漠南北为鲜卑。青藏高原为诸羌地。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



221
266-316

222
东晋
317-420
宋齐 梁陈
三国
220-280
中学历史园地南朝 420-589

晋惠帝
及天下荒乱,百姓饿死,帝曰 :“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 类也。
——《晋书·惠帝纪》
材料:匈奴左贤王刘宣等私 议:“今司马氏骨肉相残, 四海鼎沸,兴邦复业,此其 时矣。 ——《晋书·刘元海载记》
民族交融
背景
大抵东晋时之侨民半因不屑服属于胡族,半因于避 兵祸及北人之酷虐,故由淮北而淮南,由淮南而江 南,当其相率而来也。
——《南中朝学境内历之史各园种人地及政府对待之政策》
民族交融
少数 游牧 民族 内迁
魏晋之际,内迁的民族主要包括匈奴、羯、 鲜卑、氐、羌等。
在晋惠帝时期的八王之乱以后,晋室分裂, 国力空虚,中原汉族的军事力量迅速衰退。 胡人趁机起兵南下争夺中原地区的控制权, 于是中原大乱。

西

东蜀
西晋
魏周


221
266-316

222
东晋
317-420
宋齐 梁陈
三国
220-280
中学历史园地南朝 420-589
士族门阀制的发展
西晋时期 发展
曹魏时期 九品中正制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材解读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材解读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三国鼎立》教材解读

一、地位与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主题内容共分四单元二十课,按历史发展的线索由远及近依次展开。《三国鼎立》是第16课,即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讲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内容,共分五课,《三国鼎立》一课是本单元的起点和开端。第三单元讲的是秦汉时期的内容,从单元之间的关系来说本课又是第三单元的延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学习本课可以让学生了解古代历史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例,感受那一段跌宕起伏的历史画卷,了解三国鼎立时期各国的治国方略及其取得成就,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祸,珍惜当代社会国泰民安来之不易,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

二、知识要点

1.官渡之战

200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偷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迅速歼灭袁军主力,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2.赤壁之战

208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军在长江赤壁一带展开战略决战,孙刘联军在吴国将军周瑜的指挥下,火烧曹军战船,乘势攻杀,曹军大败。赤壁之战对当时整个战局有关键性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

三、内容分析

本课由引言、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三国鼎立等部分组成。

引言以家喻户晓的小说《三国演义》为线索,以东汉末年州郡割据、战乱不已为切入点,由此导入三国的话题,引导学生以急切的心情了解魏、蜀、吴三国是怎么回事,都经历了哪些战争?达到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课件: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共24张PPT)

晋武帝死后,继承者 惠帝天生弱智,一批 宗王展开对中央权力 的争夺,由宫廷政变 演化为内战,历时16 年。即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五胡趁虚而入
五胡内迁
匈奴、羯、氐、羌、鲜卑
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到西晋的 内乱之中,并且逐渐主导了 局势,建立了数个与南方汉 族对峙的非汉族政权,史称 “五胡乱华”。
(2)发展:自西晋灭亡后,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成为东晋政
权的主要支柱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
(2)三国鼎立:魏—曹丕—洛阳(220—265)
②奠定了这一淮时河期政一治线、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5、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
晋,史称西晋。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湖北赤壁遗址
赤壁之战:
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在赤 壁交战,曹军战败。战后,孙权 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 据了荆州和益州,为曹、孙、刘 三方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局势的评价:
三国鼎立局面是东汉末年以来军阀混战的结果,是天下大乱后的局部 统一。三国时期是从分裂割据走向全国统一的过渡阶段。为了战胜对方, 并存的三个政权都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这为以后的全国 统一准备了条件。
316年,西晋被匈奴贵族所灭。 (1)东晋北边的疆域,大致到淮河为止。 在此期间,王导位高权重,联合南北士族,运筹帷幄,纵横捭阖,政令己出。 但随着淝水之战被东晋击败,统治基础薄弱的前秦政权迅速崩溃。 它们都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东晋、南朝之交,一度将势力范围扩展到黄河南岸附近,但随后在军事上渐处下风,又退回到淮河一线。 同学们知道三国都有哪三个国家?建立者分别是谁? 5、北齐、北周东西对峙,北周内政修明,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吴—孙权—建业(222—280) 战后,孙权稳固了对江东的统治,刘备则占据了荆州和益州,为曹、孙、刘三方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②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王导每次上朝,晋元帝都要起立相迎。 (2)灭亡:420年,武将刘裕夺取皇位,东晋政权灭亡。 ②为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契机。 历元、明、成三朝,王导的地位一直十分崇高。 (2)发展:自西晋灭亡后,逃到南方的几家北方高门士族先后执掌朝政(颍川庾氏、谯国桓氏、陈郡谢氏、太原王氏),成为东晋政 权的主要支柱。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 (3)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司马睿从东渡到登基,主要依赖了北方大族王导、王敦兄弟的大力支持。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单元线索

这段历史大体经历了从分裂走向统一的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的制度建设、民族交融、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成就均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盛世局面奠定了基础。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标解读

1.4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

通过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高度繁荣,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导入

隆中对

二、三世纪之交,军阀混战,东汉政权名存实亡。207年,号称出自汉朝皇族的刘备拜访隐士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自己。诸葛亮分析局势说:北方的曹操实力强大,而且控制了东汉皇帝,“诚不可与争锋”;东南的孙权割据多年,基础坚固,“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刘备只能争取控制西南地区,站稳脚跟,然后待机发展。这一“三分天下”的预言,后来得到应验。诸葛亮生前获封“武乡侯”,死后谥号“忠武侯”,因此其祠名为“武侯祠”。

本课线索:

三国—西晋—南方:东晋—宋齐梁陈(南朝)

--北方:十六国--北朝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建立政权:

东汉末年,曹操、刘备、孙权三大军事集团渐成鼎足之势。

①220年,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东汉灭亡。

②刘备仍用汉的国号,定都成都,史称蜀汉,简称蜀。

③孙权定都建业,国号吴。

(2)三国相争

魏国国力较强,在三国鼎立局面中略占上风。

蜀、吴两国则加强了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治理。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东晋牛耕图
南朝灌钢法
表现:
A.农业: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耕地面积不断增加, 农业技术得到改进。
西晋
天下三分
魏:公元220年,曹丕 蜀:公元221年,刘备 吴:公元229年,孙权
(2)统一意义:结束了东汉以来长期 分裂割据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
(3)灭亡:316年,西晋被内迁的匈 奴贵族所灭。
263年,曹魏灭蜀
266年,司马氏代魏,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西晋统一
著名史学家田余庆先生认为“西晋是低
建立者:孙权 都 城:建业 时 间:229-280

公元221年 夷陵之战

◎三国鼎立形势图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公元208年 赤壁之战
一、三国与西晋
2、西晋的短暂统一(263--316)
(1)统一历程 ①263年:曹魏权臣司马昭发兵灭蜀 ②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代魏称帝,
国号晋,史称西晋。 ③280年:西晋灭吴,完成统一
C.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
D.文化:崇尚清谈和玄学,担任清官。
二、东晋与南朝
2、 南朝(420--589年)
420年,出身低级士族的武将刘裕夺取皇位,改国号为 “宋”。420-589年的170年之内,南方先后经历了宋、齐、 梁、陈四个王朝,合称南朝,均定都建康。
◎南北朝并立形势图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中国的三国时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中国的三国时期

八年级历史上册古代中国的三国时期古代中国的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而又动荡的时期。该时

期发生在公元220年至280年,标志着东汉王朝的瓦解,以及中国历

史上三个长期存在的国家的形成。这三个国家分别是魏国、蜀国和吴国。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和

发展。

一、政治变革

三国时期的政治格局经历了东汉王朝的灭亡和三个国家的兴起。东

汉末年,政府腐败、宦官专权等问题导致了社会动荡。黄巾起义爆发,农民起义军崛起,使得东汉王朝的威信受到严重削弱。刘备在巴蜀地

区建立了蜀国,曹操建立了魏国,孙权则在江东地区建立了吴国。三

个国家之间展开了长达几十年的割据混战。

在政治体制方面,三国时期的政权基本上仍然是以君主专制为核心,但在实际上存在着诸侯割据的局面,各个诸侯国几乎是相对独立的。

这导致了政权的分裂和国家的分立。

二、军事纷争

三国时期的军事纷争是该时期的重要特征之一。曹操、刘备和孙权

三方势力之间的争斗,使得整个中国陷入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曹操

是权谋高手,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手段,先是击败了反对派而

建立魏国,并将其势力逐渐扩大到中原地区。接着,他转战南下,与

刘备和孙权斗争。刘备建立的蜀国位于巴蜀地区,与曹魏在汉中、宛

城等地区频繁交战。孙权建立的吴国则位于江东地区,是东吴的重要势力。

在三国时期的战争中,不仅有大规模的正面战争,还有丰富多样的战略手段应用。曹操以强大的实力统一北方,刘备以稳定的政权统治蜀地,孙权以灵活的战略占领江东地区。三国之间的战争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的动荡和军事力量的对比。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PPT课件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PPT课件

三方都不具 备统一全国 的条件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
定都洛阳。


221年,刘备称帝, 国号汉,史称蜀汉,
定都成都。

222年,孙权称 王,国号吴,定
都建业。
四、三国鼎立的形成
1、魏、蜀、吴三国的建立 (时间、都城、确立者)
建立时间

220年

221年

222年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3.西晋第一个皇帝是 A.司马懿 B.司马师 C.司马昭 D.司马炎
讽气得金疮再次迸裂。
识破,周瑜被围,大叫一声
“既生瑜,何生亮” ,吐血
身亡。
历史上的周瑜是一个很大度的人!
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
三国前期,曹操发起联军讨伐董卓。董卓的先锋是吕 布手下华雄,他连杀了好几个大将。关羽请战,但关 羽军衔小,所以盟主袁绍反对。曹操见识过关羽的能 力,让他出战还为他斟酒。关羽说回来喝也不迟,飞 身上马冲入敌营,酒没凉就提着华雄的人头回来了。 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张飞和他交锋50多回合, 关羽上来夹攻,又30回合,刘备也上来夹攻,吕布虚 刺刘备一戟败退。
In fact……
青梅煮酒论英雄
曹操专权霸道对皇帝非常无礼。国舅董承等密谋除掉曹操, 刘备也有份。刘备每天在他住的园子里种菜,借此制造他胸 无大志的假象隐瞒曹操。一天,曹操突然派人请刘备去饮酒, 刚见面,曹操就笑着说:“在家做得好大事!”刘备心里暗 暗一惊,以为穿帮了。曹操接着:“玄德学种菜不容易啊。” 刘备这才放心。曹操问刘备天下谁称得上是英雄。刘备将孙 策、袁绍、袁术、刘表等人一一列举。曹操都说不是。刘备 便问他,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一 听大惊,筷子都掉地上,恰好当时正打了一个雷,刘备便佯 装被雷吓到,掩饰了自己惊恐的神色。

【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2023届高考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2、士族专权(门阀政治)形成原因
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政治原因:魏晋政权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经济基础:自给自足的庄园经济。 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沦为士族维护其特权的工具。
3、士族专权(门阀政治)的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 经济上: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社会生活: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占据高级文官职位
帝曰: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已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魏书》
孝文帝择中原大姓(汉族贵族)女子作后宫,并分别为五个皇弟娶 中原大姓女子为王妃,很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
——逯耀东《从平城到洛阳》
北魏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及诸卿设置齐备,设官一准南朝,以为 永制。——张金龙《北魏政治与制度论稿》
1.概念:是封建地主阶级特权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门阀制度
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与西晋,鼎盛于东晋,衰落于南北朝, 崩溃于隋唐。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
门阀制度下,地主阶级中有士族和庶族之分: 士族——又称世族、世家、巨室、门阀等,指从魏晋到隋唐初期世代为官的名 门望族。是地主阶级中的特权阶层(享有很高的政治、经济特权的豪门大族) 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朝政。 庶族——是指士族以外的一般中小地主,也称寒门。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锺锺繇 独创楷书书法
(2繇)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被后人誉称为“ 书 艺术 书法
代表 圣书 ”,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天下第下一
行一圣行书书”

(3)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
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 书法 地位
不同点 目的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 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在兼并
鲜卑族的落后状态,加强 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
对中原的统治
魏晋南北朝时民族交融的途径有哪些? (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五胡”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 民杂居相处。 (2)友好往来:魏晋以来,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大融合进程 进一步加快。 (3)各族间的征战:各族间的征战打破了各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 于民族交融。 (4)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位数字,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 (2)《缀术》:祖冲之与其子合著的数学名著,在唐
成就 朝时被朝廷规定为算学的主要课本。后来传到日本、
朝鲜,也被用作学校的课本
(3)《大明历》: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4)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机械制造
形成 东汉以后,书法已经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1)锺繇、胡昭:两人都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
(1)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

中国从秦朝—清朝的疆域地图

中国从秦朝—清朝的疆域地图

中国从秦朝—清朝的疆域地图

一、秦朝初期全图

秦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并且秦北伐匈奴南平百越,第一次明确的划定了中国的版图。在北方则是立国不久的匈奴以及东胡和月氏,而西域诸国尚未与秦接触。

二、西汉时期全图

西汉是一个锐意进取开疆扩土的王朝。尤其是设臵了西域都户,将西域纳入了中国版图,其意义尤为重大。同时西汉势力进入朝鲜半岛,将其半数领土划归中国。在北方,强大的匈奴汗国与西汉战争不息,最终被西汉所击败。对西域主要国家,则在其活动的大致方位上标出国名并未划界。

-

三、三国时期全图

三国面积加起来基本上就是东汉的面积。曹魏继承了东汉在西域的统治,设臵了西域长史府。朝鲜半岛的一半曹魏,越南大部归属东吴,缅甸等过一部分归属蜀汉。在北方,鲜卑崛起对后来的中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四、西晋时期全图

西晋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重新统一了中国,但其统一时间仅仅五十一年。西晋的版图实际上就是三国合一的面积,既没有开疆扩土也没有版图收缩,不过西晋腐朽的制度导致了八王之乱,加之对鲜卑等游牧民族没有加以防范,使之深入其境内,更是加速了西晋的灭亡。

五、东晋十六国时期全图

此期间汉族的东晋政权全线南缩,而在黄河流域各少数民族政权互相混战,使北方长期陷入分裂状态。前秦一度统一北方,与东晋形成南北对峙之势,后因淝水之战中败于东晋,统治瓦解使北方再度分裂。而西域和青藏高原及匈奴故地,此时并无强大政权。

六、南北朝时期全图

此图是南北朝北朝末期的形势图,此间东魏和西魏分别被北齐和北周所取代,而取代南梁的南陈则是南朝中面积最小的一个王朝。此时在北方,突厥灭掉了柔然,降服高昌龟兹等部,建立起强大的突厥汗国,对中原王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若無其事 不自量力 情義為重 不知臉紅 吃虧全在大意 大刀闊斧 拜錯了
三國歇後語(5)
• 關公吃酒 • 關公開刀鋪 • 關公走麥城 • 關羽降曹操 • 關羽失荊州
看不出來 貨真價實 最後一招 身在曹營心在漢 驕兵必敗
三國歇後語(6)
百度文库
• 黃忠射箭 • 董卓進京 • 蔣幹盜書 • 蔣幹訪周瑜 • 許褚戰馬超 • 徐庶入曹營
三 國 勢 力 分 布 圖
三國歇後語(1)
• 孔明大擺空城計 • 孔明七擒孟獲 • 孔明斬馬謖 • 諸葛亮皺眉頭 • 劉備借荊州 • 劉備摔阿斗 • 劉備見孔明
化險為夷 要他心服 明正軍紀 計上心來 有借無還 收買人心 如魚得水
三國歇後語(2)
• 劉備的江山 • 劉備報仇 • 張飛捉耗子 • 張飛使計謀 • 張飛戰馬超 • 司馬誇諸葛 • 東吳招親
哭出來的 因小失大 大眼瞪小眼 粗中有細 不相上下 甘拜下風 弄假成真
三國歇後語(3)
• 司馬昭之心
路人皆知
• 草船借箭
滿載而歸
• 魯肅服孔明
五體投地
• 曹操吃雞肋食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隔著門縫看諸葛亮 瞧扁了英雄
三國歇後語(4)
• 關雲長刮骨下棋 • 關公面前耍大刀 • 關雲長守嫂嫂 • 關羽放屁 • 關雲長敗走麥城 • 關公鬥李逵 • 關帝廟求子
百發百中 不懷好意 只知歡喜,忘了中計 自找麻煩 赤膊上陣 一言不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