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 一百家争鸣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一 第1课 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检测一 第1课 百家争鸣(含解析)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专题检测一第1课百家争鸣(含解析)人

民版必修3

第1课百家争鸣

基础巩固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

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答案 C

解析孔子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2.孔子曾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句话揭示了他的主张是

( )

A.无为而治B.仁者爱人

C.因材施教D.有教无类

答案 C

解析材料的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告诉他高深的学问。由此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A项为老子的主张;B项是孔子“仁”的思想;D项虽是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与材料意思无关。

3.某班同学在编写“诸子百家论治国”的历史短剧时,为扮演孟子的同学所设计的台词应是

( )

A.“兼爱非攻,互助互爱”

B.“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C.“为政以德,爱惜民力”

D.“以法治国,中央集权”

答案 B

解析A项是墨家的主张,C项是孔子的主张,D项是法家的主张。

4.某班同学在对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进行比较时,提出了以下观点,其中明显不正确的是( )

A.二人所代表的阶级利益相同

B.二人都推崇孔子“仁”的思想

C.二人对人性的理解高度一致

D.二人的主张都体现了民本思想

答案 C

解析孟子认为人性“善”,荀子认为人性“恶”。因此,C项的叙述是不正确的。

5.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一观点的思想家还主张

( )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一 一 百家争鸣(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3教学案:专题一 一 百家争鸣(含答案)

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百家争鸣

(1)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生了剧烈变化。

(2)形成:一批杰出的思想家相互争辩,相互学习,各自提出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2.孔子的思想及贡献

(1)政治思想:

①提出“仁”与“礼”的学说,希望统治者“克己复礼”,推行“德治”。

②注重政治与人事,对鬼神敬而远之。

(2)教育贡献:开创私人讲学之风,主张“有教无类”,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3.孟子思想

(1)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仁、义、礼、智。

(2)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3)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学说,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4.荀子思想

(1)天人关系:他一方面强调“天行有常”,另一方面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2)政治思想:讨论“礼”的思想,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二、老庄之学

1.思想特点

(1)以“虚无”的“道”为世界的根本。

(2)以因循自然的“无为”“逍遥”为处世的方法。

2.老子

(1)哲学思想:

①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演变。

②指出事物具有向相反的方面转化的规律,蕴涵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2)政治主张: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小国寡民”的社会。

(3)著作:《老子》。

3.庄子

(1)思想主张:

①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②提出了“齐物”的观点,认为万物没有界限和差别。

(2)著作:《庄子》。

4.历史影响:老庄崇尚自然,其主张超越功利去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百家争鸣

人民版必修三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一百家争鸣

刘老师将本课的情感目标定位“通过讲述百家争鸣的具体内容与意义,表现我国的悠久历史文化,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热情,树立自主创新意识及正确对待人类文化遗产的科学态度。”但从本课设计看,似乎无法体现这一点,也缺乏落实措施,可以做一调整。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

高考历史(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

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

一、选择题

1.(2011年12月安徽名校模拟4题)思想家在世时往往是孤独和寂寞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周游列国推销自己思想并“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孔子受到了许多同时代人的嘲笑和讽刺,诸如“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自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丧家之狗”等。导致扎子如此尴尬结局的主要原因是

A.他的宣传方式不得法B.他的主张不符合当时诸侯争霸的需要

C.他的思想不利于统治阶级稳固统治D.他的思想观念相对陈旧保守

2.(2011年12月京华市竞赛12题)孔子以“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周游列国,克复周礼。下列言论中,体现了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的是

①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

②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韩非)

③不登高山,不知山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④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3.(2012年1月蛙埠市一模6题)孙中山答日本人:“我辈之三民主义首渊源于孟子,更基于程伊川之说。孟子实为我等民主主义之鼻祖。”孙中山这么说主要是因为孟子主张

A.人性本善B.舍生取义C.民贵君轻D.得道者多助

4.(2011年9月厦门双十中学月考20题)明太祖曾经想把孟子的牌位搬出孔庙。孟子一书中哪一句话最可能招致明太祖对孟子的不满?()

A.“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B.“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C.“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D.“长君之恶,其罪小;逢君之恶,其罪大”5.(2012年1月宝鸡市一模24题)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思想主张的我国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荀子C.韩非子D.老子

1.1百家争鸣(课件) (共27张PPT)

1.1百家争鸣(课件) (共27张PPT)
将本班科任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 ( ) A甲: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 家的风范 B乙: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 子的做法
C丙: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 老子真传
D丁: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开学初就制定了学习规则, 并严格执行
(模拟)著名国学大师钱穆在其《孔子传》中指出: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 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
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论语》
逍遥
齐物
庄子(公元前369-公元前286), 战国时期宋国人。
道家思想
• 1.春秋:老子。 • 哲学观:世界的本原是“道”;朴素的辩证法。 • 政治观:“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 2.战国:庄子。 • 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齐万物。 • 3.特点: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
人性本恶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 ), 战国末期赵国人。
儒家思想
• 2.战国:孟子和荀子
政治思想 民本思想 人性论 地位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 “性本善” 亚圣 “仁义”“王道” “人之性恶 百家思想 荀子 (礼法并用,以德 “君舟民水” ” 集大成者 服人)
• 3.评价:不符合争霸所需,不为诸侯所重视; 对后世影深远。
材料二: •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

1.1百家争鸣

1.1百家争鸣
海外孔子学院分布图
二、儒家学派
1、创始人——△孔子
◆主要思想: △ “仁” △ “礼”△德治 △注重政治与人事,敬鬼神而远之。 ◆教育成就:△打破“学在官府”; 注重学习态度; 强调学习方法。 2、初步发展者——△孟子和荀子(先秦儒家 集大成者)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 ◆荀子:“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强调 “礼”
以柔克刚 以德报怨 大智若愚 深藏若虚 ……
你知道这些成语源自于哪部著作吗?
《道德经》石刻书法
三、老庄学派及其代表人物
1、创始人——△老子
◆哲学思想:△ “道”——唯心主义; △ 事物可向相反方向转变——朴素辩证法; ◆社会政治思想: “小国寡民”;“无 为而治”
2、发展者——△庄子
◆哲学思想: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为 齐物论:万事万物没有界限差别,天地万物为一
阅读下列材料:
天行有常,不为 尧存,不为桀亡。 君者,舟也;庶 人者,水也。水则载 舟,水则覆舟。
——《荀子》 材料反映了荀子的什么思想? “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 唯物思想;“君舟民水”.

荀子
史料4: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 法度。 ——《荀子· 性恶》 礼法并举,加强对人的约束
儒家: 以德治国 道家: 无为而治 法家: 以法治国
连连看
适用时期
在封建社会不可能实现 动荡年代、军阀割据时期 动荡结束之初,恢复生产、 稳定民心、巩固统治 适宜于国家稳定,走 上正规时期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 专题1 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2014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必修3 专题1 第1讲 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二、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二、诸子百家的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三、百家争鸣的历史影响 1.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的重要阶段,奠定 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后来 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在“百家争鸣”的过程中,各家学派相互取长补 短,基本形成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系,也形成了中国 思想文化兼容并包和宽容开放的特点。
(4)论证:中国在传统农业文明取得巨大成就,但当 近代世界由传统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过渡、由自然 经济向商品经济过渡、由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过渡 时,中国的传统文明就成为中国变革的阻力。 (5)正确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 精华,促进本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2】“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这句 话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的( ) A.墨家思想
C.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D.法家思想
【解析】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 不肖者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徙役”。大意是: (君主对于)贤人便选拔上来使其处于高位,给他富贵, 让他做官长;没有才能之人便免去职位,使之贫贱, 让他做奴仆。反映了墨子的“尚贤”主张。
【2—1】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 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 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 多余的人。”这一学派是( ) A.儒家 C.墨家 B.道家 D.法家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1.1百家争鸣

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1.1百家争鸣

现实社会中,哪些观念能找到老 子思想的影子?
虚怀若谷、宽容谦逊的思想, 恬淡朴素、助人为乐、反对争名夺利的思想,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的思想 以德报怨、大智若愚的思想……
42
(三)、法家思想
1、实践活动—— 变法
A.魏国李悝变法
.推行“尽地力之教”,提高农业产量,增加国家田 租收入 .严酷的刑罚确立新的政治秩序,以加强君权。 《法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步较为完整的法典
B、战国孟子:发展儒学 “孔孟”、“亚圣” 1.主张
a“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 b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仁政”(核心)
▲“不以仁政,不能平天下”
▲“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赋敛,勿夺农时 c“▲民“贵人君皆轻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
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 辞▲让“民之为心贵,,非社人稷也次;之无,是君非为之轻心”,非人 d 也伦。理恻观隐:之主心张,“仁性之本端也;羞恶之心, 善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 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 其有四体也。”
韩非子
子 子 子 子 子 不论任何时候,只要能够自己作主去实践礼的要求,天下人都会肯定你是走在人生正途上。
因为这会加速鲁国奴隶制的崩溃
说明:由于当时诸侯争霸、社会动荡,其政治主张没有被统治
“孔孟”、“亚圣”
政治 仁政 天人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一 百家争鸣[人民版]

一 百家争鸣[人民版]

法家思想的影响 ①法家理论对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 权政治体制的建立奠定理论基础。 ②对秦始皇统一全国和秦朝的治国, 都起到了重大作用,但秦朝的短暂 而亡,也暴露了其局限性
五、墨家的主张(小生产者)
伦理观:“兼相爱,交相 利” ,非攻,尚贤,节俭 认识论:认识以客观实践为来 源。(“三表法”) 逻辑学:重视类比和推理,建 立了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 的方法论基础。
思考:你认为老子的思想有局限性吗?
老子思想小结
①是天地万物的根源 是天地万物的法则
-----客观唯心主义
②朴素辩证法思想:
事物具有向相反方向转化的规律
以柔克刚、以弱胜强——“弱者道之用”
③政治观点:代表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无为;消极悲观,幻想“小国寡民”的社会 ,回到原始社会。(保守)
2、庄子的思想 ①道为根本,宣传自然无为 ②齐物论:
对当时: 思想解放,文化繁荣 对后世: 智慧精华,惠泽中外
古为今用
诸子百家的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 儒家的“仁政”——“以德治国” • 法家的法治思想——“依法治国” • 孔子的教育思想——全民教育、素质 教育、职业教育等 • 墨家的兼爱、非攻——平等博爱、热 爱和平、反对战争 „„
你最欣赏哪位思想家的哪个观点?你 在当时会投入谁的门下?为什么?
主 张 孔子 “仁”与“礼”、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等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 儒家 荀子 “制天命而用之”、 学习的最高的目标是把握“礼”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的根本 、朴素的辨证法思想

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复习)

必修三专题一1百家争鸣(复习)
墨家 墨子 战 兼爱(仁)、非攻;尚力;节俭 老子 春 道;无为而治,小国寡民;辩证法 道家 庄子 战 齐物(无差别);逍遥,超脱;顺从自然 法家 韩非 战 以法治国,君主中央集权;改革观
问题四: 如何理解各家的思想内涵
派别
道家
内涵
反映了面对春秋奴隶制度崩溃、战乱不 断的局面,人们消极、没落的情绪 反映了随着奴隶制的瓦解,没落的奴隶 春 秋 主贵族望挽回奴隶制统治的愿望
儒家
战 国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主张调和阶级 矛盾,以利于封建统治的观点
派别
主张内涵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小生产者要求 墨家 分享利益、希望社会安定。 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要求结束诸侯割 法家 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 主张,适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
问题五:如何评价“百家争鸣”?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大变革的产物 ;②是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③奠定 了中国思想文化基础; ④诸子“百家”的 思想在今天大放异彩。 儒家 “仁”、“仁政” ——契合当今的“以德治国”、
1、韩非子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 他的这种思想 ①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②与当今的“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 ③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④强调法律的至高无上地位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解析】韩非子的“法治”思想实质上是维护君 主统治的工具,本质上仍是一种“人治”,因而 不能说法是至高无上的,排除④,选C项。

专题一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专题一百家争鸣和汉代儒学

战国:孟子(亚圣)、荀子
孟子的思想:
仁政学说 荀子的思想: “天行有常” 和 “制天命而用之” 君舟民水 礼法并施 性恶论
民贵君轻
人性本善
正确认识道、儒、法、墨等派别的阶级性及其主张?
阶级 没落 的奴 隶主 贵族 派别 道家 儒家 代表人物 老子 庄子 孔子 孟子 新兴 地主 阶段 儒家 荀子 法家 韩非 “制天命而用之” 主张 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 到“小国寡民”的状态 核心思想“仁”、“礼” 主张实行“仁政” 评价 表现了其没落、消极的情绪 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的 利益 调和阶级矛盾,以利于封建统 治 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利用自然 发展生产的朝气和信心
B
7.儒家学说在秦朝遭到沉重打击,在汉代上升为国 家的统治思想。这种变化同它自身的与时俱进有密 切关系。同先秦儒学相比,经过董仲舒改造之后的 汉代儒学( ) A.坚决排斥阴阳五行之说 B.从批判时政转变 为维护现实统治 C.提出了“为政以德”的观点 D.吸收了佛教和 道教的思想精华
B
西汉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宋朝
程颐 程颢 朱熹
王阳明 李贽 顾炎武 黄宗羲 王夫之
儒学发展到 理学阶段
儒学发展到 心学阶段
挑战儒学正统 的新思想出现
明朝
明清之际
与启蒙思想 相比较
维新变法时期利用 新文化运动时期抨击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形成了 百家争鸣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

高二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一课

知识结构

一.百家争鸣的出现

1.百家争鸣的概念

2.历史背景/原因

3.主要派别

4.历史影响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生平及主张

2.孟子生平及主张

3.荀子生平及主张

4.总结儒家思想

三.老庄之学

1.道家主要特点

2.老子思想

3.庄子思想

4.历史影响

四.法家思想

1.法家思想的特点

2.代表人物及主张:李悝、商鞅、韩非

3.历史影响

五.墨家的主张

1.特点

2.主张

3.演变

4.评价

看问题、翻翻书、想一想

1.开创了儒家学派;和对于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重要贡献。

2.儒道法墨学派的思想都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奠基的作用,它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判断: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标志着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进入了第一个枝繁叶茂的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为什么会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局面如何?

5.你知道孔子的生平吗?

6.孔子面对乱世提出了什么学说?

7.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是什么?说说他的教育主张。

8.儒学的基本文献是?

9.你知道什么是“六经”和“五经”吗?

10.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重要代表,他提出道德规范有四种,即。他

认为大丈夫应该做到。他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学说。他提出的原则成为中国早期民本思想的基础。

11.你知道荀子的生平吗?他在天人关系和儒家礼学上有什么主张?

12.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哪两位?道家学派的基本主张是什么?

13.老子是怎样论述“道”的?

14.为什么说老子主张里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15.老子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抱什么态度?

16.简要概述庄子的齐物论。

17.列举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第一轮第三册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

第一轮第三册专题一第一课百家争鸣

9\《韩非子》一书中记载了一个饶有趣味 的“守株待兔”的故事,其讽刺的是 ( ) A.因循守旧的思想 B.宽厚仁慈的思想 C.消极避战的思想 D.贪图享乐的思想 10\战国时期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需要的 是( ) D A.老子的道家学说 B.孔子的儒家学说 C.墨子的墨家学说 D.韩非的法家学说
19\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并作,各引一 端,”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相关背景有 ( ) B ①此时正处于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 ②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 ③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育 的局面 ④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并 带动了思想界的革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D 20\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实质是 ( ) A.把法律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 B.用法律来约束每个人的行动 C.法律是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 D.用法律来确立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
世界看孔子: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孔子列为影响世界进程的 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评价孔子:“人类 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寻找智慧。” 孔子的思想在1993年9月被全球主要宗教的 代表人作为人类和平共存的基本原则写入《走 向全球伦理宣言》
春秋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
孔子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论语· 颜渊篇》 史料2: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 仁焉。……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 动。” ——《论语· 颜渊篇》 德治 方法:遵守社会规范 孟子 史料1:子曰:仁者,爱人。 史料3: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从人际关系的和谐上升为阶级关系的和谐 史料4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51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1课  百家争鸣  课件(共51张PPT)

经是一 济一定 发定时 展时期 的期的 反社思 映会想
政文 治化 、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民族历史上各种 思想文化、观念形 态的总体表征。
儒家思想
一、百家争鸣 二、汉代儒学 三、宋明理学 四、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儒家
道家
“百家”泛指数量多;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 要分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 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小说家等十家。
主要工作:著述立说
庄子
代表作:《庄子》
个人气质:潇洒飘逸、崇尚逍遥
道家学派 2.庄子的思想
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书, 后人称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1)把“道”作为最高的原则,宣传天道与自然无为;
庄子在妻子死后,居然鼓盆而歌。朋友惠 施去探望时责备他,他讲出一番道理:“当我 妻子刚死的时逍候遥,的我人怎生么态会度不。难过?可是我省 思之后,觉察这到个她故不事但还没反有映生出命庄,子而且没有形 体;不但没有“形齐体物,”也的没观有点气。。庄然子后在恍恍惚 惚的情况下,认变为出世了界气万,物气包再括变人化的而出现形体, 形体再变化而品出性现和生感命情,,现看在起又来变是化而回到死 亡,这就好像千春差夏万秋别冬,四归季根的结运底行却一样。这个 人已经安静地又睡是在一天样地的的,大这屋就里是,而我还跟在 一旁哭哭啼啼“。齐我物认”为。这样是不明白生命的道 理,所以才停止哭泣啊!”

一、百家争鸣

一、百家争鸣

庄子:
主张:逍遥自得 思想作品:《庄子》(《逍遥游》)
(三)法家学派
1、代表
李悝 申不害 商鞅 吴起 韩非子
2、主张
李悝:魏文侯时期任丞相,
推行“尽地力之教” 主张用严酷的刑法确立起新的政治秩 序,以加强君权。 作品:著有《法经》 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典
商鞅: 在秦国实行两次变法。 秦逐渐强大起来。
韩非子
6
思 想 学 说
作品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孟子 战国时期儒家代表 孟子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 提出四种道德规范:仁、义、礼、智、 主张“人性本善” 认为大丈夫应该: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提倡“仁政”
战国中期儒家代表:孟子 战国中期儒家代表 孟子
阅读下列材料:
孟子曰:“省刑罚、薄税敛”。 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思想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民贵君轻”
老子对社会发展:持消极悲观的态度。 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民之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状态。 思想作品:《老子》 也称《道德经》
庄子:
“道”是最高的原则; “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 为小” 这就叫“齐物” 为小”,这就叫“齐物”, 提出“齐物论” 提出“齐物论”
要做到:齐物我、齐是非、齐大小、齐 生死、齐贵贱,达到天地万物为一。
韩 非 《 韩 非

专题一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选文档

专题一第一节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精选文档

儒家
孔 子
孟 子
荀 子
老 子
庄 子
韩非子
墨子
请同学们任选四位人物中的其中一名,设计一张名片介 绍该人物及其思想,看谁设计得简洁明了且具有特色。
中国儒家学派
孟 轲
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
地址:中国山东邹县 网址:chinamengzi/Index.html
• 孟子曰:“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


一、儒家学派
荀子的思想:
“君者,舟也;庶人者, 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 舟。”
——《荀子·王制》
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用之
荀 子
——《荀子· 天论》
二、道家学派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老子
老 子 《 道 德 经 》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
塞翁失马
二、道家学派
庄子妻死,
孔子是春秋时期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创始人。
孔子
一、儒家学派 子



—— 《 论 语 先 进 》
公西华
乎 舞 雩 , 咏 而 归 。


六 人 , 童 子 六 七 人 , 浴 乎 沂 , 风
莫 春 者 , 春 服 既 成 , 冠 者 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

一百家争鸣

1.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

答案:C

2.孔子说过,我们不可能和鸟兽同居共处,除了和人打交道外,还能和什么打交道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又何必去改变它呢?这说明孔子()

①主张“爱人”②持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③主张变法革新④有强烈的使命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③D.②④

答案:D

3.《道德经》中有这样一段话:“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反映出()

A.孔子强调道德的作用

B.老子重视法律

C.老子主张顺应自然

D.老子哲学中包含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C

4.先秦诸子常用寓言来说明哲理,熔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炉。某思想家用“守株待兔”的故事,以反讽的形式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他的观点是()

A.不期修古,不法常可B.兼相爱、交相利

C.克己复礼,天下归仁D.弱者道之用

答案:A

5.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的学者对各种思想进行整理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A.儒、道、墨、法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D.道、法、墨、儒

答案: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什么样的思想文化局面?

(2)材料一中三幅图片所反映的思想哪一种在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但却备受冷落?其原因是什么?

解析:(1)仔细分析三人所说的话,可以看出观点不一,由此联系所学即可整合出百家争鸣。(2)根据图片中的文字,联系所学可知,图1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图2为道家思想,图3为法家思想,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影响较大,但备受冷落,其原因需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分析。

答案:(1)百家争鸣。

(2)儒家思想。不适应当时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基础巩固]

1.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 A.道家、法家B.法家、墨家

C.儒家、法家D.道家、儒家

解析:道家的顺应自然、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故选D。

答案:D

2.家中老人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显然老人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

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以静制动”体现了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答案:B

[能力提升]

3.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

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为“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A项是

墨家思想;但C项是儒家的“三纲五常”思想,D项是宋明理学的思想主张,不属于为人处世方面的思想,故选B项。

答案:B

4.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都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都应该回到2 54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去寻找的“智慧”是()

A.“尚贤”B.“制天命而用之”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以法为本”

解析:本题属于材料型选择题,材料中的核心信息是“如果要过和平幸福的生活”,从孔子那里去寻找智慧,A项属于墨家思想,B 项属于荀子思想,D项则是法家思想;故选C。

答案:C

5.蔡元培在《中国伦理学史》中之所以赞扬古代一位思想家“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是由于他明确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这位思想家是()

A.李耳B.朱熹

C.孟子D.荀况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民本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孟子,故选C。

答案:C

6.战国时期最受统治者青睐的学说是法家思想,其原因是() A.法家主张“兼爱”、“非攻”

B.法家主张社会变革,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C.法家主张实行仁政

D.法家主张无为而治

解析:战国末期的思想家韩非集法家之大成,提出了加强中央集权和“事异则备变”的主张。

答案:B

7.孔子曰:“仁者,爱人,爱有差等。”墨子曰:“兼相爱,交相利,爱无差等。”造成这种分歧的根源是()

A.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B.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C.学术思想不同D.谈论的问题不同

解析: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而墨子代表了战国初期小生产者的利益。

答案:B

8.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

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思想来理解。

答案:A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