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靠性评价规范

合集下载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1. 范围本规程规定了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及评价办法,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电企业(火电厂、水电厂(站)、蓄能水电厂、核电站、燃气轮电站)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估。

2 基本要求2.1 发电设备(以下如无特指,机组、辅助设备统称设备)可靠性,是指设备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2 本标准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准确、及时、完整地反映设备的真实情况。

2.3 “发电设备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程序、事件编码、单位代码,由“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2.4 发电厂(站)或机组,不论其产权所属,均应纳入全国电力可靠性信息管理系统,实施行业管理。

3 状态划分3.1 发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全出力运行∣ (FS)∣⎧运行-∣⎧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PD)∣ (S)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降低出力运行-∣∣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 (I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 ⎧可用-∣ (IUD)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A) ∣∣∣∣∣⎧全出力备用(FR)∣⎩备用-∣∣ (R) ∣⎧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PD)∣⎩降低出力备用-∣⎧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 (RUND) ⎩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RUD)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在使用-∣∣(ACT) ∣∣∣∣∣⎧大修停运(PO1)∣∣⎧计划停运-∣小修停运(PO2)机∣∣∣ (PO)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组∣∣∣--∣⎩不可用-∣状∣ (U) ∣态∣∣⎧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强迫停运(FO)∣⎩非计划停运-∣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UO)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停用(IACT)3.2辅助设备的状态划分⎧运行(S)⎧可用(A)-∣∣⎩备用(R)辅助设备状态-∣⎧大修(PO)1∣⎧计划停运(PO)-∣小)修(PO2⎩不可用(U)-∣⎩定)期维修(PO3⎩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4.1在使用(ACT)―设备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1 范围1.1 本规程规定了风力发电设备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

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风力发电企业发电能力的可靠性评价。

1.2 风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包括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和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两部分。

1.3 风电机组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以风电机组出口主开关为界,包括风轮、传动变速系统、发电机系统、液压系统、偏航系统、控制系统、通讯系统以及相应的辅助系统。

1.4 风电场的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风电场内的所有发电设备,除了风电机组外,还包括箱变、汇流线路、主变等,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

2 基本要求2.1 本规程中指标评价所要求的各种基础数据报告,必须尊重科学、事实求是、严肃认真、全面而客观地反应风力发电设备的真实情况,做到准确、及时、完整。

2.2 与本规程配套使用的“风电设备可靠性管理信息系统”软件及相关代码,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织编制,全国统一使用。

3状态划分风电机组(以下简称机组)状态划分如下:运行(S)可用(A)调度停运备用备用(DR)(R)场内原因受累停运备用在使用受累停运备用(PRI)(ACT)(PR) 场外原因受累停运备用(PRO)计划停运不可用(U) (PO)非计划停运(UO)4 状态定义4.1 在使用(ACT)——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

在使用状态分为可用(A)和不可用(U)。

4.2 可用(A)——机组处于能够执行预定功能的状态,而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提供了多少出力。

可用状态分为运行(S)和备用(R)。

4.2.1 运行(S)——机组在电气上处于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或虽未联接到电力系统但在风速条件满足时,可以自动联接到电力系统的状态。

机组在运行状态时,可以是带出力运行,也可以是因风速过高或过低没有出力。

4.2.2 备用(R)——机组处于可用,但不在运行状态。

备用可分为调度停运备用(DR)和受累停运备用(PR)。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全部

包括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和非计划降低出力备
用小时数。
2.8.12 降低出力等效停运小时
机组降低出力小时折合成毛最大容量计算的停运
小时数。
D T E
i
i i
GMC
2.8.13 统计台年
一台设备的统计期间小时数或多台设备统计期间
小时数之和除以8760h。
PH PH 对一台设备: UY 对多台设备: UY 8760 8760
强迫停运(FO)
运行(S) 可用 (A) 辅助设备状态 不可用 (U) 非计划停运(UO)
备用(R) 计划停运(PO)
大修(PO1) 小修(PO2) 定期维护(SM)
小结:
可用(A)=运行(S)+备用(R)
不可用(U)=计划停运(PO)+非计划停运(UO) 降出力(UND,运行、备用)=计划降出力(PD) +1---4类非计划降出力(UD) 计划停运(PO)=PO1+PO2+PO3(SM)
全出力备用 (FR)
备用 (R) 降低出力备用 (RUND) 非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 (RUD) 计划降低 出力备用(RPD)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1)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2)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3)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备用(RUD4)
大修停运(PO1)
计划停运 (PO) 不可用 ( u) 非计划停运 (UO) 小修停运(PO2)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 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
态。
上述1-3类非计划停运状态称为强迫停运。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ICS备案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DL/T 836 —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Reliability evaluation code for customer service in power supplysystem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发 布目次前言 (II)1范围 (3)2术语和定义 (3)3基本要求 (7)4评价指标与计算公式 (7)5填报的有关规定 (13)6统计报告 (14)附录A(资料性附录)停电性质分类中英文对照...............................................22 附录B(资料性附录)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23 参考文献.....................................................................26前言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是电力可靠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对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评价规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方法。

本标准是在《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的基础上,经过多年的使用、修改、完善修编而成。

本标准实施之日起,代替原电力工业部《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暂行)》(电可1998[02])。

本标准对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和统计作了详细的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蒋锦峰、胡小正、赵凯、黄幼茹、刘华、贾立雄。

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的统计办法和评价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电力供应企业对用户供电可靠性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和评价。

可靠性试验标准

可靠性试验标准

可靠性试验标准可靠性试验标准是指对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和评估的一系列规范和方法。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产品的可靠性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也是衡量产品优劣的重要标准之一。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可靠性试验标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明确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产品的可靠性指标包括可靠性水平、可靠性增长率、失效率、平均寿命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评估,可以全面了解产品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靠性表现,为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提供依据。

其次,可靠性试验标准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

不同的产品在不同的使用环境下,其可靠性表现会有所差异。

因此,在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和条件,确保试验结果能够真实反映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表现。

另外,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方法和过程。

试验方法和过程的选择直接影响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时,需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试验方法和过程,并严格控制试验过程中的各项因素,确保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此外,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样本的选择和试验时间的安排。

试验样本的选择应该具有代表性,并且需要考虑到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试验时间的安排也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指标,避免试验时间过长或者过短导致试验结果不准确。

最后,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还需要考虑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

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是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的最终目的,只有通过对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才能够全面了解产品的可靠性表现,并据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可靠性试验标准。

综上所述,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产品的可靠性指标、使用环境和条件、试验方法和过程、试验样本的选择和试验时间的安排,以及试验结果的评定和分析。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定可靠性试验标准,才能够全面提高产品的可靠性,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从而满足市场和用户的需求。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6部分:风力发电机组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第6部分:风力发电机组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第6部分:风力发电机组Code of reliability evaluation for generating equipment
-Part 6: Wind turbine
DL /T 793.6—2019
前言
DL!f 793《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共分为9个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燃煤机组;
—第3部分:水电机组;
—第4部分:抽水蓄能机组;
—第5部分:燃气轮发电机组;
第6部分:风力发电机组;
一一第7部分: 光伏发电机组;
第8部分:光热发电机组;
第9部分:储能电站。

本标准为 DL/T793 的第 6部分。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

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DL/TC 31) 归 1-1 0
"。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本规程旨在建立一套全面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体系,以确保发电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保持高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次数和停机时间。

可靠性评价是发电设备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对设备性能进行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评价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各类电力发电设备的可靠性评价,包括发电机组、变压器、开关设备等各类电气设备和相关系统。

3. 评价内容(1)设备可靠性指标:根据设备的运行数据和历史故障情况,确定各项可靠性指标,包括平均时间故障间隔(MTBF)、平均维修时间(MTTR)、故障率等。

(2)可靠性评价方法:采用可靠性分析、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等方法,对设备进行可靠性评价,识别潜在故障模式和影响因素。

(3)可靠性测试与监测:对设备进行定期的可靠性测试和监测,包括振动、温度、电流等相关参数的监测,以及设备的负载试验、开关试验等。

(4)设备维护与管理:建立健全的设备维护和管理体系,包括设备维护计划、备件管理、设备管理系统等,确保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得到有效实施。

4. 评价流程(1)数据采集:整理设备的运行数据、维修记录等相关信息,为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2)可靠性分析:使用可靠性分析方法对设备进行评价,确定设备的可靠性指标和潜在故障模式。

(3)可靠性测试: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运行条件,进行相应的可靠性测试,以验证设备的可靠性。

(4)维护管理反馈:针对评价结果,对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进行调整和改进,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 评价报告评价报告应包括设备的可靠性评价结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的改进措施等内容,为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决策依据。

6. 结论依据本规程进行的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可以为设备的管理和运行提供客观的评价和有效的改进措施,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7. 实施措施根据可靠性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改进建议,开展相应的实施措施是保障设备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评价规程

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评价规程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ICS
F21
备案号:16993-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989--2005 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评价规程Reliability evaluation code for DC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目次
前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范围...............................................................错误!未定义书签。

2 术语和定义.........................................................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评价指标与计算公式 (3)
4 填表要求 (5)
附录A(资料性附录)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状态中英文对照...............................13 附录B(资料性附录)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容量术语中英文对照................................13
附录C(资料性附录)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统计时间术语中英文对照...........................13
附录D(资料性附录)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指标中英文对照.................................. 13
I页。

发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发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全出力运行(FS)
运行 (S) 降低出力运行 (IUND)
计划降低 出力运行(IPD) 第1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1) 非计划降低 出力运行 (IUD) 第2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2) 第3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3) 第4类非计划降低出力运行(IUD4)
可靠性管理体制:三个层面
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委员会(非常设机构)其主 要任务协调电力管理工作中的重大事项,研究提 出开展好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工作的重要建议, 负责评审有关重要规范制度。
电监会可靠性中心负责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具
体工作。
电力企业负责开展本企业和所辖范围的可靠性管
理工作。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1、世界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1968年,成立了美国电力可靠性协会 (NERC)。
目前,国际上主要发达国家的电力工业无
一例外开展了可靠性,可靠性是电力工业
现代化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和现代化生产
相是适应的更高水平的科学管理方法。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我国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大修停运(PO1) 计划停运 (PO) 不可用 ( u) 非计划停运 (UO)
小修停运(PO2)
节日检修和公用系统计划检修停运(PO3) 第1类非计划停运(UO1) 第2类非计划停运(UO2) 第3类非计划停运(UO3) 第4类非计划停运(UO4) 第5类非计划停运(UO5)
发电可靠性评价规程
成都京正电力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可靠性基本概念 二、电力可靠性的发展 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 837-200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DLT 837-2003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
21 .
使用 舰月 枕
设施自 投产后,即作为统计对象进入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分为可 用状态和不可用状态。状态分类
如下: 可
! I


运行 S 包括 : 电作业 1 ( 带 刀)
备 { 用R受累停运备用 P R

调度停运备用D R
使 A( 汀
清扫 c .
为 外绝缘污秽进行的季节性停运。 清除 设施 包括春 ( 秋)检的停运。
21215 ....
改造施 工 e om s co rfr cntu in o rt
由于城市建设改造或电网新建、 扩建引起的 线路迁移或升高杆塔等施工改造以 及由 于扩容、绝缘 改造、 变压器的 无励磁调压改有载调压等改造施工。
21212 ....
小 pn d g2 eote 修 ln u a a
在年度、 ( 季 月)度检修计划上安排的检修时间 相对较短的计划停运。
21213 ....
试验 t t s e
各种绝缘试 验、保护传动试验及事先经主管部门批准的 新技术试验。
21214 ....

吸 | || | | | e
了| 叫 |
大修 P 1 O 小修 代 2 试验 T 清扫 C
改 造 施 工 RC
! |
不 可 用





! |
. _ _ 1 二 非 划 运U 2 、 、 _.… _ _第 类 计 停 0
本标准 自 实施之日 起代替原电 力工业部 《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 规程 ( ) 电可 〔98 0 暂行) 1 ] 9 3号
文。 本 标准的附录 A、附录 B为资料性附录 。
本标 准由电力行业可靠性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 会提出、归口并负责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电 力企业联合会电 力可 靠性管理中心。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12实施细则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12实施细则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12) 实施细则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根据《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12)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对《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837-2012) (以下简称《规程》)的有关条款作了详细解释,对执行《规程》的一些要求作了明确规定。

第三条 本细则适用于我国境内的所有发、输、供电企业输变电设施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工作。

统计范围为本企业产权范围的全部输变电设施以及受委托运行、维护、管理的输变电设施。

第二章 《规程》中有关条款的解释第四条 第2.1条,对于新投运的输变电设施,应从投运之日起(调试完毕且试运行24小时后),即纳入到可靠性统计。

对于目前纳入统计的13类设施都应对状态分类中明确的12类状态(带电作业LO、调度停运备用DR、受累停运备用PR、大修停运PO1、小修停运PO2、试验停运TO、清扫停运CO、改造施工停运RCO、第一类非计划停运UO1、第二类非计划停运UO2、第三类非计划停运UO3、第四类非计划停运UO4)进行运行事件填写。

处于运行状态(不包括带电作业)的设施不必进行运行事件填写。

除计划停运以外的(含带电作业)运行事件必须填写备注说明。

第五条 第2.1.2.2.4条, 处于备用状态的设施,经调度批准进行年度、季(月)度检修计划外检修工作的停运,记为第四类非计划停运。

第六条 第6.3.1条,同一输电线路的编码必须一致,无论其资产隶属关系和管理部门如何,均由该线路所在地区的电网企业负责进行统一编码。

跨越不同电网公司之间的线路由国家能源局电力可靠性管理中心(以下简称可靠性中心)给定编码;同一电网公司内跨越区域电网的线路由该电网公司给定编码;省内的跨越地区(市)的线路由省电力公司给定编码。

对于分段管理的线路,若发生计划停运,所在线路段的运行维护单位按“计划停运”统计,其它线路段的运行维护单位若未开展检修时,按“受累停运备用”统计,如同步开展检修,各线路段的运行维护单位均按“计划停运”统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20页 /第码页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220页/第页码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320页第 /码页4.内容可靠性评价包括:可靠性预计、机械测试、环境试验和极限测试。

5.可靠性指标R(t) 可靠度5.1.时开始使用,随着时t=0 可靠度是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念。

一批产品的数量为N,从的t R(t)表示产品在任意时刻间的推移,失效的产品件数逐渐增加,而正常工作的产品件数n(t)逐渐减少,用可靠度。

t-λR(t)=e 式中:);e----自然对数的底(近似为2.7183 t的函数;在规定的温度、应力、环境等工作条件下的产品失效率,失效率是时间λ---- 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产品处于风险状态的时刻,该时刻通常称为任务时间。

t-----MTBF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5.2.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平均故障间隔。

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

(t)λ失效率(故障率)5.3.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420页/第码页=1/MTBFλ失效率是失效间隔时间的倒数,也就是:对产品而言,产品在不同的时刻有不同的失效率(也就是失效率是时间的函数),其失效率符合“浴盆曲线”分布(如下图):浴盆曲线分为三部份:早期失效期(T0-T1)、偶然失效期(T1-T2)、耗损失效期(T2以后)。

5.3.1 早期失效期(Early life fails):早期失效出现在产品寿命的较早时期,产品装配完成即进入早期失效期,其特点是故障率较高,表明产品在开始使用时,失效率很高,但随着产品工作时间的增加,失效率迅速降低,这一阶段失效的原因大多是由于设计、原材料和制造过程中的缺陷造成的。

早期失效可通过加强原材料和元器件的检验、工艺检验、不同级别的环境应力筛选等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加以暴露与排除。

为了缩短这一阶段的时间,产品应在投入运行前进行试运转,以便及早发现、修正和排除故障;或通过试验进行筛选,剔除不合格品。

在研发阶段的设计验证过程,通过可靠性测试—应力分析、环境测试、极限测试、DFEMA、HALT 测试等试验方法,找出设计过程的缺陷。

在批量生产阶段,通过来料控制、提高工艺流程、老化筛选、ORT 等方法,剔除在来料与制造过程引起的失效。

5.3.2 偶然失效期偶然失效期是能有效工作的时期,这段时间称为有效寿命,也称随机失效期(Random Failures):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失效率较低,且较稳定,往往可近似看作常数,产品可靠性指标所描述的就是这个时期,这一时期是产品的良好使用阶段, 偶然失效主要原因是质量缺陷、材料弱点、环境和使用不当等因素引起。

设计阶段通过应力法对产品的寿命(MTBF)进行预计与评估(参考下文的可靠性预计),确保MTBF 数据满足技术规格要求;在批量生产的产品通过产品寿命测试试验来验证产品的实际寿命与预计的是否一致。

5.3.3 耗损失效期耗损失效期(Wearout):该阶段的失效率随时间的延长而急速增加, 主要由磨损、疲劳、老化和耗损等原因造成。

6.可靠性预计可靠性预计的方法随不同的研制阶段而异,在电源初期设计阶段,由于对电子元器件还毫无所知,此时所能进行的只能是粗略的估计,一般采用元器件计数预测法。

在电源设计已基本完成,电路原理图已定型并已有所用电子元器件的应力数据时,可采用元器件应力分析法进行比较细致的预测。

元器件计数可靠性预测法6.1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205第页 /码页式中λm —第M 个单元的失效率;λG —第i 种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πQ —第i 种元器件的通用质量系数;Ni —第i 种元器件的数量;n —第m 个单元所有元器件种类的数目。

在计算出各单元的失效率后,将其相加便得到电源的总失效率λ式中i —电源中单元的数目。

6.1.2. 元器件计数可靠性预测法式(1-2)给出了电源总失效率的计算公式,从式中可知,采用此种方法所需的信息有:所有元器件的种类和数目、元器件的质量等级、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

元器件的种类和数目在电源设计中可基本确定,为提高电源的可靠性,应尽量减少元器件的种类和数目。

6.1.3. 建模开关电源按功能可分为:功率变换单元、控制电路单元、保护电路单元、输出整流滤波单元和辅助电源单元。

根据开关电源的工作方式,把它归于可靠性串联系统,共有以上五个单元组成。

我们把五个单元的失效率依次分别表示为:λ1、λ2、λ3、λ4、λ5。

6.1.4. 统计列出各个单元每类电子元器件和数量。

6.1.5. 查表查出各类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

按照客户要求来决定用何种标准,现在常用的有:美军标(MIL-HDBK-217FNOTICE 2)和 TELCORDIA ISSUE 1 (TELCORDIA SR-332);如果是国产电子元器件就要选用国军标(GJB/Z299B)。

再根据标准查出每类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和质量系数并计算出每个单元的单元失效率。

从中我们就能从失效率结果中看出各个单元的失效率在总的失效率中所占的比重,并进行适当的改进,使产品的可靠性更好。

6.1.6. 计算λ按下列公式算出电源的总失效率.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620页 / 第码页。

取0.01-0.1是补偿系数,用来补偿未被统计进去的失效因素。

一般式中αα MTBF:)计算出该电源的平均无故障时间根据式(1-3)53+λλ4+λ2+1+(α(λ=1+)λλ表1-1 至表1-5 给出了在开关电源中常用的电子元器件的通用失效率。

文件编号 WI-RL-006可靠性评价规范 1A/文件版本可靠验室性实制定部门期制定日 -2750021-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720页 /第页码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820页 / 第页码6.2. 元器件应力分析可靠性预测法当开关电源的设计基本完成并具备了所有元器件应力数据的元器件清单时,可利用元器件应力分析可靠性预测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209页 / 第码页O K=40+273 :参考温度T0O K=C+273 T1:工作温度加速系数Ea: -5 K=8.62*10是一个随组件类型,材质不同而变化的曲线,我们需要根据组件的类型、材质、功其中Ea是在曲线中的第几个点中的读数。

率从表格中查出此组件的EaπS m*(p1-p0)) = e(1-8πS P1 = 实际应力50%) 参考应力 (为P0 =m = 补偿系数其中m 是一个随组件类型、材质不同而变化的曲线,我们需要根据组件的类型、材质、功率 x 个点中的读数。

从表格中查出此组件的m 是在曲线中的第 6.2.4.实例。

,硅材料,NPN 型管体温度是的λp,此三极管的电压应力是 70%,60℃,额定功率是3W估算一个三极管电气应力为E。

4, 查表1-8 可知λp = 6 ,温度应力为中得到πEa = 0.22温度应力曲线表可得,将其代入式1-3 查表1-9 Tπ,将其代入式1-4 中得到m = 0.024查表1-10 电气应力曲线表可得S p 中得出π代入式1-1 λ、π将ST三极管的基本失效率1-8 表.文件编号 WI-RL-006可靠性评价规范 1A/文件版本室性靠实验可制定部门日期定制 720201-5-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020页 / 第码页电气应力曲线表表1-106.3.试验法预测可靠性GB5080.7-86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率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方案》中选择方案实施。

从《机械测试7.振动试验7.1测试要求.7.1.1 ,加速度参考下表,5~500HZ 样品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安装方向上能经受频率为分钟的振动后,检查有无机械损伤、断线、部件脱落等现象,并对各项性能指每个方向依次30标进行检测。

.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120页第 /码页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220页/第页码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320页 /第码页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2014 / 第页码页c.最后检测试验完后将样品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h 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输出纹波、动态响应等基本电性能。

8.7. 交变湿热试验8.7.1.测试要求样品在50±2℃的条件下,经受48H 试验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

8.7.2.测试步骤:a.初始检测: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指标的初测;b.试验:1)把样品放入试验箱内,连接好外围设备,输出负载为满负载,通电检查样品是否正常工作,使样品处于运行状态;内将工作空间内的1h 的条件下,使试验样品达到温度稳定。

之后45%~75%℃,相对湿度为3± 25在温度为)2.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520页/第码页c.最后检测试验完后将样品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h 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输出纹波、动态响应等基本电性指标。

8.8. 高温老化试验8.8.1.测试要求样品在55±2℃或以规格要求为准的条件下,低压输入高温限流运行24h 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

8.8.2测试方法a.初始检测: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指标的初测;b.试验: 把样品放入试验箱内,连接好外围设备,输出负载为满载,通电检查样品是否正常工作,然后将箱温调至规定值,试验时间从箱温达到规定值时算起;c.最后检测:试验完后将样品取出,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1-2h 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并检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输出纹波、动态响应等基本电性能。

8.9. 高低温冲击试验8.9.1.测试要求样品在高温125℃或以规格要求为准,低温为-55℃或以规格要求为准的条件下各保持1h,进行5 个循环,试验后,对样品进行外观检查和各项技术指标的检测。

测试方法8.9.2.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620页 /第码页二级文件实验室管理体系1720页第 /码页短路开关可以是继电器、金属导体中的任意一种推荐短路10S,放开1S,在每种组合下使用继电器连续至少进行100 次测试(上述条件共有8 种组合),高温测试时产品需稳态预热至少0.5 小时,低温测试时不预热在高温下进行持续短路测试,输入电压分别为最大值与欠压保护恢复点+1V,各持续至少1 小时在深度限流状态下,工作至少2 小时,观察产品工作情况。

d.判定标准:产品永久性损坏,致命问题整个测试过程中输出电压发生异常情况,严重问题无上述问题,合格9.1.3. 输入反复开关机a. 测试说明:开关机是产品工作必然要经过的一个瞬态过程,在任何情况下的应用都会涉及此项操作,开关机的瞬态过程能够考察产品内部启动时序容余、启动电源耐冲击性、功率器件耐冲击性等多个环节,此项测试通过模拟在各种情况下的多次开关机来考察整机启动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