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

合集下载

浅论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以歌剧《江姐》为例

浅论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以歌剧《江姐》为例

19

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 03(二)我国民族歌剧的传承和发展1、对于美学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中国歌剧的表演中,将审美观念融入其中,体现了对于审美观念的传承。江姐扮演者王莉,是民族歌剧《江姐》创演史上唯一一位用纯美声音色演绎江姐的演员。当然,她也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实现“美、民、通”三种唱法行云流水而又畅快淋漓地演绎和转化,对母语演唱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的她,一直探索用科学的美声发声法演绎不同角色,使美声变得时尚化,也会用民美结合的唱法巧妙融合,利用通俗演唱的语气,使江姐的角色刻画在各个层面上都极富感染力,也使这部红色经典歌剧焕发出了应有的现代魅力,更易获得青年一代观众的喜爱。同时,在导演环节,其试图使《江姐》舞美空间里的“写实”传统增加更多的“写意”成分,为歌剧表演者自我表演手段的发挥留下更多的空间,在舞美上追求一种具有东方诗意的表达。如既有实景烘托场景气氛,像巨石山峦、令人毛骨悚然的渣滓洞集中营审讯室等,又有水墨画般的红梅、红霞等多媒体影像效果,从艺术审美上拉近与中国大众的距离,这种求新其实也是一种回归,一种对传统中国美学的深度回归。其次,中国歌剧在传承审美观念的同时,也体现了创新和发展。因为时代的更迭,以新生代为主体的观众审美趣味和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歌剧《江姐》中,为了使江姐的形象在新生代观众心中更加深刻,该版剧目的主要演职人员是经空政四次专业考核、五次专家评选和民主评议确定才最终确定的,而且,大胆决定剧中主要角色由“80后”年轻演员担纲,这是最早启用“80后”出演主要人物的大型民族歌剧,这些担纲剧中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朝气蓬勃,具有较强的艺术实力。“江姐”的三位扮演者,年歌剧演员王莉、伊泓远和哈辉,她们都是出身于“青歌赛”的优秀青年演员。此外,男高音歌唱家孙伟国扮演特务头子“沈养斋”,他拥有丰富的表演和演唱经验,曾在多部歌剧中饰演男主角;扮演“蓝洪顺”的梁召今以及扮演“华为”的刘和刚,皆为“青歌赛”的冠军;“甫志高”的扮演者陈小涛、双枪老太婆的扮演者郑莉也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扮演警察局局长的赵广武、田毅,扮演“孙明霞”的严当当、曲丹,扮演“杨二嫂”的刘文欣、毕玉凝以及蒋卉、李美怡等,都是在全国全军的艺术比赛中多次获奖的优秀表演者。阎肃先生对该版《江姐》的复排评价说:“参加这次演出的演员,都受过正规的艺术教育,他们的演唱能力,尤其是对作品的感悟与驾驭能力,是历届《江姐》中最强的。”曲作家羊鸣称赞该剧是“青春版的歌剧《江姐》”。这都说明该版《江姐》的复排将是一个代际更迭下的标志性

排演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校园版歌舞剧《党的女儿》排演经验与启示

排演红色经典  传承红色基因——校园版歌舞剧《党的女儿》排演经验与启示

排演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校园版歌舞剧《党的

女儿》排演经验与启示

排演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校园版歌舞剧《党的女儿》排演经验与启示

近年来,校园剧演出在我国各级学校中愈发受到重视和关注。学校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表达能力,不断推出精彩纷呈的文艺活动,其中以歌舞剧表演为代表的形式备受青睐。校园版歌舞剧《党的女儿》作为一部红色经典题材的剧目,以其浓厚的特色和感人的故事,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部剧目的排演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经验,并从中汲取了一些启示。

首先,校园版歌舞剧《党的女儿》作为一部传承红色基因的剧目,具有浓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在排演过程中,我们注重学生对红色故事的了解和感悟,通过深入研究革命历史背景,加深对于道德情操、家国情怀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角色的情感和表演要求。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学生们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表达红色精神。

其次,针对校园剧演出的特点,我们在排演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舞台表演能力。歌舞剧的演出形式需要学生们具备较高的表演技巧和形体掌控能力,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些有专业舞台经验的老师进行指导,通过她们的指导和示范,学生们在表演技巧和形体动作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我们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感知能力,通过与其他演员的合作,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使整个剧目更加生动和感人。

第三,在排演过程中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

感。一部歌舞剧的成功不能仅仅依靠个别演员的才华和表演能力,而是需要全体团队的协作和努力。因此,我们加强了演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注重每个演员的角色刻画和表演质量,同时也注重整体的舞美效果和舞蹈编排,力求达到一种完美的视听效果。通过这样的培养方式,学生们更加明白一个团队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歌剧《沂蒙山》中的多维元素融合

歌剧《沂蒙山》中的多维元素融合

歌剧《沂蒙山》中的多维元素融合

多维场景叙事,以文本形式展现悲壮崇高之美

新中国成立以来,以红色沂蒙为题材的文艺作品有很多,包括舞剧

《沂蒙颂》、电视剧《沂蒙六姐妹》,以及电影《沂蒙》等,这些作品虽

然都成为经典,但都是侧重于“军拥民、民拥军”的单方面主题。歌剧

《沂蒙山》就突破了这个局限,它以时间为表达线索,从多角度对经典题

材进行推陈出新,将军民两个要素进行重建,展现出“军民鱼水一家亲”

的大爱沂蒙精神,在两个半小时内,全景式艺术再现了当年那幅波澜壮阔、感天动地的历史画卷,形象诠释了沂蒙精神的成因和形成过程,深刻表达

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沂蒙精神”的思想内涵。

歌剧《沂蒙山》讲述1938年冬季八路军115师来到山东沂蒙山建立

山东抗日根据地,沂蒙山深处的村民在危难之际得到了八路军的帮助,从

此奠定了军民一家亲的根底。几场故事,将军爱民、民拥军的精神和逻辑

关系展现得更加深刻。

在歌剧中可以发现,每一个大的核心场景中又包含有多个具有真实性

的感人肺腑的叙事场景,而在各种大小场景的叙事过程中,编剧的用意不

是罗列历史事件,而是按时间顺序将各个事件进行串联,在逻辑上得到互

相照应。

主创者在剧本创作上的整体考量和细致考究,一改以往红色题材作品

主要人物的扁平化处理,通过林生、海棠、夏荷和赵团长四个主人公之间

立体化的人物形象塑造,将沂蒙人民为何会“舍小爱重大爱”予以合理解释,彰显了荡气回肠的悲壮崇高之美。

多重音乐风格,以词汇形式融汇当代与传统文化

无论歌词还是音乐,歌剧《沂蒙山》都没有局限于某一种类型,不受

制于某一种风格,而是从剧情开展的需要出发,将各种类型的创作技法和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

红色歌剧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它发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品质,弘扬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与宣扬了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气派,有助于引领人民更为准确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大型红色民族歌剧《沂蒙山》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实现了思想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全新的舞台呈现方式和艺术变现手法突出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是我国民族歌剧向中国气派迈进的体现。

标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沂蒙山》;红色民族歌剧

民族歌剧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它发扬了中国民族伟大的优秀传统品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连接桥梁。红色民族歌剧即指以红色历史革命为题材所创作的歌颂英雄、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民族歌剧。包括红色歌曲,这样的作品这些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源源不断的出现。红色民族歌剧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扬了中国民族伟大的优秀传统品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连接桥梁。红色民族歌剧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民族歌剧《沂蒙山》由总导演黄定山、编剧王晓岭作词,栾凯作曲,由主演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等完成。该歌剧共分六幕,有四十个唱段,整部作品的时长大概150多分钟。《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创作背景,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争为创作题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等角色,在战争面前,在个人生死命運与国家危亡的选择面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军民团结鱼水一家亲,共同抗战的真实的动人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本文通过对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红色歌剧作品的指导意义。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献礼建军83周年,总政歌舞团积57年艺术积淀,于2010年"八一"期间在国家大剧院以一流的制作班底、一流的创作团队、一流的演出阵容、一流的视听呈现,隆重推出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该剧改编自刘知侠的同名小说,以舞剧的形式,艺术表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

主题厚重、气势恢弘

该剧首次以舞剧的形式,艺术展现红色经典文学名著《铁道游击队》,在舞台上波澜壮阔地展示伟大的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时期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抵御外敌入侵的斗争历程,浓墨重彩地描绘这一特定历史时期,无数优秀的中华儿女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赴汤蹈火、舍身取义的英雄群像。艺术再现了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的巨大民族觉醒和空前民族团结,历经艰辛而最终赢得正义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人民的胜利!赢得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人民永远值得纪念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贡献的豪迈战斗里程。

班底一流、享有盛誉

大型红色经典舞剧《铁道游击队》荟萃了全国一流的制作班底:该剧艺术总监由彭丽媛担任;总策划由张千一、张方军、王玉祥、赵季平担任;策划由李社、赵大鸣、杨笑阳担任;音乐总监由享誉中外的曾创作了《黄土地》、《大阅兵》、《红高粱》、《霸王别姬》等众多经典电影音乐的著名作曲家赵季平担任;舞台文学剧本由屡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舞台精品工程剧目奖的著名编剧赵大鸣担任;总编导由著名青年舞蹈编导、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编导、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核心创意组成员杨笑阳担任;舞美总设计、灯光总设计、服装总设计分别由曾担任北京残奥会闭幕式舞美总设计、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灯光设计师、大型音乐舞蹈《我为伟大祖国站岗》服装总设计的沈庆平、杨卫东、姜小明担任;

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

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

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

红色剧目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深远的思想内涵吸引了无数观众的关注。近年来,红色剧目越来越成为一种特色思政课的载体,通过演绎红色经典故事,传递党和国家的价值观念,引导人们牢记历史,坚定理想信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与弘扬。

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寓教于乐。以《红色娘子军》《红色婚礼》等为代表的红色剧目,不仅讲述了英勇善战的红军女战士的故事,还通过优美的歌舞表演和绚丽的舞美效果,使观众沉浸在剧情的魅力中,领悟到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力量。观众们在欣赏剧目的同时,不仅能够感受到红色经典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接收到深刻的思想启迪和教育熏陶。

此外,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还注重历史的再现和现实的指引。通过剧中角色的塑造和情节的展开,观众们可以全面了解革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人民的艰苦斗争,感受到那个特殊时期的革命氛围和人民心声。同时,红色剧目也能够将历史与现实相结合,通过对现实问

题的深入剖析和思考,引导观众对社会现象进行思考和反思,从而更好地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此外,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还可以培养观众的审美情趣和文化素养。红色剧目不仅注重内容的挖掘和塑造,更重视艺术形式的创新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观众们在欣赏剧目的过程中,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表现力,培养审美能力和品味,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在中国的大学和文化机构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通过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的开展,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了红色经典的思想内涵,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同时,红色剧目特色思政课也为观众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学习和思考方式,使他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也能够深入思考社会问题,增强综合素质和思想品质。

探讨细赏歌剧《江姐》品味红色经典

探讨细赏歌剧《江姐》品味红色经典

探讨细赏歌剧《江姐》品味红色经典

作者:李敏

来源:《北方音乐》2020年第11期

【摘要】随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开展以来,红色记忆不断被翻新、回忆,正如总书记所说:“我们不能忘记自己从哪里来,更不能忘记自己要往哪里去”,品读红色经典,能更好地回忆过往,展望未来。歌剧《江姐》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红色民族歌剧,在中国歌剧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体现了革命家们视死如归、勇于奋斗的精神,感染着千千万万的后代。本文将针对歌剧《江姐》的创作背景、人物塑造等方面進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红色精神;人物塑造;创作背景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7X(2020)11-0097-02

【本文著录格式】李敏.探讨细赏歌剧《江姐》品味红色经典[J].北方音乐,2020,06(11):97-98.

“江姐”这个角色充分体现了一名社会主义战士视死如归、嫉恶如仇、勇敢无畏的英雄形象,为了共产主义的胜利敢于奉献、牺牲,引领着万千的革命先烈们为社会主义奋斗终生。歌剧《江姐》一共经历了五代艺术家们的演绎,每一次的演绎都有各自的特色,都堪称经典。

一、创作背景

江姐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高中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毕业后担任重庆秘密机关的对外联络人,不顾个人危险,运送文件、药品等,为革命事业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三大战役胜利后,国民党已现颓势,但丧心病狂、困兽犹斗,在渣滓洞疯狂关押共产党人。由于叛徒的出卖,江姐不幸被俘,面对敌人严刑拷打,江姐誓死捍卫党的秘密,拒不向国民党投降。在重庆解放前16天,国民党军统特务提前抢杀被关押的共产党人,江姐为了保护战友,毅然走向死亡。词作者是阎肃,多次深入渣滓洞了解江姐的故事,最终创作了歌剧《江姐》,而《江姐》的作曲一波三折,姜春阳等起初以川剧为主旋律,却无法体现江姐的柔性,后来辗转各地不断学习,将川剧的刚直与江南戏曲的柔美融为一体,更好地体现了江姐的人物特性。

歌剧长征观后感700字-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歌剧长征观后感700字-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歌剧长征观后感700字-长征精神心得体会

歌剧《长征》由国家大剧院力邀印青、邹静之、田沁鑫等国内一流艺术家创作,让人们深刻感受到长征精神。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歌剧长征观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歌剧长征观后感

从铿锵有力的《神圣的自由谁敢来侵犯》到优美动听的《三月桃花心中开》,从充满英雄气概的《寒夜中》到催人泪下的《我舍不得离开红军》,12月5日,揭幕“2017国家大剧院歌剧电影展映月”的歌剧电影《长征》,让剧中一首首经典唱段再次响彻在国家大剧院歌剧院。而12月21日至25日,在国家大剧院迎来开幕运营十周年之际,国家大剧院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也将迎来第三轮热演。

2016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国家大剧院推出了原创中国史诗歌剧《长征》。历经两轮演出,这部收获了无数业内外人士“点赞”的歌剧,已成为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红色经典佳作。

近年来,国家大剧院先后推出了《__》《长征》《金沙江畔》三部红军题材歌剧作品。其中,歌剧《长征》策划始自2012年2月,集聚了作曲家印青、剧作家邹静之、指挥家吕嘉、导演田沁鑫、杨笑阳等当今艺术界的翘楚参与创作,歌唱家阎维文重磅领衔。在创排的过程中,全体演职人员用长征精神排演《长征》,以精益求精的创作态度,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艺术难关。历经无数次精心细致的打磨,歌剧《长征》不仅以兼具史诗感与时代感的舞台呈现,将那些为了革命理想而奉献出青春与生命的红军战士们屹立于歌剧舞台,同时,剧中的《三月桃花心中开》《我们终将得胜利》《寒夜中》等经典唱段已在观众中广泛流传。更有不少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受到了红军精神的洗礼,获得了满满的正能量。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六盘水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红色音乐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优秀文艺作品,继承了包括山歌、小调、说唱、劳动号子、戏曲以及其他经典文学艺术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录和再现了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历程,承载着丰富的真、善、美内涵,体现着鲜

明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审美教育功能。将红色

音乐融入美育,以“红”促“育”,特别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红色音乐作

品具有不同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美育的重中之重是“育人”。红色音乐是优秀的红色资源,诞生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

时代背景下,如《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歌唱祖国》等音乐作品,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功能。这些作品鼓舞了无数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复兴前仆后继,迄今仍

是激励中国人民奋斗不息的精神力量,更是培育青少年理想信念的力量之源。其彰显的爱国

主义、奉献精神以及斗争意识,呈现的理想信念、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有助于青少年树立

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其爱国主义情怀。

红色音乐包含众多音乐体裁,如红色歌曲、歌剧、舞剧、交响乐以及其他器乐曲,形式

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资源,是经久不衰的艺术形式。很多红色经典音乐

作品在创作的过程中,不仅吸收继承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也与西方优秀的创作技法

相融合,具有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近年来,各地积极复排红色经典音乐作品,

赋予红色音乐美育的时代价值。中国歌舞剧院复排了经典歌剧《白毛女》《江姐》《小二黑

再现经典“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剧《星星之火》在沈首演

再现经典“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剧《星星之火》在沈首演

48再现经典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歌剧《星星之火》在沈首演

田 壮

文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及

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之际,由

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策划,由沈阳音

乐学院创编排演的歌剧《星星之火》

于2015年10月31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

首演。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省委

宣传部副部长盖成立,歌剧《星星之火》曲作者李劫夫的夫人、剧中女主

角李小凤的首位扮演者张洛及省教育厅领导,驻沈高校领导,沈阳音乐学院领导与沈城市民共同观看了歌剧的首演。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部歌剧,是第一部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歌剧。是由东北鲁艺集体创作,由我国著名作曲家、东北鲁

艺音乐部部长、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等人作曲,著名剧作家、东北鲁艺戏剧部实验剧团团长、导演侣朋等编剧。歌剧《星星之火》于1950年12月在哈尔滨首演,至1964年期间在全国各地共演出了300余场,该剧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歌剧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次歌剧《星星之火》的首演在

49演员阵容方面:由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歌唱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辉在剧中饰演男主人公老李头;剧中的女主人公李小凤由女高音歌唱家、第五代“江姐”伊泓远饰演。其他剧中的主要演员均是来自沈阳音乐学院优秀的师生,其中有声乐系的张策教授、曲歌教授、刘倩教授、贾鼐教授、白永欣副教授等。 在主创人员方面:由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担任艺术总监;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担任总导演;特邀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洪侠担任指挥;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怡担任导演。主创团队副组长由劫夫研究学者、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魏煌担任;音乐总监由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刘晖担任,作曲系教师承担音乐创作工作。剧本改编由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丁姝杰担任;舞美设计由辽宁广播电视台一级舞美设计李国预担任;人物造型设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舞美造型莽珊珊担任;服装设计方面由国家一级舞台服装设计师何方涛担任,并特邀国内优秀的音响总监、灯光设计、摄影。乐队方面由沈音•北方青年交响乐团担任;合唱方面由沈音•北方青年合唱团和沈音•北方女子民歌合唱团组成。本次复排在演绎上将歌剧一半以上的音乐进行改编或再创作,重新创编了咏叹调、宣叙调作品、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及交响序曲等多种音乐形式。赋予了这部歌剧在新时代的生命力,并使其在思想性、艺术性与观演关系上得到高度统一。本场演出在舞台表现形式方面,加入了舞蹈元素,并以红色灯光为主色调营造出了浓厚的红色经典氛围,舞美、道具、灯光与演员、乐队、合唱队的完美配合,再结合剧情的发展使整部歌剧的演出一气呵成。 本次歌剧《星星之火》在首演后得到了极高的评价,这不仅要归功于演员们用其真挚的演唱将观众带回到了那段红色的岁月里,仿佛我们就身在其中,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着这段艰苦的岁月,又使我们亲身感受到了东北抗联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斗争的那14年。同样,本次复排演出的成功也离不开台前幕后的工作人员,是他们的付出与努力才使这次演出能够如此完美地呈现在观众面前。沈阳音乐学院师生复排这部经典歌剧,不仅体现了沈音师生继承鲁艺传统、弘扬鲁艺精神,践行“根植民族、融入时代、突出特色、服务人民”的办学理念,而且更是沈阳音乐学院近年来教学、科研、创作、艺术

观红色经典——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

观红色经典——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

观红色经典——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歌剧艺

术的创作水平也开始飞速提升与发展,紧随时代潮流,一大批经典的歌剧作品在

优秀的文艺创作者们的手下如泉涌般诞生于世,其中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广为流

传。而在众多经典歌剧作品中,“打动观众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民族歌剧《沂蒙

山》就是其中之一的优秀代表剧目。

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精神;情感

一、民族歌剧《沂蒙山》概述

1、民族歌剧的发展

歌剧最初是在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是以

歌唱与音乐来讲述故事剧情的发展。它于20世纪20年代流入中国,慢慢的与中

国民族音乐特征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由黎锦晖创作的儿童

歌舞剧是中国歌剧最初的萌芽形态,后来再到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特别是

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工作者对于歌剧的创作给予了更多的思路和实

践,他们去摸索、想要探究出一条属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之路,《江姐》

《长征》《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众多经典歌剧的问世,代表着歌剧创作迈向了

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水平,继而在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创作者们将西洋歌剧的

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特征更好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创作出既有艺术性,

并且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的优秀歌剧作品,例如《伤逝》等。直到如今,

《运河谣》《沂蒙山》等中国歌剧如泉涌般迸发,其中包含的唱段,流畅甚广、

传唱度极高,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优美旋律,讲述着中国故事,体现着中

国精神、代表着中国力量,共同推动着中国歌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用音乐的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2019第5期中(总第300期

Z

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

《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以抗日斗争为背景,描述我党在冀中古城的地下工作者与日伪军展开生死的搏斗,在反复交织的民族情、

战友情、姐妹情、母子情中,不断深入挖掘、从而展现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这部歌剧的作者试图在实践中解决三个课题,分别是融合、继承、创新,使全剧音乐既具有时代的新意,又保持民族歌剧的特质,并力争解决好戏剧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戏剧性这一对主要矛盾,所以剧中打造呈现了不少独具魅力的抒情唱段,同时不同音色、

不同唱法、不同声部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完整和谐的统一,可以说该剧是一部非常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现代民族歌剧作品。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的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曾有人将中国的京剧称之为北京歌剧,其实中国的传统戏曲与欧洲兴起的歌剧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1942年至1950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是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明确指出

“文艺要深入民间,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戏形式进行创作。

”这使当时的作曲家们有了明确的创作方向,开展秧歌剧运动。中国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正是在当时秧歌剧的影响下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歌剧题材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赞颂英雄事迹为主,如《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

等。195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召开了一次“歌剧研讨会”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大众文化魅力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大众文化魅力

民族歌剧《白毛女》的大众文化魅力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民族新歌剧《白毛女》诞生了,这一歌剧从诞生之日起,就产生了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其影响力几乎是现当代文学史上其它任何文艺作品都无法比拟的。从影响的范围来看,从《白毛女》的最初诞生地延安,迅速发展到整个解放区,全国解放后它轰动了全国各大城市和广大乡村,后来歌剧版、电影版的《白毛女》在东欧多个社会主义国家上演,也产生强烈反响,它甚至影响到了欧洲音乐之都维也纳;从影响的对象来看,它不仅深深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解放军战士、众多的知识分子、共产党高层政治领导人,还在刚刚解放、起义过来的国民党官兵中产生强烈反响,甚至使众多国外观众深受震撼;从影响的效果来看,更是前所未有,《白毛女》不仅使解放区广大民众、解放军官兵群情激愤,甚至使之进入剧情、忘却物我、难以自拔,多次发生解放军战士欲开枪击毙舞台上的“黄世仁”的险情,刘少奇也曾经说过:黄世仁应该枪毙,不杀不足以平民愤!更有意味的是,该剧在维也纳演出谢幕时,有人上台给演员献花,竟有一老太太大声高喊:“不要献花给他(黄世仁的扮演者陈强)!”,可见这一剧目竟然使众多观众陷入“迷狂”状态。即使在当今时代,歌剧、舞剧、电影版的《白毛女》演出或播放时,仍然会吸引因众多观众瞩目观看,据说上海芭蕾舞剧团演出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已达1400多场,几乎演遍了整个世界。如此深远的影响力,确实值得深入思索与探究。

一、大众文化的生活素材

熟悉这部作品的人都知道,歌剧《白毛女》的生活素材来自于民间故事,故事讲的是在晋察冀边区某地,盛传一个“白毛仙姑”的传说,一个浑身毛发皆白的“仙姑”,经常在村头的奶奶庙“显灵”——把人们送到奶奶庙的供品吃得一干二净。当地老百姓因此各个心惊胆战,每逢初一、十五都定时到奶奶庙烧香上供,乞求“白毛仙姑”保佑一方平安。抗日战争爆发后,共产党、八路军来到这里,一位八路军区干部是无神论者,不信邪,一天夜里在人们烧香上供走后,就带人守候在神坛暗处。当“白毛仙姑”来到庙中正准备拿走供桌上的食品时,八路军干部突然大吼一声:“你到底是人是鬼?”“白毛仙姑”大吃一惊,狂奔而逃,八路军干部紧追不舍,追到一个山洞里,发现是一个白发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婴儿。经

音乐鉴赏论文选修课

音乐鉴赏论文选修课

音乐鉴赏论文

——赏析《红色娘子军》

姓名:XXX

系别:文法学院

班级:XXXXXX

学号:XXXXX

指导教师:胡贞宇

赏析《红色娘子军》

内容摘要:

大型中国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诞生于1964年,虽不是严格意义的“首开记录”,却可以说是第一部最成功的大型中国芭蕾舞剧——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也是几代中国人脑海里不灭的记忆,它成功地运用芭蕾这一西方艺术形式演绎了中国的红色经典。

关键词:

红色娘子军歌剧舞剧文化内涵艺术魅力

正文:

歌剧、舞剧、音乐剧都是舶来艺术,但它们却都能在中国落地开花,它们的表现手法大胆而夸张,但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和震撼。艺术,似乎总与高贵、典雅、阳春白雪等联系在一起,总给人一种逼不可及、深不可测的神秘感觉,其实,绝大多数读者都能走进“高雅”的艺术殿堂,去贪图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去感受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红色娘子军》讲述了二次革命时期的故事:受尽折磨的琼花,因不堪忍受地主南霸天的压迫,逃离虎口,巧遇红军党代表洪常青,经过他的引路,琼花参加了娘子军,历经磨练和考验,成长为卓越的革命战士。

故事发生在十年内战时期的海南岛。

序幕夜——恶霸地主南霸天的土牢

贫农女儿琼花被绑吊在柱子上,狗腿子老四奉命将她卖掉。琼花仇恨满腔,踢倒老四,夺命而逃。

第一场深夜——漆黑的椰林

琼花逃出匪巢不久,即被追来的恶奴捉捕,被打得遍体鳞伤,昏死过去。刹时暴雨倾盆,南霸天料琼花已死,遂与奴仆仓皇而去。

红军干部洪常青与通信员小庞化装侦察,途经椰林,救起琼花,问明身世后,指引琼花投奔红区。

第二场几天后的上午—红色根据地广场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创作谈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创作谈

让“红色经典”绽放出新时代的光芒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创作谈

王祖皆

现代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荣获了文化部第十二届文华大奖、中宣部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入围了2006-2007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作为《野》剧的剧目策划和作曲,我参与了从领受任务、提出选题、组织创作、完成排演、修改打磨和参赛参评的全过程,今天跟大家交流一下在创、演这部作品过程中的一些感受、一些体会、一些观念、一些做法,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可以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促进大家在歌剧创、演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2004年初,作为总政歌剧团团长,总政首长明确交代要我再抓一部民族歌剧;在哈尔滨全军创作题材规划会上又领受了中宣部的任务:要为2005年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推出一部歌剧。当然,我只能把这两个任务合而为一。明确任务:抓一部抗战题材的民族歌剧。众所周知,歌剧是集音乐、戏剧、文学与舞台美术于一体的最高度综合的舞台艺术形式,它也是创演周期最长、投入最大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一部抗战题材民族歌剧的创作、排演任务,真是太艰难了。我也深知,歌剧创作难,军事题材的歌剧创作更难,能在总政上演的军事题材歌剧创作难上加难。所以必须拓宽创作思路,必须具有一种全新的、开放式的思维,作多方努力,作多种选择。在团队剧目创作方面我曾经提出过创作、改编和移植相结合;西洋歌剧、民族歌剧和音乐剧相结合;大型歌剧,中型歌剧和小型歌剧相结合;团内创作力量和团外创作力量相结合;专业创作和业余创作相结合的五结合创作原则。不敢有丝毫怠慢,除了马上积极组织新创作以外,我想,改编恐怕是一条比较切实可行的路。因为不少中外经典歌剧像《江姐》、《党的女儿》、《卡门》、《茶花女》等也都是根据小说或电影改编而成的。那么,拿什么来改编呢?我们最先想到的就是《野火春风斗古城》,理由有三条:首先,它是一部抗战题材的“红色经典”作品,故事精彩、人物生动、事件单一、主题鲜明;其次,它具有适合歌剧艺术来表现的情感波幅较大的含“情”量,例如金环的牺牲、杨母的跳楼等,全剧充满了民族情、战友情、姐妹情,母子情以及男、女之间的恋情;

谈红色经典歌剧中历史人物的现实表现

谈红色经典歌剧中历史人物的现实表现

谈红色经典歌剧中历史人物的现实表现

作者:李丽芳

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歌剧是一种由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融合而成的大型舞台表演艺术。戏剧和音乐是歌剧构成元素中的两个最基本、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歌剧通常被称为“戏剧的音乐形式”或“音乐的戏剧形式”。这种宏大的综合艺术形式通常可以用来表现重大历史事件,反映民族精神,表达社会情感。

关键词:红色歌剧;历史人物;表现形式

中图分类号:J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20-0120-01

中国歌剧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黎锦辉的儿童歌舞剧开始,到今天已走过了近百年的历程。尤其是近70年来,在继承和发展《白毛女》的成功艺术经验基础之上,一辈又一辈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艺术良知的艺术家们深入生活,创作出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歌剧作品。为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展现党为建立新中国而不屈奋斗的光辉革命历程,我团决定重排反映中国革命历史的红色经典歌剧《江姐》,我接受的任务是在剧中饰演双枪老太婆的角色。歌剧《江姐》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空政歌剧团根据罗广斌、杨益言的小说《红岩》中的有关内容改编而成,阎肃编剧,羊鸣、姜春阳、金砂作曲。《江姐》是一部传达着爱党爱国精神的一个很好的文艺武器。这部作品反映的是1948年初冬至1949年秋,重庆地下党人和华蓥山游击队在解放前夕白色恐怖的恶劣环境中与垂死挣扎的国民党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故事。剧中像江姐、双枪老太婆、华为等英雄人物一直广为流传,激励过一代又一代青年人。而双枪老太婆在剧中更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

一部《白毛女》复排了 3次,一部《江姐》复排 4次,一部《洪湖赤卫队》也复排 4次,甚至还有了其“国家大剧院版”。并且,这些歌剧的每一次复排,都引起了不小的高潮,赢得了观众的掌声。这些说明,“红色经典”歌剧具有持续的艺术魅力。本文中的“红色经典”,主要是指 20世纪40―70年代产生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那么,这些半个多世纪前产生的歌剧为何在今天仍有魅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红色经典”歌剧迎合了“后工业时代”滋生和蔓延的“怀旧”思潮。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在“怀旧”情愫中走进“红色经典”的,因为在这些歌剧中,他们找到了历史的年轮,找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其次是强有力的“商业化运作”,也使得“红色经典”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进而在演出市场上赢得了票房。当然,这些不过是一些外在原因。今天,“红色经典”歌剧之所以仍具艺术魅力,其关键还在于这些歌剧都无愧于“经典”二字。其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歌剧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喜儿、韩英、江姐等。的确,一个喜儿、一个韩英、一个江姐,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以致这些艺术形象在舞台上的每一次出现都将是一个“期待”。那么,这些

人物形象为何如此吸引人?在笔者看来,这些人物形象都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象,而是多重文化形象的复合,具有文化多重性,进而具有基于文化的艺术魅力。这正是“红色经典”歌剧艺术魅力之源。下面以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形象为例予以说明。从总体而言,韩英形象是“女英雄”、“革命者”、“渔家女”三种文化形象的复合。

一、作为“女英雄”的韩英形象

像许多“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女性英雄一样,韩英不仅被淡化了性别,而且还被男性化了。剧中,韩英作为一个女性更多是从外貌、声音上展现出来的,尤其是其歌声,也成为最主要的性别标志;其对白和歌词中也有一些性别的提示(如“韩英姐”、“英姑”、“女儿”、“韩英姑娘”)。但从歌剧的整体构思和艺术表现来看,韩英的性别被淡化了。在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韩母将一把渔民用的短刀作为传家宝交给韩英,要她为父报仇,但韩英将其赠予刘闯以激励他英勇杀敌,最后刘闯正是用这把短刀亲手杀死了敌冯团长。但这把短刀并非爱情的信物。总之,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性别被淡化了,甚至被忽视了。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应该是“红色经典”作品共有的特征。

众所周知,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依托历史上洪湖赤卫队的旧事。关于韩英形象的原型曾有不同说法:其一是女英雄贺英。“说她坐骑一匹白马,能双手打枪,而且百

发百中,因而敌人一见白马就仓惶逃命。并说她不单英勇果决,而且才干卓著,上马能管军事,下马能管政治。”其二是女英雄钱瑛( 1903-1973)。“钱瑛早年投身革命, 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土地革命时期,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洪湖和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是一位威震敌胆的传奇式女英雄。”韩英这个形象中加入了一个男性英雄的感觉。例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第四段中“娘啊!生我是娘,教我是党!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献血心欢畅”一段,雄性十足。尽管韩英唱段的设计还是按女腔设计的,但韩英形象无疑被男性化了,大脚、短发、打裹腿、扎腰带,一举一动都是男性化的;骑马、划船、打枪、格斗,一招一式也是男性化的。

总之,《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淡化了性别,成为一个被男性化了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女英雄”,具有“响马文化”的特征。

二、作为“革命者”的韩英形象

毋庸置疑,韩英是一个“革命者”,并具有那种基于“革命”的无产阶级文化内涵。这首先是革命的自觉意识,崇高的思想境界,充分体现了“革命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韩英不仅是一位“女英雄”,更不是一个真正的“响马”。即使在敌人眼里,她仍是一个具有

高度政治责任感的共产党员。的确,作为一个“革命者”,韩英已有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具有革命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表达方式在“红色经典”作品中多见。在《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段最后的“分节歌”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表达,无疑是一个革命者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其次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大凡“红色经典”的英雄人物,都具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例如,《刘胡兰》中的刘胡兰,《红霞》中的红霞、《红珊瑚》中的珊妹、《江姐》中的江姐、《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杜鹃山》中的柯湘等,他们都是为了革命利益,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在敌人的利诱和拷打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中表现出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这也是“红色经典”的常用手法。

三、作为“渔家女”的韩英形象

韩英是一位“女英雄”、“革命者”,但又是一个“渔家女”,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韩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女英雄和革命者,但又像韩英唱段所咏唱的那样:“我娘生我在船舱”,“喝的湖中水,吃的岸边粮”,“风里来,雨里往,日夜辛劳在洪湖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渔家女”。韩英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表明了自己的阶级属

性和文化身份。也正因为如此,“韩英”与“洪湖”作为两个文化符号,融为一体,不可剥离,进而使韩英这个人物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但韩英作为“渔家女”的艺术形象和她身上的那股乡土文化气息,更主要还是来自《洪湖赤卫队》这部歌剧作为“民族歌剧”的体裁与风格,特别是韩英唱段的创作更需要在民间音乐和现实生活找到依据。

正如作曲家张敬安、欧阳谦叔所说的:“韩英作为党的领导,是一个成熟干练的形象,同时,她又是一位渔家儿女,是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的。因此,她的音乐形象的基调应该是柔中有刚、圆润流利,而音乐语言必须是接近洪湖地区的劳动群众的。”《洪湖水,浪打浪》作为与秋菊的二重唱,最能塑造韩英作为一个“渔家女”的形象。然而,这首歌曲的素材正是洪湖地区流行的民间小曲《襄河谣》。《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也是如此,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形象是“女英雄”、“革命者”、“渔家女”三种文化形象的复合。韩英形象的这种文化多重性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红色经典”歌剧持续具有艺术魅力的内在原因,都具有这种文化多重性。对于一部成功文艺作品而言,其人物形象并不只是外在、直观的视觉形象,而且还应有一个内在、隐含的文化形象。然而,这种文化形象则是这个人物的灵魂,进而成为受众期待感受和触及的东西。正是在这种审美期待中,这个人物形象的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