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
浅论中国民族歌剧的传承与发展——以歌剧《江姐》为例
19SONG OF YELLOW RIVER 2021/ 03(二)我国民族歌剧的传承和发展1、对于美学的传承与发展首先,在中国歌剧的表演中,将审美观念融入其中,体现了对于审美观念的传承。
江姐扮演者王莉,是民族歌剧《江姐》创演史上唯一一位用纯美声音色演绎江姐的演员。
当然,她也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实现“美、民、通”三种唱法行云流水而又畅快淋漓地演绎和转化,对母语演唱有着难以割舍的深厚情感的她,一直探索用科学的美声发声法演绎不同角色,使美声变得时尚化,也会用民美结合的唱法巧妙融合,利用通俗演唱的语气,使江姐的角色刻画在各个层面上都极富感染力,也使这部红色经典歌剧焕发出了应有的现代魅力,更易获得青年一代观众的喜爱。
同时,在导演环节,其试图使《江姐》舞美空间里的“写实”传统增加更多的“写意”成分,为歌剧表演者自我表演手段的发挥留下更多的空间,在舞美上追求一种具有东方诗意的表达。
如既有实景烘托场景气氛,像巨石山峦、令人毛骨悚然的渣滓洞集中营审讯室等,又有水墨画般的红梅、红霞等多媒体影像效果,从艺术审美上拉近与中国大众的距离,这种求新其实也是一种回归,一种对传统中国美学的深度回归。
其次,中国歌剧在传承审美观念的同时,也体现了创新和发展。
因为时代的更迭,以新生代为主体的观众审美趣味和以往有了极大的改变,在歌剧《江姐》中,为了使江姐的形象在新生代观众心中更加深刻,该版剧目的主要演职人员是经空政四次专业考核、五次专家评选和民主评议确定才最终确定的,而且,大胆决定剧中主要角色由“80后”年轻演员担纲,这是最早启用“80后”出演主要人物的大型民族歌剧,这些担纲剧中主要角色的年轻演员朝气蓬勃,具有较强的艺术实力。
“江姐”的三位扮演者,年歌剧演员王莉、伊泓远和哈辉,她们都是出身于“青歌赛”的优秀青年演员。
此外,男高音歌唱家孙伟国扮演特务头子“沈养斋”,他拥有丰富的表演和演唱经验,曾在多部歌剧中饰演男主角;扮演“蓝洪顺”的梁召今以及扮演“华为”的刘和刚,皆为“青歌赛”的冠军;“甫志高”的扮演者陈小涛、双枪老太婆的扮演者郑莉也都是国家一级演员;扮演警察局局长的赵广武、田毅,扮演“孙明霞”的严当当、曲丹,扮演“杨二嫂”的刘文欣、毕玉凝以及蒋卉、李美怡等,都是在全国全军的艺术比赛中多次获奖的优秀表演者。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歌舞剧《星星之火》是一部1970年代中国的经典作品,于1979年首演,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歌舞团创作和演出。
该剧以革命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流亡至城市,投身革命事业并最终为之献身的故事。
这部歌舞剧在演唱特点和文化意蕴上都有着独特之处。
歌舞剧《星星之火》的演唱特点体现在其曲调和表演形式上。
该剧的音乐旋律优美动听,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音乐风格,使得整个剧的音乐有着独特的韵味。
歌曲《红太阳照边疆》、《湘江红旗歌》等以激昂欢快的旋律表达了人民群众的革命热情,而歌曲《敢教日月换新天》、《今天是星期天》等以柔美而深情的旋律表达了剧中人物的内心感受。
该剧还注重运用舞蹈元素,舞蹈设计独特,动作优美流畅,使得整个剧的演唱更加丰富多样。
歌舞剧《星星之火》的文化意蕴主要体现在其宣扬的革命精神和主题上。
该剧通过讲述主人公的成长与奋斗,展现了普通人在革命战争中的英勇与牺牲,具有鼓舞人心的力量。
剧中的人物形象多样,有勇敢的农村妇女、男子汉精神的革命军人、英勇的战士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跨越阶级和地域的界限,追求公平和正义,体现了中国革命人民的无畏精神。
该剧还通过对革命歌曲的重要性和作用的阐述,表达了对歌曲艺术的崇尚,使得观众能够感受到音乐在革命中的力量。
歌舞剧《星星之火》的文化意蕴还体现在其对于乡村和城市的关系的描绘上。
剧中,主人公从乡村来到城市的情节生动地展示了中国农村和城市的巨大差异。
剧中的乡村是闭塞而贫困的,而城市则充满了无限的机遇和希望。
这种乡村和城市的对比表达了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农村人民向往城市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现代化的追求。
剧中还对于城市中的回忆进行了描绘,通过主人公回忆自己过去的生活,让观众感受到当时中国社会的变迁和进步。
歌舞剧《星星之火》在演唱特点方面通过其旋律优美、舞蹈动作流畅的音乐表达形式展现了独特的魅力。
而文化意蕴方面,则主要体现在其对革命精神和主题的宣扬,以及对乡村与城市关系的描绘上。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歌舞剧《星星之火》是一部充满了浓厚文化氛围的作品,其演唱特点和文化意蕴充分展现了这部作品的魅力和深刻内涵。
下面我们将从这两个方面来详细分析。
一、演唱特点1. 高亢激昂的音乐《星星之火》中的音乐大多都是高亢激昂的,旋律优美,线条流畅。
在融合了中西合璧的音乐风格之后,演唱者需要更加注重音乐的高亢表现,以展现出歌剧的气势和音乐的激昂。
由于音乐本身就是歌剧的灵魂,因此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更加注重情感的释放和音乐的抒情表达,唱出激昂的音乐,才能更好地表达出歌剧中的人物情感和故事情节。
2. 夸张的表演在歌舞剧《星星之火》中,角色的表演需要具有一定的夸张性。
由于歌舞剧的表演是一种高度舞台化的表演形式,因此演员需要做到声情并茂、形神兼备,表演时需要具有一定的夸张性,以使角色的形象更加饱满、丰富。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通过音乐和歌词的表达来诠释角色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因此需要通过一定的夸张表演来使自己的表演更加生动、丰富。
3. 深情的诠释歌舞剧《星星之火》中的角色多属于情感丰富的类型,他们经历了磨难,才最终收获了幸福和快乐。
在演唱时,演唱者需要通过深情的诠释来表达角色内心的情感和心路历程,唱出角色们凄美、深沉的心声,使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角色的内心世界,对角色产生更多的共鸣。
二、文化意蕴1. 中国文化的传承《星星之火》歌舞剧融合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音乐、服饰、舞蹈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通过音乐的表达和角色的演绎,向观众展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使观众在欣赏歌舞剧的也能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同。
2. 情感的抒发歌舞剧《星星之火》是一部充满了情感抒发的作品,它通过音乐、舞蹈和剧情的表达来传递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演唱者在演唱时需要通过音乐的律动和歌词的讲述,将角色的情感内心展现给观众,使观众能够感同身受,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对生活充满热爱。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
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角度浅析红色歌剧红色歌剧不仅是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它发扬了中华民族伟大的优良传统品质,弘扬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与宣扬了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气派,有助于引领人民更为准确地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国大型红色民族歌剧《沂蒙山》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实现了思想性、时代性和艺术性的统一,以全新的舞台呈现方式和艺术变现手法突出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是我国民族歌剧向中国气派迈进的体现。
标签: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沂蒙山》;红色民族歌剧民族歌剧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它发扬了中国民族伟大的优秀传统品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连接桥梁。
红色民族歌剧即指以红色历史革命为题材所创作的歌颂英雄、歌颂人民、歌颂祖国的民族歌剧。
包括红色歌曲,这样的作品这些年来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源源不断的出现。
红色民族歌剧是社会主义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扬了中国民族伟大的优秀传统品质,是我们精神生活的重要精神寄托,更是我们在新时代发扬与传承老一辈革命精神的连接桥梁。
红色民族歌剧必须要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下,创作出具有时代意义的脍炙人口的作品,呈现在大众的视野里。
民族歌剧《沂蒙山》由总导演黄定山、编剧王晓岭作词,栾凯作曲,由主演王丽达、王传亮、杨小勇等完成。
该歌剧共分六幕,有四十个唱段,整部作品的时长大概150多分钟。
《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创作背景,以大青山突围、渊子崖战争为创作题材,讲述了海棠、林生、孙九龙、夏荷等角色,在战争面前,在个人生死命運与国家危亡的选择面前,牺牲小我,成就大我,军民团结鱼水一家亲,共同抗战的真实的动人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铸就的沂蒙精神。
本文通过对民族歌剧《沂蒙山》的分析,探究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对于红色歌剧作品的指导意义。
浅析中国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浅析中国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摘要:《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民族歌剧,描绘了古城中的抗日故事,用歌剧艺术的形式呈现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经过漫长斗争所取得的不易胜利,其中音乐创作上运用了丰富多彩的音乐元素,比如民族戏曲和民歌、曲艺音乐的表现技法,同时又融入的新的材料进行加工创作,这使得歌剧既体现了民族性又同时具备时代感。
歌剧中关敬陶的人物形象,在剧情中是不可缺少的,它推动着故事情节的发展,为抗日战争的成功奠定了重要基础,在剧中的人物的不同面的展现,也为剧情增添了色彩。
本文将从歌剧的创作背景,关敬陶人物介绍,以及音乐特征三个方面做一个简单的研究分析。
关键字:关敬陶,歌剧,民族性一创作背景:《野火春风斗古城》是上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作家李英儒创作的长篇小说,后来被改编至电视剧中由八一制片厂对其进行拍摄,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巨大轰动,随后总政歌剧团又将其改编为现代民族歌剧,在我国民族艺术的舞台上也同样散发光芒。
该剧以冀中古城的抗日斗争为背景,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劳动人民与敌军展开不懈斗争,殊死搏斗的场景,曲折惊险的斗争,加之感人肺腑的温情,以及多个抗日英雄的形象为我们展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爱国之士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捍卫祖国疆土全民抗战的图景。
歌剧在根据原著中的故事情节,按照艺术创作的编排形式,加入更多不同情节中所表现的多种人物情感,从而使歌剧更加精致。
这部歌剧是在“八一”期间在首都舞台上展演的而且是唯一一部史诗性的军事题材戏剧作品,该剧承载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辉煌的艺术创作方式,以及扣人心弦的戏剧情节,这样所构成的艺术精品如同让惊险的抗日斗争再现眼前,无数抗日英雄的所表现的不拍牺牲,勇于斗争的决心荡气回肠。
为了将这部国家舞台艺术精品更好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总政歌剧团花了一年的时间对其进行整改,用民族性的艺术创作方式融入现代意识的时代感演绎出的“红色经典”是新版《野》剧作的突出特色。
二关敬陶人物介绍:在李英儒先生的《野火春风斗古城》中的“关敬陶”在现实生活中也确实有此人物的存在。
民族歌剧《江姐》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
民族歌剧《江姐》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近年来,以人民英雄江姐为主题的民族歌剧《江姐》在中国的演唱界备受关注。
该剧是光良搭档作曲家韩红创作的,通过音乐、表演、舞台艺术等方式,生动再现了江姐的英勇事迹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观众喜爱。
本文旨在探讨民族歌剧《江姐》的演唱艺术特色。
一、歌曲歌词的结合民族歌剧《江姐》的歌曲歌词非常具有感情,其结构清晰、旋律优美。
歌剧中又分为故事情感型和宣传教育型两种不同类型,前者主要是展现江姐英勇事迹的同时,把几首优美动听的音乐与之相融合,让观众的感情得以传达,后者则注重传达思想性的内容,以音乐、舞蹈、话剧等综合形式,进行全面教育。
整部歌剧的歌词与旋律之间达到了完美的结合,使得整部歌剧的氛围气氛更好,内容也更为融合。
二、表演的细腻性歌剧《江姐》的表演之所以如此精彩,主要是因为演员们的表演非常细腻和精湛。
演员们通过自己的表演来很好的传达出江姐的内心世界,将观众们带入到江姐的世界中。
他们不仅能够表达出江姐的坚强、刚毅的一面,还能够很好地表达出江姐在经历种种罪行时,内心的痛苦、孤独与无助。
演员们还利用了舞蹈、动作等手段,来更好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舞台画面的统一性歌剧《江姐》在舞台的布置方面也非常有特色。
整个舞台的布置和剧情紧密相连,通过背景和道具等手段,给观众呈现了一个力量浩大的画面,是观众们和演员们都能够沉浸其中。
舞台布置中对配景音乐、灯光的运用也十分出色,多次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
营造出了一股宏伟磅礴之气氛,极具震撼力,使演出更加具有磅礴感和记忆深刻度。
总之,歌剧《江姐》是一部具有很高演唱艺术特色的作品。
它的歌曲歌词的结合非常协调,表演非常细腻,舞台画面具有统一性。
它通过音乐、表演、舞台艺术等多种策略,充分展现出江姐的英勇事迹和丰富的思想内涵,是一部值得观赏和品味的优秀作品。
除了以上提到的特点之外,在音乐元素上也是歌剧《江姐》的一个重要特色。
整个乐曲中的曲调坚定有力,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与江姐英勇无畏的形象相得益彰。
再现经典“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剧《星星之火》在沈首演
48再现经典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歌剧《星星之火》在沈首演田 壮文在隆重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及纪念“九一八”事变84周年之际,由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策划,由沈阳音乐学院创编排演的歌剧《星星之火》于2015年10月31日在沈阳盛京大剧院首演。
辽宁省政协主席夏德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盖成立,歌剧《星星之火》曲作者李劫夫的夫人、剧中女主角李小凤的首位扮演者张洛及省教育厅领导,驻沈高校领导,沈阳音乐学院领导与沈城市民共同观看了歌剧的首演。
歌剧《星星之火》是新中国建国以后的第一部歌剧,是第一部描写抗日战争题材的歌剧。
是由东北鲁艺集体创作,由我国著名作曲家、东北鲁艺音乐部部长、沈阳音乐学院首任院长李劫夫等人作曲,著名剧作家、东北鲁艺戏剧部实验剧团团长、导演侣朋等编剧。
歌剧《星星之火》于1950年12月在哈尔滨首演,至1964年期间在全国各地共演出了300余场,该剧不仅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我国的歌剧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次歌剧《星星之火》的首演在49演员阵容方面:由沈阳音乐学院院长、男高音歌唱家、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刘辉在剧中饰演男主人公老李头;剧中的女主人公李小凤由女高音歌唱家、第五代“江姐”伊泓远饰演。
其他剧中的主要演员均是来自沈阳音乐学院优秀的师生,其中有声乐系的张策教授、曲歌教授、刘倩教授、贾鼐教授、白永欣副教授等。
在主创人员方面:由沈阳音乐学院院长刘辉担任艺术总监;特邀中央戏剧学院副院长廖向红担任总导演;特邀国家一级指挥、中国歌剧舞剧院常任指挥洪侠担任指挥;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安怡担任导演。
主创团队副组长由劫夫研究学者、沈阳音乐学院副院长魏煌担任;音乐总监由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刘晖担任,作曲系教师承担音乐创作工作。
剧本改编由沈阳音乐学院青年教师丁姝杰担任;舞美设计由辽宁广播电视台一级舞美设计李国预担任;人物造型设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歌剧团国家一级舞美造型莽珊珊担任;服装设计方面由国家一级舞台服装设计师何方涛担任,并特邀国内优秀的音响总监、灯光设计、摄影。
红色经典的现代演绎——谈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
2019第5期中(总第300期)ZHONG GUO NONG CUN JIAO YU《野火春风斗古城》这部歌剧,以抗日斗争为背景,描述我党在冀中古城的地下工作者与日伪军展开生死的搏斗,在反复交织的民族情、战友情、姐妹情、母子情中,不断深入挖掘、从而展现人物复杂丰富的内心世界。
这部歌剧的作者试图在实践中解决三个课题,分别是融合、继承、创新,使全剧音乐既具有时代的新意,又保持民族歌剧的特质,并力争解决好戏剧的音乐性和音乐的戏剧性这一对主要矛盾,所以剧中打造呈现了不少独具魅力的抒情唱段,同时不同音色、不同唱法、不同声部在剧情的发展中得到完整和谐的统一,可以说该剧是一部非常成功且具有代表性的红色现代民族歌剧作品。
一、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起与发展中国的歌剧是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逐渐发展起来的,曾有人将中国的京剧称之为北京歌剧,其实中国的传统戏曲与欧洲兴起的歌剧有着很大的差别,这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戏剧形式是在两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1942年至1950年是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高潮,第一次创作高潮是毛泽东同志发表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他明确指出“文艺要深入民间,以工农兵喜闻乐见的文戏形式进行创作。
”这使当时的作曲家们有了明确的创作方向,开展秧歌剧运动。
中国的第一部歌剧《白毛女》正是在当时秧歌剧的影响下诞生。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歌剧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歌剧题材以反映现实生活和赞颂英雄事迹为主,如《王贵与李香香》、《小二黑结婚》、《草原之歌》等。
1957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与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召开了一次“歌剧研讨会”,为中国歌剧指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并且提供一系列的行政措施来支持帮助,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歌剧发展一片繁荣,相继涌现了如《洪湖赤卫队》等一系列红色经典歌剧,使中国的民族歌剧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创作顶峰。
二、中国民族歌剧《野火春风斗古城》《野火春风斗古城》是我国著名作家李英儒先生于1958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李英儒先生以抗战题材做为背景,深刻的描写了我党地下工作者的生活,并带领群众与日伪军在敌占区展开了生死搏斗。
观红色经典——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
观红色经典——中国民族歌剧《沂蒙山》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歌剧艺术的创作水平也开始飞速提升与发展,紧随时代潮流,一大批经典的歌剧作品在优秀的文艺创作者们的手下如泉涌般诞生于世,其中许多优美动听的旋律广为流传。
而在众多经典歌剧作品中,“打动观众要讲好中国故事”的民族歌剧《沂蒙山》就是其中之一的优秀代表剧目。
关键词:民族歌剧;沂蒙精神;情感一、民族歌剧《沂蒙山》概述1、民族歌剧的发展歌剧最初是在17世纪起源于意大利佛罗伦萨,是一门西方舞台艺术,是以歌唱与音乐来讲述故事剧情的发展。
它于20世纪20年代流入中国,慢慢的与中国民族音乐特征相结合,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歌剧。
由黎锦晖创作的儿童歌舞剧是中国歌剧最初的萌芽形态,后来再到新歌剧《白毛女》的诞生,特别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文艺工作者对于歌剧的创作给予了更多的思路和实践,他们去摸索、想要探究出一条属于中国民族歌剧的创作发展之路,《江姐》《长征》《小二黑结婚》等一系列众多经典歌剧的问世,代表着歌剧创作迈向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艺术水平,继而在改革开放后,这一时期创作者们将西洋歌剧的创作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特征更好的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创作出既有艺术性,并且又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要求的优秀歌剧作品,例如《伤逝》等。
直到如今,《运河谣》《沂蒙山》等中国歌剧如泉涌般迸发,其中包含的唱段,流畅甚广、传唱度极高,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的优美旋律,讲述着中国故事,体现着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国力量,共同推动着中国歌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用音乐的语言与世界对话。
2、歌剧《沂蒙山》创作背景歌剧《沂蒙山》是由栾凯作曲,由王晓岭、李文绪担任编剧,黄定山导演,王丽达主演,该剧自2018年12月19日于山东省会大剧院首演,以抗日战争时期革命老区沂蒙山作为背景而创作,以抗日革命时期,大青山的突围、渊子崖的保卫战作为故事素材,讲述了女主人公海棠在战火纷飞、硝烟弥漫的时代下,经历了一系列身边亲人为了保护乡亲,保卫家园而接连牺牲的打击,化悲痛为力量而迅速成长的故事,以小观大,她反映出当时众多普通人却并不普通、并不平凡的伟大事迹,赞颂着人民群众牺牲自我、舍小家为大家,军民团结一心,英勇抗战的故事。
分析歌剧的艺术魅力
分析歌剧的艺术魅力
歌剧是一种集音乐、戏剧、舞蹈、美术、诗歌等艺术形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其艺术魅力表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歌剧的音乐魅力是其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
歌剧中的音乐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能够深入表达剧情和人物情感。
通过咏叹调、宣叙调、重唱、合唱等多种形式,歌剧音乐能够创造出强烈的气氛和情感,使观众感受到强烈的艺术冲击力。
其次,歌剧的戏剧性和故事性也是其魅力所在。
歌剧通常以剧情紧凑、情节曲折、人物性格鲜明为特点,通过音乐和舞蹈等艺术手段,展现出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人物形象。
观众可以在欣赏音乐和舞蹈的同时,深入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感受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和思想。
此外,歌剧的舞蹈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体现之一。
歌剧中的舞蹈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和技巧性,还能够与剧情和音乐相互辉映,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通过舞蹈的表演,歌剧能够
更好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
最后,歌剧的舞台美术和服装设计也是其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歌剧的舞台设计和服装能够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使观众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
同时,通过华丽的灯光和布景设计,歌剧能够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视觉效果,使观众得到更加深刻的艺术体验。
总之,歌剧是一种综合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其艺术魅力表现在多个方面。
通过音乐、戏剧、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歌剧能够创造出强烈的气氛和情感,使观众得到深刻的艺术体验和感受。
“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形象的文化多重性
“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洪湖赤卫队》中韩英形象的文化多重性作者:马晓晨来源:《艺术评论》 2014年第8期马晓晨一部《白毛女》复排了 3次,一部《江姐》复排 4次,一部《洪湖赤卫队》也复排 4次,甚至还有了其“国家大剧院版”。
并且,这些歌剧的每一次复排,都引起了不小的高潮,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这些说明,“红色经典”歌剧具有持续的艺术魅力。
本文中的“红色经典”,主要是指 20世纪 40—70年代产生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
那么,这些半个多世纪前产生的歌剧为何在今天仍有魅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红色经典”歌剧迎合了“后工业时代”滋生和蔓延的“怀旧”思潮。
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在“怀旧”情愫中走进“红色经典”的,因为在这些歌剧中,他们找到了历史的年轮,找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
其次是强有力的“商业化运作”,也使得“红色经典”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进而在演出市场上赢得了票房。
当然,这些不过是一些外在原因。
今天,“红色经典”歌剧之所以仍具艺术魅力,其关键还在于这些歌剧都无愧于“经典”二字。
其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歌剧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喜儿、韩英、江姐等。
的确,一个喜儿、一个韩英、一个江姐,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以致这些艺术形象在舞台上的每一次出现都将是一个“期待”。
那么,这些人物形象为何如此吸引人?在笔者看来,这些人物形象都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象,而是多重文化形象的复合,具有文化多重性,进而具有基于文化的艺术魅力。
这正是“红色经典”歌剧艺术魅力之源。
下面以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形象为例予以说明。
从总体而言,韩英形象是“女英雄”、“革命者”、“渔家女”三种文化形象的复合。
一、作为“女英雄”的韩英形象像许多“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女性英雄一样,韩英不仅被淡化了性别,而且还被男性化了。
剧中,韩英作为一个女性更多是从外貌、声音上展现出来的,尤其是其歌声,也成为最主要的性别标志;其对白和歌词中也有一些性别的提示(如“韩英姐”、“英姑”、“女儿”、“韩英姑娘”)。
歌剧白毛女观后感
歌剧白毛女观后感《歌剧白毛女》观后感《白毛女》是中国红色经典歌剧之一,以其深刻的社会主义主题和感人的故事情节而在观众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近期,我有幸观看了一场生动而令人难忘的演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歌剧的剧情非常引人入胜。
故事以白毛女的坎坷命运展开,她作为一个农村姑娘,经历了家庭的破碎、失去亲人的痛苦和被父亲卖到豪绅家的悲惨遭遇。
然而,她并没有沉沦于苦难之中,反而坚强地抗争,并最终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为解放农民做出了突出贡献。
整个故事情节给人以深刻的触动,展现了白毛女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精神,引发观众的共鸣。
其次,歌剧的表演非常出色。
演员们的声音高亢激昂,有力地传递出剧情和角色的情感。
他们身着美丽的戏服,优美的舞蹈动作和娴熟的唱功给观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
尤其是主演白毛女的扮演者,她用精湛的演技将白毛女的命运展现得淋漓尽致,令人动容。
观众们不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以示对演员们出色表演的嘉奖。
同时,歌剧中融入了许多优美动人的音乐和歌曲。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当属《乡村的春天》、《望春风》等经典曲目,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情感真挚,将观众带入了剧情的深处。
歌曲中的歌词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引发了我对农民的尊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剧中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也十分精致,营造了恰到好处的氛围。
舞台上出现了农田、乡村、工地等不同场景,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特别是在农民群众劳作的描绘中,通过舞台布景和演员的合作,生动地再现了那个年代艰难的生活环境和农民们的辛勤努力。
而对我来说,最打动人心的是歌剧所传达的思想和主题。
《白毛女》以白毛女的形象代表了中国农民阶级的觉醒和觉悟,她们为寻求解放而不断进取,不断抗争。
这激发我对中国农民的敬佩之情,也让我明白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可抹灭的。
综上所述,观看《白毛女》歌剧使我深刻体会到了人民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坚韧精神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剧情扣人心弦,演员们精湛的表演和优美的音乐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艺术之旅。
_红色经典_改编剧的改编原则与审美价值取向分析
“红色经典”的概念内涵是转型时期多元话语意义互渗的结果。
自90年代以来,“红色经典”现象在社会文化,尤其是文学艺术领域渐渐形成了大面积的文化涌动。
譬如,在艺术改编与创作方面,有电影《烈火金钢》、《飞虎队》、《敌后武工队》,有小说《沙家浜》;有歌曲《南泥湾》、《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有歌剧《洪湖赤卫队》,有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辐射到电视节目和栏目的创意与制作上,有广东台《生存大挑战》栏目的“真人秀”《重走长征路》、浙江卫视旅游版的《重走长征路》和崔永元最近主持的《电影传奇》,等。
因此,当前在电视剧艺术生产的领域出现将“红色经典”改编为同名电视剧的潮流就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与此相连,人们围绕“红色经典”改编剧而展开的批评就蕴涵着特定的历史内涵和美学含义,同时,批评本身在某种程度上的超前性还体现出批评文本的“症候”特征。
在国家广电总局发出的《关于认真对待“红色经典”改编电视剧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其附件所开列的改编剧剧目多达41部。
但就播出情况看,除了《烈火金钢》、《林海雪原》、《小兵张嘎》等少数几部作品已经播出外,41部剧目中的绝大多数并未播出,而只是以准“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形态存在。
在这种意义上,批评本身就会呈现出某种超前性。
尽管如此,改编剧还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批评,(1)广电总局也连续发出了两个《通知》,并提出了四点有代表性意见,以便未雨绸缪,进一步规范改编剧的创作和播出。
(2)在这里,批评和批评的“症候”说明了被改编的“红色经典”有它不同于一般名著经典在20世纪中国文学艺术史上和社会意识形态中非同寻常的地位和影响,反映了改编“红色经典”有其当代电视剧艺术生产赖以展开的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和规约性语境,在批评的内容上,还表明了“改编原则”和“审美价值取向”是当前改编剧艺术创作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
关于“改编”,虽然向来就存在着见仁见智,但还是有一些共识性的意见。
重提这些共识性意见是有必要的:第一,艺术发展史和当代艺术实践都证明,艺术家有改编同类或异类艺术作品的权利。
从新歌剧到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及其经典化
95观察与思考【内容提要】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是1962年在1954年北京版《白毛女》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定版”。
该版循着张家口版、东北版、北京版对延安原版的改版方向,进一步加强革命叙事,并通过凸显喜儿唱段的板腔体结构特征、提高合唱和乐队部分的艺术水平,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使歌剧《白毛女》成为一部“红色经典”—— 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
歌剧《白毛女》改版和“经典化”留下的经验和教训,对中国当代歌剧创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
【关 键 词】歌剧《白毛女》;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经典化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是1962年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0周年复排该剧时形成的一个版本,包括五幕16场30景85曲[1]。
剧本修改由贺敬之担任,音乐修改由马可担任,郭兰英主演。
中央歌剧院版《白毛女》作为该剧首演17年后的一个“定版”,是在“北京版”(1954年“人民文学版”[2])基础上进一步“经典化”的结果。
如果说从“延安原版”[3]到“张家口版”[4]、从“东北版”[5]到“北京版”,该剧作为中国传统戏剧的悲剧特征和传奇色彩不断弱化,作为“新歌剧”的革命叙事不断加强,历经9年“经典化”的修改复排历程,那么1962年的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就已是一从新歌剧到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 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及其经典化李诗原962021 | 10部名副其实的“红色经典”——一部不折不扣的“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尽管当时“民族歌剧”的提法尚不盛行。
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基于北京版,并与延安原版、张家口版、东北版保持着内在的亲缘关系,同时也能在“十七年”期间借鉴戏曲发展新歌剧的文化氛围中找到其上下文。
中央实验歌剧院版《白毛女》通过强化喜儿的反抗精神,强化了革命叙事;通过凸显部分唱段的板腔体结构特征,加强了音乐戏剧性和艺术表现力,故既有“革命历史题材文艺”的总体特征,又满足了“板腔体音乐结构”这一“民族歌剧”(狭义的民族歌剧)的必要条件,最终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革命历史题材民族歌剧”,并成为1962年以来该剧复排演出的重要蓝本。
从《长征组歌》解读历史革命声乐作品蕴涵的深刻价值
从《长征组歌》解读历史革命声乐作品蕴涵的深刻价值1. 引言1.1 概述《长征组歌》的历史背景《长征组歌》是中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作品之一,它不仅在音乐艺术上有着卓越的表现,同时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精神。
这部作品的诞生与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长征有着密切联系。
20世纪30年代,中国正处于动荡的时期,国共两党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避开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进行了著名的长征,越过险峻的雪山草地,穿越险恶的河谷沼泽,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长征组歌》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应运而生,它以雄壮激昂的音乐表达了红军英勇抗战、浴血奋斗的光辉历程。
这部作品的诞生不仅是对革命历史的再现,更是对中国革命精神的高度凝聚。
在长征的岁月中,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战,不畏艰险,不惧风雨,为了追求共产主义的理想不懈奋斗。
《长征组歌》通过歌曲的形式,讴歌了长征的伟大意义,让后人铭记历史,传承革命精神。
《长征组歌》作为历史革命声乐作品之一,不仅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更是激励人们追寻真理、追求正义的重要精神风范。
随着时代的发展,它的影响力将持续激励着人们,传承着革命的火种。
1.2 介绍历史革命声乐作品的重要性历史革命声乐作品是时代精神和民族气质的集中表现。
无论是《义勇军进行曲》、《东方红》还是《沁园春》,这些经典的历史革命声乐作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和人们的思想情感,彰显了革命精神和理想主义。
历史革命声乐作品在激励人们参与革命斗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这些作品以朴实的语言和动人的旋律,歌颂了革命英雄和人民群众的奋斗精神,激励人们积极投身于革命事业,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历史革命声乐作品也是弘扬正能量、传播正能量的重要工具。
通过这些作品,人们能够重温历史、感受情感、传承文化,同时也能够启迪人心、激励士气、凝聚力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
历史革命声乐作品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艺术价值和审美意义,更在于其作为弘扬正气、传承文化、激励人心的历史使命。
细赏歌剧《江姐》品味红色经典
作者: 张冉
作者机构: 河北省公安消防总队政治部文工团演员
出版物刊名: 北方音乐
页码: 85-85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7期
主题词: 中国歌剧 《江姐》 红色经典 共产主义战士 表演艺术家 品味 英雄形象 发展历史
摘要:翻开中国歌剧发展历史的长卷,歌剧《江姐》无疑是一部经典之作。
“江姐”——一位共产主义战士,她的英雄形象在舞台的再现影响、感动、教育乃至鼓舞着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
五代表演艺术家在不同时期的表演给歌剧《江姐》刻上了时代的烙印,无论从演唱风格还是人物刻画上,每一代“江姐”的扮演者都有其时代的特色,每一首旋律的唱段都是百听不厌的红色经典。
和平年代当重温歌剧《江姐》我们为每一位扮演者精雕细琢的江姐形象所感动,更为这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所敬仰!。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及其文化意蕴歌舞剧《星星之火》是一部由中国原创的作品,演唱特点突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带有深刻的文化意蕴。
以下将详细介绍《星星之火》的演唱特点以及其文化意蕴。
一、演唱特点1.抒情性的唱腔:《星星之火》的歌曲融入了中国民族音乐的元素,以抒情性的唱腔形式表现情感内涵。
演唱时,音乐旋律流畅优美,声音抑扬顿挫,既表现了人物的情绪起伏,又展示了中国音乐的独特魅力。
2.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星星之火》的音乐风格不仅包含了传统的民歌、戏曲以及京剧等元素,还融入了现代流行音乐的元素。
这种融合使得音乐既有古典的气息,又具有现代的时尚感,使得观众在审美上可以得到新的体验。
3.多样化的音乐形式:《星星之火》的歌曲展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形式。
有动感欢快的舞曲,表现人物的激情与奋斗;也有柔美抒情的民歌,展现人物的婉约与温情;同时还有唱腔优美的戏曲音乐,通过抒发人物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这种多样化的音乐形式丰富了剧目的表现力,使观众可以从不同角度感受到故事的内涵。
二、文化意蕴1.传统文化的呈现:《星星之火》通过歌舞剧的形式,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进行了传承和发扬。
剧中歌曲以及舞蹈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集中展示,通过表演将中华民族的传统价值观、审美观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
这种传统文化的呈现使观众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2.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星星之火》讲述了一段反映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
剧中的歌曲和舞蹈通过展现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勇敢抗战的精神,唤起观众们对民族团结、爱国情怀的共鸣。
同时也激发了观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和平的珍惜。
3.表达人类情感的普遍性:尽管《星星之火》讲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但其中所体现的人性关怀和情感表达却是超越了国界和民族的。
剧中的音乐和舞蹈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爱情、友情和亲情,传达了普遍人类情感,引发了观众的共鸣和思考。
歌舞剧《星星之火》演唱特点突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并通过歌曲和舞蹈展示了中国的传统音乐形式和文化意蕴。
民族歌剧《江姐》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
民族歌剧《江姐》的演唱艺术特色研究民族歌剧《江姐》是中国文艺界的一部优秀作品,它以人民女英雄江姐的生命故事为主要情节,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艰辛、英勇和坚定不移的革命精神。
在歌剧表演方面,《江姐》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其演唱艺术特色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
一、音乐表现的民族主义色彩歌剧《江姐》的音乐表现力极强,无论是旋律还是节奏,都充满了民族主义色彩。
它的音乐旋律富有中国特色,钢琴伴奏和器乐演奏配合合理,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音乐的独特风格。
歌曲《保护祖国》的鼓点配合,使歌曲更加鼓舞人心,体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精神。
而在歌曲《江姐之死》中,使用多种民族乐器和声乐,表现出江姐的壮烈和牺牲精神,极富情感和表现力。
整部歌剧的音乐表现了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中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
歌曲语言也很地道,富有中国民族文化的特色,更深层次地表达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二、舞台表演的细腻与精湛《江姐》的舞台表演也十分出色。
舞台布景简约大方,更显得整个舞台简洁而大气,无论是场面中的陈设、人物形象、还是服装色调的搭配,都别具一格,彰显了中国风格的文化气息。
表演中使用了大量的舞蹈与动作,充分表现了中国的民族特色,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舞蹈飘逸动人,极具感染力,配合优美的旋律,使表演更加完美。
演员的表演技巧也值得称道,他们的吐字清晰,歌唱技巧精湛,演员们更是将全身心的情感,注入到每一个台词和动作中,使观众深入感受到人物特点的塑造和剧情的展开。
演员们的表演同样体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
三、歌唱的情感强烈和音乐与舞蹈的默契配合《江姐》的歌唱与情感完美结合,演员们的表演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
歌曲《青岛港的夜》描述了江姐等人夜里母亲相逢的情景,演员们的表演十分到位,唱出了这首歌曲的感人情感,更加深刻地描绘了主人公的性格和境遇。
歌曲《贵族的腔调》更是通过音乐和舞蹈的默契配合表达了主人公对贵族生活的不屑和反感,更加凸显了主人公的性格特点。
整个演唱过程中,歌唱的情感强烈,音乐与舞蹈间的默契配合使演出更加完美。
浅析歌剧《沂蒙山》的艺术创作美
浅析歌剧《沂蒙山》的艺术创作美引言:沂蒙山位于我国山东省,沂蒙山小调是多年以来沂蒙山区人民耳熟能详的经典曲目,而这里曾经发生的故事,也在人民的口口相传中接续传承。
大型民族歌剧《沂蒙山》以其动人的表演、精彩的唱段、真实的舞美和强烈的民族特色,表现了沂蒙山人民和我军战士的肝胆相照,书写了一部抗日战争过程中的英雄史诗,成为民族歌剧中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
其创作的成功,具有极高的学习借鉴意义。
一、歌剧《沂蒙山》的音乐美——老歌新创,奏响华章歌剧《沂蒙山》最直接能够吸引人的地方,就是其多样、贴切、富于民族民间色彩的音乐美。
在音乐上,以民歌旋律为基础,结合现代音乐创作方法,融汇与全剧音乐创作当中。
采用通俗易懂的唱词,采用耳熟能详的曲调,例如采用地方民歌《沂蒙山小调》《赶牛车》等,通过改编,解构,或是作为创作动机,融入到作品的创作中。
在歌剧的序曲中和唱段《沂蒙山,永远的爹娘》中,就可以听到沂蒙山小调的旋律。
在第一幕的婚礼中,也能听到山东民歌《赶牛车》的音乐素材。
在音乐表达方式上,全剧运用了独唱、对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结合情节的需要,在营造气氛、表达情感、推动剧情发展商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例如男高音独唱曲《爱永在》,就深刻表达出男主人公在战火中对于结发妻子的无尽的思念,而当男主唱罢,女高音的独唱回应,与男主角的唱段一前一后,将天各一方的二人,通过唱段联系在一起,似乎是近在咫尺,让人深刻体会到夫妻二人同力同心勠敌,又互相牵挂,是全剧中难得的温馨场景。
在角色的声部划分和歌词创作上,主创人员充分结合人物形象和性格分不同,进行了合理的划分和匹配,如作为女主角的海棠,青春热情,富有朝气,则采用女高音声部,歌词也昂扬向上,高亢嘹亮;在唱词上,以第一幕《婚礼曲》为例,“不怕风雨日头晒,大喜日子克大灾......上轿嫁衣自己裁......生死由咱来安排。
”等唱词,就将一个豪爽干练,面对敌寇当前仍毫无畏惧,勇敢坚强的山东女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呈现在眼前。
民族歌剧《沂蒙山》解析
民族歌剧《沂蒙山》解析《沂蒙山》是一部中国民族歌剧,描绘了中国革命时期抗日战争的沂蒙山区斗争故事。
以下是对该歌剧的解析:历史背景:《沂蒙山》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主要描绘了沂蒙山区红军和游击队与日本侵略者作战的场景。
这段历史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游击队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篇章。
主题:《沂蒙山》以沂蒙山区的斗争为主题,表现了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英勇奋斗精神和牺牲精神。
它强调了人民的团结和拼搏精神,力求唤醒人们对抗日战争的记忆和对那个历史时期的思考。
剧情:《沂蒙山》主要讲述了在沂蒙山区的红军和游击队领导下,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斗争的故事。
剧中通过描写不同角色的命运和遭遇,展示了人民群众在困难环境下的顽强意志和克难斗争的精神,同时突出了沂蒙山区人民的执着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愿望。
音乐:《沂蒙山》的音乐通过融合中国民间音乐元素和西方歌剧的表现方式,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民族音乐风格。
《沂蒙山》是一部中国的民族歌剧,该剧于1976年首演,由作曲家聂耳和作词家周而复合作。
以下是对该歌剧的简要解析:剧情背景:《沂蒙山》的故事背景设定在1942年至1945年的冀鲁豫边区革命根据地,主要讲述了中共党员、农民战士与沂蒙山地区土豪劣绅的斗争以及抗日战争胜利的故事。
人物描写:该剧通过对主要人物的塑造,展现出了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们的生活和命运。
主要的人物包括共产党员顾星群、地主子弟顾大儿、两位姐妹春蕾、刘心武等。
他们在战争与阶级矛盾的背景下,经历了许多离合悲欢。
音乐创作:聂耳的音乐作品在《沂蒙山》中得到了充分展示。
该剧的音乐既有豪放激昂的战斗曲,也有抒情婉转的爱情曲。
其中最著名的歌曲包括《我的祖国》以及《沂蒙山小调》等,这些歌曲凭借其深情的旋律和富有感染力的歌词,成为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
社会意义:《沂蒙山》是中国民族歌剧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通过对抗日战争和革命斗争的描写,展现了中国农民在艰苦环境中的顽强生活和不屈斗争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色经典”歌剧的艺术魅力之源
一部《白毛女》复排了 3次,一部《江姐》复排 4次,一部《洪湖赤卫队》也复排 4次,甚至还有了其“国家大剧院版”。
并且,这些歌剧的每一次复排,都引起了不小的高潮,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这些说明,“红色经典”歌剧具有持续的艺术魅力。
本文中的“红色经典”,主要是指 20世纪40―70年代产生的革命历史题材文艺作品。
那么,这些半个多世纪前产生的歌剧为何在今天仍有魅力呢?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红色经典”歌剧迎合了“后工业时代”滋生和蔓延的“怀旧”思潮。
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中老年人是在“怀旧”情愫中走进“红色经典”的,因为在这些歌剧中,他们找到了历史的年轮,找到了自己成长的脚步。
其次是强有力的“商业化运作”,也使得“红色经典”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进而在演出市场上赢得了票房。
当然,这些不过是一些外在原因。
今天,“红色经典”歌剧之所以仍具艺术魅力,其关键还在于这些歌剧都无愧于“经典”二字。
其最为成功之处就在于这些歌剧塑造出了一个个鲜活的艺术形象,比如喜儿、韩英、江姐等。
的确,一个喜儿、一个韩英、一个江姐,影响了几代中国观众,以致这些艺术形象在舞台上的每一次出现都将是一个“期待”。
那么,这些
人物形象为何如此吸引人?在笔者看来,这些人物形象都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象,而是多重文化形象的复合,具有文化多重性,进而具有基于文化的艺术魅力。
这正是“红色经典”歌剧艺术魅力之源。
下面以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形象为例予以说明。
从总体而言,韩英形象是“女英雄”、“革命者”、“渔家女”三种文化形象的复合。
一、作为“女英雄”的韩英形象
像许多“红色经典”作品中的女性英雄一样,韩英不仅被淡化了性别,而且还被男性化了。
剧中,韩英作为一个女性更多是从外貌、声音上展现出来的,尤其是其歌声,也成为最主要的性别标志;其对白和歌词中也有一些性别的提示(如“韩英姐”、“英姑”、“女儿”、“韩英姑娘”)。
但从歌剧的整体构思和艺术表现来看,韩英的性别被淡化了。
在剧中还有这样一个情节:韩母将一把渔民用的短刀作为传家宝交给韩英,要她为父报仇,但韩英将其赠予刘闯以激励他英勇杀敌,最后刘闯正是用这把短刀亲手杀死了敌冯团长。
但这把短刀并非爱情的信物。
总之,在歌剧《洪湖赤卫队》中,韩英的性别被淡化了,甚至被忽视了。
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应该是“红色经典”作品共有的特征。
众所周知,歌剧《洪湖赤卫队》的创作依托历史上洪湖赤卫队的旧事。
关于韩英形象的原型曾有不同说法:其一是女英雄贺英。
“说她坐骑一匹白马,能双手打枪,而且百
发百中,因而敌人一见白马就仓惶逃命。
并说她不单英勇果决,而且才干卓著,上马能管军事,下马能管政治。
”其二是女英雄钱瑛( 1903-1973)。
“钱瑛早年投身革命, 192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8年被派往苏联学习。
土地革命时期,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先后担任洪湖和潜江县委的领导工作,领导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是一位威震敌胆的传奇式女英雄。
”韩英这个形象中加入了一个男性英雄的感觉。
例如,《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第四段中“娘啊!生我是娘,教我是党!为革命,砍头只当风吹帽!为了党,洒尽献血心欢畅”一段,雄性十足。
尽管韩英唱段的设计还是按女腔设计的,但韩英形象无疑被男性化了,大脚、短发、打裹腿、扎腰带,一举一动都是男性化的;骑马、划船、打枪、格斗,一招一式也是男性化的。
总之,《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淡化了性别,成为一个被男性化了的女性形象,作为一个“女英雄”,具有“响马文化”的特征。
二、作为“革命者”的韩英形象
毋庸置疑,韩英是一个“革命者”,并具有那种基于“革命”的无产阶级文化内涵。
这首先是革命的自觉意识,崇高的思想境界,充分体现了“革命者”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尚的共产主义情操。
韩英不仅是一位“女英雄”,更不是一个真正的“响马”。
即使在敌人眼里,她仍是一个具有
高度政治责任感的共产党员。
的确,作为一个“革命者”,韩英已有先进的思想武装头脑,具有革命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这种表达方式在“红色经典”作品中多见。
在《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一段最后的“分节歌”中“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的表达,无疑是一个革命者崇高思想境界的体现。
其次是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主义气概。
大凡“红色经典”的英雄人物,都具有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例如,《刘胡兰》中的刘胡兰,《红霞》中的红霞、《红珊瑚》中的珊妹、《江姐》中的江姐、《红色娘子军》中的洪常青、《杜鹃山》中的柯湘等,他们都是为了革命利益,将个人的安危置之度外,在敌人的利诱和拷打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中表现出大无畏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这也是“红色经典”的常用手法。
三、作为“渔家女”的韩英形象
韩英是一位“女英雄”、“革命者”,但又是一个“渔家女”,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韩英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女英雄和革命者,但又像韩英唱段所咏唱的那样:“我娘生我在船舱”,“喝的湖中水,吃的岸边粮”,“风里来,雨里往,日夜辛劳在洪湖上”,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渔家女”。
韩英唱段――《洪湖水,浪打浪》《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表明了自己的阶级属
性和文化身份。
也正因为如此,“韩英”与“洪湖”作为两个文化符号,融为一体,不可剥离,进而使韩英这个人物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文化气息。
但韩英作为“渔家女”的艺术形象和她身上的那股乡土文化气息,更主要还是来自《洪湖赤卫队》这部歌剧作为“民族歌剧”的体裁与风格,特别是韩英唱段的创作更需要在民间音乐和现实生活找到依据。
正如作曲家张敬安、欧阳谦叔所说的:“韩英作为党的领导,是一个成熟干练的形象,同时,她又是一位渔家儿女,是深深植根于群众之中的。
因此,她的音乐形象的基调应该是柔中有刚、圆润流利,而音乐语言必须是接近洪湖地区的劳动群众的。
”《洪湖水,浪打浪》作为与秋菊的二重唱,最能塑造韩英作为一个“渔家女”的形象。
然而,这首歌曲的素材正是洪湖地区流行的民间小曲《襄河谣》。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也是如此,歌剧《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形象是“女英雄”、“革命者”、“渔家女”三种文化形象的复合。
韩英形象的这种文化多重性正是其艺术魅力之所在,也是“红色经典”歌剧持续具有艺术魅力的内在原因,都具有这种文化多重性。
对于一部成功文艺作品而言,其人物形象并不只是外在、直观的视觉形象,而且还应有一个内在、隐含的文化形象。
然而,这种文化形象则是这个人物的灵魂,进而成为受众期待感受和触及的东西。
正是在这种审美期待中,这个人物形象的艺
术魅力得以呈现,就给观众带来了一种永远值得品味和解读的东西。
总之,歌剧中的人物(尤其是主要人物)形象的文化多重性,体现了“红色经典”歌剧之所持续的重要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