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测试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井冈山会师、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和遵义会议,这几个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4月、1921年7月、1927年8月1日和1935年1月,其中②最早,④最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长征知识竞赛135道试题(附答案)
8.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首府是(B)。
A.福建长汀 B.江西瑞金 C.江西于都
9.红军长征时期我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是(B)。
A.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B.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C.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10.土地革命时期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革命组织名称是(B)。
A.李雪山 B.谭政 C.彭雪枫
60.1932年10月,红(C)方面军被迫离开根据地向西转移,途经南阳的新野、邓州、内乡、淅川等地。
A.二 B.三 C.四
61.1932年11月,红(B)军在战略转移中经过桐柏、唐河、方城、社旗、南召等县,进入伏牛山区。
A.二 B.三 C.四
62.1934年11月,红二十五军退出(A)开始长征。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工农武装割据
5.毛泽东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思想的著作是(C)。
A.《井冈山的斗争》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C.《反对本本主义》
6.中国共产党在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是(A)。
A.茶陵县工农兵政府 B.宁冈县工农兵政府 C.永新县工农兵政府
7.1931年11月,在中央苏区成立了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是(C)。
A.敌强我弱 B.装备落后 C.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
16.党内(A)在第五次反“围剿”中的错误指挥,是造成中央红军被迫撤离中央苏区,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
A.“左”倾冒险主义B.经验主义C.主观主义
17.红军长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C.北上抗日
18.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撤离,开始长征。
《长征》测试题及答案
《长征》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长征开始于哪一年?A. 1934年B. 1935年C. 1936年D. 1937年答案:A2. 长征的总里程是多少?A. 5000公里B. 10000公里C. 15000公里D. 20000公里答案:D3. 长征途中,红军渡过了哪条大河?A. 黄河B. 长江C. 珠江D. 松花江答案:B4. 长征期间,红军成功突破了几次敌人的封锁线?A. 4次B. 5次C. 6次D. 7次答案:C5. 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什么?A. 会宁会师B. 遵义会议C. 四渡赤水D. 飞夺泸定桥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为了______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大转移。
答案: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2. 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______次重要的会议,其中最著名的是遵义会议。
答案:三3. 长征期间,红军在______地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最终成功突围。
答案:贵州4. 长征结束后,红军到达了______,与当地红军会师。
答案:陕北5.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长征的历史意义。
答案: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锻炼和培养了党的干部,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
2. 长征途中,红军是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答案:长征途中,红军面临了极其艰苦的环境和敌人的重重围追堵截。
他们依靠坚定的革命信念、严格的纪律和出色的指挥,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成功摆脱了敌人的追击。
同时,红军还积极发动群众,得到了沿途人民的支持和帮助,最终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长征的胜利。
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及答案,我们对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红军长征》 习题
第12课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从1930年10月到1933年3月,蒋介石调集国民党军队,发动了四次大规模围剿,主要针对的地区是()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中央革命根据地C、陕甘宁边区D、左右江根据地2、红军连续取得反抗国民党的“围剿”战争的胜利,主要是()A、红军力量强大B、国民党内部发生了分裂C、红军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方针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3、蒋介石发动第五次“围剿”的时间是在()A、1930年B、1931年C、1932年D、1933年4、领导红军取得前四次反“围剿”胜利的指挥者有()①毛泽东②朱德③周恩来④博古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5、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调集50万人重点围攻B、蒋介石有帝国主义的全力支持C、蒋介石的50万人装备先进D、党中央领导人执行“左”倾冒险主义方针和政策6、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秋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7、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指()A、遵义会议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会宁会师8、1935年的遵义会议上事实上被确立为新的党中央领导核心的是()A、周恩来B、朱德C、邓小平D、毛泽东9、在长征途中,红军终于摆脱了蒋介石几十万军队的围追堵截,掌握了作战主动权是()A、攻占遵义B、四渡赤水C、巧渡金沙江D、强渡大渡河10、红一方面军结束长征的标志性事件是()A、强渡大渡河B、巧渡金沙经江C、陕北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11、长征宣告胜利结束是在()A、1934年10月B、1935年10月C、1936年10月D、1938年10月12、红军最后结束长征是以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为结束,这三大主力包括()①红一方面军②红三方面军③红二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红军结束长征,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陕北吴起镇B、甘肃会宁、静宁将台堡C、江西瑞金D、贵州遵义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七十多年前,有一群人为了生存和信念,被迫踏上艰险的万里征程,途中经历了千辛万苦。
长征的练习题(打印版)
长征的练习题(打印版)# 长征的练习题## 一、选择题1. 长征开始的时间是:- A. 1934年10月- B. 1935年10月- C. 1936年10月- D. 1937年10月2. 长征的总里程大约是:- A. 5000公里- B. 10000公里- C. 15000公里- D. 25000公里3. 长征期间,红军主要面临的困难不包括:- A. 敌人的围追堵截- B. 恶劣的自然环境- C. 充足的物资供应- D. 内部的分歧和斗争4. 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 到达陕北- B. 渡过金沙江- C. 四渡赤水- D. 会师甘肃会宁## 二、填空题1.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______而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2.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______次重要的战役。
3.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_。
4. 长征中,红军成功渡过了______、______等多条大河。
## 三、简答题1. 简述长征的历史意义。
2. 长征中有哪些著名的战役和事件?## 四、论述题1. 论述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
## 五、判断题1.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2. 长征期间,红军没有进行过任何战斗。
()3. 长征的最终目的是建立革命根据地。
()4. 长征精神只对过去有影响,对现代社会没有意义。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 A2. D3. C4. D### 二、填空题1. 摆脱敌人的围追堵截,保存革命力量2. 四3.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团结协作4. 金沙江、大渡河### 三、简答题1. 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锻炼了红军,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2. 长征中著名的战役和事件包括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
### 四、论述题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的应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坚定信念: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练习题1.与前四次反“围剿”相比,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党在军队数量上占优势B.中共中央推行“左”的错误主张C.革命根据地力量弱小D.国民党武器装备好2.“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摘自《长征组歌》。
你认为“红军主力上征途”的主要目的是()A.准备北上抗日B.保存实力,进行战略大转移C.与敌人决战D.扩大革命根据地,传播革命火种3.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的时间是()A.1933年10月B.1934年10月C.1935年10月D.1936年10月4.如果以“转”字串起红军长征的历史,图中“重大转折”指的是()A.井冈山会师B.长征开始C.遵义会议D.长征结束5.“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一向发言很少准备提纲的毛泽东这次却破例了。
他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述了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确立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C.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毛泽东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6.红军长征途中,哪一军事行动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7.下列毛泽东诗句中,与下图有关的是()A.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D.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8.下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将军外交家黄镇在1935年创作的一幅漫画,这幅漫画定格了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
下列诗歌与之反映的史实相符的是()A.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B.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C.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9.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实地考察中国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该有()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0.陕北民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中唱道:“一道道的(那个)山来哟一道道水,咱们中央红军到陕北……”歌词描述的场景发生于()A.吴起镇B.井冈山C.遵义D.南京11.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题库长征(含答案)
长征题库(含答案)选择题:A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 B.红一,二,三方面军C.红二十五,二十七军和红十五军团D.红二,六军团,四方面军D2,红军长征的原因( )A.日本的入侵B.北上抗日C.伪满洲国的建立D.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B3,红军长征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河B.渡过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翻过大雪山D 4.《八一宣言》最早刊载于1935年10月1日中共在哪个城市出版的中文《救国报》第十期上?( )A.纽约B.伦敦C.莫斯科D.巴黎A5,红军长征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宁会师B.陕北会师C.红军攻克遵义D.懋功会师D6,长征途中,中共历史上具有生死攸关的转折意义的大会是( )A.两河口会议B.巴西会议C.俄界会议D.遵义会议D7,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强渡大渡河B.四渡赤水C.渡过金沙江D.遵义会议的召开C 8.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 )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吴起镇B.直罗镇C.会宁B9.( ),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从而结束了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长征。
A.1934年10月B.1936年10月C.1938年10月A10.毛泽东同志曾说过:"( )一仗,给党中央把全国革命大本营放在西北的任务,举行了一个奠基礼。
"A.直罗镇B.太原C.徐州A11.由于中国共产党内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长征。
A.“左”倾错误B.“右”倾错误C.整风运动B12.(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史的转折点。
A.瓦窑堡会议B.遵义会议C.娄山关会议C13,1931年1月,遵义会议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 )A.政治和军事问题B.政治和思想问题C.军事和组织问题D.军事和作风问题D14,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张国焘同志错误的决定》是在( )A.两河口会议上B.沙窝会议上C.巴西会议上D.俄界会议上D15,"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中的"难"包括 ( )A.国民党的围追堵截B.穷山恶水的自然条件C.党内"左倾"错误的影响D.ABC都有A16,指挥红军粉碎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第四次"围剿"的是( )A.周恩来朱德B.毛泽东朱德C.毛泽东周恩来D.朱德陈毅D17,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 )A.敌强我弱B.装备落后C.鄂豫皖等革命根据地反"围剿"失败D.错误的军事指导方针C18,下列哪一项不是遵义会议的内容( )A.集中全力纠正了"左"倾错误B.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C.选择毛泽东为中共中央主席D.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D19,遵义会议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主要是因为( )A.排除了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消极影响B.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C.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和红军以及中国革命D.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的重大问题B20,长征途中,红军变被动为主动的首次军事行动是(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B21,在第五次反"围剿"斗争中,博古,李德推行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提出的口号是( )A."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B."御敌于国门外","不丧失守土"。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练习一、选择题1、在“弘扬长征精神”宣传活动中,小武模拟“重走长征路”,正确的行程是()①遵义②瑞金③吴起镇④泸定桥A.②①④③ B.②①③④ C.①④②③ D.①②④③【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34年10月,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离开瑞金(②),向湘西前进,冲破敌人的四道封锁线,人员损失过半;后改向贵州前进,渡过乌江,夺取遵义(①),召开遵义会议。
此后,红军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④),爬雪山,过草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在吴起镇(③)胜利会师;1936年10月,会宁会师,长征胜利结束。
因此②①④③符合题意,故选A。
2.红色战士志气昂,好比东方升起的太阳,不怕牺牲,英勇杀敌猛如虎,冲锋陷阵,无坚不摧谁敢挡。
”这是红军长征期间出现的一首战斗歌曲。
以下长征途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湘江战役②巧渡金沙江③吴起镇会师④飞夺泸定桥⑤甘肃会师⑥爬雪山,过草地A.①②④⑥③⑤B.①②⑤③④⑥C.②①④⑥⑤③D.①③④②⑥⑤【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红军长征路线的相关知识。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被迫进行战略转移,1934年从瑞金出发,经过湘江血战后,遵义会议召开,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地位,1935年,红军在毛泽东正确军事指挥下,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四渡赤水河,爬过雪山,越过草地,最后在甘肃会宁地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按时间顺序排列是①②④⑥③⑤,本题选A。
3.“……历时12个月,天上数架飞机轰炸,地下数万大军堵截,愣是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踏出了一番天地……”文中描述的历史场景是( )A.北伐战争 B.红军长征 C.血战台儿庄 D.解放南京【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用一双脚纵横万里,跨越11个省”可知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红军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习题一、基础题1. “子弟兵,别故乡。
王明路线滔天罪,五次‘围剿'敌猖狂。
红军主力上征途,战略转移去远方。
男女老少来相送,热泪沾衣叙情长。
”这是长征组歌中的《送别》。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送别”的发生地是()A.井冈山B.中央革命根据地C.遵义D.百色2.下图是从描述某事件的历史地图上截取的一部分。
据此判断该事件是()A.北伐战争B.秋收起义C.红军长征D.挺进中原3.某学校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小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
其中取材不当的是()A.四渡赤水河B.飞夺泸定桥C.翻越大雪山D.会师井冈山4.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的“远征”()A.是为了北上抗日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一次主动的战略转移D.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第五次“围剿”5.很多人认为贵州省的旅游可以归纳为:一栋房子,一个瓶子(茅台酒),一棵树子(黄果树)。
你认为贵州省的这栋房子之所以能够成为旅游景点主要是因为这里()A.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召开了中共“一大”D.宣告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6.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句词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B.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生死攸关的转折点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7. “长征精神”一直以来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断进取。
下列红军长征路线按照行程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一遵义一一湘江一一金沙江一一赤水河一一吴起镇8.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一金沙江一一遵义一一赤水河一一湘江一一吴起镇C.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一湘江一一遵义一一赤水河一一金沙江一一吴起镇D.中央革命根据地一一遵义一一金沙江一一湘江一一赤水河一一吴起镇8.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力量之源。
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
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红军长征的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那么,大家对红军长征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一1、红军长征的原因(B)。
A.日本的入侵B.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C. 北上抗日2、1934年10月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亦称红一方面军)被迫从(B )撤离,开始长征。
A.福建长汀B.江西瑞金C.福建上杭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三大主力是(A)。
A.中央红军,红二,四方面军B.红一,二,三方面军4、红军长征后,敌人先后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之间设置了(B)道坚固的封锁线阻拦红军。
当中央红军以血肉之躯突破敌人的最后一道封锁线时,人员已经由出发时的8.6万锐减到3余人。
A.3B.4C.55、1935年1月至3月,毛泽东等指挥的(A),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机动,迂回穿插于敌人重兵之间,成为我军战史上的光辉典范。
A.四渡赤水B.湘江之战C.娄山关之战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二6、长征途中,红军(B)跳出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变被动为主动。
A.强渡乌江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7、红军长征时经过大凉山彝族地区时,根据党的民族政策,与当地部落首领小叶丹歃血为盟的将领是(C)。
A.朱德B.彭德怀 C .刘伯承8、中央红军长征途中,蒋介石企图凭借天险大渡河,南攻北堵,围歼红军,妄图使中央红军成为(B)第二。
A.项羽B.石达开C.李秀成9、强渡大渡河时,红军一部分先有(A)名勇士作为先头部队强渡成功。
A.22B.19C.1710、1935年5月下旬,中央红军主力飞夺(A),越过了被敌人视为不可逾越的天险大渡河。
A.泸定桥B.赵州桥C.卢沟桥红军长征历史知识答题三11、长征路上中央红军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是(C)。
A.长板山B.梦笔山C.夹金山12、1935年10月19日,中央红军到达(C),胜利完成二万五千里长征。
A.陕西延安B.四川甘孜C.陕北吴起镇 13、语文书上学过有关长征的课文有(至少答出3篇):《七律.长征》《吃水不忘挖井人》《草地夜行》《丰碑》《倔强的小红军》《飞夺泸定桥》《金色的鱼钩》14、二万五千里是(A)所走的长征路程。
红军长征测试题
第四节红军长征一、选择题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A、最终目的是为了抗日B、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C、先消除内乱再全力抗日D、坚持反共反人民为主要目的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主要条件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大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D、中共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主要条件3、长征途中,红军冲出敌人包围是在A、四渡赤水后B、渡过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D、翻越夹金山后4、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有严重错误B、中国共产党仍未找到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D、中国共产党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5、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C、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二、阅读下列材料;“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1935年10月《七律·长征》请回答:1、《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是()A.遵义会议召开B.红军巧渡金沙江C.中央红军到达陕北D.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2、《七律·长征》诗中反映了哪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长征过程中哪一事件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此诗写后一年,关于红军长征又发生了什么事件?3、《七律·长征》诗中的“三军”是否仅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4、“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德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红军的长征习题精选
红军的长征习题精选红军的长征习题精选一、单项选择题1.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A.敌人力量强大B.红军指挥失误C.红军力量薄弱D.华北危机影响2.第五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重要条件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巨大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D.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最重要条件3.两次错误路线产生的根源在于()A.共产国际错误指导B.错误领导人排挤毛泽东C.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理论思想尚不成熟D.国民党分化破坏活动4.中共最终纠正了两次错误路线,最主要意义在于()A.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B.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C.拨正了航向,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挫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的阴谋5.诗中所说的这次“远征”发生的直接原因是()A.中共党内“左”倾错误带来的危害B.中国工农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C.根据地的革命武装不够强大D.王明分裂党中央的结果6.在这次远征中,红军打乱敌人追剿计划的行动是()A.飞夺泸定桥B.四渡赤水C.强渡大渡河D.渡过金沙江7.中国工农红军远征取得最后胜利的标志是()A.遵义会议的召开B.吴起镇会师C.会宁会师D.越过雪山草地8.中国工农红军远征的胜利是()①革命革雄主义的胜利②革命乐观主义的胜利③艰苦奋斗革命精神的胜利④毛泽东正确思想的胜利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9.中国工农红军的远征历尽了千难万险,既要战胜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还要逾越前进中的“万水千山”,其中红军逾越下列山川的先后顺序是①强渡大渡河②渡过金沙江③四渡赤水河④翻越夹金山A.③②①④B.②③①④C.③①④②D.③①②④10.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11.下列关于遵义会议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B.彻底清算了王明“左”倾错误路线C.在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和红军D.取消了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二、问答题12.2003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82周年,某校将举行新老党团员宣誓仪式。
长征的练习题
长征的练习题一、选择题1.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进行的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长征开始于哪一年?A. 1931年B. 1934年C. 1935年D. 1936年2. 长征期间,红军经历了哪些重大事件?A. 四渡赤水B. 飞夺泸定桥C. 巧渡金沙江D. 所有选项3. 长征的最终目的地是哪里?A. 延安B. 井冈山C. 陕北D. 瑞金4. 长征的总里程大约是多少?A. 5000公里B. 10000公里C. 15000公里D. 25000公里5. 下列哪一位不是长征期间的主要领导人?A. 毛泽东B. 朱德C. 周恩来D. 陈独秀二、填空题6.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的一次伟大______,它不仅保存了革命力量,而且为后来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7. 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的会议,确立了______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8. 长征期间,红军在______河上成功架设了一座浮桥,为红军主力顺利渡过金沙江创造了条件。
9. 红军在长征途中,曾遭遇了极其严酷的自然环境,其中包括了雪山、草地和______。
10. 长征结束后,红军三大主力在______胜利会师,标志着长征的最终胜利。
三、简答题11. 简述长征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意义。
12. 描述一下红军在长征途中是如何克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
13. 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四、论述题14. 论述长征精神对于当代青年的启示和影响。
五、案例分析题15. 阅读以下关于长征的案例,并分析红军是如何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靠坚定的信念和智慧,完成长征的。
案例:1935年5月,红军在大渡河上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国民党军队已经控制了河对岸,并在河上布置了严密的防线。
红军需要在没有桥梁的情况下,迅速渡过大渡河。
在这种情况下,红军是如何采取行动的?六、计算题16. 如果长征的总里程为25000公里,红军在长征中平均每天行进30公里,那么红军完成长征大约需要多少天?七、判断题17.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次战略转移。
初二红军长征练习题
初二红军长征练习题1. 以下哪个事件并不是红军长征的一部分?A) 湘江战役B) 四渡赤水C) 遵义会议D) 顶礼膜拜2. 红军长征起始地是在哪里?A) 井冈山B) 江西南昌C) 四川雅安D) 广西兴安3. 在长征中,红军曾经环绕哪片湖泊转战?A) 嘉陵江B) 洞庭湖C) 泸定桥D) 摄政湖4. 下列哪座山脉不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一?A) 千岛湖B) 大别山C) 黄山D) 白山黑水5. 红军长征的终点是在哪里?A) 陕北延安B) 四川长宁C) 贵州遵义D) 云南昆明6. 红军长征过程中,毛泽东和谁在党内地位平等,并建立了历史性的合作?A) 周恩来B) 朱德C) 彭德怀D) 陈毅7. 以下哪位红军将领在长征中因病牺牲?A) 周恩来B) 朱德C) 黄克诚D) 彭德怀8. 在红军长征中,红军是否曾与当地居民进行扩大的群众工作?A) 是B) 否9. 红军长征的目的是为了逃离国民党军队的追杀,最终实现什么目标?A) 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B) 扩大红军队伍,推翻日本侵略者C) 收复台湾,统一中国D) 改变社会现状,实现共产主义10. 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它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大影响。
请简要说明长征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意义。
答案解析:1. D。
顶礼膜拜是红军长征途中的一次重要事件,但并不是红军长征的一部分。
2. A。
红军长征的起始地是井冈山。
3. B。
红军在长征中曾围绕洞庭湖转战。
4. A。
千岛湖不是红军长征的途经之一。
5. A。
红军长征的终点是陕北延安。
6. B。
红军长征过程中,毛泽东和朱德在党内地位平等,并建立了历史性的合作。
7. C。
黄克诚是红军长征中因病牺牲的将领之一。
8. A。
红军在长征中曾与当地居民进行扩大的群众工作。
9. A。
红军长征的目的是为了打败国民党,建立新中国。
10. 自由发挥,回答长征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在1934年10月开始的一次历时约一年的战略转移行动。
红军不怕远征难 习题(含答案)
红军不怕远征难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该诗描绘的是()A.红军长征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2.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哪里会师,宣告了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结束()A.江西瑞金B.陕甘革命根据地C.贵州遵义D.甘肃会宁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回顾长征之路,追寻红色记忆。
宣告红军两万五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是()A.渡过金沙江B.遵义会议C.吴起镇会师D.甘肃会宁会师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红军长征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遵义②吴起镇③武汉④会宁。
A.①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以下对这一“传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D.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6.历史老师向同学们展示了如图所示几幅图片,该老师讲解的主题是()A.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B.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的艰苦斗争C.中国工农红军的五次反“围剿”斗争D.中国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7.长征是一次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伟大远征,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历史事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井冈山会师C.红军强渡大渡河D.红军三大主力会师8.红军长征开始的时间和地点分别是()A.1933年10月,井冈山B.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C.1935年10月,陕北D.1936年10月,会宁9.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壮举,对中国革命进程影响深远。
长征的历程说明()①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②革命重心从城市转移到了农村③中国革命道路艰难曲折④制定革命路线必须从国情出发。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10.一个美国知名学者在谈到长征时说道:“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了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题(含答案)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测试一、选择题(4分×10题=40分)1.“重走长征路”最合适的旅游线路是()A.瑞金﹣﹣遵义﹣﹣吴起镇﹣﹣会宁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C.瑞金﹣﹣武汉﹣﹣西安﹣﹣吴起镇D.上海﹣﹣瑞金﹣﹣武汉﹣﹣吴起镇【答案】A【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因为共产党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失败,1934年10月,中共中央从江西瑞金出发,开始长征;突破敌人的四到封锁线,度过湘江,改向贵州;渡过乌江,攻克贵州重镇遵义,召开遵义会议;然后历经艰难险阻,爬雪山,过草地。
1935年10月,陕北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甘肃会宁会师,红军长征胜利。
A符合题意;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向西,向北穿过11各省,行程二万五千里。
但是没有经过上海,BD不合题意;长征也没有经过武汉,C不合题意。
由以上分析可知,BCD不合题意,选择答案A。
2.这次会议召开后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显示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挥师北上,到达陕北,取得长征的胜利。
这次会议使“党和红军立刻呈现出全新的面貌”的原因是()A.作出了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决定B.初步实现了国共两党之间的第二次合作C.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D.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四渡赤水”“抢渡金沙江和大渡河”“长征”可知,这次会议是召开于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
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选择C项。
3.下列是某校为举办“中国共产党早期奋斗历程”图片展而搜集的图片,请你按事件发生的先后排序()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四幅图片反映的分别是井冈山会师、中共一大的召开、南昌起义和遵义会议,这几个事件分别发生在1928年4月、1921年7月、1927年8月1日和1935年1月,其中②最早,④最晚,B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B。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自定义类型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练习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4小题)1.童小鹏在《离开老家的一天》一文中写道:“这次离开根据地,当然是为了实现新的战略……反攻敌人,深入到敌人的深远的后方去消灭敌人……”这说明长征的目的是()A. 实现红军战略转移B. 宣传党的政治主张C. 建立新革命根据地D. 摆脱“左”的错误路线2.从1933年9月到10月间,蒋介石调集约100万兵力,采取“堡垒主义”新战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大规模“围剿”,经过一年苦战,反围剿失败。
随后,中国工农红军()A. 转入农村,发动群众B. 战略转移,北上抗日C. 挺进中原,战略反攻D. 战略决战,逐鹿中原3.一送红军,下了山,秋风细雨缠绵绵问一声亲人,红军啊,几时人马,再回山这是电视剧《长征》的主题歌。
红军被迫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原因是()A. 把革命形势推向全国B. 扩大革命根据地C. 放弃攻打大城市,向农村进军D. “左”的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4.“红日照遵义,长征排万难。
突破重围去抗日,高举红旗上延安。
转危为安靠谁人?伟大的共产党,伟大的毛泽东!”这段歌词直接反映的史实不包括()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B. 遵义会议召开C. 长征冲破敌军重重包围D. 红军到达陕北5.斯诺写到:“当今时代无与伦比史诗般的远征”,“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
与这一评价无关的是A. 总行程约二万五千里B. 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向农村C. 中国共产党走向成熟D. 克服雪山草地等艰难险阻6.美国军事史学家塞缪尔·格里菲斯曾指出:“他们(中国共产党人)能够忍耐难以言状的艰难困苦……边行军边打仗,同样解决了可能造成分裂的内部争端,同样生存下来了。
”材料所述的历史事件是()A. 工农红军的战略转移B. 刘邓大军跃进大别山C. 东北抗日联军艰苦抗战D. 八路军开辟敌后战场7.某旅行社从江西出发开展“重走长征路”的旅行探险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红军长征
一、选择题
1、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实质是
A、最终目的是为了抗日
B、对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
C、先消除内乱再全力抗日
D、坚持反共反人民为主要目的
2、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充分证明了
A、良好的群众基础是红色政权存在的主要条件
B、全国的革命形势,对红色政权的影响大
C、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存在,是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条件
D、中共的正确领导是红色政权存在的主要条件
3、长征途中,红军冲出敌人包围是在
A、四渡赤水后
B、渡过金沙江后
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越夹金山后
4、中国工农红军被迫长征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
A、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指导有严重错误
B、中国共产党仍未找到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C、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北上抗日的重要性
D、中国共产党失去了广大人民的支持
5、遵义会议成为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
A、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B、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D、是中共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问题的开始
二、阅读下列材料;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
——毛泽东1935年10月《七律·长征》请回答:
1、《七律·长征》的写作背景是()
A.遵义会议召开B.红军巧渡金沙江
C.中央红军到达陕北D.三大主力红军会宁会师
2、《七律·长征》诗中反映了哪些具体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长征过程中哪一事
件最能体现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此诗写后一年,关于红军长征又发生了什么事件?
3、《七律·长征》诗中的“三军”是否仅指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4、“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红军老前辈”。
你认为“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一蒋介石要求国民党军,对根据地“予以严密封锁,使其交通物质,两相断绝,则内无生产,外无接济,既不德得活动,又不能鼠窜,固守一隅,束手待毙。
”
——引自《处理剿匪省份政治工作报告人(1934年)》材料二粟裕在回忆第五次反“围剿”时说,十九师是红七军团的主力、战斗力强,擅长打野战,但没有见到装甲车……部队一见到(国民党军的)两个铁家伙打着机枪冲过来,就手足无措,一个师的阵地便是被两辆装甲车冲垮。
——引自《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材料三长期的战争使扩大红军指标难以如期完成。
如“上杭县才溪乡,共有二千余口人,在一次一次的扩军突击后,乡里只剩下壮丁七人,还要进行突击(扩大红军),这当然不现实。
”
——引自《李志民回忆录》(1993年)材料四粮食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的摆在我们面前,谷价到处高涨,有些地方如会昌、瑞金、博生、于都等处已涨到七八元一担。
应该收集的土地税和公债谷子还差着很巨大的数目。
——引自《红色中华》第146期(1934年)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红军在进行第五次反“围剿”时所面临的严峻内外形势。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指导方针和客观形势两方面分析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健康文档放心下载放心阅读
失败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