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10-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式”和“方程”之间的关系;
2.能够准确地理解并应用等式的概念;
3.学会使用递归的方式解决含有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
4.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式与方程的解法。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式与方程的基本概念;
2.熟练使用递归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内容
1.式的概念和性质;
2.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3.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
1. 授课导入
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区别和联系。
2. 理解式的概念
•定义式的概念:由数、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集合;
•式的性质:相等的式可以互相替代。
3. 一元一次方程
•引入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解释未知数的含义;
•学习使用递归的方法解决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题方法。
4.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引入实际问题,让学生将其转化为方程并求解;
•练习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总结实际问题应用式与方程的步骤。
五、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概念;
2.举一反三法: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其他问题中;
3.练习训练法:通过反复练习来掌握解题方法。
六、教学反馈
1.课堂练习:对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检查其理解情况;
2.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分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深对式与方程的理解。
七、教学延伸
1.拓展应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其他领域中,如几何、代数等;
2.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式与方程的更多性质和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说课稿【第1篇】
一、教学内容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一节,在整个中学数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既可以根据它来判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又可以为今后研究不等式,二次三项式,二次函数,二次曲线等奠定基础,并且用它可以解决许多其它综合性问题。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并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渗透数学的简洁美。
说教学重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
说教学难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逆定理的运用。
教学关键:对根的判别式定理及其逆定理使用条件的透彻理解。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四种解法,并对的作用已经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来进一步研究作用,它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总结。从思想方法上来说,学生对分类讨论、归纳总结的数学思想已经有所接触。所以可以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培养学生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和对教材的分析,以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的说教学目标是:
知识和技能:
1、感悟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的产生的过程;
2、能运用根的判别式,判别方程根的情况和进行有关的推理论证;
3、会运用根的判别式求一元二次方程中字母系数的取值范围;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推理论证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向学生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的简洁美;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够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求解方
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提出假设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实
际问题建立方程,进行求解。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耐
心和细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方法。
•难点: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建立方程。
三、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
•学生:提前复习相关知识,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四、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老师通过举例子引入方程的概念,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例,引起学生兴趣,激发学习积极性。
2.理解方程(15分钟)
•老师讲解方程的定义及基本形式。
•学生通过课本所给例题,掌握方程的概念。
3.实际问题建立方程(20分钟)
•老师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建立方程。
•学生分组合作,尝试解决老师布置的问题,并建立方程。
4.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25分钟)
•老师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学生通过课本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练习(20分钟)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课后练习题。
•老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
五、课堂小结
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方程的重要性及解题思路,激励学生继续学习。
六、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习题,巩固学生所学内容,鼓励学生认真完成。
七、教学反思
老师及时总结本节课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对一元一次方程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式与方程》说课稿
一、引入(约200字)
大家好,我是今天的数学课教师,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内
容是《式与方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将会学习到解方程的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目标与要求(约200字)
在本节课中,我们的学习目标是: 1. 掌握解一元一次方
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 能够灵活运用解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约200字)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解一元一次方程,也就是找出方程中
的未知数。同时,我们也将重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帮助他们理解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学生
在分析问题、列方程、解方程的过程中进行逻辑推理,难度相对较大。
四、教学过程(约800字)
1. 激发兴趣(约100字)
在开始正式教学之前,我会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问题激发
学生的兴趣,例如:“小明有几个苹果,如果他再买5个苹果,总共会有15个,那么小明原本有几个苹果呢?”这样的问题
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引入与讲解(约200字)
接下来,我们将进入正式的学习环节。我会通过示范和讲
解的方式引入式与方程的概念,解释方程中的未知数以及如何通过方程求解未知数的值。同时,我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讲解方程与实际问题之间的联系。
3. 解题演示与练习(约300字)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我将进行
解题演示。我会选取一些简单的方程例子,从列方程、解方程的步骤,逐步演示解题过程,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93页“练习与实践”3—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设计理念:
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价值。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复习根据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2、复习解题步骤。
提问:我们过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板书:
(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板书:关键:找等量关系)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第【1】篇〗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12册92——93页“练习与实践”3—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明确其中的关键是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出方程解答两、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2、使学生能根据应用题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来解答。
3、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解题方法
设计理念:
通过不同题型的训练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而且能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方程是描述数量关系的一种常用和有效的数学模型,列方程解决问题具有独特的方法价值。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揭示课题
1、引入课题。
我们已经会根据几个数之间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今天这节课,我们着重复习根据应用题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列方程解答,(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能根据题意正确地列方程来解答应用题。同时还要能根据数量关系的特点,灵活地选择算术方法或用方程来解答应用题。
2、复习解题步骤。
提问:我们过去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怎样的?
板书:
(1)审题,用x表示未知数;
(2)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3)解方程;
(4)检验,写答案。
你认为其中最关键的是哪一步?为什么?
指出:列方程解应用题要按照解题步骤进行,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板书:关键:找等量关系)因为方程是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来的,只有等量关系找正确,对照等量关系列出的方程才正确。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第1篇】
式与方程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整理与反思之《式与方程》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能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几何图形的周长、面积、体积等公式。
2、明确方程、解方程和方程解的概念,弄清楚方程与等式的区别。
3、正确理解方程的含义,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教学重点:
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方程的相关概念;熟练地解建简易方程。教学难点:
明确等式与方程的区别,能熟练解简易方程。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过程:
一、导学设疑,揭示课题
1、出示:CCTV、SOS、UFO、NBA、CS、ATM、VIP 师:看到这些字母你立刻想到了什么?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那么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内知识相信大家也一定能学会。
2、今天我们就围绕字母所涉及到的式与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与反思。(板 书课题)
二、自学质疑,沟通联系
1、同学们先想一想,在我们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中,用字母都表示
过什么呢?
出示问题后,汇报交流 大家都想好了吗?谁来说说?
(1)根据回答板书: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接着让学生举例来说明,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s=vt 还可以表示什么呢?(2)板书:表示计算公式。你能举个例子吗? 根据回答板书:s=ah c=4a 用字母表示平面图形计算公式
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的相关计算公式。用字母表示立体图形体积计算公式
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体积公式。在简写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点名回答)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 人教版 式与方程(教案)
式与方程(1)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及作用,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及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
2、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培养学生归纳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
3、进一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代数思想。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等。
课前准备
字母卡片、课件
教学时间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复习
出示字母卡片
问:同学们,看到老师手中的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能很快地说出它表示的意义吗?
CCTV VIP CM AKM
学生将看到的字母组合回答出来。
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那我们今天就围绕字母所涉及到的式与方程第一课时的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师生互动,整理复习
知识点: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
师问:请同学们想一想,用字母可以表示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表格内容
①用字母表示数量。
如:一班男生有a人,女生有b人,一共有(a+b)人。学生照样子说一说。
②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vt
如果工作总量用c表示,工作时间用t表示,工作效率用a 表示,那么C=at
③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
课件出示相应的图形,学生回顾计算公式
④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提问:怎样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学生一边回忆,一边写。
⑤用字母表示其他
b a +c
a
=b+c
a
ABBABBABB......
Cm、dm、m、km......
三、巩固练习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式与方程-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算术式的概念;
2.能够根据问题的要求,列出算术式;
3.能够初步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教学重点
1.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
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一些简单的口算练习以及小学生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
2. 讲解
2.1 算术式的概念及其用法
询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算术式吗?”让学生自己尝试回答。然后通过更详细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算术式是由数字和算符组成的表达式。为了更好地理解算术式,老师可以列一些例子,例如:5+3、8×2、4-2等等,然后通过一些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2.2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一些常见的方程问题,例如:“班里有一部分同学去游泳,还有5个人没有去,请问这个班有多少人?”,然后通过引导学生列出方程的形式,并通过解题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3. 练习
为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可以适当组织学生的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4. 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初步掌握算术式和方程的相关知识,并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尽量让学生进行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五、教学反思
由于六年级学生的数学基础比较好,因此本节课的难度相对较低。在讲解算术式和方程的过程中,还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拓展知识,例如多项式、二次方程等等。此外,在练习环节中可以设计一些类型不同、难度适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练习能力。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案《6.1.3 式与方程》4-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式”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式”的概念进行计算;
2.能够正确区分“等式”和“方程”的概念;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
4.能够独立解决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式”的概念及应用;
2.“等式”与“方程”的区分;
3.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三、教学难点
1.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2.在实际问题中应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四、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学生练习册;
3.黑板、彩笔;
4.一元一次方程解法总结表。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新知识
1.回顾“式”的概念,让学生回忆并举例说明“式”的运用;
2.引导学生思考“等式”和“方程”有什么不同之处。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
1.讲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和特点;
2.演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步骤;
3.练习一些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计算。
第三步:拓展练习
1.提供一些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尝试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
2.分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3.汇报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答案。
第四步:课堂小结
1.总结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2.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3.激励学生勇于尝试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课后作业
1.完成练习册上与一元一次方程相关的习题;
2.思考并解决下列问题:如果一个数的三倍再加上5等于17,这个数
是多少?
3.复习今天学习的内容,做好知识的巩固。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初步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和解法,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进行解决。希望学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1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它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
2.通过根与系数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2.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3.教学疑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4.解决办法;在实数范围内运用韦达定理,必须注意这个前提条件,而应用判别式的前提条件是方程必须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目分析题中有没有隐含条件和。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解方程①,②。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由沉重得出结论,教师提问: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推导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
设是方程的两个根。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1.如果的两个根是,那么。
如果把方程变形为。
我们就可把它写成的形式,其中。从而得出:略写
结论2.如果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
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练习1.(口答)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第【1】篇〗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会用等式的性质解一些简单的方程。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及其作用,能正确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
3、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用字母表示数、解方程
教学难点:
解方程的依据、理解等式的性质
设计理念:
通过复习“用字母表示数”,引发学生对旧知的回忆,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各种形式的讨论,也使学生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人合作的习惯,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了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一、揭示课题我们在复习了整数、小数的概念,计算和应用题的基础上,今天要复习解简易方程,(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
步明白字母可以表示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加深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解简易方程的步骤、方法,能正确地解简易方程。
二、整理与反思
复习用字母表示数
1、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
(1)求路程的数量关系。
(2)乘法交换律。
(3)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提问: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作用?用字母表示乘法式子时要怎样写?
2、你能自己举出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吗?
长方形的周长C=2(a+b)
加法交换率a+b=b+a……
3、什么叫方程?方程与等式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1)教师引导:含有字母的等式叫方程。
(2)表示相等的式子叫等式。方程是含有字母的等式。
4、你知道等式有哪些性质?举例说一说。
强调:0除外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案与反思第【1】篇〗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用字母表示及其作用,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
【重点难点】
能正确的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及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
【谈话导入】
1、看到这些字母,你能立刻想到什么?
课件出示:
BTVsoskgNBA……
同学们能很快的说出这些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的意义吗说明字母在生活有一定的地位和作用。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式与方程。(板书课题)
【复习讲授】
复习字母表示数
1、结合谈话导入说说用字母表示数有什么优越性?
教师:用字母能简明的表达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计算公式,
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练习。
(1)填空。(课件出示)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写在练习本上。
①用s表示路程,v表示速度,t表示时间,那么s=()。
②b乘5、6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a乘h可以写作(),还可以写作()。
③a、b、c、d表示非0自然数,那么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
(2)订正后提问: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3、师生共同总结在写含有字母的式子时应注意的问题:
(1)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和字母中间的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
(2)省略乘号时,应当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3)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不能省略。加号、减号、除号都不能省略。
4、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81页的第一个“做一做”。
(2)根据题意写出各式表示的意思。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1】篇〗
复习内容:
第12册P92—93“练习与实践”7—9题。
复习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商品打折出售的含义,进一步掌握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熟练掌握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的方法,理解不同形式的打折问题之间的联系,并能熟练解答。注重知识间的联系与融会贯通。
2.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提高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让学生在学习和游戏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教学准备:
课件
课时安排:
第二课时
课前设计:
1.出示习题。一种图书打八折后售价是20元,这种图书原价
是多少元?
2.学生练习、交流、检验。
3.练习P93第7、8两题。指导学生理解“降价10%”的含义。第8题提醒学生注意:两种衬衫的原价是相同的,但由于打的折扣不同所以现在售价是不同的;所花的108元是两种衬衣现价的和。
4.练习P93第9题。
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探索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求出所框的4个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式与方程教学设计第【2】篇〗
教学设计
式与方程。(教材第80~82页)
1.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2.在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理解、概括、抽象和实际应用的能力。
3.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全员参与的意识。
重点: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方程的有关概念。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3式与方程》-人教版(1)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3 式与方程》-人教版(1)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6.1.3 式与方程》一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比例和方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掌握简单的代数运算,并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式与方程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四则运算、比例和方程有一定的
了解。但是,对于式与方程的内涵和应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式与方程的概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式与方程的概念及其应用。
2.难点:理解式与方程之间的关系,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式与方程的内涵。
2.运用实例讲解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理解方程的运用。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运用激励评价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教学PPT,展示式与方程的实例。
2.准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准备实物模型或图片,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方程的应用。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商店卖苹果,单价1元/斤,买了3斤,共花费多少钱?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 第7课时 式与方程(1) 》 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数与代数第7课时式与方程
(1)》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了解什么是代数式和方程式。
2.能够应用代数式和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灵活运用代数式和方程式来描述数学关系。
二、教学重点
1.代数式的概念及应用。
2.方程式的概念及应用。
三、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小黑板和粉笔。
3.教具:代数式和方程式示意图。
四、教学内容
本节课将重点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以及如何应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1. 代数式
代数式是由数字、字母和运算符号组成的符号组合,代表数之间的关系。例如,2x+3y=10就是一个代数式,其中x和y是未知数。
2. 方程式
方程式是由代数式构成的等式,表示两个代数式相等的关系。例如,2x+
3y=10就是一个方程式,它表示左边的代数式等于右边的代数式。
五、教学步骤
1.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引入代数式和方程式的概念,让学生了解
它们的作用和意义。
2.概念讲解:逐步讲解代数式和方程式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理解它
们的含义。
3.练习:让学生通过一些练习题来巩固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培养
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际应用:通过一些实际问题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应用代数式和
方程式解决实际问题,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下节课的预习任务。
六、教学反馈
通过课堂练习和讨论,检查学生对代数式和方程式的理解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巩固学习成果。
七、课堂延伸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引入更复杂的代数式和方程式,让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和练习。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学习,掌握代数式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与方程》
教学模式介绍:
核心素养下的培养是需要正确的教学模式作为载体的,对于以往的课堂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转型。核心素养下的教学设计是利用设计好的核心问题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激发和推动学生主体活动、能整合教材中内容并与学生生活实际相关联。在这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问题及其解决方式为主线的,整体设计思路是在教师的策划、指导和支持下,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与解决,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获得新知,构建新知。老师作为学习共同体的一员,和学生共同为问题的解决,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解决问题、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教学设计的课程环节:
讲什么——为何讲——怎么讲——讲怎样
设计思路说明: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和各种数量关系基础上进行的整理复习。教学开始,充分应用多媒体课件,以课本主题图引入新课;教学中,通过多处实例,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在展示与交流中加深对式与方程的认识,让学生能根据问题特征列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讲什么
1、教学内容
(1)概念原理:数量关系、方程;
(2)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3)能力素养:数学化、符号化、。
2、内容解析: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和各种数量关系,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
本课是《整理与复习》这一单元数与代数部分的第三课,对小学阶段所学过的有关“式与方程”的知识进行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复习。
二、为何讲
1、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整理和复习小学阶段有关“式与方程”的知识,使学生形成
“式与方程”的认知结构,提高系统整理复习的能力。会熟练地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自主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作用及方法,进一步建立符号意识,体会代数思想。在探索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3)理解基本数量关系,正确列方程解决问题,提高代数和方程意识。
2、目标解析:
(1)自主整理式与方程的知识体系,会用字母表示数,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简洁性。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熟练地解一些简易方程,能自觉进行检验。初步沟通算式、代数式、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
(2)体会从初步探究、演绎、归纳、验证,到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
(3)经历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明确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作用;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怎样讲
(一)教学准备
1、教学问题:
(1)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和各种数量关系,也积累了一定的学习经验。但是,对学生来说还是难以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
(2)学生容易对原来学过的各种运算律产生混淆。
【教学难点】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灵活地选择合理的算法,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支持条件:
(1)学生在学习本节课的内容之前,已经学会用字母表示数、运算法则、计算公式和各种数量关系,有了初步的基础,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2)科大讯飞“智慧课堂”,PowerPoint多媒体投影。
(二)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自主探究
【问题1】(1)我们学过哪些与“式与方程”有关的内容?
(2)某班有男生a人,女生b人,若每人发一本售价为2元的练习本,需要多少钱?这题涉及了哪些与“式与方程”有关的内容?
(3)我们还能用字母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与学生的谈话,帮助学生回忆有关“式与方程”的相关知识。将字母与数字、字母与字母相乘的简写方式在学生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有利于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
(3)教师引出课题并板书:式与方程。
【问题2】(1)我们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这些式子呢?
(2)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里,数字与字母、字母与字母相乘,书写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3)什么是方程?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什么叫方程的解?什么叫解方程?
(5)解方程的依据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掌握解方程的依据并回忆等式的性质,引导学生把有关方程的知识进行整理,如方程的概念,方程与等式的关系,什么叫解方程,解方程的依据(即等式的基本性
质)等。及时沟通方程与等式的联系和区别,并用简洁的方式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这一部分知识有一个完整的认识。
预设师生活动:(1)组织学生们分组讨论,交流汇报。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小结:(1)用字母能简明地表示数量、数量关系、计算公式、运算定律等,为研究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多方便。
(2)①当数字和字母、字母和字母相乘时,乘号可以记作“•”,或者省略不写,但数字要写在字母的前面。
②当“1”与任何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
③字母中间的其他运算符号不能省略。如:加号、减号和除号都不可以省略,数与数之间的乘号也不能简写。
(3)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5)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减)同一个数,结果相等。
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出示问题:
【问题3】(1)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什么?小云踢毽的数量怎么求呢?
(2)你能用其他的方法解答吗?
(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有哪些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以与生活相关的题为例,让学生独立完成,自主参与列方程解题的过程,结合自身实践总结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既锻炼了学生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预设师生活动:(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