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新教材)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50500d77d1f34693dbef3e9e.png)
新版(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新人教版精品文档小学数学第三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练习题一、火眼金睛。
(是角的打“√” 不是的打“×”)(12分)二、动动手,大家都来画一画。
三、看一看,比一比,做一做,到底谁对谁错。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8 分)(1)角的边越长,角越大。
()(2)角的两边叉口大,那个角就大。
()(3)角是由两条边组成的。
()(4)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精选高中小试卷案,为您推荐下载!1新人教版精品文档四、填一填。
(14分)五、把下图里的直角标记出来。
(16分)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14分)精选高中小试卷案,为您推荐下载! 2新人教版精品文档①先向右平移8格②再向下平移2格。
七、数一数,下图有几个角?(精选高中小试卷案,为您推荐下载!10分)3欢迎下载!、提升部分主题宴会服务的质量,从菜单的设计打印到配套餐具与调料的准备,特别是上菜的语言服务设计将是整个服务的点缀和装饰,开盘菜的欢迎词导入,餐中重头菜肴的介绍宣传,主食供应时的再次祝福,将时刻突出主人对主宾的尊敬热情,也通过此举服务让客人在心里更加加强对朋友盛情的美好回忆,真正、建立完善信息收集制度,降低投诉与提高存酒的信赖度精选高中小试卷案,为您推荐下载!新人教版精品文档4达到客人宴请的物质精神双重享受。
根据上半年收集的案例汇总看基本集中在客人对存酒的凝虑,由于当时信息记录单一不全面导致客人对自己的酒水存放不放心,后经部门开会加强细化存酒服务流程,特别注重值台员、吧台的双向记录要求及自带酒水的饮用与存放的书面记录,以此避免了客人心中的顾虑,查询时可以第一时间告知客人排除凝虑。
吧台人员在货架的分类上创新编号排放便于快速查找,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班会组织趣味活动,展示餐厅各项技能为营造快乐班会快乐工作的氛围,餐厅经常以活动的形式来组织趣味游戏,虽然时间短暂但是收获多多,拓展PK小游戏配备奖励式处罚,融洽气氛、消除工作中的隔阂,提高相互之间的信赖度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包括每月的消防突击演练以真正检验全员的真实性效果,提高处变不惊的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反应,当然托盘摆台技能的比拼才是我们真正的专业,从时间与质量考验选手的日常基本功,提高服务效率。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共18张PPT)
![部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课程纲要分享课(共1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4690ff8bed5b9f3f80f1c69.png)
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编写乘法口诀
享 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课
第15页,共18页。
4、课程评价 多元评价
(一)课堂评价(习惯养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并进行测量。
3.认识线段。
第6页,共18页。
我们的目标是:
掌握计算方法,能正
确笔算100以内加、减 法,会解决简单实际 问题。
第7页,共18页。
我们的目标 是:
1. 结合生活情景,知道角 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 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2. 会用三角尺判断一个角 是不是直角
3. 会辨认锐角、钝角, 掌握初步识图和画图 的技能
第12页,共18页。
我们的目标是:
1.在已认识整时的基 础上认识几时几分。
知道1时=60分
2.能正确读写时间。 3.学会节约时间,养成 按时作息的好习惯。
第13页,共18页。
我们的目标是:
1.找出最简单事物的排列
组合数。 2.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及 推理能力。
3.学会有顺序的,全面的
思考问题。
第14页,共18页。
1、课堂表现 2、作业评价 (二)作业评价
(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
1、计算能力:口算、估算、笔算 2、解决问题能力 3、实践操作能力 4、纸笔测试:单元测试;期末测试 (三)阶段性评价
享 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及推理能力,体会数学的特
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课
第3页,共18页。
2、课程内容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例3)》陈颖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例3)》陈颖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d6690e4fad6195f302ba68c.png)
精品PPT课件
3.
(1)买3瓶果汁一共花多少钱?
6×3=18(元) 口答:买3瓶果汁一共花18元。
(2)买2个面包和1盒牛奶,一共要花多少钱?
2×3=6(元) 6 + 4=10(元) 精品PPT课件 口答:一共要花10元。
精品PPT课件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精品PPT课件
精品PPT课件
本课件共有18张PPT, 课件播放完毕!谢谢 你的观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精品PPT课件
1.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你能用画一画的方法表示出这道题的意思吗?
精品PPT课件
共?元
怎样列式呢?
精品PPT课件
8×3=24( 8元+8)+8=24( 元)
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1个文具盒( 8)元, 3个文具盒就是( 3)个( )8 元, 求( 3)个( )8 的和是多少用( 乘)法计算。
(2)谁能完整地说说这道题的意思? 2 7 14 元
14
精品PPT课件
你还能提出其他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并解答吗?
精品PPT课件
精品PPT课件
1.看图填空:
7 6 42 4元2角
精品PPT课件
8 6 48 4元8角
精品PPT课件
2.算一算: 我买了一套经典故事
书,每本7元。
小强
马丁一共花了多少元? 7×6=42(元)
精品PPT课件
解答正确吗? 怎样检验呢?
精品PPT课件
买5个文具盒 多少钱?6个 呢?....
8×5=40(元) 8×6=48(元)
8×..........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2.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2.2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41e3f1d15abe23482f4def.png)
3.下面的计算对吗?对的在( )里画“√”,错的 画“×”,并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90 -55
42
.
90 -55 改正: 3 5
85 -24
51
85 -24 改正: 6 1
(×)
(×)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4.二(1)班图书角一共有60本书, 琳琳借走了28本,还剩多少本?
60-28=32(本) 答:还剩32本。
人两教位版数减数两学位数二(年退级位)上笔册算
2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
位)笔算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课堂练习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情境导入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必须用减法计 算哦!
中国比美国多 多少枚金牌?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探究新知
例 2 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
0
个位上0减4不够减,
4
从十位退1后,个位要 算( 10 )减( 4 )。
6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巧学妙记
退位减法要注意: 先从个位来减起, 个位不够十位退, 个位加10要牢记。 十位退后要减1, 这个规律记心里。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课堂练习
1.不用计算,你知道下面各题的十位是几吗?
答:应找回12元。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两位数减两位数(或一位数)退位减,先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 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返回
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笔算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
![二年级上册数学4 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ed62b0523968011ca30091b1.png)
《部编版》;统编;新人教版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对乘法的第一次系统的了解、认识。
教材在编排上紧紧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学生熟练而喜爱的游戏等活动,首先给学生呈现出几个相同加数求和的情况,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从而于头脑之中建立乘法的意义。
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一、以学生的活动情况提供同数相加的情况,引出乘法运算;二、进一步沟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联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材结合具体的事例,激发学生操作、观察等探究性的活动让学生开展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加深对乘法的理解和认识。
1.通过动手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2.认识乘号、因数,会读写乘法算式。
3.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的各部分名称,被乘数和乘数在乘法算式中的位置。
会正确地写出乘法算式。
4.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熟悉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时,用乘法表示,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5.学生知道1~6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初步记住1~6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6.使学生学会用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了解含有乘加或乘减的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够正确地进行乘加或乘减的运算。
(1)乘法的初步认识2课时(2)2~6的乘法口诀11课时(5的乘法口诀2课时)(2、3的乘法口诀1课时)(4的乘法口诀2课时)(乘加乘减2课时)(6的乘法口诀2课时)(解决问题 2 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加法算式的特点,明确用“几个几”表示。
4.教师明确:3+3+3+3+3=15可以列成乘法算式3×5=15或5×3=15。
5.教师以3×5=15为例,引导学生认识乘号、乘数与积,使其认识乘法算式并能够正确读写。
改写成乘法的方法和意义,并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列出后两道题目的乘法算式。
6×4=24或4×6=242×7=14或7×2=14 5.根据教师的讲解,同桌交流后明确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全章)》PPT教学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角的初步认识 认识角(全章)》PPT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4ea74e6c77da26925c5b083.png)
(×)
(3)一个直角的两条边越长,这个直角就越大。(×)
(4)直角是最大的角。
(×)
新知探究
5
我们认识了直 数学角书,表你面还有知角道吗? 是什什么么角角??
直角
新知探究
我认识锐角。
我发现每一个三 角尺上,除了有 一个直角外,剩 下的这两个角都 是锐角。
新知探究
比直角大的 角是什么角 呢?
比直角大的角是 钝角,看红领巾 上的这个角就是 钝角。
3 角的初步认识
第 2 课 时 认识直角
新知探究
3
这些图形中有角吗?
新知探究
3
这些这角些有角什都么是特直点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新知探究
每个三角尺上都有 一这个是直一角副。三角尺。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 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 直角比一比。
新知探究
你会用纸折一个直角吗?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4 用三角尺画直角。
3 角的初步认识
第 1 课 时 认识角
创设情境
今天我们一 你在图起中来能初找步到认哪 些角?识角。
新知探究
1
这些物品中都有角。
新知探究
一个角有几个顶 点?有几条边?
新知探究
边 顶点
边
边
顶点
边
边
一个角有一个顶 点,有两条边。
顶点 边
巩固练习
1.填空。
(1)一个角有( 1 )个顶点,( 2 )条边。
新知探究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1.判断下面角是不是直角。
(× ) ( ) ( ×) ( )
巩固练习
2.数出下面各图形中的直角。
( 1 )个直角 ( 4 )个直角 ( 2 )个直角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e2842b5d5901020207409cc3.png)
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最新部编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全册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下面内容: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100以内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物体,进一步认识时间,数学广角,数学实践活动等。
本册的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l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2、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3.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6.进一步认识钟表,了解钟表内一大格表示的时间意义。
7.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册重点:1、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
2、表内乘法。
本册难点:1、进位加、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理解乘法的含义。
课时安排:一、长度单位(3课时)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4课时)1、两位数加两位数……………………………………………………4课时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我长高了………………………………………………………………1课时三、角的初步认识(3课时)四、表内乘法(一)(14课时)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2、2~6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2课时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 6的乘法口诀…………………………………………………………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五、观察物体(4课时)六、表内乘法(二)(14课时)7的乘法口诀…………………………………………………………5课时 8的乘法口诀…………………………………………………………3课时 9的乘法口诀…………………………………………………………4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看一看?摆一摆………………………………………………………1课时七、认识时间…………………………………………………………3课时八、数学广角…………………………………………………………2课时九、总复习……………………………………………………………4课时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学习内容:1、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一)》范长霞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数学广角搭配(一)》范长霞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2aef614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e.png)
为什么三个数字能组成6个两位数,而三个人只能握三次手呢?
• 1、2、3能组 成几个两位 数?
• 12 13
• 21 23
• 31 32
• 每两人握一 次手,三人 一共握几次 手?
①②
③
2个数字交换位置,就表示不同的两位数,和顺序有关。 两人握手交换位置,还是那两个人握手,只能算一次,和顺序无关。
第三关
• 用红、眼、花三个字能组成几个词语?
眼 红
花
红眼 红花
红 眼
花
眼 花
红
眼红 眼花 花眼 花红
第四关
用0、2和5组成两位数, 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 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第五关三、应用拓展,深化方法
有几种穿法?
每次上衣穿1件, 裤子穿1条。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
搭配中的学问
建边小学 范长霞
数学广角城堡
密码是1和2组 成的两位数
十位的数比个 位多121Leabharlann 第一关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数的十位数和个位 数不能一样,能组成几个两位数?
123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做到有序。
第二关
①
②③
每两人握一次手, 三人一共握几次手?
①② ③
第六关
从数学广角回到家中有几条路可走? 你会选择那条路呢?
A——C A——D A——E
B——C B——D B——E
C
Α
学校
数学广角
D
家
Β
E
部编RJ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 上册 课件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8课时 解决问题
![部编RJ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 上册 课件 第2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8课时 解决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057b17b133d4b14e84246852.png)
探究新知
怎样解答?
照第(1)题的方 法哦画,一我画知。道了,应该用 减 法计算。
12面
一班 二班
优翼
?面
少4面
12–4 = 8(面)
探究新知
解答正确吗? 12减8等于4,三班确实比一班少 得4面,解答正确。
口答:二班得了 8 面。 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用减法计算。
对应练习
(教材第24页做一做)
口答:二班得了 15 面。 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用加法计算。
探究新知
【教材第24页例4(2)】
探究点2: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
(2)一班得了12面小红旗,三班的小红旗比 一班少4面,三班得了多少面?
探究新知
知道了什么? 一班得了 12 面小红旗,三班比一班 少得了 4 面。
要求三班得了多少面。
36-8=28(枚) 答:小丽有28枚。
巩固练习
2.乐乐家养了24只鸡,养的鸭比鸡少5只,养
的鹅?比2鸡4只多6只。乐乐家养了多少只鹅?
求比24只多6只是多少只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24+6=30(只) 答:乐乐家养了30只鹅。
巩固练习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少12个
鹅蛋:25-12=13(个)
课堂小结
1.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是多少”的 问题,用加法计算。 2.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是多少”的 问题,用减法计算。
巩固练习
1.小明有36枚邮票,小?丽的邮票数比小36明枚少8
枚,小丽有多少枚邮票?
求比36枚少8枚是多少枚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鸡蛋比鸭蛋多8个, 鹅蛋比鸭蛋少12个。
优翼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二)练习与训练》PPT精品课件
![《教学课件》部编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 表内乘法(二)练习与训练》PPT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447d1ef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c2.png)
专项练习
3. 口答:1只螃蟹8条腿,2只螃蟹多少条腿 呢?3只呢?4只呢?5只、6只、7只、8只呢?
2×8=16(条) 3×8=24(条) 4×8=32(条) 5×8=பைடு நூலகம்0(条)
6×8=48(条) 7×8=56(条) 8×8=64(条)
教材P76 练习十八 第6题
专项练习
6×6+8=44(个) 40<44,不够。
答:不能组装出一列有 6 节车厢的小火车。
教材P85 练习二十一 第6题
专项练习
5. ( )里最大能填几?
28
40
(7 )×4<29 45>5×(8)
48
36
(6 )×8<55 40>(4)×9
49 7×(7 )<50
54 6×(9)<55
教材P85 练习二十一 第7题
想:四七二十八。
4×7=28(箱) 答:一共运了28箱。
教材P73 练习十七 第5题
专项练习 3. 7×2=14 4×7= 28 7×3= 21 6×5=30
5×6= 30 7×7=49 7×6=42 7+6=13
6×7=42 7×4=28 6×6=36 3×7=21
你做对了吗?
7×5=35 6×4=24 5×7=35 5+7=12
5×8= 40 8×3= 24
8×7= 56 6×4= 24
五八四十 三八二十四 七八五十六 四六二十四
教材P77 练习十八 第8题
专项练习
6. 一共有多少人?
用的是哪句乘法口诀?
3×8=24(人) 三八二十四 答:一共有24人。
教材P77 练习十八 第10题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长度单位(94页)精品课件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 长度单位(94页)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7557276af45b307e8719791.png)
厘米
图钉的长 大约1厘米
测量比较短的物体时,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返回
认识厘米
例3
例3.量一量下面纸条的长度。
如何测量纸 条的长度呢?
要想知道较短物体的长度,可以用 “厘米” 作单位的尺子进行测量。
返回
认识厘米
尺子的0刻度对 准纸条的左端。
纸条的右端对着“5”, 纸条的长度就是5厘米。
返回
认识厘米
返回
认识线段及画法
4.下面的图形各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 4 )条
( 5 )条
( 5 )条
返回
认识线段及画法
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
1.线段的特征:(1)线段是直的;(2) 有两个端点;(3)可以量出长度。 2.量线段长度的方法:线段一端与尺子的 刻度0对齐,另一端对着的刻度就是线段 的长度。
认识线段及画法
像
、
、
这样直直的,
可以量出长度的线就是线段。
返回
认识线段及画法
线段的特征:
线段都是直的; 有两个端点; 可以量出长度;
返回
认识线段及画法
尺子的刻度0与线段 的左端对齐。
右端对着的刻度就 是线段的长度。
这条线段的长是2厘米。
返回
认识线段及画法
例 7 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1)先确定一个端点。 (2)再把尺子的刻度0与端点对齐。 (3)从刻度0开始沿尺子画到刻度3的地方,标出右侧端点。
1米
1米=100厘米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1米=100厘米
100厘米= 1米
米和厘米之间的进率是100。
返回
认识米尺及米和厘米间的关系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8.数学广角搭配(一)》高晓苛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
![部编二年级上数学《8.数学广角搭配(一)》高晓苛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690fb6cf12d2af90242e6d4.png)
数学广角
执教人:高晓苛
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这两个数字组成了一个两位数
12
这两个数字又组成了一个两位数
21
用1、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 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 几个两位数?
123
123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十位 个位
六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用0、2和3组成两位数,每个两位 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不能一样,能组成 几个两位数?
023
023
不是二位数 四个
每两个人只能握一次手,三个人握几次手?
2次
1次 3次
两件上衣,一条裙子和一条裤子。你 能搭配出几套不同的穿法?
② ①
③ ④
②
①
④
③
5角
买一个数学口算本,可以 怎样付钱?
来到数学广角,同学们感到 愉快吗?
制作单位: 登封市崇高路小学
录制人员:吴红丽 刘俊峰
时间:2015年12月4日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c15ea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b.png)
新部编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单元教学内容: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单元教材分析:通过第一学期“比较长度”的学习,我对长度和短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将直观地比较一些物体的长度。
在此基础上,本单元教授一些测量长度的知识,帮助学生理解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cm和1m的长度概念,初步理解线段。
主要特点是:1、注意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学习数学知识。
2、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学生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3、改变了线段的编排。
单元教学要求:1、学生初步体验了长度单位的形成过程,认识到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在活动中,学生了解长度单位cm和m,并初步确定1cm和1cm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4、5、学生最初学习用刻度(限制为整厘米)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确立长度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算物体长度的意识。
学生对线段有了初步的了解,并学会用刻度(限制为整厘米)绘制线段的长度。
单元教学重、难点:1、在活动中,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建立长度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单元课时安排:约4课时第一类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教材P1,2,示例1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
2.让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体验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在具体活动中用不同的物品作计量单位去测量同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教学准备:圆、正方形、三角形、回形针、铅笔、橡皮擦等。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老师想知道这本数学书有多宽。
你能帮老师想想可以使用什么方法吗?学生发挥想象,各抒己见。
【设计意图】:介绍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组织活动,体验数学(一)、组织学生用不同的物品作标准量同一长度。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 名师教学PPT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二年级数学上册 认识直角 名师教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25c7d2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e.png)
过道和车厢接头处,居然人满为患。
那一份寻找的耐心。
指坚持不懈、百折不挠,不达
目的不罢休。所谓“锲而不舍,
意 志
金石可镂”,就是是意志坚持 性的表现。
品
质
的
构
成
要
素
以上四个方面并不是孤立的,而是有着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但尤以第四点最能反映一个人意志品
质。水只有烧到100摄氏度才能开,差一度都不行!因此,必须克服一切困难,坚持到底。
挫折都有可能蕴藏着新的机会,希望就在转角,
奇迹往往在绝望之前发生。
A 认识到挫折的普遍性
关于挫折
听
一天,一只茧上裂开了一个小口,有个人正好
故 事
看到这一幕。蝴蝶艰难地将身体从那个小口中
并
一点点地挣扎出来,几个小时过去了……接下
如 何 对
思
来,蝴蝶似乎没有任何进展。看样子它似乎已
考
经竭尽全力,不能再前进一步了。这个人实在
3 坚强意志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意志的坚持
意
性
志
意志的自觉性
品
意志的自制性
质
意志的果断性
的
构
成
要
素
意志品质是指构成人意志的诸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和坚持性
等几方面,它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
意
志
品
质
的
构
成
要
素
是指动机或目的明确,并能够自觉行动。具有意志自
觉性的人,能够主动地、独立地调控自己的行动,为
关于挫折
如 何 对 待 挫 折
C 认识到挫折并不可怕
这本书鼓舞了许多人,因为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 告诉人们,成功与“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三更灯火五更鸡”、“头悬梁,锥刺股”没有 必然的联系。只要你对某一事业感兴趣,长久地 坚持下去就会成功,因为上帝赋予你的时间和智 慧够你圆满做完一件事情。后来,这位青年也获 得了成功,他成了韩国泛亚汽车公司的总裁。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共131页)
![最新部编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_共1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bf04c38250e2524de5187e77.png)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第一单元长度单位一、单元教材分析主要内容:统一长度单位,认识厘米、用厘米量,认识米、用米量,认识线段、量画线段。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认识长度单位,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长度单位的作用和1米=100厘米,并初步认识线段。
2、能力目标:会用刻度尺量、画物体的长度及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3、德育目标: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培养学生估量物体长度的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点:1、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
2、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知道1米=100厘米。
3、画和量线段的方法。
四、单元教学难点:正确的使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工具量和画线段。
五、单元教法设计1、统一长度单位,用不同的物品做计量单位去测量统一长度,来经历统一长度单位的过程。
2、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厘米和米的正确表象。
3、关于线段采取直接描述的方式,多补充线段的练习。
第一课时统一长度单位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1、2页学习目标:1、让学生学会量物体的正确方法,知道作为标准的物品要一个接一个摆放,要放平摆直2、使学生初步经历长度单位形成的过程3、让学生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及对生活的重要意义4、鼓励学生先估测再测量,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测量方法教学重点:学会用实物测量,体会测量过程中出现的不同情况,并初步掌握正确的测量方法教学难点:感知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教学准备:课件,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学具,小刀,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教学过程:一、演示“小马过河”课件,导入新课师:同学们能不能帮帮小马,让她顺利过河?二、出示自学指导1、用不同的物体作标准,量同一长度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学具,可以是一角硬币,曲别针,三角形或者小正方体,同学们一起来量一量我们数学课本的宽,好吗?师:同学们量得数学课本的宽是多少啊?告诉你的同桌,说说你是怎么量的啊?生:……(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板书写到黑板,出现了数学课本的宽,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的情况)师:同学们请观察这里(教师指着板书),大家发现了什么问题?生:……师:哦,对了,我们发现啊,同样是数学课本的宽,但是,为什么量出来的结果不一样呢?生:……师:哦,原来是这样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一忆:量线段
右端对准数字几, 长度就是几厘米。
0
1
2
3
4
5
6
7
8
这条线段有多长? 量一量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学一学:画线段
画到3厘米的地方
0
1
2
3
4
5
6
7
8
你能画出一条3厘米长的 线段吗?
返回
3厘米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5厘米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5厘米
画一条 5厘米 长的线段。 5厘米
(三)想一想
小红
小军
小刚
90厘米
1米20厘米
小刚的身高是大于90厘米,小于120厘米。比如:91厘米,92厘 三位米小,朋95友厘比米身,高1,米小2厘军米最,高1,米小18红厘最米矮。,小刚的身高可能 是( )厘米。
作业:第4页“做一做”(例5)。 第8页练习一,第3题。
哪一匹马先到达房屋?
4-2=2(厘米)
2厘米
画画线一段画: 1.画一条7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7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3厘米长的线段 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画两条线段使长度和为7厘米
Page 33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6厘米短2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算起!
2.口算:
9+8=
6+4=
5+7=
3+8=
每个班由2名老师带队
二(4)班 34人
二(1)班 35人
二(2)班 32人
二(3)班 37人
二(1)班和二(3)班一共有多少名学生?
35+37= 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说算法
35+37= 72 想:先加什么?
35
35
+3 7
+3 7
15
34
32
22
43-21
64-32
56-41
77-43
64-32=
38-25=
计
89-29=
56-54=
算
64-51=
57-44=
北京56票 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56-18=?
伊斯坦布尔9票
北京56票
北京比多伦多多多少 票?
多伦多22票
56-22=?ຫໍສະໝຸດ 你是怎样计算的 呢?56-22=? 34
我是用的口算: 50-20=30,
6-2=4, 30+4=34。
我是用计数器帮我算:
十个
我是列竖式 进行笔算:
要把相同数位对齐。
十个
56 -2 2
34
我们可以先从个位减起。
它们该坐哪个车厢,连一连。
在左面的每两 点间画线段,看看 你能画多少条?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线段
端点
端点
比一比
比一比
本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
1.笔算下面各题: 25+32=
复 习:
18 +21 =
43 +55 =
笔算不进位加法应注意什么?
(二)米和厘米 1米
1厘米
比一我比们,来你看觉一得看米这,和是1厘1米这厘米里是米1。米。 之间到有底什有么多关少系厘?米?
1米比1厘米长很多。
1米里有很多厘米。
二、探究新知
(二)米和厘米 1米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继续我 1,数们2:一,1起30,,来4数,一5,数6:2,0,7,83,0,9,1400。, 这5是0,10 60厘, 米。70, 80, 910米, =110000厘。米
( )√
()
( )√
()
1、指出下面哪些是线段。
()
()
()
()
()
()
1 不是
5 不是
2 是 6 不是
3 是 7
是
4 不是
填一填。 线段是( )直的,有( )个端点2。 三角形由( )3条线段组成。 正方形由( )条4线段组成。 两点之间可以画( )条线1段。 线段有长短吗? ( ) 有
把尺的“0”刻度 对准线段的左端。
Page 34
下面图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4条
5条
10条
下面图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 )4条
( )条3
( )5条
下面由几条线段组成。
8
6 8
8
有点难哦!
(6)条
有点难哦!
(3)条
用直尺把右边的两点连成一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连接每两点,你能画出几条线段?
3 +2 +1 =6(条)
有只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别一个山洞寻找食物, 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 小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起点
1 23
4 5
这条线是直的!
终点
摸摸长方体的棱、铁丝、绳子…… 你发现了什么?
线段是什么样子的?
直直的 有两个端点的
端点
有两个端点的直线叫线段。
想一想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下面哪些是线段?是线段的在( )里画“√”.
13
46+24= 70
46
+2 4
( 7 0)
个位上6加4得( ) 10 向十位进( ),1个 位写( 0).
想一想: 笔算加法要注意什么?
笔算两位数加法,要记作三条
1、相同数位对齐; 2、从个位加起; 3、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再见
两位 数减 两位 数
下届奥运会将 于
2008年 在中国北京举行。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注意:
1、审清题。
2、线段是直的, 有2个端点。
3、标明长度。
5厘米
练一练
(1) 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4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2) 画一条比5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3厘米
0厘米 1
2
3
4
5
6
7
8
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2=6(厘米)
6厘米 画一条比4厘米少2厘米的线段。
2
1.个位上5加7得12, 向十位进1, 个位写2。
72
2.十位上3加3得6,
6再加进位的1得7,
在十位上写( ) 7
35 +3 7
(7)2
想:个位上5加
7得( 1)2,向十 位进( 1),个 位写( 2).
练一练:
56+37= 93
56 +37
( 9 3)
个位上6加7得( ),
向十位进( ),个1位 写( )3 .
三、知识应用
(一)下面的长度单位对吗?
(1) 数学书长26米。 (2) 灯管长50厘米。 (3) 房间高3厘米。 (4) 字典厚6米。 (5) 大树高8米。 (6) 教室长10厘米。
(厘米) (√) (米) (厘米) (√)
(米)
三、知识应用
(二)量一量
约( )米
( )米( )厘米
三、知识应用
长度单位
认识米、米和厘米
孩子们,谁愿意来量一量黑板的长? 比一比,看谁量得快!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米
拿一把米尺,在你的身上 找一找,有没有1米。
从地面到我的脖子, 长度大约是1米。
再去我们身边找一找,有没有 我两只什胳么膊物打体开的的长长度度大约是1米。 大约是用1米米尺。量一量。
二、探究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