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概论第三章

合集下载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

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

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

分类标准分类结果

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

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

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

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

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外部表现形式)

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

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

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概论复习

体育概论复习

第一章 体育与体育科学

(重)

体育(广义的):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体育(狭义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竞技运动: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身体锻炼:是指以健身、医疗、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身体娱乐:是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 总概念视图:

注:广义的体育(亦体育运动),广义的体育的上位概念是文化(人类中文化),下位概念是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体育(身体教育)、竞技运动和身体锻炼、身体娱乐,形成概念体系。

体育概论是一门高度概括性的学科。

《体育概论》是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定的学科。

体育概论通过阐明体育的地位、功能、目的、任务和发展规律等,使人们正确地理解体育的实质,端正对体育的认识.

体育概论的研究过程:①收集信息

②加工信息

③创造信息

④反馈信息

研究方法---—系统方法

常用科研方法:(一)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

文献资料图书索引查阅是科学研究的前提

调查问卷法

(二)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比较法、分类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分析综合法、图解法、数学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不是一个术语问题,它是由一些术语组成的一个术语体系,体系中各个不同层次的术语有着内在的联系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体育概论

绪论

1体育概论研究对象: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学科性质: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它的理论本身就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意义。

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重点)

1

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2 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的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3 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4

5 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6 广义体育的3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的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共同点:(1)都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实践)(2)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3)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都要学习一定的体育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和技术(实践能力)(4)在内容和手段上有许多是三者共有的。

不同点:

主要目的不

同形式方法不同

体育增强体质、掌握技能技术,进行教育(挖掘潜

能)体育教学和锻炼

竞技运动创造优异成

绩运动训练与竞赛

身体锻炼(身)和身体娱乐(心)增强体质、休闲娱

乐玩和锻炼

7 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体育是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体育科学是对体育的规律的总结、研究和概括。两者不能混淆。)知识体系人——体育8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分为几个部分:(1)指导科学(2)基础科学(3)体育的应用学科:a自然科学类b社会科学类c人文科学类d管理科学类(4)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它是最接近于实践的一个层次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章节题库-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二、判断题 1.体育主要由学校体育、大众体育和社会体育构成。( ) 【答案】× 【解析】以实施体育的场所为标准,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等。
2.体育目的和体育目标其实是同一意义的不同表述方式。( ) 【答案】×
3/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www.100xuexi.com
第 3 章 体育目的
一、选择题 1.我国体育的目标是: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 )生活,为社 会主义建设服务。 A.娱乐 B.社会文化 C.经济 D.政治 【答案】 B 【解析】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我国的体育目标包括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丰富社会文化 生活,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提高国民素质。
2.我国体育的任务是什么? 答: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 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我国体育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人民体质。 (2)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技术。 (3)提高运动技术水平,攀世界体育高峰。 (4)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5.( )划分,体育途径可以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A.区域 B.目的 C.时间 D.年龄 【答案】 A 【解析】根据实施体育的场所的不同,可将体育划分为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 等。根据体育参与者职业的不同,可将体育划分为职工体育、农民体育、军人体育、特殊人 群体育等。根据体育工作的本身特征,可将体育分为体育教学、体育锻炼、运动训练、运动 竞赛。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三、我国的体育目的
我国的体育目的为: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 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作为文化活动的体育,归根结底在于满足人们的健 康和文化需要,从而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地发展。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四、我国的体育目标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A B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第三节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二、实现我国的体育目的、目标的要求
2
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
在体育实践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就是学校 体育必须要以“强身育人”为宗旨,群众体育要以“健身育 人”为中心,竞技运动要以“夺标育人”为核心,这是“以 人为本”的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四、我国的体育目标
(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学 习之余希望有丰富的文化生活,如运用各种体育手段、方法 来锻炼身体,参加各种竞赛和游戏,观赏各种表演或竞赛等。 这些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是通过参与和观赏这两种方式进行的。 随着休闲时代的来临,体育休闲日益成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 的重要内容和形式。
第三节 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一、实现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

体育概论笔记

体育概论笔记

体育概论笔记

绪论

1、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整体上综合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2、体育概论常用的科研方法——情报资料搜集和文献资料综述法、整理和研究资料的方法。

第一章体育与体育科学

1、确定体育术语时考虑三条原则

(1)、科学性(2)、民族传统习惯(3)、力争与国际用语相一致

2、现代竞技运动的特点

(1)、竞技运动具有激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它总包含着身体的努力(包括体力和智力)

(2)、竞技运动的竞赛具有国际性

(3)、竞技运动的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承认

(4)、参加竞技运动的人,往往代表一个组织或团体

(5)、竞技运动活动的目的是讲究功利的

3、广义体育——是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4、狭义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传授锻炼身体知识、技能、技术,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

5、竞技体育——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提高人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的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6、身体锻炼——指以健身、医治、卫生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7、身体娱乐——指以休闲、娱乐、发展兴趣爱好、培养审美能力而进行的身体活动。

8、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竞技运动、狭义体育、身体锻炼和身体娱乐。

9、广义体育的三个组成部分共同点

(1)、它们都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都是身体直接参与活动

(2)、三者都要求全面发展身体,提高有机体的机能能力

(3)、三者的过程中都有教育和教学的因素

社会体育概论教案 第三章社会体育的基本要素

社会体育概论教案   第三章社会体育的基本要素

1、体育行政组织:国家体育总局、地方体育局(省群体处、县文体局、群体科、社会体 育指导中心、社会体育管理中心) 、街道办事处 2、体育事业组织:(省群体处、县文体局、群体科、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社会体育管理 中心) 3、体育社团组织:社会体育社团可以按照活动的性质划分为人群社团(以参与者的年 龄、性别、生理或社会特征划分的社会体育社团,如老年人体育协会、残疾人体育协会、 企业家体育协会、大学生体育协会、女子俱乐部、青少年俱乐部等。)和项目社团(民间 体育活动类:如龙舟协会、舞狮协会、毽球协会等,(2)健身锻炼类:如太极拳协会、 气功协会、八卦掌协会、冬泳协会、健身俱乐部等(3)健美健身娱乐活动类:如健美运 动协会、健美操协会、体育舞蹈协会、街舞俱乐部等。(4)竞技爱好类:如跆拳道协 会、散打俱乐部等。人们参加到这些社团中来并不一定要追求具有高水平的竞技技能,主 要是为了健身和学习防身技能。(5)禽兽养殖类:如信鸽协会、赛马协会等。(6)桌 上游戏类:如桥牌协会、中国象棋棋院、围棋棋院、竞技麻将协会、电子竞技协会等。 (7)极限运动类:如山地车运动协会、滑翔伞俱乐部、轮滑) 二、非正式组织 自治型社会体育组织 1、社会自治型体育组织 2、社区自治型体育组织 中介型社会体育组织 第五节 社会体育的设施概况 一、社会体育的设施: 公共体育设施(1、大规模社会体育设施, 2、中小规模社会体育设施) 单位体育设施(1、学校体育设施, 2、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 商业体育设施(1、社会体育设施, 2、社区体育会所) 二、各系统体育场地现状: 在我国现有的850080个体育场地中,体育系统有1848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 教育系统有5580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5.6%;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3394个,占全 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4%;解放军系统有717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0.8%;武警系统有 1285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5%;铁路系统有1454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 1.7%;其他系统有23559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7.7%。 在教育系统中高等院校有28741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3.4%;中专中技有18427个,占 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2.2%;中小学有500370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58.9%;其他有 10506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1.2%。 全国体育场地分布状况 在我国现有体育场地(不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解放军系统、武警系统和铁路系统)中, 分布在校园的有549654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67.7%;分布在机关企事业单位楼院内 的有75033个,占全国体育场地总数的9.2%,其他依次为:乡(镇)村66446个,占 8.18%;居住小区39477个,占4.86%;厂矿28198个,占3.47%;其他22074个,占2.67%; 老年活动场所13842个,占1.64%;宾馆饭店7195个,占0.89%;公园5712个,占0.7%;广 场4987个,占0.61%。 第六节 社会体育的服务方式与应用技术 体育设施服务(1、体育设施硬件服务, 2、体育设施软件服务) 体育组织服务(1、体育组织中介服2体育组织管理服务 3、体育组织照顾服务) 体育指导服务(1、体育咨询服务, 2、运动处方服务, 3、体育教学服务, 4、运动技术服务) 体育信息服务(1、体育情报服务,2、体育宣传服务, 3、体育广告服务) 社会体育应用科学技术: 信息科学技术(开发、获取、利用、增值、整合、创新) 运动科学技术(指导、教学、陪同、运动处方、运动知识、) 经营科学技术(供货渠道、市场行情、销路===开发与寻找客源、通过服务留住与扩大顾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

体育概论复习要点

第一章体育定义(重点!)

通过有规则的身体运动改造人的“自身自然”的社会实践活动。

第二章体育的产生(填空+名词解释)

1.体育产生的条件

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

较为复杂的生产手段

相对稳定的社会结构

2.体育产生的过程

身体活动萌芽时期

身体练习形成时期

竞技赛会产生时期

3.体育产生的学说

余力论

巫术论

劳动论

游戏论

模仿论

需要论

第三章体育的功能(大题:300字以上论述文)

1.体育功能概述

体育功能概念:体育的功能主要是指体育对个体和社会所能发挥的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构成

事物或者活动自身所具有的属性

对这种属性的需求

体育功能的意义

解释体育实践

指导体育实践

推动体育改革

2.体育对个体的功能

强身健体功能

体育与运动系统

促进骨骼的生长发育

促使肌肉粗壮、结实、健美

增强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体育与神经系统

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

消除脑疲劳,提高学习、工作效率

预防和缓解神经衰弱

体育与循环系统

增强心脏血管机能

增大心室容积

增强血管壁弹性

体育与呼吸系统

增强呼吸肌能力

提高有效呼吸量

体育与消化系统

促进消化系统的发展

体育与内分泌系统

能使人体内的脑啡肽含量增加,使人产生一种特殊的欣快感觉?体育与免疫系统

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体育与泌尿系统

提高了肾小管对低分子蛋白质的重吸收机能

健康心理功能

发展人的认知能力

完善人的性格、气质

增强人的意志品质

人际交往功能

促进健康人际关系的养成

促进良好合作与竞争的养成

有助于人际交往

培养合作精神

形成竞争意识

休闲娱乐功能

亲身参与体育活动

欣赏体育比赛

生命美学功能

促进人的生物生命之美

促进人的精神生命之美

3.体育对社会的功能

2023年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2023年体育概论重要知识点

引论体育概论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本质、基本特性及其一般规律的学科。

体育概论的科学定位,体育概论是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中处在较高层次并带有指导性的学科。

第一章体育概念体育概念的定义,体育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运动。

体育按照属性分: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休闲体育竞技体育:是以竞技运动为手段促进人的身、心和精神的协调发展的•种体育活动。

特点:1剧烈的对抗性和竞赛性2明确而正式的规则3竞赛结果被社会乃至世界所认可4参与者的角色代表性5功利性休闲体育:是满足人们身心健康、娱乐需要而产生的文化活动。

体育属性:健身性、教育性文化性、竞赛性、技能性、娱乐性、社会性体育的本质以体育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第二章体育功能体育功能;是指体育这•文化现象对任何社会所发挥的有利作用和效能。

体育功能的流动性和变化性体育的自然质功能1提高人体心血管系统技能水平2调适和保持心理健康3提高呼吸系统技能水平4促进少年儿童骨骼和肌肉的生长发育5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功能体育的结构质功能一体育的教育功能1教导基本的生活能力2传授体育的文化知识

3教导社会规范、促进人的社会化4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二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系统质功能

一体育的经济功能I体育经济己成为现代社会国民经济发展的新增长

点2体育产业发展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3体育产业的发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二体育的政

治功能1提高国家威望、振奋民族精神2表白国家政治立场、为外交服务3呈现安定祥和的社会

环境

第三章体育的目的拟定体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发展水平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自身所具有的功能3人们的体育需求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体育概论(第二版)课件第三章体育目的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一、目的与目标概述 (一)目的的特点:
目的作为实践主体在行动前的一种设计和期望,反映了主体的 需要,是主体的一种理想追求,所以目的是主观的。当然,这 种主观性必须以客观性为存在前提,否则目的很难成为现实。 目的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结果,一旦确定,对活动过程中的各种 因素,就有预先的设想,并由此确定行动方案,以克服和减少 实践的盲目性,力争实现目的。 目的是对实践要达到的境地的构想,它不可能具体详细,而只能 提出一个概括性的方向或要求,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具体化工作, 一步步达到目的。
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C D 提高国民素质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四、我国的体育目标
(一)增强体质、增进健康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我国体育的根本目标,也是我 国体育目的的核心内容。其中,增进健康主要表现在延年 益寿、预防疾病两个方面。体质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 健康水平,体质增强为获得健康的体魄奠定了物质基础。 体育锻炼是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积极有效的方法。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三、我国的体育目的
我国的体育目的为:
“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 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
作为文化活动的体育,归根结底在于满足人们的健 康和文化需要,从而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地发展。
第二节 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体育概论知识点

引论

体育学是从宏观上研究体育的一门学科,它从整体上认识体育全过程的一般规律,抽象地反映出体育的主要特征,准确揭示其本质,以使体育这种社会实践活动朝着更有利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章体育概念

1.直到18世纪60年代,法国卢梭的名著《爱弥儿》才出现“体育”一词。

2.体育的本质:以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人们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3.体育的概念:体育是身体运动为基本手段,促进身心发展的文化活动。

4.体育概念分类:

分类标准分类结果

体育实施场所家庭、学校、社区体育

体育参与者年龄婴幼儿、青少年、中老年体育

体育参与者职业农民、工人、军人、知识分子体育

体育发展形态古代、近代、现代、当代体育

5.体育三种形态:体育教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外部表现形式)

体育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主体部分是学校。

竞技运动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竞赛。

当今政治和资本这两个因素几乎成为竞技运动能否成功组织实施的关键条件。健身休闲是人们在可以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内,为了身体健康及心理愉悦而参与的体育活动。

可自由支配的闲暇时间是健身休闲的重要特征。

活动基础的兴趣性和活动过程的娱乐性是健身休闲的另一重要特征。

第二章体育功能

第一节体育功能概述

1.功能: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的作用和效能。

2.构成功能的两大要素:本质属性、社会需要。

体育学概论.

体育学概论.

体育学概论

一、课程定义

体育学概论是从体育理论中分化出来的,主要从宏观上、整体上研究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是体育专业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理论课。

二、课程性质

根据教学计划安排,《体育学概论》是为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课程设置16学时,2学分。

三、编写依据

本大纲是依据哈尔滨体育学院04´运动训练专业、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本科教学计划和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而编写的。

四、教学任务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整体规律的认识,掌握体育的基础与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增强体育专业思想。

(二)为学习后续的专业学科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学生将来从事学校体育、社会体育等工作打好基础,增强从事体育工作的事业心和自学性。

五、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形式与学时分配表

六、考核方式

(一)考核类别

根据教学计划规定,本门课为考试课。

(二)考试内容

1.考核本学科教学大纲所规定的基本知识点。

2.考核能力方面内容。

(三)考试方法

采用闭卷方法进行。

(四)成绩评定

1.平时成绩占20%(提问、出勤、学习态度等)。

2.期末考试占80%。

七、完成措施

(一)执行教学文件方面内容。

(二)教师本身方面内容:严谨治学,管理,要求,教书育人等。(三)采用教学方法内容,能力和素质应有体现。

(四)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方面内容。

八、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全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周西宽主编参考书: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概论》鲍冠文主编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大纲

体育概论

引导

一、体育的产生与发展

(一)体育产生与发展的5个阶段:

1、初步形成阶段我国体育学的形成源于对体育原理、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

2、引进与移植阶段我国全面引进苏联体育制度的同时,也引进苏联的体育理论体系。

3、探索与总结阶段在苏联基础上,我国开始建设自己的体育理论体系,1961年,体育学院本科教材《体育理论》出版。

4、挫折与停顿阶段文化大革命,我国体育学发展处于停滞阶段。

5、发展与丰富阶段1978年召开了《体育理论》教材座谈会,确定了各个学科,大学开设了体育专业,开展本科、研究生教育。基本特点:进一步深化了对体育学科本质和属性的理解,体育科学发展日趋规范,学科设置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体育学在整个科学体系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学科建设进入一个良性发展大好时期。

二、体育概论的学习目的与意义

(一)目的:

体育概论旨在探讨体育的基本概念,力图增进人们对体育本质的准确把握,深入揭示体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力求使体育中的各种关系得到更加完整的阐释,引导人们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现并探讨体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提高体育工作者的鉴别是非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探讨体育基本功能及其过程,并从宏观上认识体育制度、途径、方法和手段,探索未来体育和世界体育的发展趋势。(二)体育的意义

1、建立良好的体育价值观

2、提高对体育和体育科学的全面认识

3、提高指导体育实践活动的理论水平

三、体育概论的内容体系和学习方法

(一)内容体系:体育概念、体育功能、体育目的、体育过程、体育手段、体育科学、体育文化、体育制度、体育发展趋势。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杨文轩《体育概论》(第2版)-课后习题-第3章 体育目的【圣才出品】

第3章体育目的

1.我国体育的目的是什么?

答:(1)我国的体育目的为“增强体质,增进健康,改善人们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经济健康、文明发展”。作为文化活动的体育,归根结底在于满足人们的健康和文化需要,从而促进社会健康、文明地发展。

(2)“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反映了体育的本质属性与特有效能,也反映了体育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活动的特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包含一系列具体的指标体系,可以将他们作为衡量体育工作成效的具体标准,有利于目标管理,也有利于指导实践。同时,“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

(3)体育要为整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这是社会对体育事业的要求,是我国政治经济制度在体育目的的方面的反映,它指明了我国体育的性质,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确定了方向。

2.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是什么?

答:确立我国体育目的的依据包括:

(1)社会发展水平

①国家的政治需求决定体育发展的性质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阶段的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因此,我国的体育目的也必须围绕该阶段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体

质,为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生活水平服务。

②国家的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水平

我国人均体育场地、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竞技体育的基础项目水平不高,总体实力不强;体育体制和运行机制还不够完善。我国的体育目的必须依据这样一个现实状态来确定。

(2)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

体育自身的特点与体育本身所具有的功能是确定体育目的的重要依据,体现了人本位的体育价值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体育是通过自身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身体教育的过程。它 包括父母对婴儿的身体教育;幼儿园对幼 儿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教育; 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身体教育 等等。
体育对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要求相对不 高,在遵循体育原理的基础上对运动技术 不作过高的要 求,也没有特定的规则,可 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第三章 体育的概念与本质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演 化的规律,并从中揭示出体育固有的性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宏观上对体育的 概念、体育的性质、体育演化的规律等有 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实 践提供引导。
重要概念 概念体系 基础理论 本质
第一节 体育概念的发展
体育与竞技运动是两个并列层次的概 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归属于人类身体 文化的范畴,并且都分别有各自的结构体 系,二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概括起来有三点: 1、各自的目的不同
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和运动技术水平,使个人或集体(队)通 过训练和竞赛来超过或战胜对手或对方, 从而实现夺换魁的愿望。而体育的主要目 的是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健康。
2、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体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演化的规律——满 足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
(1)生产力的发展对体育的需要。
(2)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3)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会对体 育的需要。
(4)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发展 对体育的需要。
2、直接从事的对象和对与的范围不同
直接从事竞技运动的主要对象是运动 员、教练员、竞技运动的科研人员。其中, 作为这个领域的主体也只是那些具备运动 天赋、身体形态和器官机能好的少数人 (运动员)。而体育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全 体民众。
3、方法和要求不同
竞技运动通过其自身的一套科学理论 方法和实践手段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训练, 它要求他们达到较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同时对训练和竞赛的场所、设备和器材的 要求也非常高。节奏快、体能高、技术精 细对竞技运动的主要特征;更高、更快、 更强是竞技运动的主题。
从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体育的本质是通过人体运 动——运用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 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取得物质和精神 文明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社会活动。
从体育的历史发展来看,增强体质是 体育的固有本质特征。教育和娱乐是具有 支撑作用的特征。
第四节 体育演化的规律
体育演化的规律是指作为一种客观存 在的社会现象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 因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这种内在的 必然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着体育必然 会发生某种变化或者向着某种趋势发展。
竞技运动与体育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尽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 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尽管体育与竞 技运动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毕竟是以 身体运动的形式去完成教育所赋予的任务, 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体育 也是人类身体文化的组在部分,并与同属 于身体文化的竞技运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 系。
首先,从广义上来讲,体育并不是学校所 特有的教育形式,它应该是社会生活教育 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它可以 使人们丰富经验,提高适应能力,并使整 个社会因每个个体的健康发展而日益繁荣。
其次,对体育的三个要素作进一步分析, 会使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不同的体育工作 及其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交往 中,又引进了一些新的体育概念,如“身 体文化”、“竞技运动”等。
1980年,全国体育理论专题座谈会就 体育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概念及其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要领及其体系的三条原则。
从国际范围来看,在对体育概念的研 究中,对于体育概念的认识有两种主要的 观点
一种是体育本质的教育观,认为“体育 是通过可视为手段或媒介的身体活动进行 的教育”(日本前川峰雄),“体育是以 身体活动为媒介,在培养身体、精神、情 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美国布 切尔)。
另一种是体育的文化观,即体育是一 种社会文化现象已被许多人所理解和接受。
“什么是体育”,这是体育学中最一般 的概念问题,也是体育理论中首先必须回 答的问题。
一、古希腊的“体育”概念
古希腊的“体操”同现代的“体育”在 概念上具有十分相近的含义。
第一,古希腊的“体操”可以泛指一切健身 运动或健身术,是健身运动的总称。柏拉 图曾在《理想国》中把“体操”称为“身 体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教材对体育的概念作如下的界定: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根 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的 规律,以专门性的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 增强体质、发展人体运动能力、提高人们 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活 动。”
第三节 体育的本质
一、人的需要与体育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一
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需要的产物。
首先,体育产生于早期人类的生活需 要。体育从其在人类早期的身体练习中产 生起,就是源于人类的某种需要。
其次,体育在满足人的需要中也呈现出 人的一种矛盾状态。
最后,体育在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 的物质变换状态活动中,体现了人对自身 能力世界的开发和对外部世界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体育科 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迅猛 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内在本质及外在关系 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
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发 达国家,众多知名学者都是将体育建立在 育人的机制上揭示其概念的。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 《体育概论》对体育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 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 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1974年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阿 莱克塞著)中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 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 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 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体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渗透在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是社 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及体育自 身的发展中,人们赋予了体育以各种认识。
二、体育概念的结构体系
(一)体育的层次概念
学校体育、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构 成现代体育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作为体育 的不同运动手段和表现形式而存在的。
每个要素都主要从某个侧面来反映体 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但却达不到反映 体育整体功效的层次。单一的强化论、休 闲论和竞技论都不可能独自说明体育概念 的全部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体育概念的多维审视
一、体育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体育概念的发展经历
了以下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上沿用传统 的定义,“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60年代中期,对体育提出了新的概念, 体育是“人类运动的技艺与科学”;
70年代则多以“人类运动”来定义体育。
70年代以后,体育概念又有了新的发 展趋向,如传统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有被sprot代替的趋势,sport 的含义具有“解闷、嬉戏、快慰、宽怀” 的意思,各国对sport的解释不尽相同,但 都一致强调sport的游戏特质。
1、人类个体身心的需要与体育演化的规律— —适应人体发展活动的需要。
(1)人对运动的生物性需要是大自然的定数 (适应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2)体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人对体育的需要 (适应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3)身心娱乐对体育的需要。
(4)空闲时间的增多扩大了人们在时间、空 间上对体育的需要(适应提高人体运动能 力的需要)。
三、亚洲的“体育”概念
亚洲最早引入“体育”一词的国家是日 本,时间是1876年至1878年间。
四、中国的“体育”概念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 生、导引、武术等名词标记。
中国近代的“体育”概念主要有两个: 一是“体操”,一是“体育”,都是从日 本引进的。
“体育”一词是在1898年戊戍变法前 后从日本引进的。康有为在1897年编辑的 《日本书目志》中收录了《体育学》这本 书目。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的留学生 从日本引入“体育”这一术语。
第二,古希腊的“体操”是当时教育内容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曾指出, “体操通常是借以培养勇毅的品德”, “体操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强战斗力量”。
二、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18世 纪60年代,在法国有关儿童教育的著作里, 出现了法语“体育”的概念。1760年,在 法国的一些报刊上出现了用“体育”这个 词论述儿童身体教育问题的论文。
竞技运动中具有许多教育性的项目和 内容适用于体育,从而成为体育的手段和 方法,并服从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确定体育概念的过程中,需要把握 以下这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1)要反映体育的本质特征; (2)要体现体育的基本范围; (3)要界定体育的基本范围; (4)要与国际的通用表述接轨; (5)要反映体育的现实意义; (6)要考虑历史沿用的文化继承。
1982年7月,在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 会上明确了确定体育概念和选用词语的三 个原则:第一,准确抓住体育的本质;第 二,以我国的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 要依据;第三,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 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
1990年5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 论分会和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在上海联 合召开了体育理论研讨会,根据世界体育 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传统及语词习惯提 出以“体育”为体育概念的标记名词, “体育”与“体育运动”是同一概念的词 汇。
二、体育的本质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主
要包括两大部分: (1)作为方式、手段的运动部分; (2)运用这种方式、手段来实现目标的部分。
这种双重结构决定着体育具有双重的 质;一个是运动的质,即自然本质;一个 是教育的质,即社会本质。
体育的本质具有层次性:健身、娱乐 是体育的初级(一级)本质;对人的品格 的培养、教育是体育的二级本质;促进人 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全面发展是体育 的高级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