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概论第三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而体育是通过自身的科学方法和手段 对社会全体成员进行身体教育的过程。它 包括父母对婴儿的身体教育;幼儿园对幼 儿的身体教育;学校对学生的身体教育; 社会机构和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身体教育 等等。
体育对场地、设备和器材的要求相对不 高,在遵循体育原理的基础上对运动技术 不作过高的要 求,也没有特定的规则,可 以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第三章 体育的概念与本质
本章提要
本章主要阐述体育的基本概念、体育演 化的规律,并从中揭示出体育固有的性质。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在宏观上对体育的 概念、体育的性质、体育演化的规律等有 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实 践提供引导。
重要概念 概念体系 基础理论 本质
第一节 体育概念的发展
体育与竞技运动是两个并列层次的概 念,它们在一定程度上都归属于人类身体 文化的范畴,并且都分别有各自的结构体 系,二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区别概括起来有三点: 1、各自的目的不同
竞技运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运动成绩 和运动技术水平,使个人或集体(队)通 过训练和竞赛来超过或战胜对手或对方, 从而实现夺换魁的愿望。而体育的主要目 的是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体健康。
2、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体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演化的规律——满 足人们社会活动的需要。
(1)生产力的发展对体育的需要。
(2)满足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
(3)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创建和谐社会对体 育的需要。
(4)政治、经济、教育、科技、军事等发展 对体育的需要。
2、直接从事的对象和对与的范围不同
直接从事竞技运动的主要对象是运动 员、教练员、竞技运动的科研人员。其中, 作为这个领域的主体也只是那些具备运动 天赋、身体形态和器官机能好的少数人 (运动员)。而体育直接作用的对象是全 体民众。
3、方法和要求不同
竞技运动通过其自身的一套科学理论 方法和实践手段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训练, 它要求他们达到较高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同时对训练和竞赛的场所、设备和器材的 要求也非常高。节奏快、体能高、技术精 细对竞技运动的主要特征;更高、更快、 更强是竞技运动的主题。
从人的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这两个
方面进行分析,体育的本质是通过人体运 动——运用体力与智力相结合的运动手段, 作用于人类个体和社会,取得物质和精神 文明相统一的综合效果的社会活动。
从体育的历史发展来看,增强体质是 体育的固有本质特征。教育和娱乐是具有 支撑作用的特征。
第四节 体育演化的规律
体育演化的规律是指作为一种客观存 在的社会现象的体育,在发展过程中各种 因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而这种内在的 必然联系在一定条件下,决定着体育必然 会发生某种变化或者向着某种趋势发展。
竞技运动与体育之间也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尽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实施 教育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尽管体育与竞 技运动分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它毕竟是以 身体运动的形式去完成教育所赋予的任务, 去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因此,体育 也是人类身体文化的组在部分,并与同属 于身体文化的竞技运动有着较为密切的联 系。
首先,从广义上来讲,体育并不是学校所 特有的教育形式,它应该是社会生活教育 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文化的属性。它可以 使人们丰富经验,提高适应能力,并使整 个社会因每个个体的健康发展而日益繁荣。
其次,对体育的三个要素作进一步分析, 会使我们对自己所从事的不同的体育工作 及其目标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二)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国际交往 中,又引进了一些新的体育概念,如“身 体文化”、“竞技运动”等。
1980年,全国体育理论专题座谈会就 体育基本概念和概念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概念及其体系进行了讨论,提 出以“科学化、大众化和便于国际交流” 为确定体育要领及其体系的三条原则。
从国际范围来看,在对体育概念的研 究中,对于体育概念的认识有两种主要的 观点
一种是体育本质的教育观,认为“体育 是通过可视为手段或媒介的身体活动进行 的教育”(日本前川峰雄),“体育是以 身体活动为媒介,在培养身体、精神、情 操等方面与社会相适应的公民”(美国布 切尔)。
另一种是体育的文化观,即体育是一 种社会文化现象已被许多人所理解和接受。
“什么是体育”,这是体育学中最一般 的概念问题,也是体育理论中首先必须回 答的问题。
一、古希腊的“体育”概念
古希腊的“体操”同现代的“体育”在 概念上具有十分相近的含义。
第一,古希腊的“体操”可以泛指一切健身 运动或健身术,是健身运动的总称。柏拉 图曾在《理想国》中把“体操”称为“身 体训练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本教材对体育的概念作如下的界定:
“体育是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根 据人体生长发育、技能形成和机能提高的 规律,以专门性的身体活动为基本手段, 增强体质、发展人体运动能力、提高人们 生活质量的一种有目的、有价值的社会活 动。”
第三节 体育的本质
一、人的需要与体育 体育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自身活动的一
个组成部分,是人类需要的产物。
首先,体育产生于早期人类的生活需 要。体育从其在人类早期的身体练习中产 生起,就是源于人类的某种需要。
其次,体育在满足人的需要中也呈现出 人的一种矛盾状态。
最后,体育在人们为了满足需要而进行 的物质变换状态活动中,体现了人对自身 能力世界的开发和对外部世界的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包括体育科 学在内的生命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迅猛 发展,人们对体育的内在本质及外在关系 有了更深刻、更理性的认识。
今天,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发 达国家,众多知名学者都是将体育建立在 育人的机制上揭示其概念的。
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 《体育概论》对体育的概念作了如下定义: “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媒介,以谋求个体 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直接目的,并以培 养完善的社会公民为终极目标的一种社会 文化现象或教育过程。”
1974年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阿 莱克塞著)中指出:“体育文化是广义文 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综合各种利用身体 锻炼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 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
体育是人类社会产生以来,渗透在人类 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比较复杂的现象,是社 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及体育自 身的发展中,人们赋予了体育以各种认识。
二、体育概念的结构体系
(一)体育的层次概念
学校体育、康乐体育和竞技体育是构 成现代体育的三个要素,它们是作为体育 的不同运动手段和表现形式而存在的。
每个要素都主要从某个侧面来反映体 育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但却达不到反映 体育整体功效的层次。单一的强化论、休 闲论和竞技论都不可能独自说明体育概念 的全部内涵和外延。
第二节 体育概念的多维审视
一、体育的概念 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体育概念的发展经历
了以下变化
20世纪60年代以前,基本上沿用传统 的定义,“体育是通过身体进行的教育”;
60年代中期,对体育提出了新的概念, 体育是“人类运动的技艺与科学”;
70年代则多以“人类运动”来定义体育。
70年代以后,体育概念又有了新的发 展趋向,如传统的体育(Physical Education) 有被sprot代替的趋势,sport 的含义具有“解闷、嬉戏、快慰、宽怀” 的意思,各国对sport的解释不尽相同,但 都一致强调sport的游戏特质。
1、人类个体身心的需要与体育演化的规律— —适应人体发展活动的需要。
(1)人对运动的生物性需要是大自然的定数 (适应人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2)体育的本质功能决定了人对体育的需要 (适应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需要)。
(3)身心娱乐对体育的需要。
(4)空闲时间的增多扩大了人们在时间、空 间上对体育的需要(适应提高人体运动能 力的需要)。
三、亚洲的“体育”概念
亚洲最早引入“体育”一词的国家是日 本,时间是1876年至1878年间。
四、中国的“体育”概念的发展
在我国古代,类似体育活动的事物用养 生、导引、武术等名词标记。
中国近代的“体育”概念主要有两个: 一是“体操”,一是“体育”,都是从日 本引进的。
“体育”一词是在1898年戊戍变法前 后从日本引进的。康有为在1897年编辑的 《日本书目志》中收录了《体育学》这本 书目。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的留学生 从日本引入“体育”这一术语。
第二,古希腊的“体操”是当时教育内容的 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亚里士多德曾指出, “体操通常是借以培养勇毅的品德”, “体操有助于健康并能增强战斗力量”。
二、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体育”一词最先出现在法国。18世 纪60年代,在法国有关儿童教育的著作里, 出现了法语“体育”的概念。1760年,在 法国的一些报刊上出现了用“体育”这个 词论述儿童身体教育问题的论文。
竞技运动中具有许多教育性的项目和 内容适用于体育,从而成为体育的手段和 方法,并服从体育的目的和任务。
在确定体育概念的过程中,需要把握 以下这些基本的原则和要求:
(1)要反映体育的本质特征; (2)要体现体育的基本范围; (3)要界定体育的基本范围; (4)要与国际的通用表述接轨; (5)要反映体育的现实意义; (6)要考虑历史沿用的文化继承。
1982年7月,在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 会上明确了确定体育概念和选用词语的三 个原则:第一,准确抓住体育的本质;第 二,以我国的体育实践为基本出发点和主 要依据;第三,以马克思主义辩证和发展 的观点确定概念,选用词语。
1990年5月,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理 论分会和原国家体委政策法规司在上海联 合召开了体育理论研讨会,根据世界体育 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传统及语词习惯提 出以“体育”为体育概念的标记名词, “体育”与“体育运动”是同一概念的词 汇。
二、体育的本质 体育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主
要包括两大部分: (1)作为方式、手段的运动部分; (2)运用这种方式、手段来实现目标的部分。
这种双重结构决定着体育具有双重的 质;一个是运动的质,即自然本质;一个 是教育的质,即社会本质。
体育的本质具有层次性:健身、娱乐 是体育的初级(一级)本质;对人的品格 的培养、教育是体育的二级本质;促进人 的自我超越、自觉创造、全面发展是体育 的高级本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