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概述
第一讲 课程概述
第一讲 课程概述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1
二、主要教学内容-----------------------------------------1
三、教学设计---------------------------------------------1
四、重点与难点阐述---------------------------------------5
五、思考与作业-------------------------------------------8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性质、意义,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澄清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学习自觉性与主动性。
二、主要教学内容
1、是一门什么性质的课程?
2、开设这门课程的目的(教学任务)是什么?
3、这门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4、学习这门课程的意义何在?
三、教学设计
(一)第一环节:开场白
指出本课程第一讲——课程概述,并作自我简介,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
(二)课程导入环节
引子:案例与资料
请同学们回答:
现在,你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大学生整体上最关心的是什么?
家长们最关心的是什么?
引子1:案例与资料
资料1:就业与大学生素质的缺失
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中,约有45万人未能在毕业后马上落实就业单位。2003年数字估计至少为60万人。2004年6月底,近百万大学生没有落实好单位。近年大学专科生一次性就业率在80%以下,本科生在90%以下。2005年不到80%。2006年毕业生413万。
第一讲 民俗概述
6
二、民俗的基本特征
稳定性与变异性。民俗的稳定性指民俗一旦产生, 就会伴随着人们的生产及生活方式长期相对的固 定下来,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民俗文化 的变异,出了自发渐进的变化外,有时还表现出 一种突进的和阶段性的状态,这就是它的变异性。 变异性是与稳定性密切联系、相对应的特征。 民俗的规范性与服务性:民俗文化一旦形成,就 会成为一种准则规范着人民的行为和生活。民俗 是一种不成文法,对民众的语言、行为和心理具 有较强的约束力。另一方面,民俗文化又在时时 服务于社会,在不同程度上满足着民众生产和生 活的需要。
• 规范功能 ,指民俗对社会群体中每个成员的行为 方式所具有的约束作用。在法律、纪律、道德和 民俗四大社会规范中,民俗是产生最早,约束面 最广的深层行为规范。
• 维系功能,指民俗统一群体的行为与思想,使社 会生活保持稳定,使群体内所以成员保持向心力 与凝聚力。这种维系功能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
• 调节功能是指通过民俗活动中的娱乐、宣泄、补 偿等方式,使人类生活和心理本能得到调剂的功 能。
?
民俗的内容
民俗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体现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 面。传统民俗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有: • 穿着打扮习惯,居住、饮食习俗,生产、旅游习 俗,买卖交易习俗,婚姻、丧葬礼俗,姓名、称 谓习俗,人际交往习俗,岁时、节日习俗,信仰、 迷信习俗,礼仪、禁忌习俗,游艺、娱乐习俗, 结盟、议事习俗,财产分配、继承习俗等。
第一讲 亚洲概述
71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亚洲概述
六、人文地理概况
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2014:世界上约有200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1亿以上者有12个国家。 中国、印度、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俄罗斯联邦、尼日利 亚、孟加拉、日本和墨西哥、菲律宾。
中国 13.8亿 (大陆:13.5亿 香港:715万 澳门:55万 台湾:2331万) 印度 12.37亿(2012年) 美国 3.139亿(2012年) 印度尼西亚 2.469亿(2012年) 巴基斯坦 1.792亿(2012年) 巴西 1.987亿(2012年) 尼日利亚 1.68亿(2011年) 孟加拉国 约1.6亿 俄罗斯 1.431亿(截至2012年4月1日) 日本 1.275亿(2012年11月) 墨西哥 1.12亿(2010年) 菲律宾 1亿(2014年7月27日0时6分)
70
亚洲概述
五、植被、土壤带和动物界
(5)空气污染。1975—1995年间,中国和日本的二氧化碳 排放量的增长率是世界平均数的2倍。严重的空气污染已使许多 人饱受支气管炎之苦,甚至过早死亡。 (6)城市贫民问题。1998年亚洲75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 160座,占世界的43%。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已经抵消了城市基 础设施的增加,贫民窟在许多城市中迅速增加。如科伦坡,约有 50%的城市人口居住在简陋的房屋中。
伦理学概论
穆勒:《功利主义》,商务印书馆,1957.
摩尔:《伦理学原理》,商务印书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1983.
石里克:《伦理学问题》,商务印书馆, 1997.
西季威克:《伦理学方法》,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93.
《伦理学史纲》,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8.
卢坡尔:《伦理学导论》,中国人民大学 出版社,2008.
在西方伦理史上,善和正当(正确)一直是两个 核心概念。任何一个完整的伦理理论,两个构件 是必需的:
一个是关于行动的评价理论,把必须的 (obligatory)、允许的(optional)和禁止的 (forbidden)等属性指派给不同类型的行动;
另一个是关于价值或善的理论,说明哪些事物是 善的。
两种规范伦理学理论 1、解决“活得尽量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善的理论) 2、解决“我们必须做什么” (正当理论)
活得尽量好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价值快乐主义(value hedonism) 价值至善主义(value perfectionism)
我们必须做什么?
ethical egosim(伦理利己主义):作为 个体,我们必须给自己带来最大的善(快 乐、安全、健康等)
伦理学原理
第一讲 概述
一、Why study ethics?
案例1: 2000年8月,一个来自地中海岛国戈佐的妇女在
第一讲_概率论概述
第一讲 概率论概述
1. 概率空间
定义 (概率空间)称一个三元组(,,)P ΩF 是概率空间,其中,Ω是样本空间,F 是Ω
上的一个σ代数,而P 是ℑ上的一个概率测度。
关于σ代数
定义 (代数和σ代数)集合Ω的一个子集类ℑ被称为代数,如果满足条件,
(1) ℑ∈φΩ,;(2) ℑ∈21B B ,ℑ∈-21B B ,ℑ∈∀i B ,2,1=i 。
如果一个代数对可列并运算封闭,则称其为σ代数。
为什么要引入σ代数?
以掷骰子为例:{1,2,3,4,5,6}Ω=,所有子集构成一个σ代数。但是,如感兴趣的问题是出现的点数是偶数还是奇数,那么考虑的事件集只有两个:{1,3,5},{2,4,6}A B ==,包含它们的最小σ代数为{,,,}A B ΩΦℑ=。因此,只要限制在ℑ上研究问题。
关于概率测度
定义 (σ代数上的概率测度)一个概率测度是满足如下条件的映射]]1,0[:→ℑP :
(1) 可列可加性:∑∞
=∞
==
1
1)()(n n
n n A P A P ,n m A A A
n m n
≠=ℑ∈∀,,φ ;
(2) 规一性:1)(=ΩP 。
概率测度一般化的意义:涵盖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抛硬币为例:{0,1}S =,那么直观上的概率1
({0})({1})2
P P ==只是可能出现的情况中的一个:硬币是均匀的。硬币不均匀,则完全可能有其它选择。 例 古典概率模型。
关于可列可加性 可列的含义。
可列可加不能用于任意个集合的并:例如[0,1]Ω=,均匀投点,取每一点的概率为0,但其总和仍为1。
概率函数的一些性质
概率函数P 显然可视为可测空间上的一个测度,所以测度的许多性质也可用于概率。 序列极限意义下的连续性:可列可加性蕴涵了概率函数的连续性。
民俗学第一讲民俗概论
第一讲民俗概述
教学目的:认识民俗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民俗特征与功能、民俗与旅游的关系,学习民俗的基本知识,掌握民俗的一般理论。
一、民俗的定义及分类
什么是民俗?它包括哪些内容?这是我们研究和了解中外民俗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1、民俗的定义
民俗一词作为专门学科术语,是对英文“folklore”的意译。这个词是英国学者汤姆斯1846年创用的,他将萨克逊语的“folk”(民众、民间)和“lore”(风俗、知识、学问)合成为一个新词,既指民间风俗现象,又指研究这门现象的学问。民间是指民众中间。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直接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广大中、下层民众,对应于官方,风俗指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它是一个社会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
在学术界,对于“民俗”的概念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概念认为,民俗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是以城乡民间生活为研究对象的;就民族而言,既研究文明民族的民间生活,也研究后进民族的民间生活。狭义民俗学对民俗概念的理解主要有四种:一是认为民俗是文化遗留物,是一个已发展到较高文化阶段的民族中所残存的原始观念与习俗的遗留物。二是认为民俗是精神文化;三是民俗为民间文学;四是认为民俗为传统文化。正因为存在着众多和重大的分歧,所以有的学者认为民俗是一个难以界定的概念。
20世纪40年代,美国出版的《民俗、神话与传说的标准辞典》一书,即载有民俗一词概念的简明定义达21条之多。它不仅可以使我们看到学术界对民俗一词概念的界定存在着纷纭复杂的认识和见解,而且对于带有共性的东西也能有所帮助。综合此书各种概念,可讲民俗的定义分为7类:
第四板块 现代诗歌阅读 第一讲 知识概述(解析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
现代诗歌阅读专题
第一讲知识概述
【知识精讲】
一、现代诗歌知识
(一)现代诗歌的语言
新诗采用了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它高度凝练,大幅跳跃,富有暗示性,表达趋于口语化、散文化。因此,诗歌语言中的一句话乃至一个字,里面大多蕴藏着深厚的旨趣。考生需要对诗歌的语言进行推敲,才能体会出语言的隽美、表达的兴味、情感的丰赡。其语言的特点如下:
1.特殊的语法结构
(1)语序倒置
诗人为了强化某种感情或出于对押韵、节奏和换行的需要,特意将某个词、某个句子的语序倒置。“如何让你遇见我/在我最美丽的时刻/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让我们结一段尘缘。”(席慕蓉《一棵开花的树》)“如何……时刻”就是“如何让你在我最美丽的时刻遇见我”的倒置,突出“如何让你遇见我”的迫切心情。
(2)词性转变
诗歌中为表情达意的需要,临时改变词性,是很常见的现象。“如果碧潭再玻璃些/就可以照我忧伤的侧影/如果舴艋再舴艋些/我的忧伤就灭顶。”(余光中《碧潭》)“玻璃”“舴艋”本为名词,在这里用作形容词。“玻璃”透明,“舴艋”小巧,蕴含着在清澈透明的水中泛舟,思念的忧伤已使小船承载不起之意。
2.高度凝练,大幅跳跃
为了使语言更凝练,更简约,往往省略一些成分,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让读者去体会,去填补诗句的空白。“凤凰树突然倾斜/自行车的铃声悬浮在空间/地球飞速地倒转/回到十年前的那一夜//凤凰树重又轻轻摇曳/铃声把碎碎的花香抛在悸动的长街/黑暗弥合来又渗开去/记忆的天光和你的目光重叠。”(舒婷《路遇》)大幅跳跃的诗句浓缩了十年时光,跨越了两个空间,诗人调动了人的听觉、嗅觉、视觉等感觉,将复杂的情感交织转换,捕捉了友人刹那间的心理变化,暗示了二人的心灵默契。
第一讲 中国国防概述
• 既依靠国家的国防实力,也依靠国家的国防潜力。
精选2021版课件
20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精选2021版课件
18
三、现代国防的基本特征
2、国防力量的综合性
• 现代国防是综合国力的体现,国防力量是以综合国力为 基础的综合国防力,有了雄厚的综合国力,才有可能建 设强大的国防力量。
• 国家的整体实力,是指国家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 文化、外交和自然等综合力量的集合。同样,强大的国 防实力,也是多种因素相互交织力量的综合。
精选2021版课件
10
北约(NATO) — 政治军事组织
总人口8.199亿 军队475万 面积2397.98万平方公里
精选2021版课件
联 盟 型 国 防
北 约
11
二、国防的基本类型
国防的基本类型
▪1、扩张型 ▪2、自卫型 ▪3、联盟型 ▪4、中立型
永久中立国是指将永世中立奉为国 家政策的国家,永久中立国为根据条约 或单方发表的宣言,不论在平时或战时 永久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
结论 民无兵不安 国无防不立
精选2021版课件
第一讲 楚辞研究概述
6
经过屈原的这种终极境遇之后,人们开始将 儒家、道家思想调和起来,即使他们在不得志的 时候,仍然可以心安理得,怡然自适,再也没有 打不开的死结。屈原式的困境被消除了。一个例 子就是苏东坡(旷达)。但是苏东坡说过“吾文 终其身企慕而不能及万一者,唯屈子一人尔。” 又说“《楚辞》前无古,后无今。” ( 明〃蒋之 翘《七十二家评楚辞》)
32
附:屈原与端午 一、端午的历史 1、五月是一个不吉祥的月份。 是月也,长日至,阴阳争,死生分。 — 《礼记〃月令》 2、五月五日是一个不吉祥的日子。 民俗:祭祀神灵、祖先,避瘟驱鬼,消除五毒 五月的禁忌:忌曝晒床荐席褥、忌婚、起屋 二、端午原来与屈原无关 三、端午节申遗事件
33
34
15
明· 李开先《读离骚》 行藏随所遇,不必著《离骚》。 官大忧愁大,才高名望高。 才高人所忌,官大祸难逃。 但得一山长,何须首六曹。 清· 王星诚《读〈史记〉三首》录一 湘水长流恨不消,美人香草思无聊。 剖心未见怀襄悟,洁志空争日月昭。 弟子放歌飞白雪,贾生收泪吊寒潮; 当年魂魄归来否,痛饮江楼续《大招》。
4
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 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 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 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 尽心上》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后来成为 中国文人的信条。
5
1第一讲 文字概述
梵文中名词的格与数
梵文中的名词有八种格:(梵文称第一格至 第七格, 最后为呼格,其顺序是固定的。) 第一主格Nominative;第二宾格Accusative; 第三用格Instrumental;第四与格Dative;第五来 格Ablative;第六属格Genetive;第七位格 Locative;第八呼格Vocative。 其中,除用格外,其他七格都和拉丁文中的 格对应,用法也相似,而用格则可以在俄语中找 到同类。 梵文中的名词也有数的变化,除了单数 (Singular)和复数(Plural),还有一种数叫做双数 (Dual),用来指“两个”人或事物。
英语、法语等使用的拉丁字母; 俄语使用斯拉夫字母也属于音素文字
音节文字——用一定的字母记录语言 中的音节,适合记录音节比较少的语言
日语的假名和阿拉伯字母属于音节文字; (如日文、梵文)
古印度文(梵文)
梵文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约公元 前1000年)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 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 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 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 梵天创造了梵文字母及所有婆罗米系 统字母(47个字母)。
(3)语言的历史远远长于文字的历史。自人类产生之 初语言就产生了,而文字是语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出 现的,至今不过几千年的历史;
文字和语言的关系续篇
第一讲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有人说:当你走进一所幼儿园,不用介绍,也 无须交谈,只要留意整个环境,你就能了解这所 幼儿园了。 环境不仅是一所幼儿园的外部装饰,同时也是 彰显幼儿园教育信息和课程理念以及价值取向的 重要窗口。 正如陈鹤琴先生所说的:“怎样的环境刺激, 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 中,环境就像一位默默无闻的老师,静静的发挥 着他特殊的、潜在的教育作用。而空间环境的创 设也必然要靠我们每个人不懈的努力。
第一讲 幼儿园环境创设基本理论概述
内容导览: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概述 第二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理论 第三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目标及方法
第一节 幼儿园环境创设概述
一、环境及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生物有机体生存空间内的各种条件 的总和。 按属性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身心与发展的自 然界。如大气、动植物、土壤、水等。 社会环境:人在自然环境基础上创造和积累的物 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文化的总和。
二、幼儿园物质环境创设的目标 1、发挥环境的有效物质价值 2、以环境引发幼儿探索活动 3、引发环境对幼儿活动的支持作用
三、幼儿园人文环境创设的目标 1、教师要创设爱和宽松的环境 2、让幼儿在感受体验中发展社会性 3、尊重幼儿的兴趣、需要、并将其作为教育 的生长点 4、创设鼓励幼儿探究的氛围,提供有意义、 有适宜结构的材料 幼儿园环境的目标不同于幼儿园教育目标, 它是潜在的、弹性的。
第一讲 多糖概述
第一讲多糖概述
多糖(Polysaccharides)是自然界含量最丰富的物质之一,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膜、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与人类生活紧密相关的一类生物大分子,对维持生命活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多糖的研究历程
核酸、蛋白质和多糖并称为生命三大物质。
核酸、蛋白质研究进程显著快于多糖。(说明原因)
1.生物体内糖的研究历程:
19世纪:认为多糖是能量物质,主要研究多糖的代谢与转化途径;
20世纪:认为多糖是机体的结构物质,主要研究细胞外的基质成分;
21世纪:认为多糖是机体的信息物质,主要研究细胞的信号转导。
2.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研究计划
美国:1986年,“糖库计划”;
2001年,“功能糖组学研究计划”,研究蛋白质/糖链—细胞通讯。
日本:1991年,“糖工程前沿计划”;
2002年,“糖链功能1000”计划,研究糖链功能/糖类药物。
欧盟:1994年“欧洲糖类研究开发网络”;
“欧盟第四、五、六框架”,研究糖链结构与功能。
中国:跟踪性研究和探索生研究;
急需国家重大科技计划支持。
作为三种生物大分子之一,糖类的研究工作和蛋白质、核酸的研究工作相比,在我国还是一个薄弱环节。现在国际上多糖研究以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处于领先地位,我国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经过一个相对寂静的时期之后,自80年代各地的研究如雨后春笋般掀起。
3.糖链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1)与生理、病理的关系
在正常生命过程中,多糖参与细胞分化、胚胎发育和免疫应答;
在病理过程中,多糖参与癌变、感染过程。
(2)在分子内及分子间的作用
分子内:影响蛋白质的折叠、半衰期,并对蛋白质有监护作用。
第八板块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讲 知识概述(原卷版)
高2022届高考语文第二轮复习专题学案之
古代诗歌阅读专题
第一讲知识概述
【知识精讲】
一、考情分析
1.选材特点
2021年和2020年新高考Ⅰ卷两套试卷的古代诗歌阅读,在选材上均为律诗,2021年新高考Ⅰ卷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杨巨源的《寄江州白司马》,2020年新高考Ⅰ卷(山东)选择的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前者是一首寄赠诗,后者是一首赠别诗;前者表现了杨巨源对白居易的关心与劝诫之情,后者表现了杜甫对友人郑炼的惜别与祝福之情。
2.设题特点
在设题上,两套新高考卷均设置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所设考题基本上涵盖了古代诗歌阅读的主要考点:诗歌形象、诗句内容、表达技巧、思想内容、观点态度。其中,两套试卷古代诗歌阅读的选择题是综合考查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简答题分别考查了分析诗句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分析意象及抒情方式的能力。
命题上,两套新高考试卷古代诗歌阅读题,沿袭了近几年的全国新课标卷的命题形式与命题特点。近三年全国新课标卷在古代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借事抒怀等;从作品的写作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为一道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从考查角度来看,既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又有对作者观点态度评价的考查,而对鉴赏形象、语言的考查,通常融入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
3.能力指向
(1)体现出命题理念:①聚焦学科素养,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理念,将美育有机融入试卷。
第一讲 劳动法概述
第一讲劳动法概述
本讲重点:劳动法的调整范围、劳动法律关系、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
一、劳动法的概念
劳动法是调整劳动关系和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学科意义上的劳动法 :
劳动法是一个独立的部门法。
以职业劳动关系及其附随关系为调整对象,保障劳动者的生存利益与独立人格为理念的独立的法部门。
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
(一)劳动法调整狭义劳动关系
★狭义劳动关系具备以下几方面特征:
(1)劳动关系的主体,一方是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劳动力使用者)。
(2)劳动关系与劳动有着密切的联系,即劳动关系产生于劳动过程之中。
(3)劳动关系兼有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双重性质。
(4)劳动关系具有纵向关系(隶属关系)和横向关系(平等关系)相互交错的特征。
★案例分析:
王某是甲企业的技术员,由于其技术好,在当地同类型的企业中有一定的知名度。1998年春节期间,当地的乙公司请其帮助维修机器设备。在劳动过程中,不慎从梯子上摔下,造成重伤。在治疗过程中,在王某是否应享受工伤待遇的问题上,王某与乙公司产生了分歧。王某认为,自己是为乙企业服务过程中出的事故,应当属于工伤,乙公司应按照工伤保险的有关规定,给予其工伤待遇;而乙公司认为,王某与其公司之间是劳务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王某不应当享受工伤待遇。造成伤害的原因是由于其本人不谨慎造成,应当由其本人承担主要的责任。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主要区别
(1)劳动关系的客体是劳动力,而劳务关系的客体是劳务。
(2)劳动力要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才可以进行生产,劳动关系是一种劳动组织关系劳务关系中,劳务提供者直接提供的是作为产品的劳务,故不可能成为劳务接受方的成员,而只能是独立于劳务接受者之外的主体。
第一讲 教育技术概述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本章学习要求
1. 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 2.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 3. 了解学习理论、教学理论、教育传播理论、 系统理论等教育技术的基础理论。
国内的认识
技术:是为了社会生产和人类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服 务的,供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和社会)的物质手段、智 能手段和信息手段的总和。 广义的教育技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取的一切 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狭义的教育技术:是一种分析、解决教育与教学问 题的综合技术,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用的教学 系统设计技术与教学媒体开发技术的总称。包括有 形的技术和无形的技术。 另一种狭义版本: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 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教育技术学:关于教育中应用教育技术的理论。
05定义与94定义的变化:
3、 •教育技术的范畴从5个(design, development, utilization, management, evaluation)转化为3个(creating, using, managing) –Creating不仅替代了design, development这两个范畴 –“利用”(utilization)范畴改成了“使用”(using) –“管理”(management)转化为“管理”(managing) –将evaluation整合在creating, using, managing三个范畴中 •在processes and resources前加了限定词appropriate technological
第一讲·教学设计概述
第一讲 教学设计概述
1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的定义
加涅——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 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做出有利于 学习的安排。 帕顿——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 进行策划的过程。
2010年2月
第一讲 教学设计概述
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的定义
系统方法采用的步骤是: ①系统的阐述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目标、背景、约 束条件和假设,其目标是系统要求实现的功能; ②调研、收集与问题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 分析各种可能性,提出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
2010年2月
第一讲 教学设计概述
29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和一般特性 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③对这些方案做出分析,权衡利弊,选出最优方 案并提出优化方案的准则; ④具体设计出最优方案的系统;
12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的由来与发展
⑴“艺术过程”的概念 ⑵“科学过程”的概念 ⑶“系统工程方法”的概念 ⑷“问题解决方法”的概念 ⑸“强调人的因素”的概念 以上论述的五个概念并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是在 不同阶段、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来描述教学设 计的过程,并在教学设计发展历程中交替和统一。
2010年2月
第一讲 教学设计概述
6
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 教学设计的定义
第二,因为参加和研究教学设计的人员背景的不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语,却是无比的感人。
正如埃蒙斯自己所说:“有卡特琳娜在 我身边是最重要的事。 无论我赢或输, 她将永远陪在我身边” “我得谢谢那一枪脱靶,不然我可能没
机会认识她”
“一块奥运金牌和卡特琳娜相Baidu Nhomakorabea,完全 不值一提”。
2012年伦敦奥运会射击项目的最后一个比赛日,男子50米步枪三姿决赛,埃 蒙斯再次折在“最后一枪”——在决赛第9枪还领先对手1环多的情况下,埃 蒙斯的最后一枪只打出7.6环,将几乎到手的银牌拱手“送给”韩国选手金钟 铉,只获得了一枚铜牌。 鉴于已有两次将金牌“拱手相让”的经历,埃蒙斯对这次“失误”显得很淡 定。“比赛结束前什么都有可能发生。”埃蒙斯说,“任何时候都有站上奥
更有利的选择 更快速的反应
二、旁观者更清
理解历史与现实
预测未来的发展
三、提出完善游戏规则(制度)的建议
第二章 发展简史
第一节 最初的探索和应用
一、古诺模型
参加博弈的双方以各自在同一时间内相互独立
的产量作为决策的变量,是一个产量竞争模型。
二、伯川德模型
该模型与古诺模型的不同之处在于,企业把其
产品的价格而不是产量作为竞争手段和决策变
特别提示:
博弈既可以是竞争,也可以是合作!
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博弈
每位同学写1个介于1与100之间的自然数
(整数,包括1与100在内),然后求出所
有数字的平均数,如果你所写的数字最 接近该平均数的二分之一,那么你将在
游戏中胜出。
博弈
特别提示:
直接相互作用
博弈,必须学会换位思考!
博弈
特别提示:
直接相互作用
埃蒙斯:奥运会上最大的倒霉蛋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步枪三姿决赛, 前九枪领先对手3环之多的埃蒙斯最后一 枪鬼使神差地把子弹打到了别人的靶子 上(10.6环),把近在咫尺的金牌拱手 让给了中国老将贾占波。
给捷克电视台做解说的卡捷琳娜目睹了埃蒙斯的“悲惨”遭遇。 “我替他遗憾,我要告诉他我的感觉……这没什么大不了的”。
扰我们的问题带来启迪。”
特别提示:
学习博弈论,让我们学会更好地和 他人合作,善莫大焉!
谢
T H A N K
谢
Y O U
课程内容和时间安排
第一讲:概述(第一、二章) 第二讲:术语解读和基本假设(第三、四章) 第四讲:万元陷阱和智猪博弈(第八、九章) 第五讲:懦夫博弈和性别战(第十、十一章)
第三讲:囚犯困境和破解之道(第五、六、七章)
第六讲:混合策略和监督博弈(第十三、十四章)
第七讲:最后通牒和讨价还价(第十五、十六章)
4、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策
略思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5、阿维纳什·K·迪克西特、巴里·J·奈尔伯夫:《妙
趣横生博弈论》,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
第一讲
概 述
第一章 何为“博弈”
第二章 发展简史
第一章 何为“博弈”?
博:博览全局 弈:对弈棋局
“我当时只是与朋友坐在一边喝闷酒,她就径直向我走来,轻拍
我的肩膀后说道:‘嗨,我可以跟你说说话吗’埃蒙斯回忆说, “我抬头看着她,心想:上帝啊,这么美丽的姑娘在跟我说话吗 ?那时候的感觉简直是太梦幻了。” 两个多月后的世界杯总决赛,卡捷琳娜和埃蒙斯再次相遇,两人
越聊越投机。
2007年6月30日,在卡捷琳娜的故乡捷克城市皮尔森,他们走进 了幸福的婚姻殿堂。
北京时间2008年8月17日,北 京奥运会男子50米步枪3x40 决赛举行。美国选手埃蒙斯 在倒数第二轮领先3.3环,金 牌几乎唾手可得的情况下, 重演了雅典的严重失误,最 后一轮仅打出了4.4环,邱健 凭借最后一枪稳定的发挥以 总成绩1272.5环获得了金牌 。埃蒙斯仅获第四。
拿下本届奥运会首金的卡特琳娜,用自 己温暖的怀抱安慰着埃蒙斯,两人默默
其四是对博弈论的应用研究。
2005年奥曼和谢林诺贝尔经济学奖
“奥曼从数学的角度,谢林从经济学的角度用博弈论重 塑了对人类社会相互行为影响的分析框架”
在解释奥曼和谢林获奖原因时,经济学奖评委会主席 表示:“为什么有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可以和平地解 决冲突,而另一些国家、团体和个人却不断地被冲突 困扰呢?感谢奥曼和谢林的研究,为这一自古以来困
3、约翰· 福布斯· 纳什(John Forbes Nash)的发扬光大
1994年纳什、海萨尼和泽尔腾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约翰· 海萨尼(2000年去世,终年80岁)
第二节 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4、后来的发展方向
其一个对纳什均衡的弱化(或一般化), 其二是对纳什均衡的精炼(或筛选)。
其三是对博弈论的基本假设的研究。
游戏中胜出。
特别提示: 选对市场(对手)比选对策略更重要!
“刚整理东西的时候发现了这张旧名片,隐 吃烧烤,认识了一位其貌不扬的朋友,聊得 甚欢,他非常欣赏我,不嫌我年纪轻轻,说
约记得是N年前,有一次在杭州的一个路边店
让我别读书了,读出来也是给别人做苦力,
去他公司跟他一起打天下,看他吊样和山寨
般的公司名我断然拒绝了,现在我只想一个
第八讲:重复博弈和制度建设(第十八、十九章)
推荐书目
2014年。
2、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3、詹姆斯·米勒:《活学活用博弈论-如何利用博弈论 在竞争中取胜》,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
1、蒋文华:《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浙江大学出版社,
博弈,只需领先一步,高人一筹!
罗森塞蜈蚣博弈(Rosenthsal,1981)(击鼓传花)
(继续还是不继续,这是个问题,“博傻”)
1
A
2
A D
1
A D
2
A D
1
D
(640,160)
D
(40,10)
(20,80)
(160,40)
(80,320)
大智若愚
1
A D
2
A D
1
A D
2
A D
1
D
(40,10) (8%)
谋定而动
何为博弈?
博弈--是指在一定的游戏规则约束下,
基于直接相互作用的环境条件,各参与人 依据所掌握的信息,选择各自的策略(行 动),以实现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第一节 从一个简单的故事说起
两人同行打猎,忽遇一猛狮。一人卸下身上物
品狂奔,同伴不解,问道:“汝能胜狮?”答
曰:“非需胜狮,只需胜汝!”
人安静一会儿。”
博在弈之前!
特别提示: 在博弈之前,博弈就已经开始了!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 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於无算
呼!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第二节 博弈的渊源
一、中国的理解
博+弈=下围棋
略观围棋,法于用兵,怯者无功,贪者先亡。 ----汉代刘向,《围棋赋》
(20,80) (41%)
(160,40)
(80,320)
(640,160)(美分)
(38%) (10%) (2%)
特别提示:
如果因为对方眼中的你的傻,而让对方更愿
意和你合作,何乐而不为呢?
又一个简单的数字游戏
博弈
每位同学写5个大于0的自然数,如
果你所写的5个数字中有一个是所有
同学中所写的数字中最小的(在没 有重合的情况下),那么你将在该
运会领奖台的机会,这种的感觉妙不可言。打出最后一枪后,我低下头想,
嘿,我得到了一枚铜牌,真酷。”
中国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获胜,西方 人在博弈中关注的是怎么玩的开心。 ----学生作业感言
第二节 博弈的渊源
二、西方的理解
game(规则) 费厄泼赖(fair play)
第三节 学习博弈论的收益
一、当局者清
量,通过制定一个最优的销售价格来实现利润
最大化。
三、斯塔克尔伯格
该模型分析的是这么一种市场竞争:企业A先
决定一个产量,然后企业B可以观察到这个产
量,并根据所观察到的产量来决定它自己的产 量。
第二节 理论的诞生与发展
1、20世纪40年代的社会变化。 2、约翰· 冯· 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1903-1957 )的卓越贡献。 1944年冯诺依曼和摩根斯坦发表《博 弈论和经济行为》
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12岁选手李云龙PK意大利选手安德烈
当李云龙失声痛哭时,安德烈也随着 落泪。而当李云龙“逆袭”获胜时, 安德烈非常友好地送上祝福,并表示
:“我刚才很担心李云龙,他看起来
很难过,我想去拥抱他。”这样的场 景让身为主持人的蒋昌建感动不已: “李云龙的胜利让我感动,但安德烈 的眼泪征服了我。”
博弈论基础
--用博弈的思维看世界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蒋文华
Email:jwh@hz.cn
献给诸位 知 人 者 智 , 自 知 者 明; 胜人者力,自胜者强; 小胜者术,大胜者德。
课程目标
什么是博弈?
1、对“博弈”有了更深的理解。 2、建立起基于“博弈”的新思维。
如何去博弈?
课程重点
1、介绍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应用博弈论分析和理解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