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合集下载

部编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七下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胶泥
烧制
排字
印刷
刻字
字模
固版
拆版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们又发明
北宋泥 活字
了木活字。到了元代,著名的科
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
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 元中期
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 铜制活字
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木制 活字
元代
红线处有对毕昇发明活字版的记载
3.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 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降低了制书 成本传,播加过快程了:图1书3世的纪普时及,活和字文印化刷的术传传人播朝。鲜,
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 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宋元时的火蒺藜 (地雷的最初德行)
元朝铜火铳
相关史事
南宋初,有人将火药 装在竹管里,制造出竹管 火枪,临阵时点燃发射, 烧伤敌人。南宋后期,又 有人发明了在竹管里装有 弹丸的突火枪,点燃后弹 丸射出。竹管突火枪是枪 炮的始祖,从此揭开了世 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 序幕。
北宋震天雷
5.火药的外传及影响
王祯转轮 排字法
动脑时间
与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有什么 进步之处?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 活字可以反复使用,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 降低了书籍的成本,书的价格下降,有利于 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关史事
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梦溪笔谈》一书,内 容涉及天文、地理、数学、化学、生理学以及科技诸多方 面,在我国科技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沈括在这本书中记 录了沈括发明活字印刷术,并指出用这种技术印书,“若 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司南
2.指南针的发明: 宋代开始使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工具。人们
用带有磁性的钢针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钢 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
3.指南针的应用: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水罗盘
罗盘
4.指南针的传播及其影响:
指南针发明以后,由阿拉伯商人传到 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 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指南针发明以后,由阿拉伯商人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将字模在铁板上排成版;融化松脂后将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二)火药的应用与传播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1.发明: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应用: 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领状元成才域路 。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3.武器: 突火枪、火铳、火箭、火炮等。
远闻五十余步。”它描绘的是我国“四大发明”
中哪一项的应用( C )
A.造纸术 B.印刷术
C.火药
D.指南针
2.驿站:
宋代驿站比较发达; 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
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二)海上丝绸之路
1.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 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高中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高中历史|七下.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背景: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但雕版印刷刻版费工费时。

2.经过:⑴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泥活字),此后,又发明了木活字。

⑵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意义: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4.外传:13世纪时,传入朝鲜、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过蒙古人的西征传入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⑴发展:汉代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宋代制成了罗盘。

北宋末年,开始使用指南针。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⑵外传: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⑶影响: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⑴发展:唐朝时,已经发明了火药。

到宋代,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元朝发明了火铳。

⑵外传: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传到了欧洲。

⑶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交通:⑴陆路: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驿站制)。

元代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⑵海路:宋代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巅峰。

2.影响:⑴传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

⑵传入: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视。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

元朝时还发明了火铳
突火枪是枪炮的始祖,从此
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 器时代的序幕
元代火铳
突火枪
传播 中 国 的 火 药 和 烟 火 在 1 3 世 纪 传 入 阿 拉 伯 地 区 , 1 4 世 纪 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 革。 ——恩格斯
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朝建立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 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 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① 加强中央与地方的联系,巩固统治。 ② 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
③ 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 边疆地区的开发
驿站是中国古代供 传递官府文书和军 事情报的人或来往 官员途中食宿、换 马的场所


日本
印度
高丽
东南亚
(3)意义
中国输出与输入的分别是什么?有何意义及特点?
走出去
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双向交流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共同发展
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科技的交流与发展。
天文历法
药物
数学
引进来
归纳:宋元时期海上交通发达的原因
1.政府鼓励海外贸易。 2.南方经济的发展。 3.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 4.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5.航海家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等地理知识。
影响
思维导图
检测提升
1.在中国古代,宋朝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期。下列各项能体
现宋朝“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的是(
)
A.出现中国最早的纸
B.发明了火药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6年半
宋太祖时,由官主持刻印《大藏经》, 耗时 12年,雕版13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 的雕版再 也派不上用场了。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唐-咸通九年(868年)《金刚经》
思考:雕版印刷术有哪些缺陷? 费工费时 浪费材料 不能修改 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 有所突破,因此发明了什么? 活字印刷术
新航路的开辟
-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以上两则图片说明
指南针的应用有何意义?
指南针的应用,大大促进了 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二、火药
突火枪
宋代火箭
元代铜火铳
火药最主要的用途是运用到哪一领域?何时
开始运用到这一领域? 军事领域。唐朝末年开始运用。
宋元时期的主要火器有哪些?
主要火器有火箭、突火枪、元代铜火铳。
发达的驿站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 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 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想一想:元朝建立了遍布 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 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 进了国内各元族朝人驿民站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二、发达的中外交通
1.宋代交通: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 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2. 元代交通: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 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海上 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转轮排字法 铜活字
欧洲
雕版印刷术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古登堡 铅活字印刷术
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了 日本东南亚地区,又向西传入欧洲。
阅读材料:印刷术的发明与传播什么样的意义(贡献)?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3) 宋元时期战争频繁,促进了军事技术如火药、
火器制造技术的提高。
(4) 继承了前代的优秀科技成果等,如印刷术等。
课文小结
1.活字印刷术
北宋 毕昇 活字印刷术 影响: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 北宋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火药的发明和传播 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
2.指南针、 火药的应用 3.发达的中 外交通
海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
驿站
促进中外经济、文化 和科技的交流
•qLC0-8R425cbnmdswaqLC0-8R425cbnmd关于文化多样性,中国古代先贤早就提出了“和而不同”的思想。今天,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推动文化交流互鉴,既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选择。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利用机械传动 指明方向,传 说在黄帝时期 发明。
指南车
战国人们利 用天然磁铁 做成指南工 具。
司南
宋代使用 人造磁铁 制成的指 南工具。
指南针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 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 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航海 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 变化?
北宋时,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特别是在阴晦天,要靠指 南针辨别方向;而在晴天仍然通过观测日月星辰来辨别 方向。 南宋时,海上航行完全靠指南针来辨别方向。
材料三:“指南针知识是十二世纪(南宋时),通过西辽 经陆路传到西方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技史》 指南针传到了欧洲地区。 思考:从上面的材料三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七年级历史 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 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1.宋元时期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高峰。

列举宋元科技成就,分析宋元时期科技发达的原因。

成就:①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②宋代开始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指南针,北宋末年,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③唐发明火药,唐末用于军事,宋元,火药广泛用于军事(火器、火铳)原因: ①经济:经济发展、城市繁荣②政治:从分裂走向统一,社会相对安定③民族关系:民族交融加强④对外关系:对外贸易活跃,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交流频繁2.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贡献:①活字印刷术的出现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②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变革;③指南针应用于航海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列举宋元时期中外交通发达的表现。

表现:海路交通:①宋朝南方的海外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②元朝时期,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③元朝时期,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陆路交通:①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②宋朝驿站比较发达,元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中亚、西亚及东欧等地区。

4.元朝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作用:驿站的普遍设置,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联系,推动了国内交通的发展,促进了国内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13课 [预习导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习目标
1.了解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2.阅读文字材料和《相关史事》,获取相关历史信息,了解宋元时期科技发展的状况;探究文中《材料研读》,识读《元朝交通路线图》,学习宋元时期中外交通的新发展和重要影响。

3.学习古人不懈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理解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与发达的中外交通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重要贡献。

课前学习任务
搜集资料,了解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展过程。

课堂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雕版印刷术有哪些优缺点?
【学习任务二】活字印刷术是什么时期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学习任务三】活字印刷术“活”在哪里?对比雕版印刷术,它有什么优势?
【学习任务四】活字印刷术是如何传播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学习任务五】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学习任务六】归纳火药发明与发展的过程。

【学习任务七】中国古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学习任务八】归纳宋元时期陆路、海路交通发达的表现。

陆路:
海路:
【学习任务九】发达的中外交通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课小结
根据本课所学内容,列出关键词或画出思维导图。

课后任务
观看纪录片《中国通史》第73集《海上丝绸之路》。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目标: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的基本概况和影响,了解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2.通过对四大发明的介绍及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学习古代科学家勤于探索,坚持不懈、勇于创新的精神。

3.今天的“一带一路”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发的主要举措,对比古代中国宋元时期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使学生对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对外友好交往的辉煌成就怀有自豪感。

教学重点:四大发明.宋元时期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教学难点:四大发明的影响教学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法、材料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视频导入:(播放指南针的视频)导语:同学们,在刚才看到的视频当中提到了那项发明?(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那其它三项发明是什么呢?那些出现在宋元时期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穿越时空,走进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新课学习】:活动与探究一、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一)活动设计:教师活动:出示自学提示:活字印刷术发明:北宋时_____发明,比欧洲早约四百年。

影响:既经济,又省时,大大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发明: (1)战国时期,人们制成应用:北宋时,开始用于指南针“_____”,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

(2)_____时,制成了指南针。

_____事业。

_____时,广泛用于航海,并由_________传入欧洲。

意义:为后来___________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火药发明:由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_________的书籍里,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应用:_____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_____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传播: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______________。

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1.雕版印刷术:(1)发展历程: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辽、宋、西夏、金时期,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

(2)存在弊端: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流程:胶泥刻字→烧制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版(3)不断发展①木活字:元代以前已发明,元代著名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做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

②铜活字印刷:元朝中期出现。

(4)历史影响:活字印刷术不断外传,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活字印刷术外传:13世纪,传入朝鲜→传入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经蒙古人西征传入欧洲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1.指南针(1)发展过程:①司南: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②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③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1)发明: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①火药在宋代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宋金战争和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火器。

③南宋制造出枪炮的始祖——竹管火枪,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④元朝用金属取代竹筒,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铳。

(3)外传: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4)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1.陆路交通(1)背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表现:①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更是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以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PPT课件

B.④②①③
C.③②④①
D.④②③①

1.取样要有专人负责,开始时隔-小 时取样 一次, 以后根 据取样 判定结 果再决 定取样 间隔时 间。

2.经化验冲洗精度合格后,油冲洗工 作即可 停止, 待油温 降至室 温后进 行排液 和管道 系统恢 复,充 填工作 油,进 行试运 转。

3.登高作业绑扎用的直爬梯,必须经 专人检 查绑扎 牢固后 方可使 用,对 于一些 为了安 装方便 而搭设 的临时 操作平 台,除 必须绑 扎牢固 ,并且 其自身 保证一 定的安 全强度 。
1.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发展历程: 隋唐时期发明,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步 发展。
(2)弊端: 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流程
泥 活 字 版
பைடு நூலகம்
胶泥 刻字
烧制 字模
排字 固版
印刷 拆版
(3)不断发展
①元代科学家王祯在 《农书》中对木活字 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 有所创新,发明了转 轮排字法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 应用和外传。
2.了解宋元时期我国海陆发达的概况。 3.理解宋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 原因。 4.分析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及影响。
探究新知

4.这首诗以现实主义的手法叙述故事 ,最后 一段中 ,松柏 梧桐覆 盖相交 ,鸳鸯 双双和 鸣,是 运用了 浪漫主 义的手 法,既 象征了 刘、焦 爱情的 不朽, 又象征 了他们 的悲愤 和控诉 。所以 ,这首 诗是浪 漫主义 的诗歌 。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二.指南针和火药的应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学习目标
1.识记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发明时间、排版方式; 2.知道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 3.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状况。
问题探究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一)雕版印刷术——隋唐时
雕 刻 版 宝 钞
指南针。
——朱彧1119年写成的《萍洲可谈》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二、指南针的应用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
指南针。
——北宋
材料二:船舶往来,惟以指南针为则。——南宋
指南针用于航海有什么好处?
P61影响: ①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环球航行和地理大发现) ②促进海外贸易的发展
元中期 铜制活字
王祯转轮 排字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对世界的影响:P60 ①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②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传播
欧洲、波斯
13世纪
西 活字 东 印刷术 南
东南亚地区
朝鲜、日本
二、指南针的应用
战国 “司南”
宋代 “罗盘”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
影响:①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进一步发展;
②中国的创造发明、生产技术等传入欧亚等国; ③西方的科技传入中国。
宋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原因?
①经济的繁荣为科技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政权由并立走向统一,社会局面相对安定; ③民族交融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 ④对外交往吸收了外国的先进科技; ⑤对前代的文化成就的继承与创新。
课堂小结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调版印刷术发明的时间? 2、活字印刷术发明的时间?人物?传播的意义? 3、北宋时的指南工具是什么?什么时候应用于航海?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20
学习与
宋朝海外贸易及海上丝绸之路发达的原因 是什么?
探究
1.宋朝农业和手工业兴旺,为海外贸易开展奠定物质根底。
2.宋朝与西方陆路交通受到阻碍,促使通过海路与外国开展
贸易关系。
3.宋朝有兴旺的造船业航海技术,除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
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能够进行远洋航行。
4.宋朝政府实行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调动了中外商人的积
9-25
司南
12
2.宋朝时制成指南针,北宋后期用于海上交通 ,南 宋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





北宋罗盘针

9-25
13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火药的发明与使用过程?
学习与 探究
①唐朝已有火药配方的记载
②唐末火药在军事上开始使用宋元时期广泛应用于战争
③13、14世纪,火药和火药武器传入阿拉伯和欧洲
元代火铳
巨大作用,形成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初步 认识。
9-25
4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1.雕版印刷术:隋唐时期时期创造,辽、宋、西夏、金时期进一
步开展。
2.活字印刷术: 〔1〕创造:北宋 毕昇 创造,用 胶泥 刻字;此后,能工巧
匠们创造木活字。
〔2〕开展: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 总结并有所创新,创造 转轮 排字法;元代中期,出现铜活字印
10
活字印刷术的创造
活活字字印印刷刷术术对的人发类明文有明何的影开响展?产生了重学 探大习 究影与响。13世
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 ,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 传入欧洲。
9-25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②活字印刷术: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
毕昇(?-1051)
阅读课本,概括活字印刷的几道工序?
刻制单字 (胶泥活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毕昇的创新在哪里,有什么优点?
变死字为活字 变死版为活版
省时,省力又经济
一、人活教版字七印年刷级下术册
发 明 及 改 进
西夏文木活字印本《吉祥遍至口合本续》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以铜铸成的用于排版印刷的反文单字
铜活字印《会通馆印正宋诸臣奏议》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的演变史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宋代 活字印刷术(毕昇)
宋代
木活字印刷术
元代
转轮排字法(王祯)
元朝
铜活字印刷术
中期
一、突出的科技成就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6)传播:
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 期的雕版印刷品
《金刚经》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发明及改进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 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工人当时一天只能刻四五十个字,同学们手中的历史教材共约12万 字,同学们算一算,要制作一个历史书雕版,要多长时间呢?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传播和影响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传播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 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影响 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入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 方式产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精品课件)

活字印刷术的贡献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印刷术,欧洲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的 状况,书面文献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国著名学者 罗伯特
降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目标导学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在指南针应用之前,我们怎样识别方向?
北斗星
太阳
大树
司南 汉代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 成指南工具,叫做“司南”
指南针 宋代使用人造磁铁制成的 指南工具
相关史实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 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思考:材料一、二中航海时对指南针的应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比欧洲早四百年)
毕升
北宋陶活字版
隋唐时期雕版印刷的发展情况
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处: 费时、费力、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版
材料展示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版。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 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 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想一想:指南针应用于航海有什么意义
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北美洲) 郑和下西洋
指南针应用于 航海,大大促进了 世界远洋航海技术 的发展;
为郑和下西洋 和世界地理大发现 提供了条件。
2.火 药
火药的演变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1,在北宋的活字印刷术发明之前,人们采用的印刷技术叫。

其缺点是: .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北宋时的匠人,元朝时排版技术改进,发明了,提高了排版效率。

3,沈括是北宋杰出的科学家,他写了一书,涉及诸多学科。

4,战国时的指南工具叫,宋代人们制成了。

它传到了欧洲,起到了什么作用? .
5, 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宋元时期,广泛用于战争。

6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7,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近的可通往、,最远到
及。

8,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在忽必烈时代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

他在回国后讲述其在中国的经历,形成一书。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单元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课件
你应帮他选择( B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C.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D.“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13. “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印刷术的发明不仅改变 了只有僧侣才能受高级的教育的状况……印刷术的推广,给市民 阶级和王权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带来了好处……推动着欧洲从中
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请问它们是通过什么人传到欧洲的( D )
A.罗马人
B.印度人
C.日本人
D.阿拉伯人
9. 历史影视作品是历史史实的艺术加工,但必须尊重历史史
实,下列情节与历史史实不相符合的是( B )
A.西汉时有人用纸写字 B.唐朝人坐着装有指南针的海船航海 C.在宋元的战争中使用了火炮 D.清朝人阅读使用活字印刷的小说
材料三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时期文字复制技术取得的 主要成就,简要概述其影响。
①成就:唐朝时期出现雕版印刷术,北宋发明活字印 刷术。
②影响: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 要作用。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说出这些发明传播的特点。
特点:都是从中国传播过去的;都是由阿拉伯人传播 的;都是经阿拉伯地区传播到欧洲的;传入欧洲后都经过 了欧洲人的改进。
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这段史料反映的是( C )
A.造纸术
B.火药
C.活字印刷术
D.指南针
4. (2020·山东青岛)“当 11 至 13 世纪之际,中国海船乘风
破浪,昼夜星驰,多次成功往返于欧亚之间的远洋航路上。”下
列史实最有利于中国海船“昼夜星驰”的是( B )
A.造纸术的改进
B.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3)英国著名科技史家李约瑟说,中国“在 3 到 13 世纪之间保 持着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请再举出一例说明 这一观点。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宋元时期中国的主要科技成就;
技能目标:了解宋元时期中国的科技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增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教学难点:了解宋元时期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情况;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宋元时期我国都取得了哪些科技成就吗?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有什么影响?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二、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师:课件出示宋元时期取得的科技成就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宋元时期都涌现出了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这些科技成就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三、宋元时期的对外交往:
师:通过学习,刚才我们了解了宋元时期我国的科技发展情况。

师:现在请同学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在宋元时期我国的对外交往情况如何?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进行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及时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 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 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知识拓展
意大利威尼斯人马可·波罗,在忽必烈时通过著名的丝 绸之路来到中国,在元朝生活了17年。马可·波罗回国后讲 述他在中国的经历,形成《马可·波罗行纪》一书。据这部 游记的记载,他深受忽必烈的信任,曾代表朝廷巡视江南各 地,还在扬州做官。书中记载了大都、西安、济南、开封、 杭州、福州、泉州等许多城市的情况,描述各地的风土人情 和物产,反映了中国的富庶和先进。马可·波罗游记激起了 欧洲人对东方世界的极大向往。
元代
王祯转轮 排字法
(下图是木活字和转轮排字法)
元中期 铜制活

4.活字印刷术在世界上的影响及传播过程
对世界的影响:活字印刷术大大促进了文化的 传播,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降 低了制书成本,加快了图书的普及和文化的传播。
传播过程: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人朝鲜,之
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 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2.指南针的外传 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 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 到欧洲。
3.指南针应用的(意义
或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 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 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 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 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阿拉伯人
2.火药的应用
硫 磺 块
木 炭
硝 石 块

炼丹引爆图
火药配方
发明: 唐朝时,炼丹家在炼制“仙丹”的过程中发现
和状态,第一种是在文学上,第二种是在战争上,第三种是在
A 航海上。”这里的“第三种”是指( )
A.指南针
B.造纸术
C.印刷术
B 3、指南针应用于航海事业是在( )
D.火药
A.唐朝 B.北宋 C.南宋 D.元朝
C 4.火药应用于战争的朝代是( )
A.唐朝 B.五代 C.宋朝 D.隋朝
5.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缕悬法 指南针
北宋水浮法 指南针
指南针 (航海罗
盘)
今天,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是什么样子呢?
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 针。——北宋《萍州可谈》
从材料中可以获得什么信息?
指南针在北宋用于航海事业,但不是辨别方向的 唯一依据。
指南针的应用使人类可以全天候航行,将原始航海时 代推至终年。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也极大地促进了各地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这三大发明有何重大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科学技术的认识。
参考答案: (1)图一:活字印刷术(或印刷术) 图二:指南针 图 三:火药 (2)预兆着资产阶级社会的到来;推动了科学的发展和创 新;是我国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任意答 两点即可)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动力等。(言之成理即可)
递铺,直到送达接收地。当时规定 一昼夜要传递400里。
急递铺令牌
想一想,急递铺的方式,类似于今天邮政中的
什么措施?
答:类似于今天的快递,邮政中的 EMS。
课堂练习
B 1、我国四大发明中在北宋时发明的是(

A.造纸术和雕版印刷术
B.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
C.火药和雕版印刷术
D.指南针和造纸术
2、弗兰西斯·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宋元时期科技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原 因是什么?
(1)宋元时期政治发展、经济繁荣、社会相对稳定; (2)这一时期民族融合加强,各民族各地区间经济文化的交 流频繁; (3)承继隋唐时期文化和吸收外来文化、各族人民的聪明才 智和辛勤劳动。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背景
1、宋代南方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 发达。 2、元朝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 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欧洲、波斯
西 活字 东 印刷术
朝鲜、日本

东南亚地区
历史与现在的对接
雕版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激光照排印刷
工匠雕版
铜活字
激光打印机
现代印刷技术
彩色喷复 印墨打印机 机
现代彩现色激代胶光数版打码印印印刷机刷机机
纪念这位专家 王选
王选,2006年去世,江苏无 锡人,计算机文字信息处理专家, 当代中国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 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创始人, 被称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 父”,被誉为“有市场眼光的科 学家”。
课堂小结

元 时
科学技术





中 外
中外交通


活字印刷术 火药 指南针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 范围进一步扩大
课后活动
1.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17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培根在他的著
作《新工具》第1卷第13章中写道:“举世皆 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 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 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 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 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咸通九年《金刚经》
(雕版印刷作品)长 卷,纸本,长约 533.3×33.3cm,是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 版印刷品。
正因为雕版印刷术的弊端,人们才想在技术上有所突 破,因此发明了什么?
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读图,抢答图中人物是谁?
❖北宋匠人毕昇发明活字印 刷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表现: 2.陆路交通发展
①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 通要道。
②驿站: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
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目的),修建了覆盖全国的 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
③元代陆路交通的路线: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 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作用)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为新闻出版全过程的计算机化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被誉为“汉字 -印刷术的第二次发明”,引发了 我国报业和印刷出版业“告别铅与 火,迈入光与电”的技术革命。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思考:什么是指南针? 答:指南针:一种利用磁铁在地球磁场中的南北指极性而 制成的,用来判别方位的指向仪器。
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硫磺、木炭和硝石按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加热极易燃烧和 爆炸,从而发明了火药。
元代铜火铳
蔟藜(Jí lí)火球
地雷的较早雏形
应用: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 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宋金战争中宋军使用了火器,蒙古灭金 灭宋的战争中也大量使用了火器。元朝 发明火铳,比突火枪威力更大。
火药应用今昔对比
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称为“罗盘”。
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指南针发展演变—汉代司南
司南利用磁铁指南 的作用,可以辨别 方向,是现在所用 指南针的始祖。
司南的形状像一把汤 匙,放置在铜制的方形地 盘中,地盘四周有24个方 位。司南在光滑的盘中转 动,当它停下来时,匙柄 就指向南方。
③文化上,遍布全国的驿站,使人们的活 动范围扩大,往来日益频繁,有利于各地 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3.宋元中外交通综述 宋元时,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
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定期往返。宋代 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 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4.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中外交通发达的影响)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北宋罗盘针
学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灿烂辉煌的科学技术成就和影 响; 2.了解宋元时期发达的中外交通的基本史实。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刻印刷术发展与缺点
隋唐时我国就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缺点:费时,费力, 不容易修改,需要大量木 版。
指南针发展演变—宋代罗盘
宋代罗盘是怎么制成? 人们用带有磁性的钢针 放在碗边,或用线将针悬起, 钢针就可以灵活地指向南方。 后来人们把这种带有磁性的 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 于是就制成了罗盘。
课外话:
罗盘不光开始用于航海事 业,也是风水师的工具,可 以说是风水师的饭碗。
北宋时的 罗盘针
指南鱼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 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总的影响)。
外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 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 影响: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传入: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根据培根的评述,说一说中国古代的印 刷术、火药、指南针等重大发明对世界文明 的发展作出了怎样的重要贡献。
答:我国三大发明外传,为世界各地发展 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大大促进了其社会的 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人类隔一段距离就设有
“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文书
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
比较活字印刷与雕版印刷,说说毕昇的创新“新” 在哪里?活字印刷有什么进步之处?
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更省时省力省钱, 活字可以反复使用,
大大提高了印刷的效率,降低了书籍的 成本,书的价格下降,
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3.活字印刷术的发展
北宋泥 活字
木制 活字
材料研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 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元代建立了遍布全国的驿站,对政 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