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组织培养

合集下载

水稻转基因组织培养步骤

水稻转基因组织培养步骤

水稻转基因组织培养步骤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一.试剂1 6-BA (6-BenzylaminoPurine) Sigma Cat No. B-58982 KT (Kinetin) Sigma Cat No. K-07533 NAA (Napthalene acetic acid) Sigma Cat N-06404 IAA (Indole-3-acetic acid) Sigma Cat No. I-51485 2,4-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igma Cat No. D-84076 Kanamycin USB Cat No. 179247 CH (Cas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 Sigma Cat No. C-72908 Hn (hygromycin B) GiBco BRL Cat No. 10687-0109 Cn (Carbenicillin) 国产分装10 Nicotinic acid Sigma Cat No. N-076511 Pyridoxine HCl Sigma Cat No. P-866612 Thiamine HCl Sigma Cat No. T-390213 Inositol Sigma Cat No. I-301114 Phytagel Sigma Cat No. P-816915 Dimethyl Sulfoxide-DMSO Sigma Cat No. D-587916 X-gluc (5-bromo-4-chloro-3-indolyl-D-galactoside) Sigma Cat No. B-378317 AS (Acetosringone) Aldrich chem., CO 01531 EG二.溶液1.MS maxNH4NO316.5gKNO319.0gKH2PO4 1.7gMgSO4?7H2O 3.7gCaCl2?2H2O 4.4g 或CaCl2 3.32g逐一溶解药品后,加dH2O定容到1000ml。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报告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报告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方法,为将来的水稻遗传改造研究提供参考。

实验材料和仪器:1. 材料:水稻种子、MS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2,4-D、生长调节剂TDZ、无菌器具、琼脂、无菌操作室。

2. 仪器:无菌操作台、显微镜、实验室平衡器等。

实验步骤:1. 生物材料准备:选取幼苗期生长良好、品种鲜明的水稻种子作为材料。

将水稻种子进行表面消毒,处理方法为分别用70%的酒精和5%的次氯酸钠(1:1)混合消毒3-5分钟,然后充分清洗。

2. 建立组织培养体系:将消毒后的水稻种子在无菌操作台上进行分离培养。

将种子取出后,从胚乳中取出胚轴,用剪刀消毒后放入含有MS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瓶中,置于无菌操作室中进行培养。

在35-37°C下连续培养3-5天。

3. 筛选愈伤组织:将培养2-3天的胚轴等植物试管苗等组织放置在含有不同浓度的2,4-D和TDZ的培养基中,培养10-15天。

筛选出生长具有愈伤能力的组织,采用显微镜等方法进行观察,并进行相应的分离和培养。

4. 愈伤组织的维持和复壮:将筛选出的愈伤组织维持在含有2,4-D和TDZ的培养基中,定期进行转移或分离。

当愈伤组织增生至一定程度后,将其转移到不含激素的培养基中,进行复壮。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选择了4个不同浓度的2,4-D和TDZ进行培养,筛选出了愈伤组织,并进行了维持、修复工作。

经过5次转移和增殖培养,我们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水稻愈伤组织体系。

结论:本实验采用的方法可行,成功地建立了稳定的水稻愈伤组织体系。

本研究为今后的水稻遗传改造和抗性育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李希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3摘要: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了解了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

结果表明水稻种子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两天已产生愈伤组织发芽2mm,四天愈伤组织呈现浅黄色发芽5-10mm,6天愈伤组织颜色加深发芽1-2cm,8天愈伤组织为橙黄色发芽2-3cm,无杂菌污染。

关键词:水稻种子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引言自Niizeki和Oono1968年首次获得水稻花粉植株以来,水稻组织培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各种水稻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植株再生培养基的筛选,遗传特性,基因工程转化体系的建立等等。

水稻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这些研究的基础,因此掌握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了解了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至关重要。

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时,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都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外植体源自自然环境均为带菌状态,在接种前都必须进行消毒。

对于难消毒的材料,有时要几种消毒剂配合使用。

本次试验使用的诱导剂为2,4-D,诱导率为100%。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实验材料水稻成熟种子(用于诱导愈伤组织);1.1.2仪器设备及用具超净工作台培养室、培养皿:¢9cm×2枪形镊量筒:100mL×2三角瓶:50mL×2(无菌);废液缸;保鲜膜;标签纸1.1.3试剂及培养基试剂:75%酒精,2%NaCLO,无菌水(每组1瓶400mL)培养基:诱导培养基:MS+2,4-D2mg/L+蔗糖30g/L+琼脂8g/L(pH5.8)1.2 实验方法1.2.1 MS固体培养基配制:由于实验室中的MS培养基已含有蔗糖和琼脂,所以直接按照41.5g/L的浓度配置。

实验中配置50ml培养基,需依次加入2.075gMS,0.1mg2,4-D;用NaOH或HCl调节PH=5.8;高压蒸汽锅121℃灭菌20min。

水稻转基因组织培养步骤

水稻转基因组织培养步骤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一.试剂1 6-BA (6-BenzylaminoPurine) Sigma Cat No. B-58982 KT (Kinetin) Sigma Cat No. K-07533 NAA (Napthalene acetic acid) Sigma Cat N-06404 IAA (Indole-3-acetic acid) Sigma Cat No. I-51485 2,4-D (2,4-Dichlorophenoxyacetic acid) Sigma Cat No. D-84076 Kanamycin USB Cat No. 179247 CH (Casein Enzymatic Hydrolysate) Sigma Cat No. C-72908 Hn (hygromycin B) GiBco BRL Cat No. 10687-0109 Cn (Carbenicillin) 国产分装10 Nicotinic acid Sigma Cat No. N-076511 Pyridoxine HCl Sigma Cat No. P-866612 Thiamine HCl Sigma Cat No. T-390213 Inositol Sigma Cat No. I-301114 Phytagel Sigma Cat No. P-816915 Dimethyl Sulfoxide-DMSO Sigma Cat No. D-587916 X-gluc (5-bromo-4-chloro-3-indolyl-D-galactoside) Sigma Cat No. B-378317 AS (Acetosringone) Aldrich chem., CO 01531 EG二.溶液1.MS maxNH4NO316.5gKNO319.0gKH2PO4 1.7gMgSO4∙7H2O 3.7gCaCl2∙2H2O 4.4g 或CaCl2 3.32g逐一溶解药品后,加dH2O定容到1000ml。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

水稻愈伤组织的诱导李希北京科技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北京,100083摘要:以水稻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了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了解了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

结果表明水稻种子接种在诱导培养基上两天已产生愈伤组织发芽2mm,四天愈伤组织呈现浅黄色发芽5-10mm,6天愈伤组织颜色加深发芽1-2cm,8天愈伤组织为橙黄色发芽2-3cm,无杂菌污染。

关键词:水稻种子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引言自Niizeki和Oono1968年首次获得水稻花粉植株以来,水稻组织培养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各种水稻品种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植株再生培养基的筛选,遗传特性,基因工程转化体系的建立等等。

水稻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是这些研究的基础,因此掌握外植体的消毒方法和接种技术,了解了水稻愈伤组织诱导的过程至关重要。

以植物器官、组织、细胞等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时,在一定的诱导培养条件下都能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外植体源自自然环境均为带菌状态,在接种前都必须进行消毒。

对于难消毒的材料,有时要几种消毒剂配合使用。

本次试验使用的诱导剂为2,4-D,诱导率为100%。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实验材料水稻成熟种子(用于诱导愈伤组织);1.1.2仪器设备及用具超净工作台培养室、培养皿:¢9cm×2枪形镊量筒:100mL×2三角瓶:50mL×2(无菌);废液缸;保鲜膜;标签纸1.1.3试剂及培养基试剂:75%酒精,2%NaCLO,无菌水(每组1瓶400mL)培养基:诱导培养基:MS+2,4-D2mg/L+蔗糖30g/L+琼脂8g/L(pH5.8)1.2 实验方法1.2.1 MS固体培养基配制:由于实验室中的MS培养基已含有蔗糖和琼脂,所以直接按照41.5g/L的浓度配置。

实验中配置50ml培养基,需依次加入2.075gMS,0.1mg2,4-D;用NaOH或HCl调节PH=5.8;高压蒸汽锅121℃灭菌20min。

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

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
郑文 , 之 , 华 , 铭 , 晶 静 张燕 王昌 赵家 李 2
(. 1辽宁省稻作研究所 , 宁沈 阳 106 ; 辽宁省台安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T 辽 1112. L 宁鞍山 140 ) _ 110
摘要 [ 目的] 选用适 宜的外植体 , 水稻 出苗率 最高且最 易获取 有利变异 。[ 法] 使 方 以成 熟 培 养, 察 同种培养条件 下 4 外植体 的诱愈率及诱 苗率 , 考 种 并调查各 种方 法所获 后代 的有利 变异 率。[ 果 ] 结 以成熟胚 为外植 体 时诱 愈 率 最高 ; 以花药为外植体 时获得 的愈伤组织诱 苗率最高 ; 以成 熟胚 为外植 体 时获得 的后 代材料 有利 变异率 最高。[ 结论 ] 该研 究为 水稻 育种提供 了参考依据 。 关键词 水稻 ; 组织培 养; 外植体 ; 差异性 ; 后代 变异 中图分 类号 ¥ 1 . 2 510 文献标 识码 A 3 文章编号 0 1 — 6 l O8O — 1 8 0 5 7 6 1( 0 )4 0 3 — 3 2 6
sld n te] Tl l eo n vO h [ e'l fTis eOatr wi D rntEx a si Riea d T erOfs rn Va it n  ̄ el C su i e t u h e plnt n c n h i f p ig rai s o
田 G nj ge l ( i s tt o  ̄an gPoic , hnag i n l l06 ) We-i t n a Rc I tue f o i rv e S eyn ,La i 1 11 en i n n or g Abt c I bete h s rha e eet ut l epat t m k esel e rec to c i et n ba efvrbevr - sr t j i ]1 er e c i dt sl ibe xl so aet ed a O cv ea m o cs a n h me ner e fi hg s adoti t oal ai g a re h nh a a d n t ai .Ilt dl a r m ro mm t ee by ,i a r a n n e wr ae s x l t om k iu ut eo c.necl s os sy le o t ee by,i a r m ro mm t eer dat r eet na pa st aetseclr fie rI al e l  ̄h Mu u u a h k e n s u r u

水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综述

水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综述

水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综述
尹祥佳;赵慧军;李艳玫;郝楠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7(000)008
【摘要】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有粳稻和籼稻两个栽培亚种,对我国粮食生产和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水稻作为模式植物,在组织培养研究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也为开展水稻分子育种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从选用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基本培养基成分、激素配比等方面综述了粳稻和籼稻组织培养相关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总页数】5页(P73-77)
【作者】尹祥佳;赵慧军;李艳玫;郝楠
【作者单位】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 730070;兰州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兰州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水稻倒伏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综述 [J], 向波;刘丕庆;王锋尖
2.水稻稻瘟病菌粗毒素对水稻幼穗组织培养的影响及抗性筛选 [J], 高立宏;袁业琴
3.水稻喷雾技术与水稻株型冠层关系研究综述 [J], 姬广梅;朱德峰;张义凯;陈惠哲;
张玉屏;向镜
4.药用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J], 冯婷婷; 郭九峰; 宋天磊; 春霞; 王冶
5.瓜类蔬菜组织培养研究综述 [J], 穆丁郁;张卫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年产组织组培苗统计数据

我国年产组织组培苗统计数据

我国年产组织组培苗统计数据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组织培养技术在我国的农业和医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组织培养技术是指通过离体培养和再生技术,利用植物或动物的细胞、组织或器官进行繁殖和增殖的一种技术。

近年来,我国在组织培养技术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尤其是在组织培养苗的生产上。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的年产组织培养苗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我国农业领域对组织培养苗的需求逐渐增加。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种植业对于良种植物的需求量大大增加。

而组织培养苗由于具有遗传纯度高、生长迅速、病虫害少等优点,成为了良种繁育的重要手段。

以水稻为例,我国水稻组织培养苗的年产量已经超过了1000万株,满足了国内外需求的同时,也为我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医学领域对组织培养苗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组织培养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器官移植和再生医学方面。

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可以培养出与患者组织相匹配的器官,解决了器官移植中的供需矛盾。

同时,组织培养技术还可以用于再生医学,即通过培养和植入干细胞或多能细胞,实现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这些都需要大量的组织培养苗来支撑,因此我国年产的组织培养苗数量也在逐年增多。

除了农业和医学领域,组织培养苗在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的保护和繁育中,组织培养苗能够快速繁殖出大量的植株,用于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环境的修复。

此外,组织培养苗还可以用于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保护濒危物种和珍稀植物。

这些方面的需求也推动了我国年产组织培养苗数量的增长。

总体来说,我国年产组织培养苗的统计数据显示了我国在生物技术领域取得的重要成就。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组织培养技术将在更多领域发挥作用,为我国的农业、医学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组织培养苗的产量和质量,满足社会的需求。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指利用无菌条件下培养植物细胞或组织,以实现繁殖、繁育新品种、生物合成化合物、环境污染处理等目的的技术。

其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植物材料的品质和数量,还可以在无限制地产生同一种植物。

方法一:赤潮法(Embryogenesis)这一方法是利用赤潮细胞发生器官(如胚性板)的细胞分化,诱导植物组织的胚胎发生,进而实现植物再生。

该方法适用于很多种植物,如玉米、大麦、水稻等。

步骤为:1. 准备培养基:含有赤潮素、氨基酸、维生素、植物激素和适当的糖类和盐类的基础培养基。

2. 处理材料:将植物的姿态板或种子材料在高温(35-40C)下进行消毒,使其无菌。

3. 材料分离:将消毒材料放入无菌条件下进行材料分离。

4. 培养细胞:将细胞或组织放入含有培养基的无菌培养皿中,保持恒定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促进发生素感应化。

5. 发生胚胎体:促进胚胎形成,通过培养发生胚胎胶囊或胚胎体。

6. 块茎冷藏:利用低温存储胚胎体或胚胎胶囊。

方法二:组织培养(Organogenesis)组织培养方法是通过培养植物的基本组织如叶片、茎尖、芽分根进而再生整个植株。

步骤为:1. 材料处理:对种子或植株进行表层消毒处理。

2. 制备组织片:将消毒好的植株切成组织片段,如茎尖、叶片等。

3. 培养基准备:准备无菌的培养基,其中含有植物的必需胰凡陈列如糖类、氨基酸、维生素、生长因子和植物激素等。

4. 组织分化:将组织片段放入含有培养基的培养皿中,使其分化成根、茎、叶等。

5. 干涸与移栽:将培养的加上适量水后,移栽到含有生长素适量的培养基中,促进植物以正常生长的形式营养。

方法三:悬浮细胞培养(Suspension Culture)在此方法中,使用悬浮培养细胞进行植物细胞或组织的生物合成和生物转化。

步骤为:1. 培养基准备:通常使用植物基础培养基加入氨基酸、维生素和植物激素等。

2. 细胞处理:将细胞分散在含有培养基的匀浆器中,使其悬浮在培养基中。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水稻优质繁殖的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水稻优质繁殖的方法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水稻优质繁殖的方法水稻作为人类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高产和优质化一直是农业科学家们的关注焦点。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水稻进行优质繁殖,不仅可以提高产量,还可以改善稻米的品质,为解决世界粮食问题贡献一己之力。

其中,组织培养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手段,它通过离体培养的方式,成功地实现了水稻的无性繁殖,为水稻栽培和改良提供了新思路。

一、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组织培养技术是利用植物组织的无性生殖能力进行植株繁殖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将植物体的一部分(如组织、细胞、芽等)取出,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和增殖,形成新的植株。

在水稻中,主要利用胚乳、茎尖、芽鞘等组织进行培养。

组织培养技术实现水稻优质繁殖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母本。

传统育种过程中,以高产和抗病性为主要选育指标。

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则可以选择更广泛的优良性状,如品质、抗逆性、品种稳定性等。

通过培养和筛选,可以得到适应不同生态条件和生产要求的新品种。

二、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提高水稻的产量1. 胚乳培养胚乳培养是利用种子胚乳构建离体培养体系的重要方法。

通过胚乳培养,可以扩增优质品种的种子并提高种子质量。

此外,还可以实现异熟胚发育和种子无性繁殖。

通过体外培养和筛选,可以获得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

2. 茎尖培养茎尖培养是指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利用茎尖组织快速繁殖水稻。

通过茎尖培养,可以获得大量的无性繁殖苗,为水稻生产提供优质的种苗资源。

此外,还可以利用茎尖组织进行基因转化研究,实现转基因水稻的制造。

三、利用组织培养技术改良水稻品质1. 基因工程改良组织培养技术可以用于水稻的基因工程研究,通过嵌合DNA等手段,将外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中,从而改变其生理性状和生理功能。

例如,在水稻中导入抗病、抗虫基因,从而提高其抗病虫害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调控水稻的淀粉、蛋白质合成等关键酶的表达,提高水稻的营养价值和食品加工性能。

2. 培养基优化培养基是进行组织培养的基础,其成分和配方的优化对于水稻的优质繁殖至关重要。

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

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组织培养条件的优化摘要:以高留胚率水稻辽粳294成熟胚为外植体,对影响高留胚率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接种方式、培养基中激素水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解剖刀在胚上纵切1刀后再将种子接在培养基上,种子灭菌彻底,愈伤组织诱导率高且质量较好。诱导培养基中激素6-BA和KT的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有极显著的影响,诱导培养基为N6+2 mg/L 2,4-D+0.3 mg/L 6-BA+0.1 mg/L KT时,诱导率较高,可达90.0%;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 NAA+2 mg/L 6-BA时,绿苗分化效果好,分化率为73.0%。关键词:高留胚率;辽粳294;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Optimization of Tissue Culture Condition of Mature Embryo of Rice Liaojing 294 with High Plumule RatioAbstract: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llus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mature embryo of Liaojing 294 with high plumule ratio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inoculation method of cutting the embryo before inoculating the seed in the medium was an ideal method for a complete sterilization and effective callus induction as the high callus quality could be obtained.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6-BA and KT had significant effect on callus induction. The callus induction rate could reach to 90.0% when N6 +2 mg/L 2,4-D+ 0.3 mg/L 6-BA+0.1 mg/L KT was used as callus induction medium. And the callus differentiation rate could be up to 73.0% when using MS+0.8 mg/L NAA+2 mg/L 6-BA as callus differentiation medium.Key words: high plumule ratio; Liaojing 294; mature embryo; callus; induction and differentiation糙米各部位中,胚的蛋白质含量最高,而且其还含有许多其他的营养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质[1,2],但胚在稻米的加工过程中较易脱落而不能被人们食用,损失了大量的营养成分[3]。辽粳294(原品系代号87-675)是由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稻作研究所选育的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4],其留胚率约为普通稻米的5~6倍,是不可多得的高留胚率水稻品种,是提高水稻的营养品质以及杂交育种的好材料。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转基因技术已成为作物品种特性定向改良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高效稳定的再生体系则是实现基因转化的先决条件。成熟胚取材方便,不受生长季节和环境限制,外植体均匀、灭菌容易、重复性好,是遗传转化的良好受体。利用水稻成熟胚建立高频再生体系的研究已有一些报道[5-7],但对高留胚率水稻成熟胚组织培养体系的研究报道很少。郑文静等[8]曾经以辽粳294为材料研究过成熟胚的诱导率和分化率,但其组织培养条件下分化率较低(41.7%)。为此,本研究以高留胚率水稻品种辽粳294的成熟胚为材料,对其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及分化条件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不同的接种方式、培养物中外源激素的剂量对水稻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以期提高愈伤组织的质量和再生率,建立一套稳定、高效的高留胚率水稻的离体再生技术体系,为水稻基因工程和水稻育种服务。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辽粳294,由天津天隆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供。1.2 方法1.2.1 外植体消毒选取成熟、饱满、无病斑的水稻种子,剥去颖壳。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无菌水浸泡1 h,然后用体积分数70%的乙醇浸泡种子3 min,用质量分数0.1%的升汞溶液消毒15~10 min,无菌水冲洗4~5次。1.2.2 愈伤组织的诱导及继代培养将消毒后的种子置于无菌滤纸上吸干水分,接入诱导培养基中,考察两种不同的接种方式对诱导率的影响:①将种子直接接种在培养基上(处理Ⅰ);②解剖刀在胚上纵切1刀后将种子接在培养基上(处理Ⅱ)。接种后24~26 ℃下暗培养7 d,将初始的愈伤组织从种胚上剥离下来,转接到新鲜的诱导培养基,继续诱导30 d后,统计出芽率。诱导及继代培养基为N6+2 mg/L 2,4-D+6-BA+KT+7.5 g/L琼脂+40 g/L蔗糖+500 mg/L水解酪蛋白,设置不同的6-BA浓度(0、0.1、0.2、0.3、0.4、0.5 mg/L)和KT浓度(0、0.1、0.3、0.5、0.7、0.9 mg/L)组合,共36个处理,每组90个外植体,考察激素水平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1.2.3 分化培养继代生长60 d后,选取生长旺盛、质地紧密、自然分散、呈淡黄色颗粒状的胚性愈伤组织接种于分化培养基上(MS+0.2 mg/L NAA+2 mg/L 6-BA+7.5 g/L琼脂+40 g/L蔗糖+500 mg/L水解酪蛋白),培养条件为24~26 ℃、光照时间14 h/d、光照度1 500~2 000 lx,培养30 d后可以观察到绿点的出现,统计绿苗分化率。设置培养基中不同的NAA水平(0、0.2、0.4、0.6、0.8、1.0 mg/L),考察其对p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的影响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生长速度、质量及后期的分化率均有影响。处理Ⅰ愈伤组织出现较早、生长速度较快,但培养两周后愈伤组织发干、生长缓慢,可能是因为处理Ⅰ是整粒种子进行接种,内源菌灭菌不彻底,阻碍了愈伤组织的继续生长;处理Ⅱ愈伤组织出现较晚,培养约10 d后开始出现,但随后生长加快,愈伤呈乳白色,表面疏松。比较两种接种方式下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绿苗分化率,处理Ⅰ与处理Ⅱ愈伤组织的诱导率相差不多,但处理Ⅱ的绿苗分化率明显高于处理Ⅰ(图1),这可能是因为处理Ⅱ种子灭菌彻底,愈伤组织质量较好,有利于幼苗的分化。综上,确定本研究成熟胚的接种方式为处理Ⅱ,即解剖刀在胚上纵切1刀后将种子接在培养基上。2.2 成熟胚诱导、继代培养基配方的优化将成熟胚接种到诱导培养基上,6~7 d后可看到由盾片处长出初始愈伤组织,呈淡黄色,质地紧密,继代后愈伤组织体积逐渐变大,30 d后统计愈伤组织,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培养基中不同浓度的6-BA与KT配合使用,都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但诱导率不相同。6-BA浓度为0.1 mg/L,KT浓度为0.5 mg/L时诱导率最高,达92.2%;6-BA浓度为0,KT浓度为0.3或0.5 mg/L时诱导率最低,为30%。对36种不同配比的诱导培养基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6-BA与KT的浓度对愈伤组织诱导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P<0.01),且两个激素间存在极显著的互作效应(P<0.01)。对6-BA 6个浓度水平的平均诱导率进行多重比较(表2),结果显示,除0.2与0.4 mg/L处理、0与0.5 mg/L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外,其他处理之间诱导率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6-BA浓度为0.3 mg/L平均诱导率最大,为85.7%,0.5 mg/L时平均诱导率最小,只有37.6%,可见过高或者过低浓度的6-BA均不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对6个KT浓度水平的平均诱导率进行多重比较(表2),结果显示,除0、0.1、0.3、0.5 mg/L与0.7、0.9 mg/L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0、0.1、0.3、0.5 mg/L 4个处理,0.7与0.9 mg/L 2个处理之间诱导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0、0.1 mg/L与0.7、0.9 mg/L处理之间诱导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其中不添加KT时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但与0.1、0.3、0.5 mg/L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KT浓度为0.9 mg/L 时诱导率最低,可见低浓度的KT可以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其浓度过高会对愈伤组织的形成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由于6-BA与KT之间的交互作用极显著,所以还要对其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进而选出最优的激素配比。通过单因素分析已经确定6-BA浓度为0.3 mg/L时诱导率最高,KT在浓度为0~0.5 mg/L时作用效果差异不显著,高于其他浓度水平。因此先确定6-BA的最佳浓度为0.3 mg/L,在此基础上确定KT的最优水平。6-BA浓度为0.3 mg/L时,KT浓度为0.1或0.3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均为90.0%,高于其他试验组合,从试验成本来看,选择添加KT的浓度为0.1 mg/L。试验结果中6-BA浓度为0.1 mg/L,KT浓度为0.5 mg/L时诱导率(92.2%)比通过多重比较选出的最优组合的诱导率(90.0%)要高,但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组合的诱导率与周围数据的变化趋势明显不一致,且验证试验的重复性也较差,因此,仍以统计学分析的最优组合0.3 mg/L 6-BA+0.1 mg/L KT为最佳诱导培养基。2.3 分化培养基中NAA浓度对绿苗分化率的影响将成熟胚接种到2.2优化的诱导培养基中诱导培养,然后分别将愈伤组织接种到含不同浓度NAA的分化培养基中,40 d后统计绿苗分化率。结果表明,培养基中NAA的浓度对绿苗的分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NAA浓度为0.8 mg/L时绿苗分化率最高(图2)。NAA浓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绿苗的分化。3 小结与讨论以水稻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时,不同的接种方式会影响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质量,试验结果表明用解剖刀在胚上纵切1刀后再将种子接种在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要好于直接将种子接种于培养基上,这与吕孟雨等[9]的研究结果一致。培养基中的激素类型及水平也对水稻成熟胚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有影响。之前的研究发现N6培养基对于高留胚率的辽粳294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较好,而分化培养基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较好,2.0 mg/L的2,4-D比较适合于种胚愈伤组织诱导[10,11]。在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中,常用的激素有6-BA、ABA、2,4-D、KT等,不同实验室所用的激素配比有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基因型、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等的相互作用有关。在本研究中,诱导培养基中添加了2,4-D、6-BA、KT 3种激素,通过试验及统计分析发现,对于高留胚率的辽粳294来说,最佳的诱导培养基为N6+2 mg/L 2,4-D+0.3 mg/L 6-BA+0.1 mg/L KT;最佳的分化培养基为MS+0.8 mg/L NAA+2 mg/L 6-BA。本研究初步得出了一个高留胚率水稻成熟胚的最佳组织培养体系,为其他高留胚率水稻品种的成熟胚再生体系建立奠定了基础。参考文献:[1] 朴钟泽,韩龙植. 水稻胚大小对蛋白质含量的影响[J]. 上海农业学报,2002,18(B12):9-13.[2] 赵则胜, 蒋家云. 高营养功能性巨胚稻米研究初报[J]. 上海农业学报,2002,18(B12):5-8.[3] 赵国珍,刘吉新,世荣,等. 粳稻品种间胚残存率差异研究[J]. 西南农业学报, 2005,18(2):125-127.[4] 王德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辽粳294[J].中国农学通报,2000, 16(2):51.[5] 郝文媛,王丕武,林秀峰,等. 粳稻成熟胚高频率再生因素的研究[J]. 吉林农业科学,2006,31(4):30-33.[6] 刘香玲,王玉珍,罗景兰.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分化因素的研究[J]. 山东农业科学,2005(5):7-9.[7] 黄赛麟,李东宣,甘树仙,等. 水稻成熟胚培养高效再生系统的创新[J]. 分子植物育种,2008,6(4):801-806.[8] 郑文静,张燕之,王昌华,等. 水稻不同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差异性及其后代变异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4):1368-1370.[9] 吕孟雨,王海波,高义平. 水稻成熟胚不同接种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34-36.[10] 李玉静,陈彦龙,王玲玲,等. 2,4-D和6-BA对水稻愈伤组织培养力的影响[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 29(4):395-398.[11] 周玲艳,秦华明,谢俊平,等.提高水稻愈伤组织再生频率的研究[J]. 种子,2006,25(7):28-31.。

水稻组织培养

水稻组织培养

水稻种子做组织培养的优点
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水稻外植体小,进行表面消毒后不易染菌,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水稻种子保存容易且存活时间更长,可以随时取材实验
参考文献
[1]盛玉婷. 200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14 (9) :45~47 [2]张志良,翟伟菁. 2003.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326~327
[3]倪晋山,1985.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薛应龙主编),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63-64
(绿色幼苗在分化根的培养基中生出的根)
当水稻组培苗长高至 3~5cm时,即可进行炼苗,将三角瓶 口打开放置室温下,一定避免强光直射,炼苗 3 天左右即 可进行移栽( 图 F)
(炼苗及移栽成活的水稻再生植株)
水稻炼苗方法
有组培苗的培养瓶开口,培养基上覆水,约1 cm,置于温室3天左右, 然后移栽到土中 先将组培苗水培半个月,水稻营养液要求pH 5,待苗壮实后,移栽到 土中。
培养基母液配置
大量元素母液配制 : ①母液 A1( 浓缩 10 倍 ) : 称取 KNO3 19g 、 NH4NO3 16.5g、MgSO4· 7H2O 3.7g、KH2PO4 1.7g,分别溶解 后混合并定容至 1000ml,4℃保存备用; ②母液A2(浓缩10倍):称 取CaCl2· 2H2O 4.4g 定容至1000ml,4℃保存备用。 微量元素母液配制( 母液 B,浓缩 100 倍) 称取 MnSO4· 4H2O 2.23g、 ZnSO4· 7H2O 860mg、H3BO3 620mg、KI 83mg、NaMO4· 2H2O 25mg、CuSO4· 5H2O 2.5mg、CoCl· 6H2O 2.5mg,分别溶解并混 合后定容至1000ml,4℃保存备用。

水稻的植物组培的Microsoft Word 文档

水稻的植物组培的Microsoft Word 文档

水稻的植物组培的Microsoft Word 文档水稻的植物组培的microsoftword文档水稻的组织培养姓名:侯小龙班级:生物09104学号4教练:习在星水稻的植物组培实验报告班级:盛科09104学号:4姓名:侯小龙实验目的:1.让学生了解植物组织培养中常用的清洗技术和灭菌方法;掌握常用器具(如玻璃器皿、剪刀、镊子等)的清洗工艺、灭菌方法及注意事项,为后续实验做好准备。

2.学习培养基配制与灭菌方法。

3.学习和掌握植物外植体表面消毒的常规方法。

4.学习诱导植物器官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的方法5.了解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基本原理,学习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方法。

6.了解愈伤组织再分化原理,学习愈伤组织生根培养的方法。

实验原理:离体的植物细胞具有其个体的全套的遗传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再次脱分化,再分形成心的植株的能力,这就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因此只要给定水稻种子适宜的条件,我们可以诱导其胚状体再次分化,形成愈伤组织,一团无色的包庇细胞。

这种细胞分裂的能力旺盛,再把这写愈伤组织扩大培养,经原代培元,继代培养,生根培养,最后可以形成一个完整实验器材:材料:高压蒸汽灭菌器、超净工作台、电子天平、冰箱、pH试纸、烧杯、量筒、试剂瓶、三角瓶、耳球秤、移液管、洗瓶台秤(灵敏度0.2~0.5g)实验所需的各种玻璃器皿、金属制品和塑料制品,烧杯(300ml,500ml),量筒(500ml,50ml),三角瓶(50ml)移液管玻璃漏斗玻璃棒玻璃笔pH值试纸洗涤耳球线包装纸石棉网洗涤瓶无菌纸一次性手套酒精灯标签纸记号笔超净工作台烧杯镊子剪刀手术刀试剂:MS中大元素母液微量元素母液铁盐母液维生素(有机元素)母液蔗糖琼脂2-4,DnaA甘露醇koh6 Ba酒精漂白剂实验内容:1.MS培养基的制备2.水稻种子的消毒与原代培养3.水稻种子的继代培养4.水稻的生根培养实验步骤:1.MS培养基的制备本次试验每2人一组,每3组一大组,每大组配制1000mlms培养基。

水稻组培及农杆菌侵染的具体注意事项

水稻组培及农杆菌侵染的具体注意事项

水稻愈伤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2) (2007-05-14 15:02:48)转载▼二、水稻愈伤组织培养(一)实验室的建立组织培养的实验室建立可以按照以下的草图进行规划,图例可以按照表1:图2.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平面设计图4.水稻愈伤组织的分化挑选生长良好、结构致密的愈伤组织,先转到分化培养基上,26℃±2℃黑暗条件下培养2周。

然后转至26℃±2℃光照条件下培养,光强为400μmol/m2·s,每日光照16h,培养30~50 d,诱导不定芽,将产生绿芽的组织转至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的无激素的壮苗培养基中,26℃±2℃光照条件下培养,使其生根长成完整植株[12]。

三、讨论水稻胚性愈伤的诱导是水稻遗传转化中的重要环节,胚性愈伤的状态直接影响着遗传转化频率,所以提高良好生长状态的胚性愈伤的数量是提高转化频率的关键[13]。

为了提高水稻愈伤的出苗率,有采用干燥处理,辐射处理,添加铜[14-15]、银元素,添加脯氨酸,添加MET(多效唑)和添加活性碳等方法。

[16]理论上愈伤组织是可以无限制继代,但愈伤组织继代次数增加,形态发生能力逐渐丧失。

原因是遗传因素即继代培养中通常出现染色体紊乱。

水稻成熟胚愈伤组织的诱导和再生是组织培养中的两个关键问题,它们涉及到外植体的脱分化过程和愈伤组织的再分化过程[17]。

影响水稻胚性愈伤组织形成和植株再生能力的因素包括基因型、外源激素、渗透压、外植体来源、固化剂、培养基其它成份以及温度、光周期和继代时间等多个方面,其中材料的基因型和外源激素的种类、浓度和配比是最主要的因素[18]。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在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是极为明显的,合适的植物生长物质配比在器官分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光照是离体培养中比较复杂的调节因子,光照时间,强度以及光质对器官分化均有影响。

因为光照容易引起愈伤组织的老化坏死,所以对后续实验有很大的影响[19]。

认为除选择了合适的培养条件外,也与我们使用的是无菌苗作材料很有关系。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研究进展一、概述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使其再生为完整植株或生产具有经济价值的其他产品的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研究。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业、林业、园艺等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的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在基础理论方面,我国的科研工作者深入探讨了植物细胞全能性、细胞分化与再分化、遗传物质稳定性等关键问题,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优化和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应用研究方面,我国已成功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应用于作物脱毒、种质资源保存、遗传转化、次生代谢产物生产等多个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成果。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方面仍存在一些差距,如技术普及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产业链不完善等。

进一步加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高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本文旨在综述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我国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持续发展和应用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植物组织培养的定义与重要性植物组织培养,也被称为植物细胞培养,是一种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组织、器官、细胞或原生质体在人工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提供适当的营养物质和激素,使其在人工培养基上进行繁殖或产生次生代谢产物的技术。

这种技术自20世纪初诞生以来,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农业、林业、园艺、医药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它是植物繁殖的一种高效手段,通过微繁殖技术可以快速繁殖稀有和优良品种,提高繁殖系数,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求。

组织培养技术为植物遗传转化提供了受体系统,为植物基因工程和分子育种提供了可能。

水稻的育种方法

水稻的育种方法

水稻的育种方法
水稻的育种方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农业技术,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抗逆性等。

常用的水稻育种方法包括:
1. 遗传育种:通过选择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进行杂交、选择和后代测定等手段,逐步繁育出高产、优质、抗病虫害、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2. 分子育种:利用分子遗传学和生物技术手段,对水稻的基因进行研究和利用,筛选出与产量、品质、抗病虫害、抗逆性等性状相关的基因,并进行基因编辑、转基因等技术手段,研发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

3. 生态育种:根据水稻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态适应性,利用自然选择和环境适应性等原理,繁育出适应性强、稳产性好的新品种。

例如,在干旱地区繁育耐旱品种,在高海拔地区繁育耐寒品种等。

4. 组织培养育种: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将水稻组织培养至不育状态,再利用某些化学物质或其他方法,使其恢复育性,进行育种。

这种方法可以繁育出新的杂交组合,提高杂交育种的效率。

- 1 -。

水稻组培

水稻组培

先来看一下组培的流程
灭菌消毒
基本培养基
外植体 激素
培养条件
• 培养基的灭菌:固体培养基用高压蒸汽灭菌、
液体培养基用过滤灭菌法。 • 所用器皿、工具的灭菌: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 菌、金属器械可用灼热灭菌法。 • 实验室及工作台的灭菌:空气过滤灭菌、射线灭 菌、70%酒精液体喷洒实验室。
全自动高压蒸汽灭菌锅
超净工作台
在水稻组织培养方面,我国科学家已克服了一道道 难关,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有待进一步 探索。例如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对水稻细胞无性 系还难以进行定向诱变,直至目前还没弄清体细胞 无性系变异的规律,给细胞无性系变异育种带来一 定的困难。 同时水稻的愈伤组织在长期继代培养过程中,会导 致再生能力衰退也是一个被很多学者所重视的问题。
谢谢!
1班第二组
• 组长、主讲:陆成成
• 资料收集:张瑶、谭美、宋何涛、佘建伟 • PPT:夏沛
◆总体了解水稻组培 ◆影响水稻组培的因素 ◆水稻组培中存在的问题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原产亚洲热带,在中国广为 栽种后,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 大米为食,可见水稻的重要性。 ※组织培养技术是在无菌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 织、细胞及原生质体,培养在人工培养基上和人工控制的 环境中,使其生长、分化、增殖,甚至长出新植株的过程 和技术。 是农业高新技术中最重要、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它不仅是 农业继续发展的基础,而且是生物技术中应用最广、最具 现实意义的领域,被誉为农业发展史上的“第四次绿色革 命”,对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面临的人口增长、农业资 源贫乏、环境污染等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所以 “水稻组织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意义。

水稻组织培养

水稻组织培养

[3]倪晋山,1985.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薛应龙主编),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63-64
水稻组织培养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 (toti potency)就是指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 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 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材料
选取水稻种子( 干种子或是湿种子均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 的外植体
仪器
电子天平、酸度计、微量移液器、电炉、培养瓶、培养皿、烧杯、量 筒、移液管、容量瓶、玻璃棒、试剂瓶、超净工作台、剪刀、镊子、 照度计、摇床、灭菌锅
水稻种子做组织培养的优点
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水稻外植体小,进行表面消毒后不易染菌,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水稻种子保存容易且存活时间更长,可以随时取材实验
参考文献
[1]盛玉婷. 200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14 (9) :45~47 [2]张志良,翟伟菁. 2003.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326~327
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培养基配方所建立起来的水稻植株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 率)芽分化率及生根率均较高。水稻种子在诱导培养中培养10天左右, 从水稻芽的基部长出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的愈伤组织( 图 A)
(水稻种子在诱导培养中所得到的愈伤组织)
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芽的培养基后约7天,开始出现绿点并逐渐增多 ( 图 B)
(绿色幼苗在分化根的培养基中生出的根)
当水稻组培苗长高至 3~5cm时,即可进行炼苗,将三角瓶 口打开放置室温下,一定避免强光直射,炼苗 3 天左右即 可进行移栽( 图 F)
(炼苗及移栽成活的水稻再生植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量元素母液配制( 母液 B,浓缩 100 倍) 称取 MnSO4·4H2O 2.23g、 ZnSO4·7H2O 860mg、H3BO3 620mg、KI 83mg、NaMO4·2H2O 25mg、CuSO4·5H2O 2.5mg、CoCl·6H2O 2.5mg,分别溶解并混 合后定容至1000ml,4℃保存备用。
MS固体培养基的配制及灭菌
取 1000ml烧杯一只,加 500ml 水,然后加琼脂 10g,放至电炉子上 ( 铺有石棉网) 加热,边加热边搅拌至琼脂完全溶解(然后加蔗糖或白 糖) 30g 搅拌至其溶解; 分别称取母液 A1 100ml、母液 A2 100ml、母 液 B 10ml、母液C 10ml、母液D 10ml,到此烧杯中,搅拌均匀后用 0.5mol/L HCL 或 0.5mol/L 的 NaOH将培养基 PH 调至 5-8左右。
培养基母液配置
大量元素母液配制: ①母液 A1( 浓缩10倍) : 称取KNO3 19g、 NH4NO3 16.5g、MgSO4·7H2O 3.7g、KH2PO4 1.7g,分别溶解 后混合并定容至 1000ml,4℃保存备用; ②母液A2(浓缩10倍):称 取CaCl2·2H2O 4.4g 定容至1000ml,4℃保存备用。
先将组培苗水培半个月,水稻营养液要求pH 5,待苗壮实后,移栽到 土中。
水稻种子做组织培养的优点
操作简单,节省时间 水稻外植体小,进行表面消毒后不易染菌,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 水稻种子保存容易且存. 2008.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应用进展( 安徽农学通报, 14 (9) :45~47
(愈伤组织在分化芽的培养基中出现绿点)
约5天后,原来出现绿点的愈伤组织整体颜色加深,并有部分芽已向小 苗过渡( 图 C)
(由绿点所长成的丛生芽)
约10天后,有丛生芽长成的幼苗逐渐增多,已有部分幼苗 叶片展开( 图 D)
(由丛生芽长成的绿色幼苗)
将幼苗的植株移至生根培养基中。3天左右即可生出根,然后逐渐增 多,此时可以明显看见在培养基中的生出的根( 图 E)
实验结果
根据上述培养基配方所建立起来的水稻植株再生体系,愈伤组织诱导 率)芽分化率及生根率均较高。水稻种子在诱导培养中培养10天左右, 从水稻芽的基部长出淡黄色)呈细小颗粒状的愈伤组织( 图 A)
(水稻种子在诱导培养中所得到的愈伤组织)
将愈伤组织转入分化芽的培养基后约7天,开始出现绿点并逐渐增多 ( 图 B)
(绿色幼苗在分化根的培养基中生出的根)
当水稻组培苗长高至 3~5cm时,即可进行炼苗,将三角瓶 口打开放置室温下,一定避免强光直射,炼苗3天左右即 可进行移栽( 图 F)
(炼苗及移栽成活的水稻再生植株)
水稻炼苗方法
有组培苗的培养瓶开口,培养基上覆水,约1 cm,置于温室3天左右, 然后移栽到土中
生长调节物质母液配制: 为了操作方便,生长调节剂也可先配制成母 液(药品在配制时若不溶于水,可用少量溶剂先溶解,如萘乙酸 (NAA),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2,4-D等生长素和玉 米素(ZT) 可先用少量 95% 酒精溶解,然后加水,若溶解不完全再 加热; 激动素(KT)和6-苄基嘌呤(BA)可溶于少量 1mol/L 的 HCL 中,叶酸需用少量稀氨水溶解称取 50mg 生长调节物质,溶解后,蒸 馏水定容至 100ml,配制的母液每毫升则含有生长调节物质0.5mg, 4℃保存备用。
外植体的表面消毒及接种
选取饱满成熟的水稻种子,手工剥去颖壳,选取干净完整的颖果(在超 净工作台内,先用 75%酒精处理 30s,再用 0.1%升汞处理 10min 或 2%次氯酸钠溶液 15min,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5~6次(用灭菌后的无菌 滤纸将种子表面的水分吸干,然后用镊子夹取水稻种子轻轻放到愈伤 组织诱导的培养基表面,每瓶 5 粒左右(每接 5 瓶左右,用75% 酒精 擦拭手和台面,进行消毒。
[2]张志良,翟伟菁. 2003. 植物生理学实验指导( 北京: 高等教育出 版社,326~327
[3]倪晋山,1985. 植物生理学实验手册(薛应龙主编),上海科 学技术出版社,63-64
水稻组织培养
实验原理
植物组织培养主要利用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细胞全能性 (toti potency)就是指每个生活的细胞中都包含有产生一个 完整机体的全套基因,在适宜的条件下,细胞具有形成一 个新的个体的潜在能力。
材料
选取水稻种子( 干种子或是湿种子均可)作为植物组织培养 的外植体
仪器
电子天平、酸度计、微量移液器、电炉、培养瓶、培养皿、烧杯、量 筒、移液管、容量瓶、玻璃棒、试剂瓶、超净工作台、剪刀、镊子、 照度计、摇床、灭菌锅
不同培养阶段的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条件: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培养基 为MS +2,4一D 2.0mg/L,培养条件为黑暗培养,温度控制在 26(±1)℃;愈伤组织分化芽培养基为MS +6一BA 2. 0 mg/L + NAA 0. 2mg/L,光照强度为3000lux左右,光照时间为14h,温度控制在26(±1) ℃;生根培养基为1 /2MS + NAA 1. 0 mg/L,光照强度为4000lux左右, 光照时间为14h,温度控制在26(±1)℃。
铁盐母液配制( 母液C 浓缩 100 倍) : 称取Na2-EDTA 3.77g、 FeSO4•7H2O 2.78g、分别溶解并混合后定容至 1000ml,4℃保存备 用。
有机物质母液配制( 母液 D,浓缩50倍) : 称取甘氨酸 100mg、盐酸硫 胺素20mg、盐酸吡哆素25mg、烟酸E25mg、肌醇 5000mg,分别溶 解后混合并定容至 500ml,4℃保存备用。
不同培养阶段所需要的生长调节物质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同阶段的 培养基中要加入的生长调节物质是不一样的,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 (MS+2,4-D2.0mg/L)中2,4-D为每升2.0mg,而2,4-D母液的浓度为 0.5mg/ml,则配制时要从其母液中吸取4mL。培养基配制好后,将其 分装至150mL三角瓶中,每瓶40mL左右。用两层牛皮纸或硫酸纸将 装好培养基的瓶口包裹住,用3个乳胶圈将瓶口封紧即可灭菌。培养 基的灭菌条件为121℃,25min左右,灭菌时要将无菌操作的所需的 备品灭全,包括剪刀、镊子、刀片、无菌水、报纸或滤纸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