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合集下载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0811学号: 2008716022姓名:陈智建指导教师:刘云、柯江岩2012 年 1 月 13 日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3)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3)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3)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4)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4)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4)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4)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5)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5)3.1.1主轴电机选择 (5)3.1.2变频器的选择 (5)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5)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6)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6)3.2.2伺服电机选择 (6)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6)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7)3.3设计验算校核 (8)3.3.1惯量匹配验算 (8)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8)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9)3.3.4固有频率计算 (10)3.3.5死区误差计算 (10)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1)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1)后附6张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

(14)第五节心得体会 (15)参考文献 (16)第一节绪论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

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设计)说明书(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题目:工业机械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三周设计成绩:2015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工业机械手综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应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业机械手的组成及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二章伸缩臂的设计方案 . (4)设计方案论证以及确定 (4)设计参数及要求 (4)设计方案的比较论证.....................................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械手伸缩臂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4)执行装置的设计方案 (5)滚珠丝杠的选择 (5)减速齿轮的有关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电动机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选择PLC ................................................. 错误!未定义书签。

PLC外部I/O分配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培养学生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通过设计实现对机电一体化系统实
现控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实验原理:
机电一体化系统由机械部件、电子元件、电气部件、计算机等多种组成形式,在机械
加工、控制技术、电路设计等方面有较高的技术要求。

实验内容:
1、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设计
2、机械部件的加工制作
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4、步进电机的控制
5、控制算法和程序的设计编写
6、系统性能测试
实验过程:
1、机电系统结构设计
首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结构进行设计,包括机械部件、电子元件和电气部件的布局,确定控制模块的位置和互联关系,保证系统结构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2、机械部件的加工制作
根据系统结构设计,制作机械部件,包括底座、支架、导轨、工作台等,保证机械结
构的精度和可靠性。

3、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
根据系统结构设计,设计电气控制系统,包括供电电路、传感器电路、控制电路等,
保证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度。

4、步进电机的控制
对系统中的步进电机进行控制,设计电子线路和程序,保证步进电机的精度和稳定性。

5、控制算法和程序的设计编写
设计控制算法,编写控制程序,保证系统的可控性和稳定性。

6、系统性能测试
对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进行测试,测试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反馈出可能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

实验结果:
实验数据表明,所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较高精度和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经过反复测试和改进,实验过程得到了较好的改进,为以后相关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更好的基础。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引言机电一体化技术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

机电一体化技术能够有效解决机械工程的自动化问题,并且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当前工业中,机电一体化技术已经成为了制造业的基础。

本文将详细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课程设计。

课程目标本课程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学生在本课程中将会了解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实现方法。

此外,本课程还旨在培养学生解决机械制造过程中自动化问题的能力,以及掌握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技术。

课程内容第一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原理本部分将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包括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自动化技术、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硬件和软件架构等等。

学生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以及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第二部分: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本部分将会介绍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包括机床、自动化生产线、以及工业机器人等等。

学生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情况。

第三部分: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本部分将会介绍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技术。

学生需要掌握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控制方法、软件和硬件平台等等。

课程作业学生将会数次完成小组课程作业。

学生需要组成小组,根据实际问题设计和实现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例如控制一台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电机的系统,或者控制一台工业机器人的系统,或者控制一条自动化生产线的系统等等。

期末项目学生将会在本学期结束时完成期末项目。

学生可以自选实现一个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包括问题定义、方案设计、系统实现、以及系统测试和优化等等。

课程评估学生的评估将会根据学生在课堂作业和期末项目中的表现来评估。

学生需要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获得课程学分,在学生的评估中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创造性的应用将会得到充分的认可。

结论本文介绍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课程设计内容和评估方式。

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和维护技术,为未来从事机械工程、控制工程和自动化工程等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奠定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一、引言二、设计目标本设计的目标是开发一种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庭电器和设备的远程自动化控制。

该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智能调整,提高家庭的舒适度和能源利用效率。

三、系统组成1.硬件部分硬件部分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等。

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执行器用于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调节等动作,控制器用于数据处理和决策,通信模块用于与用户远程交互和传输数据。

2.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和云端平台的搭建。

嵌入式系统负责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控制执行器,云端平台负责用户界面的设计、数据分析和远程控制指令的传输。

四、系统功能1.环境感知与自动调节系统通过传感器感知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根据预设的调节策略自动调节空调、加湿器、照明等设备,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2.节能和安全控制系统根据室内外环境的变化调节电器设备的运行状态,达到节能的目的。

同时,系统还能够通过云端平台进行远程监控和控制,保障家庭安全。

3.远程操控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实时监控家庭环境和设备状态,并远程操控家电设备。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调整温度、湿度、照明等参数,提高生活便利性。

五、系统优势本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高效智能:系统能够根据用户需求智能调节设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居住舒适度。

2.远程操控:用户可以通过移动终端实时监控和操控家电设备,提高生活便利性。

3.节能环保:系统通过预设策略和远程监控实现节能控制,减少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六、系统应用本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酒店等场所,满足人们对生活环境的需求,提高生活品质和工作效率。

七、结论通过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可以实现家庭电器和设备的智能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生活舒适度。

该系统具有远程操控、节能环保等优势,可应用于家庭、办公室等场所。

在未来的发展中,还可进一步完善系统功能,提升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 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设计要求设计一电路板控制系统,检测液压油油、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15,油温T〈=80C,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三、选题目的当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 1 )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而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能够从整体的高度上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有效的系统。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的设计班级机械1211学生蒋金成学号 1220116105同组凌一锐上文龙薛俊起迄日期2015年12月25日~ 2016年1月5日指导教师汪帮富讲师机械工程学院目录1. 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 (1)1.1要求 (3)1.2目的及意义 (3)2.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4)2.1总体方案设计 (4)2.1.1主体功能 (4)2.1.2执行机构 (5)2.1.3驱动机构 (6)2.1.4控制机构 (6)2.2总体方案论证 (4)2.2.1调试过程 (6)2.2.2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7)2.2.3 结果分析 (8)3. 机构分析与计算 (3)3.1机械手总体设计 (8)3.2机身的总体设计 (9)4. 关键部件设计与校核 (4)4.1机械手手抓的设计计算 (9)4.1.1选择手抓的类型及夹紧装置 (10)4.1.2 手抓的力学分析 (11)4.1.3机械手手抓夹持精度的分析计算 (11)5. 结论 (12)6.收获、体会 (12)7.参考文献 (13)1、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1.1要求1、机械手将传送带A上的大号物品传送到传送带B上,其他小号的物品让其流走。

机械手所有的动作均由液压驱动,上升,下降,左移,右移均由(双线圈)三位四通电磁阀控制,夹紧,放松用一个(单线圈)二位四通电磁阀控制,通电夹紧,断电放松。

所有电磁线圈驱动电源:直流,电压24V,电流1A,位置检测用:行程开关,光电开关,压力继电器。

2、系统操作可实现单循环,自动循环功能。

3、设计控制系统和输入/输出信号调理电路及功率驱动电路原理图。

4、设计控制系统程序流程图并用汇编语言编写其中的某一段程序。

5、设计操作台面板布置示意图。

6、编写设计说明书和使用说明书。

7、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力求控制系统简单,经济。

1.2目的及意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产业革命,将世界经济从资本经济带入到知识经济时代。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教学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课程(产品)设计任务书目录1. 总体方案设计 (1)1.1. 设计目的 (1)1.2. 设计任务 (1)1.3. 总体方案的确定 (2)2. 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4)2.1. 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4)2.2. 铣削力的计算 (4)2.3. 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5)2.4.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6)2.5. 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9)2.6. 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9)2.7. 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12)3. 控制系统和人机接口设计 (12)I/O口地址分配表 (13)4. 总结 (14)5. 附录 (15)5.1. 机械装配图 (15)5.2. 电气连线图 (15)5.3. PLC控制程序 (16)参考文献 (17)1.总体方案设计1.1. 设计目的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时间性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综合的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独立进行的设计训练,主要目的:1)通过设计,使学生全面地、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想怪知识,学习总体的方案拟定、分析与比较的方法。

2)通过对机械系统的设计,掌握几种典型传动元件与导向元件的工作原理、设计计算及选用的方式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并树立“系统设计”的思想4)锻炼提高学生应用手册和标准、查阅文献资料及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1.2. 设计任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2)立铣刀齿数Z=3;3)最大铣削宽度mmae15=;4)最大背吃刀量mmap8=;5)加工材料为碳素钢;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8)工作台尺寸210mm ×250mm,加工范围为230mm ×270mm ;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661.5N ; 12)每齿进给量mm f z 1.0= 13)铣刀转速n=300r/min1.3. 总体方案的确定1.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报告
摘要:本报告旨在介绍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内容,包括系统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原理、硬件选型、软件开发以及系统测试与验证。

通过详细
的阐述和分析,展现了我们团队在机电一体化技术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成果。

1.引言
1.1背景介绍
1.2研究目的
2.系统需求分析
2.1功能需求
2.2性能需求
2.3可靠性需求
2.4安全性需求
3.系统设计原理
3.1机电一体化系统原理
3.2动力学分析
3.3控制策略选择
4.硬件选型
4.1电机选型
4.2驱动器选型
4.3传感器选型
4.4控制器选型
5.软件开发
5.1系统架构设计
5.2控制算法设计与实现
5.3数据处理与通信模块设计
5.4用户界面设计
6.系统测试与验证
6.1功能测试
6.2性能测试
6.3可靠性测试
6.4安全性测试
7.结果与讨论
7.1实验数据分析
7.2系统优化与改进
8.结论
附录:系统设计图纸、电气原理图、控制流程图等技术资料
总之,本报告涵盖了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相关内容,从系统需求分析到系统设计原理、硬件选型、软件开发以及测试验证等方面,对系统设
计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希望这份报告能为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的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旨在让我们将所学的机电一体化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培养我们独立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课程设计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加深对机电一体化系统概念的理解,掌握系统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2、熟悉机械、电子、控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融合与应用。

3、培养我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包括方案设计、图纸绘制、参数计算、器件选型等。

4、提高我们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具有特定功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具体要求如下:1、确定系统的功能和性能指标,包括运动方式、精度要求、速度范围等。

2、进行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包括机械结构、驱动系统、控制系统等的选择和布局。

3、完成机械结构的详细设计,绘制装配图和零件图。

4、选择合适的驱动电机、传感器、控制器等器件,并进行参数计算和选型。

5、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实现系统的控制功能。

6、对设计的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和优化,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三、系统方案设计1、功能需求分析经过对任务要求的仔细研究,确定本次设计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一个小型物料搬运机器人。

该机器人能够在规定的工作空间内自主移动,抓取和搬运一定重量的物料,并放置到指定位置。

2、总体方案设计(1)机械结构采用轮式移动平台,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轮子实现机器人的移动。

机械手臂采用关节式结构,由三个自由度组成,分别实现手臂的伸缩、升降和旋转,通过舵机进行驱动。

抓取机构采用气动夹爪,通过气缸控制夹爪的开合。

(2)驱动系统移动平台的驱动电机选择直流无刷电机,通过减速器与轮子连接,以提供足够的扭矩和速度。

机械手臂的关节驱动选择舵机,舵机具有控制精度高、响应速度快等优点。

抓取机构的气缸由气泵提供气源,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的动作。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目录摘要--------------------------------------------------------------------------1一、设计目的--------------------------------------------------------------------2二、设计要求--------------------------------------------------------------------2三、机械部分改装设计计算--------------------------------------------------21、初步确定工作台的尺寸及其重量---------------------------------32、传动系统设计---------------------------------------------------------33、滚珠丝杠的设计计算及选择---------------------------------------44、滚动导轨的计算与选择---------------------------------------------75、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106、联轴器的选择---------------------------------------------------------147、轴承座的选择----------------------------------------------------------15四、总结---------------------------------------------------------------------------17五、参考文献---------------------------------------------------------------------18钻床改装用数控XY 工作台设计摘要X-Y 数控工作台改装设计是一个开环控制系统,其结构简单。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模版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模版

Part Seven
课程设计过程 中,对机电一 体化系统的理 解和掌握得到
了提升
提高了解决问 题的能力和团
队协作能力
学会了如何将 理论知识应用
于实际项目
对未来在机电 一体化领域的 发展有了更清 晰的认识和规

课程设计成果的优缺点分析
课程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和困难
改进方向:如何提高课程设 计的质量和效果
设计内容:包括机械、电子、控制、 软件等多个方面
设计时间:根据课程安排,一般在几 周内完成
设计工具:可以使用CAD、 SolidWorks等软件进行设计
设计限制:需要考虑成本、安全性、 环保等因素
设计成果:需要提交设计报告、图纸、 实物模型等
Part Three
机电一体化系 统由机械、电 子、控制、软 件等多个子系
展望未来:对课程设计的发 展趋势和前景的预测
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课程设计的改进方向 学生能力的培养与提升 课程设计的实际应用与推广
汇报人:
能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和 算法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 靠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和环 保性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包括机械、电子、控制、软件等多个方面的设计 硬件设计: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硬件设备的选择和设计 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算法、人机界面、通信协议等软件的设计和实现 系统集成:将硬件和软件集成为一个完整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并进行调试和优化
电源设计:选 择合适的电源 类型,如交流 电源、直流电
源等
安全保护装置 设计:设计安 全保护装置, 如过载保护、
短路保护等
选型原则:根 据系统需求选 择合适的电源 与安全保护装

机电一体化课设

机电一体化课设

机电一体化课设1.引言机电一体化是指将机械与电气控制相结合,通过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机械装置的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

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

本课设旨在通过设计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来加深对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理解和应用。

2.设计方案2.1系统概述本系统设计一个基于Arduino开发板的机电一体化控制系统,实现一个简单的自动化流水线。

该流水线包括输入模块、传送带模块、加工模块和输出模块。

2.2功能需求输入模块:接受外部信号输入,包括开始信号和停止信号。

传送带模块:控制传送带的运行状态,根据输入信号启动或停止传送带的运转。

加工模块:根据传送带上的物料进行加工处理,例如检测、分类、组装等操作。

输出模块:将加工完成的产品输出到指定位置。

2.3硬件设计Arduino开发板:作为主控制器,负责接收输入信号并控制各个模块的运行。

传感器模块:用于检测传送带上物料的状态,例如光电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电机驱动模块:控制传送带的运转,根据Arduino的指令进行正转、反转或停止操作。

2.4软件设计Arduino编程:使用Arduino开发环境进行程序编写,包括接收输入信号、控制传送带和加工模块的运行等功能。

传送带控制算法:根据输入信号的变化控制传送带的启动、停止和运行方向。

加工模块算法:根据传送带上物料的状态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例如检测到物料则进行分类,检测到缺失则进行补充等。

3.实施计划3.1设备准备购买Arduino开发板及相关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等硬件设备。

安装Arduino开发环境,并进行相应的配置和测试。

3.2系统搭建连接Arduino开发板和各个传感器、电机驱动模块等设备。

编写Arduino程序,实现输入模块、传送带模块、加工模块和输出模块的功能。

3.3调试测试对系统进行调试,检查各个模块的运行状态是否正常。

测试系统在不同输入信号下的运行情况,包括启动、停止和运行方向的切换。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一、选题背景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 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本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 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二、设计要求设计一电路板控制系统,检测液压油油、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15,油温T〈=80C,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三、选题目的当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

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 1 )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而这次课程设计,一方面让我们从理论到实践的一个联系,另一方面也是温习和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特别是单片机方面的知识,对于单片机系统能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能够从整体的高度上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有效的系统。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实验教学大纲(一)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创新设计项目Creative Design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课程代码: 112010学分和总学时: 3学分 72学时实验(上机)学时: 30学时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学院选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二、课程内容与实验目的:本项目课程以德国慧鱼公司生产的机电产品模型为对象,学生通过装配机电设备模型,对设备进行较为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从而完成综合性的设计训练过程。

虽然用模型学生可装配出各种各样的产品,但学生学习的重点是选定其中一个产品进行分析研究;对产品进行编程运行,检验其功能、性能等效果;初步掌握开发、设计一个产品的有关过程;学习查阅资料,为自己的设计和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科教学重理论教学,轻实践环节的现状,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较全面地掌握各类机械机构,机电一体化机构、计算机编程等基本知识。

本课程的任务是,在简明扼要的介绍各类装置之后,对指定装置进行测绘,学生完成所有零件图、部件图、最后完成总装图设计。

根据学生的能力,还可进行相关的改进设计、动画设计等。

在设计过程中,学生还可接触到机械装备的控制、驱动、传动的技术,学习机械制造中的工艺、工装、测量等知识。

三、实验教材与实验考核本课程通过对指定的装置或模型进行测绘和设计,设计时采用三维设计软件,使学生对设备的结构和组成等获得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机械装置的设计过程和设计要点有基本概念,为完成后面的设计任务,以及完成将来的学习任务提供思维源泉。

实验教材有实验指导书、实验设备供学生使用。

项目过程中学生要自学Solidworks等三维设计软件,独立的完成课程内容。

实验考核评分参考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成绩,设计图纸的质量,以及答辩的情况给定。

比例基本参考如下:平时成绩10%,实验报告成绩10%,设计图纸的质量40%,答辩的情况40%。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材料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报告专业:机械电子工程班级:机电0811学号:2008716022姓名:智建指导教师:云、柯江岩2012 年1 月13 日目录第一节绪论 (3)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 (3)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 (4)1.3数控铣床的性能指标设计要求 (4)第二节总体方案设计 (5)2.1主轴驱动系统设计方案 (5)2.2 X/Y/Z轴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2.3电气系统设计方案 (5)第三节传动系统设计 (6)3.1主轴传动系统的设计 (6)3.1.1主轴电机选择 (6)3.1.2变频器的选择 (6)3.1.3主轴传动系统设计 (7)3.2伺服驱动系统设计 (7)3.2.1伺服传动机构设计 (7)3.2.2伺服电机选择 (8)3.2.3 滚珠丝杠的选择 (8)3.2.4滚珠丝杠支承的选择 (9)3.3设计验算校核 (10)3.3.1惯量匹配验算 (10)3.3.2伺服电机负载能力校验 (11)3.3.3系统的刚度计算 (11)3.3.4固有频率计算 (12)3.3.5死区误差计算 (13)3.3.6系统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计算 (13)第四节电气系统设计 (14)第五节总结 (19)参考文献 (20)附:6系统框图和元器件图第一节绪论1.1课程设计目的意义机电一体化是一门实践性强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泛,现代各种先进技术构成了机电一体化的技术基础。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属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能力。

1.2课程设计任务描述本课程设计主要要求学生设计一数控铣床的传动系统跟控制系统,即在已有数控系统的基础上,根据实际加工要求,进行二次开发。

由于生产数控系统,伺服电动机的驱动器,伺服电机的厂家很多,即使同一厂家,其生产的产品系统和型号也很多。

为了避免在设计过程中选型过于宽广,并考虑到本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训练从事设计的基本能力,数控系统规定选用Fanuc OI MATE MC。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以及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内容
1.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它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2.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等领域。

4.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方法包括系
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步骤。

5.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掌
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机械操作、电子操作、计算机操作等。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设计12个学时,其中:
第一学时: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领域,设计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

第二学时:讲解机械操作技能,包括机械装配,机械操作,机械维护等。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第一篇:《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题目1.数控车床工作台二维运动伺服进给系统设计(注:这里的二维运动指的是工作台在水平面内沿横轴和纵轴的运动)2.数控铣床工作台三维运动伺服进给系统设计 3.自拟题目二、设计要求1、能用键盘输入命令控制工作台的运动方向2、能实时显示当前运动位置3、具有越程指示报警及停止功能4、参照工具书,结合实际,自己设定系统定位精度,脉冲当量,空载启动时间,最大进给速度,各个方向的运动范围,切削用量等参数三、设计内容1、总体方案确定(1)总体方案设计(2)绘制总体方案图2、机械系统设计(1)执行元件参数及规格的确定;(2)传动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3)执行机构的具体结构及参数设计。

(4)绘制进给传动系统示意图。

3、控制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微机的选用、存储器的选用与扩展、译码电路设计、接口电路设计等(2)绘制控制系统原理框图4、传感器的选择(适用于半闭环控制方式和全闭环控制方式)四、课程设计报告书内容(不少于3000字,要求计算准确、文字通顺、书写工整。

要求图纸、图面布置合理、正确清晰。

)1.设计题目和要求2.系统总体方案框图及分析说明3.机械系统设计计算、各部件类型选择说明及进给传动系统的示意图与说明 4.控制系统工作原理框图与设计说明5.传感器的选择与设计说明(适用于半闭环控制方式和全闭环控制方式)6.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体会 7.参考资料五、主要参考书目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工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系统设计、机电一体化等相关书籍,如:[1] 尹志强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指导书.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5 [2] 郑堤主编.机电一体化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3] 曾励主编.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4] 张建民等编著.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第二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2010级《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学院: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朱红萍二0一一年十二月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二、设计题目及参数三、设计内容四、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五、心得体会六、参考文献一、课程设计目的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院校:班级:姓名:学号:2011年 12 月 24 日目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1.1导轨副的选用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1.3 减速装置的选用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1.5 检测装置的选用2.控制系统的设计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3.2铣削力的计算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7.设计总结参考文献[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设 计 计 算 与 说 明主要结果设计任务:题目:X-Y 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任务:设计一种供立式数控铣床使用的X-Y 数控工作台,主要参数如下:1)立铣刀最大直径d=15mm ; 2)立铣刀齿数Z=3; 3)最大铣削宽度mm a e 15=; 4)最大背吃刀量mm a p 8=; 5)加工材料为碳钢; 6)X 、Y 方向的脉冲当量mmy x 005.0==δδ/脉冲;7)X 、Y 方向的定位精度均为mm 01.0±; 8)工作台导轨长度为1260mm ;9)工作台空载最快移动速度min /3000mm v v y x ==;10)工作台进给最快移动速度min /400max max mm v v f y f x ==; 11)移动部件总重量为800N ;12)丝杆有效行程为920mm 。

一、总体方案的确定 1 机械传动部件的选择1.1导轨副的选用 要设计的X-Y 工作台是用来配套轻型的立式数控铣床的,需要承受的载荷不大,但脉冲当量小、定位精度高,因此,决定选用直线滚动导轨副,它具有摩擦系数小、不易爬行、传动效率高、结构紧凑、安装预紧方便等优点。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机电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专业方向设计)说明书(2014 /2015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题目:工业机械手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三周设计成绩:2015年12月31日目录第一章工业机械手综述 01.1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 01.2工业机械手的应用 01.3工业机械手的组成及原理 (1)第二章伸缩臂的设计方案 (4)2.1 设计方案论证以及确定 (4)2.1.1 设计参数及要求 (4)2.1.2 设计方案的比较论证 (4)2.2 机械手伸缩臂总体结构设计方案 (4)2.3 执行装置的设计方案 (5)2.3.1 滚珠丝杠的选择 (5)2.3.2减速齿轮的有关计算 (12)2.3.3电动机的选择 (17)第三章 PLC控制系统设计 (20)3.1 PLC的构成及工作原理 (20)3.2 选择PLC (21)3.3 PLC外部I/O分配图 (22)3.4 软件设计 (23)3.5 硬件设计 (33)总结 (34)参考文献 (35)第一章工业机械手综述1.1工业机械手的发展概况工业机械手在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工业机械手即工业机器人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的现代化制造业重要的自动化装备。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1.2工业机械手的应用机械手是工业自动控制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控制对象。

机械手可以完成许多工作,如搬物、装配、切割、喷染等等,应用非常广泛广泛。

在现代工业中,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已成为突出的主题。

各行各业的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加工车间,常配有机械手,以提高生产效率,完成工人难以完成的或者危险的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普通格式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是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
1.设计容包括: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课题容简介或设计要求:编制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车辆出入库管理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后退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后退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

3)设计一个由两位数码管及相应的辅助元件组成的显示电路,显示车库车辆的实际数量。

3.机械部分的设计:
4.计算机控制的设计:设计显示电路图,并按图连接。

画出单片机接线图,并按图接线。

编制控制程序。

摘要
本次设计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根据给定的条件,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机械和电子方面的知识,完成车辆入库自动控制,并画好元器件的连接图,其中包括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原理方案的实现,设计计算与说明。

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对我们生活很贴近,一个很实用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管理车库,再加上如果用单片机来实现的话成本低,很实用,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设计。

车辆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
好使车经过一个传感器而没经过另一个传感器(假设车它退回车库了),如果处理。

关键字:单片机汇编程序定时外部中断
总体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重点在于控制系统,机械系统比较少。

采用8051单片机,两个传感器,两个数码管,一个12V和5V变压器,实现对车辆进出车库的自动计数控制。

具体实现方案为将两个传感器安装在车库的进出口处,一般车身长度的4.4米左右,将两传感器安装相隔5米,这样可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工作原理:采用AT89C51,因为有两个数码管,用P1口的P1.0和P1.1控制哪个数码管显示数据,P0口发送该显示的数据。

传感器1接P3.1 ,传感器2接P3.2,设置EA使外部中断1和外部中断2的触发方式为沿边电平负跳变。

并且将传感器的另一端接高电平,一旦车辆通过,传感器工作使外部中断引脚变成高电平,当车辆离开的时候,传感器部将电路断开,外部中断引脚被拉低,同时触发中断,告诉单片机有车辆通过。

各个程序模块功能:1.主程序一直在循环显示库中车数2.定时器0主要处理当有车经过一个传感器时间隔5秒是否经过另一个传感器,没有则清除标志位 3.外部中断0控制传感器1置标志位并判断是进库还是出库,出库则库中车数减1;4.外部中断1控制传感器2置标志位并判断是进库还是出库,进库则库中车数加1。

控制芯片的选用:
本设计选用AT89C51芯片,片无ROM或者EPROM,使用时必须配置外部的程序存储器EPROM。

本设计选用了2764扩展其空间,8031的引脚分3大功能:
(1)I/O口线
P0,P1,P2,P3共4个八位口。

(2)控制口线
PSEN(片外取指控制)、ALE(地址锁存控制)、EA(片外存储器选择)、RESET (复位控制)。

(3)电源和时钟。

AT89C51最小应用系统。

AT89C51部不带ROM,需要外接EPROM作为外部程序存储器。

又因为8031在外接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地址的低8位信息和数据信息分时送出,故还需要采用一片74LS373来锁存低8为地址信息。

这样,
MCS-51的程序存储器空间与数据存储器空间是相互独立的。

用户可最多扩展到64kb的程序存储器几64kb的数据存储器,编址为0000H~FFFFH。

片8kb单元地址要求地址线13根(A0~A12)。

它由P0和P2.0~P2.4 组成。

地址锁存器的锁存信号为ALE。

程序存储器的取地址消耗为PSEN。

由于程序存储器芯片只有一片,所以其片选端(31)直接接地。

8031芯片本身的连接31必须接地来表明选择外部存储器外,还必须有复位和时钟电路。

单片机系统的连线图
程序部分:
;*******定义控制位和单元*******
shiwei BIT P2.0 ;十位的段控制引脚
gewei BIT P2.1 ;各位的段控制引脚
ET0_BZ BIT 00 ;进入了外部中断0的标志位
ET1_BZ BIT 01 ;进入了外部中断1的标志位
CAR_NO EQU 21H ;存放库中车的数量的单元
IT0_COUNT EQU 22H ;定时器中用于计数
TAB: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1 –9 数码管对应的状态
;*******初始化程序*******
FORMAT: MOV IE,#87 ;开外部中断1,0 和T0中断
MOV IP,#5 ;设外部中断的优先级为最高
MOV SP,#5FH ;设堆栈
MOV TH0,#3CH ;定时50ms
MOV TL0,#0B0H ;
CLR IT0_COUNT ;
RET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EX00
ORG 000BH
LJMP IT00
ORG 0013H
LJMP EX01
MAIN:
LCALL FORMAT ;跳到初始化
DIPLAY: MOV A,21H ;将车数转成字形显示十位 MOV B,#10H
DIV AB
MOV DPTR,#TAB ;字形转换
MOVC A,A+DPTR ;将要显示的数字给A
CLR GEWEI ;清除个位段选
SETB SHIWEI ;置十位的段选
MOV P0,A
MOV A,B ;将车数转成字形显示个位 MOV DPTR,#TAB ;字形转换
MOVC A,A+DPTR
CLR SHIWEI ;清十位的段选
SETB GEWEI ;置个位的段选
MOV P0,A
LJMP DIPLAY ;一直循环等待着车辆的进出
IT00: PUSH PSW ;将psw和acc 保护起来
PUSH ACC
MOV TH0,#3CH ;一次定时50ms 计满100次即 5s 清外部断的标志以免造成误差
MOV TL0,#0B0H ;重新赋值定时器
INC IT0_COUNT
MOV A,IT0_COUNT
CJNE A,#100,IT0_RET
CLR ET1_BZ
CLR ET1_BZ
CLR TR0 ;关定时器
MOV TH0,#3CH ;重新赋值定时器
MOV TL0,#0B0H
POP ACC ;中断结束出堆栈
POP PSW
IT0_RET: RETI
EX00: SETB ET0_BZ ;车库前门的中断当有车通过,置前门标志位1,判断后门标志是否也为1
SETB TR0 ;若是,则说明车是出库的库中车辆数减1.
JNB ET1_BZ,EX0_RET
DEC CAR_NO
CLR ET0_BZ
CLR ET1_BZ
EX0_RET:RETI
EX01: SETB ET1_BZ ;车库后门的中断当有车通过,置后门标志位1,
断前门标志是否也为1
SETB TR0 ;若前门为1,说明进库,库中车辆加1
JNB ET0_BZ,EX1_RET
INC CAR_NO
CLR ET0_BZ
CLR ET1_BZ
EX1_RET:RETI
END
设计小结:机电一体化设计在匆忙中很快就过去了,书到用时放恨少,验证了这句老话。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它是一门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交叉学科。

随着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快。

在做控制系统设计时遇到了较大的难题。

由于以前对微机计算机控制部分知识没有掌握扎实,所以在控制程序设计也比较困难。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之后也使自己更深一步的了解程序编写。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之后,使自己对课本上的东西有更加深刻的的认识。

这次课程设计是对我机电相关领域知识的一次很好的锻炼,对以后的工作也
有帮助和提高。

由于自己的能力有限,设计中难免也存在不少细节上的错误,希望老师指出改正,并感老师您对我们的教育!
参考资料目录:
[1] 毅刚等编著 MCS-51单片机应用设计工业大学
2007
[2] 蔡振江.单片微型计算机与机电接口技术. 国防工业,
2001.
[3]邓星钟主编.机电传动控制.华中科技大学,2001,3.
[4]文涛编著 MCS单片机培训教程电子工业
[5]朱龙根著机械设计机械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