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完整版)机电一体化毕业课程设计
1引言
1.1课题简介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模块化生产控制系统设计”。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分析研究学校实验工作台系统,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先进控制技术,对模块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1.2 工业模块化系统发展现状
工业模块系统是一种以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其中控制的部分现今在我国大都是采用的是PLC控制。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最终达到控制的目
的。
工业模块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工业模块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自动化立体车库设计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立体车库的背景由来、概念、组成、原理及设计方法;
2、掌握如何用PLC控制立体车库的运行;
3、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原理和人机界面的含义。
二、实验资料:
1、立体车库的组成:
立体车库包括:通行架,其可允许车辆正常通
行;固设于通行架上的车库群,其为多层结构,每
层至少包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可存放车辆的单元
车库;纵向升降机,其设于车库群及通行架中;横
向移动架,其可在升降机与单元车库之间移动;推
举式交换装置,其可将横向移动架上的车辆放置于
单元车库上或可将单元车库上的车辆取回于横向
移动架上;控制机构,其控制存放或取出车辆。
2、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定义:
采用以载车板升降或横移存取车辆的机械式停车设备叫做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
3、升降横移式立体车库的类型:
三、实验原理:
1、立体车库的工作原理:
升降横移停车库利用托盘移位产生垂直通道,实现高层车位升降存取车辆,全部逻辑过程均由PLC进行控制。地面以上布置的升降横移立体车库结构特点:底层只能平移,顶层只能升降,中间层即可平移又可升降。除顶层外,中间层和底层必须留一个空车位,供进出车升降之用。当底层车位进出车时,无需移动其他托盘就可直接进出车:中间层,顶层进出车时,先要判断其对应的下方位置是否为空,不为空时要进行相应的平移处理,直到下方为空才可进行下降和进出车动作,进出车后再上升回到原位置。其运动总
则是;升降复位,平移不复位。
2、系统的控制原理:
操作者要通过控制系统信息交流的平台把操作信息传送给控制系统,经系统处理后,系统把可识别的控制信息通过辅助设备驱动执行结构,来完成车库现场的运作。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报告书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题目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的设计
班级
学生蒋金成
同组凌一锐
起迄日期2015 指导教师年
机械 1211
学号1220116105 上文龙薛俊
12月 25日~ 2016年 1月
汪帮富讲师
5 日
机械工程学院
目录
1. 自动分拣工件机械手设计的要求、目的及意义⋯⋯⋯⋯⋯⋯⋯⋯⋯⋯⋯ 1
1.1 要求⋯⋯⋯⋯⋯⋯⋯⋯⋯⋯⋯⋯⋯⋯⋯⋯⋯⋯⋯⋯⋯⋯⋯⋯⋯⋯⋯⋯⋯ 3
1.2 目的及意义⋯⋯⋯⋯⋯⋯⋯⋯⋯⋯⋯⋯⋯⋯⋯⋯⋯⋯⋯⋯⋯⋯⋯⋯⋯⋯ 3
2. 总体方案设计与论证⋯⋯⋯⋯⋯⋯⋯⋯⋯⋯⋯⋯⋯⋯⋯⋯⋯⋯⋯⋯⋯⋯ 4
2.1 总体方案设计⋯⋯⋯⋯⋯⋯⋯⋯⋯⋯⋯⋯⋯⋯⋯⋯⋯⋯⋯⋯⋯⋯⋯⋯⋯ 4 2.1.1 主体功能⋯⋯⋯⋯⋯⋯⋯⋯⋯⋯⋯⋯⋯⋯⋯⋯⋯⋯⋯⋯⋯⋯⋯⋯⋯ 4
2.1.2 执行机构⋯⋯⋯⋯⋯⋯⋯⋯⋯⋯⋯⋯⋯⋯⋯⋯⋯⋯⋯⋯⋯⋯⋯⋯⋯ 5 2.1.3 驱动机构⋯⋯⋯⋯⋯⋯⋯⋯⋯⋯⋯⋯⋯⋯⋯⋯⋯⋯⋯⋯⋯⋯⋯⋯⋯ 6 2.1.4 控制机构⋯⋯⋯⋯⋯⋯⋯⋯⋯⋯⋯⋯⋯⋯⋯⋯⋯⋯⋯⋯⋯⋯⋯⋯⋯ 6 2.2 总体方案论证⋯⋯⋯⋯⋯⋯⋯⋯⋯⋯⋯⋯⋯⋯⋯⋯⋯⋯⋯⋯⋯⋯⋯⋯⋯ 4 2.2.1 调试过程⋯⋯⋯⋯⋯⋯⋯⋯⋯⋯⋯⋯⋯⋯⋯⋯⋯⋯⋯⋯⋯⋯⋯⋯⋯⋯ 6 2.2.2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7
2.2.3 结果分析⋯⋯⋯⋯⋯⋯⋯⋯⋯⋯⋯⋯⋯⋯⋯⋯⋯⋯⋯⋯⋯⋯⋯⋯⋯⋯8
3. 机构分析与计算⋯⋯⋯⋯⋯⋯⋯⋯⋯⋯⋯⋯⋯⋯⋯⋯⋯⋯⋯⋯⋯⋯⋯⋯⋯ 3 3.1 机械手总体设计⋯⋯⋯⋯⋯⋯⋯⋯⋯⋯⋯⋯⋯⋯⋯⋯⋯⋯⋯⋯⋯⋯⋯⋯⋯8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设计
一、选题背景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作为机械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考察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课程设计的内容.使学生即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设计过程,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又能训练学生抓住问题的主要矛盾有针对性的加以深入的研究是课程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本文针对课程设计教学过程中实际遇到的问题,探索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的内容设置,对于提高课程设计的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设计要求
设计一电路板控制系统,检测液压油油、压油温检测系统,其中压力P 〈=15 ,油温T〈=80℃,绘制电路原理图和电路板图。
三、选题目的
当代数学信号处理的发展趋势之一是在通用的硬件上借助软件实现复杂的功能,伴随对软件依赖性的增加,软件的开发成本也相应提高,甚至出现赶超硬件投入的趋势。
机电一体化是指机构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处理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了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备和电子设备以及软件等有机的结合起来所构成的系统的总称。也就是说机电一体化的连接机械和电子、气压、液压等相关的的关键技术,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的高速发展,消费者对高性能、高自动化的机械化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要求我们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行业的技术人员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重要性所在。
机电一体化的关键技术有:(1)机械技术,(2)计算机及信息处理技术,(3)系统技术,(4)自动控制技术,(5)传感检测技术,(6)侍服传动技术。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同时因也是个知识爆炸的年代,不管是对祖国经济的发展,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对于掌握、精通这门技术都尤为的显得重要。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1引言
1.1课题简介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为“模块化生产控制系统设计”。其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分析研究学校实验工作台系统,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先进控制技术,对模块化生产线控制系统进行研究。
1.2 工业模块化系统发展现状
工业模块系统是一种以机电一体化为基础的自动化系统,其中控制的部分现今在我国大都是采用的是PLC控制。PLC是由摸仿原继电器控制原理发展起来的,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PLC只有开关量逻辑控制,首先应用的是汽车制造行业。它以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输入和输出操作,来控制各类机械或生产过程。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表达了生产过程的工艺要求,并事先存入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中。运行时按存储程序的内容逐条执行,以完成工艺流程要求的操作。PLC的CPU内有指示程序步存储地址的程序计数器,在程序运行过程中,每执行一步该计数器自动加1,程序从起始步(步序号为零)起依次执行到最终步(通常为END 指令),然后再返回起始步循环运算。PLC每完成一次循环操作所需的时间称为一个扫描周期。不同型号的PLC,循环扫描周期在1微秒到几十微秒之间。PLC用梯形图编程,在解算逻辑方面,表现出快速的优点,在微秒量级,解算1K逻辑程序不到1毫秒。它把所有的输入都当成开关量来处理,16位(也有32位的)为一个模拟量。大型PLC使用另外一个CPU来完成模拟量的运算。把计算结果送给PLC的控制器。最终达到控制的目的。
工业模块与智能系统是六十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论、计算机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学科。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性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高系统性能。工业模块与智能系统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控制科学与工程的重要学科分支。
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
机电一体化课程实验报告
机电小论文
红外寻迹机器人的设计
姓名:###学号:####一、综述(机电一体系统)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研究将电子器件的信息处理和控制功能附加或融合在机械装置中的一种复合化技术。俗称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学(mechatronics)是由机械学(mechanics)和电子学(electronics)两个词结合而成的新词。其全称为机械电子工程学,英语为mechanicalandelectronicalengineering。机械电子学主要研究目的是把机械技术与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为一体,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化。机械电子学可以充分发挥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各自的长处和特点,促进机械产品的更新换代。机械电子学系统主要由机械主体、传感器、信息处理和执行机构等部分组成。较高级的系统不但有硬件,而且还有相应的软件,利用软件技术可以实现硬件难以实现的功能,使机械系统增加柔性。典型的机械电子系统有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工业机器人等。机械电子学技术除用于单个机器、设备或一般的生产系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 课程设计
一、概述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与电气领域的融合中,通过智能化、自动
化技术手段的应用,实现机械和电气控制及驱动一体化。机电一体化
系统的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课题,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传感器、软件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电一体
化系统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因其具有高性能、高效率、高灵活性和可
靠性等优点,因此对其设计的研究与应用愈发受到重视。
二、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1. 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定义
机电一体化系统是指在机械、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等多个领域知
识的基础上,将各种设备或系统组合成一个整体,在保证各子系统之
间具有联动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的基础上,使之实现协同工作,其目
的是提高系统的集成度、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材料的浪费。
2.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基本原理
(1)需求分析:根据客户需求以及系统使用环境等,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界定,确定系统的基本要求和指标。(2)功能设计:在明确了系统的需求后,根据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进行系统的结构设计、模块设计、软硬件设计等。
(3)控制系统设计:设计和实现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控制策略,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执行器和控制器,并设计相应的控制算法。
(4)通信网络设计:建立合适的通信网络,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5)安全性设计:设计系统的安全控制系统,保证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6)可靠性设计:考虑系统的故障预防、故障检测和故障诊断手段。(7)试验验证:通过实验验证,检验系统的各项指标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报告
机电一体化系统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X-Y数控工作台机电系统设计
院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12 月24 日
目录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1.总体方案
1.1导轨副的选用
1.2 丝杆螺母副的选用
1.3 减速装置的选用
1.4 伺服电动机的选用
1.5 检测装置的选用
2.控制系统的设计
3.机械传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
3.1导轨上移动部件的重量估算
3.2铣削力的计算
3.3直线滚动导轨副的计算与选型
3.4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3.5步进电动机减速箱的选用
3.6步进电动机的计算与选型
3.7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4.工作台机械装配图的绘制
5.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6.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7.设计总结
参考文献
[1]张建民.《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志强.《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工作台控制系统的设计
X-Y数控工作台的控制系统设计,可以参考本章第一节的车床数控系统,但在硬件电路上需要考虑步进电动机(编码器)反馈信号的处理,在软件上要实现半闭环的控制算法。
六、步进电动机驱动电源的选用
本例中X、Y向步进电动机均为90BYG2602型,生产厂家为常州宝马集团与公司。查表4-14选择与之配套的驱动电源为BD28Nb型,输入电压100VAC,相电流4A,分配方式为二相八拍。该驱动电源与控制器的接线方式如图6-25所示。
七、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选用
本设计所选步进电动机采用半闭环控制,可在电动机的尾部转轴上安装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用以检验电动机的转角与转速。增量式旋转编码器的分辨力应与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相匹配。由步进电动机的步距角α=0.75°,可知电动机转动一转时,需要控制系统发出360/α=480个步进脉冲。考虑到增量式旋转编码器输出的A、B相信号,可以送到四倍频电路进行电子四细分(见第四章第五节相关内容),因此,编码器的分辨力可选120线。这样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电动机转过一个步距角,编码器对应输出一个脉冲信号。
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的设计与实现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刘振冬学号 12020535
组别第二组
班级 1205班
专业机电一体化
分院工程技术分院
指导教师宋云艳
2014 年 6月 24 日
目录一加工单元控制系统实训
1.1加工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2.1 相关的知识点
1 了解直线导轨
2.2 加工单元的气动元件
3.1 加工单元的安装技能训练
3.2 加工单元PLC控制系统设计
1 工作任务
3.3 PLC的I/O分配及系统安装接线
4.1 调试PLC控制程序与调整
一加工单元控制系统实训
1.1加工单元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加工单元的功能是完成把待加工工件从物料台移送到加工区域冲压气缸的正下方;完成对工件的冲压加工,然后把加工好的工件重新送回物料台的过程。
加工单元装置侧主要结构组成为:加工台及滑动机构,加工(冲压)机构,电磁阀组,接线端口,底板等。其中,该单元机械结构总成如图1-1所示。
图1-1 加工单元机械结构
1.2、物料台及滑动机构
加工台及滑动机构如图1-2所示。加工台用于固定被加工件,并把工件移到加工(冲压)机构正下方进行冲压加工。它主要由手爪气动、手指、加工台伸缩气缸、线性导轨及滑块、磁感应接近开关、漫射式光电传感器组成。
滑动加工台的工作原理:滑动加工台在系统正常工作后的初始状态为伸缩气缸伸出,加工台气动手指张开的状态,当输送机构把物料送到料台上,物料检测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PLC控制程序驱动气动手指将工件夹紧→加工台回到加工区域冲压气缸下方→冲压气缸活塞杆向下伸出冲压工件→完成冲压动作后向上缩回→加工台重新伸出→到位后气动手指松开的顺序完成工件加工工序,并向系统发出加工完成信号。为下一次工件到来加工做准备。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说明书
第一章课题背景
一、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应用
机电一体化是当今自动化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早期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借助凸轮、机械机构等实现的,这一时期的自动化实际上是机械自动化;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凸轮、机械机构逐渐被继电器、接触器、电磁开关等机构所取代,实现了电气自动化,机械机构大大简化,自动化水平大为提高;机电一体化则是生产实践对自动化技术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是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和精密机械技术等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特征的自动化技术。如果说机械系统处理的对象是运动、力、物质和能量,电子系统处理的对象是信息和知识,则机电一体化系统不仅有处理能量和物质的功能,而且还有处理信息和知识的能力。机电一体化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一门有着自身体系的新型学科,其发展历程可分为4个阶段:①数控机床的问世是机电一体化发展的开始;②微电子技术为机电一体化带来勃勃生机;③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提供了坚强基础;④激光技术、模糊技术、信息技术使机电一体化跃上新台阶【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初期,人们的目的是利用电子技术的初步成果来完善机械产品的性能,那时研制和开发还处于萌芽状态,而且由于当时电子技术水平不高,机械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结合还不广泛和深入。其后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为机电一体化的发展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二、PLC的应用与发展
而随着电子科技的发展及产业应用的需要,PLC的功能也日益强大,例如位置控制及网络功能等,输出输入信号也包含了DI (Digital Input)、AI (Analog Input)、PI (Pulse Input)及NI (Numerical Input),DO (Digital Output)、AO (Analog Output)、PO (Pulse Output)及NO (Numerical Output),因此PLC在未来的工业控制中,仍将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PLC是一种专门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其内部存储执行逻辑运算、顺序运算、计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能通过数字式或模拟式的输入和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或生产过程。PLC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该按易于与工业控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而设计。在1969年第一台可编程控制器在美国面世以来,由于其具有高可靠性、编程方便、易于使用、对环境要求低、易于扩展等特点,同时其又是计算机产品,其程序易修改性、可靠性、通用性、易扩展性、易维护性都大大提高;加上它体积小巧,安装调试方便等优点,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PLC已成为机电控制领域不可缺少的核心控制部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设计题目一
一、任务分析
1.设计题目:CA6140车床经济型数控改装设计
2.设计内容与要求:将CA6140普通车床改造成经济型数控车床。要求该车床具有切削螺纹的功能,纵向和横向具有直线和圆弧插补功能。系统分辨率纵向:0.01mm,横向:0.005mm。
设计参数如下:
最大加工直径:
在床面上400mm
在床鞍上210mm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快进速度
纵向 2.4m/min
横行 1.2m/min
最大切削进给速度
纵向0.5m/min
横行0.25m/min
代码制ISO
脉冲分配方式逐点比较法
输入方式增量值、绝对值通用
控制坐标数 2
最小指令值
纵向0.01mm/pulse
横行0.005mm/pulse
刀具补偿量0~99.99mm
进给传动链间隙补偿量
纵向0.15mm
横行0.075mm
自动升降速性能有
二、总体方案设计
接到数控装置的设计任务以后,必须首先拟定总体方案,绘制系统总体框图,才能决定各种设计参数和结构,然后再分机械部分和电气部分进行设计计算。现以机电一体化的典型产品经济型数控机床为例,分析总体方案的拟定的内容和应该考虑的问题。
机床数控系统总体方案的拟定应包括以下内容:系统运动方式的确定,伺服系统的选择,执行机构的结构及传动方式的确定,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的选择、设计等。应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及要求提出系统总体方案,对方案进行分析比较和论证,最后确定总体方案。
1.总体设计方案的论证
对于普通机床的经济型数控改造,在考虑总体设计方案时,应遵守的基本原则是: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对机床的改造应尽可能少,以降低成本。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计目的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学习机电一体化的基本原理,理解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掌握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以及熟练掌握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
二、课程内容
1.机电一体化基本概念:机电一体化是一种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于一体的技术,它具有自动化、智能化和综合性的特点。
2.机电一体化基本原理: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电子、计
算机等技术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控制功能。
3.机电一体化的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军事技术等领域。
4.机电一体化的设计方法:机电一体化技术的设计方法包括系
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实现等步骤。
5.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习机电一体化技术,需要掌
握的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机械操作、电子操作、计算机操作等。
三、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设计12个学时,其中:
第一学时:介绍机电一体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应用领域,设计方法,基本操作技能等。
第二学时:讲解机械操作技能,包括机械装配,机械操作,机械维护等。
机电一体化技术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
设计题目: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系统的设计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
**机电高等专科学校
机电工程系
1 绪论
1.1引言
当今,红绿灯安装在各个道口上,已经成为疏导交通车辆最常见和最有效的手段。但这一技术在19世纪就已出现了。
1858年,在英国伦敦主要街头安装了以燃煤气为光源的红、蓝两色的机械扳手式信号灯,用以指挥马车通行。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交通信号灯。1868年,英国机械工程师纳伊特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大厦前的广场上,安装了世界上最早的煤气红绿灯。它由红绿两以旋转式方形玻璃提灯组成,红色表示“停止”,绿色表示“注意”。1869年1月2日,煤气灯爆炸,使警察受伤,遂被取消。
电气启动的红绿灯出现在美国,这种红绿灯由红绿黄三色圆形的投光器组成,1914年始安装于纽约市5号大街的一座高塔上。红灯亮表示“停止”,绿灯亮表示“通行”。
1918年,又出现了带控制的红绿灯和红外线红绿灯。带控制的红绿灯,一种是把压力探测器安在地下,车辆一接近红灯便变为绿灯;另一种是用扩音器来启动红绿灯,司机遇红灯时按一下嗽叭,就使红灯变为绿灯。红外线红绿灯当行人踏上对压力敏感的路面时,它就能察觉到有人要过马路。红外光束能把信号灯的红灯延长一段时间,推迟汽车放行,以免发生交通事故。
信号灯的出现,使交通得以有效管制,对于疏导交通流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减少交通事故有明显效果。1968年,联合国《道路交通和道路标志信号协定》对各种信号灯的含义作了规定。绿灯是通行信号,面对绿灯的车辆可以直行,左转弯和右转弯,除非另一种标志禁止某一种转向。左右转弯车辆都必须让合法地正在路口内行驶的车辆和过人行横道的行人优先通行。红灯是禁行信号,面对红灯的车辆必须在交叉路口的停车线后停车。黄灯是警告信号,面对黄灯的车辆不能越过停车线,但车辆已十分接近停车线而不能安全停车时可以进入交叉路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一体化综合课程设计
《机电一体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普通格式
一.课程设计的目的
本次设计是机电一体化和计算机控制课程结束之后进行的一个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是:
1、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过程和方法,包括参数的选择、传动设计、零件计算、结构设计、计算机控制等培养系统分析及设计的能力。
2、综合应用过去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联系实际和综合分析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加深和拓宽所学的知识。
3、训练和提高设计的基本技能,如计算,绘图,运用设计资料、标准和规,编写技术文件(说明书)等。
二.设计任务及要求
设计题目: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
1.设计容包括:总体设计,机械系统的设计与计算,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2.课题容简介或设计要求:编制一个用单片机控制的车辆出入库管理控制程序,控制要求如下:1)入库车辆前进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后退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2)出库车辆前进时经过2# → 1#传感器后计数器减1,后退时经过1# → 2#传感器后计数器加1,单经过一个传感器则计数器不动作。3)设计一个由两位数码管及相应的辅助元件组成的显示电路,显示车库车辆的实际数量。
3.机械部分的设计:
4.计算机控制的设计:设计显示电路图,并按图连接。画出单片机接线图,并按图接线。编制控制程序。
摘要
本次设计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功能和设计思路,根据给定的条件,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相关的机械和电子方面的知识,完成车辆入库自动控制,并画好元器件的连接图,其中包括装置的原理方案构思和拟定;原理方案的实现,设计计算与说明。
车辆出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对我们生活很贴近,一个很实用的系统,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管理车库,再加上如果用单片机来实现的话成本低,很实用,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设计。车辆入库单片机自动控制系统的难点在于,如何控制
好使车经过一个传感器而没经过另一个传感器(假设车它退回车库了),如果处理。
关键字:单片机汇编程序定时外部中断
总体设计:本次设计的主要重点在于控制系统,机械系统比较少。采用8051单片机,两个传感器,两个数码管,一个12V和5V变压器,实现对车辆进出车库的自动计数控制。
具体实现方案为将两个传感器安装在车库的进出口处,一般车身长度的4.4米左右,将两传感器安装相隔5米,这样可以保证计数的准确性。
控制系统设计:
系统工作原理:采用AT89C51,因为有两个数码管,用P1口的P1.0和P1.1控制哪个数码管显示数据,P0口发送该显示的数据。传感器1接P3.1 ,传感器2接P3.2,设置EA使外部中断1和外部中断2的触发方式为沿边电平负跳变。并且将传感器的另一端接高电平,一旦车辆通过,传感器工作使外部中断引脚变成高电平,当车辆离开的时候,传感器部将电路断开,外部中断引脚被拉低,同时触发中断,告诉单片机有车辆通过。
各个程序模块功能:1.主程序一直在循环显示库中车数2.定时器0主要处理当有车经过一个传感器时间隔5秒是否经过另一个传感器,没有则清除标志位 3.外部中断0控制传感器1置标志位并判断是进库还是出库,出库则库中车数减1;4.外部中断1控制传感器2置标志位并判断是进库还是出库,进库则库中车数加1。
控制芯片的选用:
本设计选用AT89C51芯片,片无ROM或者EPROM,使用时必须配置外部的程序存储器EPROM。本设计选用了2764扩展其空间,8031的引脚分3大功能:
(1)I/O口线
P0,P1,P2,P3共4个八位口。
(2)控制口线
PSEN(片外取指控制)、ALE(地址锁存控制)、EA(片外存储器选择)、RESET (复位控制)。
(3)电源和时钟。
AT89C51最小应用系统。AT89C51部不带ROM,需要外接EPROM作为外部程序存储器。又因为8031在外接程序存储器或数据存储器时地址的低8位信息和数据信息分时送出,故还需要采用一片74LS373来锁存低8为地址信息。这样,
MCS-51的程序存储器空间与数据存储器空间是相互独立的。用户可最多扩展到64kb的程序存储器几64kb的数据存储器,编址为0000H~FFFFH。片8kb单元地址要求地址线13根(A0~A12)。
它由P0和P2.0~P2.4 组成。地址锁存器的锁存信号为ALE。程序存储器的取地址消耗为PSEN。由于程序存储器芯片只有一片,所以其片选端(31)直接接地。
8031芯片本身的连接31必须接地来表明选择外部存储器外,还必须有复位和时钟电路。
单片机系统的连线图
程序部分:
;*******定义控制位和单元*******
shiwei BIT P2.0 ;十位的段控制引脚
gewei BIT P2.1 ;各位的段控制引脚
ET0_BZ BIT 00 ;进入了外部中断0的标志位
ET1_BZ BIT 01 ;进入了外部中断1的标志位
CAR_NO EQU 21H ;存放库中车的数量的单元
IT0_COUNT EQU 22H ;定时器中用于计数
TAB:DB 3FH,06H,5BH,4FH,66H,6DH,7DH,07H,7FH,6FH ;1 –9 数码管对应的状态
;*******初始化程序*******
FORMAT: MOV IE,#87 ;开外部中断1,0 和T0中断
MOV IP,#5 ;设外部中断的优先级为最高
MOV SP,#5FH ;设堆栈
MOV TH0,#3CH ;定时50ms
MOV TL0,#0B0H ;
CLR IT0_COUNT ;
RET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003H
LJMP EX00
ORG 000BH
LJMP IT00
ORG 0013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