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工经济学原理PPT第4讲消费者行为论
合集下载
《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

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定位和营销策略
借助消费者行为理论确定目标市场,并制定定位和营销战略。
广告与传播
了解消费者的决策过程和心理,创造针对性的广告和沟通策略。
市场研究
利用消费者行为理论开展市场研究,洞察目标市场的需求和行为。
结论
个人和社会价值
消费者行为理论可帮助个人做出明智决策,促进社 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趋势
展望未来,消费者行为理论将适应技术和社会变革, 继续发展和演变。
决策行为与心理
决策行为
了解决策的类型,如理性决策和冲动购买,以及消 费者行为的动机。
心理因素
探讨情感、认知和个人特质对购买决策和态度的影 响。
行为后果的评估
1
满意度评估
消费者对购买决策的满意度及其对未来决策的影响。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品牌形象
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喜好和购买意愿,以及品牌管理的重要性。
3
社会影响
社交媒体和他人的评价对行为后果的评估和购买决策的影响。
《消费者行为理论》PPT 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指导市场营销策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行为和决策过程, 从而提供更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
简介
消费者行为理论研究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的心理过程、影响因素以及行为后果的评估,是市场营销的基石。
信息收集与处理
1
信息获取
了解消费者获取信息的渠道,如搜索引
信息处理
2
擎、社交媒体以及亲友和专家的建议。
研究消费者如何筛选、解读和整合信息,
以及信息对决策的影响。
3
文化背景
文化对信息收集和处理方式的影响,以 及跨文化市场营销的挑战。
决策过程
第四讲-消费者行为理论课件

M U
MUB
MUA
QB 3 2 1 0 1 2 3 4 QA 图2-5 等边际法则的运用:等边际效用
五、个人消费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
时期内对一定量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 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表2-3 需求量、边际效用与价格
每天果汁的消费量Q
1 2 3 4 5 6 7
费者花掉其全部货币收入后能够买到的 商品组合。
PX·x+PY·y=I
Y
I/PY
预算集
PX·x+
O
PY·y≤I
I/PX X
图2-1 预算线及预算集
二、预算线的变动
⒈消费者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 若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即I'>I,预算
线向右上方平移;反之,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引起预算线向左下方平移。
第四讲 消费者行为的经济分析
第一节 预算约束 第二节 效用理论概述 第三节 边际效用分析 第四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第一节 预算约束
一、预算约束和预算线的概念
⒈预算约束和预算集 预算约束:指在各种商品价格既定的前
提下,消费者现有的货币收入能够购买的各 种商品的组合。
PX·x+PY·y≤I
⒉预算线的概念 预算线:又称为消费可能性线,是消
⒉总效用曲线与边际效用曲线
T7U0 60
TU
50
40
30
20
10
O
1234567Q
MU
Ⅰ 总效用曲线
30 20
10
MU
O
1234567Q
Ⅱ 边际效用曲线
图2-4 总效用曲线和边际效用曲线
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随着消费者对该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总效用 也在增加,但总效用的增加会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西方经济学家把边际效用的这种变化趋势称为边 际效用递减规律。
第4讲消费者行为论(经济学原理)

MU1/P1=MU2/P2=MU3/P3…….MUn/Pn
19
4. 需求定理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购买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对这种物品的效用评价(边际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样,随着物品购买量(需求量)的增加,物品的边际效 用递减,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必然会下降
欲望
欲望=不足之感 + 求足之愿 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 需要层次论:欲望是无限的,但又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不同的需
要层次。 假定欲望一定,满足就取决于效用大小。
效用——值不值——满足程度 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也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和伦理学含义。效用因人、
P
6
5
4 3
2
1
D
0 12 345 6
P1 P2
Q
当价格为4时, 消费者愿意购买3 商品单位,此时, 消费者剩余是价格 之上、需求曲线左 方三角形的面积; 当价格为2时,则 等于2之上的三角 形面积
22
第3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 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定律
第2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15
1.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物
品或劳务的消费( X )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量 ( TU ), 公式表示:MU=TU/ X
19
4. 需求定理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购买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对这种物品的效用评价(边际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样,随着物品购买量(需求量)的增加,物品的边际效 用递减,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必然会下降
欲望
欲望=不足之感 + 求足之愿 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 需要层次论:欲望是无限的,但又有轻重缓急之分,有不同的需
要层次。 假定欲望一定,满足就取决于效用大小。
效用——值不值——满足程度 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也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和伦理学含义。效用因人、
P
6
5
4 3
2
1
D
0 12 345 6
P1 P2
Q
当价格为4时, 消费者愿意购买3 商品单位,此时, 消费者剩余是价格 之上、需求曲线左 方三角形的面积; 当价格为2时,则 等于2之上的三角 形面积
22
第3节 无差异曲线与消费者均衡
无差异曲线及其特点 预算线及其变动 消费者均衡 价格—消费曲线与需求曲线 收入—消费曲线与恩格尔定律
第2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15
1.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
某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物
品或劳务的消费( X )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量 ( TU ), 公式表示:MU=TU/ X
04 课件 消费者行为理论

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
消费者均衡 消费者剩余
价格效应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预算线
无差异曲线 边际替代率
第一节 消费者偏好——效用理论
高
一、欲望:
人们的需要或一种 心理感觉。
Abraham Maslow:需要层 次论
自 我实 现需要 尊重需要
社交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层次
低
二、效用
(一)效用(Utility)的定义:
序数效用:按消费者个人偏好程度排列出大 小或先后顺序。
二、无差异曲线和无差异 曲线图
无差异曲线: 效用无差异
能给消费者带来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 组合的点的轨迹
特点: 无差异曲线是负斜率的曲线 Qy
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曲线 无差异曲线之间绝不会相交
Qx
思考
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
人们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或劳务所产生的满足 程度。
商品效用的大小,取决于它能够在多大 程度上满足人们的需要。 效用是消费者对商品和劳务的主观评价, 是一种主观的心理感觉,本身不包括是 非的价值判断。
二、效用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不同。 效用大小的测度标准:
效用的统一计数单位:Util
(二)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递减规律
四、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的运用:消费者剩余并不是 实际收入增加,而是满足程度的增加, 它是一种心理感觉。 在经济分析中,可以用消费者剩余来表 示社会福利的增加或减少。这样,消费 者剩余的概念就在经济分析中得到了广 泛运用。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一、基数效用和序数效用
基数效用:把不同商品以效用为统一计数单 位衡量不同商品效用的大小。
本编概述
第四章消费者行为PPT课件

可编辑
11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Y
无差异曲线表示对于消
Y4
A
费者来说能产生同等满
无差异曲线 足程度的各种不同商品
Y3
B
组合点的轨迹。
Y2
C
D Y1
O
X1
X2
X3
X4
X
图4-3 无差异曲线
可编辑
12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13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
二、无差异曲线(消费者主观偏好)
根据上张表绘制的无差异曲线如图所示。
图中的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商品X1和商品
X2
X2的数量,曲线U1,U2,U3顺次代表与表 a、表b和表c相对应的三条无差异曲线。
160
140
120
1.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代表
100
的效用水平越高。
可编辑
25
第四节 预算线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一、价格变化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价格—消费曲线是指收入不变条件下,商品价 格变动引起的消费者均衡点移动的轨迹,它反 映商品价格变化引起的需求量变动的情况。
Y
Y
A
A
价格——消费曲线
0
B1
B
B2 X
0
(a)
价格—消费曲线
可编辑
B1
B
(b)
B2 X
26
第四节 预算线变动对消费者选择的影响
某消费者的无差异表
表a
商品
组合 X1
X2
表b
X1
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
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 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X=1
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X或Y数量(x或y) 1 2 3 4 5 6 7 8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 19 17 15 13 12 10 8 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
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 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 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 所付与所得之权衡 物品本身的稀缺性
9
3.消费者均衡
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实现
了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欲望 欲望=不足之感 + 求足之愿 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 需要层次论:欲望是无限的,但又有轻重缓急之分, 有不同的需要层次。 假定欲望一定,满足就取决于效用大小。
效用(utility)——值不值——满足程度 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也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和伦理学含义。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MU
30
20
10
MU
O 1 2 3 4 5 6 7Q Ⅰ 边际效用曲线
P
15
10
5
D
O 1234567Q
Ⅱ 需求曲线
从边际效用曲线推导个人需求曲线
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 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不大,但价格却很 高(如钻石)。
水总效用大
MU
MU
边际效用小 MU
钻石总效用小 边际效用大
0
Q
Q
0
6.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
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特点:消费者剩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
感觉。边际剩余为时 ,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此时
为边际购买;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
是一种心理感觉
20
消费者剩余:图示
7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商品数量 0
总效用 0
边际效用 需求价格 TU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0
关系: MU为正数时,TU不断增加
MU
MU为零时,TU达到最大
MU为负数时,TU不断减少
MU曲线是物品的短期需求曲线
0
TU Q
6 MU
Q
8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MU
MUB
MUA
QB 3 2 1 0 1 2 3 4 QA
等边际法则的运用:等边际效用
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 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假设每门课占用的复习 时间和相应会有的成绩如下:
小时数 经济学分数 数学分数 统计学分数
012345 6 30 44 65 75 83 88 90 40 52 62 70 77 83 88 70 80 88 90 91 92 93
问:为使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数最高,他应怎 样分配复习时间?
分析:
小时数
123456
经济学MU 14 11 10 8 5 2
数学MU 12 10 8 7 6 5
统计学MU 10 8 2 1 1 1
经济学:3小时 数学:2小时 统计学:1小时 总分=75+62+80=217
4. 需求定理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能给消费者 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花费2元购买2单位的商品, 剩下的6元可以买到6单位的商品Y,总效用为107。
等边际法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
等边际法则:某 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决策者按照该资源在 每一种用途上的边际 利益都相等这样的原 则来配置该资源,将 从数量既定的该资源 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基本假设:(1)消费者的嗜好既定;(2)消费者
的收入既定,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货币的边际效 用不变;(3)物品的价格既定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
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 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 边际效用都相等,公式表达:
MU1/P1=MU2/P2=MU3/P3…….MUn/Pn
3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效用大小可用 基数表示和计算 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感觉,无法精确计量, 也无法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5
第2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第4讲 消费者行为
本章重点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分析工具 6.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7.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本章难点 效用、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
1
第1节: 基本概念
• 欲望与效用 •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
1. 欲望和效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6
1.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 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物品 或劳务的消费( X )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量 ( TU ), 公式表示:MU=TU/ X
消费者购买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对这种物品的效用评价(边际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样,随着物品购买量(需求量)的增加,物品的边际效 用递减,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必然会下降
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化
16
5.个人消费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 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需求量、边际效用与价格
每天果汁的消费量Q
1 2 3 4 5 6 7
边际效用MU
30 20 10 5 3 2 0
价格P
15 10 5 2.5 1.5 1 0
将表中的数字用坐 标图表示出来,便推导 出该消费者对这种商品 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除了坐标比例不同外 (纵坐标两者相差了λ 倍) ,与边际效用曲线 的形状完全相同,它实 际上是由边际效用曲线 推导出来的。
消费者均衡举例说明 消费者消费商品X和商品Y两种商品,价格分别是PX=1
和PY=1,该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如表所示。
某消费者的边际效用表
商品X或Y数量(x或y) 1 2 3 4 5 6 7 8 商品X的边际效用(MUX) 11 10 9 8 7 6 5 4 商品Y的边际效用(MUY) 19 17 15 13 12 10 8 6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
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物 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 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原因:
生理或心理原因 所付与所得之权衡 物品本身的稀缺性
9
3.消费者均衡
均衡的含义:消费者在既定收入的情况下,实现
了效用最大化的状态
欲望 欲望=不足之感 + 求足之愿 欲望是一种心理感觉。 需要层次论:欲望是无限的,但又有轻重缓急之分, 有不同的需要层次。 假定欲望一定,满足就取决于效用大小。
效用(utility)——值不值——满足程度 效用是从消费某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对欲望的满足 效用也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和伦理学含义。 效用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MU
30
20
10
MU
O 1 2 3 4 5 6 7Q Ⅰ 边际效用曲线
P
15
10
5
D
O 1234567Q
Ⅱ 需求曲线
从边际效用曲线推导个人需求曲线
价值悖论:又称价值之谜,指有些东西效用很大, 但价格很低(如水);有些东西效用不大,但价格却很 高(如钻石)。
水总效用大
MU
MU
边际效用小 MU
钻石总效用小 边际效用大
0
Q
Q
0
6. 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对某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
他实际支付的价格之间的差额
消费者剩余的特点:消费者剩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
感觉。边际剩余为时 ,消费者剩余达到最大,此时
为边际购买;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
是一种心理感觉
20
消费者剩余:图示
7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
商品数量 0
总效用 0
边际效用 需求价格 TU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0
关系: MU为正数时,TU不断增加
MU
MU为零时,TU达到最大
MU为负数时,TU不断减少
MU曲线是物品的短期需求曲线
0
TU Q
6 MU
Q
8
2.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MU
MUB
MUA
QB 3 2 1 0 1 2 3 4 QA
等边际法则的运用:等边际效用
一位大学生即将参加三门功课的期终考试,他能够用 来复习功课的时间只有6小时。假设每门课占用的复习 时间和相应会有的成绩如下:
小时数 经济学分数 数学分数 统计学分数
012345 6 30 44 65 75 83 88 90 40 52 62 70 77 83 88 70 80 88 90 91 92 93
问:为使三门课的成绩总分数最高,他应怎 样分配复习时间?
分析:
小时数
123456
经济学MU 14 11 10 8 5 2
数学MU 12 10 8 7 6 5
统计学MU 10 8 2 1 1 1
经济学:3小时 数学:2小时 统计学:1小时 总分=75+62+80=217
4. 需求定理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能给消费者 带来最大效用的购买组合应该是什么?
假定消费者的收入为8元,花费2元购买2单位的商品, 剩下的6元可以买到6单位的商品Y,总效用为107。
等边际法则(equimarginal principle)
等边际法则:某 种资源具有多种用途, 决策者按照该资源在 每一种用途上的边际 利益都相等这样的原 则来配置该资源,将 从数量既定的该资源 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基本假设:(1)消费者的嗜好既定;(2)消费者
的收入既定,货币可以购买一切物品,货币的边际效 用不变;(3)物品的价格既定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消费者用全部收入所购买
的各种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与购买这些物品所支付 的价格的比例相等,或者说,每一单位货币所得到的 边际效用都相等,公式表达:
MU1/P1=MU2/P2=MU3/P3…….MUn/Pn
3
2. 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效用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效用大小可用 基数表示和计算 分析方法:边际效用分析法
序数效用论 基本观点:效用作为一种心理感觉,无法精确计量, 也无法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 分析方法: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5
第2节 边际效用分析与消费者均衡
第4讲 消费者行为
本章重点 1.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概念 3.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4.消费者剩余 5.无差异曲线分析工具 6.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7.消费者均衡的变动
本章难点 效用、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均衡
1
第1节: 基本概念
• 欲望与效用 • 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
2
1. 欲望和效用
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消费者均衡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应用
6
1. 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量某 种物品所得到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指消费者每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物品 或劳务的消费( X )所增加或减少的效用量 ( TU ), 公式表示:MU=TU/ X
消费者购买物品所愿意付出的价格(需求价格)取决于他 对这种物品的效用评价(边际效用)
随着消费者购买的某物品数量的增加,该物品给消费者所 带来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这样,随着物品购买量(需求量)的增加,物品的边际效 用递减,消费者所愿付出的价格也必然会下降
因此,需求量与价格必然成反方向变化
16
5.个人消费曲线的推导
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对一定量 的某种商品所愿意支付的价格,取决于商品的边际效用。
需求量、边际效用与价格
每天果汁的消费量Q
1 2 3 4 5 6 7
边际效用MU
30 20 10 5 3 2 0
价格P
15 10 5 2.5 1.5 1 0
将表中的数字用坐 标图表示出来,便推导 出该消费者对这种商品 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 除了坐标比例不同外 (纵坐标两者相差了λ 倍) ,与边际效用曲线 的形状完全相同,它实 际上是由边际效用曲线 推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