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设计总结学习
桩基工程施工总结

桩基工程施工总结一、项目概况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支撑建筑物或桥梁等大型结构的基础。
本次施工项目位于某城市的工地,是一座高层建筑的基础桩基工程。
总共包括打桩、灌注桩和预应力桩等工程内容。
二、施工准备在正式进入施工阶段之前,我们对施工队伍进行了充分的培训和交底,确保每位施工人员都清楚工作内容和安全措施。
同时,我们还对施工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测量,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出现任何问题。
三、施工过程1. 打桩打桩是桩基工程最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用于在地下形成承载能力强的桩基。
我们采用了涡流桩机进行打桩作业,该设备结构简单、运行稳定,能够快速完成大量桩基的施工。
在打桩过程中,我们注意了控制振动幅度,保证周围环境的安全。
2. 灌注桩灌注桩是一种受力均匀、承载力强的桩基形式,适用于复杂地质情况下的基础加固。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高品质的混凝土和专业的灌注设备,确保每根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在灌注桩的施工过程中,我们加强了对浆液的控制,避免了桩身出现空洞或裂缝。
3. 预应力桩预应力桩是一种通过预应力杆使桩体受到压缩力,以增强其承载能力的桩基形式。
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了专业的预应力技术和设备,确保桩体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对预应力杆的张紧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监控和控制,确保每根桩的预应力均匀分布。
四、施工质量控制在整个桩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我们采用了现代化的施工设备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保证了每一根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加强了施工现场的管理和安全监督,确保每位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五、施工总结通过本次桩基工程的施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
首先,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其次,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避免发生事故和质量问题。
最后,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施工技术和设备,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桩基工程知识点总结

桩基工程知识点总结桩基工程是一种土木工程技术,用于在土壤中支撑或传递荷载。
桩基工程包括用桩来支承或传递超载或地震等荷载的土木工程结构。
在土建工程中,桩基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地基工程,它涉及到多种桩基类型和安装方法。
本文将介绍桩基工程的主要知识点,包括桩基的分类、桩基施工方法、桩基设计原则、桩基检测和验收等内容。
桩基的分类根据桩的性质和用途,桩基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按材料分类- 木桩:主要用于较软的土层和水下基础。
- 钢桩:可以直接锤入土中,适用于相对较硬的土层。
- 混凝土桩:主要用于较硬的土层和特别厚的斜坡和填土的基础。
2. 按施工方式分类- 预制桩:事先在工厂制作好的桩。
- 现浇桩:在现场浇筑的桩。
3. 根据桩的结构类型- 框架桩:用于较软的土层。
- 灌注桩:用于较硬的土层。
桩基施工方法桩基施工方法包括了桩基的安装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 振动桩的施工方法:通过振动机的振动,将桩体徐徐地推进土壤中。
这种方式施工速度快,噪音小,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小。
2. 打击桩的施工方法:通过打击机或锤击机,将桩体一锤一锤地打入土中。
这种方式施工速度慢,但适用于施工现场受限的情况。
3. 水泥浆灌注桩的施工方法:通过钻机将钻头钻入土壤中,同时往洞内灌注水泥浆,在取出钻头时同时将水泥浆倒入孔内进行浆液灌注成桩。
桩基设计原则桩基设计的主要原则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根据地质情况进行桩基设计:要考虑周围土壤的性质以及地下水位等地质因素,选择合适的桩基类型和施工方法。
2. 合理选择桩的尺寸和长度:对于不同类型的桩基,需要根据设计荷载和土质条件来选择桩的直径和长度。
3. 考虑桩组对地下结构的影响:要考虑桩组对周围地下结构的影响,包括其稳定性、变形和承载能力。
4. 考虑地震荷载下的桩基设计:在地震地区,需要考虑地震荷载对桩基的影响,设计并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
桩基检测和验收桩基检测和验收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1. 桩基质量检测:包括测定桩的位置、尺寸和长度,检测桩的强度和水泥浆的比例。
桩基础建模总结

桩基础建模总结一、引言桩基础是一种常见的土木工程基础形式,是为了增加建筑物或结构物的稳定性而使用的。
桩基础的设计和建模是土木工程中的重要环节。
本文对桩基础建模的过程和方法进行总结,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参考。
二、桩基础建模的意义桩基础的设计和建模对于土木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合理的桩基础建模能够确保结构物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和工期。
因此,桩基础建模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三、桩基础建模的步骤桩基础建模的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收集设计资料在进行桩基础建模前,需要收集相关的设计资料,包括土壤力学特性、结构物荷载以及地质勘探报告等。
这些资料将为桩基础建模提供必要的参数和依据。
2. 选择建模软件桩基础建模常常使用专业的建模软件,如Autodesk Revit、STAAD.Pro等。
根据项目需求和建模软件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软件进行建模。
3. 绘制桩基础平面图在建模软件中,绘制桩基础的平面图。
根据设计要求和地形条件,确定桩基础的位置和布置。
同时,考虑桩基础的尺寸和数量,进行合理的布局。
4. 设计桩基础截面根据土壤力学特性和荷载要求,设计桩基础的截面形状和尺寸。
考虑土壤承载力和桩基础的稳定性,采用适当的截面形式,如圆形、方形等。
5. 添加桩基础材料属性在建模软件中,添加桩基础的材料属性,如混凝土的强度、钢筋的规格等。
这些属性将为桩基础的分析和验算提供依据。
6. 进行分析和验算利用建模软件进行桩基础的分析和验算,确定桩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根据荷载及其对桩基础的影响,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计算。
7. 优化设计根据分析和验算结果,对桩基础的设计进行优化。
在保证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成本和工期。
8. 输出建模结果最后,将桩基础的建模结果输出为规范的文档或图纸。
这些输出结果将作为土木工程施工和验收的参考。
四、桩基础建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桩基础建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保证建模软件的使用熟练程度,熟悉软件的操作方法和建模技巧;2.合理选择桩基础的布置和截面形状,考虑土壤条件和荷载特点;3.添加正确的材料属性,确保建模结果与实际情况匹配;4.进行充分的分析和验算,确保桩基础的安全性和稳定性;5.定期更新建模软件和相关资料,跟随行业的发展和变化。
桩基础工作总结

桩基础工作总结
桩基础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
全性。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在桩基础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果,现在我来总结一下我们的工作经验。
首先,桩基础工作需要精准的测量和规划。
在进行桩基础施工前,我们首先进
行了地质勘察和土壤测试,以确定地下土层的情况和承载能力。
然后,我们根据建筑物的设计要求和土壤条件,制定了合理的桩基础施工方案,包括桩的类型、长度和布置等。
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质量。
在桩基础施工中,我们严格按照设计要
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每一根桩的位置、深度和质量都符合要求。
我们还采用了先进的施工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施工效率和质量。
另外,安全是桩基础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
我们在施工现场严格执行安全操作
规程,保障了施工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我们还加强了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最后,桩基础工作需要与其他工种协调配合。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工作通常
是其他工种的基础和前提,需要与土建、结构等工种协调配合,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桩基础工作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需要精准的测量和规划、严格控制质量、重视安全和与其他工种协调配合。
我们团队将继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桩基础工作的水平,为建筑工程的稳定和安全贡献力量。
桩基础施工自我总结

作为桩基础施工的负责人,我在这次项目中经历了一系列的工作和挑战。
通过这次施工过程,我对桩基础施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教训。
以下是我对这次桩基础施工的自我总结:
1. 项目前期准备:
- 在项目启动之前,我充分了解了工程要求和设计方案,并与设计团队进行了沟通和协商,以确保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 我与供应商合作,及时采购了必要的材料和设备,并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2. 施工组织和协调:
- 我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并与相关部门和承包商进行了有效的沟通和协调,以确保各项工作按时进行。
- 在施工现场,我严格按照施工计划进行组织和指导,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3. 质量控制:
- 我注重对施工质量的监控和控制,定期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确保桩基础的尺寸、强度等达到设计要求。
- 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与设计方和施工人员进行沟通,确保问题得到解决。
4. 安全管理:
- 我高度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定了安全规范和措施,并指导施工人员按照规范进行作业,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发生安全事故。
- 我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5. 与相关方的沟通:
- 我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进行了积极的沟通和协调,及时解决了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
- 我与业主进行了定期的项目进展汇报,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通过这次桩基础施工,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也锻炼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为项目的顺利实施贡献力量。
桩基工程工作总结

桩基工程工作总结
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广泛应用于建筑物、桥梁、码头、堤坝等工程中。
在桩基工程中,桩基施工是其中的重要环节,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多个桩基工程项目,积累了些许经验,现在我打算总结一下。
首先,在桩基工程的准备阶段,要充分了解设计要求,包括桩的类型、长度、
直径等参数,以及桩基的布置位置和数量。
同时,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了解地质情况和地下水位,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参考。
其次,在桩基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桩的垂
直度和水平度,以及桩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力。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桩的质量,避免桩身受到损坏,影响桩基的承载能力。
另外,在桩基工程的质量控制方面,要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控,包括桩的成孔
质量、桩的沉降和侧移情况等。
同时,要及时处理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在桩基工程的验收阶段,要对桩基工程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确保工
程的安全和稳定。
同时,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参考。
总的来说,桩基工程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施工人员具备丰富的经验
和专业知识。
只有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才能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和稳定。
希望我在桩基工程工作中的总结和经验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

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最全面的桩基计算总结桩基础计算一.桩基竖向承载力《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5.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a 应按下式确定: Ra=Quk/K 式中Quk——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K——安全系数,取K=2。
5.2.3 对于端承型桩基、桩数少于4 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或由于地层土性、使用条件等因素不宜考虑承台效应时,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应取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5.2.4 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摩擦型桩基,宜考虑承台效应确定其复合基桩的竖向承载力特征值: 1 上部结构整体刚度较好、体型简单的建(构)筑物;2 对差异沉降适应性较强的排架结构和柔性构筑物;3 按变刚度调平原则设计的桩基刚度相对弱化区;4 软土地基的减沉复合疏桩基础。
当承台底为可液化土、湿陷性土、高灵敏度软土、欠固结土、新填土时,沉桩引起超孔隙水压力和土体隆起时,不考虑承台效应,取η=0 。
单桩竖向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方法一:原位测试1.单桥探头静力触探(仅能测量探头的端阻力,再换算成探头的侧阻力)计算公式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32.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能测量探头的端阻力和侧阻力)计算公式见《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4方法二:经验参数法1.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单桩承载力标准值《建筑桩基技术规范》5.3.52.当确定大直径桩(d>800mm)时,应考虑侧阻、端阻效应系数,参见5.3.6 钢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侧阻、端阻同混凝土桩阻力,需考虑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参见5.3.7 混凝土空心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侧阻、端阻同混凝土桩阻力,需考虑桩端土塞效应系数;参见5.3.8 嵌岩桩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桩端置于完整、较完整基岩的嵌岩桩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由桩周土总极限侧阻力和嵌岩段总极限阻力组成。
后注浆灌注桩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1.承载力由后注浆非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后注浆竖向增强段的总极限侧阻力标准值,后注浆总极限端阻力标准值;特殊条件下的考虑液化效应:对于桩身周围有液化土层的低承台桩基,当承台底面上下分别有厚度不小于1.5m、1.0m 的非液化土或非软弱土层时,可将液化土层极限侧阻力乘以土层液化折减系数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标准值。
桩基设计优化总结

桩基设计优化总结一、通过试桩方式确定桩基承载力时,根据抗压桩的Q~S 曲线进行分析确定时,要考虑液化土层对承载力影响,在地震作用下,液化土层对桩体的不同部位会产生不同方向的作用,因此要结合地质勘查报告的剖面对每个勘探孔进行核算,确定液化层对承载力影响值,然后将Q~S 曲线得出的承载力减去影响值,才可以作为桩基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
穿过液化土层部分,桩身全长配筋,穿过液化土层后,钢筋量可以适当减少。
【这条基本是增加结构用量和保证桩基安全的建议,结构优化时,节材很重要,安全更重要。
】二、桩顶下 5D 内配置螺旋式箍筋,间距为 100mm,桩身受压强度验算考虑纵向钢筋的作用。
另外一处写到:本工程设计考虑配筋率 %桩身受压承载力提高10%,实际设计中考虑提高%,作为安全储备。
【这条我很少采用,主要是做过的桩基一般桩土承载力控制,或者我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过,以后可以参考,不过按书中给的数据,钢筋提供的承载力占全部的承载不到10%,貌似效率较低。
】三、桩身箍筋配置方式是8@100/250。
抗压桩和抗拔桩均采用这类方案。
【注意间距的变化,不用按上部结构设计思维配置。
】四、介绍两种桩型,相同直径下,一种是长螺旋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是2150kn,一种是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单桩承载力也是2150kn,前者造价是8000元,后者造价是12500元。
【两者造价差异在于成孔、吊装费用,根据书中介绍,前者是后者的1/3,这样玩的话,泥浆护壁工艺有啥优势?最后这个工程采用泥浆护壁工艺,原因在于可以使用后压浆技术,压浆和施工费用不高,但桩基承载力提高较多,性价比高是最终原因。
】五、减少桩基数量的优势有很多种。
【设计人员很少想到的是,大头如投资造价、缩短工期等,小的方面如桩基检测费用,少一半的桩基,检测数量也会减少一半。
】六、桩基方案选择主要是进行桩基承载力效率对比。
【桩基承载力效率等于上部承载力与结构材料用量之比,此值约大结构效率越高。
桩基础施工总结

樟林大桥钻孔桩施工总结一、工程概况樟林大桥工程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下花村与樟林村之间,路线全长1060m,包括全长848m的樟林大桥及两岸桥头212m的引道路基。
(一)自然条件概况1、场地地形、地貌本项目桥址岸上地势较为平坦,地表标高在2.16~13.05m,地貌上属于剥蚀残丘—山前冲洪积—滨海相淤积平原过渡地段地貌单元。
桥址横跨木兰溪,河面宽约220m,水深约4~6m,为常年流水性河道平、枯水季节河水流速较为缓慢,河岸两侧未进行临时性砌坡护岸,河岸地面高程介于7.28~9.48m(黄海高程),高出河面平均水位标高约为1.50~3.50m,河底地形一般起伏不大,河底面高程一般为2.5~4.5m。
地貌上属于木兰溪一级阶地地貌单元。
2、地质构造在区域地质上,桥址处于我国东部华夏构造体系和南岭东西向构造体系内,以及长乐—南澳新华夏系断裂带西侧。
从地质力学观点看,有可分为仙游~濑溪纬向构造,长泰~~濑溪华夏式构造及体系不明的北西向断裂构造。
3、岩土层特征及分布情况桥址区的岩土层共分为11层,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Ⅰ),③中砂,④淤泥质粉质粘土,⑤卵石,⑥粉质粘土,⑦凝灰熔岩残积粘性土,⑧全风化凝灰熔岩,⑨–1砂土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⑨–2碎块状强风化凝灰熔岩,⑩中风化凝灰熔岩,⑾微风化凝灰熔岩。
4、水文地质条件地下综合稳定水位埋深在1.56~3.03m。
场地及其附近主要地表水系为木兰溪溪水,溪水常水位高程约为7.5m,近期最高水位高程约为9.0m,历史最高水位高程约为10.0m。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气候特征,本场地环境属于Ⅱ类环境。
5、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莆田市城厢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二)樟林大桥工程设计标准道路等级:城市次干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设计车道:双向四车道桥面宽度:桥面标准宽度24.6米,主跨跨中宽度为32.6米。
引桥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落地后桥宽减为17米。
桩基工程方案要点总结怎么写

桩基工程方案要点总结怎么写桩基工程是土木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基础结构形式,它主要通过在地基中打入桩来承担结构的荷载,以增加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进行桩基工程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地质条件、建筑结构和荷载情况,制定合理的桩基工程方案。
本文将对桩基工程方案的要点进行总结,以供工程师参考。
1. 工程背景在进行桩基工程方案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工程的背景情况。
这包括土地的地质情况、地基的承载能力、工程的荷载情况、建筑结构的特点和要求等。
通过对工程背景的充分了解,可以为桩基工程的方案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
2. 桩型选择选择合适的桩型是桩基工程设计的重要环节。
根据地基的情况和工程的荷载要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桩,如钻孔灌注桩、摩擦桩、灰土桩等。
对于各种桩型的特点和适用条件需要有充分的了解,以便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桩型。
3. 桩径和桩长设计桩基工程中,桩的直径和长度是关键设计参数。
在进行桩径和桩长设计时,需要考虑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荷载的大小和特点、结构的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通过土壤勘测、承载力计算和结构分析,确定合适的桩径和桩长,以保证桩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4. 桩基布置方式桩基工程的布置方式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情况来确定。
对于较大规模的建筑结构,可能需要采用密集布置的桩基方式;而对于一些轻型建筑或临时结构,可以采用分散布置的桩基方式。
因此,需要根据荷载情况、结构形式和地基条件来确定合适的桩基布置方式。
5. 桩的施工方法在桩基工程的施工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桩施工方法。
常见的施工方法包括钻孔灌注法、打桩法、振动法等。
对于不同的桩型和地基条件,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监管,以确保桩基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6. 桩基工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在桩基工程的施工和运行过程中,需要对桩基的承载力、变形、稳定性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这可以通过对桩基的质量和工程施工过程的监测来实现。
同时,对桩基的设计和施工进行合理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桩基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建筑桩基个人工作总结

建筑桩基个人工作总结在建筑行业中,桩基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作为一名桩基工程师,我有幸参与了多个桩基项目的施工和管理工作。
在这些项目中,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遇到了不少挑战。
在此,我想对我个人的桩基工作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经验和教训。
首先,桩基工作需要严谨的计划和精细的执行。
在项目启动阶段,我会和团队一起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桩基类型、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在施工过程中,我会严格按照计划进行操作,并及时调整方案以应对突发情况。
通过这样的严谨执行,我们成功地完成了多个桩基项目,为客户赢得了信任和赞誉。
其次,桩基工作需要团队的协作和沟通。
在项目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责任,只有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我们才能把各自的工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高效的整体。
因此,我会和团队成员保持密切的沟通,及时解决问题,确保项目进展顺利。
最后,桩基工作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
在桩基工程领域,新技术和新材料层出不穷,我们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才能跟上行业的发展步伐。
在我的工作中,我会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了解最新的桩基技术和施工方法。
通过不断学习和提升,我在桩基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水平。
总的来说,桩基工作是一项需要严谨计划、团队协作和持续学习的工作。
通过我的个人总结,我深刻体会到了桩基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也意识到了自己在这个领域的不足之处。
我会继续努力学习和提升自己,为更多的桩基项目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我的总结能够对其他桩基工程师有所启发和帮助。
桩基础设计要点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中各类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作为高层的基础部分往往在整个建筑物投资中占据了很大的比例。
而高层基础往往采用桩基础,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桩基础形式,对于保证安全,节约投资、降低造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就要求我们设计人员对每个建筑物的勘察报告进行仔细分析,选择一个最优化的基础方案。
笔者就以下几方面对桩基础设计中值得注意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桩基设计中静载荷试验的重要性:目前的桩基础设计过程,往往受到时间的约束首先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参数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根据这个估算的单桩承载力直接进行桩基础设计并施工,等工程桩施工结束后再挑选试桩进行静载荷试验。
这个过程具有相当的不科学性,结果符合估算要求,则皆大欢喜,否则因工程已施工完毕补桩也会很困难,且有时因地质报告有出入会给施工中带来相当的不便。
这里主要有两个问题,下面举例来说明。
一是根据地质报告提供的桩周土摩擦力标准值及桩端土承载力标准值由规范JGJ94-94计算的场区单桩承载力标准值,这是一个经验数值,不宜直接采用。
近几年来笔者通过各类桩基础中试桩及工程桩的检测,发现绝大多数桩的实际承载力均大于计算值,有些相差幅度较大,因此按试桩获得的实际承载力将会比按勘察报告估算的承载力来布置基础将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例如,笔者曾设计过苏州工业园区南都·玲珑湾花园住宅,主体为地下一层、地面十八层的高层住宅,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拟采用 D500的预应力管桩,桩长20m,按JGJ94-94公式5.2.8估算单桩承载力设计值约为1400kN,而我要求进行的3根破坏性试桩显示实际单桩承载力可达1850kN,整整比估算值提高了30%左右,实际工程桩设计就采用试验值进行,为甲方大大节省了投资。
其二是当场地不均匀或地质报告数值有偏差的情况下,不进行试桩而直接按地质报告进行工程桩施工将给施工带来巨大的困难且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例如唯亭某五层商住楼,根据地质报告采用10m 长的预制方桩,桩径400x400,单桩承载力极限标准值约为1350kN,采用静力压桩,实际施工中几乎每根桩都压至2000kN而未达到预定深度,而此时已达到预制桩的桩身强度,故施工过程中每根桩都采用了劈桩,在时间金钱上都造成了巨大的浪费。
桩基础施工总结

桩基础施工总结桩基础施工总结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桩基础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基础工程技术。
桩基础的施工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 前期准备工作在桩基础施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多项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进行现场勘察和设计,了解地质条件和土壤性质,确定桩基础的具体设计方案。
同时还需要进行相关材料和设备的准备,包括桩机、锤头、桩模等。
2. 施工方案确定根据现场勘察和设计方案,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包括桩的位置、布设方式、施工顺序和施工方法等。
在确定施工方案时,需考虑到现场的地形、土质情况、周边环境等因素,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桩基础施工过程3.1 钻孔钻孔是桩基础施工的第一步,通过钻孔将土壤挖掘出来,为后续桩的施工创造条件。
钻孔一般使用桩机和钻具进行,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操作。
在钻孔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钻孔深度和钻孔直径,保证施工质量。
3.2 锥入桩和振动桩在土质坚硬或需要加固的地方,常常采用锥入桩或振动桩的方法。
锥入桩是通过不断顶击或顶推的方式将桩依次锤入地下,振动桩则是通过振动的方式将桩振入地下。
这两种方法可以提高桩的承载能力和抗侧移能力。
3.3 打入桩和浇筑桩在一些土质较松软或需要加固的地方,常常采用打入桩和浇筑桩的方法。
打入桩是将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桩直接锤入土层中,浇筑桩则是在现场浇筑混凝土桩。
打入桩和浇筑桩的用途和作用相同,主要是为了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
4. 施工质量控制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对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对于钻孔的质量,需控制钻孔的深度和直径,避免出现偏差。
对于桩的浇筑,需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施工,保证桩的质量和稳定性。
5. 安全风险控制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需要做好相应的安全措施和保护工作。
第四章 桩基础

第四章桩基础§4.1概述4.1.1桩基础的使用深基础:埋深较大,以下部坚实土层或岩层作为持力层的基础。
深基础的作用:把所承受的荷载相对集中地传递到地基的深层。
深基础何时采用:建筑场地的浅层土质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又不适于采取地基处理措施时。
深基础的类型:桩基础,地下连续墙,沉井等。
承台:将几个桩结合起来传递荷载4.1.2桩基础的类型桩基础的类型(按承台与地面相对位置的高低):①高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上,桥桩,码头,栈桥②低承台桩基础承台底面位于地面以下,承台本身承担部分荷载(注:工民建,低承台桩基础,竖直桩;桥梁港湾海洋构筑物,高承台,斜桩,承受较大水平荷载)4.1.3桩基设计原则桩基础的设计应按变形控制设计。
桩基础设计时,上部结构传至承台上的荷载效应组合与浅基础相同。
桩基础设计满足的基本条件:①单桩承受的竖向承载力不应超过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②桩基础的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沉降允许值;③对位于坡地岸边的桩基础应进行稳定性验算。
4.1.4桩基设计内容七个基本内容:①桩基础的类型和几何尺寸的选择;②单桩竖向(和水平向)承载力的确定;③确定桩的数量、间距和平面布置;④桩基础承载力和沉降验算;⑤桩身结构设计;⑥承台设计;⑦绘制桩基础施工图。
§4.2桩的类型4.2.1桩的分类(三种分类方式)①按承载性状分类(荷载传递方式)和竖向受力情况:分类依据:根据桩侧与桩端阻力的发挥程度和分担荷载比例的不同。
摩擦型桩——摩擦型桩——端承摩擦桩端承型桩——端承型桩:桩顶竖向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受,但桩端阻力分担较多,其桩端一般进入中密以上的砂类、碎石类土层,或位于中等风化、微风化及新鲜基岩顶面。
(此类桩侧摩阻力属次要,不可忽略)——摩擦端承型桩②按施工方法分类:预制桩——在工厂或施工现场制成的各种形式的桩,如锤击桩、振动桩、静压桩等。
灌注桩——在施工现场的桩位上用机械或人工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混凝土而成。
桩基础个人工作总结

桩基础个人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在桩基础工程领域从事相关工作。
在这段时间内,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并取得了一些成绩。
以下是我个人在桩基础工程方面的工作总结:首先,在实际工作中,我深入学习了桩基础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巧。
通过参与项目实践,我熟悉了不同类型的桩基础施工方法和工艺,掌握了桩基础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和质量控制要点。
同时,我也通过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使自己能够独立完成桩基础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工作。
其次,在实际项目中,我具有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我能够与项目团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多方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解决工程中的技术难题和施工现场的复杂问题,确保工程进展顺利并取得预期的效果。
我也积极参与了多个桩基础工程项目的管理和实施工作,根据项目实际需求,积极推动项目进程,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最后,我在桩基础工程领域也参与了一些科研和技术攻关工作。
通过与相关专家和单位合作,我参与了一些桩基础新技术的研发和实际应用,取得了一些创新成果。
同时,我也多次参与了桩基础工程的技术改进和工艺优化,提高了桩基础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效率。
总的来说,通过我在桩基础工程领域的工作实践和总结,我不仅拓宽了自己的专业视野和工作经验,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
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优势,不断提升自己,为桩基础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过去的工作中,我发现桩基础工程领域的工作有着不同的难点和挑战。
首先,桩基础施工需要深度的地下作业,特别是在软土地质条件下,可能会遇到问题,如桩身偏斜、扭曲或者遇到坚硬的层位等。
其次,桩基础工程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和地质条件,例如在特殊地质环境下的桩基础施工策略以及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等方面。
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项目进度紧张、沟通协调需求的增加等都是需要突破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学习和总结经验,注重工程实践中的技术创新和方法探索。
桩基设计十个基础要点

桩基设计十个基础要点一、关于大直径桩(dge;800mm)极限侧阻力和极限端阻力的尺寸效应1.大直径桩端阻力的尺寸效应。
主要原因是桩成孔卸载造成的孔底土回弹,造成端阻力的降低,类似于深基坑的回弹。
大直径桩静载试验曲线均呈缓变型,反映出其端阻力以压剪变形为主导的渐进破坏。
G.G.Meyerhof(1998)指出,砂土中大直径桩的极限端阻随桩径增大而呈双曲线减小。
2.大直径桩侧阻尺寸效应系数,桩成孔后产生应力释放,孔壁出现松弛变形,导致侧阻力有所降低,侧阻力随桩径增呈双曲线型减小。
二、岩溶地区的桩基设计原则(规范3.4.4条)一不宜采用管桩的原因如下1.管桩一旦穿过风化岩层覆盖就立即接触岩层,管桩很容易就破坏,破坏率达30%~50%。
2.桩尖接触岩面后,很容易沿倾斜的岩面滑移,造成桩身倾斜,导致桩身断裂或倾斜率过大。
3.桩长难以把握,配桩困难。
4.桩尖落在基岩上,周围土体嵌固力小,桩身稳定性差。
三、灌注桩后注浆1.灌注桩成桩后一定时间,通过预设于桩身内的注浆导管及与之相连的桩端、桩侧注浆阀注入水泥浆,使桩端、桩侧土体(包括沉渣和泥皮)得到加固,从而提高单桩承载力,减小沉降。
承载力一般可提高40%~100%(但湖北省标DB42/242-2003规定不宜超过同类非压浆桩的1.3倍),沉降可减少20%~30%,可使用与除沉管灌注桩外的各种钻、挖、冲孔桩。
2.增强机理:后注浆对桩侧及桩端土的加固作用,表现为:固化效应-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因浆液渗入而发生物理化学作用而固化,充填胶结效应-对桩底沉渣及桩侧泥皮因渗入注浆而显示的充填胶结,加筋效应-因劈裂注浆现成网状结石。
3.增强特点:端阻的增幅高于侧阻,粗粒土的增幅高于细粒土。
桩端、桩侧复式注浆高于桩端、桩侧单一注浆。
这是由于端阻受沉渣影响敏感,经后注浆后沉渣得到加固且桩端有扩底效应,桩端沉渣和土的加固效应强于桩侧泥皮的加固效应;粗粒土是渗透注浆,细粒土是劈裂注浆,前者的加固效应强于后者。
桩基础工程实习报告

桩基础工程实习报告一、引言桩基础工程作为建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受着建筑物的重荷,起到了分散荷载、传递荷载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桩基础工程的实际运作过程,笔者在某建筑工程公司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桩基础工程实习。
通过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笔者深刻领悟到了桩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现将此次实习报告如下。
二、实习内容本次桩基础工程实习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桩基础的类型和选择:学习了各种桩基础的类型,包括钢筋混凝土桩、钢管桩、压实桩等,并理解了根据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选择桩基础类型的原则。
2. 桩基础施工工艺:了解了桩基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如施工方案的制定、试桩工作的进行等。
学习了针对不同类型桩基础施工所需的工艺,如提升桩、嵌岩桩等,并了解了各种施工工艺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3. 桩基础施工机械和设备:熟悉了桩基础施工中常用的机械和设备,如振动锤、钻机、打桩机等。
对这些施工机械的操作方法、维护和保养有了初步的了解,并体验了操作这些机械的实际操作技巧。
4. 桩基础质量控制:学习了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和要求,包括桩基础施工中的质量检验和质量验收等。
了解了各种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标准,并通过实践参与了桩基础的质量检验及验收工作。
三、实习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桩基础工程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桩基础工程的重要性和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首先,桩基础的类型和选择对工程的稳定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工程要求,合理选择桩基础的类型,能够提高整个工程的抗震性和稳定性。
其次,桩基础施工工艺的合理运用能够提高工程的质量。
在施工前,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根据地质报告进行试桩工作,能够有效地避免一些质量问题的发生。
再次,熟练掌握桩基础施工机械和设备的操作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对机械的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能够保证施工机械的正常运行,提高工程进度。
最后,质量控制是桩基础工程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

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和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桩基础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桩基础的施工是保证建筑物稳定和安全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篇文章将以桩基础施工学习总结为主题,分享我在学习桩基础施工过程中的一些经验和心得。
首先,在学习桩基础施工前,我充分了解了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施工流程。
桩基础是指通过将桩体置于土层或岩石中,并利用其自身的承载力和侧阻力,将建筑物荷载传递至更深、更稳定的土层或岩石中的一种基础形式。
根据桩体与土层或岩石的相互联系,桩基础可以分为摩擦桩和端部承载桩两大类。
摩擦桩主要依靠桩体与土层之间的摩擦力来传递荷载,而端部承载桩主要通过桩顶承受荷载,并将荷载传递至桩下的土层或岩石中。
桩基础的施工流程一般包括桩基础设计、桩基础预制、桩基础施工等多个环节。
其次,在学习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我重点学习了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技术。
桩基础设计是保证建筑物结构安全和稳定的重要环节,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建筑物荷载、土层或岩石的性质以及桩基础的类型等。
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我学习了桩基础的预制和施工技术。
桩基础的预制主要包括桩机械设备的选择和设置、桩材料的准备和处理等。
桩基础的施工过程涉及到多种工艺和设备的配合,如桩机的操作、钢筋的连接和焊接、混凝土的浇筑等。
然后,在实际桩基础施工中,我学习了桩基础施工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办法。
桩基础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和难题,如桩体的偏斜、桩顶的折裂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学习了相关的解决办法,如加强桩机操作的准确性、完善桩顶的加固措施等。
最后,在桩基础施工的学习总结中,我还总结了桩基础施工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桩基础施工具有施工周期短、强度大、适应性广等优点。
但是,桩基础施工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施工难度大、成本较高等。
对于这些问题,我认为可以通过加强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学习和培训,提高桩基础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总的来说,通过学习桩基础施工,我深入了解了桩基础的定义、分类和施工流程,掌握了桩基础设计和施工技术,学习了解决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和优化桩基础施工的方法。
桩基础组成与桩基础分类总结

组合材料桩
由两种以上材料组成的桩
桩基础的分类
按施工工艺分
预制桩
借助于专用机械设备将预先制作好的具有一定形状、刚
桩
度与构造的桩打入、压入或振入土中去的桩型。
灌注桩
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 桩
预制桩
预制桩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预制构件厂或施工 现场预制,用沉桩设备在设计位置上将其 沉入土中。
稍密及中密的碎石土地基。 复打法:⑴目的:提高桩的质量或使桩径扩大,提高桩的承载能力。
⑵要求:①二次沉管的轴线一致; ②必须在第一次灌注的砼初凝以前全部完成。
检查方法:用吊砣检查管内有无泥浆或渗水,并测孔深。 用测锤或浮标检查砼的下降。
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 断桩 缩颈桩 吊脚桩 桩尖进水进泥
灌注桩
施工工艺
Φ300~600mm
8~20m
适用范围:地下水位较低,土质为填土层、粘性土层、粉土层、 砂土层和粒径不大的砾砂层。
施工工艺:确定成孔顺序 →桩机就位 →成孔→ 钢筋笼→ 浇砼 →桩承台
钻头的类型:锥式钻头、平底钻头、耙式钻头。 成孔方法:长螺旋、短螺旋(正转钻进、反转提土)
动画
灌注桩
施工工艺
灌注桩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
施工工艺
泥浆的作用:护壁、携渣、冷却、润滑。 施工工艺:测定桩位→ 埋设护筒 →桩基就位→ 成孔 →清孔 → 钢筋笼
→浇砼 成孔机械:回转钻机、冲击钻、潜水钻机。 泥浆循环:正循环、反循环。
水下浇筑砼:导管法
正潜转钻孔灌注桩
反潜转钻孔灌注桩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灌注桩
正循环回转钻机成孔工艺原理图
桩基础的作用
Ø 更加有效地传递荷载; Ø 可以满足结构对地基变形的严格要求; Ø 使结构能抵抗水平力、上拔力和倾覆力的作用; Ø 改善地基基础的动力特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力通常采用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特征值。
锤 击 法
静 压 法
桩基的设计
3.压桩力过大,桩身出现裂缝:
桩基的施工
4.管桩的接桩应采用钢端板焊接法,接桩时桩端顶端宜高出地面0.5~1.0m。焊接时可采用手工焊或二氧
化碳保护焊接,焊条宜采用E4300~E4313,焊缝质量不应低于二级。焊接完成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才 能连续沉桩,不得焊好即沉。锤击沉桩的自然冷却时间不应少于10分钟,静压沉桩的冷却时间不应少于 8分钟,不得采用水冷却。管桩接头不宜超过3个。
桩基的设计
3.按桩径(设计直径d)大小分类:
1).小直径桩:d≤250mm;
2).中等直径桩:250mm<d<800mm; 3).大直径桩:d≥800mm。
二、桩型与成桩工艺选择
应根据建筑结构类型、荷载性质、桩的使用功能,穿越土层、桩端持力层、地下水位、施工设备、 施工环境、施工经验、制桩材料供应条件等,按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选择时可按《建 筑桩基技术规范》附录A进行。
桩基的施工
5.设计桩顶地面低于地面时,应采用送桩杆送桩,不得采用工程桩送桩。
安装送桩杆
送桩施打
桩已打入地面以下
桩基的施工
9.大面积密集桩群施工时,其他一些减小挤土效应的措施
1).预钻孔孔径可比桩径(或允桩对角线)小50~100mm,深度可根据桩距和土的密实度、渗透性确定, 宜为桩长的1/3~1/2;施工时应随钻随打;桩架宜具备钻孔锤击双重性能; 2).对饱和黏性上地基,应设置袋装砂井或塑料排水板。
桩基的设计
5. 凡扩底可提高承载力(用于持力层较好、桩较短的端承型灌注桩),在饱和单轴杭压强度高于桩身混
凝土强度的基岩中扩底,是不必要的;在桩侧土层较好、桩长较大的情况下扩底,一则损失扩底端
以上部分侧阻力,二则增加扩底费用。
四.桩基的破坏形式 1.纵向挠曲破坏(图a) 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如同一受 压杆件呈现纵向挠曲破坏。桩的承载力取 决于桩身的材料强度。(桩侧土不排水抗剪强 度小于10kPa且长径比大于50的桩,应进行 桩身压屈验算。)
桩基的设计
六、布桩的一些原则 1.剪力墙下布桩与承台设置 应尽量做到剪力墙下布桩。剪力墙自身具 备极大抗弯刚度,可视为承台; 地震作用 下剪力墙承受巨大的倾覆弯矩,因此在较长 的墙肢两端应布置基桩,如图;
2.桩基一般只承受竖向荷载,当柱竖向荷载较小 而弯矩较大 时(柱顶有较长的悬挑结构或水平荷 载较大时),不得采用单柱单桩。
因此应避免采取(b)方案,而应尽量将桩布置在柱下。 如抗浮桩布置在梁下,更不能把抗拨桩视为梁的支座。
桩基的设计
荷载N 筏板上拱示意 荷载N 荷载N
荷载N 筏板上拱示意
荷载N
荷载N
水浮力p
水浮力p 抗拔力F
抗拔力F
(a)集中于柱下
(b)均布于筏板下
桩基的设计
七.桩基的构造
1.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50年时,非腐蚀环境中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预应力桩不应低 于C40,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二b类环境及三类及四类、五类微腐蚀环境中不应低于 C30;在腐蚀环境中的桩,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3).施工时,可以采用跳打法(隔一打一)。
4).施工时,应控制打桩速率和日打桩量,24小时内休止时间不应少于8h; 5).沉桩结束后,宜普遍实施一次复打; 6).应对不少于总桩数10%的桩顶上涌和水平位移进行监测;
7).在场地四周或者部分边界设置应力释放孔和应力释放沟。
桩基的施工
7.管桩桩顶标高低于设计承台底标高时的处理方法
桩基的设计
3.抗浮桩的布置 在实际工程中,根据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与浮力超重部分相平衡的原则。假设设荷载标准值换
算的均布荷载为40kN/m2,水浮力90 kN/m2,那么布桩所需抵抗的浮力为50 kN/m2,由此可能出现
图(a)、(b)两种布桩模式。在假定基础筏板刚度极大的情况下,桩顶反力均匀分布,这两种方 式并无不妥之处。 通常筏板厚度在设计时并不是根据刚度来确定板厚,基础筏板刚度并不足以调整桩顶作用的均匀分 布。虽然按桩顶承担均匀的拉力来设计,但用于筏板受到极大的浮力上拱,使得靠近柱的基桩分担
1.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原则
1 ).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桩基,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桩基施工前进行,设计依据); 2). 设计等级为乙级的建筑桩基,当地质条件简单时,可参照地质条件相同的试桩资料,结合静力 触探等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综合确定;其余均应通过单桩静载试验确定;
3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建筑桩基,可根据原位测试和经验参数确定。
2.大直径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桩基的设计
3.混凝土空心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桩基的设计
4. 嵌岩桩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桩基的设计
5. 抗拔桩单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
桩基的设计
6.桩基负摩阻力计算
桩基规范5.4.2条(强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桩基,当桩周土层产生的沉降超过基桩的沉降时,在计
算基桩承载力时应计入桩侧负摩阻力: 1 .桩穿越较厚松散填土、自重湿陷性黄土、欠固结土、液化土层进入相对较硬土层时; 2. 桩周存在软弱土层,邻近桩侧地面承受局部较大的长期荷载,或地面大面积堆载(包括填土)时;
的有关规定。设计使用年限不少于100年的桩,桩身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宜适当提高。水下灌注混凝土的
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高于C40. 2.钻孔灌注桩构造钢筋的长度不宜小于桩长的2/3;桩施工在基坑开挖前完成时,其钢筋长度不宜小于 基坑深度的1.5 倍;
3.桩身配筋可根据计算结果及施工工艺要求,可沿桩身纵向不均匀配筋。腐蚀环境中的灌注桩主筋直径
3 .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使桩周土有效应力增大,并产生显著压缩沉降时。
桩基的设计
桩基的设计
1
1).若桩基施工前场地已经整平且回填土深度小于8m,可采用强夯法处理,处理后的回填土可不考 虑回填土的负摩擦力。
2).若桩基施工前场地还没有回填,可采用分层压实回填,回填后可进行地基承载理力试验检测,
当地基承载理满足一定的要求时,处理后的回填土可不考虑回填土的负摩擦力。
45mm。
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60,抗渗等级不应低于S1O:钢筋的混凝土保护 层厚度不应小于35mm;桩尖宜采用闭口型。 3). 混凝土灌注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5,水灰比不宜大于0.45,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钢 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5mm。
桩基的设计
不宜小于16mm,非腐蚀性环境中灌注桩主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4.灌注桩主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50mm;预制桩不应小于45mm,预应力管桩不应小 于35mm;腐蚀环境中的灌注桩不应小于55mm。
5.单桩抗拔承载力特征值应通过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确定,并应加载至破坏(地基规范8.5.9条)。
2.按成桩方法分类: 1)非挤土桩:干作业法钻(挖)孔灌注桩、泥浆护壁法钻(挖)孔灌注桩,套管护壁法钻(挖)孔灌注 桩; 2).部分挤土桩:冲孔灌注桩、钻孔挤扩灌注桩、搅拌劲芯桩、预钻孔打入(静压)预制桩、打入(静 压)式敞口钢管桩、敞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H型钢桩; 3).挤土桩:沉管灌注桩、沉管夯(挤)扩灌注桩、打入(静压)预制桩、闭口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桩和 闭口钢管桩。
桩基的设计
八.腐蚀环境下桩基础设计一些要求
1.桩基础的选择宜符合下列规定 1 ).腐蚀环境下宜选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 2 ).腐蚀性等级为中、弱时,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或混凝土灌注桩。
2.桩承台的埋深不宜小于2.5m;当承台埋深小于2.5m时,桩身处于2.5m以上的部位宜加强防护。
3.混凝土桩基础的结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制钢筋混凝土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水灰比不应大于0.4;腐蚀性等级为中、弱时, 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8;腐蚀性等级为强时,抗渗等级不应低于P10;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单桩竖向抗拔载荷试验,应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附录T 进行(抗拔时不能采用工程桩试装)。 6.非腐蚀环境中的抗拔桩应根据环境类别控制裂缝宽度满足设计要求,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应按桩身裂缝 控制等级为二级的要求进行桩身混凝土抗裂验算。腐蚀环境中的抗拔桩和受水平力或弯矩较大的桩应进
行桩身混凝土抗裂验算,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二级;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一级。
桩基的施工
4. 打桩的顺序
1).由一侧向单一方向打(逐排打):桩的就位和起吊方便,打桩效率高,但土壤向一个方向挤压,桩距 ≥4倍桩径时,土壤的挤压影响可忽略不予考虑,小于4倍桩径时可产生桩身倾斜或浮桩,应考虑跳打或 变换打桩顺序;
2).自中间向两个方向打:适宜大面积的桩群;
3).自中间向四周打:适宜大面积的桩群。
1 .对于框架-核心筒等荷载分布很不均匀的桩筏基础,宜选择基桩尺寸和承载力可调性较大的桩型
和工艺。 2 .挤土沉管灌注桩用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层时,应局限于多层住宅桩基。 3 .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以上地区,不宜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和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PS)
桩基的设计
三、基桩选型常见误区
1 .凡嵌岩桩必为端承桩,会导致将桩端嵌岩深度不必要地加大,施工周期延长,造价增加。
1
1
1-1
接桩桩顶与承台连接详图
桩基的施工
二、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
灌注桩直接在桩位上成孔,然后在孔内灌注砼而成。该工艺能适应地层的变化、无需接桩、施工时无振 动、无挤压、噪音小,适用于建筑物密集区。
桩基的设计
2.整体剪切破坏(图b):
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如同一受 桩在轴向受压荷载作用下,由于桩底持力层以上的软弱土 层不能阻止滑动土楔的形成,桩底土体将形成滑动面而出 现整体剪切破坏。桩的承载力主要取决于桩底土的支承力, 桩侧摩阻力也起一部分作用(独立基础的破坏形式,桩长较 短,桩直径较大,桩端持力层较好,可能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