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合集下载

心理测验技术——智力测验

心理测验技术——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intelligence test)是一种重要的心理测验技术,它不仅能够对人的智力水平的高低作出评估,而且可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与病人有关的其他精神病理状况。因此,智力测验是心理测验中应用最广、影响较大的工具和技术。

智力结构理论

智力究竟是由几种因素构成的?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主张单因素,有人主张二因素,也有人主张多因素,形成各种不同的智力结构理论。分析智力构成的因素,有助于了解智力的本质,从而使智力测验设计的更合理。

一、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第一个提出智力结构理论的是因素分析之父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C. E. Spearman),在对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于1904年首创智力的二因素理论。

智力主要是一种普遍而概括的能力,叫G因素(普通因素)。人的所有智力活动,如掌握知识、制定计划、完成作业等,都依赖于G因素。

人的智力活动中还存在着S 因素(即特殊因素)的作用,它代表个人的特殊能力,只是在某些特殊方面表现出来。有五类特殊因素:①口头能力,②数算能力,③机械能力,④注意力,⑤想象力。还有第六种因素,即智力速度。

智力的二因素论是根据统计学的相关原理推论出来的。图中V代表词汇测验,A代表算术测验,两套测验结果出现正相关,因为两种测验中有普通因素(图中斜线部分)。但它们又不是完全相关,因为每种测验中包含特殊因素(图中S1、S2)。斯皮尔曼认为普通因素和特殊因素互相联系着,其中普通因素是智力的关键和基础。智力测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广泛取样以求得普通因素。

二、瑟斯顿的群因素论

人格测验三大类型

人格测验三大类型

1、人格测验三大类型:自陈量表、评定量表、投射量表

2、自陈量表的编制方式:①合理建构法:爱德华个性偏好量表EPPS、詹金斯活动性调查表

JAS ②经验标准法: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③因素分析法: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④综合技术法:杰克逊人格问卷JPI

3、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1)哈撒威、迈金利

(2)10个临床量表:疑病症Hs、抑郁症D、癔病Hy、精神病态Pd、男子气-女子气Mf、妄想症Pa、精神衰弱Pt、精神分裂Sc、轻狂症Ma、社会内向Sa

(3)效度量表:①说谎量表L--一般来说L分在6分以上,最好避免使用,超过10分就不能信任MMPI的结果。②诈病量表F:是被试作答态度的指标,可发现偏离反应;

是精神病程度的良好指标,得分越高,暗示精神病越严重;根据此量表得分可以推测测验以外的行为。一般说来,如原始分数在0~2之间(T分数为45~59)表示被试与正常人的反应是一致的。③校正量表K:一般来说,高K值表示被试对测验的防卫性态度,反之表示过分地坦率与自我批评。K量表的另一主要用途是根据K值校正各种临床量表的得分。临床经验表明:Hs、Pd、Pt、Sc、Ma这几个分量表的原始分数如加上K得分与某个比率相乘的数(例如0.5K)进行校正,结果会更可靠。④疑问量表?或Q:无确定项目,它是被试对问题作“无法回答”反应或对题目的是、否均作反应数目总数。

(4)记分方法:在Hs、Pd、Pt、Sc、Ma的原始分数上分别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即Hs+0.5K、Pd+0.4K、Pt+0.1K、Sc+1.0K、Ma+0.2K,作为对分数的校正。

心理测量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

心理测量方法

引言

心理测量方法是心理学研究中经常使用的工具,它可以帮助心理学家和研究者

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提供数据支持进行科学分析和研究。心理测量的目标是衡量和评估人类的心理特征、态度和行为,并且能够获取客观可靠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本文将介绍心理测量方法的概念、分类以及常用的测量工具。

心理测量方法的概念

心理测量是指通过系统的、科学的方法,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水平、心理特征

和心理过程进行测量、评估和记录的过程。心理测量方法追求客观、可靠、有效的数据,以便对心理现象进行量化分析和科学研究。

心理测量方法的主要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描述性目标:描述和记录个体或

群体的心理特征、态度和行为。 2. 预测性目标:根据测量结果预测个体或群体的

行为发展趋势。 3. 诊断性目标:对个体或群体的心理问题进行诊断和评估,为治

疗提供依据。 4. 评估性目标:对个体或群体进行心理成绩、能力等方面的评估。

心理测量方法的分类

心理测量方法可以根据测量内容、测量对象和测量手段进行分类。

根据测量内容的分类

心理测量方法可以根据测量的内容进行分类。常见的测量内容有以下几种: 1. 智力测量:用来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2. 人格特质测量:用来衡量个

体的人格特征和个性特点。 3. 情绪状态测量:用来评估个体的情绪状态和情感体验。 4. 定向测量:用来测量个体的动机和兴趣。 5. 过程测量:用来评估个体的心

理过程和信息加工。

根据测量对象的分类

心理测量方法可以根据测量的对象进行分类。常见的测量对象有以下几种: 1. 个体测量:用来测量个体的心理特征、态度和行为。 2. 群体测量:用来测量群体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

投射技术类别与应用综述

摘要:投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联想技术、构造技术、图画分析技术、意象构造技术、笔迹分析技术和完成技术。投射测验应用广泛被应用到军事、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而现在更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研究领域,但投射技术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投射投射技术

一、投射和投射技术

“投射”一词最早是弗洛伊德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他认为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荣格在此基础上将之解释为: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冯·佛兰茨认为:“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

l.frank在1938年的一份私人便函中最早使用了“投射技术”一词,他认为投射技术能够唤醒被试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的深层次的内容,从而在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中投射出被试内在的动机和需要。1938年morray在他所著的《人格探索》一书中提出“投射测验”一词,这是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量的术语被首次提出。“投射测验”和“投射技术”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二、投射技术分类

投射测验在心理学中和问卷测验、情境测验并列为心理学中的三大测验技术。投射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联想技术

联想技术起源于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师荣格提出的语词联想技术,主要为被试者呈现一些刺激如单词,要求受测者说出这种刺激引起的联想,一般指首先引起的联想。荣格的文字联想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属于此类测验。

基础心理学技能的种类

基础心理学技能的种类

基础心理学技能的种类

基础心理学技能的种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观察技能:指观察和描述个体的行为、语言、外貌等方面的能力。观察技能对于心理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提供信息以了解个体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模式。

2. 调查技能:指通过设计和实施问卷、面试、调查等方法,收集心理学实证研究所需的数据。调查技能包括问题设计、问卷编制、访谈技巧等方面的能力。

3. 测量技能:指运用各种心理学测试来评估和测量人类行为和心理过程。测量技能包括选择合适的测试工具、进行测试、解读测试结果等方面的能力。

4. 沟通技能:指与他人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沟通技能对于心理学家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他们经常需要与个体、团体或家庭进行交谈,了解他们的问题和需求,提供咨询或治疗。

5. 见证能力:指能从客观、中立和无偏的角度记录和描述观察到的实际情况。见证能力在心理学实验和研究中是很重要的,因为它可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6. 问题解决技能:指在面对复杂的心理健康问题时,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解决技能对于心理学家来说非常重要,因为他们常常必须在研究、咨询和治疗中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以上是基础心理学技能的一些主要种类,这些技能是心理学家在研究、咨询和治疗中必备的基本能力。

心理测验技能培训培训课件

心理测验技能培训培训课件
在施测过程中,要确保测验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避免主 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
结果解释
根据测验结果,进行合理的解释和分析,为个体提供有 针对性的建议和指导。
03
常用心理测验介绍
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包括全量表、分量表和认知功能量表,可评估智力水平、认知功 能和记忆等。
比奈-西蒙智力量表
适用于2-18岁的人群,可评估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
心理测验的应用
心理咨询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应用广泛 ,帮助咨询师了解来访者的性格 特点、情绪状态、能力水平等, 为制定个性化的咨询方案提供依
据。
教育领域
心理测验在教育领域中应用广泛 ,如学业能力评估、智力测验等 ,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能力 和水平,为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
方法提供参考。
人力资源领域
心理测验被广泛应用于人力资源 领域,如招聘选拔、员工培训等 ,帮助企业了解员工的能力、性 格特点、职业倾向等,为人力资

知识产权保护
心理测验相关的研究成果、测量工 具和专利技术等也受到知识产权保 护,未经授权的情况下不得擅自使 用或传播。
行业标准和规定
心理测验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定也 对其应用和发展进行规范和指导, 确保测验的质量和有效性。
06
心理测验技能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目标与计划制定
确定培训目标

第三章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

第三章 心理辅导的常用技术

1 沙盘游戏概述
• 沙箱
• 57厘米×72厘米×7厘米 • 箱内侧底与边一般漆成海蓝色,或用海蓝色的有机玻璃板镶嵌
• 沙子
• 精选的天然细沙或白沙替代
• 沙具
• 材质:木质、陶土、塑胶、树脂、金属、水晶、绢质、蜡质、瓷质、玻璃等 • 种类:人物类、动物类、植物类、建筑类、家居类、交通类、食品类等
1 沙盘游戏概述
2 房树人测验的方法
• 传统的房树人测验
• 要求来访者分别画出房子、树、人三张画
• 画房子
• 纸横放,指导语:”请画一个房子。“
• 画树
• 纸竖放,指导语:“请画一棵树。
• 画人
• 纸竖放,指导语:“请你画一个人。” • 不要画火柴人或漫画人物
2 房树人测验的方法
• 传统的房树人测验 • 综合性“房树人测验”
• 组成部分
• 格板
• 由一块正方形的双拼木板组成,代表来访学生在社会上的一个系统
• 木偶人
• 有30余个,大小不一、形状各异,10余种颜色,皆具有不同的寓意
1 心理格板简介
• 优点
• 操作简单,投射直观 • 将心理问题外化,促进来访学生的反思与改变 • 物美价廉,携带方便 • 应用广泛


1 心理格板简介
轮中就不能再摆任何玩具
2 沙盘游戏的制作方法
• 拍照

儿童心理发展评估

儿童心理发展评估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估

心理发育评估狭义上亦称为心理测验,是一种使心理现象数量化的心理学技术,即行为样本的客观的标准化的测量。一般采用心理测验的量表,以分数或等级对人的。心理行为变化进行定量分析和描述。心理测验主要用于能力评价、人才选用、教育评价、临床心理诊断、行为评定、干预效果评估等方面。

心理测验按测验目的、测验性质、测验方法、测试组织形式等不同,大致分为以下几类:

a 。测验目的

①智力测验。以测定人的智力为目的。如比奈西蒙量表、韦克斯勒量表、瑞文测验联合型(CRT)。绘人测验等。

②人格测验,如艾森克人格问卷(EPQ)、14项人格特性量表(14PF)等。

③神经心理测验:用于研究脑与行为的关系,临床上测量病人在脑病损时所引起心理变化的特点。如H-R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视觉保持测验、利脑测验、触觉辨别测验等。

④特种技能测验用于检测人的特殊才能。如音乐、机械技巧、绘画、文书等多种特殊能力测验。

⑤适应性行为评定:旨在评定被测人智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如社会成就量表、智残评定量表、儿童行为量表等。

b.测验性质

①言语测验:以言语来提出刺激,被测人用言语作出反应。大部分心理测验属于此类。

②非言语测验:也叫操作测验,主试者用操作或语言提出刺激,被测人则用操作来作出反应。

③语言与操作混合测验:结合了上述两方面的测试内容,如韦氏儿童智力量表(WPPSI、WISC-R)属此类测验。

c 。测验方法

①问卷:文字测验中采取问答形式的测试方法,用于行为和态度的测量。

②作业测验:多以图形或其他类符号形式,让被测人作出特定反应。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

医学心理学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

心理评估(clinical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通常包含观察、访谈(interview)和心理测验(psychological test)三类方法,前两类方法多为定性或半定量(如定式或半定式访谈),而心理测验(包括评定量表、调查表和问卷)则多为一种定量的心理评估方法。三类方法各有特点和长处,在临床工作中通常根据需要将不同方法结合使用,互相取长补短,以便获得全面、准确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本章主要介绍有关观察、访谈的技术和心理测量的基本理论以及临床心理学实践中常用的心理测验、问卷和评定量表。

第一节行为观察

一、观察的设计

观察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观察的成效、观察结果的科学性和客观性。在设计一个观察方案时,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观察目标行为

观察的目标行为因心理评估的目的、采用观察方法的不同以及在观察的不同阶段可能有所不同,但是观察的目标行为必须十分清楚,观察的目标行为是与评估目的密切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二)观察情境

对行为特征进行观察可以在完全自然环境下进行;也可以在实验室情境下进行;也可以在特殊环境中进行观察,我们应了解同一被观察者在不同的情境下所表现的行为可能不同,因此评价观察结果时,应考虑和评价影响行为差异的原因和性质。

(三)确定观察期、观察次数、间隔时间和观察持续时间

每次观察的时间一般在10-30分钟。观察次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如果一天内进行多次观察,则分布在不同的时候,以便较全面地观察被观察者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表现。

(四)观察资料记录方法

心理投射技术之:主题统觉测验

心理投射技术之:主题统觉测验

心理投射技术之:主题统觉测验

主题统觉测验(thematic apperception test ,简称TAT)是投射测验中同罗夏墨渍测验齐名的一种测量工具。它是由默里(Murray)和摩根(Morgan)于1935年编订而成的。该测验全套共有30张内容隐晦的黑白图片,另有空白卡片一张,图片内容以人物或景物为主。实施时依照男、女、男孩、女孩把图片分为四组,每组各有19张黑白图片和一张空白卡片,它们是从全套图片中抽选出来的,后10张图片内容比较奇特,容易引起情绪反应。

测验指导语:“我要你看一些图片,并且要你根据每张图片讲一个故事,说明图片中所表现的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会造成那样的情况,以后会有什么结果。你可以随意讲,故事越生动,越戏剧化越好。”

在给被试呈现空白图卡时,要求被试想象卡片上有一副图画,将这一幅想象的图画加以描述,然后编成一个故事。

主题统觉测验的分析:Muller的15种需要分析方法

1、主人公本身:如隐士、领袖、犯罪等

2、主人公的动机倾向和情感:如屈辱、成功、控制、失意等

3、主人公的环境力量:如拒绝、身体伤害、失误等

4、结果: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的对比,经历了多少困难挫折,结果是成

功还是失败,是快乐还是不快乐。

5、主题:主角本身的力量和环境力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就是简单

的主题,这些情况联合成为一串的东西就是复杂的主题。

6、兴趣和情操:比如图片中的人物,老年妇女常常被比喻为母亲;有些被试把

画面中的人物表现为正面人物,有的表现为反面人物。

主题统觉测验有三个派生的测验工具:第一种就是上述介绍的成人版本,第

心理咨询三级考试心理测量学及测量技能串讲

心理咨询三级考试心理测量学及测量技能串讲

01
心理测量学概述
01
心理测量学概述
心理测量学的定义与发展
心理测量学的定义
心理测量学是研究心理特征测量的科 学,通过数量化手段对心理现象或行 为加以测定和描述。
心理测量学的发展
心理测量学起源于实验心理学,随着 心理测验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 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领域。
心理测量学的定义与发展
关数据。
分析和解释测量结果
03
对收集到的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解释测量结果,为心理
咨询提供科学依据。
心理咨询中心理测量的注意事项
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在选择和使用心理测量工具时,要确保其准确性和客观性,避免主观因素对测量结果的 影响。
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和隐私
在实施心理测量时,要尊重来访者的意愿和隐私,确保测量的自愿性和保密性。
心理测量学的研究热点与成果
心理测量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包括经典测量理论、项目反应理论、概化理论等的研究与应用。
心理测验的编制与修订
针对不同人群和特定问题,编制和修订心理测验,提高测验的信度和 效度。
心理测量的跨文化研究
探讨不同文化背景下心理测量的适用性和有效性,推动心理测量的跨 文化应用。
心理测量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心理测量的调查法
调查法的定义
调查法是通过向被试提问或让其完成某些任务,从而收集 有关其心理现象的数据的方法。

投射技术研究综述

投射技术研究综述

投射技术研究综述

作者:朱莉娟

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0年第10期

摘要:投射技术主要可以分为联想技术、构造技术、图画分析技术、意象构造技术、笔迹分析技术和完成技术。投射测验应用广泛被应用到军事、教育、临床诊断等领域,而现在更被广泛应用于市场研究领域,也有人把投射测验应用到员工品德的测评中,但投射技术仍需不断完善。

关键词: 投射投射技术投射测验展望

投射和投射技术

“投射”一词最早是弗洛伊德(SigmundFreud)对心理防御机制的命名,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自我会把超我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否认自己有不可接受的愿望,反而把自己不能接受的冲动或愿望转移到他人身上,以此来减少自己的焦虑。荣格(CarlG•Jung)在心理分析学说的基础上把心理投射解释为:把一种存在于自身中的品质或态度潜意识地归咎于另一个人。冯•佛兰茨对荣格的“投射”进行了重新归纳:“投射是一种在他人身上所看到的行为的独特性和行为方式的倾向性,我们自己同样表现出这些独特性和行为方式,但我们却没有意识到它是把我们自身的某些潜意识的东西不自觉地转移到一个外部物体上”。投射现在的涵义是指个人把自己的思想、态度、愿望、情绪、性格等特征无意识地反应在对事物的解释之中的心理倾向。心理学家根据对投射理论的探讨,发现人类的深层的意识能够被激发出来,进而发展了投射测验技术。

L.Frank在1938年的一份私人便函中最早使用了“投射技术”一词,1939年发表了《人格研究的投射技术》一文,明确阐述了投射技术的内涵及其重要性。他认为投射技术能够唤醒被试内心世界或人格特征的深层次的内容,从而在对测验项目的反应中投射出被试内在的动机和需要。1938年Morray在他所著的《人格探索》一书中提出“投射测验”一词,这是投射技术作为一个心理测量的术语被首次提出。“投射测验”和“投射技术”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提倡使用“投射技术”一词的研究者可能认为投射技术不仅能获取人格信息,而且可以使受测者进行宣泄并得到治疗。

心理测量技能

心理测量技能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例 85148237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④相似性分测验
例 苹果和香蕉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一、言语分量表
①知识分测验 ②领悟分测验 ③背数分测验 ④相似性分测验 ⑤算术分测验 例 买米 1.8元/斤,10元
在我国已有EPQ的修订本,有男女的年龄常模。 分儿童(7—15岁)及成人(16岁以上)两式,
E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这种人往往好交际、健谈,渴望寻求刺
激和冒险,回答问题不假思索,乐观、好动。分数低则表示人格内 向,这种人表现安静,不喜过多交往,富于内省,不喜欢刺激、冒 险,偏保守,情绪比较稳定。
N 分数高,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常表现出高焦虑、忧心忡忡,
③ 积木图案分测验
④ 拼图分测验
⑤ 数字符号测验
各分测验单独的功能
– 言语分测验
知识:测量知识的广度,一般学习及接受能力。 领悟:测量判断能力、运用实际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背数:测量瞬间听觉记忆、注意力,倒背部分还测量的心理过程的可逆性。 相似性:测量抽象概括和逻辑推理能力。 算术:测量心算能力和主动注意。
可买多少?剩多少钱?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构成和内容

心理学投射问题探析

心理学投射问题探析

生活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拿自己的想去观察别人,认为别人和自己有相似的想法。心理专家指出其实这是一种心理投射现象。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常常会把自己的想法投射到别人那里,想当然地认为,自己这样想,别人也是这样想的,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一厢情愿地把自己的想法加在了别人的身上。中国有句古话:“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其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生活中,人们常常会依据自己的需要、欲望、好恶、情绪、个性等的主观倾向,将自己的特征、想法不自觉地转移到他人身上,认什么是“心理投射现象”为别人也有这样的特征,也是这样想的。如自己讨厌班里的某个同学,就会认为别人也都讨厌这位同学;自己喜欢说人家的坏话,也就会认为别人也喜欢说人家的坏话;自己喜欢的人,以为别人也喜欢,并因此而疑神疑鬼,莫名其妙地吃醋。

因为投射心理的作用,个体往往会将自己身上的特征、意念转移到他人身上或认为他人也具备这样的想法。反过来想,当我们认为别人有某种特征或者某些想法时,其实这些特征和想法也是我们自己所特有的。我们以己之心揣测别人的想法时,实际上也是在测量我们自己。因此,通过这种特性,我们可以透过某人对他人的看法和评价而看出其本身的个性特征。投射心理在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生活中,我们常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们一般都会认本书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实际出发,对自我、健康、人际、爱情、男女的不同特点等方面进行为同属于一个群体的人们,如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等相同或相似的人群会有一些共同的心理特征。所以,在认识和评价自己同一群体的时候,往往不是根据客观事实来评价和判断,而是将自己身上的某些特征和想法不自觉地运用到其他人身上,觉得这也是他人具有的。此外,人们往往喜欢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中,如果发现自己不好的特征,而又不愿意被比下去的时候,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这些不好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有这些缺点。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就是说的这个问题,明明是自己贪生怕死,临阵脱逃,因为懦弱让自己难堪,心里很不舒服,这时发现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便大肆嘲笑,以此获得心灵的宁静。以己度人的行为目的是为了达到某种心理平衡,人们不自然地会把自己的特征转移到别人身上,寻找到生活的平衡点。

心理测量学知识(技能)

心理测量学知识(技能)

成就测验
总结词
成就测验是用于评估个体在特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工具。
详细描述
成就测验通常采用标准化试题和评分标准,评估个体在学科、技能或职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水平。成 就测验广泛应用于教育、培训和职业发展等领域,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态度和价值观测量
总结词
态度和价值观测量是用于评估个体对特 定对象或观念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的工具。
总结词
心理测量学在市场调研和产品开发中起到关 键作用,通过了解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和偏好 ,为企业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和产品开发计 划。
详细描述
心理测量学通过调查问卷、访谈、观察等方 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动机、价值观和行 为模式等,为企业提供市场定位、产品设计
和营销策略等方面的建议。
05
心理测量学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心理测量的误差与控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误差来源
心理测量的误差可能来源于多个方面 ,如被试者的动机、情绪、疲劳等因 素,以及测量工具的信度和效度问题 。
控制误差的方法
为了提高心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控制误差,如标 准化测量程序、使用可靠的测量工具 、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等。
03
心理测量学的主要分支
跨学科融合
加强心理测量与其他学科领域的交叉融合,如心 理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等。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测验、投射测验及情境测验是心理学中齐名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技术虽然被普遍使用,但在西方早就遭到批评:“系统歪曲假设”的观点认为它得到的结果是行为的语义相关,并非真实行为本身;“好恶度倾向”观点认为在问卷测验中被试往往不是按主试的要求和真实情况回答。问卷测验无法解决“装好”、“装病”倾向、随机作答等问题,它普遍适合于西方文化,是否普遍适合于中国文化是个问题。投射技术因对心理诊断相对不重视而衰退。情境测验所设计的特定情境只能……

在心理学中,问卷测验技术对我们来说最为常见,因为从人格测验到临床心理测验,大都采用问卷技术。投射测验技术虽然在国外曾经盛极一时,但在国内却仍属鲜见。情境测验技术是继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之后,伴随着评价中心技术而兴盛起来的新技术,国内现在亦有引进与探索。如此三大技术,孰优孰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大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是何种现状与局面?本文试作一番评论与探讨。

一、引进西方心理测验的困惑

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主要的着名的心理测验量表几乎都是从西方引进、修订的。这种情形在大陆尤甚。我们的人格评定、智力测验、心理卫生评估等方面的量表几乎全是国外引进修订的。“量表热”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今日,并未“冷却”多少;研究者修订国外量表的热情高涨;培训班曾经遍及全国;像《韦氏智力测验》这样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测验工具甚至出现了盗版。杨中芳等人曾对社会心理学方面使用量表的情况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大陆几家心理学杂志的编辑部都曾提及、呈交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中,几乎全都是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资料,其中大多数是使用西方引进的量表;并对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1976-1986年间发表的30篇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报告作过统计,发现其中29篇使用问卷测验作为工具。平均每个研究使用了个量表;所使用的量表中,25%未经任何修订直接翻译于西方量表;42%经过修订;4%是根据西方理论编制的量表;三者共计7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测验、投射测验及情境测验是心理学中齐名的三大测验技术。

问卷技术虽然被普遍使用,但在西方早就遭到批评:“系统歪曲假设”的观点认为它得到的结果是行为的语义相关,并非真实行为本身;“好恶度倾向”观点认为在问卷测验中被试往往不是按主试的要求和真实情况回答。问卷测验无法解决“装好”、“装病”倾向、随机作答等问题,它普遍适合于西方文化,是否普遍适合于中国文化是个问题。投射技术因对心理诊断相对不重视而衰退。情境测验所设计的特定情境只能……

在心理学中,问卷测验技术对我们来说最为常见,因为从人格测验到临床心理测验,大都采用问卷技术。投射测验技术虽然在国外曾经盛极一时,但在国内却仍属鲜见。情境测验技术是继问卷测验、投射测验之后,伴随着评价中心技术而兴盛起来的新技术,国内现在亦有引进与探索。如此三大技术,孰优孰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三大技术在中国的应用,是何种现状与局面?本文试作一番评论与探讨。

一、引进西方心理测验的困惑

在大陆、香港和台湾,主要的着名的心理测验量表几乎都是从西方引进、修订的。这种情形在大陆尤甚。我们的人格评定、智力测验、心理卫生评估等方面的量表几乎全是国外引进修订的。“量表热”从20世纪80年代直到今日,并未“冷却”多少;研究者修订国外量表的热情高涨;培训班曾经遍及全国;像《韦氏智力测验》这样一些需要保密的重要测验工具甚至出现了盗版。杨中芳等人曾对社会心理学方面使用量表的情况做过一些调查,发现大陆几家心理学杂志的编辑部都曾提及、呈交的社会心理学论文中,几乎全都是使用问卷调查法来收集资料,其中大多数是使用西方引进的量表;并对台湾出版的《中华心理学刊》1976-1986年间发表的30篇社会心理学的实证研究报告作过统计,发现其中29篇使用问卷测验作为工具。平均每个研究使用了个量表;所使用的量表中,25%未经任何修订直接翻译于西方量表;42%经过修订;4%是根据西方理论编制的量表;三者共计71%。()

这种大量地引进、修订国外量表,过分地依赖于国外量表的现象,已经引起了批评与反省。概括有关研究,以下几点是值得深思的:

1.西方心理测验的文化背景难以完全适合于中国人:其量表的编制,是对西方人的心理研究的结果。也就是说,当西方人编制量表时,对变量的选择、

解释,是基于西方人的特点。而中国人与西方人在人格等心理特质上有很大不同,所以,西方的心理测验很难完全适合于中国人。譬如人格测验,如果完全是基于对中国人的研究,可以断定,所选择的人格变量肯定不会是卡特尔的16种因素(16PF),也不会是高夫的23种因素(CPI)。

2.中国人不适合于做西方人编制的心理测验:杨国枢提出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同,中国人在做心理测验时,有着不可忽视的与西方人不同的反应心向或方式。其一,社会赞许心向;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而是按照社会的期望作答;其二,默认心向:不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情况作答,答“是”或“赞成”的倾向比答“否”或“不赞成”的倾向要强;其三,“中庸”心向:中国人受“中庸之道”的影响,往往倾向于选择折衷的、中间的答案;其四,避免反应:能不回答则尽量不回答。所以,西方的量表用于中国人时,肯定存在不少问题。中国被试在做测验时,所面临的是一种矛盾困境。此外,中国人习惯于向亲朋好友倾诉衷肠,而不习惯于对陌生人、外界、公众披露、评价自己;不真实回答的倾向较大。中国人有较强的“社会取向”,从众性很强,在问卷中倾向于选择多数人可能回答的答案而不是真正自己的答案。所有这些,无疑会严重影响到测验结果,难以真正解释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

3.中国被试在接受心理测验时的“外国线索”效应。杨国枢和彭迈克发现,香港中英文双语训练的学生,在做英文问卷时,比做中文问卷更能与中国文化认同。他们称此为“民族自我肯定心向”。但在后来的研究中,又发现中国被试有时显示“民族自我肯定心向”,有时

又出现相反的“民族自我妥协心向”,即指在用英文回答问卷时,有时也有向西方价值观靠拢的现象。在另一个研究中,Bond发现被试在做同一份问卷时,会视题目所牵涉两个文化价值体系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标准回答。表明被试对原量表所属国家的文化愈了解,回答时造成的偏差愈大。也就是说,中国被试对量表的“外国线索”颇为敏感,并会因此而改变其反应。所以,一味照搬外国量表,其弊病很多。

4.中国被试接受外国量表的测验,其结果不乏莫名其妙之“谜”。例如,不少研究业已发现,中国人在测谎题上的得分特别高,有时比西方样本高一倍之多。难道说中国人要比西方人更会说谎?两大着名人格测验MMPI和EPQ用于中国人样本,都出现这种奇怪结果。路君约使用MMPI测量台湾样本,发现中国人的测谎分比西方人高很多;而MMPI全国协作组在大陆的测验结果也出现相同现象。()陈永昌使用EPQ问卷测验香港成人样本,发现测谎分数很高。龚耀先在全国取样的结果也出现同样情况。一开始研究者认为,或许中国人社会赞许倾向高,

有可能为了获得社会赞许而说谎。但后来的研究发现,测谎题与其它人格及临床指标的相关也非常高,所以研究者认为,很可能对中国人来说测谎题并不能测到真正的测谎程度,而是另一项人格的或临床的指标。有意思的是,林邦杰以及林一真与杜淑芬在对台湾的小学生测验时,竟然发现测谎题得分愈高者,自我概念愈好,焦虑程度愈低,老师的评价愈高。在对自我概念的跨文化研究中,也曾出现同样的现象。Bond的研究就发现,中国人自我概念得分总是比西方人要低。

White & Chan也发现:中国人自我概念的总分低于美国人,即使在中国人文化价值上较受重视的一些特点上,仍然还是没有西方人高。[11]难道中国人的自我真的如此低吗?这只能说用西方人编制出的自我量表难以测出真正的中国人的自我,因为中国人的自我本身就与西方人迥异。

以上从四个方面对移植外国量表进行了反省并提出批评。既然外国的量表是为其本国人所编制,其变量是研究其本国人的结果,而中国人与西方人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量表从内容上说是不能适合于中国人的;我们对这些量表仅作一些语言形式上的修订,用以评估中国人,所得到的结果充其量不过是与西方人作了一个比较而已,很难说可以透彻地解释中国人的心理与行为。既然外国的量表从回答的形式上来说也不适合于中国人,使用它所得到的结果,必然大有问题,且有诸多奇怪而难以解释的现象出现。引进外国的量表会有如此多的麻烦与困扰,不能不令我们深思。

二、系统歪曲假设诸说:对问卷测验的批评

不独移植西方量表在中国遭到非议,就连问卷测验技术本身,在西方也遭到批评。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曾经有个着名的假设:“人是科学家”。因此他说:你要想知道人的心理吗?你可以直接去问他。凯利的论断道出了西方普遍流行的问卷测验的主要思路。无疑,问卷测验在欧美是心理评估的主要技术手段。问卷测验技术具有多种优势:(1)可以不受局限地用以评估人的各方面的心理现象与特质;(2)节约时间、人力、经费,可以在集中的时间内获取较多人的资料;(3)可以通过建立常模来进行比较,获取客观化、标准化的推论;等等。

但是,问卷技术仍有不少局限与缺点。对问卷技术比较尖锐的批评。他们提出“系统歪曲假设”,认为在人格自陈问卷测验中,对人的行为的评价是基于记忆的,所得到的结果往往是各种行为类别的语义的相关,并非真实行为本身。也就是说,所测到是一种观念而不是一种真实行为,认为人格问卷测到的特质只能作为人与人相互知觉评判的标准,而知觉评判的准确性是值得怀疑的,很可能这种知觉评判只是一个观念的东西,不是实际的东西。他们研究了人格问卷评价、观念联想评价与现场实际观察结果三者之间的一致性,发现人格问卷评价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