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合集下载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史学大师陈寅恪--人生五痛伴终生

一代史学大师陈寅恪逝世,终年79岁。陈寅恪生活在多灾多难的乱世,身体屡遭病厄,心灵极富敏感,他的痛苦和忧伤几乎超过了他的承受力的极限,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挣扎着,抗争着,居然活够近八十岁高寿,真可说是人间奇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文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亲友伤逝之痛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历任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其为人足智多谋,且有实干能力。曾国藩以两江总督驻安庆时,待陈宝箴为上宾,视之为“海内奇士”,赠联给这位青年后辈,下联为“半杯旨酒待君温”,足见其看重之意。陈宝箴一生做过两件大事:为席宝田建策,生擒太平天国幼主洪天贵福和大臣洪仁玕,这是第一件,是福;赞成维新变法,荐举刘光第、杨锐辅佐新政,并在湖南巡抚任上励精图治,开学堂,办报纸,兴实业,勇为天下先,百日维新失败后,他坐滥保匪人罪,被革职,永不叙用,退居南昌西山,两年后即郁郁而终,这是第二件,是祸。祖父陈宝箴去世时,陈寅恪十一岁,对人生无常尚只有肤表的认识。

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其人饶有诗才,在清末诗坛是首屈一指的名家。陈三立进士及第后,不乐做官,随侍其父陈宝箴,于政务多有谋划,多有襄助。六君子被斫头,陈宝箴遭严谴,陈三立对政局极感灰心绝望,他自号“神州袖手人”,从此远离政治漩涡,致力于开办新式学堂,但其爱国的心火并未熄灭。1932年,日寇占领上海闸北,十九路军奋起抵抗,陈三立从报纸上得悉战况不利,愀然而有深忧,梦中狂呼杀日本人,全家都被惊醒。及至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倭陷北平,欲招致先生,游说百端皆不许。诇者日伺其门,先生怒,呼佣媪操帚逐之”(汪东《义宁陈伯严丈挽诗序》)。陈三立因此忧愤成疾,他拒不服药,拒不进食,五天后便溘然弃世。父亲死时,陈寅恪四十八岁,国恨家仇,燃眉灼睫,人间悲苦,味道转浓。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目相看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多牛?被誉为三百年一遇,几件小事令人刮

目相看

傅斯年是在中国知识界负有盛名的历史学家,他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个人:“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这位学者名叫陈寅恪,是享誉中外的一位大师,学问可以说是绝无仅有。

陈寅恪的头衔有很多——诗人、语言学家、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

在这些领域中,有些人只要精通一门就已经要付出自己全部的努力,还不一定能够被称为大师,但他却是样样精通,各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陈寅恪最令人羡慕的,就是那独一无二的、博古通今的学问。

中国人向来都崇尚有学问的人,尤其是像他这样难得一见的大师,又出身于名门。在清华教书时,还被人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不平凡的开端

正如一些社会学家所说的那样,一切伟大的人物,几乎都有一个不平凡的开端,陈寅恪当然也不例外,他出身名门,有着非常显赫的家世。

爷爷陈宝箴曾经是湖南巡抚,当时唯一贯彻实施戊戌变法的地方巡抚,父亲陈三立是进士出身,哥哥陈衡恪和鲁迅是同学。

家族曾被誉为“义门门主”,有着清明的家风——以诗书立门户,以孝悌立根本。

陈寅恪从小便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之中,在父母的熏陶之下,小的时候就熟读各类经史子集、哲学典籍,能背诵十三经,为以后的成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在1910年的时候,陈寅恪和哥哥一同去到了日本留学,后来又辗转去过德国、瑞士、法国、美国等各国的高等学府上学,培养了他学贯中西的眼和境界。

然而对于陈寅恪来说,真正的开端却是从1925年开始的。

这一年清华改制成大学,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聘请了四位在当时学界很有声望的人物做老师,有当时的国学大师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先驱者梁启超、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最后一位就是陈寅恪。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

1.简介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

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

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

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

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

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

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高中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

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

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年,清华发生了一件对中国学术影响深远的大事:成立了“清华国学研究院”。研究院的宗旨是用

现代科学的方法整理国故,培养“以着述为毕生事业”的国学人才。当时的清华是个留美预备学校,留

美预备学校来办国学院,这本身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有四大导师:第一位是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第二位是戊戌变法的核

心人物,着述等身的梁启超;第三位是从哈佛大学回来的语言学家赵元任。三位导师性格各异,但都大

名鼎鼎。而四大导师中最晚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陈寅恪出任研究院的导师,一说是国学研究院主任吴宓所推荐,他因为了解陈寅恪的博学而推崇备至;

还有一说是梁启超提名的,据说梁启超为了推荐陈寅恪,还曾与清华校长有过一番舌战。校长说,陈

寅恪一无大部头的着作,二无博士学位,国学研究院的导师,怎么能连这些都没有呢?梁启超说:“没

有学衔,没有着作,就不能当国学院的教授啊?我梁启超虽然是着作等身,但是我的着作加到一起,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回忆陈寅恪先生名家散文

陈寅恪先生,中国现代著名学者、思想家、文化翻译家、文学家、历史学家、

散文家,被誉为“新文化运动后最独树一帜的学者”,是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上的

重要人物之一。其独具特色的文学创作风格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散文创作更是被誉为珠玑之作,作品流传至今,一直受到人们的推崇。

陈寅恪的散文创作

陈寅恪先生的散文创作主要以蕴涵着深刻哲理的言语和思想的深度展示为主导,具有典型的文化传承色彩。在其文学创作中,散文成为了他的主要表现形式。其散文作品直接勾勒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鲜明脉络,表现了自己对现实社会和人性的研究和探索。

陈寅恪先生对文化的关注源于他对于文化的信仰和热爱。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

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有关于中国文化的重大论断和见解。这些文字不仅陈述了陈寅恪先生的学术研究成果,还闪耀着他的文化思想和人生观念。他的散文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有许多篇散文都成了不可磨灭的经典,如《故乡》、《小草》、《逝水千古》等。

《故乡》

《故乡》是陈寅恪先生最著名的散文之一,它以陈寅恪先生特有的语言风格写

出了散文中一些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篇文章多次被人引用和讨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介绍和推广功不可没。

陈寅恪先生在《故乡》中深深的表达出了对于故乡的感怀和爱意,他说“故乡

是世界上最丰足的地方,它拥有最多的经验,也拥有着最大的历史和文化。”这段

话道出了他对于故乡文化价值的崇敬。而在他的散文中,更多的是用心来感受故乡的文化,提出了如何去追溯故乡文化的根源和如何去把它继承下去的问题。

陈寅恪先生以浓郁的文化内涵和朴实的语言风格,将自己的故乡文化呈现在人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介绍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介绍

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下面就不妨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陈寅恪的人物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学大师陈寅恪的人物生平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生时祖母黄夫人以其生值寅年,取名寅恪,恪为兄弟间排辈。陈寅恪儿时启蒙于家塾,学习四书五经、算学、地理等知识。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祖父陈宝箴去世后,陈三立举家迁居江苏金陵,在家中开办思益学堂,教授四书五经、数学、英文、体育、音乐、绘画等课程,先后延聘教师有国学大师王伯沆、柳翼谋、周大烈。陈家两代素来倡议新政,“思益学堂”领风气之先采用现代化教育,陈三立与教师相约一不打学生、二不背死书,一派新式作风,深得当时两江总督张之洞赞赏。如此家学渊源下,陈寅恪自小除打好深厚的国学底子,眼界并扩及东西洋,留学日本前便“从学于友人留日者学日文”。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复旦公学。

清宣统二年(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于1914年回国。

民国七年(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度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

民国十年(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

2015年高考语文人物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2)

2015年高考语文人物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2)

2015年高考语文人物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2)

用“对对子”这样的文字游戏,来作为堂堂清华大学的招生试题,当时很多人还是难以理解,也有人误以为这是以旧学的看家本领向新文化挑战。其实,陈寅恪自有他的一番深意。当时很多学者都并不清楚真正的中国语文的特色在什么地方,陈寅恪觉得用对对子这个方法,其实可以非常明显地看出中国传统语文的真正特色,尤其是跟印欧语系的区别在哪里。陈寅恪关注的是汉语的文化特征和世界地位,对民族传统语文充满自信。

每逢上课,陈寅恪总是抱着很多书,吃力地走进教室。他讲授佛经文学、禅宗文学的时候,一定是用黄布包着书来的;而讲其他的课程,他带来的书则是用黑布包裹着的。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只要是从国学院毕业的学生,都成了后来的大家。其中有语言学家王力、敦煌学家姜亮夫、历史学家谢国、考古学家徐中舒、文献学家蒋天枢等等。

登上中古史研究高峰

就在这个时候,陈寅恪把目光投向了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也就是学界通称的“中古史”。这是陈寅恪第一次学术转向,其中当然有很多原因,而最大的因素就是与抗战有关。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日军逼近清华园车站,北平即将不保。父亲陈三立这时已85岁了,这位在上海“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战时,梦里狂呼“杀日本人”的老人开始绝食了。五天后,陈三立死了。

为父亲守灵的那些晚上,陈寅恪久久地斜卧在走廊的藤躺椅上,一言不发。这时,陈寅恪由于高度近视,又用眼过度,右眼视网膜剥离,已经看不清东西了。医生告诉他需要手术,但做了手术就需要相当时间的休养。陈寅恪最终选择了不做手术,就是说,为了离开沦陷区,他放弃了复明的希望。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2)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2)

朱自清日记中的陈寅恪(2)

1936年10月22日:昨日陈寅恪电话,询问彼寄投学报译哈佛大学某杂志发表《韩愈与中国》一文之原稿,是否准备采用。因不易决断,故答以不采用。然恐已造成问题矣。(442页)

1936年4月23日:陈寅恪与浦生今晚意外地到来。(525页)

1933年4月24日:上午与寅恪、生结伴进城。又访吴宓所租新房。(526页)

陈谈及一副,为已故方堤山书赠一名鬼古子之娼妓者,联中运思甚巧,联曰:

鬼有所归乃不为厉

古而无死其乐如何(526页)

1939年9月6日:写信给庭、寅恪、平伯。(10卷,46页)

1939年10月31日访莘田及寅恪。(57页)

1941年3月16日:上午到光华大学访守愚及公权。------- 公权告寅恪已就任香港大学教授,雨僧到浙江大学。(106页)

1943年10月5日:读陈寅恪的《隋唐政治史述论稿》(263页) 1944年7月20日:访陈寅恪,他陪我往访侯宝璋。访乐生。陈邀午饭。下午见侯,甚诚恳,彼谓余病为酸性。(301页)

1945年9月17日:一多今天下午看望寅恪。(367页)

1945年9月20日:岱孙评论寅恪不辞劳苦帮助他人,余程亦不冷酷。

1945年9月21日:寅恪与其它数人今日动身去加尔各答,上午送别之。与寅恪谈及平伯,谓彼颇想念平伯。(367页)

1946年2月24日: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393页)

1946年2月26日:晚读《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393页)

1946年10月27日:陈寅恪昨到清华,丁则良来为他安排课程和助手。(10429页)

1946年10月27日:见寅恪。(429页)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

关于陈寅恪的故事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古典文学家、诗人,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的四大哲人之一,下面是搜集整理的关于陈寅恪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寅恪的一生可以说是铸造了多少的名誉,便承受了多少的磨难,他这一辈子时刻以家族为荣,背负了家族与民族的使命,在其父亲的影响下,辗转于德国、瑞士,后又去了法国、美国,游学13年,将中西方文化融会贯通,精通22种语言,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掌握广泛的学识。

陈寅恪出身名门,其父陈三立不同其他传统官宦之家相继没落的结局,一改家族官宦性质,专注于诗词创作,成为清末“四公子”之一,且思想先进,不令其儿子走考取功名之路,而是在陈寅恪13岁时便将其与兄长一同送出国,前往日本深造。

早年的日本留学经历,使得自小便打下坚实旧学传统思想基础的陈寅恪接触了完全相反的西学文化,这无疑是一次打破陈规、焕然一新的尝试。之后陈寅恪因病归国,考入复旦公堂,这是一所新式学堂,陈寅恪为今后出国游学做准备,在此掌握了德语、法语两门语言,毕业之后,陈寅恪凭借复旦公堂的文凭前往欧洲。

父亲陈三立前往港口相送,对其殷殷嘱咐,将救国图强的大任寄予陈寅恪的肩上,这是陈氏一族两代父辈的心愿。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的22天,北平陷入被攻克的危机,陈三立已85岁高龄,体力羸弱的他在也回不到曾经在上海“一二八”抗战时的热血沸腾,老人家选择了绝食,以报效祖国,五天后,陈三立在家国忧患中去世。陈寅恪在为父亲守灵期间,立志为民族大业而治学。

陈寅恪的生平故事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等多个文学身份于一身,更有知名学者赞誉其学问,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

陈寅恪:“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陈寅恪:“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从 年轻 时 的抉 择 到耄 耋之 年 老
做 点 事 。” 一 生 爱 国 , 心 政 治 , “ 关 又

业 , 台湾学 界产 生深 刻影 响 。他 指 在 出 ,中国文 化未 来 的前景 是 乐观 的 ,
因 为未 来 世 界 应是 一 个 一体 化 的 世 界、 和平 的世 界 、 同的 世界 , 大 而这 个
重复 。 加之 记忆 力极 好 , 每讲 一处 , 常 能 博 古通 今 。曾 有 学 生 问他 某 历 史 问题 , 回答 , 图 书室 找 某 书 的 多 他 到 少页 , 看其 小 注 , 其提 示 可 查 找 到 按 相 关内 容 。 清 华 大 学 教 导处 在 审 冯 友 兰 教
第四 , “ ” 最 严 。你 别 以为
“ 尿 泵 ” 即 便 如 此 , 天 仍 需 要 糖 , 每
注 射 两 支胰 岛 素 。 第 二 . “ ” 在 学 校 , 多 最 累 。 很
和他 相 处 什么 事 都 可 以做 . 错 了 ,他 容 不 得 你 干 工 作 马 马 虎 虎 敷 衍 了 事 ,他 对 人 的
他相 处 ,你 可以做 一个不 需
要 心 机 的 人 , 也 不 需 要 酝 酿
半 天 吞 吞 吐 吐 地 说 话 ,有 什
第一 . 体最“ ” 身 差 。是 说 他 全 校身体 最差 。 2 他 9岁 时 患 上 糖 尿

陈寅恪的三不讲

陈寅恪的三不讲

陈寅恪的“三不讲”

□刘进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清华任教时上课时从来不带书,每次讲课时,他都精神焕发,神采飞扬,起兴时,甚至肢体并用,十分有趣。吸引了一大批其他专业的学生来听课。

时间久了,经常来听课的同学发现,陈寅恪上课时十分独特,他从来不说书本上的内容。他时常对同学们说:“书本留给同学们自己看,自己钻研比我讲的还有用。”倘若有的同学有不懂的地方,私下问他时,他又会耐心地分享他个人独特的见解,令学生对他敬佩不已。

陈寅恪每节课所讲的内容,大家从未听说过,每次听完他的一节课,都会收获不少新知识。因此,很多人称他为“哲人”,说他全身骨子里,甚至连衣服里都藏着知识。了解陈寅恪的朋友都知道,陈寅恪一直信仰“独立、自由”的思想,因此陈寅恪一直坚守:“书上有的不讲,别人讲过的不讲,自己讲过的也不讲。”

因为三不讲,陈寅恪每次备课都需要准备很久,他经常待在图书馆里,查找大量的资料,进行研究和思索,然后把自己研究的精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学生。

陈寅恪逸事

陈寅恪逸事

陈寅恪逸事

⊙史飞翔

根据鲁迅日记,1915年4月6日鲁迅“赠陈寅恪《域外小说》集第一、第二集,《炭画》各一册,齐寿山《炭画》一册。”但陈寅恪从来不谈此事。有人问起,他说,鲁迅名气大,谈这些会有攀附之嫌。陈寅恪在柏林时,和周恩来在同一个桌子上吃过饭;在北京时,与蔡锷有过往来……对于这些常人看来脸上贴金的事,陈寅恪向来很少向外人说起。

1926年,陈寅恪执教于清华国学研究院。他上课喜欢用布包装着相关书籍资料,一进课堂便将布包摊在讲台上。有意思的是他备有一黄一黑两只布包,凡上佛经文学、禅宗文学必用黄布包,讲授其他课程则用黑布包。

1928年,罗家伦出任清华大学校长。一到任就去拜访陈寅恪。当时陈寅恪的一些弟子也在场。罗家伦送给陈寅恪一本他编的《科学与玄学》。陈寅恪随手翻了翻说:“志希(罗家伦的字),我送你一联如何?”罗家伦说:“甚好,我即刻去买上好的宣纸来。陈寅恪说:“不用了,你听着:不通家法科学玄学,语无伦次中文西文。”上下联中,正好将罗家伦名字中的“家”、“伦”二字嵌入,可谓绝妙。罗家伦听罢,大笑不止。这时陈寅恪又说:“我再送你一个匾额:儒将风流。”见罗家伦不解,陈寅恪笑着解释说:“你在北伐军中官拜少将,不是儒将吗?你讨了个漂亮太太,正是风流。”

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陈寅恪一家困居香港,食品奇缺。一位日本学者写信给日军军部希望不要为难陈寅恪。军部于是给香港司令部行文,令司令部派宪兵为陈寅恪送去多袋面粉意欲拉拢,但陈寅恪与夫人坚拒,不吃嗟来之食。另,抗战时期,蒋介石几次辗转托人请陈寅恪写《唐太宗传》,陈寅恪坚决拒绝。

高中作文素材 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 国学大师陈寅恪

高中作文素材:国学大师陈寅恪

从上世纪20年代开始,关于陈寅恪的传奇故事,就一直在清华园里流传着。甚至他的名字,也被人们一再讨论——当年,清华上下都叫他陈寅恪(què)先生。然而在不少字典里并没有“恪(què)”这样的读音,有人请教他:“为什么大家都叫你寅恪(què),你却不予纠正呢?”陈先生笑着反问道:“有这个必要吗?”他似乎更希望人们了解他的学问及其价值,他的整个生命是和学术连在一起的。他在国难、家恨和个人的坎坷中,为学问付出了一生。

被称为“活字典”“教授的教授”

1925

整理国故,培养“以着述为毕生事业”

就是要吸收西学来建设自己的文化。

等身的梁启超;

到校的陈寅恪,在当时并不出名。

不请回来就被外国的大学请去了。”

接到国学院导师的聘书时,刚刚年满36

“南海圣人”康有为的弟子,王国维是

“南海圣人再传弟子,大清皇帝同学少年”。

“活字典”,也有人称他是“

当时,冯友兰先生是大学者,名气比陈寅恪响亮得多,但冯友兰在陈寅恪面前也是毕恭毕敬、以学生自居,这连当时的学生们都能感觉到。

当年的华北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是本国培养的学者,另一派是有留学经历的。本土派认为,洋派不懂国情,你的学问再高,也是隔靴搔痒,解决不了中国问题。留洋派就觉得本土派太迂腐,眼光太狭,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因而两派互相瞧不起。但不管是哪一派,谁都不敢瞧不起陈寅恪,这在学术界堪称传奇。

游学海外13年带回的却是东方学

早年的湖南原本是保守闭塞之地,在洋务运动中却突然开风气之先,兴学、办报、开矿、建工厂,这得益于当时的湖南巡抚陈宝箴。陈宝箴有个助手,也就是他的儿子陈三立,父子俩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朝廷革职,“永不叙用”,原因是他们在湖南率先变法。

陈寅恪人物评述

陈寅恪人物评述

陈寅恪人物评述

陈寅恪,江西修水(义宁州)人,1890年生于湖南长沙。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从小就能背诵十三经,广泛阅读经、史、哲学典籍。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考取官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后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蒙、藏、满、日、梵、英、法、德和巴利、波斯、突厥、西夏、拉丁、希腊等十几种语文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1926年,36岁的陈寅恪被清华国学研究院聘为“四大导师”之一。后又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此后长期教书育人、著书立说,成为一代宗师。晚年在失明膑足的困境中,仍写就85万字巨著《柳如是别传》。十年动乱期间,他遭到残酷折磨,1969年10月7日逝世于广州。

陈寅恪崇高的学术地位无可否认。二十世纪有五位历史学家堪称第一流的史学大师,这就是王国维、陈寅恪、陈垣、钱穆、顾颉刚。陈寅恪何以会卓尔不群,出其类而拔其萃? 周一良先生总结了四条:非凡的天资;深厚的学养;良好的训练;充分的投入。陈寅恪几度往多国留学共计16年,他起初的目标是“比较语文学”,因而掌握多种古今语文。陈寅恪不愧为通晓外语的天才。当时陈寅恪在学术界被誉为中国“最有希望的读书种子”。他在留学时期所作的读书笔记,迄今尚存的共达64本。这些笔记本,还不是全部。学术界人士从陈寅恪的这些笔记中,可以看出其研究范围之广、治学功夫之深。当时与他同在德国留学的罗家伦说:“他是由博到精最成功的一个人。”谓其师“博学多能,泛知无涯”,确实无愧于“读书种子”这一称号。陈寅恪如此深厚的外语根底,远胜于辜鸿铭等辈。加上他的家学渊源,记忆力惊人,能熟练地背诵《十三经》,且精通古今典籍,又善于从汉文以外的各种语言文献中搜罗史料,如此雄厚的学术实力,确实为旷世奇才。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怎么死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怎么死的

国学大师陈寅恪是怎么死的

陈寅恪是远赴盛名的国学大师,那么陈寅恪怎么死的?下

面是本人为你收集整理的陈寅恪怎么死的,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寅恪怎么死的

1928年,陈寅恪和唐筼结婚,两人一生相濡以沫相

敬如宾。陈寅恪当时在清华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开设了文学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而且还有在北大兼课。之后陈寅恪又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和哲学三个系的教授。抗战爆发之后,西南联大搬迁到了昆明,陈寅恪也跟着来到了昆明。

后来英国牛津大学聘任他为汉学教授,陈寅恪因此前往香港搭游轮到英国。但是因为日本人的原因,陈寅恪只能留在香港,并在香港大学任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日方多番想要陈寅恪办东方文学院都被陈寅恪拒绝。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去了牛津任教,1949年返回祖国,在中山大学任教,之后出版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等著作。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也就是1929年10月7日,因病离开人世享年79岁。

陈寅恪是中国现代最为杰出的学者,文学家,史学家,语言学家,诗人等等,为人谦和朴素。尽管盛名在外,依旧保持内心的谦逊和真诚,因此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称他是学者本色。

陈寅恪的名字怎么读

陈寅恪名字中的“恪”的读音一直存在很大的分歧,与陈寅恪相熟的人都称其为陈寅恪“que”,但此读法在《说

文解字》、《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中皆无记载,在20年代至40年代期间,清华北大出身的高层知识分子皆如此

称呼陈寅恪先生,这不禁引起大家的疑问。

如此众多的人称其名字为“que”,询问其中一两人,却都说不出详细原因,大多都是人云亦云,曾经在北京大学任教的王力先生在一次采访中透露,“恪这个字本身只有"ke"一个读音,但在陈先生的名讳当中,大家都读为“que”,所以

陈寅恪的生平简介

陈寅恪的生平简介

陈寅恪的生平简介

陈寅恪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近三百年来仅其一人,可见才学博古通今,实为集大成者。下面是搜集整理的陈寅恪的生平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陈寅恪出生在湖南长沙,从小就熟读四书五经,天资聪颖。陈寅恪父亲陈三立在家中开办了思益学堂,还聘请过国学大师王伯沆等人教学,在这样的环境下,陈寅恪从小就有非常好的国学功底。

公元1902年的时候,陈寅恪跟着哥哥来到了日本,进入到巢鸭弘文学院学习,但是后来因为腿病发作辍学回家,之后进入上海复旦公学学习。之后,自费到了柏林大学。苏黎世大学等国外高校就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回国。几年之后,陈寅恪再度出国,先后在国外多家大学留学,先后学了梵文、巴利文、中亚古中文等数语言。1925年的时候,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聘请了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等人任教,并称为“清华三巨头”。

1928年,陈寅恪和唐筼结婚,两人一生相濡以沫相敬如宾。陈寅恪当时在清华国学院指导研究生,开设了文学和历史、佛教研究等课程,而且还有在北大兼课。之后陈寅恪又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和哲学三个系的教授。抗战爆发之后,西南联大搬迁到了昆明,陈寅恪也跟着来到了昆明。

后来英国牛津大学聘任他为汉学教授,陈寅恪因此前往香港搭游

轮到英国。但是因为日本人的原因,陈寅恪只能留在香港,并在香港大学任客座教授。在此期间日方多番想要陈寅恪办东方文学院都被陈寅恪拒绝。抗战胜利后,陈寅恪去了牛津任教,1949年返回祖国,在中山大学任教,之后出版了《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等著作。在文革期间,遭到迫害,也就是1929年10月7日,因病离开人世享年79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寅恪先生二三事Array

1.简介

陈寅恪(读作chén yín kè,虽然“恪”字客家人念

作què,陈寅恪小名“恪(què)儿”,但陈寅恪多

次表示应按照普通话发音,念作kè,其致电牛津

大学时的署名TschenYinKoh,也可以证明),江西

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

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是中国现代最负

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著

名诗人陈三立之子,湖南巡抚陈宝箴(支持变法的

开明督抚)之孙。

2.经历

1902年,陈寅恪随兄衡恪东渡日本,入日本巢鸭弘文学院。1905年因足疾辍学回国,后就读上海吴淞复旦公学。1910年自费留学,先后到德国柏林大学,瑞士苏黎世大学、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一战爆发,1914年回国。1918年冬又得到江西官费的资助,再渡出国游学,先在美国哈佛大学随篮曼教授学梵文和巴利文。1921年,又转往德国柏林大学、随路德施教授攻读东方古文字学,同时向缪勤学习中亚古文字,向黑尼士学习蒙古语,在留学期间,他勤奋学习、积蓄各方面的知识而且具备了阅读梵、巴利、波斯、突厥、西夏、英、法、德八种语言的能力,尤以梵文和巴利文特精。文字是研究史学的工具,他国学基础深厚,国史精熟,又大量吸取西方文化,故其见解,多为国内外学人所推重。

1925年回国。这时清华学校改制为大学,设立国学研究院,其“基本观念,是想用现代的科学方法整理国故”。聘任当时最有名望的学者陈寅恪、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为导师,人称清华四大国学大师。当时的研究院主任吴宓很器重他,认为他是“全中国最博学之人”。梁启超也很尊重他,谦虚地向人介绍: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1926年6月,他只有36岁,就与梁启超、王国维一同应聘为研究院的导师,并称“清华三巨头”。

盛名之下,他朴素厚实,谦和而有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1930年,清华国学院停办,陈寅恪任清华大学历史、中文、哲学三系教授兼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第一组组长,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

1937年7月,抗日战争爆发,日军直逼平津。陈寅恪的父亲陈三立义愤绝食,溘然长逝。治丧完毕,寅恪随校南迁。1938年秋,西南联大迁至昆明,他随校到达昆明。

3.学术成就

陈寅恪少时在南京家塾就读,在家庭环境的熏陶下,从小就能背

诵四书五经,广泛阅读历史、哲学典籍。

陈寅恪继承了清代乾嘉学者治史中重证据、重事实的科学精神,又吸取西方的“历史演进法”(即从事物的演化和联系考察历史,探究史料),运用这种中西结合的考证比较方法,对一些资料穷本溯源,核订确切。并在这个基础上,注意对史实的综合分析,从许多事物的联系中考证出关键所在,用以解决一系列问题,求得历史面目的真相。他这种精密考证方法,其成就超过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发展了我国的历史考据学。

陈寅恪对佛经翻译、校勘、解释,以及对音韵学、蒙古源流、李唐氏族渊源、府兵制源流、中印文化交流等课题的研究,均有重要发现。在《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集刊》、《清华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四、五十篇很有分量的论文,是国内外学术界公认的博学而有见识的史学家。

4.品性

1942年春,有人奉日方之命,专程请他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他又一次拒命,随即出走香港,取道广州湾至桂林,先后任广西大学,中山大学教授,不久移居燕京大学任教。当时,面对民族危亡,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寅恪感到痛心,而桂林某些御用文人,竟发起向蒋介石献九鼎的无聊活动,劝他参加,他作《癸未春日感赋》:“九鼎铭辞争讼德,百年粗粝总伤贫”。以示讽刺。这一时期,在繁忙的教学中,他仍致力于学术研究,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对隋唐史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为后人研究隋唐史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放后,他先后被选为中国科学院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全国政协常务委员等职。1962年,胡乔木前往看望,关心他的文集出版。他说:“盖棺有期,出版无日。”胡乔木笑答:“出版有期,盖棺尚早。”在助手的帮助下,他把《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以外的旧文,编为《寒柳堂集》、《金明馆丛稿》,并写有专著《柳如是传》,最后撰《寒柳堂记梦》。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地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十年动乱期间,陈寅恪遭到残酷折磨。使他最伤心的是,他珍藏多年的大量书籍、诗文稿,多被洗劫。1969年10月7日在广州含恨离开人世。

陈寅恪长期致力于教学和史学研究工作。他热爱祖国,治学严肃认真,实事求是,在史学研究中写出了高水平的史学著作,为人们开拓了历史的视野,对我国史学研究做出了贡献。

陈寅恪不仅为大史学家,旧体诗亦卓然大家。他佩服陶渊明、杜甫,虽爱好李白及李义山诗、但不认为是上品。他特别喜好平民化的诗,故最推崇白居易,在他《论再生缘》中所以有“论诗我亦弹词体”之句。有《诗存》问世。其平生著作,经过他的学生整理、校勘,一套二卷、二百万字的《陈寅恪文集》已于1979年编纂成册、出版。

5.治学理念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在1920年代倡导,为人治学当有“自由之思想,独立之精神”。1953年已决定其为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第二所所长。在他1953年12月1日的《对科学院的答复》里,提出就任所长的两个条件。第一条:“允许中古史研究所不尊奉马列主义,并不学习政治。”第二条:“请毛公或刘公给一允许证明书,以作挡箭牌。”并说:“其意是,毛公是政治上的最高当局,刘公是党的最高负责人。我认为最高当局也应和我有同样看法,应从我之说。否则,就谈不到学术研究。”遂不能就任。仍任教于中山大学。此事于20世纪80年代方公之于世。

6.评价

完全没有俗世的声名,不像梁、胡、冯等成为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论语大半能背诵,且每字必求正解,却不作经学与三代两汉之学问。

《吴宓文集》说:“宓于民国八年在美国哈佛大学得识陈寅恪。当时即惊其博学,而服其卓识,驰书国内诸友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今时阅十五、六载,行历三洲,广交当世之士,吾仍坚持此言,且喜众之同于吾言。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傅斯年对陈哲三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胡适在1937年2月22日的日记中称:“寅恪治史学,当然是今日最渊博、最有识见、最能用材料的人。”

《石泉访谈录》:他的家世是晚清变法思潮中的中坚产物,他本人却被胡适称为“遗少”。在时代思想中他是一个“落伍者”,用他的话来说,西学学历极深,学养极厚,却极热爱中国文化,坚持中国文化本位论。

死后评价:泰山其颓,梁木其坏,哲人其萎。此前的1964年,陈寅恪在《赠蒋秉南序》中云:“凡历数十年,遭逢世界大战者二,内战更不胜计。其后失明膑足,栖身岭表,已奄奄垂死,将就木矣。默念平生,固未尝侮食自矜,曲学阿世,似可告慰友朋。至若追踪前贤,幽居疏属之南、汾水之曲,守先哲之遗范,托末契于后生者,则有如方丈蓬莱,渺不可即,徒寄之梦寐,存乎遐想而已。呜呼!此岂寅恪少时所自待及异日他人所望于寅恪者哉?”又说:“虽然,欧阳永叔少学韩昌黎之文,晚撰《五代史记》,作《义儿》、《冯道》诸传,贬斥势利,尊崇气节,遂一匡五代之浇漓,返之纯正。故天水一朝之文化,竟为我民族遗留之瑰宝。孰谓空文于治道学术无裨益耶?”此篇泣血滴泪之序文,是陈寅恪生命中的一曲悲歌,是一个文化殉道者的独白,同时也是一位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学术老人留给世界的隐语。文革后,陈寅恪与夫人合葬于庐山植物园内,墓碑上刻“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钱钟书对陈寅恪的评价片段:钱先生对陈先生“酷评”:“不学之失”、“言考据而不解辞章者”、“fanciful literal-mindedness(很能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