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铵盐》【创新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4节 课时1 氨和铵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化学 第4章 第4节 课时1 氨和铵盐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1

课时1 氨和铵盐

目标与素养:1.了解NH 3的性质、制法和应用。(变化观念与科学探究)2.了解铵盐的性质及应用和NH +

4的检验。(宏观辨识与变化观念)

一、氨气 1.氮的固定

2.氨气的性质及应用 (1)物理性质

NH 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极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大约可溶解700体积NH 3,沸点为-33.5 ℃,易液化,作制冷剂。

(2)化学性质

①NH 3与H 2O 反应——氨气极易溶于水可用喷泉实验证明 NH 3+H 2O

NH 3·H 2O

NH +

4+OH -

a .氨水呈碱性。

b .氨水的成分有H 2O 、NH 3·H 2O 、NH 3、NH +

4、OH -

、H +

②氨气与氯化氢的反应——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 a .现象:有白烟产生。

b .原因: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迅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

c .化学方程式:NH 3+HCl===NH 4Cl 。 ③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析氨的性质

a .NH 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在化学反应中氮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化合价升高,因此氨具有还原性。

b .请写出氨气与氧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O 的化学方程式:4NH 3+5O 2=====催化剂

4NO +6H 2O 。

3.氨水的性质

(1)弱碱性:与指示剂作用。如使酚酞变红,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2)不稳定性:NH 3·H 2O=====△

NH 3↑+H 2O 。

(3)沉淀反应(与Al 3+

反应)Al 3+

高中化学_氨气铵盐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气铵盐一轮复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氨气、铵盐一轮复习教学设计 2018-05-22

考纲要求:

1、了解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铵盐的性质

3、掌握铵离子的检验方法

学习目标:

1、用变化观念和平衡的思想联系氨气、铵盐的性质

2、在题目的推导和知识点整合过程中培养实验探究和创新意识

3、形成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社

会责任感

学习重、难点:

氨气、铵盐的性质,氨气的制法;喷泉实验;铵根离子的检验

【课前复习巩固区】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某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白茫茫一片,空气中弥漫着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附近的行人感觉到寒气逼人。事故造成几十人有明显症状,消防员快速赶到,对泄漏处喷水、稀释,控制氨气继续挥发。

从材料中我们能够采集到哪些信息,

1.氨气的性质

①写出氨气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

构型。

②氨气物理性质

氨气是一种色,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密度。极易溶于水,通常条件下,一体积水能溶解体积的氨气。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可用作。

③氨气溶于水的过程中涉及到哪些平衡关系?(以方程式表示)

④氨气的化学性质:高中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性气体,氮元素显价,表现出一定的性。

氨的催化氧化:

氨气与氯气反应:(运输氯气的管道如何检验是否漏气?如果漏气出现何种现象?)

2. 常见的铵态氮肥、、、(有机氮肥)

3. 氨气的工业制法

4.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的白色晶体

①不稳定性:铵盐受热易分解,写出氯化铵、碳酸氢铵受热分解方

程式

氯化铵能否用加热氯化铵的方法制取氨气?

碳酸氢铵:

②与碱共热产生氨气

铵盐硝酸高中化学教案

铵盐硝酸高中化学教案

铵盐硝酸高中化学教案

年级:高中化学

时间:1节课(45分钟)

教学目标:

1. 了解铵盐硝酸的特性和性质;

2. 掌握铵盐硝酸的制备和性质;

3. 能够运用铵盐硝酸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教学内容:

1. 铵盐硝酸的定义和常见种类;

2. 铵盐硝酸的制备方法;

3. 铵盐硝酸的性质和用途。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题引入铵盐硝酸的概念,激发学生对该内容的兴趣;

2. 讲解:介绍铵盐硝酸的定义、制备方法和性质,并与学生讨论其用途;

3. 实验操作: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铵盐硝酸的性质;

4. 讨论与总结:与学生讨论铵盐硝酸在生活中的应用,并总结今天所学的知识。教学资源:

1. 教材;

2. 实验器材:试管、铵盐、硝酸等;

3. 实验指导书;

4. PPT 等多媒体教学工具。

教学评估:

1. 参与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是否能够积极参与;

2.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是否能够独立完成;

3. 考试测验:通过考试测验检测学生对铵盐硝酸知识的掌握程度。

扩展练习:

1. 设计一个关于铵盐硝酸的实验,并自行完成;

2. 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铵盐硝酸的知识;

3. 分组讨论,探讨铵盐硝酸在环保中的应用。

教学反思:

1. 教学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是否充分利用实验等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3. 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高一化学氨铵盐说课稿

高一化学氨铵盐说课稿

高一化学氨铵盐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

《氨》选自高中第二册教材第一章《氮族元素》的第二节。在第一册教材中,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第三章《物质的量》介绍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第二章《碱金属》、第四章《卤素》则是使学生获得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初步感性认识,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是将这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论高度,随后安排的第六章《氧族元素》和第七章《碳族元素》都可看作是在物质结构理论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因此,学习《氮族元素》这一章,可以使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物质结构理论分析、研究、解决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方法。

《氨》主要介绍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另外穿插了介绍了什么是极性分子。从课题内容的整体安排来看,教材体现了“结构→性质→用途”的思想,并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题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验证、探究、讨论、分析等活动得出结论,因此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学习本课题,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使学生对生产生活中与氨有关的物质的性质有一定了解。

2、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氨的结构、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掌握极性分子的判断方法;训练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

(2)能力目标

通过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动手、观察、分析的实验能力。通过对氨的结构与性质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以理论指导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能力。

通过氨分子结构和极性的分析,培养学生类比、对比、抽象、综合、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1课时 氨 铵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件:第四章 第四节第1课时 氨 铵盐

物质成分 粒子种类 主要性质 存在条件
液氨 纯净物(非电解质) NH3 分子 不具有碱性 常温常压下不能存在
氨水
混合物(NH3·H2O 为弱电解质)
NH3、NH3·H2O 、H2O、N
H
4
、OH-、H+
具有碱的通性,受热 易分解
在常温常压下可存在
3.形成喷泉实验的关键是:烧瓶内的气体极易溶于水或与某种溶液反 应,造成烧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将水(溶液)压入烧瓶产生喷 泉现象。
2
3 22.4 2
3
mol/L≈0.044 6 mol/L,设氨气或氯化氢体积为 1,氨气和氯化氢气体形
成喷泉实验形成的溶液浓度= 1 22.4
mol/L≈0.044 6 mol/L,改为 NO2 气体,所得溶
1
液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前两者相同,故 C 错误;去掉装置中的胶头滴管,改为单孔 塞,用双手捂住烧瓶,待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后,冷却烧瓶会引发喷泉,故 D 正确。
(5)成功的关键:装置气密性良好;烧瓶干燥;气体充满烧瓶。
疑难探究
问题导思
1.将分别蘸有浓氨水、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渐渐靠近,能观察到什么现 象?原因是什么?浓盐酸改为浓硫酸呢?
提示: 玻璃棒靠近后,观察到有大量白烟产生,此方法可用于检验氨气。这 是因为浓氨水挥发产生的氨气与浓盐酸挥发产生的氯化氢在空气中相遇迅 速反应生成氯化铵晶体小颗粒。浓盐酸改为浓硫酸后,无明显现象。 2.液氨和氨水是同种物质吗? 提示:液氨和氨水不是同种物质,液氨是氨气的液态,是纯净物,氨水是氨气 溶于水后得到的混合溶液。

分析高中化学必修1《氨 铵盐》教学的案例

分析高中化学必修1《氨 铵盐》教学的案例

分析高中化学必修1《氨铵盐》教学的案例《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化学课程要帮助学生“了解化学科学发展的主要线索,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和原理,认识化学现象的本质,理解化学变化的

基本规律,形成有关化学科学的基本观念。”元素观是化学基本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内容是从物质之间转化的角度培养和发展元素观的重要素材。为此,本文以“氨铵盐”教学为例,以实验为途径,帮助学生发展对

“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之间能够相互转化”的认识。一、“氨铵盐”的核心内容及其教学价值

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溶于水,溶液呈碱性,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唯一一种碱性气体,由此推测氨气可以与酸反应,转化为铵态氮;从价态的角度看,N处于最低价(-3价),具有还原性,可以被氧化,转化为硝态氮,而且氮元素是学生在中学阶段接触到的变价最为丰富、最为复杂的元素。通过氨气性质的探讨,有助于学生建立从物质的所属类别和核心元素化合价这两个角度学习某一具体物质性质的思路和方法。

氨是非金属氢化物的重要代表(新课程中唯一一种系统研究的氢化物)。通过本节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氢化物—单质—氧化物—含氧酸—含氧酸盐的非金属的知识体系。同时,上一单元中学生对于钠、铝、铁的学习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和方法基础。特别是本单元对于硫的化合物的学习,

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元素观的一些基本观点。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无论金属元素还是非金属元素,都

存在着自身的系列变化,即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物质间可以相互转化。而变化系列中都有两条线:一条是氧化还原线;另一条是非氧化还原线,即常说的离子反应线。最终将学生的认识转化为氮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转化的二维关系图。转化关系图,既可以预测其他含氮物质的性质,也能寻找相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1氨与 铵盐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1氨与 铵盐教学设计

课题:《氨与铵盐》教学设计

目录

1. 教学内容分析 (1)

1.1 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1)

1.2 知识价值 (1)

2. 学情分析 (2)

2.1 知识经验层面 (2)

2.2 身心发展水平层面 (2)

2.3 个体差异层面 (2)

3.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2)

3.1 三维教学目标 (2)

3.1.1 知识与技能目标 (2)

3.1.2 过程与方法目标 (2)

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2)

3.2 教学重难点 (3)

4. 教学理念 (3)

5. 教法学法 (3)

6. 教学准备 (3)

6.1实验准备 (3)

6.2设备准备 (4)

7. 教学过程 (4)

7.1 教学总体思路设计 (4)

7.2 具体教学过程设计 (5)

8. 教学反思 (13)

附:板书设计 (14)

《氨与铵盐》教学设计

1. 教学内容分析

1.1 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题选自山东省正在使用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第三章第二节第二课时。对于本节内容的地位和作用需要从两个方面来认识:

一方面,它是继前一节《碳的多样性》后又一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也是氧化还原反应知识的进一步应用和深化。另一方面,它为后续《硫的转化》及《海水中的元素》的学习提供思路和方法,也为选修模块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本节内容在教材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1.2 知识价值

研究表明:“要实现从知识向能力和素养的转化与飞跃,关键是要认真分析科学知识对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具有怎样的价值”(亓英丽、毕华林,科学教育中科学知识的价值分析,全球教育展望,2012)。鉴于此,我将借鉴够体现以“信息价值—应用价值—认识价值”社会线、“信息价值—探究价值—情意价值”学生线、“认识价值—情意价值”文化线的知识价值模型图(图1),对本节内容的价值分析如表1所示。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4.4《氨》教学设计

六、教学程序:

1.氨的分子结构和性质

(1)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液化可作制冷剂,常温、

常压下,1体积的水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2)分子结构

电子式:。

(3)氨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的反应

NH

3+H

2

O NH

3

·H

2

O NH+

4

+OH-,氨气溶于水得氨水,氨

水中含有的粒子有NH

3·H

2

O、NH

3

、H

2

O、NH+

4

、OH-、H+。氨水为

可溶性一元弱碱,易挥发,不稳定,易分解:NH

3·H

2

O=====

NH

3

+H

2

O。

②氨气与酸反应

a.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其现象为有白烟生成,将浓盐酸改为浓硝酸,也会出现相同的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HCl+NH

3===NH

4

Cl、NH

3

+HNO

3

===NH

4

NO

3

。b.与CO

2

等酸性氧化物反应:NH

3+CO

2

+H

2

O===NH

4

HCO

3

或2NH

3

+CO

2

H 2O===(NH

4

)

2

CO

3

③NH

3

的还原性——氨的催化氧化

化学方程式:4NH

3+5O

2

=====

催化剂

△4NO+6H2O。

④与盐溶液反应

将氨水加入下列溶液,完成下表:

被滴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FeCl

3溶液

生成红褐色沉

Fe3++3NH

3

·H

2

O===Fe(OH)

3

↓+

3NH+

4

AlCl

3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Al3++3NH

3

·H

2

O===Al(OH)

3

↓+

3NH+

4

(4)实验室制取氨气的三种方法

①加热固态铵盐和碱的混合物

②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

方法化学方程式(或原理) 气体发生装

加热浓氨水

NH 3·H 2O =====△NH 3↑+H 2O

浓氨水+固体NaOH

NaOH 溶于水放热,促使氨水分解,且OH -浓度的增大有利于NH 3的生成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第2课时 氨与铵盐

最新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第2课时 氨与铵盐

CaCl2+2NH3↑+2H2O。
(2)制得的氨气中含有杂质水蒸气,可以用碱石灰等干燥剂来吸收。
(3)加热后,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的铜,所以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部
分逐渐变为红色;根据元素守恒、电子守恒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H3+3CuO
3Cu+N2+3H2O。
(4)生成的水和氨气通过装置D时冷凝生成氨水留在D中,而氮气通过排水
【微思考1】氨气的喷泉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NH3极易溶于水,氨水呈碱性。
【微思考2】为什么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会产生白烟?
蘸有浓氨水和浓硫酸的两支玻璃棒靠近时是否也产生白烟?
提示 浓氨水和浓盐酸均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NH3和HCl在空气中相遇,反
应生成NH4Cl固体小颗粒,即为白烟。浓硫酸没有挥发性,故不可能形成白
溶液变浑浊
CO2
加热后试管中有气体产生,
并可闻到刺激性的气味。同
时还看到,湿润的红色石蕊
试纸变蓝
产生了氨气
(2)化学性质:
【微思考3】我们知道碘单质易升华,氯化铵受热分解过程和碘的升华过
程相同吗?
提示 不同。NH4Cl由固体到气体,实际经历了化学变化,而I2的升华只是物
质状态变化,是物理变化。
【微思考4】所有铵盐加热都产生氨气吗?

高中化学氨和铵盐教案

高中化学氨和铵盐教案

高中化学氨和铵盐教案

主题:氨和铵盐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氨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掌握氨与水的反应、氨与酸的反应及氨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3. 了解铵盐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4. 掌握铵盐的水解反应和铵盐与酸的反应。

二、教学重点

1. 氨与水的反应;

2. 氨与酸的反应;

3. 氨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4. 铵盐的性质和用途。

三、教学内容

1. 氨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2. 氨与水的反应;

3. 氨与酸的反应;

4. 氨与金属离子的反应;

5. 铵盐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

6. 铵盐的水解反应;

7. 铵盐与酸的反应。

四、教学步骤

1. 导入:简要介绍氨和铵盐的相关知识,引起学生兴趣。

2. 学习氨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相关实验展示。

3. 学习氨与水的反应,进行相应实验,观察并记录反应现象。

4. 学习氨与酸的反应及氨与金属离子的反应,进行相关实验,验证反应过程。

5. 学习铵盐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进行相关实验展示。

6. 学习铵盐的水解反应及铵盐与酸的反应,进行实验验证。

五、教学方法

1. 针对教学内容,采用讲解、实验演示、实验验证、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实践能力。

3. 老师及时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六、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了氨和铵盐的基本知识与相关实验操作,了解了它们的性质、制备方法和用途,提高了对化学反应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作业布置

1. 完成相关习题和实验报告;

2.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氨和铵盐的知识。

高中化学_氨与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与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氮对于植物的生长具有重要意义,植物缺氮容易植株矮小,粮食的产量也会降低。

于是很多科学家致力于工业合成氨的研究。直到1909年富尔茨·哈伯首次将工业合成氨变为现实。1918年哈伯因此被授予诺贝尔化学奖。

【过渡】氨到底具有怎样的性质使得这么多科学家为他如此着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进今天的课堂。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农业生产视角切入对氨的学习,了解化学史实,初步体会合成氨发展的艰辛历程,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引入新课。

一、物理性质

【创设情境—液氨泄漏新闻报道】以液氨泄漏新闻视频的形式呈现与氨的物理性质有关情境,如图所示。

【提出问题】从以上新闻报道中,你能得到氨的哪些物理性质?

【学生活动】观看阅读,交流讨论,自主归纳氨的状态、气味、密度、溶解性。【设计意图】科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能够读懂报纸新闻是具有科学素养的表现之一。通过创设液氨泄漏新闻情境,引导学生从真实情境提供的信息中自主归纳氨的物理性质,培养其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视角解读新闻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探究实验1:喷泉实验

【提出问题】氨能溶于水,溶解的程度有多大呢?来看这个实验。

【学生活动】观察实验、汇报实验现象。

【交流讨论】(1)氨气为什么会形成喷泉?(2)氨气溶于水是简单的溶解吗?(3)溶液为什么变为红色?

【学生活动】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抛出问题组,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背后所蕴含的实质。氨气能够形成喷泉能够说明什么?简单的问题能够启发学生思考,得出氨极易溶于水,而变红的宏观现象说明有新物质生成,宏微结合是化学学习的特征思维,因此基于宏观现象让学生从微观角度分析实质原因能够发展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_氨气和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气和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氨分子的结构

(2)认识氨的物理性质,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及氨的实验室制法,了解氨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在讨论与交流中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密切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认识氮肥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新旧知识的联系,培养知识迁移、扩展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习求知欲望;通过实验,培养求实、严谨的优良品质。

(3)化学科学史中蕴藏着丰富养分,挖掘这一潜在的教育教学资源,找准化学科学史与课堂教学的有机契合点,使之有效地融入中学课堂,激活课堂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氨的化学性质及铵盐的性质使化学教学成为还原生活的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学的价值。难点:氨及氨水的区别,及铵离子的检验

教学过程

①学生的经验分析

学生对氮肥并不陌生,以及它们放出的气味都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节课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易于接受,无论是学生生活经验还是知识经验。这些都为本节课实施先行组织者策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②学生的认识障碍点分析

化学学习中的重要观点是物质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它深刻表达了内隐和外显之间的紧密联系。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领学生通过对已有物质的联系,在想象中真切地体验微观的反应过程。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联系思维能力。另

外,教学中还涉猎对比实验和控制十分关键,高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有

(完整word)氨、铵盐教案设计

(完整word)氨、铵盐教案设计

《氨、铵盐》教学设计案例

学科高中授课年级一年级章节名称《氨、铵盐》教师姓名:

一、学习内容分析:

《氨、铵盐》是全日制高中高一《化学》第一章第三节课时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通过对氨的化学性质教学,使学生对化学元素周期表感兴趣;通过生动

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化学的乐趣和爱上这么学科.

二、学习者分析:

氨在生活中有不少应用,如:沼气池;有机肥料等等。通过老师的引导,让学生能初步认识氨元素的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有实验安排,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除了要让学生学习到本节课的

教学内容外还要操作实验,有定困难,但是由于安排有实验内容,所以学生会更集中注意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2.过程及方法:

通过老师的引导,从生活出发,引入本节课的内容。再通过对氨的分子结构,

让学生了解氨的结构,通过提示让学生拓宽思维联系与氨构型有关的其他化学

元素或物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等思维能力,使学升铵盐在生活的的广泛使用,

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重点:让学生了解氨的化学性质

解决措施:对氨的分子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氨的分子结构及其特性;通过实验,让学生更直观生动了解氨的化学特性。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难点:氨的溶解性.

解决措施:通过实验生动教学。

六、教学过程:

七、课堂教学流程图:

八、教学反思:

1、传统教学是否真的应该摒弃?传统教学确实有课堂知识点容量大,可以缓和化学课堂课时紧张的特点.

2、如何把握“探究程度”与“知识点落实”两全其美的方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突破较多的教学难点?

氨和铵盐教案

氨和铵盐教案

氨和铵盐教案

【篇一:氨的教学设计】

关于氨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氨、硫酸和硝酸》第一课时—氨。新教材有意地引导学生从氨气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发现历史入手,促使学生有兴趣去了解这种物质。教材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探究氨及铵盐的性质后,教材还安排了氨在化工上的广泛应用和氮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学习、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1)认识氨的物理性质和用途,掌握氨和铵盐的主要化学性质;(2)理解“喷泉”实验中喷泉产生的原理;

(3)能够应用所学基本知识和化学基本技能去检验铵离子;(4)了解氨的用途及氮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收集、整理及加工资料,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并进一步掌握获取课本以外化学信息的技巧;

(2)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加强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目标

有效的教学必须确保学习主体的参与,使课程变为学生“自己的课程”,唤起学生自我需求,引发学生求知的兴趣,产生愉快学习的心理体验。学生通过对氨的学习,可以增强环保意识、关注社会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且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学生可以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及主动参与交流、团队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思路设计

(1)通过“喷泉实验”和观察法,推出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2)氨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3)铵盐的化学性质

(4)氨的用途以及氨的实验室制法。

高中化学_氨和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氨和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氨和铵盐

【学习目标】

1.了解氨的性质及应用,理解喷泉实验的原理,掌握氨气的实验室制法。

2.了解铵盐的性质及NH4+的检验。

【学习探究过程】

①在一块小表面皿中心粘附一小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②取1-2滴NH4Cl 溶液置于另一表面皿中心

③滴加6mol·L-1 NaOH 溶液1-2滴④迅速将粘有红色石蕊试纸的表面皿盖在盛有试液的表面皿上作成“气室”。

⑤将此气室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上方微热。

⑥观察红色石蕊试

纸的变化。

【问题5】根据氮元素化合价,推测氨的其他性质。

【问题6】阅读课本99页,简述氨的用途

性质

特点

易液化易溶于水跟水反应跟酸反应跟氧气反应主要

用途“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典型例题1. 制备干燥氨气所需的药品是()

A.NH4Cl溶液、NaOH溶液、浓H2SO4

B.饱和氨水、浓H2SO4

C.NaOH溶液、NH4Cl晶体、浓H2SO4

D.NH4Cl固体、碱石灰、氢氧化钙

2.下列装置用于实验室中制取干燥氨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备氨气B.用装置乙除去氨气中少量水

C.用装置丙收集氨气D.用装置丁吸收多余的氨气

3.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的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1)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①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

喷的操作是。该实验的原理

是。

②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图3装置,在锥形瓶中,分别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反应

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

高中化学_第四节 第一课时 氨 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化学_第四节  第一课时  氨  铵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进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新课引入“氨气”相关新闻

工业生产上大量氨气泄露的新闻,我们点击一个

来看下:

仔细看视频,发现在氨气泄露时,空气中弥漫着

乳白色的气体,且气味刺鼻,气温降到零下30

度。假如大家是消防员,如何对面险情?

1、为什么在氨气泄漏时工厂里会寒气逼人?

2、如何吸收弥漫在空气中的大量氨气?

3、被围困在污染区的群众怎样做才能保证不吸入

氨气?

看视频,感受氨气在工业

生产方面的安全重要性

简单介绍氨气的

物理性质

给出样品,并结合生活实际,填写氨气的物理性

质阅读课本P97;

观察实物及联系生活

过渡设计实验证明氨气极易溶于水回忆学过的气体溶解性实验,设计新的实验来体现氨气在水中溶解度大

氨气的喷泉实验阅读课本实验P97【实验4-8】在

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满氨气,用

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

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倒置

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

杯(预先在水里滴入少量酚酞溶液)。轻轻挤压滴

管,使少量水进入烧瓶。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了解实验装置,观察实

验,记录实验现象。

分析讨论2个问题:

1、为什么氨气能形成喷

泉?

2、烧瓶中的液体为什么

变为红色?

氨气的化学性质:1、与水反应1、NH3溶于水大部分于水结合生成_____;

NH3·H2O可以小部分(约1%)电离成______和

______,所以氨水显________,能使酚酞溶液

______;

NH3·H2O很不稳定,受热就分解成______和

______。

2、分析氨水成分

3、“小组抢答下列问题”

Q1:喷泉停止后,为什么烧瓶不能被水完全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氨硝酸硫酸

铵盐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观念,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1)知道铵盐的组成及物理性质。

(2)掌握铵盐的重要化学性质。

(3)学会铵根离子的检验方法。

(4)会书写铵盐参加反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物质化学性质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老王保存和施用铵态氮肥所发生的事例,体验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铵盐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铵盐参加反应的化学(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演示实验:分别在集气瓶中滴加两滴浓氨水和浓盐酸,口对口,观察现象。引出在农业上的铵态氮肥,进而引出铵盐。

【板书】铵盐

一、铵盐的物理性质:都是固体,都易溶解于水

【思考】如何科学地保存和施用铵态氮肥呢?

【问题一】农民老王发现自家买的一袋碳酸氢铵(NH4HCO3)化肥受了潮,就把它放在太阳底下晒了较长一段时间,结果发现化肥少了很多。老王很纳闷,是谁偷了我的化肥呢?你能从化学视角帮老王找找原因吗?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实验】闻NH4HCO3气味,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板书】一、铵盐的化学性质:

1.铵盐受热都易分解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总结】原来老王把化肥晒分解了。

【问题二】老王知道氮肥和钾肥对庄稼都有益,两者同时施用效果是否更好呢?他在自家稻田里做了个对比试验:在一半稻田里只施NH4Cl氮肥,在另一半稻田里同时施NH4Cl氮肥和自己烧制的钾肥——草木灰(主要成分为K2CO3,水溶液呈碱性)。结果秋收时发现,前者稻田产量比后者高,老王很纳闷,这又是为什么呢?你能从化学视角再帮老王找找原因吗?

【学生】讨论、回答、总结

【实验】NH4Cl溶液与NaOH溶液混合,然后加热。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板书】一、铵盐的化学性质:

2.铵盐都能与碱反应

(1)溶液反应

【总结】原来NH4Cl与碱混合反应,放出氨气,降低了肥效。

【过度】铵盐能与碱在溶液中反应,那么固体铵盐与固体碱能发生反应吗?

【实验】固体NH4Cl与固体Ca(OH)2混合研磨,闻气味,并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气体。

【思考】本实验中“研磨”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写化学方程式

【板书】(2)固体反应

【思考】综上所学,在保存和施用铵态氮肥时,你给老王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学生】回答、补充。

【过度】铵盐与碱反应,可以用来实验室制氨气

【思考】实验室制备NH3用溶液反应好,还是用固体反应好?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

【思考】如何用化学方法证明某白色固体是铵盐?

【学生】讨论、回答、补充

【本课小结】

即铵盐三解:溶解、分解、碱解

【练习】只用一种试剂区别MgCl2、AlCl3、NH4Cl、(NH4)2SO4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

A.NaOH溶液B.H2SO4溶液

C.Ba(OH)2溶液D.AgNO3溶液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整体设计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铵盐的化学性质,二是铵盐化学性质的应用。第一部分是以农业生产中的两个问题来驱动学生思考、老师实验验证、

总结来完成的;第二部分是以两个思考问题驱动学生思考、老师总结来完成的。讨论部分,开放的内容较多,课堂较活跃,学生真正的参与到问题的思考讨论中来,而且课堂紧凑有序,课堂实效性较好。从总体上看这节课是通过开放性的教学实施促进了教学实效性的达成。

这节课讨论的内容相对较多,由于时间的关系,个别问题的讨论显得有点急且不够深入,这是本节课的一个缺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