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项羽之死》作品赏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

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新人教版高二《中国古代诗

项羽之死

教学目标:

1.整体把握情节内容,分析人物形象,掌握评价历史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运用比较阅读法解读项羽的艺术形象,联系相关诗文,探究项羽之死的价值。

教学重点:诵读与探究结合

教学课时:二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屠洪刚《霸王别姬》〔MTV〕,以更好的表现文中的历史场景,营造悲剧氛围,感染学生。

1.一曲令人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结束了,一代英雄只给历史留了一个印迹就淡去了身影。有人把《史记》誉为悲剧英雄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是最为悲壮的英雄。“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项羽却最终自刎乌江,结束了自己短暂而灿烂的一生,留给人们的是无尽的悲壮和苍凉。

今天,我们一同走进《项羽之死》,走进项羽人生的最后阶段,走进项羽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完善我们对项羽的了解,丰富项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多媒体显示课题〕2.司马迁与《史记》:西汉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又称《太史公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0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分12本纪,30世家,70列传,10表,8书。《史记》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的最高成就,鲁迅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二、朗诵全文,疏通文言知识:

师生交流,归纳

1.字音:

垓〔〕下骓〔〕数阕〔〕麾〔〕下

自度〔〕绐〔〕刈〔〕旗被十余创〔〕

2.古今异义:

期某某为三处〔山的东面〕地方千里〔土地方圆〕

3.词类活用:

项王军壁垓下〔名词作动词,此处为设营驻守〕项王那么夜起〔名词作状语,连夜〕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名词作动词,唱楚歌〕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项羽之死》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项羽之死》

楚起 歌
霸 饮 多愁善感
王歌
别 姬

儿女情长
东城快战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一次:驰走,渡,迷,问,陷 第二次:引,至,自度,谓曰 第三次:大呼、驰下、斩将,嗔目 叱之,弛,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 人;亡两骑,谓曰
东城快战
勇猛善战 气概豪爽 缺乏谋略 极度自负
知耻 重义
心地 仁善
视死 如归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以数十击数千,当者披靡,斩将刈旗。身处绝 地,杀人无数,放言此天亡我,非战之罪。其豪迈 之气,善战之能激荡天地。
乌江岸边,生死存亡之时无颜见江东父老而慨 然赴死,不忍宝马同行毅然赠于忠诚之士,实重情 重义之人。
再给项羽一次机会
夏日绝句
[宋] 李清照
生当做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项羽死得壮烈,死得英雄,死得气势磅礴,惊 天地,泣鬼神,就连乌江之水也要为之呜咽,为之 洪波涌起,浊浪翻腾。显然,项羽的死是高贵的。 无论他是为什么死的,他的死,都有无与伦比的人 格魅力和审美价值。
——易中天:项羽之死
项羽是一个英雄豪迈、骁勇善战、多情重义之 人。
值被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潸然泣下,悲歌慷 慨痛别佳人。

“人小时候的经历会影响他的一生。”

人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文言现象整理素材

人教《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文言现象整理素材

《项羽之死》文言现象整理

(第一段)项王的部队在垓下修筑了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及诸侯兵把他团团包围了好几层。深夜,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地的歌,项王大为吃惊,说:“难道汉已经完全取得了楚地?怎么楚国人这么多呢?”项王连夜起来,在帐中饮酒。有美人名虞,一直受宠跟在项王身边;有骏马名骓(zhuī,追),项王一直骑着。这时候,项王不禁慷慨悲歌,自己作诗吟唱道:“力量能拔山啊,英雄气概举世无双,时运不济呀骓马不再往前闯!骓马不往前闯啊可怎么办,虞姬呀虞姬,怎么安排你呀才妥善?”项王唱了几遍,美人虞姬在一旁应和。项王眼泪一道道流下来,左右侍者也都跟着落泪,没有一个人能抬起头来看他。

(第二段)于是项王骑上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在后面,趁夜突破重围,向南冲出,飞驰而逃。天快亮的时候,汉军才发觉,命令骑将灌婴带领五千骑兵去追赶。项王渡过淮河,部下壮士能跟上的只剩下一百多人了。项王到达阴陵,迷了路,去问一个农夫,农夫骗他说:“向左边走。”项王带人向左,陷进了大沼泽地中。因此,汉兵追上了他们。项王又带着骑兵向东,到达东城,这时就只剩下二十八人。汉军骑兵追赶上来的有几千人。项王自己估计不能逃脱了,对他的骑兵说:“我带兵起义至今已经八年,亲自打了七十多仗,我所抵挡的敌人都被打垮,我所攻击的敌人无不降服,从来没有失败过,因而能够称霸,据有天下。可是如今终于被困在这里,这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今天肯定得决心战死了,我愿意给诸位打个痛痛快快的仗,一定胜它三回,给诸位冲破重围,斩杀汉将,砍倒军旗,让诸位知道的确是上天要灭亡我,决不是作战的过错。”(3)于是把骑兵分成四队,面朝四个方向。汉军把他们包围起几层。项王对骑兵们说:“我来给你们拿下一员汉将!”命令四面骑士驱马飞奔而下,约定冲到山的东边,分作三处集合。于是项王高声呼喊着冲了下去,汉军像草木随风倒伏一样溃败了,项王杀掉了一名汉将。这时,赤泉侯杨喜为汉军骑将,在后面追赶项王,项王瞪大眼睛呵叱他,赤泉侯连人带马都吓坏了,倒退了好几里。项王与他的骑兵在三处会合了。汉军不知项王的去向,就把部队分为三路,再次包围上来。项王驱马冲了上去,又斩了一名汉军都尉,杀死有百八十人,聚拢骑兵,仅仅损失了两个人。项王问骑兵们道:“怎么样?”骑兵们都敬服地说:“正像大王说的那样。” (4)这时候,项王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正停船靠岸等在那里,对项王说:“江东虽然小,但土地纵横各有一千里,民众有几十万,也足够称王啦。希望大王快快渡江。现在只有我这儿有船,汉军到了,没法渡过去。”项王笑了笑说:“上天要灭亡我,我还渡乌江干什么!再说我和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征,如今没有一个人回来,纵使江东父老兄弟怜爱我让我做王,我又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纵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心中没有愧吗?”于是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位忠厚长者,我骑着这匹马征战了五年,所向无敌,曾经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杀掉它,把它送给您吧。”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与追兵交战。光项籍一个人就杀掉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有十几处负伤。项王回头看见汉军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相识吗?”马童这时才跟项王打了个对脸儿,于是指给王翳说:“这

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5篇

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5篇

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5篇

第一篇:英雄最完美的落幕《项羽之死》说课稿

各位评委:

下午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项羽之死》。(板书)

一、教材简析:

1、《项羽之死》选自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散文之部”自主赏析的内容。单元的主题是“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刘熙载《艺概》云:“太史公文,精神气血,无所不具。”《项羽之死》这篇文章就刻画出了项羽的“精神气血”。整篇文章记叙的了项羽这位悲剧英雄最完美的落幕,表现他失败时的英雄气概。既有霸王别姬的铁骨柔情,又有东城快战的骁勇善战,又有乌江自刎的知耻重义。

整篇文字读来荡气回肠,令人不免对这段传奇历史感慨万千,对项羽这个悲剧英雄悲之叹之,爱之怜之。

2、作为自主赏析的《项羽之死》,本文的语言、文字难度不大,故事性强,因此在学生自主掌握字词、疏通语句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深入理解和把握文章所他们的艺术形象,获得审美感受。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阅读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2、能力目标: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分析,感知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人物形象。

3、情感目标:感知项羽的悲剧英雄形象,用历史的眼光评价项羽的性格与命运。

三、说教法与学法

刘大櫆曾说:“天下可告人者,唯法也。”在“诵读”感性认识,“讨论”策略把握——“探究”能力训练的方法指导下,我采用的教

法有:诵读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和小组合作法。以学生为主的自主合作为主,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理性的、智慧的、策略的讨论,让学生通过一堂课的学习,提高对历史人物的品读能力。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8 项羽之死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8 项羽之死

[巧识文] 《史记》记述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约 3 000 年的历史,是我 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 130 篇,有 12 本纪(记载帝王),30 世家(记载诸侯), 70 列传(记载将相、名士),10 表(历史大事记),8 书(关于天文、历法、水利、经 济、文化等),计 52 万多字,不论在文学还是史学方面,司马迁都给我们留下了 巨大的财富。鲁迅评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骏马名骓, 常骑之。 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 有宝马名叫骓,常骑在胯下。于是项羽就慷慨悲歌,自己
诗曰:“力 拔山 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 逝! 写诗道:“力能移动山啊豪气盖世!天时不利啊骓马不奔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 虞兮奈若何!”
驰!骓马不奔驰啊怎么办!虞姬啊虞姬(我)将怎么安排
歌数阕, 美人 和之。 项王泣数行下, 你!”(项羽)连唱几遍,虞姬也应和着同唱。项羽泪流几行,
左右皆泣,

能 仰 视。 则:副词,乃,
身边侍卫也都哭了,没有人能抬头看项羽。于是。幸从:
受到宠爱而跟随在身边。为:作。逝:奔驰。可奈何:将 怎么办呢?阕:量词,乐曲一首为一阕。和(hè):应和着
一同
唱歌。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 于是项羽跨上战马,部下壮士八百多人骑马跟随,
逃散,于是就斩杀了汉军一员大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

《项羽之死》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死》教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死

学习重点:

1、了解作者司马迁及《史记》。

2、分析故事情节,掌握纪传体文学的写作手法。

3、分析文章塑造人物性格的方法,归纳人物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一、作者作品:

1、《史记》: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司马迁和《史记》:司马迁,字子长。西汉(朝代)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辩解,得罪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对后代史学有深远的影响。对许多历史人物的叙述,语言生动,形象鲜明。也是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

《史记》是作为正史的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鲁迅赞誉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意即它既是史学巨著,又是文学巨著。3、时代背景:公元前207年10月,刘邦入关,降秦王子婴,还军霸上;12月项羽以盟主身份召开戏西之会,封18人为诸侯王,本人为西楚霸王,刘邦为汉王。刘邦多次进攻项羽都被打败,到前203年秋,得到韩信的帮助,才足以跟项羽抗衡,项羽乃与刘邦约定:“中分天下,割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定约后,在张良、陈平韩信等人的帮助下,围项羽于垓下,项羽突围至乌江自刎。

二、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内容。

要求:

1、结合书下注解,疏通文意,确定重点词、句,并加以理解和记忆。

2、设疑、解疑:通过交流、讨论,解决心中疑惑。

3、提交问题,共同讨论解决。

【梳理知识点,解决疑难问题】

(一)确认书下注解所在的重点词句;

(二)补充讲解

1、项王军壁垓下:名词—动词,驻守

岸土赤而壁立:名词—状语,像墙壁一样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共5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项羽之死》(共58张PPT)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 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qí)将,追项 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 辟易数里。
披靡:溃散 是:这 为:担任
瞋目:瞪大眼睛 而:连词,表修饰
叱:大声呵斥
辟:退避
译: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大声呼喊,骑马飞奔
而下,汉军都纷纷溃散,于是斩杀了汉军一员大 将。这时赤泉侯杨喜担任骑兵将领,追击项羽, 项羽瞪眼对他大声呵斥,赤泉侯杨喜连人带马都 受到惊吓,倒退了好几里。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用四个字概括第三段的情节要点: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与其骑(jì)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四单元《项羽之死》 (共58张PPT) 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 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jì) ,亡其两骑(jì) 耳。
译:项羽同他的人马在约定的三处会合。汉军 不知道项羽在哪一处,便把军队分成三部分,又 包围他们。项羽就冲出来,又斩了汉军的一个都 尉,杀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骑兵,(楚军 仅仅)损失了两个人罢了。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课件: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④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 介__词___,___从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骑①②骏乃马有名二骓十,八常骑.名骑.词之___,_动____一__词__人____,__一__骑____马__马__为_____一___骑__ ①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_随___从____
(4)属②③④此则属.三恐予者国作以人文为之以文记属.不之耳通足目,于_“_故_我嘱__令也_”_有__所_,__专__属.嘱__注____咐归________,往____托__,____付向_____往___ ⑤⑥不时者维,九若月属,.皆序且属.为三所秋虏_归___类__属__,______等___辈___
( yǐ )船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一词多义
(一)虚词
①以故.汉追及之 (1)故②若非吾故.人乎
_缘___故____ _旧_____
③故.尝与过宋将军 __所__以____
①吾为若.德 __你____ (2)若②③若天.能涯以若.吴比越邻之众_动_与_词__中_,_国__抗像__衡_ _如___果____
④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代__词___,___这__个____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3)乃①②③于至家是祭东项无城王忘,乃告乃..悲有乃.歌二翁慷十慨八_你__骑_的__就_____才_____,____仅____ ④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_是_____

语文:《项羽之死》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项羽之死》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本文的艺术手法 1、抓住主要事件,具体细致地描写人物活动, 以突出人物特点,塑造人物形象。(霸王别姬、 东城快战)
2、语言特色
①善于运用符合人物身分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 神态和性格。(观始皇少年言志之语) ②叙述语口语化。(“太史公”曰新体例)
《史记》选读之《项 羽 本 纪》
小作文
项羽才气过人,英 勇非凡,但最终却落得 个自刎乌江的悲惨结局, 那么,你如何评价项羽, 写一篇作文。(可结合 选文以外的有关项羽的 知识)
• 司马迁给我们刻画了一个经久不 衰的项羽形象,对于项羽,不同 的人有不同的评价,看看人们是 如何评价项羽的。
《史记》之《项 羽 本 纪》
百战疲劳壮士衰, 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 肯与君王卷土来?
----北宋· 王安石《乌江亭》
一、王安石对项羽 的评价
三 首 诗 对 项 羽 失 败 原 因 的 看 法 有 何 不 同 ?
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 (wán)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然而 “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 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 • 注:①呕呕:和悦的样子 ②印刓敝:把印信捏在手中,棱角都被摸圆了。
性格决定命运
• 总结项羽的性格: 1.霸王别姬 2.东城快战 田父指路 过于儿女情长 逞匹夫之勇 残忍暴戾,不得人心
观古今之成败,成,人也,非天也;败,亦人 也,非天也。成败得失,皆由人也,非关天也。 得失之故,归之于天,亦惑矣!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优质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项羽之死》优质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 死》优 质PPT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 死》优 质PPT
第三段:乌江自刎 主要情节:诀别乌江亭长和故人吕马童,自刎而死。 语言描写: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吾为若德。
项羽形象: 慷慨赴死,视死如归,残暴至极,悲惨至极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 死》优 质PPT
场面二:突围快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 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 “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 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 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 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
场面一:四面楚歌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
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 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 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
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 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 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项羽之 死》优 质PPT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

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

不管是武功盖世,铁骨柔情的项羽,还是犹豫不决,自矜功伐的项羽,他都是那个霸气侧漏的西楚霸王。就像司马迁说的那样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以下是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高中语文课文《项羽之死》教案及原文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项羽之死》的原文阅读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汉骑追者数千人。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

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高中新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3课《项羽之死》 (共46张PPT)

高中新人教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四单元教学课件:第3课《项羽之死》 (共46张PPT)

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
也”,岂不谬哉!(《史记·项羽列传》)
问题一:用原句归纳出司马迁的观点。
问题二:既然批评他“谬”为何将他纳
入本纪?(用原句回答)
第太9章史扩公声曰系统:调吾音 参考译文:太史公说:我听
闻之周生曰:“舜 周生说舜的眼睛可能是两个
目盖重瞳子”,又 闻项羽亦重瞳子。 羽岂其苗裔邪?何
②作者是怎样写人的?表现了项羽的什么?
对比,表现出项羽的勇猛
第三次:
项羽——
弛, 斩汉一都尉, 杀数十百人;亡两骑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三次行动,从不同的角度表现了项羽如猛虎一般的气势和战 斗力,英武形象栩栩如生。非常精彩!
③三次行动之后,有一段项羽与部下的对话:“何如?”骑皆伏 曰:“如大王言。”有什么作用吗?
天命还是人为?
如果再给项羽一次机会
… …他会成功吗… …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刘邦对项羽的评价
夫运筹帷帐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房 (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 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 吾所以取天下也。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赠马 心地仁善 宁死不辱
赐头 视死如归
第9章 扩声系统调音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之部 第四单元 项羽之死 Word版含答案

篇目二项羽之死

说作者

(一)简介:司马迁(约前 145或前135-?),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父司马谈任汉朝太史令,是一位具有多方面修养的学者,对司马迁后来所从事的事业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司马迁的童年是在家乡黄河边上的龙门山下度过的。十岁诵古文,随父至长安,受学于经学大师董仲舒、孔安国等。年二十,漫游大江南北,其后侍从武帝巡游长城内外,足迹几乎遍全国,这些考察见闻为写《史记》做了良好准备。二十几岁任郎中,三十六岁父谈死,三十八岁继任太史令,广泛阅读皇家藏书和档案,四十二岁主持改订历法,修“太初历”,同年开始写《史记》。五年后,因替战败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触怒武帝,下狱,出狱后任中书令,继续完成所著史籍。人称其书为《太史公书》,后称《史记》。

(二)作品:《史记》。

(三)评价: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寻背景

公元前202年,项羽和刘邦原来约定以鸿沟(在今河南荥阳贾鲁河)东西边作为界限,互不侵犯。后来刘邦听从张良和陈平的规劝,觉得应该趁项羽衰弱的时候消灭他,就又和韩信、彭越、刘贾会合兵力追击正在向东开往彭城(即今江苏徐州)的项羽部队。终于布置了几层兵力,把项羽紧紧围在垓下(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南)。这时,项羽手下的兵士已经很少,粮食又没有了。夜里听见四面围住他的军队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惊地说:“刘邦已经到了楚地了吗?为什么他的部队里面楚人这么多呢?”说着,心里已丧失了斗志,便从床上爬起来,在营帐里面喝酒,自己写了一首诗,诗曰:“力量能搬动大山啊气势超压当世,时势对我不利啊骏马不能奔驰。骏马不能奔驰啊如何是好,虞姬虞姬啊我怎样安排你!”并和他最宠爱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泪,在一旁的人也非常难过。虞姬自刎于项羽的面前,项羽英雄末路,带了仅剩的兵卒至乌江,最终自刎于江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羽之死》

■《项羽之死》鉴赏

本篇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题目为后人所拟。

有人把《史记》誉之为悲剧英雄画廊,西楚霸王项羽则是悲剧群像中的绝代典型,“项羽之死”这个片断便是这部旷世悲剧的最后一幕。“喑叱咤,千人皆废”的英雄死了,留在人间的是历史长河中曾经“卷起千堆雪”的浪花,群山万壑中殷殷不绝的回响,两千年来无数读者掩卷而思、拍案而起的长叹息。

这最后一幕,由垓下之围、东城快战、乌江自刎三场组成,其中包含了楚歌夜警、虞兮悲唱、阴陵失道、东城快战、拒渡赠马、赐头故人等一连串惊心动魄的情节和细节。司马迁怀着满腔激情,运用史实、传说和想像,传写了项羽的穷途末路,不断丰富、发展了他的性格,让这位英雄死在歌泣言笑之中,取得了可歌可泣的艺术效果。

第一场:垓下之围。大幕刚启,夜空中传来若断若续、如泣如诉的四面楚歌之声,先奏起背景音乐;然后唱出变徵之音的“虞兮”主调:一起便哀音满耳,感人至深。“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结尾三虚字反复唱叹,曼声苍凉。正如《史记评林》引吴贤齐说的那样:“一腔怨愤,万种低徊,地厚天高,托身无所,写英雄失路之悲,至此极矣!”这支歌由项羽主唱,美人和之,更显得英雄气短,儿女情长,以至这位从不曾流过泪的西楚霸王也不禁“泣数行下”;他的部属更是“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一片呜咽。这里唱出的不仅是个人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悲哀,也包含了连所宠爱的美人都无法保护的悲哀;这里流出的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英雄犯了错误之后的悲哀的眼泪,也是一位伟大的英雄面对最终失败的忏悔与惭愧的眼泪。司马迁不愧是伟大的传记文学家,他对音乐的感发作用有着深邃的理解。在《刺客列传》中,他曾用“易水之歌”写荆轲的壮士之别,令“士皆垂泪涕泣”;在《留侯世家》中,他用“鸿鹄之歌”写刘邦晚年不得立如意为太子的痛苦心态,使戚夫人“嘘唏流涕”;现在,他又用“虞兮之歌”作为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序曲,让悲怆的气氛笼罩全篇,把读者引进苍茫辽远、四顾寂寥的境界,噙着泪水一字一字地往下读,一读则欲罢不能。

接下来是第二场──东城快战。当项羽“自度不得脱”之后,连连说:“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与后面的“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互相呼应,三复斯言,明知必死,意犹未平。钱钟书说:“认输而不服气,故言之不足,再三言之。”(《管锥编》)“不服气”,正显示了他的平生意气,说明了他自负、自尊而不知自省、自责。快战之前,司马迁设计了阴陵迷道这个极富表现力的细节。田父把他指向绝路,看似偶然,其实必然。这是他过去“所过无不残灭”,丧失人心的结果。“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人家骗他,指向左边,他便不加思索地驰向左边,表现了他从来不惯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这里两“左”字独字成句,节奏短促,纸上犹闻其声,显示出当时形势严峻紧张,仿佛那五千骑追兵已从征尘滚滚中风驰雨骤而至,迫促感、速度感、力量感尽蓄笔端。

写阴陵迷道,目的在揭示这位末路英雄丧失人心;写东城溃围、斩将、刈旗,则着意于进一步展开他拔山盖世的意气和个人英雄主义的性格。此刻,他丝毫不存幸胜突围之心,只图打一个痛快仗给追随他的残部看看,确证他的失败是“天之亡我”。在这位英雄心目中,死,从来就是不可怕的;英名受侮,承认自己失败,那才可怕。要死也死个痛快,死在胜利之中。这种心态,可笑而又可悲。在这场“快战”中,司马迁再一次运用细节描绘,写项羽的拔山之力,不世之威:“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赤泉侯……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这里,仍用虚笔,集中写他的声音。一呼则汉军披靡,一叱则不仅人惊,连马也吓得后退数里,这是何等的声威力量!他像一尊凛然不可犯的天神,一只被猎犬激怒了的猛虎,须眉毕张,咆哮跳踉,谁也不敢靠近他一步。特别是他“复聚其骑”后,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何如”二字,写得意,写自负,声口毕见,活活画出项羽豪迈的性格。在这一瞬间,他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不屈服的自我肯定的甜蜜,哪里还曾意识到自己是千枪万箭追杀的目标!

第三场:乌江自刎。其中写了拒渡、赠马、赐头三个细节。项羽马到乌江,茫茫江水阻绝了去路。悲剧的大幕即将落下,司马迁偏偏在这最后时刻打了一个回旋,为他笔下的英雄形象补上了最后的浓墨重彩的一笔,设计了“乌江亭长木义船待”这个细节。文如水穷云起,又见峰峦。项羽本来已无路可逃,司马迁却写成他有充分的机会脱逃而偏偏不肯过乌江,好像他不是被追杀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死;而是在生与义,苟活幸存与维护尊严之间,从容地作出了选择。江边慷慨陈辞,英雄的形象更加丰满完美。那曾经“泣数行下”的血性男子,临了反而笑了。“项王笑曰”的笑,不是强自矜持,不是凄然苦笑,而是壮士蔑视死亡,镇定安详的笑;显示了他临大难而不苟免的圣者之勇──“知耻近乎勇”。自惭无颜见江东父老,正是由于知耻。这个细节,展示出他的纯朴、真挚、重义深情。对自己的死,他毫不在意;却不忍爱马被杀,以赠亭长。因为,“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五年来无数胜利的回忆,猛然兜上心头。今昔如此,情何以堪!文章写到这里,实已神完气足,司马迁颊上添毫,再加上把头颅留赠故人这样一个出人意表、千古未闻的细节。“故人”追之、认之,必欲杀之以邀功取赏;项羽却慷慨赐头,“吾为若德”;蝼蚁之微,泰山之高,两两对比,何等鲜明!

项羽终于自刎了,他是站着死的。帝王刘、项,将相萧、曹,对于两千年后的我们,本来无所轩轾。但当我们读完《项羽本纪》,特别是读完“项羽之死”这最后一幕的时候,总不免咨嗟叹息,起坐彷徨,这就见出司马迁传写人物的艺术魅力。在这最后一幕中,留给我们印象最深刻的,是三个场次之间的节奏变化,起伏张弛,抑扬徐疾。第一场重在抒情,节奏纡徐,情如悲笳怨笛,以变徵之音形成了呜咽深沉的境界。第二场重在叙事,全用短节奏,铁马金戈,声情激越。第三场江畔陈辞,羽声慷慨。“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连用两个反诘句,顿挫抑扬,极唱叹之胜。此外,还用了许多形象生动,蕴涵丰富的细节,其中必有不少出于传闻、揣度,但无不使人感到可感可信、入情入理。清刘熙载《艺概》所谓“太史公时有河汉之言,而意理却细入无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马(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都是赞扬他设计的细节情理兼胜,妙合无垠。虞姬悲歌,乌江拒渡,赠马赐头,一波三折,全凭细节传神,使全篇文字达到雄奇悲壮的美学境界,读之令人荡气回肠。在传记文学中,不说绝后,至少空前。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7年版)■英雄末路的悲剧——项羽形象分析

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伟大历史巨著《史记》,又是一部卓越的文学作品,它代表了古代历史散文发展的最高成就。司马迁首创了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写作手法,而最有文学价值的就是人物传记。

《史记》作为我国写人艺术的开创者,向人们展示了一道丰富多彩的历史人物画廊,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而最为撼人心魄的是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豪杰,项羽便是司马迁着力最多的一位英雄人物,司马迁在《项羽本纪》中集中全力塑造了项羽这一悲剧英雄形象。其实“本纪”是《史记》中以主宰天下政局帝王为纲,以编年形式记载从黄帝到汉武帝各个时期的国家大事,项羽并未称帝,司马迁却用《本纪》来记述项羽这一段人生轨迹,并且篇目顺序还放在《高祖本纪》之上,从中可看出司马迁对历史史实的尊重,不是以成败论英雄,但司马迁毕竟是一个史学家,不管他多么钟爱项羽,始终不叫感情溢出史实之外,对项羽作出了客观公正的评价。从中我们可看出项羽性格上特点:既所向无敌又凶残暴戾,既勇敢善战又缺少权变,既仁慈爱人又犹柔寡断,这些相互对立因素有机地集于项羽一身,形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造成了他的悲剧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