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3.2.1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检测新版济南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呼吸系统的组成
知识点二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2.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动作。

平静状态下,呼吸运动的过程可概括如下: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使胸腔扩大,肺随之扩张,肺内的气压就低于大气压,于是气体被吸入。

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使胸腔体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的气压增大, 高于大气压,于是气体被排出。

知识点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3.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它们都是通过扩散作用完成的: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血液之间,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从而使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增多,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发生在组织细胞和血液之间。

血液中的氧气扩散进入组织细胞,组织细胞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血液,从而使组织细胞所需要的氧气
得到不断补充,产生的二氧化碳被及时运走。

4.人体内的呼吸过程包括: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四个环节。

知识点一呼吸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2017·浙江台州中考)为减少病人疼痛,手术前通常给病人麻醉,有一种气体麻醉剂通过盖着口鼻的面罩传输给病人。

下列哪个系统不参与麻醉过程? (B)
A.呼吸系统
B.消化系统
C.循环系统
D.神经系统
2.(2013·山东威海中考)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是(B)
A.鼻腔和肺
B.呼吸道和肺
C.气管和肺
D.呼吸道和气管
知识点二肺与外界气体的交换
3.人体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其变化是(B)
①温度升高②水分增加③氧气含量增加④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导学号16244042下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对该实验的描述错误的是(D)
A.甲表示呼气
B.乙表示吸气
C.①代表的器官能使到达②的气体变得清洁
D.处于乙时,③表示的结构处于舒张状态
5.如图是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过程中肺内气体的变化曲线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曲线AB段表示吸气,膈肌为收缩状态
B.曲线AB段表示呼气,膈肌为舒张状态
C.曲线BC段表示吸气,胸腔容积变大
D.呼气结束点为B点,此时肺内外气压相等
知识点三人体内的气体交换
6.血液流经下列哪个部位后氧气浓度会升高?(D)
A.全身血管
B.小肠处的毛细血管
C.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
D.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
7.导学号16244043
(2013·湖北天门中考)如图是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
A.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B.Ⅰ和Ⅱ的进出,依赖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
C.气体分子A和B的进出都是通过扩散作用来完成
D.气体分子B进入血液最少需要穿过两层细胞膜
1.导学号16244044(2017·山东青岛中考)通常情况下,人体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好,原因是(A)
①鼻毛可阻挡吸入的尘埃
②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使吸入的空气变得清洁、湿润
③鼻黏膜内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④嗅细胞能接受气味的刺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导学号16244045(2016·四川南充中考)如图表示某人在平静和运动两种状态下的呼吸情况,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
A.曲线A为平静状态
B.曲线A的呼吸频率较高
C.曲线B状态时,呼吸深度较小
D.曲线B状态时,气体交换率较低
3.导学号16244046
(2017·浙江丽水中考)如图是模拟人体膈的升降与呼吸关系的装置,有关描述正确的是(B)
A.装置中编号3模拟肺
B.装置中编号4模拟横膈膜
C.手向下拉4,小气球2变小
D.手向下拉4,模拟的是呼气过程
4.如图是人体肺部和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结构示意图,请结合图示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A.图中1和2分别是毛细血管和支气管分支末端
B.图中3是肺泡,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C.图中4处氧气进入肺泡,使血管内氧气浓度升高
D.图中4处的两种管壁均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有利于气体交换
5.下列关于肺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
A.肺泡数量多
B.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
C.痰是在肺泡内形成的
D.肺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6.导学号16244047如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过程的模式图,①~②为相关气体,A~B为相关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过程所示的为肺泡里的气体交换,B过程所示的为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2)物质②是二氧化碳,①是氧气。

(3)通过A过程后,血管里氧气的浓度升高。

1.(2016·山东青岛中考)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B)
A.气管和支气管中对痰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是腺细胞和纤毛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呼吸系统的组成是呼吸道和肺
D.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能保证气流通畅
2.导学号16244048(2016·湖南株洲中考)如图是模拟膈肌运动的装置,下列描述错误的是(B)
A.②模拟肺,④模拟膈
B.甲模拟吸气过程,此时①内气压小于②内气压
C.乙模拟呼气过程,此时膈肌舒张
D.这个实验说明吸气、呼气与膈的运动有关
3.(2017·湖南邵阳中考)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内,需要经过几层细胞?(B)
A.一层
B.二层
C.三层
D.四层
4.(2017·安徽桐城中考)如图为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示意图,图中A、B是两种不同的气体,①②是两种不同的液体。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A.①和②的成分完全相同
B.A是氧气,B是二氧化碳
C.据图判断此血管为小动脉
D.组织细胞中B的浓度低于②处的
导学号16244049(2016·湖南湘潭中考)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和下图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从表中数据可知,呼出气体中的氧气比吸入气体中的少。

(2)按如图装置及操作说明进行实验,探究“人体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比吸入气体中的多”,实验者向乙瓶呼气的过程中,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3)实验中通入甲瓶的是空气,通入乙瓶的是呼出的气体。

实验现象: 乙瓶中石灰水浑浊程度大。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气体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

实验分析:呼出气体中较多的二氧化碳最终来自细胞中的线粒体(填写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