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
237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及处理措施胡建华 南昌市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 要:详细分析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寿命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消除该原因的五条处理措施,对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及施工质量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鱼鳞离析;反击式碎石加工;螺旋布料器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会导致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坏,大大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目前我国对沥青路面离析的研究非常重视,已经开展了防止离析的相关研究。
沥青面层离析现象表现为:①块状离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离析现象,表现为局部块状的粗集料集中且细集料偏少;②条状离析,即纵向条带状的粗细不均匀现象;③“拖痕”离析,即鱼鳞离析。
导致离析现象的因素有:原材料的质量和堆放;混合料的拌合过程;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混合料的摊铺;混合料的压实。
本文就以上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出导致离析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处理措施。
1 原材料原材料质量的稳定性是保证混合料级配的关键,当有不同规格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大时,级配无法满足配合比设计要求,导致集料离析。
改善原材料颗粒组成变异性的措施有:①二次破碎时同时使用反击式碎石加工;②保证料源出自固定的碎石场或者不同的碎石场所用的砸石机的型号,规格完全相同,所用的筛分机和筛分尺寸和型号和规格也应一致。
③原材料的变异性大必然导致各个热料仓热料颗粒组成的变异性也大,后者正是沥青马歇尔实验各个技术指标变异性大的直接原因。
我们可以根据每天热料仓或拌各室中白料的筛分结果重做生产配合比,在进行生产。
另外,原材料进场后的堆放应当满足:①堆料场地经过硬化处理,具有良好的排水系统,保证集料清洁;②不用规格集料应该分别堆放,有可靠的隔离措施,避免混杂;③各种细集料都要分别搭棚保护,防止遭雨淋而变潮湿。
2 混合料的拌和过程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是保证沥青混合料质量的关键,在生产配合比验证中需要反复实验并最终确定,生产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动。
时刻留意各热料仓进料、下料情况是否均匀。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控制方法论文
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方法摘要:沥青路面离析是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包括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
本文就沥青路面产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 并提出有效的措施方法,重点是在施工过程中加以控制,避免路面离析现象的产生。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现象;成因;措施abstract: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is refers to in a certain area of pavement asphalt mixture the main properties of nonuniform, including asphalt content, gradation composition, additive content and surface poros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and put forward effective measures, the focus is o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o control, to avoid pavement segregation phenomenon.key words: asphalt pavement; segregation; reasons; measures中图分类号:u416引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沥青混合料在施工中的变异性比较大,离析现象的成因也是很复杂的,通常主要由混合料配合比、拌和机、运输车辆和摊铺技术等多方面的原因形成。
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就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
1、施工中沥青路面产生离析的主要原因在施工方面,虽然在大多数高速公路沥青面层已经使用了优质的材料,施工中使用了比较先进的施工机械,但是还是无法修建出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产生离析的原因及对策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中产生离析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会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给道路使用和维护带来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深入分析产生离析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1. 施工质量不过关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例不合理,或者施工人员操作不规范,就可能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出现离析情况。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条件下,施工人员如果不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也容易产生离析问题。
2. 材料质量不过关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如果选用的沥青或者骨料质量不合格,就会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现象。
3. 施工环境影响施工环境对沥青混凝土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比如在降雨天气或者高温天气下进行施工,就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问题。
4. 设计和施工配合问题如果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不合理,或者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之间存在误差,也容易导致路面沥青混凝土的离析。
1. 优化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在施工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根据当地气候和环境特点,合理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
特别是在高温条件下,需要严格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避免因为施工温度过高而导致离析现象。
2. 严格控制材料质量在选用沥青和骨料时,要严格符合国家标准,并且要求供货商提供质量合格证明。
在使用过程中,也要定期对原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加强施工质量管控在施工现场,要严格控制配合比例,保证施工过程中的硬化时间和强度符合要求。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
4. 完善设计和施工配合在设计沥青混凝土路面时,要充分考虑施工工艺和施工环境的影响因素,确保设计与施工方案的配合。
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确保施工方案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以上对策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的问题,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保障道路的安全和通行畅顺。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摘要:在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的形势下,道路施工项目的规模与数量持续上升,因此有所提高道路施工的质量。
目前,在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以其本身的优势与特征,在道路路面项目中获得了普遍的运用。
但在施工的时候,“离析”情况象的出现要怎样最大程度地减少或减轻,是确保沥青混凝土路面应用寿命的重点。
本文作者结合几年来的工作经验,对其实施了研究,具有关键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现象;原因;措施1、离析产生的原因离析产生的因素关键有:控制不严的原材料,变异大;施工工艺与操作水平不当,这关键是指停机待料、梯形摊铺速度差,控制不当的搭接宽度,收斗太快和碾压不及时等。
常常施工工艺问题是不规则离析,而规则离析,大部分是因为摊铺机的功能所决定的。
现在,对大部分小功率摊铺机而言,物料的内、外摩擦力作用导致大粒料容易被送往螺旋两外侧,增大摊铺宽度则加重离析。
关键因素在于其螺旋工作参数设定存在问题,在这强调物料输料高度位于螺旋中心上方叶片直径2/3处为好。
假如螺旋料位相对低,输料量(高达100 r/min左右,甚至更高)要求需要相对高的工作转速才可以满足,在高速抛撒、迅速推移运动中,不一样的粒径物料再次离析。
这种思想的实质是沿用了陈旧的螺旋设计理论,就是螺旋的关键作用是平均输料与布料,而没有赋予螺旋二次搅拌以完善前期工序形成的物理与温度离析的作用。
在对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质量要求提高以适应现代重载大流量运输需求的这一作用甚至更加关键。
2、控制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问题的控制措施2.1掌握沥青混合物配比度在展开冷料斗上口的隔开工作时,运用具有自动卸料作用的卸料斗实施卸料工作,从而保证骨料能够平稳的从冷料口实施喂料,使离析架桥状况的产生减少。
不可以一直应用一种配比度实施搅拌生产,定期依照热拌仓获得的结果更改调配时应用集料的量,这样可以在极大程度上使沥青混合物中配料颗粒发生改变降低。
规格不同的集料要把其分类存放,而在堆料的时候要一层一层的由下往上堆积,从运载车上倾倒集料的时候,要从集料堆的表面实施,防止由于重力作用而导致骨料的离析。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由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公路沥青路面中离析现象得到了初步的改善。
如何通过一系列技术举措改进现有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一直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文就公路沥青路面工程中出现的离析问题及如何改进进行了简析。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情况;原因与改进措施;由于沥青路面在材料选用和平铺技术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路面存有水平断裂、路面浸油的情况,进而使公路的沥青路面在较早的阶段就有破坏。
以下从公路沥青离析的种类进行分析。
一、目前,沥青路面材料中造成离析的种类分析现有公路沥青路面离析的种类主要由以下三种类型构成。
一是,沥青材料在搅拌、运输、平铺的技术中存有不当行为导致沥青混合料无法在平铺过程中实现均匀的效果,出现离析的情况。
二是,由于温度多样化的差异,导致不同部位、不同环境的沥青材料所需的温度不同,施工人员忽视温度对沥青材料的影响,导致公路离析现象的出现。
三是,混合料配比不同所造成的离析,由于施工人员在进行原材料配比中发生错误导致的离析现象。
由此可见,公路沥青产生离析的种类是由不同原由导致的。
由于离析现象的多样性,人们在对离析原由进行分析时,应与其种类相对应。
通过材料构成、温度控制、平铺技术等方面对存有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新时代,造成沥青路面离析的原由(一)初始沥青材料的构成不合理由于初始沥青材料大都是通过不同的生产方进行购入,即使在相同约束条件下,购入的材料还是会存在原材料配比不一样的情况,比如,在公路路面进行碎石购入时,不同生产商生产的碎石材料都不一样。
在施工方进行路面平铺时,由于原材料的差异,可能出现路面离析的现象。
初始沥青材料构成的不合理导致出现离析的现象十分普及。
除了在施工方购买时产生沥青材料的配比不同,在施工方进行沥青路面工程时,也会出现自身对原材料进行配比的过程。
如果在此过程中不能实现原材料的科学配比,同样,会出现离析现象。
由此可见,初始沥青材料的配比对于路面离析现象的产生是非常关键的,施工方应严格按照设计者的要求对原材料进行配比校对,尽量减少因人工而产生的误差。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及预防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及预防措施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作为国内外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在各等级路面中均占有很高的比例。
在公路建成通车后,因行车荷载、外界环境影响以及施工中存在不足,导致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出现发生网裂、松散、坑洼、局部泛油等,这些问题都会严重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质量。
而造成上述诸多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未处理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为此,本文将结合中非共和国BOUAR - GAROUA BOULAI项目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控制与检测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密度离析;预防引言非洲的多数公路工程普遍处于重载交通条件下的运行状态,所以使用寿命往往达不到预期。
其中,混合料离析是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引发各种类型的病害,严重影响其正常使用。
因此,应重视离析的分析与预防。
1 工程概况中非BGB项目起点位于中非共和国境内的BOUAR镇,终点为中非共和国和喀麦隆边境的GAROUA BOULAI镇。
路线全长47公里,路面宽度9米,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路面结构为:20cm红土砾料成型层,15cm红土砾料底基层,19cm级配碎石基层,4cm沥青混凝土路面层。
BGB项目所在地域气候炎热,年均气温26°C,全年分旱季和雨季,5月-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年均降雨量为1000-1600毫米2 离析的类型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性能的不均匀性变化,通常包含级配离析、温度离析和碾压离析。
(1)级配离析是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设计级配的误差,沥青含量的不均匀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相符,使配合比设计形同虚设。
(2)温度离析是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
混合料现场温差大,温度相对较低的混合料难以压实,可能发生水损坏,缩短了路面的使用寿命。
(3)碾压离析是在碾压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压实程度的变化和空隙率的不同使沥青混凝土路面产生离析现象。
浅析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浅析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沥青混合料在摊铺的过程中总是会发生一系列关于质量的问题,其中最为普遍的一种现象就是混合料离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特别是质量控制方面,文章结合实际施工中的丰富经验,对混合料离析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进行预防措施进行了分析研究。
标签:沥青路面;离析;预防;质量控制1 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种类和原因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很容易发生在摊铺的过程中,离析现象主要分为两种:温度离析、矿料离析。
1.1 温度离析及原因1.1.1 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车的车辆边缘经过冷却。
1.1.2 摊铺机的接料斗边缘经过冷却。
1.1.3 熨平板的边缘处,没有经过混合料的加热处理,这样使得熨平板冷却下来。
1.1.4 平板边缘受到混合料堆积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摊铺,这样一来就造成了混合料的冷却现象。
1.2 矿料离析原因矿料离析主要是指摊铺用的混合料粗细进行分离,这样使得摊铺面一些部位所分布的混合料比较粗,另一些部位分布混合料过细。
1.2.1 拌和站在向自卸车进行装车的时候,一旦大堆卸料和混合料滚落在车厢的边缘处,就会造成边缘处的粗集料过于聚集,导致离析现象的发生。
1.2.2 摊铺机的料斗在进行卸料的时候,表面会有比较大的矿料向下滚落而造成离析现象的发生。
1.2.3 接料斗內的混合料在快要用完之后,接料斗的两侧翼板在抬起的时候,接料斗表面混合料的粗集料会发生滚落从而造成离析现象的发生。
1.2.4 熨平板比较宽会造成输送器在进行输送的时候,粗集料上浮。
1.2.5 当熨平板接近螺旋输送器的驱动箱处时,由于部分装置的阻挡,混合料就不会很饱满,这种情况下很容易造成亏料的发生,使上浮的粗集料流向熨平板的下方,造成铺筑混合料不够细腻,从而发生离析现象。
2 离析现象的预防措施2.1 严格控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沥青砼在进行拌和和生产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矿质混合料的配级情况,使矿料在规定的配级范围之内,还应该接近规定的范围值中。
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7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张健章立黄春华(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南昌 330044)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当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离析现象的控制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0 前言2005年1月1日,交通部开始正式施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以及对新规范的理解,本文将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矿料级配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水破坏和高温稳定性能差。
而二者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要考虑足够密实,以达到防水目的,而直接弊端则是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很难达到重载及交通渠化的行车要求。
新规范根据近10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总结,重新规范了热拌沥青混凝土(HMA)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预防早期破坏的措施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
新规范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详细区分为三大类及若干小类: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区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AM)沥青混凝土(AC)沥青稳定碎石(ATB)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ATPB)各种类型的混合料设计在不同的结构层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这是旧规范所没有考虑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级配范围的选定中,充分满足设计要求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设计角度出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类型还是以AC结构为主,特别是中下面层。
而且设计厚度有增加的趋势。
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作者:崔玉华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6年第16期摘要:在我国公路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问题严重,此现象会严重影响公路的力学性能,导致公路出现诸如破损、塌陷等问题,不仅影响车辆行驶,更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埋下隐患。
因此,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的时候,一定要予以重视,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离析问题,并以此来保证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而为人们提供优质的车辆行驶环境。
对此,本文将基于笔者实践,对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成因及控制措施进行探究,以供广大同行参考。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沥青混合料一、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及其影响概述1.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结合笔者实践来看,沥青路面离析指沥青路面某一段区域内出现沥青混合料性质不均匀,继而引发路面损坏的现象。
沥青路面离析现象会对沥青路面产生不利的影响,并最终导致路面出现诸如变形、网裂、坑洞、横向裂缝等一系列问题。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指在制备、存储、运输过程中沥青混合料产生差异,丧失均匀性以及一致性的情况。
2.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影响温度离析、集料离析以及级配离析是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中最常见到的三种情况。
一旦沥青路面出现离析现象,路面的均匀性会受到较大的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度、行驶的安全性以及沥青路面的使用年限等都会受到影响。
由于离析位置缺乏细集料,离析面粗集料相互接触,附着沥青的接触点数量减少。
随着时间的延长,一旦沥青出现老化脱落等问题,粘结力下降,沥青和集料分离,路面就会出现渗水等问题,继而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
二、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的成因分析温度离析、集料离析以及级配离析是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中最常见到的三种情况,对此笔者将对这三种情况重点点剖析沥青路面施工离析现象的原因:第一,温度离析成因。
温度均匀的沥青混合料在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即发生温度离析。
就一般情况而言,沥青拌和站的位置固定,因此必然与铺筑路段之间存在一定距离,混合料的运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在这个时间段内必然会发生一定的温度降低情况。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有着严重的危害性,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的形成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和处理措施。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原因;处理对策一、沥青混合料离析的特征1、端部离析, 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翼状离析。
2、带状离析, 通常出现在摊铺机的中央,也有位于边缘或其它部位。
3、接缝离析, 当沥青混合料的铺筑采用2 台摊铺机时, 路中央的纵向热接缝是沥青面层质量最薄弱的环节, 易在接缝处产生离析。
4、块状离析, 块状离析一般呈等距离分布。
5、随机性离析, 由于原材料的变异造成的。
6、温度离析, 沥青混合料在储存、运输及摊铺过程中的热量损失不同, 使得摊铺后的路面出现温度不均匀的状况。
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的原因1、级配离析沥青混合料在生产、运输、摊铺过程中的不当操作造成混合料粗细集料分布不均,产生离析。
沥青混合料结构类型是产生级配离析的内因,混合料级配中的最大粒径越大,离析的可能就越大:集料级配曲线愈接近最大密度线离析的可能性越小:间断级配比连续级配更容易离析。
而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尤其是在装卸过程中也会导致离析,因为混合料由料仓卸入车辆时,粗集料易滚落在车厢外侧下方,细集料则易在内侧上方。
摊铺过程也是最容易引起离析的过程。
2、末端离析末端离析是现场最常见的离析现象,主要是由于摊铺机收斗引起的,在路面上形成规则的、间隔一致的翼状离析。
离析处摊铺机中央区域细料多,比较密实;摊铺机两侧粗料集中,细集料、沥青含量少,空隙率较大,表面纹理很深。
特别是采用一台摊铺机施工的中、下面层,供料车的末端离析现象比较普遍。
如果上面层粒径小(ACl3、ACl6 等)、且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则供料车末端离析现象不明显。
3、接缝离析接缝离析在中、上面层两台摊铺机梯形摊铺施工中较为常见,由于采用两台摊铺机施工,路中央的纵向热接缝往往是最薄弱的环节。
接缝处摊铺的混合料过多或过少,都会产生离析现象,甚至会形成“桥”的效应,影响接缝两侧的压实。
减少沥青路面离析的施工控制措施
在沥青 混凝 土施工 过程 中, 生离析 现象是 不可避 免 的。在过 程控 制中 产 如 何最 大程度 减 少离 析, 主要应 该 从 以下几 方面控 制 。
1 科 学 .合理 的配 合 比设 计
由于新规在 配合 比设计中较多 的引入美 国S P R A E UE P V 混合 料设 计体系, 因 此 首先要 改变 原有矿 料级配 曲线尽量 靠近 中值 的观 念 。选择 满足各 项技 术指 标 的级配 曲线才 是关键 所在 。新规 中关 于矿 料 间 隙率 1 A和设 计 V / M V的规定 较原规 范更为详 细, 这也 是配合 比设计 的原则 : 在满足 V A M 的前提 下, 到预期 达 设计 的空隙率 (v , v ) 同时满足沥 青饱和 度 (A ) V F 要求 的矿料 级配 和沥青用 量才 是最佳 的配合 比设 计。该 原则 从沥青 路面 的路用 性能 的角度 可 以理 解 为 : 在 满足高温 稳定性 能 ( 有足够 的 V A 的前 提下 , 到充分 的防水 性能 ( 足设 计 M) 达 满 V 要 求, V 一般 A 结构 设定为 4 ) 同时满足 长期使 用的效 果 ( c %, 满足 VA 可使沥 F, 青用量 增大,以达 到抗 疲劳 损害 的长 期路 用性 能) 。 在实际 的配合 比设计过程 中, 出现 VA v 发生 矛盾 的情况, 就是满 会 M与 v 也 足 了设计 的 V , 出现 V A偏 小的情 况 ;满 足 了V A 而实 际的 V V会 M M, V又大 于设 计的 v 。 因此 , v 级配 曲线 的选 定应该 是在 不断 的调 整过程 中确 定 的, 且一 而 经确 定的级配 曲线是 不允许有 很大波 动范 围的 这就 给施工 过程 带来一 定的 困难 。因此 , 格按 照配 合 比设 计进 行施 工, 所有 过程 控 制 的前提 条 件 。 严 是
如何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
如何防治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提要: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会造成工程质量的下降,影响今后的使用寿命,因此有效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文章从施工实践中总结出了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离析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对提高工程质量、延长使用寿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沥青路面;施工离析;防治措施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是影响路面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离析现象的成因是复杂的,通常由摊铺机结构、供料方式、摊铺技术和沥青混合料质量等方面的原因形成。
事实证明,如果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则可以有效减少离析现象的发生,从而大大提高沥青路面的质量。
离析通常分为骨料离析和温度离析。
骨料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大粒径骨料分别聚集,处于较为明显的不均匀混合状态,一般由机械因素引起;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中各部分温度出现明显差异。
离析的危害性很大,可对路面质量造成多方面的影响。
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如下:1.拌和(1)若沥青搅拌机中振动升筛局部发生破裂,会使混合料混有部分超过规格大料径骨料,因而应对其经常检查,必要时更换振动筛。
(2)拌和时间短或搅拌机中拌叶脱落也可能导致混合烊拌和不均匀或温度不均匀。
因此,应经常检查搅拌机中的相关部件,并严格控制搅拌时间,注意观察混合料中是否有明显的大骨料与小骨料聚集的现象。
如果发现,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处理。
2.卸料储料筒向运输车装料时,由于重力及高度的原因,大骨料滚落在两边及前后,形成骨料的第一次集中。
为改变这种状况,应分别向运输车的前、中、后3处堆装,这样在向自卸车的卸料时大骨料和小骨料可以再次混合。
3.运输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也可造成大粒径骨料的集中,同时,由于运输过程中料堆表面与空气接触,温度下降较快,而料堆中心温度下降较慢,因此形成温度离析。
所以,在为搅拌场地选址时,要尽量使搅拌场地与摊铺现场距离不要太远。
同时,应适当平整运输通道、降低行驶速度,使运输过程中,尽量减少颠簸;对料堆要采取保温措施(尤其是较长距离的运输),比如要苫盖篷布等。
沥青砼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分析
何确保热科仓各质量比 例的掺酝
维普资讯
技 与 用- 术 应 垫
标, 冷料仓的标定是关键环节。 冷料仓在送料比例的控制是
定的范围以内。根据经验表明, 在碎石加工过程中, 筛孔变 化可能会达到 3 m 4 m的变化, m一m 粗集料的筛分结果会有偏
合料设计体系, 要改变 因此 原有矿料级配曲线尽量靠近中
值的 观念, 选择满足各项技术 指标的 级配曲线才是关键所 在。 新规范中 关于矿料间隙 V A 率 M 和设计V 的规定较原 V
规范 更为详细. 这也是配合比 设计的原则 在满足V A的 M 前 提下, 达到预期设计豹空隙牵c V , V】 同时满足沥毒饱和度
粗的趋势。因此定期检查筛孔、 更换振筛是保证原材料级配
通过冷料仓料斗的仓门开关大小以及相对应的冷料仓的皮 带转速控制的,标定冷料仓是采用不同的皮带转速和仓门 开启程度称量不同的冷料重量, 除去集料的含水量, 绘制出 不同的冷料仓、不同规格集料的集料质量和皮带转速的直
角坐标曲线,才能控制不同的冷料仓进料的质量比例与目
能。
从设计角度出发,高 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类型
以A 结构为主, C 特别是中 下面层, 而且设计厚度有增加的 趋势 对 。 照新旧 规范关于矿料级 配范訇的 规定 发现有粗型 级配发展的趋势,直 接导致旋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配合
比 设计过程甲粗集料的用量 增加, 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离
维普资讯
—
—
! 墨墼 I 垫墨塑
沥 青砼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 是当前高 速公 路路面 施
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加强旋工过程中沥青路 面硷 旋工离
圻现象的叠制成 为提高沥青硷路面使用 性能的关 键。沥青 路吾早磬破坏究 其根本原因征 水 破坏和高温稳定性差,
浅析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浅析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经常出现混合料离析现象,本文将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矿料级配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abstract: mixture segregation often occur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this article will make an analysis on how to reduce segregation from the hot mix asphalt (hma) aggregate gradation, so as to improve the usability and service life of asphalt pavement, and minimize the early damage.key words: asphalt concrete; pavement construction; segregation中图分类号:tv544+.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高速公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路面的不均匀性,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问题是造成路面的不均匀性的主要原因,是降低路面使用性能的顽症。
混合料发生离析时,粗集料和细集料分别集中于铺筑层的某些位置,使沥青混凝土不均匀、配合比级配与原设计不符,导致路面产生一些破坏,缩短路面使用寿命。
沥青混合料从贮料罐向运输车里输送时,由于高度原因,大骨料滚落在车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第一次集中。
运输车里的混合料卸向摊铺机时,大骨料滚落在摊铺机半厢附近,形成粗集料的第二次集中。
摊铺机送料器在送料过程中,先将中间集料送于布料器,剩余粗集料留存在料斗中,摊铺机收斗时,形成粗集料的第三次集中。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与防治措施
浅谈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与防治措施摘要:沥青路面离析现象是沥青面施工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对公路整体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文章主要分析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离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并浅谈了防治离析现象的举措。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现象;公路施工;防治措施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沥青路面面积、数量不断增加,其几乎可以作为现代公路的代名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作为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主要结构形式,沥青路面的广泛应用,为现代道路交通的发展起到了无与伦比的推动作用。
并经研究表明,沥青路面占高速公路路面工程的80%以上,在中国庞大的高速公路基数上,这个数字充分说明了沥青路面的重要性。
而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常会出现离析现象,且该现象已经成为高速公路路面破坏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全面分析离析现象出现的原因,并加以解决。
一、沥青路面的离析现象的含义及类型沥青路面的离析是指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的不均匀,比如沥青含量、集料组成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
至于沥青路面离析现象的分类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的是温度离析、集料离析或者称作级配离析。
首先是温度离析,顾名思义,温度离析就是温度影响的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因是最常见的影响的形式,所以也经常被忽略。
一般来说,沥青混合料要经过制造,运输,存储还有摊铺等等一系列过程,在此过程中,温度时刻都在变化,所以这些混合料势必会受到影响。
比如说,天气和施工机械的温度变化,会让沥青混合料产生一定的热量损失,从而使其在摊铺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比较大的温差,不但会使混合材料硬度变大,导致施工难度加大,而且还影响到公路的使用期限。
级配离析算是比较专业的一种离析现象,它可以简单解释为粗料和细料的各自集中。
在将沥青混合料进行搅拌后,直接摊铺与路面,会受到大大小小的外力影响,从而使得混合料中的粗料和细料开始分离并且各自聚集,导致沥青分布不均匀。
用更科学的说法就是现场的级配超出级配允许控制范围,相对来说,粗集料的离析出现概率高,也容易被发现,细集料则相对容易被忽视。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及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及控制措施在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的形势下,道路施工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不断上升,由此对于道路施工的质量也有所提升。
现阶段,在道路施工中,沥青混凝土以其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在道路路面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技术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都会导致离析现象的出现,严重影响到路面施工的质量。
为了提升沥青路面施工质量,需要对施工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加强质量控制措施。
文章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进行了分析,然后提出了解决的措施,对于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标签: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危害;控制措施引言在道路施工中,路面所采用的施工方式对于行车安全以及舒适性有很大的关系,为了承受车辆行驶过程中所产生的作用力,以及减少对周围环境造成的污染,我国目前大多的高等级公路都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方式。
由于沥青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力学强度,在弹性和塑性变形能力方面比较突出,所以能够经受住车辆所带来的各种作用力,减少对道路造成的破坏。
因为与轮胎的附着性较好,并且有较好的减震性能,所以提高了行车的舒适性。
在行车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灰尘较少,降低了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此外,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养护方面比较容易,所以在路面施工中使用的较多。
在路面长期使用的过程中,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会造成粗细集料的分离,从而导致路面出现蜂窝、麻面、坑槽以及壅包等现象,也就是离析现象,严重影响到道路的安全,所以对于这种现象要采取有利的措施加以改进,提高路面的施工质量。
1 离析种类(1)级配离析是指热拌沥青混合料各组成部分在路面上分布不均匀从而偏离了设计级配,沥青含量的不均匀则与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不一致,从而使配合比设计变成了一种摆设,等于沥青路面的设计失去了控制。
(2)温度离析是指沥青混合料温度出现较大差异的现象。
混合料现场温度差异较大,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混合料比较硬,难以压实,空隙率大,可能导致一系列水损坏发生,降低路面服务能力,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有着严重的危害性,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应该通过分析这些原因,施工中采取有效措施,才能减少和避免沥青混凝土离析现象的产生,从而提高沥青路面质量。
本文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现象的控制措施进行研究。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现象;控制措施前言离析现象是指摊铺材料中的粗细集料颗粒分离明显,从而造成新铺沥青混合料路面层粗料集中,周围没有足够的细集料。
其对路面质量好坏的影响很大,离析严重的沥青路面空隙率大,透水性增强,路面水稳定性变差,且逐渐出现局部网裂现象,在快速行车载荷作用下极易导致路面过早损坏。
一、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离析的原因1、面层摊铺材料的堆放如果构成沥青混合料的碎石集料粒径大小规格不稳定,造成沥青混合料原材料集料颗粒不均匀,拌和过程中由于集料供应速度和堆放管理不合理等原因会造成集料最初离析,致使进入热料仓的集粒粒径分布不均衡影响了级配组成,造成矿料表面积发生变化,导致裹覆于矿料表面的沥青油膜厚度改变。
不同粒径的粒料如不严格地分堆堆放,或者堆场没有进行场地硬化,会产生较严重的混料情况。
此外,锥式堆放中较大的锥高会使粗粒料滚落,产生堆料离析,一旦伴随混料出现,则集料的堆料离析会更严重。
2、不均匀拌和过程造成离析在现实施工中存在许多拌和厂生产和材料堆放场地不规则、现场条件差的问题,这就难以保证集料的质量。
再拌合过程中如果采取强制搅拌式且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在拌和过程中出现拌和时间短或者某些拌和机振动筛局部发生破裂以及搅拌叶片磨损严重、脱落的问题,会造成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的问题,这就极易造成施工中不均匀的路面施工和压实,导致后期出现离析现象的可能性增加。
3、温差离析由于集料烘干筒的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天气状况等不可能恒定,拌和的混合料温度有波动。
同时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必然会降温,但降温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混合料在不盖苫布时,表面降温快,内部降温慢,造成温度离析。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及应对
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及应对作者:来革超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33期摘要: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行业也日益的忙碌起来,各大小车辆所运输的货物也越来越多,超载现象时有发生,这也就致使我国路面破损比较严重;但在沥青路面上,这似乎并不是主要问题了,在沥青路面所出现的的离析问题是当前工程界业内人士公认的一道难题,它能导致沥青路面在使用很早的时候出现破损,大大缩减了在沥青路面的寿命,性能方面也同样受到了影响,从而引发沥青路面出现水损坏的现象,所以,我们当前对沥青公路出现的离析问题就显得日益突出,迫在眉睫的等待着去解决。
本文主要阐述了沥青路面离析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关键词:沥青路面;离析;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U416.217文献标识码: A首先我们应该对其进行研究,仔细的分析问题发生原因的所在,从而采用相应的治理方法。
所谓的沥青路面离析指的就是:沥青所用的混合料粗、细集料粗和沥青所用的含量不均匀,没有达到最好的沥青使用用量,致使在一定范围内现实所用的沥青混合料和在施工前所设计的沥青混合用量不一样,大大偏离了设计轨道。
沥青混凝土在出现离析问题后,引发了混凝土级配不均,在经过不断的压实过程中,导致有部分路面会出现空隙及空隙较大的位置,不仅引起了沥青老化的迅速加快并且在水存的状态下受到大批车辆的压载作用会大大增加损坏的速度和相应的程度,从而引发了坑槽等现象的发生,而空隙较小的地方则会出现泛油等相关问题的发生,在其上外形上大大影响了美观,同时也严重影响了使用质量。
一离析所谓沥青路面离析指的是沥青路面中的粗骨料与细骨料分离,以至于路面某一区域内沥青混合料主要性质如沥青含量、级配组成、添加剂含量以及路面的空隙率等的不均匀。
二离析的危害沥青混凝土发生离析后会影响路面质量、降低强度、造成粗骨料堆积从而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害。
其中尤为突出的表现是发生离析后引起沥青混凝土级配不均匀,压实后引起局部路面空隙过大或过小。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分析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离析现象分析摘要:众所周知,沥青混凝土属于一种混合施工材料,具体是由路用沥青材料、粗集料等多种原材料拌制而成,因为具备高温稳定性及低温抗裂性优越、平整度高等优点,而在现阶段的道路工程建设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在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规格以及配比比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在道路工程施工作业的实际开展中,较易出现路面离析问题,从而对道路工程质量造成严重负面影响,而下文就是主要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现象及其形成原因和预防和补救措施进行综合分析,以期给予同类施工一些启示。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现象引言随着各种规模公路工程施工建设的不断开展,沥青混凝土路面在公路项目施工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经过实际观察可以发现,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对公路工程质量、道路结构可靠性以及行车舒适性都有关键性影响,目前,我国各道路工程施工水平有了显著提升,但是由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对施工规范性、材料质量等都有较高要求,因此一时不慎就会出现施工质量问题,据了解,道路项目施工中的路面离析现象比较多见,分析总结路面离析的成因,并详细探讨行之有效的预防及补救策略,对于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沥青混凝土路面离析现象分析离析通常是指拌和均匀,质量稳定的沥青混合料产品在施工环节中,发生了级配非均匀变化的现象。
依照离析现象发生的原理以及物品种类的不同可以将该现象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温度型离析,一种是集料型离析。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时需要对路面的填充材料进行制作,同时,还可以依据路面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离析现象所对应的路面形态,将离析现象分成片状和带状两种离析问题,当路面的形态呈现出较为分散的离析现象,可以称之为片状离析,此时路面材料的聚集状态较为明显,路面填充材料呈现出了明显的类型分散效果,而带状离析是指组成路面材料的材料类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聚集状态,并演化成带状的缝隙,使的路面呈现出长短不一的裂缝。
总结来看离析问题对于道路工程的质量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如果在铺设过程中发生了明显的离析问题,就会使得路面的透水性得到加强,雨水可以通过离析问题所导致的裂缝进入路基,长期下来就会对路基的稳定性产生严重的破坏,随着时间的延长道路表面会呈现各种形式的裂纹,当受到车辆所带来的外力影响时就会使得路面出现严重的破碎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整理]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减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张健章立黄春华(江西省公路机械工程局南昌 330044)摘要: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是当前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加强施工过程中沥青路面混凝土施工离析现象的控制成为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离析0 前言2005年1月1日,交通部开始正式施行《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结合多年的沥青路面施工经验,以及对新规范的理解,本文将从热拌沥青混合料(HMA)矿料级配角度,分析如何减少沥青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从而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及使用寿命,最大程度上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
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两种,水破坏和高温稳定性能差。
而二者在结构设计过程中又存在着一定的矛盾,一方面要考虑足够密实,以达到防水目的,而直接弊端则是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能很难达到重载及交通渠化的行车要求。
新规范根据近10年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经验总结,重新规范了热拌沥青混凝土(HMA)的一系列技术标准,使得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预防早期破坏的措施和方法更具针对性和选择性。
新规范将热拌沥青混合料(HMA)详细区分为三大类及若干小类:表1 热拌沥青混合料区分密级配开级配半开级配连续级配间断级配间断级配沥青碎石(AM)沥青混凝土(AC)沥青稳定碎石(ATB)沥青玛蹄脂碎石(SMA)排水式沥青磨耗层(OGFC)排水式沥青碎石基层(ATPB)各种类型的混合料设计在不同的结构层中发挥着不同的功能,确保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这是旧规范所没有考虑的,因此,施工过程中,可以在沥青混凝土组成设计级配范围的选定中,充分满足设计要求而保证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
从设计角度出发,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面层结构类型还是以AC结构为主,特别是中下面层。
而且设计厚度有增加的趋势。
再对照新旧规范关于矿料级配范围的规定,发现有粗型级配发展的趋势。
这就直接导致施工过程中的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粗集料的用量增加,现场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的可能性增大,如何减少施工中的离析现象成为提高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
1 理论分析与施工控制在沥青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离析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在施工过程控制中如何最大程度减少离析,主要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控制。
1.1 科学、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由于新规范在配合比设计中较多的引入美国SUPERPAVE混合料设计体系,因此首先要改变原有矿料级配曲线尽量靠近中值的观念。
选择满足各项技术指标的级配曲线才是关键所在。
新规中关于矿料间隙率VMA和设计VV的规定较原规范更为详细,这也是配合比设计的原则:在满足VMA的前提下,达到预期设计的空隙率(VV),同时满足沥青饱和度(VAF)要求的矿料级配和沥青用量才是最佳的配合比设计。
该原则从沥青路面的路用性能的角度可以理解为:在满足高温稳定性能(有足够的VMA)的前提下,达到充分的防水性能(满足设计VV要求,一般AC结构设定为4%),同时满足长期使用的效果(满足VFA,可使沥青用量增大,以达到抗疲劳损害的长期路用性能)。
在实际的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会出现VMA与VV 发生矛盾的情况,也就是满足了设计的VV,会出现VMA偏小的情况;满足了VMA,而实际的VV又大于设计的VV。
因此,级配曲线的选定应该是在不断的8调整过程中确定的,而且一经确定的级配曲线是不允许有很大波动范围的。
这就给施工过程带来一定的困难。
因此,严格按照配合比设计进行施工,是所有过程控制的前提条件。
1.2 拌和站控制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仅仅是停留在试验室阶段,如何将试验室确定的最佳配合比能够大规模的生产加工出来,完全取决于拌和站的生产加工控制。
随着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沥青混凝土拌和设备的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计量、拌和系统越来越精确,这就为生产加工出合格的沥青混合料提供了基本保障。
拌和站在施工过程中应该从三个方面加大控制,以减少离析的发生。
1.2.1认真完成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是试验室和拌和站共同配合完成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生产配合比是大规模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根本依据。
原则上依然确立配合比设计设定的各热料仓比例不得随意改变。
但不能仅仅停留在“各热料仓筛分结果的合成级配”以及“计算出各热料仓比例满足目标配合比设计级配曲线”这个层面上。
还应该着手于“各档集料在不同热料仓的分仓比例”;“不同集料、不同分仓的集料不同的筛分曲线”等更细致的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更为有效地面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集料级配发生变化”、“如何确定冷料仓进料比例”等更深层次的问题。
1.2.2标定冷料仓沥青混合料规范中规定的各项技术指标大多都是体积指标。
如VMA、VV、VFA等,而拌和设备各热料仓称重计量过程是一个质量比例的掺配。
如何能确保热料仓各质量比例的掺配达到设计要求的体积指标?冷料仓的标定是关键的环节。
冷料仓在送料比例的控制是通过冷料仓料斗的仓门开关大小以及相对应的冷料仓的皮带转速控制的,标定冷料仓是采用不同的皮带转速和仓门开启程度称量不同的冷料重量,除去集料的含水量,绘制出的不同的冷料仓,不同规格集料的集料质量和皮带转速的直角坐标曲线。
只有这样才能控制不同的冷料仓进料的质量比例与目标配比确定的质量比例相一致。
1.2.3 加大加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注意细小环节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试验室的自检结果是衡量产品合格与否的唯一标准,但就试验本身而言(沥青混凝土级配检测的方法主要是抽提试验)存在许多可能产生偏差的细节。
这就要求试验人员提高试验技术水平同时增加试验设备的投入。
只有精确的试验数据才是日常生产调整的依据。
以当前试验设备的先进程度,抽提试验的精度在沥青含量的测定方面可以达到±0.1%以内,同时沥青拌和设备,特别是进口沥青拌和设备都具备沥青计量“二次补偿”功能,使得混合料的沥青含量更为精确。
因此抽提试验可以在测定沥青含量基本无误的前提下,判定拌和过程中是否产生了混合料级配不均匀的情况,同时可以根据多次的抽提筛分结果对热料仓或冷料仓进行小幅度的调整,以达到各项体积指标的要求。
在拌和站还存在着可能产生离析的一个环节,那就是在成品仓往运输车辆装料过程中产生离析。
成品仓出料口距车厢底板有一定的高度,这就使得成品沥青混合料有一个装厢起堆的过程。
而起堆则必然导致离析(大料分散在料堆底部,细料集中在顶部)。
减少起堆的次数是减少离析的一种方法。
比如沥青混合料装车要分三次装满,可以按照前、后、中的顺序减少一次起堆。
1.3 原材料控制由于本文着重点在于减少级配离析,则不展开讨论由于胶结材料(特别是改性沥青)不均匀、不稳定产生的温度离析,而着重于集料生产过程中如何控制原材料的质量。
近期高速公路的修建过程中,沥青路面采用的各种粗、细集料大多都是由施工单位自行采购或加工生产。
在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为确保沥青混合料使用性能达到配合比设计要求,在原材料加工方面应注意以下几点:1.3.1严格控制料源提及控制料源,一般会考虑到购进片石的洁净程度、石料的强度性能以及原材料与沥青的粘附性能,这当然是最基本的材质要求。
在满足材质基本要求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加工后集料的另外一个关键指标:针片状(扁平颗粒)含量。
针片状颗粒的多少直接会影响到配合比设计过程中各项体积指标的精确度,特8别是在SMA的组成设计中粗集料骨架间隙率(VCA)的测定中,会产生相当大的偏差而直接影响VMA的计算结果,以及马歇尔试件击实成型后VV的计算结果。
另外,稳定的料源也是关键。
在沥青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过程中,与体积相关的技术指标只有四组数据是通过试验直接实测得出的:集料的级配曲线、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马歇尔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其余的体积指标都是根据以上数据通过计算得出的。
稳定的料源则能够控制集料的各种相对密度基本不变化,从而由此计算出集料的吸水率、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合成表现相对密度以及有效相对密度才能保持相对稳定,由此计算的VV、VMA、VFA才能保持稳定。
1.3.2 碎石加工设备的控制如果采用反击破碎石加工设备自行加工原材料的话,配合比设计人员首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选定碎石加工用的振筛的孔径以及振筛安装的倾用。
选择的依据主要是与沥青拌和站振筛的孔径、倾角相匹配。
所谓匹配并非要求一定完全相同,可以根据经验,调整筛孔的大小,以适应拌和站实际生产。
碎石加工是一个时间相对较长的工序,在加工过程中,应该定期检查振筛筛孔的磨损情况和进行集料筛分试验,使得原材料的级配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以内,根据经验表明,在碎石加工过程中,筛孔变化可能会达到3mm-4mm的变化,粗集料的筛分结果会有偏粗的趋势。
因此定期检查筛孔,更换振筛是保证原材料级配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
1.4 摊铺控制摊铺过程是离析最容易产生的一个工序,而且有些离析是不可避免的(例如在摊铺机熨平板两端是最容易产生离析的部位)。
但摊铺过程中离析的产生,很大程度上是由摊铺机本身的性能决定的。
因此摊铺机本身的一些部件如熨平板、螺旋布料器、自动找平系统等的完好,也是减少离析的前提条件。
另外,根据不同的摊铺厚度,调整螺旋布料器和熨平板前缘之间的距离,也能减少混合料出现离析。
热拌热铺密级配沥青混合料的压实厚度不宜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2.5-3倍。
在混合料集料粒径较大,摊铺层较厚的情况下,螺旋布料器离下卧层的距离和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都应稍大,反之可适当调小。
螺旋布料器离熨平板前缘的距离在保证供料充分,满足摊铺厚度要求的前提下,宜尽量调小。
这样能保证摊铺后表面平整及厚度均匀,减少离析。
在摊铺过程中,摊铺机的行进速度发生改变也变的情况下,摊铺机速度的变化会带来熨平板下面混合料数量和密度的变化。
当速度变慢,单位时间会导致摊铺厚度不均匀而发生离析。
在其他条件不内进入熨平板底部混合料数量增加,熨平板将被抬高,同时又因熨平板前的混合料积多,密度变大,当进入熨平板底部后,密度大的混合料变形率小,熨平板亦相对抬高,导致摊铺层变厚。
相反,当速度变快,将导致摊铺层变薄。
在运输车辆卸料完成后,后面一辆运输车进入卸料料斗前会有一小段时间间隔,通常摊铺操作手会将摊铺机料斗两侧的挡板合拢继续向前摊铺,直至料斗空仓再让自卸车卸料。
其实料斗挡板两侧的沥青混合料是粗集料最集中的部位,摊铺在路面上非常容易形成“粗集料窝”,因此,建议在卸料摊铺过程中,摊铺机始终不要将料斗合拢,等到当天摊铺最后结束时,一次性将该部分混合料清除,做废料处理。
1.5 碾压控制碾压过程本身并不能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离析,但是对于连续密级配沥青混凝土的AC结构来说,大吨位的轮胎进行复压可以提高AC结构沥青混凝土的密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