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推荐文档
第07讲 气压带和风带-【暑假自学课】2023年新高二地理暑假精品课(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07讲气压带和风带
1.通过对视频资料的观察及相关资料,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过程及分布特点,理解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产生的影响。【综合思维】
2.通过观察三圈环流模型,了解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及风向,掌握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地理实践力】
3.结合所处的地理位置,了解东亚季风的风向变化,探究其成因,进而掌握南亚季风的成因和风向的季节变化。
知识点0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基础知识梳理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高低纬受热不均和的影响,形成了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七个气压带
A赤道低气压带C副热带高气压带E G极地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温高低造成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的形成是气流运动造成的。一个是热力原因、一个是动力原因。
(2)六个风带
B信风带D F极地东风带
(3)季节移动规律:
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二分日相比,大致夏季,冬季。
典例
下图为部分区域大气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乙地气候特点是()
A.炎热干燥B.寒冷干燥C.高温多雨D.温和湿润
2.丙地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
A.干冷的极地东风B.冷湿的极地东风
C.干冷的中纬西风D.暖湿的中纬西风
即时小练
澳大利亚季风指数为850hPa纬向风在西北部(110°E~130°E,5°S~15°S)范围内的区域平均。2019年2月5日,澳大利亚季风指数由正转负,较常年平均(3月2日)提前10天。下图示意澳大利亚季风指数(2019年9月1号到2020年2月6号)。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新教材湘教地理选择性必修一课件:第三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Word版
1.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 做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影响到海洋与陆地的气压分布。冬季,大陆 降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成高气压。夏季,大陆增温比海洋快,大陆上形 成低气压。北半球的陆地面积较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的气压带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3.依据风的形成原理,判断亚洲高压影响我国时,给我国带来的盛行风风 向。(地理实践力) 提示:以西北风为主。
———————— 在探究中悟 ———————— 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发生季节变化,如下图所示: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活动中心的形成与分布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对气压带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到海陆气压的分布, 从而破坏气压带的带状分布。尤其是北半球的陆地比重相对较大,对气压 带的影响更为明显。 (1)北半球 7 月份的气压中心
下图为非洲西部局部大气环流示意图。据此完成 3~4 题。
3.图示时间最接近 A.冬至日 C.夏至日
4.此时 A.甲地盛行东北风 C.丙地盛行东南风
B.春分日 D.秋分日
()
() B.乙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D.丁地受盛行西风带控制
解析:第 3 题,结合图中的南、北回归线和水平气流可判断出,南半球的 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说明气压带、风带向北移,时间为北 半球夏季,最接近夏至日,C 正确。第 4 题,结合图中的南、北回归线和 水平气流可判断出,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甲为东 北风,丙为西南风、丁为东南风,A 正确、C、D 错。结合图例可看出, 乙地盛行上升气流,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 错。 答案:3.C 4.A
(完整word版)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教案及习题练习)
第十一讲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巩固复习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
(1)图中字母代表的气压带或风带名称:
B 带
C 带
D 带
(2)大陆西岸受C、D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气候,其特点是夏季,冬季。
(3)假设大气是在均匀的地表上运动,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是和。
(4)在图中画出B、D所代表风向。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与规律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
1、地球公转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总体是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季节移动的,例如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间作往返移动,造成地球上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进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例如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地区,由此导致低纬信风带也相应北移,其余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
1 地理第十二讲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的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
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均以赤道对称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3°26´~3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6°34´南北两侧,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2.2气压带和风带
B组:南北半球 中纬环流
1、环流内包括 哪些气压带与风 带? 2、气压带和风 带的大致范围?
3、风带的风向 及成因?
C组:南北半球 高纬环流
1、环流内包括 哪些气压带与风 带? 2、气压带和风 带的大致范围?
3、风带的风向来自百度文库及成因?
条件3: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③地球公转
1、300至400间气压带的名称是? 2、该气压带整体北移还是南移?
3、此时北半球是什么季节?
2.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图,甲乙
在近地面,丙丁在高空,箭头 ②④ 分别代表空气的下 沉和上升运动,箭头① ③代表空气的水平运动。
赤道低气压带
低纬环流
东北信 风带 东南信 风带
副热带高 气压带
受热A
B冷却
热力环流示意图
如果把A换成是赤道,而B换成是极地,结果
将会是怎样?
理想状态下形成的单圈环流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条件1:地表均一,不考虑地转偏向力。
低压 高压
300N
高压 低压
由于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单圈环流不会存在
条件2:
①地表均一 ②地球自转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极地与赤道间形成三圈环流,
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极地与赤道间形成三圈环流, 近地面形成七个气压带与六个风带。
2.2气压带风带
高频考点巧突破
2.结构图解气压带、风带与降水的关系
多雨带
副赤极道地低低气气压压带带上升气流有利于水汽凝结
西风带→从低纬吹向高纬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少雨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
不利于水汽凝结
极地东风
六个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
行
西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
信
风
赤 道 低气 压 带
东
南
信
风
副热带高气压带
盛行
西
风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
极地高气压带
结果:三圈环流——低纬环流圈、中纬环流圈、 高纬环流圈
七个气压带、六个风带
特点:南北对称、相间分布
巩固性练习:
1、能正确反映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信极风地带东风带从高纬吹向低纬
气压带
分布
成因
极地高气压带 南北纬90°附近 热力
副极地低气压 带
南北纬60°附近
副热带高气压 带
南北纬30°附近
赤道低气压带 赤道附近
动力 动力 热力
气流 性质
下沉 干冷 上升 温湿 下沉 干热 上升 湿热
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 ——七个气压带
2021版高考地理导航大一轮复习精练:第二章 第2讲 气压带和风带 Word版含解析
姓名,年级:
时间:
第2讲气压带和风带
测控导航
考点题号
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1、3、5、7、8、13北半球冬、夏气压中心和季风环流9、10、12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2、4、6、11、13一、选择题
(2019·河北武邑模拟)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三圈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据此回答1~2题:
1。通常能够为其所影响地区带来降水的有( )
A.①③④B。①③⑤C。①⑤⑥ D.④⑤⑥
2.图示环流状况出现时( )
A。内蒙古高原北风吹雪 B.地中海沿岸碧海晴空
C。南非高原上草木葱茏 D.南极大陆紫外线强烈
解析:1.C 2。B 第1题,结合材料“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读图可知,①处位于赤道附近,盛行上升气流,为赤道低气压带;③处位于30°N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为副热带高气压带;⑥位于60°N附近,是副极地低气压带.一般而言低压区多雨,高压区少雨,因此①⑥对、③错。②是高空气流,
不能带来降水,②错.④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赤道低气压带之间,是东北信风带,干燥,因此④错。⑤位于副热带高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是盛行西风带,能带来降水,因此⑤对。故C正确,A、B、D错误。第2题,图示中气压带、风带位置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内蒙古高原草木茂盛;地中海沿岸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碧海晴空;南非高原正值冬季,草木枯黄;南极大陆是极夜现象,没有紫外线辐射。故B正确,A、C、D错误。
(2019·广东深圳高三二模)下表是美国西部三个沿海城市的经纬度位置,下图是表中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3~4题:
2.2 气压带和风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热带草原气候
①分布:回归线与30°纬线之间的大陆中、西部 ②特点:终年高温少雨 ③成因: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的控制 ④典型:阿斯旺 极地高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压带
东北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
热带沙漠气候
①分布:10°纬线与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部和南部 ②特点: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季,年降水量>1500mm ③成因:受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④典型:孟买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Company Logo
www.themegallery.com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成因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 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副高和西风带交替控制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全年受西风带影响 大陆气团控制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控制 极地气团控制 极地气团控制 气温随高度变化
气候特征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大气的运动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季风环流 (1)成因:①海陆的热力差异;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半球冬季时,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的影响,南亚处在高压的南部,吹东北 季风;东亚处在高压的东南部,吹西北季风,如下图所示。
北半球夏季时,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 转为西南季风,影响南亚;东亚处在北太平洋高压的西部,吹东南季风,如下 图所示。
二、海陆分布对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 1.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海陆的热力差异影响海陆的气压分布。
冬季:陆地降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低,出现冷高压 夏季:陆地增温比海洋快,陆地气温较高,出现热低压
(2)表现。 ①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陆地面积大,而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 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
提示 (1)西北风。 (2)此纬度带位于温带地区,常年以西风为主,风速较大,且西风带中雨雪天 气变化频繁,气旋活动较多,常会出现狂风巨浪的情况,因此海况恶劣。
[关键能力] 地球高、低纬度地区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形成了三圈环流,从而形成 了全球性的气压带和风带,突破该知识点应注意“四抓”。
1.抓“动力”——突破气压带形成
思考感悟华北大部分地区冬季为何以西北风为主? 提示 冬季,亚欧大陆受亚洲高压控制,华北大部分地区位于亚洲高压的东 南部,故以吹西北风为主。
[自主检测] 1.判断正误并纠错 (1)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对称分布。( ) 答案 √ (2)气压带和风带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 答案 × 在北半球,与二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是夏季偏北, 冬季偏南。 (3)海陆的热力差异是形成季风环流的唯一原因。( ) 答案 × 形成季风环流的原因是海陆的热力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 移动。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学案:2.2气压带和风带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必修1新学案:2.2气压带和
风带Word版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解释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4.灵活运用气候的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案例。
5.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与难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
第1课时
课前预习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7个气压带
(2)6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
(3)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冬季。
课堂探究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教材P33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34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
(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读教材P35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问题: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和风带是地球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描述了地球不同地区的气压和风向、风速的分布情况。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知识点有助于理解天气变化、气候变化以及对于环境和农业的影响。
气压带
气压带是指地球上不同纬度上的气压分布带状区域。由于地球自转、光热的不均匀分布,引起了大气的运动,在不同纬度上形成了不同的气压带。
1.低气压带:低气压带位于赤道附近,也就是0纬度附近,称为赤道低气压带。这个地区阳光照射较为直接,导致空气被加热,产生热浮力,使空气上升,形成低气压。低气压带是常年的热带气旋活动区,伴随着阵雨、雷暴等强对流天气。
2.高气压带:高气压带位于地球的30°纬度左右和60°纬度左右,称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高气压带。这些地区的空气下沉,导致气压升高。高气压带是干燥的区域,通常没有降水,形成了沙漠和荒漠。
3.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低气压带位于地球的极地地区,由于太阳照射角度小,因此地表和空气受到的辐射能量较少,导致气温低并形成低气压带。这个地区的天气通常寒冷、刮风且多云,降水量很小。
风带
风带是指在气压带的影响下形成的大气环流运动带状区域。气压带和风带是相互关联的,气压带的存在影响着风的形成和方向。
1.赤道低压带:赤道附近的低气压带形成了称为赤道低压带的风带。
由于赤道附近的气压高度低,空气上升,形成了一股从南向北的上升气流。这股气流被称为赤道东风,它主要影响赤道附近的热带和地区。
2.副热带高压带:赤道附近的气流在上升后分裂为两股,一股朝北、
一股朝南。这两股气流在30°纬度左右降落到地表形成高气压带,称为
【精选】人教版地理必修1《气压带和风带》word教案-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并培养和提高学生绘制原理形成示意图的地理技能。
过程与方法
通过三圈环流模拟演示,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1.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2.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学难点:
1.三圈环流示意图的绘制与理解。
2.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
教学方法:
多媒体演示、图示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热力环流和大气的水平运动。下面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什么是热力环流?
生: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叫热力环流。
师: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引起大气运动的跟本原因是由于各纬度获得的太阳辐射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温度的差异。大气运动的形式主要有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垂直运动主要表现为上升和下沉,水平运动即是风。近地面的风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其中影响风向的是哪些?
生: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地面摩擦力
影响风向的有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师:同学们利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给出两个近地面的点,甲地受冷,乙地受热,让学生完成热力环流简图。
设问:如果上面说的 A 地是极地, B 地是赤道,这样大范围的大气会如何运动呢?
(板书)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教材P36第一段,思考:
1.什么是大气环流?
2.大气环流有什么意义?
教师总结:
1.大气环流是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第三节 气压带和风带
2.图中甲乙气压带控制区的天气状况是
()
A.甲:风和日丽
B.乙:雷鸣闪电
C.甲:狂风暴雨
D.乙:晴朗干燥
解析:第 1 题,根据图示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为西风带,位于副热带高压 带和副极地低压带之间,故甲为副极地低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盛行上升气 流。乙为副热带高压带,动力原因形成,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干燥。故选 A。 第 2 题,由上题可知,甲为副极地低压带,盛行上升气流,温和多雨。乙为 副热带高压带,盛行下沉气流,晴朗干燥。故选 D。 答案:1.A 2.D
水 平 运 动的 地,降水多
西部地区
海陆方向 风 从 陆 地 吹 向 海 东 风 影 响 的 大 陆
风
洋,降水少
西部和中部地区
带
风从低纬度吹向高
水 平 运 动 的 纬度,降水多
中纬西风带
纬度方向
风从高纬度吹向低 纬度,降水少
极地东风带
3.对气候类型的影响
[典题例析] (2020·江苏高考·节选)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 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 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 回答下题。
B.小满 D.立秋
() ()
[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北京位于高压(反气旋)中心的东部附近,等 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A 错。据图判断,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且等压 线密集,气流上升强烈,水汽易凝结,成云致雨,形成强降水天气,B 对。根 据等压线数值可知,此时气压最高值出现在北京的西北部,即亚洲的蒙古、西 伯利亚一带,C 错。由图中亚洲的蒙古、西伯利亚一带是高压中心可推知,此 时北半球为冬季,而热带太平洋的台风主要生成于夏秋季节,D 错。第(2)题, 由上题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季,四个选项中只有冬至是冬季的节气。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气压带风带的知识点详解
一、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1大气环流
(1)概念: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运动,称为大气环流。(2)意义:大气环流把热量和水汽从某一地区输送到其他地区,调节了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水热分布,对各地的天气和气候具有重要影响。假设条件:
①大气是在均匀的地球表面上运动的;
②地球静止不动;
③太阳终年直射赤道。
三圈环流
(1)低纬度环流:
①赤道低压带:因为热力作用形成,气流辐合上升,易成云致雨,
形成多雨带。常年受其控制形成热带雨林气候(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东南亚的马来群岛)
②副热带高压带:因为动力作用而形成,气流在30度纬度上空聚
积而下沉,形成少雨带(东亚季风区除外),常年受其控制的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北非的撒哈拉水沙漠、西亚的沙漠、北美美国西部的沙漠、南美智利、秘鲁西部的沙漠、澳大利亚大沙漠)
③信风带:由副高吹向赤道低压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东北信风,在南半球左偏成东南信风。
(2)中纬度环流:
④副极地低压带:由来自低纬的暖气流与来自高纬的冷气流相遇运动上升而形成。形成温带多雨带。
⑤中纬西风带:由副高吹向副极地低压带的气流,在北半球右偏成西南风,在南半球左偏成西北风,习惯上叫西风,受其常年控制的地区,在大陆西岸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欧洲西部、北美西部如加拿大的温哥华附近、南美南端的安第斯山西侧、澳大利亚南端及塔斯马尼亚岛、新西兰等)
(3)高纬环流:
⑥极地高压带:因为热力作用而形成,冷空气下沉,形成少雨带。不过极地因为气温低,蒸发更少,所以极地属于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为湿润地区。
【精选】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2《气压带和风带》word学案1-地理知识点总结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学习目标 1.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掌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 2.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解释气压带和风带以及季风对气候的影响。 4.灵活运用气候的相关知识分析具体的案例。 5.通过案例分析法的运用,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与难点1.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分布、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3.不同地区不同气候的分布、成因和特点。第1课时课前预习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分布与移动规律 1.三圈环流的形成(以北半球为例) ⇒三圈环流 2.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与移动 (1)7个气压带 (2)6个风带南北半球同纬度各有一个(3)季节移动规律:随的南北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大致夏季,冬季。课堂探究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教材P图2.9“理想状况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教材P图2.10“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3334带”。“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球炸弹飞落到美国本土,造成美国西部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恐慌。 (1)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也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的热力环流会怎样? (2)如果地球自转,南、北半球的气压
带和风带是怎样形成的? (3)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各有什么特征?
读教材P图2.11“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思考问题: 35(1)读图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有什么规律? (2)若黄赤交角变为0°,气压带、风带还会移动吗? 课堂练习 1.关于气压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暖高压 B.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C.极地高气压带是热力原因形成的冷高压D.赤道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暖低压 2.在气压带、风带图上,由于冷暖气流相遇后形成的气压带是( ) 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D.极地高气压带3.在北半球的三圈环流形成图中,如果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纬度的风向与现在正好相反B.高纬度与中纬度的风带和风向不会改变C.各气压带的气压高低与现在相反 D.三圈环流依然存在 4.节日里,人们常常用放气球的形式庆祝。如果用相同的氢气球在不同的纬度进行施放,上升最快的地区是( ) A.极地地区 B.副极地地区 C.副热带地区 D.赤道地区5.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常年都是( ) A.向东飘扬 B.向西飘扬 C.向西北飘扬 D.向东北飘扬 6.读下图,回答问题。 (1)该图表示
【课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课件2022-2023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B
《新课程》P84~85
如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示意图,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完成(1)~(2)题。
(2)下图中能正确表示P风带风向的是( )
B
《新课程》P76 [基础小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北半球1月份大气活动中心 The center of high and low p-in January in-NH
亚欧大陆
太平洋
高气压冷源
低气压热源
H
L
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
阿留申低压
冰岛低压
1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北半球1月份高低气压中心
北半球7月份大气活动中心 The center of high and low p-in July in-NH
-05
亚欧大陆
太平洋
低气压热源
H
高气压冷源
L
7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亚洲低压(印度低压)
夏威夷高压
亚速尔高压
南北半球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The d-of thermal PB-the north and the SH
北半球的陆地面积比南半球的大,且海陆相间分布,使纬向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为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南半球的海洋占绝对优势,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气压带基本呈带状分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压带、风带及其移动对气候特征的影响
一、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1、大气环流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指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特点:全球性、长期性、规律性
2、大气环流的成因及其意义
成因:不同纬度太阳辐射能量差异,造成高低纬间的热量差异
意义:促进高低纬之间和海陆之间的水汽和热量运输、交换,调整全球
的水热分布和平衡,影响全球的大气和气候。
3、气压带风带的形成
①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自传,不公转---形成单圈环流
形成过程:因为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一般随纬度的增高而减少,所
以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热量盈余,温度升高,低层空气膨胀上升,
并向高纬地区扩散,因而赤道的上空有空气流出,地面气压降低,形
成赤道低压带。极地地区终年热量亏损,气温下降,空气下沉,高空
的空气不断地流入补充,只是极地地区空气密度增加,形成极地高压
带。在近地面,极地为高压,赤道为低压,由于气压梯度力,空气由
极地高压带流向热带低压带;在高空,极地为低压,赤道为高压,空
气从赤道流向极地。这样空气互相补偿,循环流动,形成单圈环流。
如图
②假设地面均一,地球不公转,自转---形成三圈环流(以北半球为例:
低纬环流的形成过程:
赤道及其两侧接受太阳光热最多,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空气减少,气压降低。这样在南北纬5°之间的地区,就形成了一个低
压带,即赤道低压。赤道上升的暖空气在气压梯度力的作用下,在赤
道上空向北流向北极上空;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南风逐渐向右偏转
成西南风;到达北纬30°附近上空时偏转为西风。这样来自赤道上
空的气流在这里不断堆积下沉,使近地面气压升高,形成了副热带高
压带。从副热带高压带流出的气流,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
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北风逐渐右偏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东
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在赤道地区辐合上升。这样,便在赤道与
北纬30°之间形成低纬度环流圈。
中纬度和高纬度环流圈的形成:
在近地面,从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流出的一支气流,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逐渐偏转成西南风,称为盛行西风。北极及附近是纬
度最高的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最少,终年寒冷,空气下沉,形成
极地高气压带。从极地高气压带向南流出的气流,在地转偏向力影
响下逐渐向右偏转成东北风,称为极地东风。它与较暖的盛行西风
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而轻的气流爬升到冷而重的气流之上,形
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到高空,又分别流向副热带和极地上
空,从而形成了中纬度与高纬度环流,由于副极地上升气流到高空
即向南北方向流走,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
极地低气压带。
即三圈环流的形成,如图:
在南半球,同样存在着三圈环流。由于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是使气
流向左偏转,所以环流与北半球不同,但原理都相同。
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假设地表均一,地球自转,公转)与大
气活动中心(地表不均一,地球公转,自转)
1、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①原因: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
②规律:气压带风带的位置,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②夏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夏季,陆地上近地面的空气降温快,气压降低,形成热力型低压破坏
了副热带高压带的带状分布,让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导致陆地上的
低和海洋上的高压相间分布。
③冬季气压中心的分布
冬季,陆地上近地面的空气升温,气压升高,形成热力型高压,破坏
了低气压带的带状分布,使其仅仅保留在海洋上,导致陆地上的高压
和海洋上的低气压带相间分布。
三、季风
1、季风的概念
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的在较大范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有显著改
变的现象。
四、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风带对气候影响的基本原理
①高气压地区以下沉气流为主,不易形成降水,以晴朗天气为主,常年
在高气压控制下的地区气候往往是干旱的。
②低气压地区以上升气流为主,空气上升过程中冷却成云致雨,常年在
低气压控制的地区气候往往多雨或湿润的。
③信风带和极地东风带因为都是从较高纬度吹向较低纬度,行进过程中
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所以在它们的控制下降水偏少。
④西风带是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行进过程中气温降低,容易成云
致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是湿润的。
⑤由于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性移动,有的地区会被气压带风带交替控
制。
2、在不同气压带风带会出现不同的气候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