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七章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案)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目标: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南方与北方地区差异的重要性和意义。
过程:
简要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包括南方与北方地区差异的基本概念、组成部分、案例分析等。
3.地理情感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关注国家发展的情感,提高对地理环境、资源和文化的保护意识。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1.南方与北方地区地理分界线的划分及其特点。
2.南方与北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比较南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差异对经济发展和文化形成的影响。
2.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区域差异的能力。
-教师将提供阅读指导,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在学生有疑问时提供解答。
-学生可以尝试结合本节课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南方与北方地区差异的短文,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自然环境、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字数不限。
-教师将对学生提交的短文进行批改,提供反馈,并选取优秀作品在班级内进行分享。
具体拓展活动建议如下:
在案例分析环节,学生们能够积极参与讨论,但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在分析案例时,缺乏深入的思考和全面的视角。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引导学生如何从多个角度去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小组讨论环节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学生们在小组内能够有效沟通,共同探讨问题。但我也观察到,部分小组的讨论深度不够,可能是因为时间限制或者学生对于讨论主题的理解不够深入。未来,我会适当延长讨论时间,并提前提供更多的背景资料,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准备讨论。
3.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差异,如农业、工业、服务业等。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商务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下册》教材以商务星球为主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宏观的认识我国地理环境的平台。
本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通过对比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使学生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形象,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我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了初步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他们已经能够分辨我国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特点。
但针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他们可能还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说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提高他们的地理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讨论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特色和优势的认识,增强他们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环境、人文特点、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2.难点: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差异的原因,以及这些差异对当地居民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商务星球的主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案例,让学生通过分析案例,深入了解两地的差异。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商务星球的主题情境素材,包括图片、视频等。
2.准备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案例资料,用于分析两地差异。
3.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商务星球版】8年级地理下册:《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参考教案
《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参考教案【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海,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四大地理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区域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分布、界线及划分依据;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察判断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地理事物的划分方法。
(重点)
2、理解我国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难点)
3、了解我们的家乡山东省位于哪一区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美德。
(难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法、读图法、综合法、区域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播放视频我
国不同地区的自然景
学生先自己读图,然后同桌
之间相互指图交流讨论,然后再
到多媒体前展示记忆。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2 商务星球版
第五单元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用事例说明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了解在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下,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并能在南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图上找出其主要农作物与主要水果。
(重、难点)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能源、矿产方面存在的差异。
通过有关图片说明北方和南方地区在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
(重、难点)【教学模式】“新课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点拨归纳-有效训练”五步教学法。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法、读图分析法、比较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有关图文资料等。
【教学过程】【有效训练】1.下列分别是南方与北方居民主食的是()A.大米、谷子 B.高粱、玉米 C.面食、谷子 D.大米、面食2.张明说他们家每天早餐吃馒头、稀饭等,中餐和晚餐以面食为主,他们可能住在()A. 台湾省B. 广东省C. 湖北省D. 黑龙江省3. 造成南稻北麦、南柑北苹、南蔗北菜(甜菜)的主导因素是()A. 降水B. 河流C. 热量D. 地形4.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A.桃、菠萝、苹果 B.葡萄、哈密瓜 C.菠萝、柑橘、荔枝 D.苹果、香蕉、梨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南方和北方内部没有较大的景观差异 B.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三阶梯上C.南方地区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 D.南方农村水乡重要的运输工具是马车6. 关于我国的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叙述,错误的是()A. 南方地区的传统运动项目是游泳和赛龙舟,北方地区的是溜冰和滑雪B. 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北方地区的房屋一般墙体较厚,门窗较小C. 南方地区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水能资源比较缺乏D. 南方地区的地形以丘陵为主,北方地区的地形以平原为主7. 读景观图回答以下问题:⑴A图是我国地区的景观,该地区的耕地类型为为主,农村重要的运输工具是。
1.1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教学目标】1.在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从面积、人口、气候、地形、植被、土壤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
【学习重点】1.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类型有什么不同?2.举例说明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土壤类型有什么不同。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读图观察、启发式讲述、学生活动、探究法、比较法、归纳、综合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1)我国的四大地理区域分别是1.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_。
(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大致和_____mm的年等降水量线,冬季1月__ __℃等温线接近,沿山脉和河流分布。
学生活动:北方地区有苹果、梨、西瓜、桃、杏、葡萄等。
南方地区有桔子、香学生看图,回答老师的提问:②看清“太行山”东面是华北平原,西面是黄土高原。
2.怎样才能记住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区? 太行山黄土 高原西甲 东甲 东 北 平 原大 兴 安 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巫山雪峰山汛期短,汛期长,南、北方地区位于我国的东部地区,位置优越、气候适宜。
所以,虽然面积不到全国的一半,但人口众多。
北方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人口约占全国的55%。
南北方地区人口众多的原因主要是十分优越的季风气候。
那么,我国南、北方的气候又有哪些各自特点和不同呢?学生归纳:南方地区有丘陵地区的红壤和平原地区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水稻土。
长白山亚寒带针叶林 横断山脉的热带雨林黑土地:东北平原 质含量高,土壤肥沃,粮食生产稳定,是我国著名的粮仓,盛产玉米、大豆、高粱。
土【当堂达标】1.(目标2)南方地区以哪种气候类型为主 ( ) A.温带季风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寒带季风气候2.(目标1、2)下列地形区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内蒙古高原 B.华北平原 C.柴达木盆地 D.四川盆地3.(目标2)下列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B.年降水量在1600毫米以上C.山青水碧,鱼米之乡 D.风吹草低见牛羊4.(目标1、2)图5.4为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图,读图回答问题。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2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学案)备课人:授课人: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2、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3、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重点】南北方自然地理差异。
【学习难点】南北方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学习过程】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读图5.9,完成P8活动题,认识北方、南方的自然地理差异及原因。
二、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读图5.13,完成P10活动题1,认识北方、南方的人文地理差异及原因。
三、完成P8活动题2、3,思考北方、南方的自然差异对人文差异的影响。
一、选择题1.关于秦岭--淮河一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我国水田与旱地的大致界限B.是我国湿润地区与干旱地区的分界线C.是我国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D.是我国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2.下列关于我国北方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B.有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分布区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D.山脉主要有长白山、秦岭、大兴安岭3.北方地区主要的气候类型为()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热带季风气候4.下列地形区都位于南方地区的是()A.华北平原、云贵高原B.黄土高原、东南丘陵C.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平原D.四川盆地、东南丘陵5.南方地区的主要水果为()A.桃、菠萝、苹果B.葡萄、哈密瓜C.菠萝、柑橘、荔枝D.苹果、香蕉、梨6.下列关于南北方人民生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北方民居建筑注意防寒保暖B.南方民居建筑注意通风散热C.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较厚D.南方民居屋顶坡度较小,墙体高7.下列语句中,描写南方地区景观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D.远看是山,近看成川8.北方地区的居民主食为()A.大米B.小米C.面食D.玉米二、填字游戏(请根据南北方的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差异填写下列词语)1.耕地类型:南()北()2.粮食作物:南()北()3.糖料作物:南()北()4.气候灾害:南()北()5.交通运输:南()北()6.饮食习惯:南()北()7.工业结构:南()北() 8.民居建筑:南()北()9.武术专长:南()北() 10.方言种类:南()北()三、读“我国北方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A、_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D、____________。
1.6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教案(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册)
第五单元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理念】课堂开放、面向全体、多媒体手段、学习自主、合作探究、培养能力。
【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四大地理单元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在自然地理要素影响下,南方和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并能在我国主要农作物分布图上找出其主要农作物及主要水果。
(重点)(难点)2.了解南北方地区在能源、矿产方面存在的差异。
(重点)3.收集有关图片,说明北方和南方地区在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
4. 结合本课的学习,体会人地协调关系,树立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德育目标)【教学模式】三段式有效课堂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问题导学,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教具准备】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地形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物产图、《地理助学》等【教学过程】思考1.家乡的耕地以什么为主?主要农作物? 2.家乡的林地、草地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自然灾害以什么为主(出示目标)展示预习成果,提出问题困惑。
学生进入“问题——思考——探究——发现——解决问题”的探讨情景(读图片)北方以陆上交通为主,我市水运发达,与自然环境有何关系?受_____、_____、____等自然要素的影响,北方地区农业以_____为主,多数_____不足,_____严重。
南方_____丰富,以_____为主,是我国的__________。
完成表格。
耕地农作物作物熟制自然灾害水果北方旱地小麦甜菜一年一熟春旱苹果)南北方在_____、_____等方面也存在差异,北方_____、_____资源丰富,建立了_____、_____等工业基地。
方_____和_____丰富,建立追问①你还能说出北方地区其他生活和文化方面的特点?(如:食物南甜北咸等)3.南方景观图中农田多为_____,以种植_____为主,人们大多以_____为主食。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五单元 第2课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教案1 商务星球版
第五单元第2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在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下,南方和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上的差异,并能在北方和南方地区主要农作物分布图上找出其主要农作物及主要水果。
2.了解北方和南方地区在能源、矿产方面存在的差异。
3.收集有关图片,说明北方和南方地区在传统服饰、饮食习惯、民居风格等方面的地域文化特色。
【学习重点】1.南北方地区生产活动、生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比较法、图示观察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制作、地理助学。
地的民居建设。
南方:小桥、流水、人家!北方:冰天、雪地、林海!差异的认识!衔接与过渡[教师讲述]:由于受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影响,我国南方和北方地区在农业生产方式、物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并且人们要适应环境并受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地区在人文特点上也有着极大的不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南北方在生产活动和生活文化方面的差异。
比较与探究一、南北方地区生产活动的差异多媒体展示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教师讲述]:秦岭-淮河以北的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农业生产以旱作为主,多数地方水源不足,特别是春旱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多媒体展示南方地区主要物产分布[教师强调]: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水热资源丰富,以水田为主,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教师点拨]:要记住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的南北分布。
学生观看图片查找北方的主要农业物产分布。
学生观看图片查找南方的主要农业物产分布。
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的观看与阅读,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能力,比较记忆我国南北方地区的物产,都是人类与环境协调的结果,是因地制宜的产物!用最直观的图片,通过学生自我国南、北方地区的民居差异比较与探究[教师讲述]:红壤是在高温多雨环境中发育而成的,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一种低产土壤。
初二下册地理教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初二下册地理教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要求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结构分析教材的第二节和第三节是在第一节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四大地区的区域特征。
本节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内容涉及“总论”中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中国地形的分布和特点、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的河流以及中国的农业生产等知识。
1.本节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同属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与西部地区有明显的差异,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对于区域内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特征并没有一一罗列,而是用比较的方法,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本节教材对应《地理课程标准》中以下要求:在地图上找出秦岭、淮河,并说明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运用地图指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安排2课时。
【引入新课】1.中国区域地理知识是在中国总论的基础上讲述的,因此,所涉及的内容中很多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要抓住这一点,尽量采用简明生动的启发方式,帮助学生形成对区域知识的构建。
2.可以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直观地感到我国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
我国地域辽阔,区域差异明显,在教学中要突出区域特色。
【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案(新版)商务星球版1
第七章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课题】八下第七章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两大地理单元的范围,比较它们的自然地理差异。
●用事例说明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重、难点)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生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重点)3.通过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分组与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课本插图、多媒体PPT、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多媒体展示南、北方地区的典型景观图,并出现描述南北方地区的诗词,询问学生:这些诗词与景观图哪些是描述南方地区的?哪些描述北方地区的?导入新课,通过以前对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的学习,我们知道区域内部具有许多的共同性而区域间差异明显,今天我们就用比较法来具体学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差异。
学生看图思考。
学生预设回答:左一图是北方地区;右图是南方地区;左下图描述南方地区;右下图描述的北方地区。
通过对景观图片的分析,引起新课的学习。
一、南、北方地区自然地理的差异启发思考:阅读课本65—66页图文资料,结合南、北方地区的学习,我们应从哪些方面比较自然地理差异?多媒体展示,位置与地形图,引导学生思考: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位置和地形上有什么不同?(提示注意关注纬度位置范围)阅读课本,整体感知、讨论、思考、归纳:学生预设回答:认识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可以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比较。
学生观察:学生预设回答:(1)纬度位置与气候差异:北方:大致在34°N~53°N之间,属于温带季风让学生对学习区域自然环境差异有一个整体认识,并为后续学习做铺垫。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案商务星球版
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课型】活动课【课标要求】●知道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比较它们在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方面的差异。
【教学目标】1.从地理位置、地形、土壤、水文、植被等方面比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地理差异.2.举例说出南、北方农业生产、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合作竞学”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利用划分的小组,分割学习任务,通过小组交流统一明确答案,为下面的展示做准备。
衔接过渡刚才各组同学都做了积极充分的准备,下面我们将分组进行比较南、北方地区的区域特征的差异。
活动★安排“位置地形组"比较南、北方地区在位置、地形方面的差异。
教师画板图拓展提问:1。
在图中填出:秦岭—淮河、大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2。
在图中填出: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云贵高(位置地形组汇报)根据小组交流的答案,向全体同学讲解:南、北方地区以秦岭-淮河为界。
以北是北方地区,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比较平坦;以南是南方地区,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比较崎岖。
在图中填出山脉和地形区。
巩固南、北方地区的位置地形特征。
比较南、北方地区在气候、水文方面的差异。
出示图片,提问解析:出示图片:【提问】指图说出南、北方地区主要河流的名称。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读图分析代表南方地区的武汉年降水量大,雨季长,一月气温在0℃(气候水文组汇报)根据小组交流的答案,向全体同学讲解:北方地区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方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北方地区的河流则相反。
读图、理解、识记。
指图介绍:黑龙江、松花江、辽河、黄河、长江、珠江理解识记。
巩固南、北方地区的气候水文特征。
活动以上,所以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大,汛期长,无结冰期;北方河流则相反。
商务星球版八年级下南方地区活动课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
2.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3.通过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
4.训练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三、教学方法比较法,读图分析法。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经过先前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认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区域差异(二)讲授新课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1.展示不同区域的图片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播放录像资料。
提出问题:从图片或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哪些差异?为什么会有差异?2.这部分教材中的图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景观图,另一类是地理图表。
这部分教学活动应注重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
3.指导学生分别阅读哈尔滨和北京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引导学生得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征。
再将这样的特点与武汉和广州的气候进行对比,认识到南方比北方冬季气温高,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而且年降水量多。
同时为分析河流流量的特点和植被的特点打下基础。
4.由降水的特点引导到河流流量分析。
首先让学生明白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
商务星球版地理八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教案】.docx
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学目标】知识H标1 • 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白然环境影响,在牛产方式、住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而存在的切显差界。
3. 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內部的差界•性。
能力目标1. 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 培养学住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白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界性。
【教学方法】比较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课时安排】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询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界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利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讲授新课]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 5: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一一秦岭一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笫几级阶梯上?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深入)教师川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名称和大致范围展示屮国地形图,组织学生活动(1)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耍地形区,根据图片观察其特点。
(2)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河湖。
总结讲述:北方地区主耍有三大地形区,既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黄土鬲原。
南方地区有四大地形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东南丘陵、云贵高原。
北方的河流主要冇黑龙江、松花江、黄河;南方的河流有长江和珠江等,还冇鄱阳湖、洞庭湖等许多湖泊。
拓展:东北平原分布着肥沃的黑土,这里俗称“黑土地”,华北平原乂成黄淮海平原,是由黄土高原下来的泥沙沉积阳成,因而又称“黄土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五单元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第1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植被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
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
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教学难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教学方法
比较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一节,我们了解到利用地形、气候等综合指标,把我国分为四大地理区域,谁能说出这四大地理区域的位置和名称?答:略。
我们所划分出的区域是:两个区域间差异性较强,区域内则具有更多的共同性。
今天我们来具体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这些特点。
板书: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讲授新课]
大屏幕显示投影图:图5.9: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
在图中找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提问: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形的第几级阶梯上?
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
请同学们说出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分别是什么?
北方地区:高原、平原、山地。
南方地区:高原、盆地、平原、丘陵。
(教师在总结南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时,用鼠标在地图上说明其地形位置和大致范围)在大屏幕图中找出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等地,分别说出其位于南方地区或北方
地区。
(提问)哈尔滨、北京——北方地区;武汉、广州——南方地区。
同学们请看课本第7页图5.9中四地的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图,填表(大屏幕显示,
板书: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最冷月均温低于0℃
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最冷月均温高于0℃
活动1:(课文第8页活动第1题)
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
活动2:在图5.9中找出长江、黄河,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区域?(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老师点拨、引导学生看图5.9,比较长江、黄河流量过程线。
提问:哪条河流径流量大?(长江)
为什么?
学生思考后可以回答:流域内降水丰富。
(另外:支流多,汇水区域广也是原因之一,在此老师要适当给学生说明)
在这里我要向大家说明的是,这两条河流径流量的差异,可以做为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河流径流量的差异。
板书:北方地区:河流流量小
南方地区:河流流量大
思维发散:大家知道,水到0℃以下会发生什么现象呢?(结冰)那么冬季南方河流与北方河流有何差异呢?
南方河流一般不结冰;
北方河流冬季普遍有结冰现象。
下面请同学们看图5.9中两幅植被景观图。
比较南、北方地区植被类型的差异。
南方:常绿林。
北方:落叶林。
教师做适当解释:这是在北方地区的气候条件下,长期适应环境的表现。
板书:
典型植被类型
北方地区:温带落叶阔叶林
南方地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活动3:(课文第8页活动第2题)
分析形成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
(学生完成这个题目,可能有一定难度,教师要做适当的点拨、启发、引导)
承转:我们了解了南方与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不是它们区域内部就没有差别呢?
看图5.9:哈尔滨与北京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相同吗?答:不同。
图 5.10:东北林海雪原森林景观与华北温带落叶阔叶林景观相同吗?答:不同。
东北地区典型植被为针叶林。
比较图5.11海南岛植被与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相同吗?答:不同。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解了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等方面存在的显著差异,并了解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另外,同学们也了解到同一区域内部也有一定的差异。
关于这两个地区的差异还有许多,希望同学们留心“观察”“收看”“收听”或“阅读”……,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
[反馈练习]
1.填空
(1)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 mm等降水量线一致。
(2)秦岭—淮河一线是温度带与温度带、典型植被林与林的分界线。
(3)北方河流冬季普遍(结冰、不结冰),南方河流一般没有此现象。
(4)北方河流流量较,南方河流流量较。
2.判断
(1)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间差异性较大,区域内部特征完全相同。
(2)南、北方地区的自然差异是由气温这一要素引起的。
(3)北方地区最冷月的气温都低于0℃。
(4)下雪天不可能在南方出现。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