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二.doc

合集下载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四课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2、熟读成诵,理解其艺术手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水平,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艺术特色。

2、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水平,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赏析

教学用具

课本音频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在他的《诗品》中说:“惊心动魄,可谓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句话说的是什么吗?评价的就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十九首》的名篇《涉江采芙蓉》,去体味“一字

千金”的魅力。

二、目标展示

1、注重意向分析,理解诗歌内容。

2、熟读成诵,理解其双关的修辞手法和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古代诗歌鉴赏水平,初步掌握通过意向分析来鉴赏诗歌的方法。

三、《古诗十九首》简介

《古诗十九首》,组诗名,是乐府古诗文人化的显著标志。为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十九首编入《昭明文选》而成。

《古诗十九首》深刻地再现了文人在汉末社会思想大转变时期,追求的幻灭与沉沦,心灵的觉醒与痛苦。艺术上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天然浑成的艺术风格。同时,《古诗十九首》所抒发的,是人生最基本、最普遍的几种情感和思绪,令古往今来的读者常读常新。

《古诗十九首》的影响:

一是它继承了《诗经》以来的优良传统,为建安诗风的出现作了准备。

二是它是汉代诗歌由民间文学过渡到文人创作出并现繁荣局面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三是它将五言抒情古诗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体系。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理解并背诵《涉江采芙蓉》全文;

(2)了解作者李白及其生平事迹;

(3)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僻字词的含义;

(4)分析并欣赏诗歌中的意象、节奏和韵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学会运用诗歌中的修辞手法进行创作;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理想追求的执着;(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 《涉江采芙蓉》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背诵;

2. 作者李白及其生平事迹的了解;

3. 诗歌意象、节奏和韵律的分析欣赏。

教学难点:

1. 文中生僻字词的含义掌握;

2. 诗歌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3. 对作者情感态度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简要介绍李白及其生平事迹;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2)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诗歌背景及生僻字词的含义。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及表达技巧;(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诗歌解析

(1)解析诗歌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

(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作者情感。

5. 欣赏与拓展

(1)让学生欣赏其他李白的诗歌,体会其创作风格;(2)进行诗歌创作练习,运用所学修辞手法。

四、作业布置

1. 背诵《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教案(3篇)

涉江采芙蓉教案(3篇)

涉江采芙蓉教案(3篇)

《诗》之《涉江采芙蓉》教案篇一

教学目标:

1.鉴赏汉、魏、晋诗歌的情趣和艺术魅力。

2.了解五言诗的特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这三首诗。

3、培养学生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可以突出重点,不必求全。

4、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培养学生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字词过关,读懂诗歌,对诗歌的初步鉴赏。

教学方法:朗读、品读、比较、探究。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由回顾“诗歌(古风)发展脉络”导入新课:

我在刚学过的《孔雀东南飞》一课中给大家归纳过“诗歌(古风)发展脉络”这一知识点,不知同学们还有印象吗?即《诗经》,楚辞,乐府民歌。由于当时只学到乐府民歌的代表作《孔雀东南飞》,所以只归纳到

此。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诗歌(古风)的又一个重要阶段,《古诗十九首》。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齐读。

2、教师范读。

3、一生朗读,师生评价。

4、整体感知:

全诗抒发了游子思念亲人(妻子)、思念家乡的情感。

1、2句:涉江郊游采摘芙蓉

3、4句:人在远方心愿难遂

5、6句:回望故乡长路漫漫

7、8句:天各一方忧伤难遣

三、深层鉴赏《涉江采芙蓉》

《涉江采芙蓉》这首诗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一

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起首四句是平缓的叙述。“芙蓉”“兰泽”“芳草”等语,让人顿感

抒情主人公形象的稚洁以及所表达的感情的纯洁、美好,这是“以乐衬哀”的手法。“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这两句自问自答,语气也是较为

缓和的,不过“远道”一词已为下面的情绪转折透露出一些消息。五六两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章:课程简介

1.1 课程背景

《涉江采芙蓉》是一首描绘江南水乡美景的古诗,通过对江边荷花、江水、阳光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本节课将通过学习这首古诗,让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丽风光,体会诗人情感。

1.2 教学目标

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涉江采芙蓉》。

2.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景。

3. 分析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第二章:教学内容

2.1 教学重点

2.1.1 熟读并背诵古诗《涉江采芙蓉》。

2.1.2 分析古诗中的意象,描绘江南水乡美景。

2.1.3 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2.2 教学难点

2.2.1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描绘江南水乡美景。

2.2.2 分析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第三章:教学方法

3.1 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3.2 描绘法: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绘出江南水乡的美景。

3.3 情感体验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美好愿望。

4.1 导入新课

介绍古诗《涉江采芙蓉》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2 朗读古诗

让学生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其韵律美。

4.3 解析意象

分析古诗中的意象,如江、荷花、阳光等,引导学生描绘江南水乡美景。

4.4 分析情感

讨论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5 总结拓展

让学生谈谈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行情感升华。

第五章:作业布置

5.1 熟读并背诵古诗《涉江采芙蓉》。

5.2 回家后,尝试自己描绘一幅江南水乡美景图。

5.3 写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这首诗的理解和感悟。

高中语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丰城九中高一语文傅小丽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古诗十九首》的相关常识。

2.反复诵读,疏通文意,感悟诗歌的思想并且背诵全文。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展开想象,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体悟诗中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课文。

2.分析诗歌意象,体悟诗中情感,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多角度的解读诗歌,理解诗歌中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

诵读法,合作探究法,联想法、比较法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多媒体展示丰富多彩的古典游子诗之名句,主要是训练学生拓展迁移能力,学会用类比的方法鉴赏诗歌)

中国诗词文化博大精深,题材多种多样,内容也十分丰富。其中也不乏很多反映游子羁旅异地他乡、思念故乡和亲人的游子诗。下面请同学们回忆并背诵以前学过的游子思乡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写了诗人看见明月而引发思乡之情。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描绘一幅萧瑟悲凉的秋景图来塑造一个漂泊异乡孤苦伶仃寂寞惆怅的诗人形象。

二、朗诵(通过多媒体播放配乐朗诵,培养学生朗诵五言诗的基本能力,同时扫除字音障碍)

1.要求学生注意断句和朗读语气。断句: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字格式或者二一二字格式,教师可示范。因本诗是游子思亲诗,最后一句直接点出了本诗的情感基调,“忧伤以终老”那种两人相亲相爱但却不能相守的分离之情应是伤感的,凄楚的,所以同学们怎样读才能读出这种情感呢?(缓慢、悠长、哀伤的语气)

2.再听录音,正音。

字音:遗wèi赠与,送给如:遗之千金还huán

3.再听学生集体朗诵、自由朗诵,教师点评。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通用2024)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通用2024)
反馈收集
定期收集学生、教师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反馈意见,了解课程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
课程调整
根据收集到的反馈意见,对课程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改进,如调整 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等。
持续优化
不断关注教育领域的新发展和新技术,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技术融 入到课程中,实现课程的持续优化和更新。
THANKS FOR WATCHING
激发学生兴趣和参与度提升
01
设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奖励机制
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同时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和兴趣。
02
增加实践性和趣味性内容
通过增加实践性和趣味性内容,如实地考察、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涉江采芙蓉的知识和技能。
0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和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学生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
主人公想象恋人也在思念自己,回望 故乡,但长路漫漫,相会无期。表达 了主人公内心的惆怅和无奈。
表达了主人公采摘芙蓉的目的——送 给远方的恋人,展现了主人公对恋人 的思念之情。
文本风格与特点分析
风格清新自然
本文采用民歌体,语言质朴自然, 风格清新。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 主人公的行动,表达了纯真而深 沉的爱情。
通过讲解、讨论、示范等 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 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和美 感。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共3篇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一必修上)1

《涉江采芙蓉》是唐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一首词,用细腻的笔触和华美的语言描述了芙蓉镇江美景和女子阅读诗文的情景。这首词既有文学价值,又有风景描写和思想哲理,是中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统编版高一必修上,该词作为文学名篇进行学习。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本文为大家呈现《涉江采芙蓉》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李清照及其词作的背景和特点;

2.懂得运用修辞手法描写风景,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3.能够理解词句所表达的情感、思想,提高语文表达和思维能力;

4.能够体会古代女子的文化境遇和文化自觉;

5.积极探究女性之间的情感和友情。

二、教学内容

《涉江采芙蓉》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先放了一张芙蓉镇江的图片,问学生:“你们看到的景色如何?你们是否意识到在读李清照的词时,我们所想象的美景就在这里?”。教师通过调整学生视角,加深学生对于芙蓉镇的认识,为学生进入课堂做铺垫。

2.讲解李清照的背景和词作特点

教师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简要介绍李清照的生平和创作特点。教师指出:“李清照的词体现了女性的特色和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她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深切感受”。并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的相关资料,回忆掌握她的词作特点。

3.解读《涉江采芙蓉》

教师进一步请学生阅读《涉江采芙蓉》,并在课前“看词说景”,指导学生查找通过具体描写表现景色的词句,如“翠梧丹桂质朦胧”,“云鬟峨峨五峰高”,“质本洁而名利华”,“富贵童颜,浮华川谷间”。接着,教师对于每一句话进行解读,让学生明确句子的含义和她们所表达的思想。

涉江采芙蓉的教案

涉江采芙蓉的教案

涉江采芙蓉的教案

第一章:导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涉江采芙蓉》这首诗的背景和作者。

2. 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内容:

1. 介绍诗人谢灵运及其创作背景。

2.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教学步骤:

1. 引入诗人谢灵运的背景和创作背景。

2. 朗读《涉江采芙蓉》这首诗。

3.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第二章:诗意的描绘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描绘手法。

2. 引导学生感受诗意的美丽和深情。

教学内容:

1.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描绘手法。

2. 感受诗意的美丽和深情。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描绘手法。

2. 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意的美丽和深情。

第三章: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诗的节奏与韵律。

2.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验诗的节奏与韵律。教学内容:

1. 分析诗的节奏与韵律。

2. 体验诗的节奏与韵律。

教学步骤:

1. 分析诗的节奏与韵律。

2. 引导学生朗读并体验诗的节奏与韵律。第四章:诗歌的主题与情感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诗的主题与情感。

2. 引导学生感受诗的主题与情感。

教学内容:

1. 分析诗的主题与情感。

2. 感受诗的主题与情感。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分析诗的主题与情感。

2. 让学生朗读并感受诗的主题与情感。

第五章:创作与表达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习诗的创作技巧。

2. 引导学生通过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内容:

1. 分析诗的创作技巧。

2. 创作与表达。

教学步骤:

1. 引导学生分析诗的创作技巧。

2. 让学生进行诗歌创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第六章:诗歌的比较与分析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2)运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探讨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体会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分析。

3. 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课件。

2. 相关参考资料和文献。

3. 学生分组合作所需材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涉江采芙蓉》的背景和作者。(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意境。

2. 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探究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2)教师引导学生分享学习成果,解答疑问。3. 合作探讨

(1)学生分组合作,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

4. 欣赏与感悟

(1)学生分享对诗中意境和情感的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5. 拓展延伸

(1)学生举例其他类似诗歌,进行比较分析。(2)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6. 小结与作业

(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小结。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下面是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的《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感受诗歌的思想内涵;

3、运用想象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

[教学重、难点]

1、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钟嵘《诗品》:‘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从内容看,主要写的是作者失意

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3.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什么?这对全诗意境的营造有什么作用啊?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荷花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优秀教案

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

1.1 教学目标

1.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并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1.2 教学内容

1.2.1 课文简介:介绍《涉江采芙蓉》的作者、背景和创作背景。

1.2.2 诗歌解析:分析《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1.2.3 鉴赏技巧:教授如何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

2.1 教学重点

2.1.1 掌握《涉江采芙蓉》的诗意、诗境和诗意。

2.1.2 培养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能力。

2.2 教学难点

2.2.1 理解《涉江采芙蓉》中的隐喻和象征手法。

2.2.2 深入领会诗人的情感表达。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教学方法

3.1.1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涉江采芙蓉》,理解诗意。

3.1.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1.3 分析讲解:教师对诗歌进行详细解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

3.2.1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乐等资料。3.2.2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涉江采芙蓉》的背景信息。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

4.1 教学步骤

4.1.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涉江采芙蓉》的作者和背景。

4.1.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意。

4.1.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分析并欣赏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诗词,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

1. 诗文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关键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3. 诗意境界的分析和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诗中古代文化知识的把握。

2. 诗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课件。

2. 学生学习资料。

3.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背景及诗歌创作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涉江采芙蓉》,提问学生对题目的理解。

2. 自主学习:

(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2)学生通过自学,理解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式。

3. 合作探讨:

(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欣赏:

(1)引导学生从意境、情感等方面欣赏诗歌。

(2)教师举例分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

5.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以及对诗中情感的深入体会。

6. 课后作业:

(1)熟读并背诵《涉江采芙蓉》。

(3)调查了解家乡的相关文化,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拓展:

1. 对比分析:让学生选取其他表现家乡、亲情的古诗词,与《涉江采芙蓉》进行对比分析,谈谈各自的特色和表达方式。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涉江采芙

蓉教案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涉江采芙蓉教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 了解关于《古诗十九首》的文学常识;

(2)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 提高诗歌鉴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多角度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描摹诗歌的艺术画面,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品味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情感;

(2) 鉴赏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引导学生接受诗中高尚而纯真的情感熏陶;

(2) 树立学生健康的人生观,尤其是其中的爱情观和苦难观。

教学重、难点:

(1)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摹诗歌画面;

(2) 抓住诗歌意象来解读诗歌主旨,培养诗歌鉴赏能力。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这条有着五千年历史浩荡诗歌长河中,既有像唐诗这样的波澜壮阔的河段,也有像宋词这样的风光万千的河段,然而在它的上游有一条美丽而清澈的小溪,她虽然流量不大,却永远散发着隽秀夺目的光辉,她就是——《古诗十九首》。

我们刚才欣赏的这首歌就是根据《古诗十九首》中的《涉江采芙蓉》改编而成的。请同学们翻开课本26页,我们来学习《涉江采芙蓉》。(板书)(幻灯片1)

二、文学常识介绍

大家看一下课下注释,《涉江采芙蓉》选自哪部作品?

幻灯片2:介绍内容及艺术表现手法。

幻灯片3:对其评价。

三、诵读品味(幻灯片4)

1、咱们学习诗文,“多读”是非常重要的,朗读能发展你的思维,激发你的情感,加深理解。那么首先我们齐读一遍这首古诗。(读后正音)

2、我们听一遍朗诵录音,初步品味本诗语言和思想感情。(评价录音。要咬字清晰。速度宜慢不宜快。)

2024年度《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2024年度《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
的问题并进行改进。
2024/3/23
24
结果性评价方法应用
通过考试或测验的方式,检验学生对 《涉江采芙蓉》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给出相 应的等级或分数,以便学生了解自己 的学习成果。
2024/3/23
分析学生的作业或作品,评估学生在 理解、应用和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25
反思性评价报告撰写
2024/3/23
20
创意写作任务布置和点评
写作任务布置
要求学生以《涉江采芙蓉》为灵 感来源,创作一篇与诗歌主题相 关的短文或故事。鼓励学生发挥 想象力,创作出有独特视角和情
感的作品。
写作过程指导
教师可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构思 方法,如如何设置情节、塑造人 物形象等。学生可在小组内讨论 和交流创作思路,互相启发灵感
01
《涉江采芙蓉》是汉朝汉乐府的 一首佳作。作品描绘了人们涉江 采摘芙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 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
02
作者不详,汉乐府诗歌多来自民 间,这首诗歌以生动的景象和朴 素的语言展现了汉朝时期的社会 风貌和人民的精神风貌。
4
教学目标与要求
Fra Baidu bibliotek
01
02
03
知识目标
了解《涉江采芙蓉》的背 景、作者及诗歌风格;掌 握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及 表达技巧。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 教案教学设计

涉江采芙蓉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涉江采芙蓉》。

(2)理解并掌握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分享,提高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2)运用想象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

1. 诗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准备

1. 教师讲解PPT。

2. 诗歌全文及其注释。

3. 相关古代文化知识资料。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a. 激发学生兴趣:展示一朵美丽的荷花,引导学生欣赏其美丽。

b. 提问:你们知道与荷花相关的诗词吗?

c. 导入《涉江采芙蓉》诗歌的学习。

2. 诗歌朗读与背诵(10分钟)

a. 学生齐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b. 教师指导学生朗读,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c. 学生自主背诵诗歌。

3. 诗歌内容解析(10分钟)

a. 教师讲解诗歌的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诗人情感。

b.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c.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诗歌意境与情感欣赏(10分钟)

a.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b.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和联想,深入体会诗歌意境。

c. 学生展示自己创作的与诗歌相关的作品(如绘画、书法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涉江采芙蓉》教学设计之二-

大家知道这个评价说的是什么吗?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体味一下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评价如此之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三、诗歌鉴赏品味

1、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表达感情的方式是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提示:方式是试图采摘芙蓉,目的是遗远方的同心者)

明确:中国人民很早对于自然就有很深的爱好,对自然的爱与对人的爱往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古代人送给最亲爱的人的礼物往往不是什么金银珠宝,而是一株花或是一棵芳草,送别时总是折一枝柳条送给远行的人,远行的人为了表示对好朋友的思念,逢到驿使就托带一枝梅花给他。这种生活情调是简朴的,也是美好的。正如王维的《相思》所写: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采花折柳,这正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2、诗歌描写多芳草的兰泽有什么艺术作用?

明确:这是环境描写,意在从侧面烘托主人公形象的雅洁和所表达感情的纯洁和美好。

3、三、四句一问一答,在诗歌中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诗歌讲究起、承、转、合,这两句在结构上是暗转

过渡,为表现主人公的情绪由欢欣洋溢转变为下面的黯然销魂作铺垫。

4、诗人真是看到芙蓉芳草才想到所思在远道的吗?如果不是,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

提示:所思是时时刻刻在他心头的,涉江采芙蓉也是为了她,如果诗首就开门见山地把她表出,诗就平淡无味了。这句话是全诗发展的顶点,顶点同时也是转折点,一方面替上文的发展暂时作一结束,一方面为下文的发展作一伏线,所以照例是要摆在中间的。

5、五、六句的还顾、漫浩浩具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还顾一词,动作性和画面感很强,可以清晰地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忧愁、怅惘的形象和心情。漫浩浩一词是写主人公与环顾所见旧乡的距离,给人以路途绵延无尽的感觉。这两个词含蓄地传达了主人公极度痛苦的心情,可是,这两句并没有直接点明主人公的痛苦,这样就给读者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具有含蓄不尽的艺术效果。

6、最后两句除了表达主人公黯然痛苦的心情,还能体会到什么?

明确:还能让人深切地感受到两个彼此相爱的人的真挚笃厚的感情。因爱之深才思之深,因爱之长久才有终老之忧伤。

7、试对这首诗的艺术特点加以概括。

明确:一是意境高洁、清幽;二是含蓄不尽,余味悠长。

四、问题探究

关于《涉江采芙蓉》,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男性,涉江者和环顾者都是男子,也有人认为抒情主人公是女性,涉江者是女子,还顾者则是所思的男子。你怎么看?(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不求统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