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狂背
最新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考研整理-超全版)(每章都分为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分(重要部分考的几率70%,非重要30%))第三章重要部分1.海水:是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902年盐度定义(07、09):1kg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恒定的。
3.氯度(08):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以符号‰来表示。
4.标准海水(09):氯度值为19.374‰,对应盐度值为35.000‰。
5.盐度与氯度关系式(07):S‰=0.030+1.8050Cl‰6.热容: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J/℃。
7.比热容:单位质量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g/K,J/Kg/℃。
8.热膨胀系数: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外,还会发生体积热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
9.比容:单位体积的质量。
10.位温(08):海水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此时的相应密度称为位密。
11.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
12.绝热变化(15):在海水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
上述海水微团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3.饱和水汽压:对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14.海水渗透压:如果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1.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
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
2.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
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3.溶解氧的补偿深度:从海水的一个水柱来看,光合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光线的强弱,在
近表层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在某一个深度下,溶解氧的生产量恰好等于消耗量时,该深度称为溶解氧的补偿深度4、碳酸盐补偿深度:海洋中碳酸钙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
5、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间存在着持续的动量、热量和物质的交换,彼此互为影响的过程。
6、浓缩系数:指的是某种污染物质在生物体(或某个组织)内的浓度与相同重量海水污染物质浓度的比值。
7、海洋生产力:海洋生物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
8、气压梯度力: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净压力,分为垂直和水平分量。
9、两极同源:主要指同一属种两个极为相近的种类分别分布在南极(温带)和北极(温带)海域,而不见于低纬度海域的动物。
10、死水”现象:船只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11、涌浪:风平息后海面上仍然存在的波浪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的波浪。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狂背.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这个是我整理出来的可能会考的名词解释,括号里是历年出过的题目)第三章1.海水:是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902年盐度定义(07、09):1kg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恒定的。
3.氯度(08):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以符号‰来表示。
4.标准海水(09):氯度值为19.374‰,对应盐度值为35.000‰。
5.盐度与氯度关系式(07):S‰=0.030+1.8050Cl‰6.热容: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J/℃。
7.比热容:单位质量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g/K,J/Kg/℃。
8.热膨胀系数: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外,还会发生体积热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
9.比容:单位体积的质量。
10.位温(08):海水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此时的相应密度称为位密。
11.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
12.绝热变化(15):在海水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
上述海水微团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3.饱和水汽压:对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14.海水渗透压:如果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
但盐分子不能透过。
那么淡水一侧的水就会慢慢渗向海水一侧,使海水一侧压力增大,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边的压力差,称为渗透压。
海洋科学导论海洋学基础重点知识
海洋科学导论重点知识第一章1.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以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研究对象:海洋---海水、海水的组成、海洋生物以及海洋的边界(海洋沉积、海底岩石圈,河口、海岸带,海面上的大气等)。
研究内容:海水的运动规律、海洋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理论、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军事活动应用研究等。
2.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是什么?1) 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
2)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 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相似问题:海洋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①海洋科学研究对象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②海洋中水---汽---冰的转化时刻都在进行;③海洋作为一个自然体系,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
3. 海洋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是什么?有哪些主要类型?·分布特点:深海锰结核以锰和铁的氧化物及氢氧化物为主要组分,富含锰、铜、镍、钴等多种元素。
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其次是大西洋和印度洋水深超过3000米的深海底部。
以太平洋中部北纬6°30′~20°、西经110°~180°海区最为富集。
世界96%的锆石和90%的金红石产自海滨砂矿。
复合型砂矿多分布于澳大利亚、印度、斯里兰卡、巴西及美国沿岸。
金刚石砂矿主要产于非洲南部纳米比亚、南非和安哥拉沿岸;砂锡矿主要分布于缅甸经泰国、马来西亚至印度尼西亚的沿岸海域。
中国近海水深小于200米的大陆架面积有100多万公里,某中含油气远景的沉积盆地有7个:渤海、南黄海、东海、台湾、珠江口、莺歌海及北部湾盆地,总面积约70万公里,并相继在渤海、北部湾、莺歌海和珠江口等获得工业油流。
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广东和台湾沿岸有丰富的海滨砂矿,主要有金、钛铁矿、磁铁矿、锆石、独居石和金红石等。
·主要类型:滨海砂矿、海底石油、磷钙石和海绿石、锰结核和富钴结壳、海底热液硫化物、天然气水合物等4. 海的主要特点1) 深度较浅,一般在2000m以内;2) 海洋水文要素受大陆影响,有明显的季节变化;3) 水色低,透明度小,无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潮汐由大洋传入,潮差显著;4) 有自己的海流环流形式。
《海洋科学导论》笔记
《海洋科学导论》笔记一、海洋科学概述海洋科学是一门研究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海洋的科学。
它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科学的研究目标是揭示海洋的奥秘,了解海洋的生态环境,以及探索人类与海洋的相互作用。
二、海洋的物理性质1. 地球上的海洋:地球表面的海洋是一个广阔的领域,平均深度约为3700米。
海洋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至99%。
2. 洋流:洋流是海洋中大规模的水流,它们的形成受到地球自转、温度、盐度、地形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洋流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3. 潮汐:潮汐是指由于月球和太阳的引力作用,引起的海平面周期性的升降现象。
潮汐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都有重要影响。
三、海洋的化学性质1. 溶解气体:海洋中溶解的气体主要有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
这些气体的含量和比例对海洋的化学性质和生态系统的运行都有重要影响。
2. 盐分:海洋中含有大量的盐分,主要是氯化钠。
盐分的分布和变化对海洋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都有重要影响。
四、海洋的生物性质1. 浮游生物:浮游生物是海洋中的小型生物,包括浮游植物和动物。
浮游生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海洋食物链的基础。
2. 鱼类:鱼类是海洋中的脊椎动物,种类繁多。
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角色,是其他生物的食物来源之一。
3. 珊瑚礁:珊瑚礁是海洋中的一种特殊生态系统,由珊瑚虫和其他生物共同构成。
珊瑚礁是地球上最古老、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对维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
五、人类与海洋1. 资源开发: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包括渔业资源、石油、天然气等。
人类对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2. 污染:人类活动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不断排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包括塑料垃圾、油污、有毒化学物质等在内的污染物已经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最新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考研整理-超全版)(每章都分为重要部分和非重要部分(重要部分考的几率70%,非重要30%))第三章重要部分1.海水:是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902年盐度定义(07、09):1kg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恒定的。
3.氯度(08):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以符号‰来表示。
4.标准海水(09):氯度值为19.374‰,对应盐度值为35.000‰。
5.盐度与氯度关系式(07):S‰=0.030+1.8050Cl‰6.热容: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J/℃。
7.比热容:单位质量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g/K,J/Kg/℃。
8.热膨胀系数: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外,还会发生体积热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
9.比容:单位体积的质量。
10.位温(08):海水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此时的相应密度称为位密。
11.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
12.绝热变化(15):在海水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
上述海水微团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3.饱和水汽压:对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14.海水渗透压:如果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Lithosphere岩石圈:软流圈以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地壳与地幔的M面夹在岩石圈内部。
2.Mid-ocean ridge and rise systems洋中脊及隆起系统:贯穿洋盆的一系列海底山脉,延伸可达65000km,比临近的隆起高2-3km,一般宽1000-3000km。
若这些山脉陡峭狭窄则称为洋中脊,若平缓且宽则为隆起。
洋中脊有中央裂,而隆起则没有中央裂谷而是延中央抬升。
延洋中脊及隆起轴向有宽约2km的狭窄火山带。
洋中脊是离散型板块边界,板块相互远离形成新的地壳。
3.Ocean trenches海沟:海底狭窄陡峭的深沟。
深6000-11000km,主要分布在太平洋,一些海沟在火山岛链附近,一些则分布在中美及南美边缘。
海沟是汇聚型板块边界,相向运动形成消减带消灭旧地壳。
4.Transform fault(转换断层)Fault with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connecting the ends of an offset in a mid-ocean ridge. Some plates slide past each other along a transform fault.The opposite sides of a transform fault are two different plates that are mov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5.Divergent plate boundaries(离散板块边界):plate boundaries diverge or move apart at the mid-ocean ridge where new lithosphere is formed. Convergent plate boundaries(汇聚板块边界): At the trenches, plate converge, or move toward each other, destroying old lithosphere at subduction zones.6. Hot Spots(热点)Scattered around the Earth are approximately forty fixed areas of isolated volcanic activity.Hot Spots periodically channel hot material to the surface from deep within the mantle, and may form a volcanic peak, or seamount, directly above, or may produce a broad swelling of the ocean floor or the continent.Hot spots may also resupply the asthenosphere, which is constantly cooling and becoming attached to the base of the lithosphere, thickening the plates.7.Rift valleyTrough formed by faulting along a zone in which plates move apart and new crust is created, such as along the crest of a ridge system.8.Rift zoneA region where the lithosphere splits and separates allowing new crustal material to intrude into the crack or rift.9. polar wandering curveA plot of the apparent location of the Earth’s north magnetic pole as a function of geologic time.10.Turbidity currentMoving flows of sediment and water.Travel at speeds up to 90km per hour and carry in suspension up to 300kg of sediment per cubic meterFast-moving avalanches of mud, sand, and water that flow down the slop, eroding and picking up sediment as they gain speed.11.TurbiditeSediment deposited by a turbidity current, showing a pattern of coarse particles at the bottom, grading gradually upward to fine silt.12. GuyotsSubmerged, flat-toped seamounts.Seamounts, Steep-sided volcanoes rising abruptly and sometimes piercing the surface to become islands13. Atoll(环礁)When a seamount pierces the sea surface to form an island, it provides a base on which the coral can grow.If the seamount sinks of subsides slowly enough, the coral continues to grow upward at a rate that is not exceeded by the rising water.If the process continues, eventually the seamount disappears below the surface and the coral reef is left as a ring, or atoll.D (carbonate compensate depth碳酸盐补偿深度)深海底分布着大面积的碳酸盐沉积,但碳酸盐随着水深溶解度加大,在一定的深度上,从上覆水层沉降而供应的碳酸盐和溶解而失去的碳酸盐数量相等,这个深度就称为碳酸盐补偿界面。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
海洋科学导论知识点总结海洋科学是研究海洋的综合性科学,涉及海洋地质、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以及海洋资源等多个方面。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0%,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环境。
了解海洋科学,不仅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地球的自然环境,还可以为我们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海洋科学的主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海洋地质海洋地质是研究海洋地球化学以及地质历史的科学。
海底地质构造是研究海洋地壳和地幔结构的科学。
海底地形是研究海底的地形特征的科学。
地球化学是研究海水和海底沉积物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的科学。
海洋磁性是研究海底的地磁特征的科学。
2. 海洋物理海洋物理是研究海洋的物理特性和规律的科学。
海洋动力学是研究海洋水流、潮汐和波浪等动力学过程的科学。
海洋热力学是研究海洋的热量传输和温度分布的科学。
海洋光学是研究海洋水体中的光传播和吸收过程的科学。
海洋声学是研究海洋中声波传播和反射等现象的科学。
3. 海洋化学海洋化学是研究海水中化学成分和化学过程的科学。
海水成分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分布和浓度的科学。
海洋化学循环是研究海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迁移和转化过程的科学。
海洋污染是研究海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来源、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态化学是研究海洋生态系统中化学过程和生物过程的相互作用的科学。
4. 海洋生物海洋生物是研究海洋生物种类、分布和生态学特征的科学。
海洋生态系统是研究海洋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科学。
海洋生物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可利用的生物资源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科学。
海洋保护是研究海洋中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的科学。
5.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是研究海洋中各种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石油是研究海洋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利用的科学。
海洋矿产是研究海底矿物资源的分布和勘探开发的科学。
海洋渔业是研究海洋中各种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科学。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
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海洋科学导论复习提纲一、填空题1. 2.1.3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大圈层构成。
2. 2.2.2海洋的划分------ 世界大洋通常被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所组成。
3. 2.3.2大陆边缘------ 太平洋型大陆边缘活动性可分为(岛弧亚型)和(安第斯亚型)两种类型。
4. 2.3.2大陆边缘------ 大陆边缘是(大陆)与(海洋)之间过度带组成,其构造活动性分为(稳定性)和(活动型)两大类。
5. 2.3.2大陆边缘------ 稳定性大陆边缘是由(大陆架)、(大陆坡)和(大陆隆)三个部分组成。
6. 2.5.4大洋沉积-----海洋沉积分类具体是指(水深分布)、(成分粒度)和(成因)沉积三种主要形式类型。
7. 大洋盆地形成和演化为(胚胎期)、(幼年期)、(成年期)、(衰退期)、(终了期)、(遗恨期)六个阶段,即Wilson旋回。
8.现代陆架分布的沉积物是(残留沉积)、(现代沉积)、(准残留沉积)三种物质构成。
大洋沉积物按成因分类可划分5种类型,分别为(远洋粘土)、(钙质生物)、(硅质生物)、(陆源碎屑)、(火山碎屑沉积)。
9.边缘海盆的形成演化为(残留型)、(大西洋型)、(陆缘张裂型)、(岛弧张裂型)四个类型。
10. 7 .1.2 潮汐不等和潮汐类型-----海洋学通常将潮汐类型分为(正规半日潮)、(不正规半日潮)、(正规日潮))、(不正规日潮))四种类型。
11. 3.2.1海冰形成和类型------按结冰期过程的发展阶段冰型可分为(初生冰)、(尼罗冰)、(饼状冰)、(初期冰)、(一年冰)、(老年冰)五种类型。
12.海水中的放射性同位素来源于(天然放射性核素)和(人工放射性核素)。
13.天然放射性核素由(三大天然放射系铀系、锕系、钍系)、(宇宙射线与大气元素或其他物质作用的产物)、(海洋中不成系的长寿命放射性核素)三个部分组成,共49种元素。
海洋科学导论——整理后
名词解释第一部分名词解释:潮汐: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叫做潮汐现象,习惯上把海面铅直向涨落称为潮汐,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称为潮流。
平太阳日:天文学上假定一个平太阳在天赤道上(而不是在黄道上)作等速运行,器速度等于运行在黄道上真太阳的平均速度,这个假想的太阳连续两次上中天的时间间隔,叫做一个平太阳日。
风暴潮:是来自海上的一种巨大的自然界的灾害现象,系指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所招致的海面异常升高的现象。
朔望月:月球从新月(或满月)位置出发再回到新月(或满月)位置的时间间隔,叫做朔望月。
岩石圈:是指软流圈之上的刚性固体物质层,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刚性岩层,是一个力学概念,具有力学上的统一性和实在性,可以对机械应力作出刚性反应。
海底峡谷:主要在大陆坡上,头部多延伸至陆坡上部或陆架上,甚至接近海岸线,谷轴弯曲,支谷汊道甚多,形似陆上的峡谷。
天然气水合物:是近20年发现的一种新型海底矿产资源,它是由碳氢气体和水分子结合而成的冰晶状固体化合物。
一般在温度小于4o C、有机质较丰富、压力较大的沉积物中形成。
对流层的气温分布特征:温度随着高度降低,大气的铅直混合强;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
热带(赤道)辐合带(ITCZ):是赤道低压带两侧南北半球信风形成的气流辐合带。
季风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海陆温度对比的季节性强变化和地球上行星风系的季节性南北移动所致。
东亚季风的主要特征:冬季盛行东北气流,天气寒冷、干燥、少雨;夏季盛行西南气流,天气炎热、湿润、多雨。
台风: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具有暖心结构的气旋性涡流,是达到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
ENSO事件:赤道太平洋海面水温的变化与全球大气环流尤其是热带大气环流紧密相关。
其中最直接的联系就是日界线以东的东南太平洋与日界线以西的西太平洋—印度洋之间海平面气压的反相关关系,即南方涛动现象(SO)。
赤潮: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或细菌,在一定的环境下爆发性繁殖或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总结(全)
第二章地球系统与海底科学一、名词解释洋:地球上连续巨大的咸水体。
面积广阔,占海洋总面积的90.3%,深度大(平均2-3千米)。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占总面积9.7%;位于大陆边缘,被陆地、岛弧分割的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水体;深度浅(<2000米)。
按海所处的位置可将其分为陆间海、内陆海和边缘海。
陆间海:陆间海是指位于大陆之间的海,面积和深度都较大,如地中海和加勒比海。
内陆海:伸入大陆,面积较小,受大陆影响大,如渤海和波罗的海等。
边缘海:位于大陆边缘,以半岛、岛屿或群岛与大洋分隔,但水流交换通畅,如东海、日本海等。
海湾(gulf ):洋或海延伸进大陆且深度逐渐减小的水域。
海峡(strait):两端连接海洋的狭窄水道。
墨卡托投影:又称正轴等角圆柱投影,设想一个与地轴方向一致的圆柱切于或割于地球,按等角条件将经纬网投影到圆柱面上,将圆柱面展为平面后,得平面经纬线网。
二、简答、分析海陆分布:海陆分布在各纬度上是不均匀的,在南纬56°~65°之间,几乎没有陆地;在北纬65°附近,大陆却几乎连成一片。
在纬度高于80°的南极地区,主要被陆地占据;而在北极则是一片广阔的水域。
洋的水文特征:远离大陆,受陆地影响小;水文要素稳定;盐度平均35,且年变化小;有独立的潮汐系统和强大的洋流系统。
海的水文特征:温、盐等水文要素受陆地影响大,季节变化明显;透明度小;潮汐系统受大洋支配海湾的水文特征:水文要素特征一般与其相邻的海或大洋相似,在海湾中常有大潮差。
海峡水文特征:流速很大,尤其潮流流速很大。
太平洋:面积最大:占地表总面积1/3,海洋表面积的1/2;平均深度4028m,东西最宽达半个赤道;体积最大:水量约等于全球水量的一半;岛屿很多,特别是在中西部。
大西洋:占世界大洋面积1/4,平均深度3627m。
东西狭窄,赤道最窄,分南北大西洋,有一”S“形洋中脊横贯南北;海岸形态:南:平直无附属海;北:迂回曲折,多岛屿、港湾和附属海。
(完整版)海洋科学导论总结
第一章绪论海洋学(oceanography):海洋学是研究在海洋中的各种现象和过程发生、开展和演化及它们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规律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海洋学研究的对象:地球上70.8%的海水属地学分支。
海洋学的特征:1、海洋是环境的产物在地球上,通过能量、物质的相互传递与环境相互作用。
传递方式:通过边界:海面、海底和沿岸带。
不通过边界:辐射和地球及天体对海水的引力。
A〕海水特性:混合溶液:水、盐分、气体、悬浮有机物、悬浮无机物。
2、海洋形态的固有特性:〔1〕广漠而有垠:占地球外表积70.8%,被陆地分隔。
〔2〕深又浅:两层含义。
其一指海洋平均深度为3800米,最深为11034m〔陆地海拔最高为8848米),但地球半径为6371千米,因此海洋只是地球上一薄层;其二指海洋垂直尺度与水平尺度比为10-3的量级,因此海洋中海水的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
〔3〕连通又阻隔:各大洋水域连成一体,可以充分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
北半球陆地几乎连成一体,阻挡了北冰洋与其他大洋的水交换,使北冰洋底层水无法流出进入其他大洋。
其他大洋底层水均来自于南极大陆附近的边缘海。
海洋学研究意义1、海洋与人类生存环境关系密切1〕是蛋白质主要来源;运输和贸易的中介—航运〔密度大〕;国际冲突的焦点…2〕影响气候环境:①环流--向高纬输送热量;②对气温起调节作用〔海水热容量大〕3〕海—气相互作用:4〕海洋灾害:风暴潮、赤潮、海冰、海水倒灌、海岸侵蚀、海底地震等5〕污染:排污与海洋自净能力关系。
2、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化学资源、生物资源、动力资源1)矿产资源石油:半数以上在海底。
估计海洋石油储量为(1100-2500亿吨),我国大约100亿吨。
锰结核:年再生1000万吨,可提炼锰、铁、铜、镭等。
此外,金刚石、重晶石、金、锡都在矿砂中找到。
2)化学资源大量无机盐:海水中含80多种元素。
1kg海水含35g无机盐。
全球海洋中共含5亿亿吨无机盐,其中:黄金:500万吨;铀:50亿吨;镁:2100亿吨;银:4亿吨;钴:7亿吨;碘:820亿吨;盐:1立方公里海水含27万吨。
转海洋学导论重点名词解释汇总
转海洋学导论重点名词解释汇总海洋学导论名词解释1、海洋科学海洋科学是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及其变化规律以及开发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水半球、陆半球如果以经度0度北纬38度的一点和经度180度南纬47度的一点为南北两极把地球分为两个半球,海陆面积的对比达到最大程度,两者分别成为陆半球和水半球。
3、大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是指贯穿世界四大洋成因相同,特征相似的海底山脉体系。
4、中央裂谷大洋中脊的轴部都发育有延其走向延伸的断裂谷地称为中央裂谷。
是海洋扩张中心和海洋岩石圈增生的场所,沿裂谷带有广泛的火山活动着。
5、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似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其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6、水团变化水团从源地所获得的各种特征在运动过程中收到环境变化影相与周围海水交换混合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7、水色、透明度将透明度盘提升至透明度的一半深度时,俯视透明度盘之上水柱的颜色8、午后效应声呐的性能有时候早晨较好到了下午性能变得很快,尤其在夏季的午后最差9、科氏力由于地球自转运动的海水将受到因此而产生的惯性力的作用,是海水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这个使水质点运动放相改变的惯性力叫做地砖偏向力10、地转流若不考虑海水的湍应力和其他能够影响海水流动的因素,则这种水平压强梯度力与科氏力取得平衡时的定常流动11、小振幅重力波指波动振幅相对波长为无限小,重力是其唯一外力的简单海面波动12、开尔文波这是一种长周期重力即它同时收到重力和科氏力的作用波罗斯贝波它是一种远远小于惯性频率的低频波。
它的恢复力不是重力也不是科氏力,而是科氏力随着纬度的变化率13、潮汐是指海水在天体(主要是月球和太阳)引潮力作用下所产生的周期性运动,习惯上把海面铅直方向涨落,称为潮汐。
而海水在水平方向的流动称为潮流14、朔望大潮当太阴,太阳时角相差零度或180度时潮差最大是朔望大潮15、方照小潮当太阴太阳时角相差90度或者270度的潮差最小16、温带气旋依流场的观点,称低压系统为气旋,带有锋面的气旋称为锋面气旋。
海洋科学导论
海洋科学导论今年,我选修了由海洋学院开的选修课海洋科学导论,我是海洋学院大二的学生,本来,上半年我就选了这门课,但很不幸的是没有选上,不过,所幸,这次我选上了这门课,学习了海洋科学导论,我已经对海洋科学了解了个大概,以下是我在学习完海洋科学导论后的一些观点和看法:一、海洋科学导论的主要内容,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学习的感受。
海洋科学导论主要讲了关于海洋的一些专业性知识,其中重点讲了我国在海洋科学领域的现状,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阔陆地疆域,近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面积,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其中,东海的钓鱼岛群岛领土主权争端与南海领土主权争端一直是备受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东海被称作“第二个中东”,其能源储量惊人,同时又是我国向东进入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南海领土争端涉及国家多、利益广,是非常棘手的一片海域。
我国的海上运输船只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进而到达欧洲、非洲等地,南海是必经之地,所以南海是我国不可丢失的重要领土。
相对于陆地面积,我国的海洋面积要小很多,但是在当下,海洋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
海洋被称作生命的摇篮和守护神。
地球上最早的生命——蓝藻,就诞生在海洋里。
海洋不仅有数量庞大的生物资源,也有蕴藏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可燃冰等人类生产生活必须的燃料资源,并且还有锰结核等储量巨大的金属资源。
由于海洋的重要性已被人类所认知,因此探索海洋、发展海洋事业就迫在眉睫。
基于此,上世纪70到90年代,一个年轻的学科——海洋科学诞生,并一直发展至今。
海洋科学现有海洋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四大基础学科。
1、海洋地质学:海洋地质学是研究地壳被海水淹没部分的物质组成、地质构造和演化规律的学科。
研究内容涉及海岸与海底的地形、海洋沉积物、洋底岩石、海底构造、大洋地质历史和海底矿产资源。
它是地质学的一部分,又与海洋学有密切联系,是地质学与海洋学的边缘科学。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狂背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这个是我整理出来的可能会考的名词解释,括号里是历年出过的题目)第三章1.海水:是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902年盐度定义(07、09):1kg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恒定的。
3.氯度(08):1kg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以符号‰来表示。
4.标准海水(09):氯度值为19.374‰,对应盐度值为35.000‰。
5.盐度及氯度关系式(07):S‰=0.030+1.8050Cl‰6.热容: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J/℃。
7.比热容:单位质量海水升高1K(℃)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g/K,J/Kg/℃。
8.热膨胀系数: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外,还会发生体积热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
9.比容:单位体积的质量。
10.位温(08):海水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此时的相应密度称为位密。
11.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
12.绝热变化(15):在海水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
上述海水微团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3.饱和水汽压:对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14.海水渗透压:如果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
但盐分子不能透过。
那么淡水一侧的水就会慢慢渗向海水一侧,使海水一侧压力增大,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边的压力差,称为渗透压。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
1.水团;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
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称为水团。
2.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
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3.溶解氧的补偿深度:从海水的一个水柱来看,光合作用的强弱取决于光线的强弱,在
近表层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减弱,呼吸作用增强,在某一个深度下,溶解氧的生产量恰好等于消耗量时,该深度称为溶解氧的补偿深度4、碳酸盐补偿深度:海洋中碳酸钙输入海底的补给速率与溶解速率相等的深度面,也称碳酸钙补偿深度。
5、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海洋和大气间存在着持续的动量、热量和物质的交换,彼此互为影响的过程。
6、浓缩系数:指的是某种污染物质在生物体(或某个组织)内的浓度与相同重量海水污染物质浓度的比值。
7、海洋生产力:海洋生物通过同化作用生产有机物的能力
8、气压梯度力:作用在单位质量空气上的净压力,分为垂直和水平分量。
9、两极同源:主要指同一属种两个极为相近的种类分别分布在南极(温带)和北极(温带)海域,而不见于低纬度海域的动物。
10、死水”现象:船只在极地融冰区通过时,不能前进或进速甚为缓慢,这就是”死水”现象.其原因是在淡咸水的界面上产生内波。
11、涌浪:风平息后海面上仍然存在的波浪或风浪移动到风区以外的波浪。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
海洋科学导论试题一、名词解释1. 海洋科学:研究地球上海洋的自然现象、性质与其变化规律,以及和开发与利用海洋有关的知识体系。
2. 大陆架:海岸线到水深200 米以内,平均深度133 米;宽度1—1000km,平均75km;平均坡度0.1 度;地壳为硅质花岗岩构成。
浪、潮、流季节变化,丰富的油气田,渔业,养殖业主要场所。
3. 海洋科学分支:物理海洋学、化学海洋学、生物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环境海洋学、海气相互作用以及区域海洋学等。
4. 海洋科学研究的对象及特点:特殊性与复杂性:极大的比热容、介电常数和溶解能力,极小的粘滞性和压缩性等。
海洋中水-汽- 冰三态的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
海洋每年蒸发约44 × 108t 淡水?海水的运动还受制于海面风应力、天体引力、重力和地球自转偏向力等。
诸如此类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必然导致海洋中的各种物理过程更趋复杂,即不仅有力学、热学等物理类型,而且也有大、中、小各种空间或时间特征尺度的过程。
具有多层次耦合的特点蒸发与降水,结冰与融冰,海水的增温与降温,下沉与上升,物质的溶解与析出,沉降与悬浮,淤积与冲刷,海侵与海退,潮位的涨与落,波浪的生与消,大陆的裂离与聚合,大洋地壳的扩张与潜没,海洋生态系平衡的维系与破坏等等。
海洋科学研究的特点:1. 它明显地依赖于直接的观测2. 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等方法,在海洋科学研究中越来越显示其作用。
3. 学科分支细化与相互交叉、渗透并重,而综合与整体化研究的趋势日趋明显。
5. 太阴日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所需的时间太阴日=24.8412 平太阳日时=20 h 50 min (由于月球公转速度大于太阳在地球上的视觉运动速度,当地球转动一周,平太阴日以运行了大约12.9 度。
地球上一点由第一次正对月球中心的的二次正对约需旋转372.19 度角!)6. 新中国海洋科学的发展历程1950 年8 月就在青岛设立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洋科学导论名词解释(这个是我整理出来的可能会考的名词解释,括号里是历年出过的题目)第三章1.海水:是一种溶解有多种无机盐、有机物质和气体以及含有许多悬浮物质的混合液体。
1902年盐度定义(07、09):1kg 海水中的碳酸盐全部转换成氧化物,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有机物全部氧化之后所剩固体物质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用符号%表示。
2.海水组成恒定性:海水中的主要成分在水样中的含量虽然不同,但它们之间的比值是近似恒定的。
3.氯度(08):1kg 海水中的溴和碘以氯当量置换,氯离子的总克数。
单位是g/kg以符号%o来表示。
4.标准海水(09):氯度值为19.374%。
,对应盐度值为35.000%。
5.盐度与氯度关系式(07): S%=0.030+1.80500%。
6.热容:海水升高1K「C)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J/C7.比热容:单位质量海水升高1K (C)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热容,单位J/Kg/K,J/Kg/ C。
8.热膨胀系数:海水温度高于最大密度温度时,若再吸收热量,除增加其内能使温度升高外,还会发生体积热膨胀,其相对变化率称为海水的热膨胀系数。
9.比容:单位体积的质量。
10.位温(08):海水中某一深度的海水微团,绝热上升到海面时所具有的温度称为该深度海水的位温。
此时的相应密度称为位密。
11.比蒸发潜热:使单位质量海水化为同温度的蒸汽所需的热量,称为海水的比蒸发潜热。
12.绝热变化(15):在海水绝热下沉时,压力增大使其体积缩小,外力对海水微团做功,增加了其内能导致温度升高;反之当绝热上升时体积膨胀,消耗内能导致温度降低。
上述海水微团的温度变化称为绝热变化。
13.饱和水汽压:对纯水而言,所谓饱和水汽压,是指水分子由水面逃出和同时回到水中的过程达到动态平衡时,水面上水汽所具有的压力。
14.海水渗透压:如果在海水和淡水之间放置一个半透膜,水分子可以透过。
但盐分子不能透过。
那么淡水一侧的水就会慢慢渗向海水一侧,使海水一侧压力增大,直到达到平衡状态,此时膜两边的压力差,称为渗透压。
15.表面张力:在液体的自由表面上,由于分子之间的吸引力所形成的合力,使自由表面趋向最小,这就是表面张力。
16.海水状态方程:海水状态方程是指海水状态参数温度、压力与密度或比容之间的数学表达式,可根据此用现场实测的温度、盐度及压力来计算海水的现场密度。
17.海冰: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称为海冰,但在海洋中所见到的冰除海冰之外,还有大陆冰川、河流及湖泊流滑入海水中的淡水冰,广义上都统称为海冰。
18.极锋(12):大洋冷暖水区在亚极地海面的交汇处,水温水平梯度很大,形成极锋。
19.大洋主温跃层“永久性跃层” (13):海水温度一般随深度而递减,在递减率(或温度梯度)最大处的一定厚度的水层称为“温跃层” 大洋中低纬度和中纬度的海域,大约在200米和1000米水层之间的温跃层,由于它不随季节而变,故称之为“永久性温跃层”或“主温跃层”。
20•上均匀层“上混合层”:暖水区的表面,由于受动力及热力因素的作用,引起强烈的湍流混合,从而在其上部形成一个温度铅直梯度很小,几近均匀的水层,常称为上均匀层或上混合层。
21•季节性跃层:在混合层下界,特别是夏季,由于表层增温,可形成很强的跃层,称为季节性跃层。
冬季,由于表层降温,对流过程发展,混合层向下发展,导致季节性跃层消失。
22•密跃层:在赤道至副热带的低中纬度海域,与温度上均匀层相应的一层内,密度基本是均匀的。
向下,与大洋主温跃层相对应,对应的密度铅直梯度也很大,称为密跃层。
23.水团(08):源地和形成机制相近,具有相对均匀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特征及大体一致的变化趋势,而与周围海水存在明显差异的宏大水体。
24•水型:指性质完全相同的水体元的集合。
25.水系:符合一个给定条件的水团的集合,水系的划分只考虑一种性质相近即可。
26•海洋混合(13):在海洋中各种动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导致海水不断的发生混合。
混合是海水的一种普遍运动形式。
混合过程就是海水的各种特性逐件趋向均匀的过程。
第四章27.海水主要成分“大量,常量元素”(08):指海水中浓度大于1*10-6 mg/kg 的成分。
属于此类阳离子:Na 、Ka 、Ca 、Mg 和Sr 五种,阴离子有Cl 、SO4、Br 、HCO3(CO3)离子、氟离子五种,还有以分子形式存在的H3BO3。
其总和占海水盐分的99.9%,称为主要成分。
28.保守元素(12):成分在海水中含量较大,各成分浓度比例近似恒定,生物活动和总盐度变化对其影响不大,所以称为保守元素。
29.非保守元素:浓度受生物活动影响较大,性质不稳定,属于保守元素。
30.营养元素“营养盐”“生源要素”(08):主要是与海洋植物生长有关的要素,通常指N、P、Si,这些要素在海水中的含量经常受植物活动的影响,其含量很低时,会限制植物的正常生长,这些要素对生物有重要意义。
31.微量元素:在海水中含量很低,浓度小于0.05微摩尔每千克,但又不属于营养元素者。
32.元素在海水中逗留时间(07、08):元素以固定速率向海洋输送,如果要把全部海水中该元素置换出来的平均时间。
T=海水中某元素的含量/该元素每年进入海洋的量=1/k k 是输出速率常数33.缓冲容量:海水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这种缓冲能力主要是受二氧化碳系统控制的,缓冲能力可以用数值表示,称为缓冲容量,定义为使PH值变化一个单位所需加入的酸或碱的量34•总碱度(09):海水中氢离子的接受体的净浓度总和称为碱度或总碱度。
35.碳酸盐碱度(09):碳酸盐碱度是HCO3和CO3对碱度的贡献,海水中碳酸氢盐和两倍碳酸根离子摩尔浓度的总和即为海水的碳酸盐碱度单位是mol/dm2用CA表示。
36•总溶解无机碳(12):海水中各种碳无机形态浓度之和称为总二氧化碳或总溶解无机碳。
37游离的CO2、(11):在海洋二氧化碳体系中,CO2+H2CO3的含量很低,常把CO2+H2CO3称为游离的CO238.保守气体:海水中不参加生物和化学反应的气体,叫做保守气体。
如惰性气体和氮气等。
保守气体在海水中的分布仅受海水物理过程的影响。
39.初级生产力:单位时间、单位面积,水体产生有机碳的量。
40•生化需氧量BOD(11):在需氧条件下水体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作用所消耗氧气的量。
BOD5指在20度下培养5天,称为5日生化需氧量。
41.5日生化需氧量(BOD5):在需氧条件下,20摄氏度,培养五天水中有机物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消耗氧气的量42•化学耗氧量COD(13):向水体中加入一定的氧化剂,氧化后把消耗氧化剂的量换算为氧的毫克数。
COD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有机物含量。
43•表观耗氧量AOU (15)假设海表面水体与大气处于平衡,水体的含氧量达到饱和,水体下沉后,由于有机物等的分解,溶解氧的含量发生了变化,两者差称为AOU。
44.海水中碳酸钙的的饱和深度(15):在海水中,CO32-饱和浓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这种情况下,实测的海水中CO32-浓度垂直分布曲线将与CO32-饱和浓度的垂直分布曲线产生交点,该交点对应的深度即称为饱和深度。
45•碳酸钙的表观溶度积:当达到热力学平衡的时候,碳酸钙的溶解速率等于沉淀速率,海水中各离子组分的含量将保持恒定。
通常用碳酸钙的表观溶度积(K*SP)来表示碳酸钙的沉淀与溶解平衡:K*sP=[Ca2+]sat . [CO32-]sat 其中[Ca2+]sat 和[CO32-]sat 分别表示碳酸钙在海水中达到饱和时的C0和CO32-的浓度。
46.营养盐再生“再矿化”:有机物氧化分解最终将氮、磷、碳等主要营养盐重新返回海水之中,称为营养盐再生或再矿化。
47.营养盐(08)(生源要素):海水中N、P、Si等元素组成的某种盐类,是海洋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盐,通常称为植物营养盐、微量营养盐、生源要素。
48.痕量营养元素:海水中Fe、Mn、Cu、Zn、Mo、Co、B等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很低,但也与生物的生命过程密切相关,称为痕量营养兀素。
49.水体临界深度:是指水体中单位体积24小时内藻类的总生产量等于总呼吸量的水层深度,即净生产量等于零的深度。
50.50.生物固氮作用(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分子态氮(N2)在海洋某些细菌和蓝藻的作用下还原为NH3 , NH4+或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51.氮的同化(Ammonia assimilation ):NH4+或NH3被生物体吸收合成有机氮化合物,构成生物体一部分的过程;52.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 ):在某些微生物类群的作用下,NH3或NH4+氧化为N03-或N02-的过程;53.硝酸盐的还原作用(Assimilatory nitrate reduction ):被生物摄取的N03-被还原为生物体内有机氮化合物的过程;54.氨化(Ammoniafication ):有机氮化合物经微生物分解产生NH3或NH4+的过程;55.反硝化(Denitrification ):NO3-在某些脱氮细菌的作用下,还原为气态氮化合物(N2或N20)的过程。
56.活性硅酸盐(12 16):通常把可通过0.1~0.5卩m微孔滤膜,并可用硅钼黄比色法测定的低聚合度溶解硅酸等称为活性硅酸盐,这部分硅酸盐易于被硅藻吸收。
57.硅质软泥(13):含硅海洋生物的残体沉降到海底后,形成硅质软泥,是深海沉积物的主要成分。
第五章58.海流:海流是指海水大规模相对稳定的流动,是海水重要的普遍运动的形式。
59.等压面:海洋中压力处处相等的面称为等压面。
海洋学中把海面视为海压为零的等压面。
60.正压场:在静态的海洋中,海水密度为常数或者只是深度的函数时,海洋中压力的变化也只是深度的函数,此时海洋中的等压面必然是水平的,即与等势面平行,这种压力场称为正压场。
62•斜压场:当海水密度不为常数,特别在水平方向上存在明显差异时,此时等压面相对于等势面将会发生倾斜,这种压力场称为斜压场。
63.内压场:由海洋中密度差异所形成的斜压状态。
64•外压场:由于海洋外部原因,例如海面上的风、降水、江河径流等因子引起海面倾斜所引起的压力场称为外压场。
65.密度流(16):由内压场导致的地转流称密度流动,一般随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直到等压面与等势面平行的深度上流速为零。
其流向也不尽相同。
66•切应力:当两层流体作相对运动时,由于分子粘滞性,在其界面上产生的一种切向作用力。
67.海面风应力:海面上的风与海水之间的切应力,称为海面风应力,它能将大气动量输送给海水,是大气向海水输送动量的重要方式之。
68.引潮力(09、13):地球绕地月公共质心运动所产生的惯性离心力与月球引力的合力称为引潮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