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教育学习教案模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廉政教育学习教案

一、当前公职人员职务犯罪职务犯罪现状

1、公职人员犯罪的特点

(一)从犯罪人员上看。一是单位部门领导、负责人等职务犯罪居多。他们利用职务之便,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慷国家之慨。二是直接经管钱、财、物、购销业务人员多。三是案犯中党员干部占一定比例。四是从年龄上看,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与50岁左右的临退休(养)人员均占相当比例。特别是相对低龄化的特点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五是从性别看,职务犯罪以男性为绝对主体。六是从学历上看,职务犯罪的人的学历明显高于普通刑事犯罪人。

(二)从犯罪手段上看。主要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犯罪活动。职务犯罪大多数为预谋性犯罪,几乎全部是有预谋的、隐蔽性的犯罪,少见突发性、激情性犯罪,而且绝大部分为智能性犯罪。犯罪手段仍以传统的犯罪手段为主,但高科技手段犯罪已经明显凸现,而且利用高科技手段犯罪的嫌疑人绝大多数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另外从犯罪次数看,高科技手段的犯罪具有多次、连续性作案的特点。

(三)犯罪动机上看。表现出极大的贪婪性。有“59岁”现象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侥幸心理,也有“35岁”现象的“不捞白不捞,捞了也白捞”的功利心理,在这些心

态的支配下,手中掌权、管钱的国家公职人员各显其能,大肆进行职务犯罪活动。

(四)从主体范围上看,窝案窜案多。一些单位部门领导干部为谋取私利而沆瀣一气,合伙作案,有的虽不合伙作案,但案与案之间,此案与彼案之间犬牙交错,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采取相同或相似的手段,利用各自掌握的权力,分别获取贪利。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一挖一窝,一带一串

2、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的主要原因

职务犯罪作为一种最严重的腐败现象,为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它的产生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原因,就其主观方面来讲,由于我国是一个具有几千年封建社会历史的国家,封建思想在现实生活中还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在实行对外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资产阶级腐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可避免地会渗透到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中去,动摇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从客观方面来讲,由于我国正处在深刻变革的过程中,新旧体制的交替,所有制结构和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难以避免在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等方面存在一些空隙和漏洞等等,职务犯罪具有深刻的社会基础,而对权力运行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往往是产生职务犯罪的直接环境和条件。

(一)主观原因。一是贪财图利。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金钱

万能、拜金主义成为部份人心目中理所当然的价值观,刑法格言也讲“有利益的地方就有犯人”,这种观念的直接后果就是一部分人对金钱的极度渴望甚至贪婪,不论大钱小钱都往自己口袋里装,国家公职人员也不例外。在我们调查的上述人员犯罪中,大部份与其贪利思想有关,但是有的案例表现得比较突出。如犯罪嫌疑人郑文聪是永安镇桃园村委会的出纳员,为了点蝇头小利,进了餐馆,出入舞厅,洗了桑拿,不惜将村委会的资金100多万元借给他人使用,构成挪用公款罪。

二是追求享乐。追求享乐是人的本性之一,但是当一个人把追求享受、追求奢糜生活作为人生的价值目标时,就很容易成为引发犯罪的火种。国家公职人员特别是掌握一定实权的领导干部常常处于金钱、人情、关系包围之中,在追求享乐的心理支配下,从小吃小喝到大吃大喝,从接受一般财物到巨额钱财,滥用职权,腐败堕落而不能自拔,从心理演变到权力演变,从权力演变到权钱交易、权色交易,利用职权进行职务犯罪。如子午镇政府民政助理员熊发兴,为了满足个人不正当的需求,寻找刺激,不顾国家公职人员的身份,竟然把自己掌管的农村养老保险金5万多元用于参与社会上的赌博和到“开心天地”进行狂赌。

三是心理失衡。一些国家工作人员看到有的人一夜暴富,过起花天酒地的生活,心理失衡,眼球变红,总认为别

人没有自己能力强、资历深,别人能享受,自己为何要受穷?于是在工作中开始依自身“优势”以权谋私,把公共权力向个人私利倾斜,把公款当成“个人钱庄”,借公款吃拿卡要,最终把自己“送进”监狱。犯罪学理论认为,心理失衡是引发犯罪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如建设银行职员李剑,看到有钱老板养尊处优,经常出入高档消费的娱乐场所,心里总有说不出的失落感,并心生羡慕,向往老板们花天酒地,挥金如土的生活,而自己却要为结婚、买房等一系列现实生活中碰到的困难绞尽脑汁,于是对有钱人良莠不分,从鄙视到羡慕,进而发展到主动巴结,并把目光投向自己经管的资金,以自己掌握的资金作为获取物质享受的筹码,利用工作职务之便,大肆贪污、挪用公款200多万元。

四是侥幸心理。明知贪污受贿行为是犯罪,却要飞娥扑火,原因何在?职务犯罪除了金钱的诱惑力是一个原因外,另一方面就是大多数人心存侥幸。可以说一些人在实施贪污受贿等犯罪行为时也曾有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侥幸战胜理智,以致铤而走险。应该说不少公职人员职务犯罪,都是侥幸心理占上风时陷进去的。尽管知道贪污受贿有丢掉公职甚至坐牢的风险,但往往自认为方法巧妙,手段隐蔽,“社会上贪污腐败、犯罪的多了,抓到的才有几个?别人能捞,我也要捞,不捞白不捞,不信就单单抓到我。”这是部分国家公职人员犯罪的侥幸心理独白,侥幸犯罪不会被发觉而犯

罪。如某市国土资源局李福彩,在国土资源局地籍科负责办理土地他项权利证明书,他就利用掌管的这项权利,向他人索取和收受贿赂7.5万元,他认为别人的事已办成,而自己也获利,侥幸不会被发现。再例如李忠华贪污案,李忠华有较为熟练的电脑技术,加之单位管理上存在的漏洞,侥幸利用自己的电脑技术可以作案而不被发现,因而自以为聪明的实施了犯罪,结果因为贪污公款61万元被判刑10年。

五是攀比心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上有一部分人确实富起来了,国家公职人员收入不高,与富起来的人相比,其收入、生活、享受等方面都相差一大截,由此反差心理逐渐强烈起来,在金钱的诱惑下,一些国家公职人员开始利用手中的各种权利寻求补偿。有的还与其他领导干部的违法犯罪行为(尚未查出来的行为)相攀比,深怕自己捞不够,吃亏。有的甚至认为,一些退下来的老同志是“可怜虫”,没有捞到什么油水,要在在位时大捞一把,退下来之后,当不了有权人,做个有钱人,也心甘。

六是照顾家庭。有的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是为了父母子女、亲戚和家庭,不顾国法将国家资金非法占有或挪用给他人使用自己获利。如某贸易局的大学本科生合某某,因其姐夫身患重病,急需巨额资金做手术,而其姐夫单位效益不好,一时拿不出资金,为了凑钱,合某将自己经管的资金挪用,同时为了尽快归还,又挪用公款39.4万元去炒股,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