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合集下载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实践的重要依据,其发展脉络经历了漫长而丰富的历程,并在不同阶段为企业带来了独特的应用价值。

早期的企业管理理论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那个时代,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以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为代表的学者,强调通过工作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他们认为,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细致分析和优化,可以减少浪费和提高产出。

这一理论在当时大规模生产的工厂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帮助企业实现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

随着时间的推移,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逐渐兴起。

这一理论关注的不再仅仅是工作流程和任务,而是将焦点转向了人的因素。

梅奥的霍桑实验揭示了员工的社会和心理需求对工作效率的影响。

企业开始认识到,员工不仅仅是生产工具,他们的积极性、满意度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企业的成功同样至关重要。

因此,管理者开始注重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关注员工的福利和人际关系,以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造力。

到了 20 世纪中叶,管理科学理论崭露头角。

这一理论借助数学模型、统计学和计算机技术,对管理问题进行定量分析和决策。

它使得企业管理更加科学化和精确化,在生产计划、库存管理、质量控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运用复杂的数学方法和模型,企业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市场需求,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进入 20 世纪后期,企业文化理论受到了广泛关注。

企业文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它涵盖了企业的价值观、信仰、行为准则和共同愿景等方面。

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凝聚员工的力量,塑造企业的形象,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例如,苹果公司以创新、简洁和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企业文化,使其在全球科技市场中独树一帜。

在当代,战略管理理论成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制定长远的发展战略,明确自身的定位和竞争优势。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第一篇: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摘要:关于企业战略,美国著名战略学家安索夫认为,企业战略管理,是指将企业日常业务决策同长期计划决策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系列经营管理业务。

企业战略管理对于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一)早期战略思想阶段。

在此阶段,虽没有出现完整的战略理论体系,但已产生了很精彩的战略思想。

美国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对此作了精辟的概括,总结了早期战略思想阶段的三种观点。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一种观点。

20世纪初,法约尔对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进行整合,将工业企业中的各种活动划分成六大类: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和管理活动,并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其中计划职能是企业管理的首要职能。

这可以说是最早出现的企业战略思想。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二种观点。

1938年,美国经济学家切斯特·巴纳德在《经理人员的职能》一书中,首次将组织理论从管理理论和战略理论中分离出来,认为管理和战略主要是与领导人有关的工作。

此外,他还提出管理工作的重点在于创造组织的效率,其他的管理工作则应注重组织的效能,即如何使企业组织与环境相适应。

这种关于组织与环境相“匹配”的主张成为现代战略分析方法的基础。

企业战略思想的第三种观点。

19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的安德鲁斯对战略进行了四个方面的界定,将战略划分为四个构成要素,即市场机会、公司实力、个人价值观和渴望、社会责任。

他还主张公司应通过更好地配置自己的资源,形成独特的能力,以获取竞争优势。

(二)传统战略理论阶段。

1965年,安索夫出版了第一本有关战略的著作《企业战略》,成为现代企业战略理论研究的起点。

从此以后,很多学者积极地参与企业战略理论的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不同的理论学派。

1.设计学派。

这一学派以安德鲁斯教授及其同仁们为代表。

设计学派认为,企业战略的形成必须由企业高层经理负责,而且战略的形成应当是一个精心设计的过程,它既不是一个直觉思维的过程,也不是一个规范分析的过程;战略应当清晰、简明,易于理解和贯彻。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开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①工作单位划分的根底,从职能变成以流程为根底。

②工作内容从单一变成丰富。

③人员的角色,从被控制转变为有决策权。

④获得工作能力的方法,从没有系统的训练,变成有全盘方案的教育。

⑤绩效评核与奖励方面,从观察单一活动转变为观察其整体活动的结果。

⑥决定晋升的因素。

由以绩效为主转变为兼顾绩效与技能。

⑦在价值观方面,将为主管而工作变成为顾客而工作。

⑧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由监督者变为教练。

⑨组织结构,由层级式变为扁平式。

⑩高层主管,由事后评分变为对员工主动引导。

〔3〕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的竞争,员工和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

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和整体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开展的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开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

企业的知识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

通过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气氛和企业文化,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聚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采用新的知识积累方式,将现有的组织、知识,人员、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对人才的管理。

企业管理的对象已经从“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

〔4〕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构建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供应链管理等。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电脑资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到达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防止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作者: 杜莹芬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企业理财研究室主任.北京市,100836出版物刊名: 经济管理
页码: 11-17页
主题词: 管理理论;回顾;研究任务
摘要:管理理论自其诞生以来,从泰罗对于工厂的科学管理到今天面对全球化、知识化、信息化的企业管理,历经了一个世纪的演变,从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看,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

总体来说,我国还处于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阶段,缺乏中国自己的企业管理理论。

如何识别和挖掘西方企业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使其更好地为我所用,并在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研究中发展和形成真正适合中国国情的企业管理理论,是我国管理学者必须面对的挑战。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

01 Chapter工业心理学01时间与动作研究02标准化03组织结构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包括部门划分、职责和权力的分配等。

管理原则提出一系列管理原则,如专业分工、统一指挥、适度集权与分权等。

行政程序关注企业行政程序的制定和执行,以确保企业运营的规范性和高效性。

03020103沟通与领导01员工需求与动机02团队合作人类关系管理理论系统管理理论整体观念开放系统信息与反馈02 Chapter01020304制定长期发展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分析外部环境强化执行力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才选拔与招聘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薪酬福利1确立核心价值观增强团队凝聚力营造良好氛围传承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03 Chapter组织结构设计组织结构类型部门设置与职责划分层级设计与沟通制定科学的决策流程和规范,明确各层级决策权限,降低决策风险。

决策流程与规范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分析机制,为决策提供充分依据和支持。

信息收集与分析对决策执行效果进行持续评估,及时调整和优化决策方案,确保企业目标实现。

决策评估与调整决策机制建立加强团队内部沟通与协作,提高员工专业素养和团队凝聚力,促进企业内部创新。

团队建设与培训鼓励员工提出创新性想法和建议,容忍创新氛围营造建立创新成果转化机制,将创新成果创新成果转化010203团队协作与创新04 Chapter市场竞争压力市场份额争夺客户需求变化价格战01技术更新换代02创新失败风险03信息安全风险技术变革与创新风险业务多元化企业为了降低风险和提高盈利能力,可能需要考虑业务多元化战略,进入新的市场和行业。

国际化发展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速,企业需要考虑国际化发展,以拓展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跨文化管理国际化发展带来的跨文化管理挑战,需要企业具备跨文化沟通和管理的能力。

多元化与国际化趋势05 Chapter提高生产效率标准化操作激励机制时间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人力资源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创新管理鼓励员工创新,培育企业创新文化,推动产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引言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断演进的。

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和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企业管理研究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本文将探讨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以及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旨在全面理解管理学领域的演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管理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比如古埃及的管理实践和中国古代的管理哲学等。

然而,正式的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催生了管理学的诞生。

弗雷德里克·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亨利·福特的生产线组织等成为管理学的重要基石。

随后,管理学进入了多元化发展阶段,出现了人际关系学派、行为科学学派、系统学派等不同的管理理论流派。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环境的变化,管理理论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球化视野:管理理论需要更多地关注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经营管理,跨国公司的兴起带来了管理学跨越国界的挑战和机遇。

•科技创新: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工具,管理理论需要不断与科技发展同步。

•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意识不断提高,企业管理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发展,管理理论也应该倡导这一理念。

三、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是为了不断提升管理实践的水平,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提升管理效率:通过研究管理理论,发现和改进管理实践中的不足之处,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和效益。

•创新管理模式:企业管理研究应该致力于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

•推动管理科学化:企业管理研究需要不断推动管理科学发展,建立更加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管理理论框架。

四、结论综上所述,管理理论的发展与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密切相关,管理理论的不断演进为企业管理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是为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创新管理模式,推动管理科学化。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及应用价值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企业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企业实践的重要依据,其发展脉络经历了多个阶段,并在企业的运营中发挥着巨大的应用价值。

企业管理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当时,随着工厂制度的兴起,对于生产流程和工人管理的需求催生了早期的管理思想。

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为提高生产效率奠定了基础,他认为通过分工可以使工人更加熟练地完成特定任务,从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进入 20 世纪,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

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强调通过对工作流程的科学分析和标准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例如,他提出了工作定额、标准化操作、差别计件工资制等方法。

这一理论的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加精确地规划生产,合理安排工人工作,有效降低成本。

随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为企业管理提供了更全面的框架。

他提出了管理的五项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并总结了14 条管理原则,如分工、权力与责任对等、统一指挥等。

这些原则为企业构建稳定的管理体系提供了指导,有助于提升组织的协调性和效率。

人际关系学说的出现则是企业管理理论的一次重要转变。

梅奥通过霍桑实验发现,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社会关系对生产效率有着重要影响。

这一理论促使企业开始关注员工的需求和心理状态,重视团队合作和人际沟通。

二战后,管理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阶段。

系统管理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强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协同作用。

权变管理理论则认为,企业的管理方式应根据具体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灵活调整,没有一种固定的最优管理模式。

在当代,战略管理理论备受关注。

企业需要明确自身的长期发展方向和竞争策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例如,通过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竞争态势,制定差异化、成本领先或集中化战略。

企业资源基础理论强调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是竞争优势的来源。

企业需要识别和培育独特的、难以模仿的资源和能力,如品牌、技术、人才等。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应用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世界中,企业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有效的企业管理能够帮助企业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而企业管理理论作为指导企业管理实践的重要依据,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工业革命时期。

在那个时候,工厂制度开始兴起,企业规模逐渐扩大,对管理的需求也日益迫切。

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提出了劳动分工的观点,认为通过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这一观点为后来的科学管理理论奠定了基础。

科学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

他通过对工人的工作过程进行详细的观察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

例如,他主张制定科学的工作定额,实行标准化管理,以及采用差别计件工资制等。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使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规模和组织形式变得更加复杂,人际关系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也逐渐受到重视。

以埃尔顿·梅奥为代表的行为科学学派应运而生。

梅奥通过著名的霍桑实验,发现了工人的行为和心理因素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他认为,企业中的员工不仅仅是经济人,更是社会人,管理者应该关注员工的社会需求和心理需求,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满意度。

到了 20 世纪中叶,管理理论进入了现代管理理论阶段。

这一阶段的管理理论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包括管理过程学派、经验主义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系统管理学派等。

管理过程学派的代表人物是亨利·法约尔。

他认为管理是一个过程,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职能。

这一观点为管理的职能研究提供了基本框架。

经验主义学派则强调从企业的实际管理经验中总结管理方法和原则。

彼得·德鲁克是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目标管理的概念,主张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和努力方向。

决策理论学派的代表人物赫伯特·西蒙认为,管理的核心是决策。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摘要:针对管理理论的由来,对各类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反映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了解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和日本的管理理论发展成果,结合中国管理理论现状,明确中国管理理论的发展任务。

关键词:企业管理理论,现状,发展趋势,管理要求1.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

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

1.2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

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

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

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

”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1.2 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

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

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

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是什么

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是什么以下是为您提供的关于“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是什么”的相关内容:11 引言企业管理理论在过去的几个世纪中经历了显著的演变和发展。

从早期的传统管理方法到现代的复杂管理体系,这一领域的发展对于企业的成功运营和持续增长起到了关键作用。

111 早期管理理论在工业革命之前,管理主要基于经验和直觉。

随着工厂制度的兴起,出现了一些早期的管理思想,如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强调通过分工提高生产效率。

112 科学管理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是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其核心观点是通过科学方法确定最佳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流程,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113 行政管理理论法约尔提出的行政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114 行为管理理论梅奥的霍桑实验引发了对人的行为在管理中的重视,强调人际关系和员工满意度对生产效率的影响。

115 现代管理理论二战后,出现了众多的管理学派,如系统管理学派、权变管理学派等。

系统管理理论将企业视为一个复杂的系统,权变理论则强调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管理方法。

12 当代管理理论的发展趋势121 战略管理企业越来越注重制定长期的战略规划,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122 创新管理创新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包括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等。

123 知识管理知识被视为重要的资源,企业致力于有效地获取、存储和应用知识。

124 可持续发展管理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企业需要关注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实现可持续发展。

13 影响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因素131 技术进步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等的发展推动了管理方式的变革。

132 市场竞争激烈的市场竞争促使企业不断改进管理方法以提高竞争力。

133 社会文化环境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对管理理念和实践产生影响。

134 法律法规法律法规的变化也对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约束。

14 结论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进的过程,未来仍将继续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创新和完善。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管理理论是指人们对于管理活动的本质和规律进行研究和总结的理论体系。

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经历了多个时期和不同阶段,主要包括科学管理理论、人际关系理论、系统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

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的第一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泰勒。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强调通过科学方法对管理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

他提出了“一分为二”的原则,即将管理与劳动者分离开来,实现专业化和标准化的管理。

科学管理理论的特点是注重生产效率和效益,通过分工、配合机制、分析方法等手段来提高生产力。

然而,科学管理理论也受到了批评,认为过分追求效率会忽视工人的人性和自主性。

人际关系理论是管理理论的第二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梅奥。

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工作效果的影响。

他通过实地调查发现了工作环境和员工满意度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人际关系对管理的重要性。

人际关系理论的特点是注重人性化管理,强调员工的参与和沟通。

然而,人际关系理论也面临着过分强调人性的问题,可能导致管理的混乱和效率低下。

现代管理理论是管理理论的第四个阶段,主要代表人物是德鲁克。

德鲁克的现代管理理论强调管理的整体性和创新性,提出了“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的概念。

现代管理理论的特点是灵活性和创新性,强调管理者的创造和变革能力。

然而,现代管理理论也面临着快速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挑战,需要管理者具备全球化和战略化的思维能力。

总的来说,管理理论的演进与发展既是对管理实践的总结和归纳,也是对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管理行为的反思和探索。

不同阶段的管理理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局限性,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应用。

未来,管理理论将继续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的变革和管理环境的需求,为管理实践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

管理学的发展历程管理学的发展,可以简略分为三个阶段:1) 古典管理2) 现代管理3) 当代管理1. 古典管理理论1.1 科学管理弗莱德里克•泰勒,“科学管理之父”,把管理看作科学并且强调管理者作用的第一人。

泰勒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生产力为目的,分析了工作任务,并以科学的方法进行了实验,从而开创了工业管理的新纪元。

科学管理理论不仅仅促进了传统工业的发展,并且为西方的组织结构设定了一个文化基础,同时也为组织行为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1.1.1 任务管理法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分析工作任务,着重解决三个问题:1) 要做什么2) 怎样去做3) 何时以及用多长时间去做。

管理者的一切努力都是为解决这三个问题,这就是为什么科学管理理论也被称为任务管理法。

1.1.2 行为指导泰勒把某一特定工作分成两个部分,被管理者要做的工作以及管理者要做的工作。

为了找出管理某项工作的科学方法,泰勒需要事先调查以建立一个实施的样本,调查包含以下五个步骤:1) 找到适合完成这一特定工作的适量的工作者2) 仔细研究并分清每一个工作者的具体工作环节,以及他们完成相应环节所需使用的工具3) 用秒表记录下他们做每一个工作环节的具体时间,选择其中最快的方法4) 去掉那些错误的、节奏慢的、无用的步骤5) 最终整理出一套最快最好的工作流程和最适用的工具泰勒的目的是让管理者努力把工作任务分成相对明确环节的同时,用可以量化的标准对各个环节进行控制。

管理工作就是监控所有的环节。

此外,泰勒注意到要了解工作者的期望值,并且要提供培训使他们适应并满足他们所做的工作。

科学管理理论的奖励机制与工作者完成的工作有关,因而工人也可以获得更高的工资。

泰勒认为,“在科学管理理论下,与培训教师合作融洽的员工有机会获得个人的发展,当所有的问题由他单独面对时,他会比在没有接受训练的情况下做得好”。

科学管理理论在本质上是重新协调员工能力的一种方式。

1.1.3 工作定量系统泰勒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模式来规范并检验工作者的工作表现。

组织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组织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企业管理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现象的学科,用于规划、组织、领导企业或其他组织的活动,以实现企业的目标。

组织管理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涉及到如何安排和管理组织内部的各种资源,包括人力、物资、技术和信息等,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组织管理理论是在探讨和研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本文将从组织的概念、管理理论的发展和应用等方面探讨组织管理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一、组织的概念组织是指几个或几十个人通过共同的目标、任务、责任、权力、规范等构成的协作体系。

组织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如企业、政治组织、社会组织等。

组织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提高效率、减少成本、优化资源使用、实现长远发展等。

组织的特点包括层级结构、分工明确、责权明确、目标导向、体系化管理、信息共享等。

为了实现目标,组织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管理、组织、领导、沟通、协调、控制等,来实现其目标。

二、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理论是指规范管理活动的一系列原则、方法和技术。

管理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时期。

最初的时期是行政管理,强调管理者的个人能力和经验,注重集中、行政权力。

第二个时期是科学管理,强调科学方法和技术的运用,注重劳动工具和劳动过程的改进,提高劳动效率。

第三个时期是人本管理,强调人员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员工参与、个性发挥和创新,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绩效。

最近的时期是战略管理,强调企业和环境匹配,以顺应环境变化。

三、组织管理理论的应用组织管理理论的应用包括领导力和激励、沟通和决策、协作和团队、组织设计和变革等方面。

1. 领导力和激励领导力和激励是组织管理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领导力是指管理者影响员工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以实现组织目标。

领导力可以分为鉴定和发展两个部分。

鉴定是通过评估管理者的特点、行为和效果来确定其领导力水平。

发展是指通过培训、辅导、反馈等方法来提高管理者的领导力水平。

激励是指通过激励措施来鼓励员工改善其工作绩效的行为。

激励措施可从工资、带薪假期、晋升机会等形式上给予,也可通过各种软性激励方式,如奖项、表彰、认可等形式鼓励员工。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管理理论是对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原则和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和总结的学科,它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

本文将从管理理论产生的背景、管理理论的主要发展阶段以及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方面进行探讨。

管理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工业革命的产生推动了组织和管理活动的发展,出现了大规模的工厂和企业,这些企业需要更高效的管理方法。

第二,20世纪初的科学管理运动也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契机,科学管理运动的主要思想是通过科学方法对组织和管理活动进行研究和改进,提高生产效率。

第三,管理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为管理理论的产生提供了基础。

管理理论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主要的阶段:传统管理理论阶段、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现代管理理论阶段、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和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

传统管理理论阶段主要强调组织的结构和形式,重点研究组织内部的职权划分和管理层次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亨利·法约尔的管理过程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理论。

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注重组织内部人员的行为和动机,强调员工对管理活动的参与和动力机制的建立。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埃尔顿·梅奥的人际关系学派和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的员工动机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的系统性和环境适应性,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管理原则和方法。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德鲁克的管理学和菲利普斯·塞尔茨的系统理论。

系统管理理论阶段强调组织内部各个要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将组织看作是一个开放的系统。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彼得·森格的全员参与管理理论和亚伯特·邓宁的决策理论。

全球化管理理论阶段将组织的管理扩展到全球范围,强调全球化经营策略和跨文化管理。

这个阶段的典型代表是加里·哈梅尔和库克·尼珀的全球卓越理论和福克斯和赫斯克特的跨文化管理理论。

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和相互促进的过程。

浅谈管理理论的发展

浅谈管理理论的发展

浅谈管理理论的发展…理七项职能。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管理理论开始进入现代发展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作用。

战后40年代到80年代出现了管理理论丛林,各个学派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各有自己的用词意义,各有自己所主张的理论、概念和方法。

纵观管理学各学派,虽各有所长,各有不同,但不难寻求其共性,可概括如下:(1)强调系统化。

这就是运用系统思想和系统分析方法来指导管理的实践活动,解决和处理管理的实际问题。

应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就是从整体角度来认识问题,以防止片面性和受局部的影响。

(2)重视人的因素。

重视人的因素,就是要注意人的社会性,对人的需要予以研究和探索,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尽最大可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以保证组织中全体成员齐心协力地为完成组织目标而自觉作出贡献。

(3)更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即注意“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的作用。

非正式组织是人们以感情为基础而结成的集体,这个集体有约定俗成的信念,人们彼此感情融洽。

(4)广泛地运用先进的管理理论与方法。

(5)加强信息工作。

(6)把“效率”(Efficiency)和“效果”(Effectiveness)结合起来。

作为一个组织,管理工作不仅仅是追求效率,更重要的是要从整个组织的角度来考虑组织的整体效果以及对社会的贡献。

因此,要把效率和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管理的目的体现在效率和效果之中,也即通常所说的绩效(Pedonnance)。

(7)重视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管理学在理论上的研究和发展,进行管理实践,并善于把实践归纳总结,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所有这些是每个主管人员应尽的责任。

(8)强调“预见”能力。

社会是迅速发展的,客观环境在不断变化,这就要求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预测,进行前馈控制,从而保证管理活动的J帧利进行。

(9)强调不断创新。

要积极改革,不断创新。

管理意味着创新,就是在保证“惯性运行”的状态下,不满足现状,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变革,从而使组织更加适应社会条件的变化。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发展历程
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时期,但正式的管理理论研究始于19世纪末的工业革命时期。

以下是管理理论发
展的主要阶段:
1.科学管理理论(1880-1920年代):弗雷德里克·泰勒提出科
学管理原则,通过研究工作过程和制定标准化的操作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

亨利·福特将流水线生产应用于汽车制造业,进
一步推动了科学管理的发展。

2.行为科学理论(1920-1940年代):埃尔顿·梅奥提出人际关
系学说,强调员工的满意度和群体动力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行为科学研究关注组织中人的因素,如领导风格、动机、沟通等。

3.管理科学理论(1940-1970年代):管理科学理论引入了数
学和统计学方法,以优化决策和问题解决。

线性规划、排队论和决策树等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组织的决策制定和资源配置。

4.系统理论(1950年代至今):系统理论认为组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相互关联的部分组成。

它强调系统的整体性和相互作用的影响。

彼得·森切提出开放系统理论,将组织视为与环
境相互作用的开放系统。

5.信息与知识管理理论(1990年代至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与知识管理成为管理领域的新兴话题。

这些理论关注如何有效地获取、组织和利用信息和知识资源,以提高组织的创新和竞争力。

在这些阶段中,管理理论的研究不断演化和丰富,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组织环境和需求。

从简单的科学管理原则到注重人际关系和组织动力的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系统理论和信息管理理论的引入,管理理论的发展以不同的观点和方法推动了组织管理实践的发展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理论的发展及我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经过一个世纪的发展,管理学从朴素走向科学,边界得到了拓展,内容得到了充实,方法得到了更新。

管理学朝何方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的任务是什么等问题,是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回顾每一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都离不开其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环境。

18世纪到19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以机器为主的现代意义上的工厂成为现实,工厂以及公司的管理越来越突出,20世纪初到30年代,以泰罗( F. W. Taylor)的“科学管理”、法约尔(H. Fayo1)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马克斯·韦伯(M. Weber)“组织理论”为代表,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阶段的研究侧重于从管理职能、组织方式等方面研究效率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古典管理理论是人类历史上首次用科学的方法来探讨管理问题,反映了当时欧洲和美国社会的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对管理上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初,为了解决经济危机问题,许多管理学者把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引进企业管理的研究领域,提出用调节人际关系、改善劳动条件等办法来提高劳动生产率。

行为科学理论正是由于当时社会矛盾的加剧应运而生的。

行为科学理论阶段重视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等对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效果)的影响作用。

该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包括:马斯洛(A. H. Maslou)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 F.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麦克莱兰( D. C. Macleland)的激励需求理论、麦格雷戈(D. M. McGregor)的“X理论-Y理论”、波特-劳勒模式。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工业生产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过程自动化的程度空前提高,技术更新的周期大为缩短,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现代管理理论迅速发展,各种各样的管理学派犹如雨后春笋,滋生蔓延,林立丛生。

孔茨(H. Koontz)将之称为“管理理论丛林”。

其中有代表性的有6个学派:管理过程学派、德鲁克(P. F. Drucker)为代表的经验主义(案例)学派、管理科学学派、以巴纳德(C.Barnard)为创始人的社会系统学派、西蒙(H.A.Simon)为代表的决策理论学派以及早期的行为科学学派。

到20世纪80年代初,又增加了系统理论学派、经理角色学派、权变理论学派、群体行为学派、社会协作系统学派等,发展为十一个学派。

这些理论同古典管理学派和行为科学的理论,在历史渊源和理论内容上互相影响,盘根错节。

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战略”的概念开始引入管理学界。

战略管理理论有了很大发展。

安索夫(Ansoff)《公司战略》(1965)一书的问世,开了战略规划的先河。

1980年,迈克尔·波特(M.E.Porter)的《竞争战略》(1980)与后来的《竞争优势》(1985年)以及《国家竞争优势》把战略管理的理论推向了高峰。

波特的5种竞争力、3种基本战略,价值链分析等,在全球范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大企业病’普遍存在。

随着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企业管理,三、四十年代形成的管理理论已经愈来愈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

管理学界提出要在企业管理的制度、流程、组织、文化等方方面面进行创新。

1993年,迈克尔·哈默(M.Hammer)博士与詹姆斯·钱皮(J.Champy)发表了《再造企业——管理革命的宣言书》一书,提出了企业再造理论。

企业再造的的首要任务是BPR——业务流程重组,而BPR的实施又需两大基础,即现代信息技术与高素质的人才。

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信息化和全球化浪潮席卷全球,跨国经营也成为大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信息与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又为获取这些资源提供了可能。

此外,顾客的个性化、消费的多元化决定了企业只有更好地满足顾客需要,才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上获得生存和发展。

企业的竞争优势在于拥有比竞争对手更快更好的学习能力。

1990年,彼德·圣吉(P.M.Senge)的《第五项修炼》出版,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

与此相关的理论还有核心能力理论、虚拟企业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

1990年《哈佛商业评论》第6期发表文章《公司核心能力》,作者建议公司将经营的焦点放在不易被模仿的核心能力上,由此引发后来的“虚拟组织”热。

1994年出版的由史蒂文·L.戈德曼(S.L.Glodman)、罗杰N·内格尔(R.N.Nagel)及肯尼斯·普瑞斯(K.Preiss)合著的《灵捷竞争者与虚拟组织》是反映虚拟组织理论与实践的代表作。

总体来看,企业管理理论的研究经历了从局部方法研究到管理职能研究、从企业内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到考虑企业外部环境的研究、最终走向面向全球的研究。

但迄今为止,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

二、当前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与特点1.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和趋势近年来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反映出以下趋势:(1)管理的人性化趋势。

管理离不开人,而人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的复杂性。

管理的难度在于准确地把握人性,对人性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发展而逐步深化的。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文化上也出现了一些变化:更加强调个性、人的本性和人的独立性,导致人的需求的多样化;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融合,使得社会文化的多样性、人的心理的复杂性和人的行为的不确定性更加突出。

在此条件下,管理理论的发展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即重视人的趋势,提出了“人本管理”的新思想。

“人本管理”强调理解人、尊重人、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有的学者将人奉管理概括为“3P”管理,即of the People(企业是由人组成的);by the People(企业要依靠人进行管理);for the People(办企业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

也有的学者将“人本管理”分为5个层次:即情感管理、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人才管理和文化管理。

德鲁克指出,本世纪管理学的最伟大贡献在于,它让体力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50倍。

下个世纪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提高知识工人的劳动生产率(Bruce A.Pastemack,1999)。

(2)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结构的革命性变革。

长期以来,人们对生产经营系统和管理组织结构的变革都持一种比较慎重的态度,主张用改良、完善的办法来改善和加强企业管理,对管理组织结构也是要求保持稳定性和灵活性的统一,避免出现大的震动,造成工作秩序的混乱。

而“企业再造”的理论的提出,主张对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管理组织系统进行重组、再造。

哈默对再造工程下的定义是:“将组织的作业流程,作根本的重新思考与彻底翻新,以便在成本、品质、服务与速度上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他强调企业流程要“一切重新开始”,摆脱以往陈旧的流程框架。

迈克尔·哈默认为,企业再造工程必须组成团队来进行,要使信息在各个部门得到充分运用。

再造工程一旦推行,就会带来以下一些根本性的变化:①工作单位划分的基础,从职能变成以流程为基础。

②工作内容从单一变成丰富。

③人员的角色,从被控制转变为有决策权。

④获得工作能力的方法,从没有系统的训练,变成有全盘计划的教育。

⑤绩效评核与奖励方面,从观察单一活动转变为观察其整体活动的结果。

⑥决定晋升的因素。

由以绩效为主转变为兼顾绩效与技能。

⑦在价值观方面,将为主管而工作变成为顾客而工作。

⑧生产线上的管理人员,由监督者变为教练。

⑨组织结构,由层级式变为扁平式。

⑩高层主管,由事后评分变为对员工主动引导。

(3)企业竞争由传统的要素竞争转向核心能力的竞争,员工和企业的知识成为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源泉。

提高企业的整体竞争优势和整体竞争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源泉。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获得可持续竞争优势与新事业发展的源泉,它们应成为公司战略的焦点。

企业的知识被视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

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是使全体员工全心投入并善于学习、持续学习的组织- -学习型组织。

通过营造学习型组织的工作氛围和企业文化,树立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调整的新观念,从而使组织更具有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企业需要更多地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知识管理,帮助企业汇集员工的知识和技能,采用新的知识积累方式,将现有的组织、知识,人员、流程与知识管理和协作紧密结合起来,以应对未来的竞争和知识经济的挑战。

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对人才的管理。

企业管理的对象已经从“劳动力”转变为“人力资源”。

(4)企业之间的关系由竞争转向合作,构建网络组织、虚拟企业、战略联盟,进行供应链管理等。

虚拟组织与传统的实体组织不同,它是围绕核心能力,利用电脑资讯技术,网络技术及通信技术与全球企业进行互补、互利的合作,合作目的达到后,合作关系随即解散,以此种形式能够快速获取处于全球各处的资源为我所用,从而缩短〃观念到现金流〃的周期;不仅如此,灵活的〃虚拟组织〃可避免环境的剧烈变动给组织带来的冲击。

(5)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成了企业管理的平台。

信息化给企业管理带来的变化是革命性的。

莫顿(Morton M. S. Scott)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至少可以归纳为六个方面:①信息化给企业生产、管理活动的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

②信息技术将企业组织内外的各种经营管理职能、机制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信息化将在许多方面改变产业竞争格局和态势。

④信息化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战略性的机遇,促使企业对其使命和活动进行反思。

⑤为了成功地运用信息技术,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方法的变革。

⑥对企业管理的重大挑战是如何改造企业,使其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适应信息社会,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6)全球化趋势。

全球一体化的步伐在加快,管理对新观念的持续需要意味着,需要世界上所有最优秀的思想汇集起来共同保证和维护组织创新的趋势。

Bruce A. Pastemack(1999)最初在管理学领域的探索中,常常以美国人为中心。

当日本公司达到鼎盛时,美国人的骄傲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但随后而来的日本经济长期停滞以及美国在服务业和制造业方面的复苏,使得这种骄傲又重新回来了(Bruce A. Pastemack,1999)。

从西方企业管理理论发展的现状看,仍然是以美国企业管理理论为主流。

西方企业管理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特点:(1)广博深化。

除了一般管理理论的发展外,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是进入90年代以来,各个专业管理领域新的管理理论层出不穷。

如,供应链管理、需求管理,风险管理、项目管理,柔性管理、企业资源管理、嵌入理论、危机管理、心理契约、社会资本理论、实物期权、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持股计划、6西格码管理、敏捷制造,精益生产、计算机集成制造、大规模定制、界面管理、标杆管理、清洁生产、顾客价值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绿色营销、关系营销、整合营销、服务营销,直复营销、渠道管理、顾客忠诚度管理、顾客满意度管理、连锁经营、跨文化管理,企业形象设计等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