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帮助教案教学设计
互助合作教案幼儿园
互助合作教案幼儿园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2.促进幼儿情感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3.提高幼儿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
小组游戏与活动:“造房子”、“摆家具”、“共同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1.老师讲述小动物互相帮助的故事,并引导幼儿谈论合作的重要性。
步骤二:学习(20分钟)
1.老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身体上接触,每组4-5个人。
2.给每组材料,“造房子”,“摆家具”。让孩子思考和研究,怎么样才能
有最美好的房子和最舒适的家具。
3.引导幼儿研究“共同游戏”的规则。
步骤三:实践(30分钟)
1.第一项任务是构造一个3D小屋。分工合作,每个人负责某一个部分。
2.接下来孩子们进入到小屋里安排家具及物品。
3.完成任务后,幼儿进行“共同游戏”,每个小组展示出他们创造的房子
并解释他们每个部分怎样互相链接配合。
步骤四:小结(10分钟)
1.老师引导学生反思小组游戏中的体验;
2.引导学生总结游戏过程中相互接触、合作和互相帮助的经验;
3.老师在巩固幼儿对团队合作的重视和了解,培养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基础上,在课堂上体现。
四、教学方法
1.小组合作;
2.观察与体验结合;
3.师生共同探讨。
五、教学评价
1.观察游戏过程和结果;
2.学生表情和反应;
3.给予学生延伸性思考和交流,检查孩子们是否真正领悟了合作的良好
和互助行为的精神。
六、教学心得
本节课的重点是培养幼儿团队合作精神和让其了解互助行为的重要性。在这个
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孩子发现协作的意义并体验合作带来的好处。通过亲身体验合作,幼儿们不仅可以加深对合作精神、协作与互助行为的了解,而且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圆满完成一个任务,各个小组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也可以得到基础的发挥。同时,教师还需注意到幼儿的情感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只有以例子引导、以体验引领,才能愉快地完成这顿“家庭团圆晚餐”。
幼儿园小班教案互帮互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互帮互助
教案概述:
本次教案主要以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意识和能力为目标,通过游戏、活动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幼儿学会主动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培养共同合作和团体意识。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互帮互助的观念,理解互帮互助的重要性。
2.提升幼儿乐于助人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培养幼儿关心他人和分享的观念。
教学准备:
1.打印或准备素材:图片、卡片等。
2.准备音乐和教具:童谣CD、绘本等。
教学过程:
1.游戏时间(15分钟)
a.游戏一:找差异。
准备一组相似但有差异的图片或卡片,让幼儿观察并找出不同之处。引导幼儿交流,帮助彼此找到答案。
b.游戏二:相互拼图。
将一幅完整的拼图分成若干块,每个幼儿分发一块。引导幼儿通过交流,合作将拼图完整。
2.角色扮演(20分钟)
a.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分为“帮助者”和“被帮助者”两个角色。例如,角色一可以是一个摔倒的幼儿,角色二可以是另一个幼儿过来扶起他,并询问是否受伤。
b.鼓励幼儿轮流扮演不同的角色,让他们体会到乐于助人的快乐和被
关心的温暖。
3.合作游戏(25分钟)
a.游戏一:捆绑游戏。
让幼儿两两搭档,一人拿着绳子,另一人将手臂伸出,被搭档将绳子
绕在伸出的手臂上,并将双手绑紧。引导幼儿合作解开绳子,培养合作意识。
b.游戏二:跳绳游戏。
幼儿两两搭档,一人拿绳子,另一人跳绳。引导幼儿协调动作,共同
完成跳绳。
4.绘本阅读(15分钟)
选择一本关于互帮互助的绘本,如《小猪帮助小兔》等,读给幼儿听,并进行讨论。
提问:
a.故事中的小猪为什么要帮助小兔?
小班社会故事教案《互帮互助》
小班社会故事教案《互帮互助》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讲述故事,使学生了解到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懂得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分享快乐,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
二、教学重点
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合作和互助的重要性,并能在实际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运用。
三、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情况,激发学生的互助意识和合作精神,让学生习惯于与别人合作,
不断提高合作能力。
四、教学内容
1.引入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先讲一个小故事:“一只孤独的小蚂蚁,在
草地上一步一步地行走着,见到了一粒米,可是小小的身子却难以搬动它。这时,一只小蚂蚁路过,看到了它的苦恼,二话不说,就过去帮助它,两只蚂蚁联手,终于把米搬到家里了。”
2.故事描绘接着,教师让学生认真听故事《互帮互助》。故事讲述了
动物们因气候变化,食物短缺,开始相互攻击,互相抢夺领地和食物。一家狐狸遭遇了困境,它的孩子因为长期没有食物而快要死了。其他动物看到这个场景后,纷纷出手相助,整个大家庭一起协作,尝试着寻找出路。最后,动物们不仅成功找到了食物,而且也回归了和平,之后成为了相处融洽的朋友。
3.问题讨论在讲完故事之后,教师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以下问题:
1)故事中最吸引你的是哪一部分,为什么?
2)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问题?
3)如果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4.观看小视频教师播放一段视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互助合作精神。
视频中展示了几位孩子一起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并分享自己的快乐。教师在视频结束后,与学生们一起讨论如何才能成功地完成任务。
5.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并按照任务分配表,分别安排学生
幼儿园小班教案:互帮互助
幼儿园小班教案:互帮互助
教案标题:互帮互助
教学目标:
1. 培养幼儿的互助意识,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
2. 提升幼儿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理和独立能力。
教学内容:
1. 掌握互帮互助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会互相合作和分享。
3. 培养幼儿自理能力,如穿衣、洗手等。
教学准备:
1. 幼儿园小班教学教材。
2. 彩色纸、剪刀、胶水等。
3. 相关的图片和故事书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导入:通过图片和故事引导幼儿讨论互相帮助的场景和经验,培养他们的互助意识。
2. 讲解:简单讲解互帮互助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为什么我们要互相帮助。
3. 游戏:组织幼儿进行合作游戏,如搭建积木塔、传递物品等,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
第二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提问幼儿关于互助的问题,引导他们思考。
2. 制作互助手链:给每个幼儿发放彩色纸和剪刀等工具,让他们制作互助手链。手链上的每个环都代表一次互助经历,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互助经历。
3. 分享互助经历:让幼儿依次分享自己的互助经历,并引导他们讨论为什么互相帮助对他们来说是重要的。
第三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总结互助的重要性。
2. 角色扮演:选取几个幼儿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老师、学生、校医等,让他们在游戏中模拟互助的场景,培养互助的实践能力。
3. 教授自理技能:将幼儿分成小组,教授他们一些常见的自理技能,如穿衣、洗手等。并通过模仿和指导,让幼儿逐渐掌握这些技能。
第四课时:
1.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幼儿展示他们学到的互助技能。
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教案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内容
本课是五年级《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第二课。教材包含了“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这三个活动主题。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在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2.知道我们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和民族制度;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学生课前完成《课前预习案》。
教师准备:准备课件、《课堂练习案》和《课后拓展训练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新课导入:欣赏歌曲:《爱我中华》刚才上我们欣赏了歌唱家宋祖英带来的《爱我中华》,思考一下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呢?
2.学生回答:(我知道我们的民族叫中华民族。我知道中国有56个民族。)
3.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七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一)环节一:了解我们的少数民族(出示人口比例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互相帮助课文_互相帮助课件教学设计
互相帮助课文_互相帮助课件教学设计
课文《互相帮助》出自小学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学习目标】1、初步培养观察画面的能力,并能用一二句话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2、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3、懂得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教学方案一】一、揭示课题,简介题意。1、揭题:互相帮助2、谁知道“互相帮助”是什么意思?(我帮你,你帮我,就叫互相帮助。)二、提出要求。这节课要看图想想说说,说话声音要响亮,一句一句说完整,说清楚。三、指导看第一幅图,学习说话。1、图上画着谁和谁?2、什么时候,丁丁要干什么?(写字的时候,丁丁向冬冬借橡皮。)3、想想丁丁会怎么说?丁丁说的话里面,哪些词表示有礼貌?(请、好吗)出示这些词。丁丁说这句话的语气怎样?(请求、商量)4、冬冬也是个懂道理的孩子,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冬冬很乐意地把自己的橡皮借给丁丁,会说:“你拿去用吧!”)5、他们之间还会说些什么?会用哪些礼貌用语?(谢谢、不用谢)四、指导看第2幅图,学习说话。(教师可半扶半放进行指导)1、看图,图上画着谁与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2、看拼音,读图下的提示问题,帮助学生搞清题意,即:丁丁看见冬冬没有带伞,会怎么说,怎么做?冬冬回怎么说?3、自由练说,可同桌讨论,互说。五、综合练习。1、选
择一幅图进行表演说2、调换说话事物,如借球、还铅笔等进行迁移训练。六、总结谈话。1、你觉得丁丁和冬冬是怎样的孩子?2、我们班像丁丁和冬冬那样的孩子多着哩!说说都有谁?他们怎么做?表扬这些好人好事。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4、我们的学校和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教案说课稿
《小公鸡和小鸭子》教学设计
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课前准备
1.(1)小公鸡和小鸭子动物卡片、头饰等。(2)小鸡、小鸭的相关知识。(3)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学生)
一、复习旧知
1.开火车读课文词语。
2.指名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温故而知新。通过复习词语与朗读课文,巩固了对课文的了解,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图文结合,了解内容
1.老师范读第1自然段,学生跟读,指导读好儿化音“一块儿”。
2.结合插图,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问题。
①小公鸡和小鸭子来到什么地方?
②他们一块儿做什么?怎么样?
③谁帮助谁干什么?
(2)说说小公鸡是怎样捉虫的。他捉到了很多虫子,心情怎样?(高兴极了。)
(3)指导朗读,读好句子“小公鸡找到了许多虫子,吃得很欢”。读出高兴的心情。
(4)小鸭子为什么捉不到虫子?(小鸭子的嘴是扁扁的,脚有蹼连着,不容易捉到虫子。)
(5)想象: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会有怎样的心情?指导朗读句子“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读出着急的语气。
(6)想象对话:小公鸡捉虫子给小鸭子吃,小鸭子会说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读第2自然段。
(8)填空:这是一只( )的小公鸡。
(教案) 小公鸡和小鸭子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
5.小公鸡和小鸭子
一、设计说明
本课是一篇童话,课文饶有趣味地讲了小公鸡和小鸭子的不同习性,以及他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这篇童话语言简明易懂,学生借助图画读几遍就能了解大致内容,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走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读为主,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鸭子嘴巴扁、会游泳,小公鸡嘴巴尖、不会游泳,并从中受到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教育。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并组成词语。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了解小鸡、小鸭相关常识。(学生)
四、课时安排: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小朋友,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只可爱的小动物,你们认识吗?(出示小鸡和小鸭的图片。)喊喊他们的名字,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板书:小公鸡小鸭子
2.结合图片,说说是怎么认出他们的。(他们长得不一样。嘴:小公鸡尖嘴,小鸭子扁嘴。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间有蹼相连。)
3.继续板书“和”,揭示课题。
4.齐读课题。“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和”表示事情发生在小公鸡和小鸭子之间。那么,小公鸡是怎样对待小鸭子的?小鸭子又是怎样对待小公鸡的?)
二、识记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一读,遇到不熟悉的字画出来,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课文,师巡视。)
(2)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识记生字。
2.检查生字。师:小公鸡和小鸭子带来了一些生字朋友,你们能读准它们吗?出示生字词:
6 《我家的好邻居》 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 三年级下册 道德与法治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我家的好邻居》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
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学习邻里相处之道。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该话激趣,导入新课
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
2.生回答。
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
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
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
3.(出示教材35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
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设计意图: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
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
1.阅读课本第36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图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
图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
图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
小学二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5A让我来帮你教学设计
让我来帮你
教材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小学生生活已经适应,同学之间相互熟识,交往增多。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有助于创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帮助学生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小困难。因此老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互相帮助的意识,体会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本节课力图从认识、情感、行为三个方面帮助学生懂得受到别人帮助是幸福的,而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激发学生主动帮助他人的意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懂得受到别人的帮助是幸福,而帮助别人会给自己带来快乐。
2、情感目标: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人的最好的回报。
3、行为目标:使学生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中与人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帮助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
难点:使学生体会到内心的愉悦是帮助别的最好回报。
教学准备:教学PPT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看动画片《蚂蚁和大象》交流:你心里的话。
2、学生交流心里话。
过渡语: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去帮助他们。出示本课课题:让我来帮你3、学生齐读课题。
二、事例分析
1、课件出示观察岛中的图:假如你看见了你会怎么做呢?
2、学生思考后指名交流自己的做法。老师给于肯定。
3、学生交流生活中遇到的事例及做法。
4、引出雷锋树立榜样。
三、交流体验
活动一:遇到下面的情况,你会怎样帮助他们?说说你帮助别人后的心情。
1、课件出示图片
2、分别指名交流,注重心情的流露
3、理解帮助,指名交流。
【在别人有困难时,替人出力、出主意或给予精神上或物质上的支援。】过渡语: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受到别人的帮助?(有)活动二:让我来帮你请大家讲一讲别人帮助你的故事,说说你当时的心情,给帮助过你的同学点个赞。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优质教案教学设计(2课时)
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语言运用: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思维能力: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
审美创造:和他人真诚交流,创造美好人际交往。
【课前解析】
关注内容:教材先用一句话介绍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有时候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下面配了三幅图,每幅图都常设了一种请别人帮忙的情境,分别是问路、借东西和请别人拿东西。图画中请别人帮忙的人面带微笑,用文明礼貌的语言寻求别人的帮助,在图画下方还提示了六个礼貌用语。
关注交际要求:创设情境,罗列注意点:请别人帮忙时,首先要大致把自己的请求说清楚,其次要用上礼貌用语,最后还要态度诚恳,眼睛看着对方。在他人给予帮助后,要真诚地对帮助者表示感谢。【教学目标】
1.懂得当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
2.学会请别人帮忙时要运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3.知道请求帮助时要把话说清楚,正视对方的眼睛,态度要诚恳。【教学重点】
学会请别人帮忙时把请求说清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PPT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出示课件3)教师引导:同学们,请你回想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观察图片,小公鸡在帮小鸭子干什么?小鸭子帮了小公鸡什么忙?
预设: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不会游泳,他们互相帮助。
(出示课件4)教师引导:你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下面跟老师一起来学习今天的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
板书:请你帮个忙。
(设计意图:以本单元课文《小公鸡和小鸭子》导入新课,这样安排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助于建立单元的整体性,激发学生的交流的兴趣。)二、交际内容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我家的好邻居》教案、教学设计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与邻居的友好事迹,总结与邻居友好相处的经验。
5.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参与社区活动,与邻居互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6.课堂小结:通过师生互动,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学生对与邻居友好相处原则的认识。
1.家访作业:课后主动访问一位邻居,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记录下你们的交流过程和感受。通过这种形式,增进邻里间的了解,培养与邻居友好相处的情感。
2.活动设计: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次邻里互动活动,如“邻里座谈会”、“亲子运动会”等。要求活动主题鲜明,具有实际操作性,并在活动后进行总结,分享你们的成果和经验。
6.观察记录:在一周的时间内,观察和记录邻居们的需求,如购物、照顾孩子等。思考如何帮助他们,并将自己的想法和实际行动记录下来。
作业要求:
1.学生要认真完成作业,注重实践性和思考性。
2.家长要积极参与,鼓励孩子与邻居互动,培养良好的邻里关系。
3.教师将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认真批改,给予积极的评价和指导。
-填空题:与邻居友好相处的原则和技巧
-选择题:邻里互助、互敬、互爱的表现
-简答题:如何解决与邻居之间的矛盾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答案进行展示和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守望相助》教案
《守望相助》教案
守望相助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守望相助”的含义。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互助精神,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激发他们乐于助人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守望相助”的含义,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案例和情景教学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守望相助”话题的思考和讨论。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播放一个关于“守望相助”的感人短片,引起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兴趣,并发表个人内心感受。
2. 案例分析
以小组形式,让学生分析两个生活中真实的案例,一个人的能力无法完成一项任务时,其他人的帮助起到了关键作用。
案例一:小明和小红是好朋友,他们一起参加了学校的排球比赛。小明在比赛中踢了一脚空气,小红立即踢进了那个接不到球的队友应接到的位置上救了场。最终,他们的队取得了比赛的胜利。
案例二:小李在学校里很孤单,没有朋友。有一天,她迷路了,一个陌生人主动询问她是否需要帮助,并将她带回了学校,帮助她认识了新的朋友。
通过讨论这两个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守望相助在生活中的价值和影响。
3. 角色扮演
随机分配角色并组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案例一或案例二,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守望相助的概念,并体会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去帮助别人。
4. 分组讨论
将学生重新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守望相助的故事。小组成员相互交流,讨论该故事中涉及到的守望相助的行为和影响,进行小组展示。
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五篇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当我们还是孩提时,老师就教我们唱这首《团结就是力量》的歌,而此时此刻,这首歌再次在我的耳边响起,因为我们互换团结,团结无处不在。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五篇,一起来看看吧!
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案五篇1
“团结友爱”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课前:1.热身歌曲《相亲相爱》:会唱
2.“友爱观”调查问卷
3.照镜子游戏:练习,了解操作方式
4.写卡片:一句话,把握时间
一、图片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这是什么?
这是甲骨文中一个字,看上去像两只手。就像这两只握在一齐的手一样,以伙伴相称,彼此理解信任、互相支持帮忙的人称为“友”。这种朋友之间的爱,就是“友爱”。这天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就是--(齐读)“友爱”。友爱的层面有很多,这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同学间的友爱。
二、什么是友爱
(一)互助
同学们,你们有朋友吗?
XX,你的朋友是谁?他有什么优点?你们是怎样产生友情的?
很多同学提到和朋友互相帮忙的事例,没错:友爱是一双互助的手。
(二)真诚
朋友间也可能发生这样的事,我们一齐看一看。(看文字,听录音。)
放学后,冬冬和小明在操场上踢足球。由于冬冬用力过猛,足球
穿过绿化带,重重地落在了一年级二班,只听“哗啦”一声,一块玻璃被砸碎了,冬冬赶紧跑去,趴在窗台上一看,教室里空无一人。这时,冬冬对小明说:“如果你是我的好朋友,这天的事你要替我保密。”
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样办?
【在课前的问卷调查中,有同学给出了这样的回答:如果朋友做了不好的事,我肯定不会包庇他,但也不想直接揭发他,我会告诉他不能逃避,再帮他想办法补救。没错,友爱,是一句真诚的劝告!】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互相帮助》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互相帮助》教学
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互相帮助》章节,详细内容包括:故事阅读、生字词学习、互助意义理解、口语表达训练等。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掌握生字词,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互相帮助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难点:理解互助的意义,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培养互相帮助的品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文PPT、生字卡片、故事挂图、教学录音。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关于互相帮助的小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
2. 课文学习:
a.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b.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学习生字词,进行认读训练。
c.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互助的意义。
3. 例题讲解:
a. 教师出示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生字词进行口语表达。
b. 学生互相讨论,尝试回答问题。
c. 教师点评,给出正确答案。
4. 随堂练习:
a. 学生根据挂图复述故事。
b.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快速认读。
c. 学生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1. 课文《互相帮助》
2. 生字词:帮助、朋友、快乐、困难、感谢、关心等。
3. 口语表达训练:我想对你说:“谢谢你的帮助!”
七、作业设计
1. 作业题目:
a. 抄写本节课的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家长协助孩子用所学生字词编写一个小故事,并进行口语表达。
幼儿园语言“小熊的花园”教学设计教案
幼儿园语言“小熊的花园”教学设计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喜欢听故事,乐意与他人分享。
2. 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学会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2. 教学难点: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故事课件或图书《小熊的花园》。
2. 准备花园相关图片或实物道具。
3. 准备分享物品(如糖果、玩具等)。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花园图片或实物道具,引导幼儿说出花园的特点和喜欢的花朵。
2. 讲述故事《小熊的花园》,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小熊的行为和心理变化。
3. 讨论:引导幼儿说出小熊为什么开心,为什么伤心,以及小熊是如何解决问题的。
4. 情景模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体验分享和互相帮助的过程。
五、作业与延伸:
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并向家人讲述自己学到的道理。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花园主题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花园。
注意事项:
1.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在情景模拟环节,充分让幼儿参与,体验分享和互相帮助的乐趣。
4. 在作业与延伸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参与情况,引导幼儿将所学道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度。
2. 评估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相帮助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画面的能力,并能用一二句话把事情说清楚,说明白。
2、初步学会使用常用的礼貌用语:请、谢谢、不用谢、没关系等。
3、懂得小朋友之间应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简介题意。
1、揭题:互相帮助
2、谁知道“互相帮助”是什么意思?(我帮你,你帮我,就叫互相帮助。)
二、提出要求。
这节课要看图想想说说,说话声音要响亮,一句一句说完整,说清楚。
三、指导看第一幅图,学习说话。
1、图上画着谁和谁?
2、什么时候,丁丁要干什么?(写字的时候,丁丁向冬冬借橡皮。)
3、想想丁丁会怎么说?
丁丁说的话里面,哪些词表示有礼貌?(请、好吗)出示这些词。
丁丁说这句话的语气怎样?(请求、商量)
4、冬冬也是个懂道理的孩子,他会怎么说,怎么做?(冬冬很乐意地把自己的橡皮借给丁丁,会说:“你拿去用吧!”)
5、他们之间还会说些什么?会用哪些礼貌用语?(谢谢、不用谢)
四、指导看第2幅图,学习说话。(教师可半扶半放进行指导)
1、看图,图上画着谁与谁?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
2、看拼音,读图下的提示问题,帮助学生搞清题意,即:丁丁看见冬冬没有带伞,会怎么说,怎么做?冬冬回怎么说?
3、自由练说,可同桌讨论,互说。
五、综合练习。
1、选择一幅图进行表演说
2、调换说话事物,如借球、还铅笔等进行迁移训练。
六、总结谈话。
1、你觉得丁丁和冬冬是怎样的孩子?
2、我们班像丁丁和冬冬那样的孩子多着哩!说说都有谁?他们怎么做?表扬这些好人好事。
3、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想法?
4、我们的学校和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团结友爱,互
相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