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课(含答案)
高一数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人教版高一数学课后答案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1.1集合
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练习(第5页)
1.用符号“∈”或“∉”填空:
(1)设A 为所有亚洲国家组成的集合,则:中国_______A ,美国_______A ,
印度_______A ,英国_______A ;
(2)若2{|}A x x x ==,则1-_______A ; (3)若2{|60}B x x x =+-=,则3_______B ;
(4)若{|110}C x N x =∈≤≤,则8_______C ,9.1_______C . 1.(1)中国∈A ,美国∉A ,印度∈A ,英国∉A ;
中国和印度是属于亚洲的国家,美国在北美洲,英国在欧洲.
(2)1-∉A 2
{|}{0,1}A x x x ===. (3)3∉B 2{|60}{3,2}
B x x x =+-==-. (4)8∈
C ,9.1∉C 9.1N ∉. 2.试选择适当的方法表示下列集合:
(1)由方程2
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 (2)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
(3)一次函数3y x =+与26y x =-+的图象的交点组成的集合; (4)不等式453x -<的解集.
2.解:(1)因为方程2
90x -=的实数根为123,3x x =-=,
所以由方程290x -=的所有实数根组成的集合为{3,3}-; (2)因为小于8的素数为2,3,5,7,
所以由小于8的所有素数组成的集合为{2,3,5,7};
(3)由326y x y x =+⎧⎨=-+⎩,得14x y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习题课及同步测评(含答案)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单元习题课
一、集合概念
1. 已知全集R =U ,设函数()12lg -=x y 的定义域为集合M ,集合{}
2≥=x x N ,则)(N C M U 等于
.A ]221[, .B )221[, .C ]221(, .D )22
1(,
2. 定义集合运算:{|(),,}A B z z xy x y x A y B ⊗==+∈∈.已知集合{1,2},{2,3}A B ==,则集合
A B ⊗的所有元素之和为________.
二、函数概念 1.函数概念
(1)下列各组中的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的为 ①1
)
5)(1(+-+=
x x x y ,5-=x y ②x y =,33x y =
③x y =,2x y = ④()()21log 2--=x x y ,()1log 2-=x y +()2log 2-x
.A ①② .B ③④ .C ② .D ②③
2.函数定义域
(1)函数22()log (43)f x x 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_____
(2) 函数1
()f x x
=的定义域为 . (3)函数)13lg(13)(2++-=
x x
x x f 的定义域是
(A)),3
1
(+∞- (B) )1,3
1(- (C))3
1,31(- (D) [)1,0 3.函数值域 (1) (2)
(4) 函数()2x f x =在定义域A 上的值域为[]14,,则函数()()2log 2f x x =+在定义域A 上的值域为 .
(5)若函数x x y 22
-=的定义域为[]m ,1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专题复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知识架构
第一讲集合
★知识梳理
一:集合的含义及其关系
1.集合中的元素具有的三个性质:确定性、无序性和互异性;
2.集合的3种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韦恩图;
3.集合中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三: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两个集合的交集:A B = {}x x A x B ∈∈且; ②两个集合的并集: A
B ={}x x A x B ∈∈或;
③设全集是U,集合A U ⊆,则U C A ={}
x x U x A ∈∉且
{|B x x ={|B x x =
★重、难点突破
重点:集合元素的特征、集合的三种表示方法、集合的交、并、补三种运算。
难点:正确把握集合元素的特征、进行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相互转化,准确进行集合的交、
并、补三种运算。 重难点: 1.集合的概念
掌握集合的概念的关键是把握集合元素的三大特性,要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 在解题过程中最易被忽视,因此要对结果进行检验; 2.集合的表示法
(1)列举法要注意元素的三个特性;(2)描述法要紧紧抓住代表元素以及它所具有的性质,如
{})(x f y x =、{})(x f y y =、{})(),(x f y y x =等的差别,如果对集合中代表元素认识不清,将
导致求解错误:
问题:已知集合221,1,9432x y x y M x
N y ⎧⎫⎧⎫
=+==+=⋂⎨⎬⎨⎬⎩⎭⎩⎭
则M N=( ) A. Φ;B. {})2,0(),0,3(;C. []3,3-;D. {}3,2
[错解]误以为集合M 表示椭圆14922=+y x ,集合N 表示直线12
高中数学必修一第一章 章末复习课课件
∁UA={x|x≤-2或3≤x≤4},A∩B={x|-2<x<3}, ∁U(A∩B)={x|x≤-2或3≤x≤4}, (∁UA)∩B={x|-3<x≤-2或x=3}.
解析答案
类型二 函数三要素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例2 某省两相近重要城市之间人员交流频繁,为了缓解交通压力,特 修一条专用铁路,用一列火车作为交通车,已知该车每次拖挂4节车厢, 一天能来回16次,如果该车每次拖挂7节车厢,则每天能来回10次. (1)若每天来回的次数是车头每次拖挂车厢节数的一次函数,求此一次 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
根据图象知,函数f(x)的最小值是-1,无最大值. 单调增区间是[-1,0],[1,+∞);单调减区间是(-∞,-1],[0,1].
解析答案
返回
达标检测
1 234
1.已知集合M={x|-3<x<1},N={-3,-2,-1,0,1},则M∩N等 于( C ) A.{-2,-1,0,1} B.{-3,-2,-1,0} C.{-2,-1,0} D.{-3,-2,-1}
返回
题型探究
类型一 集合的综合运算 例1 已知集合A={x|0≤x≤2},B={x|a≤x≤a+3}. (1)若(∁RA)∪B=R,求a的取值范围; 解 ∵A={x|0≤x≤2}, ∴∁RA={x|x<0或x>2}. ∵(∁RA)∪B=R.
人教a版必修1章末检测: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含答案)
第一章 章末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y |y =x 2-1}与集合{(x ,y )|y =x 2-1}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设集合U ={1,2,3,4,5},M ={1,2,3},N ={2,5},则M ∩(∁U N )等于( )
A .{2}
B .{2,3}
C .{3}
D .{1,3}
3.下列集合不同于其他三个集合的是( )
A .{x |x =1}
B .{y |(y -1)2=0}
C .{x =1}
D .{1}
4.设A ={x |1
A .{a |a ≥2}
B .{a |a ≤1}
C .{a |a ≥1}
D .{a |a ≤2}
5.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2的公共点有( )
A .0个
B .1个
C .0个或1个
D .不能确定
6.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 )x
<0的解集为( ) A .(-1,0)∪(1,+∞)
B .(-∞,-1)∪(0,1)
C .(-∞,-1)∪(1,+∞)
D .(-1,0)∪(0,1)
7.已知函数y =x 2的值域是[1,4],则其定义域不可能是( )
A .[1,2]
B .⎣⎡⎦
⎤-32,2 C .[-2,-1] D .[-2,-1]∪{1} 8.已知函数f (x )=⎩⎪⎨⎪⎧
x (x ≥0)x 2 (x <0)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检测及答案
《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检测(B)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集合A 、B 、C 满足A ∩B =A ,B ∪C =C ,则A 与C 之间的关系是( )
A .A C
B .
C A
C .A ⊆C
D .C ⊆A
2.已知函数y =1-x 2x 2-3x -2
的定义域为( ) A .(-∞,1]
B .(-∞,2]
C .(-∞,-12)∩(-12
,1] D .(-∞,-12)∪(-12
,1] 3.设P 、Q 为两个非空实数集合,定义集合运算:P *Q ={z |z =ab (a +b ),a ∈P ,b ∈Q },若P ={0,1},Q ={2,3},则P *Q 中元素之和是( )
A .0
B .6
C .12
D .18
4.已知a ,b 为两个不相等的实数,集合M ={a 2-4a ,-1},N ={b 2-4b +1,-2},映射f :x →x 表示把集合M 中的元素x 映射到集合N 中仍为x ,则a +b 等于( )
A .1
B .2
C .3
D .4
5.集合M 由正整数的平方组成,即M ={1,4,9,16,25,…},若对某集合中的任意两个元素进行某种运算,运算结果仍在此集合中,则称此集合对该运算是封闭的.M 对下列运算封闭的是( )
A .加法
B .减法
C .乘法
D .除法
6.设全集U ={(x ,y )|x ,y ∈R },集合M ={(x ,y )|y -3x -2
=1},N ={(x ,y )|y ≠x +1},则∁U (M ∪N )等于( )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的概念知识点+练习题含答案解析(非常详细)
第一部分集合与函数的概
念
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一: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集合的含义:集合为一些确定的、不同的东西的全体,人
们能意识到这些东西,并且能判断一个给定的东西是否属于这个整体。
把研究对象统称为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集合,简称为集。
2、集合的中元素的三个特性:
(1)元素的确定性:集合确定,则一元素是否属于这个集合是确
定的:属于或不属于。
(2)元素的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不可重复的。
(3)元素的无序性:集合中元素的位置是可以改变的,并且改变位置不影响集合
3、集合的表示:{…}
(1)用大写字母表示集合:A={我校的篮球队员},B={1,2,3,4,5} (2)集合的表示方法:列举法与描述法。
a、列举法:将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 {a,b,c……}
b、描述法:
①区间法:将集合中元素的公共属性描述出来,写在
大括号内表示集合。
{x R| x-3>2} ,{x| x-3>2}
②语言描述法:例:{不是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形}
③Venn图:画出一条封闭的曲线,曲线里面表示集合。
4、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
(3)空集: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
5、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1)元素在集合里,则元素属于集合,即:a∈A
(2)元素不在集合里,则元素不属于集合,即:a¢A
注意:常用数集及其记法:
非负整数集(即自然数集)记作:N
正整数集 N*或 N+
整数集Z
有理数集Q
实数集R
6、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包含”关系(1)—子集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的概念试题答案及解析
1. 设,则
等于( )
A .
B .
C .
D .
【答案】C 【解析】,所以. 【考点】集合交集,并集,补集.
【易错点晴】集合的三要素是:确定性、互异性和无序性.研究一个集合,我们首先要看清楚它的研究对象,是实数还是点的坐标还是其它的一些元素,这是很关键的一步.第二步常常是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我们首先用十字相乘法分解因式,求得不等式的解集.在解分式不等式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母不能为零.元素与集合之间是属于和不属于的关系,集合与集合间有包含关系.在求交集时注意区间端点的取舍.熟练画数轴来解交集、并集和补集的题目.
2. 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U (∁U P )={P}
B .若M={1,∅,{2}},则{2}⊆M
C .∁R Q=Q
D .若N={1,2,3},S={x|x ⊆N},则N ∈S
【答案】D
【解析】根据集合的定义和补集运算法则,集集合子集的性质,对A 、B 、C 、D 四个选项进行一一判断;
解:A 、∁U (∁U P )=p ,∵{P},∴p ∈{P},故A 错误;
B 、集合M 中的元素,有1和,∅,{2},知1是数,∅,{2}是集合,∴1和,∅,{2},不能构成集合B ,故B 错误;
C 、∵∁R Q 为无理数集,而Q 为有理数集,故C 错误;
D 、∵N={1,2,3},S={x|x ⊆N},∴N 的所有子集构成集合S ,∴N ∈S ,故D 正确; 故选D .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集合的定义及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注意集合的三个性质: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此题是一道基础题.
高中数学必修一复习资料 知识点及习题及答案
专题一 集合与函数
第一章 集合
(一) 集合
1. 基本概念:集合、元素;有限集、无限集;空集、全集;符号的使用.
2. 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描述法、图形表示法. 集合元素的特征: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 集合的性质:
①任何一个集合是它本身的子集,记为A A ⊆; ②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记为A ⊆φ; ③空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如果B A ⊆,同时A B ⊆,那么A = B. 如果C A C B B A ⊆⊆⊆,那么,.
②已知集合S 中A 的补集是一个有限集,则集合A 也是有限集.(×)(例:S=N ; A=+N ,则C s A= {0}) ③ 空集的补集是全集.
④若集合A =集合B ,则C B A = ∅, C A B = ∅ C S (C A B )= D ( 注 :C A B = ∅). 3. ①{(x ,y )|xy =0,x ∈R ,y ∈R }坐标轴上的点集. ②{(x ,y )|xy <0,x ∈R ,y ∈R
}二、四象限的点集.
③{(x ,y )|xy >0,x ∈R ,y ∈R } 一、三象限的点集. [注]:①对方程组解的集合应是点集.
例: ⎩
⎨⎧=-=+1323y x y x 解的集合{(2,1)}.
②点集与数集的交集是φ. (例:A ={(x ,y )| y =x +1} B={y |y =x 2+1} 则A ∩B =∅)
4. ①n 个元素的子集有 个. ②n 个元素的真子集有 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子集有 个. ③n 个元素的非空真子集有 个.
5. 集合运算:交、并、补.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过关检测卷及答案
数学·必修1(人教A版)
章末过关检测卷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测试时间:120分钟评价分值: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3·上海卷)设全集U=R,下列集合运算结果为R的是()
A.Z∪∁U N B.N∩∁U N C.∁U(∁U∅) D.∁U{0}
答案:A
2.已知M={x|x>1},N={x|-3<x<2},则M∩N=()
A.{x|-3<x<2} B.{x|-3<x<1}
C.{x|1<x<2} D.{x|2<x<3}
答案:C
3.若奇函数f(x)在[1,3]上为增函数,且有最小值7,则它在
[-3,-1]上()
A.是减函数,有最小值-7 B.是增函数,有最小值-7
C.是减函数,有最大值-7 D.是增函数,有最大值-7
答案:D
4.设集合A={(x,y)|y=-4x+6},B={(x,y)|y=5x-3},则A∩B为()
A.{1,2} B.{(1,2)} C.{x=1,y=2} D.(1,2)
答案:B
5.已知集合A=R,B=R+,若f:x→2x-1是从集合A到B的一个映射,则B中的元素3对应A中的元素为()
A.-1 B.1 C.2 D.3
答案:C
6.已知函数f(x)=2x+1(1≤x≤3),则()
A.f(x-1)=2x+2(0≤x≤2) B.f(x-1)=2x-1(2≤x≤4)
C.f(x-1)=2x-2(0≤x≤2) D.f(x-1)=-2x+1(2≤x≤4)
答案:B
7.设偶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当x ∈[0,+∞)时,f (x )是增函数,则 f (-2),f (π),f (-3)的大小关系是( )
新课标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一)课后习题解答全册答案完整版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1课后习题答案
目录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 (1)
1.1集合 (1)
【P5】1.1.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练习】 (1)
【P7】1.1.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练习】 (2)
【P11】1.1.3集合的基本运算【练习】 (4)
【P11】1.1集合【习题1.1 A组】 (5)
【P12】1.1集合【习题1.1 B组】 (9)
1.2函数及其表示 (10)
【P19】1.2.1函数的概念【练习】 (10)
【P23】1.2.2函数的表示法【练习】 (12)
【P24】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1.2 A组】 (13)
【P25】1.2函数及其表示【习题1.2 B组】 (20)
1.3函数的基本性质 (23)
【P32】1.3.1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练习】 (23)
I
【P36】1.3.2单调性与最大(小)值【练习】 (26)
【P44】复习参考题A组 (33)
【P44】复习参考题B组 (37)
第二章基本初等函数(I) (42)
2.1 指数函数 (42)
【P54】2.1.1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练习 (42)
【P58】2.1.2指数函数及其性质练习 (42)
【P59】习题2.1 A组 (43)
【P60】习题2.1 B组 (45)
2.2 对数函数 (47)
【P64】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 (47)
【P68】2.2.1对数的运算练习 (47)
【P73】2.2.2对数函数及其性质练习 (48)
【P74】习题2.2 A组 (48)
【P74】习题2.2 B组 (50)
2.3幂函数 (51)
【P79】习题2.3 (51)
人教a版必修1章末检测: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含答案)
第一章 章末检测
(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很小的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B .集合{y |y =x 2-1}与集合{(x ,y )|y =x 2-1}是同一个集合
C .自然数集N 中最小的数是1
D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2.设集合U ={1,2,3,4,5},M ={1,2,3},N ={2,5},则M ∩(∁U N )等于( )
A .{2}
B .{2,3}
C .{3}
D .{1,3}
3.下列集合不同于其他三个集合的是( )
A .{x |x =1}
B .{y |(y -1)2=0}
C .{x =1}
D .{1}
4.设A ={x |1
A .{a |a ≥2}
B .{a |a ≤1}
C .{a |a ≥1}
D .{a |a ≤2}
5.函数y =f (x )的图象与直线x =2的公共点有( )
A .0个
B .1个
C .0个或1个
D .不能确定
6.设奇函数f (x )在(0,+∞)上为增函数,且f (1)=0,则不等式f (x )-f (-x )x
<0的解集为( ) A .(-1,0)∪(1,+∞)
B .(-∞,-1)∪(0,1)
C .(-∞,-1)∪(1,+∞)
D .(-1,0)∪(0,1)
7.已知函数y =x 2的值域是[1,4],则其定义域不可能是( )
A .[1,2]
B .⎣⎡⎦
⎤-32,2 C .[-2,-1] D .[-2,-1]∪{1} 8.已知函数f (x )=⎩
⎪⎨⎪⎧
x (x ≥0)x 2 (x <0), 则f (f (-2))的值是( )
高一数学必修一 集合与函数章末检测题 附答案解析 人教版
必修一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章末检测题
一、单选题
1.已知全集U ={0,1,2}且U A ={2},则集合A 的真子集共有(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设集合A ={x |1<x ≤2},B ={ x |x <a },若A ⊆B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a ≥1} B .{a |a ≤1} C .{a |a ≥2} D .{a |a >2} 3.A ={x |x 2+x -6=0},B ={x |mx +1=0},且A
B A =,则m 的取值集合是( ).
A .⎭⎬⎫⎩⎨⎧21- ,31
B .⎭⎬⎫⎩⎨⎧21- ,31- ,0
C .⎭⎬⎫⎩⎨⎧21- ,3
1 ,0 D .⎭⎬⎫⎩⎨⎧21 ,31 4.设I 为全集,集合M ,N ,P 都是其子集,则图中的阴影部分表示的集合为( ). A .M ∩(N ∪P )
B .M ∩(P ∩I N )
C .P ∩(I N ∩I M )
D .(M ∩N )∪(M ∩P )
5.设全集U ={(x ,y )| x ∈R ,y ∈R },集合M =⎭
⎬⎫
⎩
⎨⎧1=2
-3-,x y y x |
)(, P ={(x ,y )|y ≠x +1},那么U (M ∪P )等于( ).
A .∅
B .{(2,3)}
C .(2,3)
D .{(x ,y )| y =x +1}
6.下列四组中的f (x ),g (x ),表示同一个函数的是( ).
A .f (x )=1,g (x )=x 0
B .f (x )=x -1,g (x )=x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 新人教A版必修5
2021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 新人教A 版必修5
对点讲练
分类讨论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的重要数学思想之一,分类讨论思想在与集合概念的结合问题上,主要是以集合作为一个载体,与集合中元素结合加以考查,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深刻理解集合概念,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决问题. 1.由集合的互异性决定分类
【例1】 设A ={-4,2a -1,a 2
},B ={9,a -5,1-a},已知A∩B={9},则实数a =________.
分析 由A∩B={9}知集合A 与B 中均含有9这个元素,从而分类讨论得到不同的a 的值,注意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的检验. 答案 -3
解析 由A∩B={9},得2a -1=9,或a 2
=9, 解得a =5,3,-3.
当a =5时,A ={-4,9,25},B ={9,0,-4}, A∩B={9,-4},与A∩B={9}矛盾;
当a =3时,a -5=-2,1-a =-2,B 中元素重复,舍去; 当a =-3时,A ={-4,-7,9},B ={9,-8,4},满足题设. ∴a=-3.
规律方法 (1)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集合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应该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集合元素的确定中起重要作用.
(2)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①分类讨论过于复杂;②不进行检验,导致出现增根;③分类讨论之后没有进行总结.
变式迁移1 全集S ={2,3,a 2
+2a -3},A ={|2a +11|,2},∁S A ={5},求实数a 的值. 解 因为∁S A ={5},由补集的定义知,5∈S,但5A.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数学集合与函数概念试题答案及解析
1.已知函数.
(1)若关于的方程只有一个实数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当时,不等式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探究函数在区间上的最大值(直接写出结果,不需给出演算步骤).【答案】(1)(2)(3)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0.
【解析】(1)方程,即,变形得,
显然,已是该方程的根,从而欲使原方程只有一解,
即要求方程有且仅有一个等于1的解或无解,
结合图形得. ……4分
(2)不等式对恒成立,即(*)对恒成立,
①当时,(*)显然成立,此时;
②当时,(*)可变形为,令
因为当时,,当时,,
所以,故此时.
综合①②,得所求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8分
(3)因为=……10分
①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且,经比较,此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②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在,上递减,
在,上递增,且,,
经比较,知此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③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在,上递减,
在,上递增,且,,
经比较,知此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④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在,上递减,
在,上递增,且, ,
经比较,知此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当时,结合图形可知在上递减,在上递增,
故此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综上所述,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
当时,在上的最大值为0. ……15分
【考点】本小题主要考查由方程根的情况求参数的取值范围、恒成立问题的求解和含参数的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
点评:恒成立问题一般转化为最值问题解决;分类讨论时,要尽量做到不重不漏.
高中数学必修一课件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课
本节结束, 谢谢大家!
【例 1】 已知集合 A={x|0≤x≤2},B={x|a≤x≤a+3}. (1)若(∁RA)∪B=R,求 a 的取值范围; (2)是否存在 a 使(∁RA)∪B=R 且 A∩B=∅. 解 (1)∵A={x|0≤x≤2},∴∁RA={x|x<0 或 x>2}. ∵(∁RA)∪B=R,如图.
∴aa≤ +03, ≥2. ∴-1≤a≤0.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②对称:y=f(x)关――于―x―轴――对―称→ y=-f(x); y=f(x)―关―于――y―轴―对――称→ y=f(-x); y=f(x)―关―于――原―点――对―称→ y=-f(-x). ③翻折:y=f(x)――保 x―轴―留下―x―轴 方―上 图――象 方―对 图――称 象―到 ,――上 再―方 把――→ y=|f(x)|;
(2)f(x)=x2-2|x|=xx22-+22xx==xx-+1122--11xx≥<00,. 画出图象如图所示,
根据图象知,函数 f(x)的最小值是-1. 单调增区间是(-1,0),(1,+∞);减区间是(-∞,-1),(0,1).
专题四 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就是根据数与形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数和
3.函数与映射的联系与差异:映射概念中的两个集合可以是数 集也可以是其他集合,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非空的数 集.映射是函数的推广,函数是映射的特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集合与函数概念章末复习课
知识概览
对点讲练
分类讨论思想在集合中的应用
分类讨论思想是高中的重要数学思想之一,分类讨论思想在与集合概念的结合问题上,主要是以集合作为一个载体,与集合中元素结合加以考查,解决此类问题关键是要深刻理解集合概念,结合集合中元素的特征解决问题.
1.由集合的互异性决定分类
【例1】设A={-4,2a-1,a2},B={9,a-5,1-a},已知A∩B={9},则实数a=________.
分析由A∩B={9}知集合A与B中均含有9这个元素,从而分类讨论得到不同的a 的值,注意集合中元素互异性的检验.
答案-3
解析由A∩B={9},得2a-1=9,或a2=9,
解得a=5,3,-3.
当a=5时,A={-4,9,25},B={9,0,-4},
A ∩
B ={9,-4},与A ∩B ={9}矛盾;
当a =3时,a -5=-2,1-a =-2,B 中元素重复,舍去;
当a =-3时,A ={-4,-7,9},B ={9,-8,4},满足题设.
∴a =-3.
规律方法 (1)本题主要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在集合中的具体运用,同时应该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在集合元素的确定中起重要作用.
(2)本题在解题过程中易出现的错误:①分类讨论过于复杂;②不进行检验,导致出现增根;③分类讨论之后没有进行总结.
变式迁移1 全集S ={2,3,a 2+2a -3},A ={|2a +11|,2},∁S A ={5},求实数a 的值. 解 因为∁S A ={5},由补集的定义知,5∈S ,但5∉A.
从而a 2+2a -3=5,解得a =2或a =-4.
当a =2时,|2a +11|=15∉S ,不符合题意;
当a =-4时,|2a +11|=3∈S.故a =-4.
2.由空集引起的讨论
【例2】 已知集合A ={x|-2≤x ≤5},集合B ={x|p +1≤x ≤2p -1},若A ∩B =B ,求实数p 的取值范围.
解 ∵A ∩B =B ,∴B ⊆A ,
(1)当B =∅时,即p +1>2p -1,
故p<2,此时满足B ⊆A ;
(2)当B ≠∅时,又B ⊆A ,借助数轴表示知
⎩⎪⎨⎪⎧ p +1≤2p -1-2≤p +1
2p -1≤5,故2≤p ≤3.
由(1)(2)得p ≤3.
规律方法 解决这类问题常用到分类讨论的方法.如A ⊆B 即可分两类:(1)A =∅;(2)A ≠∅.而对于A ≠∅又可分两类:①A B ;②A =B.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需注意A =∅这种情况易被遗漏.解决含待定系数的集合问题时,常常会引起讨论,因而要注意检验是否符合全部条件,合理取舍,谨防增解.
变式迁移2 已知集合A ={x|x 2-3x +2=0},集合B ={x|mx -2=0},若B ⊆A ,求由实数m 构成的集合.
解 A ={x|x 2-3x +2=0}={1,2}
当m =0时,B =∅,符合B ⊆A ;
当m ≠0时,B ={x|x =2m },由B ⊆A 知,2m =1或2m
=2.即m =2或m =1. 故m 所构成的集合为{0,1,2}.
数形结合思想在函数中的应用
数形结合是本章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画出函数的图象,使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更加清晰,有助于提高解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例3】 设函数f(x)=x 2-2|x|-1 (-3≤x ≤3),
(1)证明f(x)是偶函数; (2)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3)指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说明在各个单调区间上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4)求函数的值域.
(1)证明 f(-x)=(-x)2-2|-x|-1=x 2-2|x|-1=f(x),
即f(-x)=f(x),∴f(x)是偶函数.
(2)解 当x ≥0时,
f(x)=x 2-2x -1=(x -1)2-2,
当x<0时,
f(x)=x 2+2x -1=(x +1)2-2,
即f(x)=⎩
⎪⎨⎪⎧ (x -1)2-2(0≤x ≤3)(x +1)2-2 (-3≤x<0). 根据二次函数的作图方法,可得函数图象如图.
(3)解 函数f(x)的单调区间为
[-3,-1),[-1,0),[0,1),[1,3].
f(x)在区间[-3,-1)和[0,1)上为减函数,
在[-1,0),[1,3]上为增函数.
(4)解 当x ≥0时,函数f(x)=(x -1)2-2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f(3)=2; 当x<0时,函数f(x)=(x +1)2-2的最小值为-2,最大值为f(-3)=2.
故函数f(x)的值域为[-2,2].
规律方法 函数的图象是函数的重要表示方法,它具有明显的直观性,通过函数的图象能够掌握函数重要的性质,如单调性、奇偶性等.反之,掌握好函数的性质,有助于图象正确的画出.
变式迁移3 当m 为何值时,方程x 2-4|x|+5=m 有4个互不相等的实数根?
解 令f(x)=x 2-4|x|+5,
则f(x)=⎩
⎪⎨⎪⎧
x 2-4x +5, x ≥0,x 2+4x +5, x<0, 那么原问题转化为探求m 为何值时,函数f(x)的图象与直线y =m 有4个交点.作出f(x)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当1 数学问题中,已知条件是结论成立的保证.但有的问题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距离比较大,难以解出.因此,如何将已知条件经过转化,逐步向所求结论靠拢,是解题过程中经常要做的工作.变更条件就是利用与原条件等价的条件去代替,使得原条件中隐含的因素显露出来,使各种关系明朗化,从而缩短已知条件和结论之间的距离,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便应用数学规律、方法将问题解决. 【例4】 对任意x ∈[1,+∞),不等式x 2+2x -a>0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 解 方法一 由已知x ∈[1,+∞),x 2+2x -a>0恒成立, 即a 令g(x)=x 2+2x ,x ∈[1,+∞), 则原问题可转化为a 小于g(x)在[1,+∞)上的最小值. ∵g(x)=(x +1)2-1,图象的对称轴为x =-1, ∴函数g(x)在[1,+∞)上是增函数, ∴x =1时,g(x)取最小值g(1)=3.∴a<3. 即所求a 的取值范围是(-∞,3). 方法二 当x ∈[1,+∞)时,x 2+2x -a>0恒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