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教育大师怀特海《教育的目的》一书中
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
发展之路北。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教育的目的心得体会,希望大家喜
欢!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范文篇1
最近在全国流行了一本有关全市教育的书籍,是英国著名教
育学家怀特海编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他在书中提出:教育的目
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学生进行发展的一个过程,要极力培养学生思考
把思考和读书有望成为一种习惯,把学习成为一种需求。还指出在生
活和劳动中同,不能利用和使用的知识是取用相当有害物质的。而教
育的素质教育核心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要它充满活力,活泼起来。这
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核心问题。同时教育是让学生更大程度地变得不
同和具有差异性,让每个都能够按照他们自身的发展而发展。
教育工作只有一个主题,就是让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拥
有绚烂的生活。反思我们现在,由于教育的最终目标和课堂大量模式
决定了中国的学生会出现的的厌学情绪,从而产生了换言之的“差生”和“坏生”。我们没有向学生展示生活的多姿多彩,而只是一味地灌
输知识,完全采用的是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讲,学生听;
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在有限的时间里,将各种各样的知识
挤压教给他们。北大教授郑也夫把中国
在美国,小学教育先是设置了这样设一类课程,例如如何解
决武装冲突,如何解决压力,还有如何同知心朋友交流、学会制定计
划并行动、学会享受大自然之美、如何相信自己的假设、如何将想法
明确地得知对方等等,除了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还开设关于也品格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
读完某一作品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目的》读后感(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
怀特海先生的《教育的目的》是怎样的一本书?
王立忠先生给了我们读者很好的解释,这是一本奇书!
错过一一遗憾一辈子!
迟读一一遗憾一辈子!
知而不读一一后悔一非子!
知而细读一一幸运一辈子!
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人研读的奇书!
给你一缕前所未有的有神清新!
给你一个千载难逢的拍案叫绝!
给你一个今生难得的相见恨晚!
究竟是怎样的一本好书,能这么绝、这么奇?带着这样的好奇,寒假期间我认真的阅读了这本书。
这本书我觉得很与众不同,首先从内容组成上来说,它涵盖了"技术教育""古典文学"、"数学"、"大学"等各个学科中教育的目的,为我们不同领域的教学起到引领,告诉我们应该怎样去引导学生。其次,它让我不由自主的想把一些书内的名言警句或是很认同的观点,用记号笔标记下来,细细品味,不断地激发我的感悟和灵感。
在我英语教学的十年生涯中,我用一个个chant、一首首歌曲来增添学习趣味,用一个个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来吸引学生记忆,生日送歌、英语情景剧表演,在补充讲解水果沙拉时,不是只利用PPT的图片让孩子们看,而是带孩子们展开奇思妙想,亲手制作各种水果沙拉……尽量将英语教学生活化,如此才会使"你的才能富有活力、你的
思想栩栩如生"。纵然有了一些方法,但是也有彷徨,我们的教育就是把所有的学生都看待为精英来教,故造成不少学生跟不上,没有学习的兴趣,所以被动学习为多。有时以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得到好的成绩分数为目的,何谈兴趣?
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后有感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不仅仅是一种必需品,更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在我国,教育一直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教育水平已经逐步提升,许多人认为读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取得文凭,但我却认为读教育的目的应该是更为深刻的。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为了获取知识,还应该是增长人生经验,培养人的综合素质的过程。读教育的目的,首先是为了让人们了解和学习到更多关于世界的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文化、历史和时代。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不仅会接触到各种学科,了解科学文化、历史文化、人文艺术等各个领域的知识,还会明确个人的价值观念和世界观、人生观。
除此之外,读教育的目的还在于为人们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平台,通过学校的教育,学生可以接触各种信仰、文化、社交和道德观念,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懂得如何去同情、感恩、关心社会。另一个方面,教育也需要培养人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适应被动接受知识的情况下,在教学、学习的环境中发挥主动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有效的利用学过的知识。
读教育的目的还在于给人们提供一种生活的方式,让人生的过程变得更有意义。生命是短暂的,读教育的目的在于提升人的价值、意义和生命质量,让人们去更好的感受人生的光彩,及人际交往中去发现更巨大的节拍和能量。
我的感悟是,教育不仅仅是授予人们知识,而更是生活的一部分。学习是一个漫长而有意义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地改进自己,向前迈进,成为更好的人。读教育的目的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可以塑造人们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并成为一个良好的公民,为社会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必须铭记读教育的目的,充分发挥它的作用和价值,真正的把教育作为人生经历的丰富、多彩、有意义和充满挑战的部分,让人们的人生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教育的唯一主题:生活明阅读《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唯一主题:生活明阅读《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关于教育的经典著述,成书于1929年,全书每个篇章都是精品,可谓字字珠玑,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
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
01
生命:“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
《教育的目的》开宗明义说:“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必须警惕学校办学目标的异化。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应该是为了促进人的自我发展,远离名利之争。身在其中,学生能够时刻感受到来自师长的善意,感受到学校对生命成长的期待。
曾应邀参加一所学校的教学研讨会,集中研讨一个问题:学校近年在市区的学业水平监控中居于下游水平,导致学生学业成绩滑坡的原因是什么?会上,很多教师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太活跃,挤占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业成绩。听到这种批评,我很纳闷:社团活动怎么会影响到学业呢?
一位青年教师的发言为我解开了疑惑。这位老师对社团持肯定态度,但她提出:学校总要求社团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要获奖,导致社团指导老师给学生加压,甚至挪用正常教学时间组织训练,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原来如此!
在这里,“获奖”成了社团的目的,“人”被功利遮蔽,被异化成了学校追名逐利的工具。目标异化,教育的失败不是必然的吗!正如怀特海所言:“我实在信奉这样一条教育原理:在教学中,一旦你忘记你的学生是有血有肉的,那么你就会遭遇悲惨的失败。”
这让我想起另外一个故事:日本小提琴家铃木镇一上小学时,升
专家解读《教育的目的》
专家解读《教育的目的》:培养有深度的智慧和品质
阿尔弗雷德·诺斯·怀特海所著的《教育的目的》一书,为我们揭示了教育的真正意义和目标。怀特海认为,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的学生,因此教育要符合人生长的规律,呵护成长的热情和动力,引导其自我发展,养成智慧,从而更好地生活。在怀特海看来,教育的目标是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有艺术般高雅的品质。
怀特海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尊重和关注,他主张教育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是简单地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自我发展,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怀特海强调教育的文化基础,认为只有具备广泛的文化修养,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世界,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同时,他还强调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认为这是实现个人发展和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基础。
怀特海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今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首先,它提醒我们教育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需求,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其次,它强调教育的文化基础和人文关怀,要求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人文精神。最后,它启示我们要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将教育与社会需求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的爆炸,人们对于教育的期望也
越来越高。我们需要更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探索来应对这些挑战。怀特海的教育理念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它提醒我们要注重教育的本质和目标,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教育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1
《教育的目的》是怀特海写的一本关于智力教育的书,他在开篇就说: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
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学校教育只是起到引导性的作用,一个人能否成长成才,能否在社会上立足,关键是取决于自身的努力程度,当一个人爱学习的时候,无论时间多么紧张,总会挤出时间去学习,甚至会舍弃做其他事情的时间来进行自我提升,当然,学习一两天很容易,但是坚持很难,要日复一日的.坚持,没有内心强大的对学习的热爱是坚持不下来的。别看学校教育仅具有引导性,但其任然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占据不可忽视的地位。学校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在学校中教师是和学生相处的时间最久的,因此教师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若一名教师教授大量的科目,却只是蜻蜓点水地教授一点皮毛,只会造成一些毫不相干的知识的被动接受,不能激起任何思想活力的火花。如果一名教师只教授一些少而精的科目,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世界,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运用,就能够帮助他们成长成才。
教师要注意了解到每个学生的特点,并且采用符合他们身心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要采取多种不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一种思维训练方式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儿童,教师不应该奢望一次出色的演讲就可以一劳永逸地激励岀一个令人赞赏的班级,所有的事情都是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而来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的思维,从而让学生觉得他们是在真正地进行学习,而不只是在表演智力的小步舞蹈。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怀特海《教育的⽬的》读书笔记
☆ [英]怀特海著.庄莲平王⽴中译著.教育的⽬的[M].上海:⽂匯出版社.2012年版
茅于轼在该书的序⾔中说道:“思考教育的⽬的,事关我们下⼀代的成功与失败,他们将如何塑造我们这个世界。这绝不是⼩事。”“这本由⼀个英国⼈怀特海写的书,讨论教育的⽬的。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的中国⼈写的。书中讨论当然问题对中国⼈⾮常有针对性。”“我们不能不佩服,怀特海在英国这块⼟地上思考的结果,还能适⽤于千万公⾥之外的中国。可见世界的历史有其共同性。”“我国从初等教育到⾼等教育普遍的问题是把⼈当成⼯具来培养,要把⼈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才。⼈是为建设服务的,只不过是⼀种⼯具⽽已。”
怀特海在前⾔中说道:“学⽣是有⾎有⾁的⼈,教育的⽬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我发展之路。”“⽼师也必须有活跃的思想”。“断然反对灌输⽣硬的知识,反对没有⽕花的使⼈呆滞的思想”。
1⽂化是思想的活动,是对美和⼈类情感的感受。
1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化毫⽆帮助。如果⼀个⼈仅仅是见多识⼴,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是最⽆⽤且⽆趣的。
1⾃我发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发展。
2怀特海反对训练⼉童思维活动时被“呆滞的思想”(inert idea)所束缚,即“那些仅仅被⼤脑所接受却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或与其他东西进⾏融会贯通的知识”。因为,“就教育⽽⾔,填鸭式灌输的知识、呆滞的思想不仅没有什么意义,往往极其有害——最⼤的悲哀莫过于最美好的东西遭到了侵蚀。”“每⼀次对⼈类社会进步举⾜轻重的知识⾰命,都是⼀次对陈腐呆滞思想的⼀种反抗。但是,由于对⼈类⼼理的可悲的忽视,某些所谓的教育制度⼜重新⽤呆滞的思想来蒙蔽⼈们的眼睛。”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教育的目的》有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1
理论指导总是与亲身实践是密不可分的,教师这条道路上,我需借助这些正确思想,在其指导下大胆采取行动,不断丰富和完善自我!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哲学家和数学家怀特海的教育代表作,集中体现了他在教育哲理上的系列思考。他在书中以其严密的逻辑和深刻的哲学剖析了关涉教育目的的一些基本问题,其主要观点来自于实践经验、教育反思和理论批判。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激发和引导生气勃勃的学生自我发展。
书中有几个说法或观点让我很有感触:一是"惰性思维",二是"教育的实用性".
"惰性思维":只是通过大脑去接收某些观点,而不去应用、验证或与其他新事物有机地融合起来。为了使其通俗易懂,书中举了一个例子:那些聪慧的妇女虽未受过什么教育,但阅历丰富、涵养深厚,步入中年以后成为社会中最有文化修养的群体——原因在于她们摆脱了惰性思维的枷锁。我想,这里的惰性思维不单单指向学生,可以说指向任何一个有思想意识的人。
我想避免让自己陷入"惰性思维"的方法,也是最为简单的方法便是"反思",如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己的每一堂课,在班级管理上反思自己的每一次决定和措施,在待人接物上,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等,在不断的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并及时改正,同时让自己的长处更加突出,在反思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而在这一过程中,必定要克服"惰性思维"的阻碍。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教育的目的读书心得体会(精选13篇)
教育的目的读书篇1
当我们埋头去课程,教学,乃至于许许多多的细枝末节的教育教学工作时,很少有人抬着望一望教育的星空,认真想一想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为什么。这些教育最本原的问题,人类那些最伟大的哲学家(同时也是教育家)始终在思考,卓越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的思考,尤其应该给予敬意。
怀特海是机械死板的考试制度的坚决的反对者,他认为,支离破碎的知识、信息与真正意义上的文化毫不相干,教育不是传授僵死的知识,而是教人们如何掌握知识的艺术,让知识充满活力,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我们是在与人的大脑而不是与僵死的物质打交道。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判断力,以及控制复杂情况的能力,使他们在特殊情况下应用理论知识对前景作出展望——所有这些能力不是靠一条体现在各科目考试中的固定规则所能传授的。因此他主张,要根除各科目之间那种致命的分离状况,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就是五彩缤纷的生活。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一个宏大而又难解的问题。身为一个一线教育工作者,读完怀特海的作品后,不禁被深深地触动了。之前并没有深思过的这个问题,也时常在脑海中盘旋。
韩愈的《师说》一文将教师的功能定位为“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几乎成为了我国关于教师的传统认识。教师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圣人的学说,解答疑难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学者,教书往往是无组织的行为,他们对世界对知识的认识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在传授的过程中自然而然也带着个性的烙印。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由为少数人服务的、高水准的职业演变成了为公众服务的机构。教师的职责不再是想教什么就教什么,因材施教也因为条件的原因几乎得不到实现。教育的目的是否就因此发生改变呢?怀特海认为教育不仅仅是来促进发育,他更赞扬理智的卓越。把教育看做生长,就是希望通过教育使每个人的天性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地发展,
《教育的目的》读书有感(含五篇)
《教育的目的》读书有感(含五篇)
第一篇:《教育的目的》读书有感
杨森——《教育的目的》读书有感
怀特海的《教育目的》是一本很值得一读的书。这位英国剑桥、美国哈佛大学的教授,曾经作为罗素的老师、同事与朋友合著过《数学原理》一书,在学术思想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一位知识渊博、思想深邃的大思想家。他的《教育目的》虽然只是他的一些关于教育的讲座、报告与论文组成,但是,自成体系,逻辑严密,读了令人受益匪浅。
英国人怀特海写了这本书,讨论教育的目的,虽然谈及的教育体系来自于英国,读了之后,感到它简直就是专门为当前中国人写的。书中讨论的问题对中国非常有针对性。
我国的教育法解释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普遍的问题是把人当成工具来培养,要把人塑造成建设社会主义的人才。人是为建设服务的,只不过是一种工具而已。怀特海则在书中写道“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较之教育法的解释要明确而富有内涵,特别是它一针见血地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虽然我们有时也这样说,但我们做到了吗?回到家里,还在上小学的妹妹每天都有写不完的作业,为了考得高分,不得不去上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学校教育普遍的功力化,教育似乎全为了考试。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读后感大全
怀特海是英国数学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教育的目的》比
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他反对向学生灌输知识,强调古典文学艺术的重要性,倡导使受教育者在科学和人文
方面全面发展等。他的教育思想为我们的素质教育提供了许多启示。
“教育,意味着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教育的目的
是培养具有文化修养,又精通某领域专业知识的人。同时,教育
是让人们掌握知识的一门艺术,所以教科书必然有一定的难度,
如果十分容易的话,教师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学生完全可以通
过自学来完成。而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兴
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努力做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
生的积极性,再通过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能力。
“现代社会的游戏规则已十分明确,不重视智力训练的民族
注定在劫难逃。”落后就要挨打,位于世界各国之中,我们只有
不断进步,变成强国才可能不被欺负。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注重
智力训练的话,可能就会消亡,而我们的教育对个人或者国家都
有重要的意义。同时这本书还提到了宗教性的教育,虽然我不信
仰任何宗教,但是有些教育理念值得学习。教育需要培养学生的
责任感,促使学生求知。
“学生在智力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接触不同的课程和采用
不同的学习方式。”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但是教无定法,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成长,没必要拘泥于一种教学方法,用一种方法来教千万种学生。
我们可以根据作者划分的几个不同的阶段,采取适合的教学方式
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书中有一个观点:越是符合自然环境的,最适合人的发展,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教育的目的)读书笔记
从书名看这本书的主旨,主要是阐述教育的目的,对于教育的目的,每个老师都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识,这些或许凭借经验,或许凭借看书。看这本书时,开始思考我们每天忙忙碌碌地教学生,到底是要培养怎样的学生,我们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本书是怀特海在1929年完成的,虽然书中的内容不可防止地烙下了时代和地域的印迹,但很多观点“影响深远,闪耀着智慧的光辉〞。书有些难读,因为一旦读起来,你的思想将没法有片刻停滞:你常常会被书中一些观点震撼,接着重新审察自己的教育观念,思考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种种做法是否得当。
书中提到:自我开展才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开展,这种开展通常在16岁和30岁之间发生。训练这种自我开展,最重要的应该是12岁之前从母亲那里所受到的教育。而被大脑所接收的知识如果没有经过实践或验证是不具有正确的知识的。这就是说人的学习是自我认知的一种学习,在自我认知的道路上不断学习前进,并且肯定和实践联系起来,才是真正获得知识的方法方法。
书中引发思考的是到底要教什么呢?
我国的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然而我们需要认清一个事实:即使是最有天赋的学生,由于人生时间有限,也不可能在每一个方面全面开展。因此,怀特海认为,“学习必须有所侧重〞!“我们的目标是,要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别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飞的根底,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的深邃,又有艺术般的高雅〞。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任重而道远,从中理解教育的目的也都是建立在自己的理解和经验上,这本书也从一个方向和理念上让我更清楚自己在寻找的教育的目的。
《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
《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
《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我们总会收获一些心得和感悟,这时就可以通过文字的方式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但是,感悟的文章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育的目的》阅读感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想,很多孩子都和我一样,在被学习困扰时,不禁提出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或许有人会说,考试会考;
也许有人说这说不定在今后的什么时候就会用到。学生如果这样来看待学习,他所学的依然将是僵化的、呆滞的知识,因为他找不到该知识在当下的意义,不知道如何去应用它,无法让它生动起来。
以语文学科为例,语文是众多学科中最为实用的,它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息息相关:路边的招牌是语文;
阅读的书籍是语文;
电视里的广告词是语文;
春节时贴的对联是语文。语文培养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听,是语言的信息的接收,别以为听人人都会,有的人说话引经据典,有的人说话一语双关,有的说话还有弦外之音,你都听懂吗?说,是语言信息的输出,别以为人人都会说话,说话也是一种艺术,要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学会说话,让不同的人都能正确理解你的意思。什么时候该慷慨激昂陈词,什么时候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用词遣句、语速、声调、姿势都很重要。所以,我们不能仅仅给学生提供一大堆知识的碎片,而是要让他们对其应用有一个清晰的概念。
这揭示了教育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让学生借助树木认识森林。怀特海认为,“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种对知识的运用,关键就于根除科目之间、知识之间毫无关联的状态,善于把各种知识综合起来运用,善于牵一发而动全身,让学生了解某一知识点在知识体系中的方位,以帮助学生借助树木来认识森林。怀特海强调,“零零碎碎的信息或知识对文化毫无帮助。”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导读:读书笔记《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2500字:
今天的内容是关于“自由和训练的节奏”,与前一章教育的节奏是相关的,更针对教育工作者。
作者提出了智慧的概念,“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设计知识的处理,知识的选择,运用知识提升我们的直觉经验。”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获得智慧的两个要素是自由与训练,两者的节奏是教育者要思考的问题。
怀特海把自由看得极为重要,“没有兴趣就没有智力的发展”,符合自然发展规律的快乐是激发生命力的正确方式。“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孩子是被送到望远镜前来观察星星的。”甚至在说到训练时怀特海再次强调了自由的重要性,“唯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训练是自我训练——这种训练只有通过充分享受自由才能获得”。
最初的训练则是在适当的时期,适当地指出重要的事实、简化的概念等等。有点四两拨千斤的意思,少少的训练指点大大的自由。
在后期的精确阶段的训练中,教师要严格把握度(自由与训练的平衡),训练要指向综合运用阶段,将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再进
入下一个浪漫阶段的自由,最终获得智慧。
“精确阶段是通过掌握精确地知识细节进而领悟原理的阶段;综合运用阶段是抛弃细节而积极使用原理的阶段,这时知识的细节融汇到下意识的习惯中”。
再摘录几句我喜欢的话,“教育是引导个体去领悟生活的艺术”。“每个个体都体现了一种生存的探险,生活中的艺术就是引导这种探险。”“发展的本能来自于自身:发展是有我们自己完成的,训练是自我训练,收获是我们自身首创精神的成果。”
观《教育的目的》有感
对 于传 统 的教 育 目的我们 应 该 不断 反思 。 在 这种 教 育 的 目的下 教师们 不敢对 教育 目的 的意 蕴进 行 自由 、深 入地 探 讨 ,只能是 机械性 地接 受和 执行 ,因而其 时人们 对 于教育 E l
的 的 呼 应 虽 然 在 表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面 上 是 热 的 、积 极 的 ,但 内心 却 可 能 是 麻 木的 、 冷漠 的 、 消极 的 。在没有 完全认 同( 并 非 主观 上 不 愿 意 认
和科 学 、 人 文方面 的全面发 展。教育 并不 是枯燥 乏味 的 , 而 是
盲 目的被 动状 态 。 教 育 的内容是要 一 以贯之 呢 , 还 是应该 不断
地创新 , 随 着 时 代 的 发 展 而 变 化 呢 ? 长 期 以来 , 早 我 国 的教 育
充满 生气 和活力 的 。 要想 把教育 做 的成 功 , 那么 必备条 件就是 创新 。 创新 的知识 正如活 鱼一样 自由遨 游在浩 瀚 的大 海 , 相反
陈 旧 的 知 识 会 像 死 鱼 一 样 慢 慢 腐 烂 ; 教 育 的 目的 不 是 一 味 的
历史上 , 长 期存在着 “ 贯彻、 执行 ” 的记 录 , 而 少有 “ 发明 、 创造 ”
的记录 。
让学 生 见多识广 , 而 是造就掌 握专 门知识 的人才 。 在 中国进人 现代 社会 的今 天 ,封建 等级观 念仍 然根 深蒂 固。人们 普遍 认 为 , 通 过教 育进 人名 牌学 校 ,然后 当政 府公 务 员 ,做官 ,这是 最风 光的 职业 ( 在 现代 社会 中官 员不应该是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读后感
《教育的目的》这本书已经成为了经典中的经典,也正因为如此,即使时间流逝,这本书依然焕发着动人的馨香,不但没让人感觉到过时,反而日久弥新。
以下是我在读书的时候的一些感受批注,与君分享:
当你丢掉你的课本,烧掉你的听课笔记,忘掉你为了应付考试而背诵的细节,你的学习对你来说才是有用的。
在这个阶段,教师责任重大。老实说,除了少数一些具有天赋的`教师以外,我认为,带领整个班级的学生沿着精确学习的道路一直走下去,同时又没有某种程度的兴趣的减少或损伤,这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不幸的两难选择,首创精神和训练都是需要的,但是训练往往又会扼杀首创精神。
我只是想提出这样一个忠告:教育是一个复杂的课题,没有一个简单的公式可以完全解决。
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应该在研究中开始,在研究中结束。毕竟,教育从整体上来说,是为了使受教育者做好准备,去迎接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经历,用相关的思想和适当的行动去应付每时每刻发生的情况。教育如果不以激发首创精神开始,不以促进这种精神而结束,那么它一定是错误的。因为教育的全部目的——就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
这种力量的最深刻的表现就是美感,对于所实现的完美境地的审美感。这一想法不禁让我想问,在现代教育中,我们是否对艺术的重要性给予了足够的重视?
我一直担忧,如果我们不能用新方法来迎接新时代,维持和提升我国人民精神生活的水准,那么迟早,那些落空的愿望会转化为狂野的爆发,我们将重蹈俄国的覆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教育的目的》有感
今天终于读完了《教育的目的》,感觉的确有收获。
我知道了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和激发孩子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通常在16--30岁之间。怎样才能促进孩子的自我发展呢?我想,首先应该以榜样人物来引导他们树立自己的理想。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名人传记、观看优秀电影或者是人物采访、做志愿者等方法来促使孩子们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立下自己的愿望;第二,我们应该为孩子提供更多的平台,让他们有自由和机会锻炼自己;而不是过多的指责和训斥、干涉。即使是犯了错误也没有关系,只要能够从错误中学到经验和教训。
回想我自己的发展之路:小学和初中、师范的学习我一直都是一帆风顺,没有遇到过挫折,一参加工作就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我管不住学生,连课堂上的纪律都维持不了!因为我是急性子,加上没有经验,沉不住气,所以导致了这个局面。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才开始好转,因为我自己喜欢教书,所以我才会去学习、思考。现在的我依然是孜孜不倦地学习,虽然愚笨,但是勤奋。在教育教学方面我也不断创新,接触好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并且去实践。
我小时候父母也没有过多地干涉我的自由,除非是我提出学习上的要求,他们都会想办法帮助、满足我。
现在,我对我女儿的教育感觉就有了过多的要求和约束,对于作业、上课、玩电游、手机等方面都有限定。因为诱惑太多,孩子又管不住自己。但是,通过学习,我也知道要与孩子商量,不把她和其他学生去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妞妞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她爱运动,虽然瘦小但是体育好,能说会道,与人沟通交流好。我觉得应该引导她学会多思考,特别是思维严谨方面还需要下功夫。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这样他们既有进步、腾飞的基础,又如哲学般深邃,艺术般高雅。在初中阶段,我们的任务是帮助他们打下广泛的文化修养,所以大量的文学阅读、科普阅读就显得很必要了。
怀特海认为: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的透彻。这就需要各任课老师有一定的专业素养,让学生喜欢自己所教的科目。同时要透彻的理解所教的科目。而我们缔造完美教室也应该遵循这个原则,创设课程不要太多太杂,而需要精而透。
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而不是把孩子们视为盛知识的容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这就需要教师努力让自己的课题活起来,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有成就感。
教育的主题就是多姿多彩的生活。所以我们应该想尽办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例如这个寒假我给孩子们的英语作业是:学唱一首英语歌,看一部英语电影并且背熟至少5句台词,开学后我们要进行展示,而且还要选出好的参加英语歌曲比赛,我准备让他们下好伴奏,开学后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比赛。
摘抄:1、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发展。
2、我们的目标是,塑造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某个特殊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才,他们的专业知识可以给他们进步、腾达的基础,而他们所具有的广泛的文化,使他们有哲学般深邃,又如艺术般高雅。
3、自我发展是最有价值的智力发展,这种发展一般在16-30岁之间发生。
4、教育体制上要避免思想的僵化,就必须注意两点:不要同时教授太多科目;如果要教,就一定要教得透彻。
5、不能加以利用的知识是相当有害的。知识的利用是指要把它和人类的感知、情感、欲望、希望,以及能调节思想的精神活动联系在一起,才是我们的生活。
6、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掌握的艺术。
7、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不能让知识僵化,而要让它生动活泼起来。
8、最理想的教育取决于以下不可或缺的因素:教师的天赋、学生的智力类型、他们对生活的期望、学校外部(临近环境)所赋予的机会,以及其他相关的因素。
9、教育的成就取决于对诸多因素的精妙调整,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升其判断力、锻造七对复杂环境的掌控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理论知识对特殊实例做出预见。
10、教育的问题是---如何让学生借助于树木来认识树林。(我觉得我们可以在孩子们认识了一些简单的树木后把孩子们带入树林,整体认识了树林后,再去慢慢认树。例如英语学习,我们先通过学习单词、语法,然后带着他们一起读英语故事、文章,在故事中去巩固单词和语法。)
11、教育只有一个主题---多姿多彩的生活。
12、最好的教育是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大限度的知识。
13、教育改革的第一要务是,学校必须作为一个独立的单位,必须有自己经过批准的课程,这些课程应该根据学校自身的需要由其自己的老师开发出来。
14、在学生心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该采用不同的课程与学习方式。
15、在教育实践中,把最难的内容往后放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
16、缺乏对智力发展的节奏和特征的认识是我们教育呆板无效的主要原因。
17、浪漫阶段是开始有所领悟的阶段,教育必须是对大脑中已经存在的纷繁复杂的骚动进行有序整理的过程,你不能对一个空白的大脑进行教育。
18、精确阶段代表了一种知识的积累,是文法和规则的阶段,包括了语言的文法和科学的原理。在这个阶段,要使学生一点一点接受一些特定的分析事实的方法。
19、浪漫-精确-综合,教育应该是这三个周期持续不断的重复。
20、儿童智力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把自己的身体行为和心理感知完美地协调起来。
21、12-15岁的三年时间里,必须用大量的语言方面的内容来丰富。这个时期对科学的浪漫学习来说是非常适合的年龄。15岁时,语言的精确阶段和科学的浪漫阶段都已经到了尾声,随之而来的是语言的综合运用阶段和科学的精确阶段。这时需要集中注意力进行科学方面的信息,相对减少对语言学课程的关注。
22、大学的功用在于去掉细节保留原理。
23、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法。
24、自由和训练应该在孩子的生活中得到调节,使之适应其个性发展自然变化。在儿童身心发展过程中对自由和训练的调节,就是我在其他场合所提到的“教育的节奏”。
25、教育中过分严格的训练是极其有害的。积极而富有创新精神的思维习惯,只有在充分自由的环境下才能产生。首创精神和训练都是需要的,但是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