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控制系统技术要求20140107
矿用遥控器标准
矿用遥控器标准
矿用遥控器标准主要是指在矿井作业环境中使用的遥控器需符合的安全要求和性能指标。
在我国,矿用遥控器需要遵循以下标准:
1. 《矿用遥控器通用技术条件》(GB/T 14285):该标准规定了矿用遥控器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2. 《矿用遥控器安全技术条件》(GB/T 14286):该标准规定了矿用遥控器的安全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3. 《矿用遥控器电磁兼容性技术条件》(GB/T 14287):该标准规定了矿用遥控器的电磁兼容性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4. 《矿用遥控器防爆技术条件》(GB/T 14288):该标准规定了矿用遥控器的防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遵循上述标准进行矿用遥控器的生产和使用,可以确保矿用遥控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为矿井作业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控制手段。
电控完整系统技术要求
电控完整系统技术要求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12轨道下山防爆变频调速提升绞车电控系统技术规格书永龙金鑫(登封)煤业有限公司二〇一四年三月八日12轨道下山防爆绞车变频调速电控系统技术规格书1运行条件技术参数及要求:1)型号:×防爆变频单卷筒提升绞车2)滚筒直径: 1600mm3)滚筒宽度: 1200mm4)斜坡长度: 450m(总长度563m)5)最大坡度: 26°6)最大提升速度: s7)滚筒数量: 1个8)最大静张力: 45kN9)减速比: i=3010)提升方式: 提物,单滚筒串车提升11)操作方式:手动、检修、应急12)制动装置:采用液压盘式制动器,液压站各阀件采用进口阀件,比例阀采用阿托斯品牌。
13)深度指示器:采用牌坊式深度指示器14)提升水平:上下平台、2个中间车场电机主要技术参数防爆变频电动机: 型号: YBK2-315L-6 转速:980rpm1)电机功率: 132kW2)电压: 660V/1140V3)电流:4)防爆等级度 Exdi5)防护等级 IP546)工作制 St运行环境1)具有瓦斯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煤矿井下;2)环境温度:-5ºC--+40ºC;3)周围空气相对湿度:90%;4)运转方式:连续运转。
2技术要求:系统组成本系统由ZJT型隔爆兼本安智能变频调速装置、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绞车控制箱、本安型一体式操作台、若干辅助开关和传感器组成。
2.1变频器技术参数及要求(ZJT)2.1.1变频器主要技术参数1)输入电源电压AC 660V,频率50Hz;电压允许波动范围-15%~+10%;频率允许波动范围±%;2)输出频率范围0~50Hz连续可调;3)控制电动机功率:250KW4)过载能力二分钟,2 IN一分钟;5)有较高的功率因数COSΦ>;6)低频运转时,有自动转矩提升功能,能保证100%的额定转矩;7)变频器设有过压、欠压、过流、过载,功率元件过热和电机缺相等保护,设有故障记忆功能,能保留最近10次故障的功能号码和最后一次故障的参数;8)总谐波含量<5%。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证电控和自控系统的安全运行,规范操作人员的行为,制定本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电控和自控系统的操作、测试以及维修等工作。
第二章术语和定义第三条术语和定义1. 电控系统:指电力系统中的各种控制系统,包括集散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
2. 自控系统:指通过自动化仪表和控制装置实现的控制系统。
3. 操作人员:指参与电控和自控系统操作、测试以及维修等工作的人员,包括操作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章电控和自控系统的操作第四条操作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电控和自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规程。
2. 操作人员应检查电控和自控系统的设备和仪表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3. 操作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第五条操作流程1.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正确操作电控和自控系统。
2.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系统运行情况,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层级管理原则,不得擅自改动系统设置。
第六条操作记录1. 操作人员应记录重要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2. 操作人员应保留操作记录,并定期上传到系统备份。
第四章电控和自控系统的测试第七条测试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测试仪器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检查测试仪器和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3. 操作人员应遵守测试规程,确保自身安全。
第八条测试流程1. 操作人员应按照测试规程正确操作测试仪器和设备。
2.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测试结果,如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
3. 操作人员应遵循层级管理原则,不得擅自改动系统设置。
第九条测试记录1. 操作人员应记录重要的测试过程和结果。
2. 操作人员应保留测试记录,并定期上传到系统备份。
第五章电控和自控系统的维修第十条维修前的准备1. 操作人员应熟悉维修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2. 操作人员应检查维修工具和设备是否正常,如有异常应及时报修。
与控制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
与控制工程相关的技术标准控制工程是一门涉及多个领域的交叉学科,其技术标准也是非常重要的。
技术标准是指在某一领域内,为了保证产品、服务、过程等的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在控制工程中,技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控制工程中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控制系统的设计标准是指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结构、功能、性能、接口、通信等方面的要求。
2. 控制系统的安装标准控制系统的安装标准是指在控制系统的安装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式、接线方式、接地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3. 控制系统的调试标准控制系统的调试标准是指在控制系统的调试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调试流程、调试方法、调试参数等方面的要求。
4. 控制系统的维护标准控制系统的维护标准是指在控制系统的维护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要求,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维护周期、维护方法、维护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5. 控制系统的安全标准控制系统的安全标准是指在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调试、维护过程中,为了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安全防护、安全措施、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要求。
总之,控制工程中的技术标准对于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工程效率、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程中,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技术标准,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应该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推动技术标准的不断完善和提高。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文库手机文库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 2010-10-28 发布 2010-11-02 实施深圳飞安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Q/QE深圳飞安瑞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拟制/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FAR(Q E)-Q A-007AI 前言本标准参照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CISPR 14-2-1997 的强制性国家标准GB 4343. 2-1999 《电磁兼容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第2部分: 抗扰度--产品类标准》和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EC 61000-4 的国家标准 GB/T 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制定了控制板的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方法;参照等同、等效采用国际标准 IEC 60068-2 的国家标准 GB 2423《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方法》制定了控制板的耐候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由研发部与品质工程部共同负责起草。
本标准最终解释权归深圳飞安瑞公司研发部。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云峰、陶斌、曾勇华 FAR(Q E)-Q A-007A1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 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国内家用制冷器具、空调器具、洗涤器具及类似用途的其他器具的以集成元件为中心以电信号为基础,继电器、可控硅等半导体驱动器件为执行装置组成的电子控制板(以下简称控制板)的安全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本标准不适用于经常发生爆炸性气体(如粉尘、蒸汽或瓦斯气体)和特殊环境的器具。
本标运等。
准不完全适用于装有不可拆卸(不包括插接)的 LCD (液晶显示器、荧光屏等)类器件的控制板。
此类控制板的耐候性试验——即高温、低温、湿热、冷热冲击等试验项目须按各自的零部件标准要求及试验方法进行检验。
出口产品使用的控制板应以进口国标准及订货合同为主进行检验,必要时也可参照本标准。
元器件应有相关国际安全认证标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电气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电气控制系统技术要求泄漏通讯系统数量:2套(一)设备使用地点1、一水平运输大巷、井底车场。
巷道长度及布置:长度500m;南大巷长度1000m,313轨道巷长度1200m,共计总长度3600m。
2、一水平运输大巷、井底车场。
巷道长度及布置:313采区运输巷,长度1290米;集中胶带运输巷1570米;5采区集中胶带运输巷840米;共计总长度4200m。
(二)适用环境1、环境温度:工作环境温度允许为-20℃-+40℃。
2、相对湿度:≤95%(+25ºС)。
3、有溅水和淋水的场所。
4、煤矿井下有甲烷、煤尘等爆炸性混合物场合。
(三)技术标准及要求1、系统设备具有煤安、防爆证书、合格证和生产许可证,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产品质量符合GB/15844.1、MT209等相关标准。
2、系统符合煤矿通信要求和操作规范,确保工作人员随时与司机及检修人员进行通话联络,以提高工作效率;基台具有群呼功能。
3、系统手机均为三防手持机(防水、防尘、防摔),具有液晶显示屏,液晶显示工作信道号和大/小功率等,手机参数预置为1个波道并可修改。
可完全避免井下同频干扰或多套系统的干扰。
可与基台通话,也可手持机与手持机之间相互通话。
具有16键设计,可以在手持机之间通过拨号通话,并可实现与矿生产用有线电话互通。
4、系统工作频段具有良好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各项电性能指标及环境测试指标达到国家和部门相关标准,确保系统长期地可靠运行。
5、电缆采用专用防爆漏泄电缆,具有良好的性能指标和抗拉、抗损强度。
6、系统基台具有4个以上可调信道,可根据现场的电磁情况设置合适的信道。
(四)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指标1、矿用本安型通信/信号基地台:KTL110-J1,发频:164.000MHz、收频:144.000MHz,工作方式:异频双工,天线阻抗:50Ω,工作电压:12V DC ,最大电流:≤700mA,调制频偏:7KHz ,音频输出:≥500mW,载波容差:<20×10-6 音频失真:≤10%。
07主要电气设备技术要求
广州白云机场噪音治理项目安置区-----花都区保良北地块主要电气材料设备技术要求编制说明为保证广州白云机场噪音治理项目安置区-----花都区保良北地块项目材料设备符合选材的可靠性、先进性、经济性的原则,特制定电气专业主要设备材料技术要求文件。
本文件作为电气专业施工图的补充,与有关施工图一起使用。
第 1 页,共43 页目录编制说明 (1)目录 (2)1.工程概述 (5)1.1.工程简述 (5)1.2.基本要求 (5)2.配电箱、控制箱(柜) (5)2.1.执行标准 (5)2.2.结构要求 (6)2.3.技术要求 (6)2.4.低压元器件技术要求 (8)2.5.箱内低压元器件安装要求 (12)2.6.接线端子技术要求 (12)2.7.箱内母线及导线要求 (12)2.8.保护性接地 (13)2.9.指示灯的选用 (13)2.10.接口要求 (13)3.漏电火灾报警系统 (14)3.1.规范及标准 (14)3.2.主要技术性能要求 (15)4.照明灯具(非装修部分) (15)4.1.产品基本要求 (15)4.2.普通荧光灯 (16)43.不带蓄电池的消防应急荧光灯 (16)4.4.带蓄电池的消防应急荧光灯 (16)4.5.防水防尘荧光灯 (17)4.6.吸顶灯 (17)4.7.壁灯 (17)4.8.广照型工厂灯 (17)第 2 页,共43 页4.9.防爆灯 (17)4.10应急照明灯、安全出口标志灯、疏散指示灯 (18)4.11.电子式镇流器、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18)5.面板开关、插座 (18)5.1.技术标准 (18)5.2.材质要求 (18)5.3.普通开关技术要求 (19)5.4.声光控延时开关技术性能: (19)5.5.光控开关技术性能: (19)5.6.带强制点亮功能声光控延时开关技术性能: (20)5.7.插座 (20)6.电线、电缆及附件 (20)6.1.基本要求: (20)6.2.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 (21)6.3.10kV冷缩电力电缆附件 (24)6.4.0.6/1kV交联聚乙烯绝缘聚烯烃护套无卤低烟阻燃(阻燃耐火)电力/控制电缆266.5.矿物绝源电缆(BTLY)···········································错误!未定义书签。
包14:自控系统设备技术要求
在线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设备技术要求资质要求:具有与本工程相适应的电子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或具有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或具有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或同类工程资质。
1.1范围本合同涉及的范围为汶上县佛都污水处理工程中的在线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
涉及的工程内容为检测仪表、控制及自控通讯网络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设计、提供、开发、安装、集成、调试及开车指导。
具体包括以下内容(但不仅限于下列内容):●检测仪表设备的提供、安装和调试。
●中央控制室、现场控制站、远程I/O站以及自控通讯网络的硬件的提供、安装和调试,厂区自动控制软件以及自控通讯网络接口软件的开发、提供和调试。
●现场控制站(PLC) 与中央控制室以及现场控制站和远程I/O站之间的通讯或控制线缆的提供及敷设。
●检测仪表和现场控制站、远程I/O站之间控制或通讯线缆的提供及敷设。
●设备或设备现场控制柜(箱)与现场控制站(PLC) 、远程I/O站之间控制或通讯线缆的提供及敷设。
●在线检测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供电系统的提供及安装。
●在线检测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接地系统的提供及安装。
●整个在线检测仪表与自动控制系统的集成、调试、投运和培训,以及相关资料的提供。
承包商还应负责下列工作(但不仅限于下列工作)●遵照本技术规格书要求,对设备的供货、安装及应用等各方面负责;●与各设备供应商联系,保证各设备及设计的整体的统一性;●负责提供对达到技术规格要求所必须的所有组件,如信号隔离器、滤波器、保护装置、放大器、变换器等,无论这些组件是否在技术规格中明确指出。
●对有关线路及设备负责提供保护,以系统免受雷击及感应电流的影响;●负责提供所有联锁、报警及其它设备以保证系统安全及有效的运转;●负责监控系统软件及相关应用软件的编制、汉化以及调试(根据业主的要求)。
1.2参照标准的说明1.2.1参照标准所提供的监控系统以及通讯系统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主要标准和规范如下(但不限于下列标准规范):●《HG/T 20573-95 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 20507-2000 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定》●《HG/T 20508-2000 控制室设计规定》●《HG/T 20509-2000 仪表供电设计规定》●《HG/T 20512-2000 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定》●《HG/T 20513-2000 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 20700-2000 可编程控制器系统设计规定》●《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J 42-81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 79-85 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CECS81:96 工业计算机监控系统抗干扰技术规范》●《GB50168-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施工及验收规范》●《GB8566-88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JGJ/T16-92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技术规程》●《GB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本合同的执行应符合本标技术规范及参照标准相关章节中的质量标准、测试程序,和/或安装技术规范,以上这些标准被定义为“使用标准”。
Q-FPT 2720001-2011 整车开关系统技术标准
Q/FPT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FPT 2720001—2011整车开关系统技术标准The Specification Of Vehicle Switch System2011-10-20发布2011-11-5实施目次前言 (IX)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与定义 (1)3.1 参数公差 (1)3.2 锁定栓 (2)3.3 自动回位机构 (2)3.4 抗干扰特性 (2)3.5 速度特性 (2)4 试验仪器环境要求 (2)4.1 试验仪器要求 (2)4.2 试验环境要求 (2)5 技术要求 (2)5.1 一般要求 (2)5.1.1 图样与文件 (2)5.1.2 外观 (2)5.1.2.1 适用类型 (2)5.1.2.2 试验方法 (2)5.1.2.3 接受标准 (2)5.1.3 外形及安装尺寸 (3)5.1.3.1 适用类型 (3)5.1.3.2 试验方法 (3)5.1.3.3 接受标准 (3)5.1.4 工艺质量 (3)5.1.4.1 适用类型 (3)5.1.4.2 试验方法 (3)5.1.4.3 接受标准 (3)5.1.5 背光要求 (3)5.1.5.1 适用类型 (3)5.1.5.2 试验方法 (3)5.1.5.3 接受标准 (3)6 功能验证 (4)6.1 1-点功能参数测试 (4)6.1.1 适用类型 (4)6.1.2 试验方法 (4)6.1.3 接受标准 (4)6.2 5-点功能参数测试 (4)6.2.1 适用类型 (4)6.2.2 试验方法 (4)6.2.3 接受标准 (4)6.3 持续监控 (4)6.3.1 适用类型 (4)6.3.2 试验方法 (4)6.3.3 接受标准 (4)7 机械性能要求 (4)7.1 档位要求 (4)7.1.1 适用类型 (4)7.1.2 试验方法 (5)7.1.3 接受标准 (5)7.2 锁定栓回弹压力 (5)7.2.1 适用类型 (5)7.2.2 试验方法 (5)7.2.3 接受标准 (5)7.3 锁定栓强度 (5)7.3.1 适用类型 (5)7.3.2 试验方法(锁止循环) (5)7.3.3 试验方法(300 N.m) (6)7.3.4 接受标准 (6)7.4 防盗螺栓的拧断力矩 (6)7.4.1 适用类型 (6)7.4.2 接受标准 (6)7.5 点火锁强度试验 (6)7.5.1 适用类型 (6)7.5.2 试验方法 (6)7.5.3 接受标准 (6)7.6 抗干扰特性 (6)7.6.1 适用类型 (6)7.6.2 试验方法 (6)7.6.3 接受标准 (6)7.7 速度特性 (7)7.7.1 适用类型 (7)7.7.2 试验方法 (7)7.7.3 接受标准 (7)7.8 操作力(转换力) (7)7.8.1 适用类型 (7)7.8.2 试验方法(组合开关) (7)7.8.3 试验方法(其它开关) (7)7.8.4 接受标准 (7)7.9 抗振动试验 (7)7.9.1 适用类型 (7)7.9.2 试验方法 (7)7.9.3 接受标准 (7)7.10 机械冲击试验 (8)7.10.1 适用类型 (8)7.10.2 试验方法 (8)7.10.3 接受标准 (8)7.11 机械冲击强化试验 (8)7.11.1 适用类型 (8)7.11.2 试验方法 (8)7.11.3 接受标准 (8)7.12 外壳碾压试验-手臂 (8)7.12.1 适用类型 (8)7.12.2 试验方法 (8)7.12.3 接受标准 (8)7.13 外壳碾压试验-脚部 (8)7.13.1 适用类型 (8)7.13.2 试验方法 (8)7.13.3 接受标准 (9)7.14 插接件强度试验 (9)7.14.1 适用类型 (9)7.14.2 试验方法 (9)7.14.3 接受标准 (9)7.15 扳柄强度试验 (9)7.15.1 适用类型 (9)7.15.2 试验方法 (9)7.15.3 接受标准 (9)7.16 跌落试验 (9)7.16.1 适用类型 (9)7.16.2 试验方法 (9)7.16.3 接受标准 (9)8 电气性能要求 (9)8.1 电压降 (10)8.1.1 适用类型 (10)8.1.2 试验方法 (10)8.1.3 接受标准 (10)8.2 静态电流测试 (10)8.2.1 适用类型 (10)8.2.2 试验方法 (10)8.2.3 接受标准 (10)8.3 电源供电中断试验 (10)8.3.1 适用类型 (10)8.3.2 试验方法 (10)8.3.3 接受标准 (10)8.4 电源电压变化试验 (11)8.4.1 适用类型 (11)8.4.2 试验方法 (11)8.4.3 接受标准 (11)8.5 正弦叠加电压试验 (11)8.5.1 适用类型 (11)8.5.2 试验方法 (11)8.5.3 接受标准 (11)8.6 脉冲叠加试验 (11)8.6.1 适用类型 (11)8.6.2 试验方法 (11)8.6.3 接受标准 (11)8.7 短路试验(信号线和负载线) (11)8.7.1 适用类型 (11)8.7.2 试验方法 (11)8.7.3 接受标准 (12)8.8 开路试验—单路导线 (12)8.8.1 适用类型 (12)8.8.2 试验方法 (12)8.8.3 接受标准 (12)8.9 开路试验—多路导线 (12)8.9.1 适用类型 (12)8.9.2 试验方法 (12)8.9.3 接受标准 (12)8.10 地偏移试验 (12)8.10.1 适用类型 (12)8.10.2 试验方法 (12)8.10.3 接受标准 (12)8.11 离散数字信号输入门槛电压试验 (12)8.11.1 适用类型 (12)8.11.2 试验方法 (13)8.11.3 接受标准 (13)8.12 过载试验 (13)8.12.1 适用类型 (13)8.12.2 试验方法 (13)8.12.3 接受标准 (13)8.13 绝缘耐压试验 (13)8.13.1 适用类型 (13)8.13.2 试验方法 (13)8.13.3 接受标准 (13)8.14 长时过电压试验 (13)8.14.1 适用类型: (13)8.14.2 试验方法 (13)8.14.3 接受标准 (13)8.15 瞬时过电压试验 (13)8.15.1 适用类型 (13)8.15.2 试验方法 (14)8.15.3 接受标准 (14)8.16 瞬时低电压试验 (14)8.16.1 适用类型 (14)8.16.2 试验方法 (14)8.16.3 接受标准 (14)8.17 跳跃电压试验 (14)8.17.1 适用类型 (14)8.17.2 试验方法 (14)8.17.3 接受标准 (14)8.18 Load Dump试验 (14)8.18.1 适用类型 (14)8.18.2 试验方法 (14)8.18.3 接受标准 (14)8.19 短时中断试验 (14)8.19.1 适用类型 (14)8.19.2 试验方法 (15)8.19.3 接受标准 (15)8.20 起动脉冲试验 (15)8.20.1 适用类型 (15)8.20.2 试验方法 (15)8.20.3 接受标准 (15)8.21 电压曲线(智能发电机控制)试验 (15)8.21.1 适用类型 (15)8.21.2 试验方法 (15)8.21.3 接受标准 (15)8.22 反向电压试验 (15)8.22.1 适用类型 (15)8.22.2 试验方法 (15)8.22.3 接受标准 (16)8.23 击穿强度 (16)8.23.1 适用类型 (16)8.23.2 试验方法 (16)8.23.3 接受标准 (16)8.24 Back Feeds试验 (16)8.24.1 适用类型 (16)8.24.2 试验方法 (16)8.24.3 接受标准 (16)8.25 绝缘电阻 (16)8.25.1 适用类型 (16)8.25.2 试验方法 (16)8.25.3 接受标准 (16)8.26 技术性能分析试验 (16)8.26.1 适用类型 (16)8.26.2 试验方法 (16)8.26.3 接受标准 (17)8.27 短路/开路试验 (17)8.27.1 适用类型 (17)8.27.2 试验方法 (17)8.27.3 接受标准 (17)9 电磁兼容性试验(EMC) (17)9.1 发射性能 (17)9.1.1 电磁辐射发射试验 (17)9.1.1.1 适用类型 (17)9.1.1.2 试验方法 (17)9.1.1.3 接受标准 (17)9.1.2 电传导发射试验 (17)9.1.2.1 适用类型 (17)9.1.2.2 试验方法 (17)9.1.2.3 接受标准 (17)9.2 抗干扰性能 (18)9.2.1 电磁辐射抗干扰试验 (18)9.2.1.1 适用类型 (18)9.2.1.2 试验方法 (18)9.2.1.3 接受标准 (18)9.2.2 电瞬变传导抗干扰试验 (18)9.2.2.1 适用类型 (18)9.2.2.2 试验方法 (18)9.2.2.3 接受标准 (18)9.3 静电放电试验 (19)9.3.1 适用类型 (19)9.3.2 试验方法 (19)9.3.3 接受标准 (19)10 符号标志及牢度的要求 (19)10.1 标志耐磨性 (19)10.1.1 适用类型 (19)10.1.2 试验方法 (19)10.1.3 接受标准 (19)10.2 标志耐刮性 (19)10.2.1 适用类型 (19)10.2.2 试验方法 (19)10.2.3 接受标准 (20)11 耐久性试验 (20)11.1 适用类型 (20)11.2 试验方法 (20)11.2.1 转向灯开关 (20)11.2.2 变光开关 (21)11.2.3 雨刮开关 (22)11.2.4 洗涤开关 (23)11.2.5 灯光调节开关 (23)11.2.6 点火开关 (23)11.2.7 大灯开关 (24)11.2.8 电动后视镜开关 (24)11.2.9 防盗指示 (24)11.2.10 门接触开关 (24)11.2.11 其它按键开关 (25)11.3 接受标准 (25)12 环境条件要求 (26)12.1 耐高低温试验 (26)12.1.1 适用类型 (26)12.1.2 试验方法 (26)12.1.3 接受标准 (26)12.2 温度梯度试验 (26)12.2.1 适用类型 (26)12.2.2 试验方法 (26)12.2.3 接受标准 (26)12.3 耐热冲击试验 (26)12.3.1 适用类型 (26)12.3.2 试验方法 (26)12.3.3 接受标准 (26)12.4 湿热循环试验 (26)12.4.1 适用类型 (26)12.4.2 试验方法 (27)12.4.3 接受标准 (27)12.5 湿热常量试验 (27)12.5.1 适用类型 (27)12.5.2 试验方法 (27)12.5.3 接受标准 (27)12.6 耐盐雾试验 (27)12.6.1 适用类型 (27)12.6.2 试验方法 (27)12.6.3 接受标准 (27)12.7 防水试验 (27)12.7.1 适用类型 (27)12.7.2 试验方法 (27)12.7.3 接受标准 (27)12.8 振动运输性能 (27)12.8.1 适用类型 (28)12.8.2 试验方法 (28)12.8.3 接受标准 (28)12.9 凝露试验 (28)12.9.1 适用类型 (28)12.9.2 试验方法 (28)12.9.3 接受标准 (28)12.10 防尘试验 (28)12.10.1 适用类型 (28)12.10.2 试验方法 (28)12.10.3 接受标准 (28)12.11 电镀层和化学处理层 (28)12.11.1 适用类型 (28)12.11.2 接受标准 (28)12.12 耐化学腐蚀试验 (28)12.12.1 适用类型 (28)12.12.2 试验方法 (28)12.12.3 接受标准 (29)13 检验规则 (29)前言本标准是根据国家、行业等相关标准的规定,结合本公司产品设计、生产、采购、质保等部门的工作需要而制定的。
电气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欢迎阅读目录1. 总述1.1 概述1.2 目的1.3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2. 电控系统标准2.1 电控系统设计和制作标准2.1.1 通用准则2.1.2 保护措施2.2.1声明2.2.2范围2.2.3控制等级的划分2.2.3.1 目的2.2.3.2 划分原则2.2.3.3 小规模控制方案2.2.3.4 中大规模控制(plc)方案2.2.4 plc系统要求2.2.4.1 控制范围2.2.4.2 处理器要求2.2.4.3 电源要求2.2.4.4 通讯要求2.2.4.5 系统框架2.2.5 HMI(触摸屏)要求2.2.5.1 硬件规范2.2.5.2 显示要求2.32.42.4.3.1 标题栏2.4.3.2 线路图编号2.4.3.3 图纸2.4.3.4 文本组成2.4.3.5 电气元件的布置图2.4.3.6 图纸状态文档2.4.3.7 电气文档提交2.4.3.8 验收文档要求2.4.4 BOM清单文档2.4.5 PLC程序文档2.4.6 HMI清单文档2.5 程序设计标准2.5.1声明2.5.2范围2.5.3编程思路2.5.4编程环境2.5.5命名规范2.5.6编程规范2.61.1.11.21.36.所有设计方案的临时改变必须取得业主的同意7.设备控制要求满足国际安全等级3 以上的标准要求8.液压设备的控制满足国际安全等级3 以上的标准要求9.安全是我们的首要问题,安全的目标是允许执行其任务的人员没有受伤的风险。
因此, 设计中坚持安全健康的原则和安全的设计规范,当一个风险不能消除,它应当控制。
如果风险无法控制,那么应当是有限的或其他保障措施、过程应提供保护。
2. 电控系统标准2.1 电控系统设计和制作标准2.1.1 通用准则1. 设备动作步骤为4 步以上(包括4 步),必须采用PLC 进行控制。
PLC 与现场总线模块,组成现场总线形式的网络,现场各传感器的信号通过安装在设备现场的总线模块反馈给PLC,PLC 经过逻辑运算完成对执行元件(气缸、电机等)的控制,达到自动、精确地控制目的,满足生产与工艺要求;2.设备总的动作步骤在6 步以上(包括 6 步),须配置人机界面(HMI 要求见2.2.5)。
电控技术设计要求及任务书
1、继电-接触器控制电路基本环节分析题目1.下图为一错误的正反转电路,试指出其中错误并加以改正。
2.试设计可以两地操作的对一台电动机实现连续运转和点动工作的电路。
3.分析下图工作原理。
4.下图所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主电路略)中,想达到以下两条要求:(1)能实现正反转;(2)两个方向运转时能过载保护。
试分析线路图有何错误。
5.分析下图工作原理。
6.为了调整某加工工件的位置,需要对电动机实现正反转点动控制。
试画出其控制线路图(包括主电路),并说明工作原理。
7.有人设计出下图所示的具有过载保护的正转控制线路,试分析线路图的错误。
8.分析下图工作原理。
2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目前,一些简单设备的控制系统仍采用继电器-接触器控制,也称常规控制或传统控制。
尽管数控系统和可编程控制器控制越来越多,但是,一方面传统设备、没有改造的设备拥有量还较多,另一方面数控化有较长的发展过程,而且一些简单系统根本不需要微机控制。
因此,学习和掌握机械设备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是极为重要的。
本章主要叙述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电力拖动方案和电动机的选择。
一、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设计程序:设计工作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树立工程实践的观点,这是高质量完成设计任务的根本保证。
(一)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设计过程中,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最大限度满足机械设备和工艺对电气控制系统的要求。
2.在满足控制要求的前提下,设计方案力求简单、经济和实用,不宜盲目追求自动化和高指标。
3.把电气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放在首位,确保使用安全、可靠。
4.妥善处理机械与电气的关系,要从工艺要求、制造成本、机械电气结构的复杂性和使用维护等方面综合考虑。
(二)电气控制设计的基本内容:电气控制设计包括原理设计与工艺设计两个基本部分。
1、原理设计内容:①拟订电气控制设计任务书。
②选择拖动方案、控制方式和电动机。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
电控和自控运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范本1. 目的与范围本操作规程的目的是确保电控和自控系统的运行安全,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适用于电控和自控系统的操作、维护、检修和故障排除等工作。
2. 术语与定义2.1 电控系统:指通过电气信号控制和调节机械、设备或过程的系统。
2.2 自控系统:指依靠控制器自动调节和控制设备、过程或系统的系统。
2.3 运行安全:指电控和自控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下,不会对人员和设备产生危险。
2.4 操作人员:指对电控和自控系统进行操作、维护、检修和故障排除等工作的人员。
3. 安全操作要求3.1 操作人员应熟悉相关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基本原理,了解电控和自控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
3.2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定,不得擅自修改设备参数或操作程序,如有必要,应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批和记录。
3.3 在进行维护、检修和故障排除工作时,应首先切断相关电源,确保系统处于停机状态,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4 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观察电气设备和仪表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停机、报警或紧急切断电源等,确保运行安全。
3.5 操作人员应注意保持操作现场的清洁整洁,及时清理杂物和积水,防止存在隐患的事故发生。
4. 应急处理措施4.1 在发生突发事故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止相关设备的运行,并按照相应的应急处理程序进行处置。
4.2 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设备和应急通道的位置和使用方法,并参加相关的应急演练,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措施。
4.3 在处理应急情况时,操作人员应保持冷静,按照预定程序进行操作,遵守相关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安全和设备的完好。
5. 事故记录和分析5.1 在发生事故或异常情况后,操作人员应立即向上级报告,并按照要求填写事故报告和相关记录。
5.2 相关部门应对事故进行彻底的分析和调查,找出事故的原因和责任,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家用电器电子控制板通用要求
GB 4343.2-1999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 2 部分:抗扰度--产品
类标准(idt CISPR 14-2-1997)
GB 4706.1-199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通用要求(eqv IEC 60335-1-1991)
GB/T 4798.1
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 贮存
封层形状或厚度应符合要求,产品表面光洁无油污、遗漏、龟裂、飞边毛刺,不粘手。集成块(或 芯片)、可控硅、变压器、整流桥等元器件周围 3 mm 内及芯片相邻管脚之间不允许有大于 Φ0.5 mm 气 泡存在,其他位置不大于 Φ1.5 mm 的气泡每 1 cm2 内不允许多于 3 个,不允许有连通两个带电部位 或大于 Φ1.5 mm 的气泡。 3.1.7 控制板外形尺寸及连线型号、颜色符和相关图样要求。 3.1.8 控制板板面平整无异常变形。 3.2 功能
按 4.2 方法试验,能实现控制板设计时的全部功能。 3.3 高低压工作特性
按 4.3 进行高低压工作试验时,控制板应能够正常工作,各种运行状态不发生变化。低电压时, 继电器不发生抖动;高电压时,控制板不得有打火现象。 3.4 电源突变适应能力
按 4.4 进行电源突变适应能力试验,控制板不应发生程序混乱及储存器内容消失和复位现象。 3.5 温升
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 第 1 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 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idt ISO 2859-1:1999)
GB/T 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
GB 4343.1-2003 电磁兼容 家用电器、电动工具和类似器具的要求 第一部分: 发射
GB/T 17626.5-1999 电 磁 兼 容 试 验 和 测 量 技 术 浪 涌 ( 冲 击 ) 抗 扰 度 试 验 (idt IEC
电控系统技术方案范本
电控系统技术方案范本1. 引言本技术方案旨在为电控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一个范本,以便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该方案包括系统架构设计、硬件选型、软件开发和测试等方面的内容,并对系统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了预测和解决方案的提供。
2. 系统架构设计2.1. 系统概述本电控系统旨在控制和监测特定设备的运行状态,并实现相关的功能控制。
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硬件部分负责数据采集和执行控制命令,而软件部分负责数据处理和界面显示。
2.2. 硬件选型在选择硬件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采集器:选择可靠的数据采集器,确保能够准确采集和传输数据。
•控制器:选择适合系统需求的控制器,并根据需要进行扩展性考虑。
•传感器:选择合适的传感器,确保能够准确感知系统中的各项参数。
•通信模块:选择稳定可靠的通信模块,用于与外部系统进行数据交互。
2.3. 系统拓扑系统拓扑是指系统中各个组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在设计系统拓扑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组件之间的距离:选择合适的传输介质和通信协议,确保数据能够在组件之间进行可靠传输。
•数据流向:根据系统需求和数据处理流程,确定数据的流向和处理方式。
•可扩展性:考虑到系统可能的扩展需求,设计一个灵活的系统拓扑,方便后续的改进和扩展。
3. 硬件设计3.1. 电路设计在进行电路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电源设计:根据系统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源类型和电压等级,确保电路供电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信号处理:根据系统采集的数据类型和信号特点,设计合适的信号处理电路,确保可以正确采集和处理数据。
•保护电路:为了保护系统免受外界干扰和电压波动的影响,设计相应的保护电路,如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等。
•连接器选择:选择合适的连接器,确保设备间的连接可靠和稳定。
3.2. PCB设计在进行PCB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元件布局:合理安排元件的布局,尽量减少元件之间的干扰和串扰。
•信号走线:根据信号类型和传输距离,选择合适的走线方式和宽度,以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4、长“眼睛”的导弹
电子控制技术对军事技术变革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现 代战争生了极大的影响。 例如,“响尾蛇”是一种机载空对空截击导弹,它利 用红外线热寻的传感器来发现敌人,发射后就可立即锁定 攻击目标。这一性能使飞行员可以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而 让导弹自己完成攻击任务。
4、长“眼睛”的导弹
还有一种巡航导弹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对攻击目标的 地理位置和巡航导弹飞经的沿途地形进行精密测量,并对 这些信息输入弹载的微型电脑中。巡航导弹在飞行的过程 中将它与实际所显示的地形精密对照,从而控制飞行的方 向、路线、速度、离地面的高度。电子控制技术使巡航导 弹变得十分聪明,命中精度高,距离2000KM以内目标误差
① 电子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②生活中常见的电子控制系统的工 作过程
加试
运用《技术与设计2》第四单元“控制与设计”中的 知识,画出控制系统方框图。 1、路灯控制系统 2、冰箱温控系统
开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控制量 输入量 控制器 执行器 被控对象 输出量
闭环控制系统的方框图表示:
比较器
给定量 控制器 执行器
二、什么是电子控制技术?
—是一门运用电子电路实现控制功能的技术。 • 应用非常广泛: 1、自动化的家用电器电器
2、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一些产品的生产线使用了能自动更换刀具和完成多道加工工序的 数控机床,井将加工设备、检测设备、装卸设备等按照工艺流程连 接起来,形成了自动生产流水线,从而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减少了 原材料的消耗,改善了劳动条件,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 根据开环电子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的区别进行分析 、判断,在你认为正确的表格中打
练习
开环电子 控制系统
闭环电子 控制系统
电子表 电取暖系统 空调 程序控制洗衣机 可调亮度的台灯 智能洗衣机 电热水器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规范要求
电气设备工程中的控制系统规范要求在电气设备工程中,控制系统规范要求是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高效性的重要因素。
这些要求包括硬件与软件方面的规范,旨在保证控制系统的设计、安装和运行符合国际标准和行业要求。
1. 控制系统硬件规范要求电气设备控制系统中的硬件部分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
这些硬件在设计和选择上需要满足以下规范要求:1.1 控制器选型: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类型和型号。
需考虑控制器的处理能力、输入/输出接口、通信能力等。
1.2 传感器选择:选择适合的传感器类型和规格。
传感器应能满足测量要求,具有良好的精度、鲁棒性和可靠性。
1.3 执行器要求:选择合适的执行器类型和规格,确保能够准确、可靠地实现控制系统的输出要求。
1.4 连接方式和布线要求:合理设计控制系统的连接方式和布线,确保信号的传输质量和抗干扰能力。
2. 控制系统软件规范要求控制系统的软件部分包括控制算法、人机界面、通信协议等。
软件规范要求是保证控制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
2.1 控制算法设计:控制算法应满足系统实际需求,具有稳定性、可靠性和高效性。
算法设计过程应符合国际通用的规范。
2.2 人机界面设计:人机界面应具有友好的操作界面和清晰的显示,方便操作人员监控和控制系统运行状态。
2.3 通信协议要求:控制系统的通信协议应与其他设备兼容,确保可靠的数据交换和信息传递。
2.4 安全性要求:控制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安全性能,能够防止非法入侵、数据泄露和恶意攻击。
3. 设计、安装和运行规范要求除了硬件和软件方面的规范要求,还有一些设计、安装和运行过程中的规范要求需要遵循。
3.1 设计规范:设计过程应符合电气设备工程的相关规范,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3.2 安装规范:控制系统的安装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包括设备安装、接线连接、地线与屏蔽等。
3.3 运行规范:运行期间应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操作,确保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4 维护规范:定期维护和检修控制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性能维持。
控制系统设计标准
控制系统设计标准
控制系统设计标准是一套确保机电设备运行安全、稳定、高效的指导准则。
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设计标准:
1. 设备选择标准:包括设备技术参数、性能指标、适用范围、质量标准等内容。
2. 系统结构标准:包括系统布置、结构形式、单元构成等方面,要确保系统可靠性、易操作性、经济性等。
3. 控制逻辑标准:确定控制器的运作方式和参数设定方式,包括输入信号、控制算法和输出信号等各项指标。
4. 安全保护标准:包括超温、超压、漏电、断电、雷击等方面的安全保护要求,确保设备、人员和环境安全。
5. 测试标准:包括设备制造、安装调试、型式试验和现场验收等方面的测试方法和要求。
以上是控制系统设计标准的一些基本方面,不同的设备和场合可能还有其他的标准要求,设计者应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采用合适的标准。
智能控电系统技术规范及要求
第三部分技术规范及要求一、技术要求1.1 主要功能1.1。
1 恶性负载识别:禁止电炉、热得快、电磁炉、微波炉、电热毯、电吹风等大功率或易引起接触火灾的负载使用,同时允许1。
2KW~1.5KW的空调正常使用;其技术基础是通过负载的波形识别,报警同时能够切断电源予以警告。
区别于传统功率限制为主的负载识别技术,传统功率限制技术把恶性负载限制的同时也把正常的大功率电器限制了。
警告方式:可对单回路切断电源也可对整个回路切断电源,通过保护模式来选择。
自动恢复:在使用恶性负载或者过载时,智能电表会自动切断电源输出。
而自动恢复时间为第一次3分钟,第二次5-7分钟,第三次半小时,三次断电以后不会自动恢复,送电需要到后台控制中心操作。
1。
1。
2动态功率保护:是一个总功率保护限制阀值会按照设定的程序,在特定的触发条件触发下而变化的一种精心化管理保护方法,其触发条件可以是时间,也可以闭合的回路数;本模块内集成依靠闭合回路数变化实现功率保护限值触发的保护功能,无需依靠上位机软件就可以工作,反应迅速。
举例:照明(Lz回路) 200W(只照明),插座(Lc1回路) 600W,空调(Lk回路) 1200W,卫生间(Lc1回路)50W,同时设置一个总功率保护。
工作机制:P设置功率和<P总功率设置功率保护; P设置功率和〉P总功率总功率保护起作用。
1.1.3 时段自动控制:可对房间的所有输出回路实现定时断送电,每路每天最多可设置8个时段。
要求:工作日的管理时间别于周末的时间,工作日时间可按课程的时间排布来断送电,周末时可全天供电,以保证在校生的正常用电同时还能有效地起到节能的作用。
1.1。
4 精确计量:可实现对房间所有回路用电量的精确计量,计量等级为1.0级1。
1.5 远程抄表:通过网络计算机对用户实现远程抄表、买电退费等功能。
其费率可设定,同时还具备预付费(预付费有基础用电设置功能)和后付费的模式选择.1。
1。
6自动补贴:学校可设定每月给学生补贴用电量,超过用电再交费,同时可设置月末电量清零。
控制系统标准
控制系统标准控制系统标准,这可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呀!就好比咱家里的各种规矩一样。
你想想,要是家里没个规矩,那还不乱套啦!控制系统标准也是这个道理呀。
咱就说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开车。
车就是一个小的控制系统呀,那方向盘、刹车、油门,这不都是控制的手段嘛。
要是没有一定的标准,你乱打方向盘,乱踩刹车油门,那不得出大乱子呀!这不就跟我们做事要有个准则一样嘛。
再比如说,工厂里的那些机器设备,那也是有控制系统标准的呀。
每个按钮、每个开关,都有它特定的作用和操作规范。
如果工人不按照标准来操作,机器可能就会出故障,甚至会引发安全事故呢,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呀!你看那飞机,那么复杂的一个大家伙,要是控制系统标准不严格,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飞行员得严格按照标准来操作,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这可关系到好多人的生命安全呢!咱平时生活中用的各种电器,也都有它们的控制系统标准呀。
像电视遥控器,你得知道哪个按钮是换台,哪个按钮是调音量,不能乱按一通吧。
其实控制系统标准就是给我们的行为划定一个框框,让我们在这个框框里活动,这样才能保证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呀。
如果没有这个框框,那岂不是乱了套啦!就像建房子一样,你得有个设计图纸吧,那图纸就是一种标准呀。
按照图纸来建房子,才能保证房子的质量和安全。
要是工人随心所欲地建,那房子能住人吗?控制系统标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哟,它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就像我们的生活一样,也在不断变化和进步呀。
我们要重视控制系统标准,要认真去学习和理解它,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各种系统,让它们为我们服务呀。
可不能小瞧了它哟,不然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给我们带来麻烦呢。
总之,控制系统标准可不是什么可有可无的东西,它是我们生活和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要尊重它、遵守它,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有序、更加美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录3 电子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第1节 一般规定
1.1 一般要求
1.1.1 本附录中电子控制系统系指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电控系统以及气体燃料控制系统。
1.1.2 本附录中电子控制系统的设备和装置的设计和制造,应向本社申请检验。
1.1.3 本附录中涉及的电控系统的供电应符合本规范第9章第3节的相关要求。
第2节 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技术要求
2.1 一般要求
2.1.1 电控系统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包括软件设计,应满足本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7篇或《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第4篇,以及《电气电子设备型式认可试验指南》的有关规定。
2.2 功能要求
2.2.1 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系指电子控制的燃气和燃油(如有时)系统。
它控制喷气量、空燃比、点火时刻、喷油量(如有时)等参数,能柔性调节气体燃料发动机各系统参数,对外进行数据交换。
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由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执行机构、机旁控制器以及对外接口组成。
2.2.2 电控系统对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监测功能及控制功能设计,应满足本规范第10章和第11章的相关要求。
2.2.3 电控系统主电源失效时,应能在机旁控制和遥控控制地点均进行声光报警。
2.2.4 电控系统应具有故障自诊断和安全保护功能,当出现故障时,系统应立即进行故障诊断,启动相应的安全保护功能,以维持气体燃料发动机工作。
2.2.5 应具备机旁控制功能,以及供集控室或驾驶室的远程控制系统使用的对外接口。
2.2.6 电控系统的监测功能,应能对系统的传感器、电子控制器(ECU)及执行机构的主要功能故障进行报警。
机旁控制和遥控控制地点均应设有声光报警。
2.2.7 电控系统应能监视气体燃料发动机工作情况,自动调整气体燃料发动机各系统参数,并对系统及部件故障进行检测和报警。
2.2.8 电控系统应设有检查端口,使监测和维修方便。
2.2.9 电控系统应具有数据记录功能,应能自动记录气体燃料发动机一定数量的最新运行数据,对运行过程中的报警及故障等异常状态进行存储,异常状态的存储记录只能被手动清除。
2.2.10 电控系统应能够将发动机状态及报警通过对外接口输出给船舶的监控系统。
这些状态及报警应包含但不限于本附录表2.2.10所列项目。
对外输出项目表 表2.2.10 类别 功能 备注
状 态 输 出 发动机运行指示
发动机停机指示
纯燃油运行模式指示
纯燃气运行模式指示
双燃料混烧运行模式指示 仅适用于混合燃烧模式发动机 发动机运行正常指示
机旁操作模式指示
遥控操作模式指示
报警 输出 控制系统综合报警/故障 需提供具体故障名称查询功能 发动机综合报警/故障 需提供具体故障名称查询功能
停机状 态输出 正常停机指示 紧急停机指示 故障停车指示
2.3 设计要求
2.3.1 电控系统中因功能故障可能影响主推进气体燃料发动机正常运转的设备,应具有双套系统,如电子控制器ECU、曲轴转角测量装置,两套系统的类型与功能完全相同,当其中之一出现故障时,另一套系统能自动替换前一套继续工作,以维持气体燃料发动机正常运转,并同时发出相关报警。
2.3.2 电控系统的零部件在功能特性和结构尺寸上应具有可换性,在结构上应能快速拆卸,更换和安装。
2.3.3 对于易腐蚀损坏的材料,应采用表面防护措施。
不同金属材料直接接触,一般应采取防电解腐蚀措施。
2.3.4 电控系统各部件的安装,应满足其在柴油机上的安装位置、界面尺寸、接头、屏蔽、耐热、抗振等要求。
各部件要便于在气体燃料发动机上安装固定;所有电子电路接线应牢固可靠,以防止在机器运转时松脱。
2.3.5 安装带有减振器的电控系统部件时,其周围应留有足够的空隙,以避免与相邻的部件或结构发生碰撞。
2.4 试验要求
2.4.1 型式试验
(1)电控系统的型式试验除满足本社《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的相关要求外,还应满足本节的要求。
(2)电控系统的型式试验,应对本规范中要求的气体燃料发动机的控制和监控功能进行效用试验,效用试验应配合发动机进行,效用试验的内容应涵盖本规范附录2中所规定气体燃料发动机的型式试验。
(3)电控系统的型式试验,应对电控系统本身的故障和功能系统进行最大程度的试验。
试验中验证的项目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① 软件版本证明;
② 1个曲轴转角传感器故障,后备传感器的有效性13;
③ 1个控制模块故障,后备控制模块的功能的有效性13;
④ 遥控控制故障,验证就地控制的有效性;
⑤ 就地控制故障,验证遥控控制的有效性;
⑥ 运行状态及故障记录功能有效性;
⑦ 供电电源中的一路电源失效时,系统能自动切换使用另一路电源,且控制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不应受到影响;
⑧ 检查端口对电控系统内部参数监测功能的有效性。
2.4.2 与气体燃料发动机联合出厂试验
(1)电控系统与气体燃料发动机的联合出厂试验应满足本规范对气体燃料发动机的相关控制和监控要求,配合发动机完成本规范附录2中所规定的出厂试验。
(2)电控系统自身功能的有效性应在试验中验证,一般应包括下列验证项目(如适用):
① 软件版本证明;
② 燃气喷射控制阀功能;
③ 点火/引燃控制模块功能;
④ 1个控制模块故障,后备控制模块的功能13;
⑤ 1个曲轴转角传感器故障,后备传感器的有效性14;
⑥ 对外接口功能的有效性;
⑦ 其他适用的故障与功能试验。
2.4.3 船上试验
(1)除配合气体燃料发动机完成附录2中所规定的船上试验外,气体燃料发动机电控系统还应进行如下试验项目(如适用):
① 与船舶的驾控系统、监控系统和气体燃料控制系统数据交换功能的验证;
② 供电电源中的一路电源失效时,系统能自动切换使用另一路电源;
③ 进行故障模拟,对涉及电控系统的报警及监控的相关功能进行最大程度的试验;
第3节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技术要求
3.1 一般要求
3.1.1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包括软件设计,应满足本社《钢质海船入级规范》第7篇或《钢质内河船舶建造规范》第4篇,以及《电气电子设备型式认可试验指南》的有关规定。
3.2 功能要求
3.2.1 在正常工况下,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应能安全、可靠地操作使用。
3.2.2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应能遥控每一气罐的气体燃料出口管路上的气罐主阀以及每一供气管路上的主气体燃料阀、互锁气体阀、管路透气阀。
3.2.3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应监测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并在异常状况下按照本规范第10章表10.
4.1.1 (2)采取相应的保护动作:
(1)气罐连接处所和机器处所之间的双壁管(通风导管)内外管之间的通风或惰性气体保护有效性;
(2)位于本质安全型机器处所内双壁管(通风导管)内外管之间的通风或惰性气体保护有效性;
(3)机器处所内通风(如设有)有效性;
(4)气体阀件单元处所内通风有效性;
14如发动机设计为电控系统故障时,自动切换到纯燃油模式下工作,则应验证电控系统故障时这一自动转换功能的有效性。
(5)气罐连接处所内的火灾情况;
(6)气体燃料发动机机器处所内的火灾情况;
(7)气罐连接处所内的气体浓度;
(8)气罐连接处所和机器处所之间的双壁管(通风导管)内外管之间的气体浓度;
(9)位于本质安全型机器处所内的双壁管(通风导管)的内外管之间的气体浓度;
(10)机器处所内的气体浓度;
(11)气体阀件单元处所内的气体浓度;
(12)压缩机室内的气体浓度;
(13)热交换器气体燃料出口温度;
(14)供气管路内的气体压力;
(15)阀门控制工作介质的有效性;
(16)由发动机故障造成的发动机自动停车;
(17)发动机的紧急停车;
(18)气罐处所内污水井液位;
(19)气罐处所内污水井温度;
(20)气罐压力;
(21)气罐液位;
(22)机器处所内供气管路破裂快速探测。
3.2.4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的警报应布置在驾驶室以及机舱控制室(或有人值班位置)。
3.2.5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的主用电源失效时,应进行听觉和视觉报警。
3.2.6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应具备自检功能,应能对系统自身的传感器、控制设备的主要功能故障进行报警。
3.3 设计要求
3.3.1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所使用的传感器应能长期稳定地正常工作,其量程及频率特性(必要时)应与被测参数的最大变化范围及变化速率相适应,并应具有适当的精度和灵敏度。
3.3.2 所使用的传感器应坚固耐用或具有良好的机械保护,并应有良好的电气绝缘性能和可靠的电气连接端子。
3.3.3 所使用的传感器的布置应能真实地反映出被监测参数,并应易于接近和检修。
在难以更换传感器的位置,还应加装一个备用传感器。
3.4 型式试验
3.4.1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的型式试验应满足本社《电气电子产品型式认可试验指南》的相关要求。
3.4.2 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功能的有效性也应在型式试验中验证,如不易实现,应模拟相应每一监测点的故障信号,验证气体燃料控制系统动作的有效性。
3.5 船上试验
3.5.1 试验前应编制试验大纲,并经本社审查同意。
3.5.2 应在船上试验中验证气体燃料控制系统设备是否已正确安装以及整个系统能否正常工作。
3.5.3 试验应进行如下试验项目(如适用):
(1)主电源故障,系统自动切换使用应急电源;
(2)模拟每一监测传感器故障,系统应能识别并进行报警;
(3)模拟每一监测点探测到故障时,系统动作的正确性及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