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简答题概述

合集下载

病理学各章节简答题归纳总结

病理学各章节简答题归纳总结

病理学绪论1、试述病理学的任务及其在医学上的地位?答: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经过和转归,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病理学是医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2、病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答:尸体解剖,对死亡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查明死亡原因;活体组织检查,用局部切取、钳取、细针吸取、搔刮和摘取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细胞学检查,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染色后进行观察;动物实验,运用动物复制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疾病的病因学、发病学、病理改变和转归;组织培养和细胞培养,研究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

3、病理学常用的观察方法有哪些?答:大体观察,组织和细胞学观察,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

4、什么是细胞学检查?与尸检、活检相比此项检查的优缺点是什么?答:通过采集病变处(如女性生殖道、食道、鼻咽部)脱落细胞或分泌物(如痰、乳腺溢液、前列腺液),渗出液(胸、腹腔积液)及排泄液(如尿)中的细胞或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细胞,涂片观察,诊断疾病,发现瘤细胞,此法与尸检、活检相比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病人痛苦少容易接受,但是,要确定恶性肿瘤细胞时须进一步复查,并作活检证实。

第一章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1、简述萎缩的病理变化?答:肉眼: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褐,硬度增加。

镜下:细胞体积小,数目也减少,细胞浓染。

萎缩器官的间质结缔组织、脂肪往往增生。

2、病理性萎缩依其发生原因分为几种类型?各举一例。

答:营养不良性萎缩: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脂肪、肌肉萎缩。

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患者肢体萎缩。

废用性萎缩:骨折后肢体固定肌肉萎缩。

压迫性萎缩:尿路阻塞时,肾盂因积水压迫使肾实质萎缩。

3、增生有何临床意义?答:增生是结缔组织在创伤愈合过程中一种重要反应,增生过程对机体适应反应起积极作用。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填空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

1. 凋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由体内外某些因素触发细胞内预存的的死亡程序而导致的细胞主动性死亡,其发生机制、生化特征及形态学变化都与细胞坏死不同。

2. 交界性肿瘤:组织形态和生物学行为介于良恶性肿瘤之间的肿瘤。

3. 肺褐色硬化:慢性肺淤血时,肺泡壁纤维组织增生,肺泡腔内可见大量心衰细胞,故肺组织质地变硬,肉眼观肺呈棕褐色,故称为肺褐色硬化。

4. 风湿小体:是风湿病的特征性病变,具有病理诊断意义,由纤维素样坏死,成团的风湿细胞及伴有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组成。

5. 软化灶:神经组织发生局灶性坏死、液化,形成质地疏松、染色较淡的筛网状病灶。

6. 假小叶:由增生的纤维组织分割原来的肝小叶并包绕形成大小不等的圆形或类圆形的肝细胞团,为肝硬化的特征性病变。

7. 大红肾(蚤咬肾):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双侧肾脏肿大,肾表面充血,有的可见散在的粟粒大小的出血点。

8. 脂肪变性:中性脂肪蓄积于非脂肪细胞的细胞质中称为脂肪变性,常见于肝细胞。

9. 结核瘤: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常位于肺上叶。

10. 趋化作用:白细胞向着化学刺激物做定向移动,是由趋化因子引起的。

11. 鳞状细胞化生:非鳞状上皮细胞为适应环境变化而转化为鳞状上皮,增强局部抵抗力。

12. 稳定细胞:在生理情况下细胞增殖不明显,但受到组织损伤刺激时有较强的再生能力。

13. 早期肝癌:单个癌结节最大直径v 3cm,或两个癌结节合计最大直径v 3cm的原发性肝癌。

14. 膨胀性生长:肿瘤生长推挤但不侵犯周围组织,与周围组织分界清楚,有的可形成纤维包膜,多为良性肿瘤的生长方式。

15. 细动脉硬化:高血压病的主要病变特征,为细动脉管壁发生玻璃样变性,管壁增厚,僵硬,官腔缩小。

16. Primary complex :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病理特征,由原发病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组成。

17. Spotty necrosis :点状坏死,为单个或数个肝细胞的坏死,常见于急性普通型肝炎。

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病理学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学科,它涉及疾病的形成、发展以及诊断等方面。

为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病理学的知识,以下是一些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供大家参考。

题目一:简答题1. 什么是病理学?答: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本质、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2. 病理学的分类有哪些?答:病理学可分为:常规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和法庭病理学等。

3. 病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答:病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疾病的形态学变化、病理生理学变化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

题目二:选择题1. 以下哪项是正确的关于炎症的描述?A. 炎症是一种细胞增生性病变。

B. 炎症是疾病的特有病理变化。

C. 炎症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

D. 炎症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

答:D。

炎症是机体防御机制的一部分,它通常是由感染、损伤或免疫反应引起的。

2. 细胞凋亡的特点是什么?A. 细胞体积增大。

B. 细胞膜破裂释放细胞内物质。

C. 细胞死亡过程受激素调节。

D. 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

答:D。

细胞凋亡不会引起炎症反应,它是一种有序的细胞死亡过程,通常由内源性或外源性刺激诱导。

题目三:案例分析题以下是某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请根据给出的资料回答问题。

病理检查结果:- 组织切片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明显变性、坏死。

-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存在大量酸性粒细胞颗粒,C3和IgG4沉积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

问题:1. 该病理变化最可能是哪种疾病?答:根据病理检查结果,最可能的疾病是急性间质性肾炎。

2. 该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该病理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和酸性粒细胞颗粒沉积。

3. 为什么C3和IgG4会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沉积?答:C3和IgG4的沉积可能是由于免疫反应引起的,免疫炎症反应导致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基底膜上沉积。

通过以上的试题及其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病理学知识,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病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病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

1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是怎样的?答:概念:是指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停止。

标准:①自主呼吸停止,是脑死亡的首要指标;②不可逆性深昏迷和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性;③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吞咽反射)④瞳孔散大或固定;⑤脑电波消失,脑电图处于零位;⑥脑血管造影证实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2 为什么对临床死亡期的病人必须进行积极抢救?答:临床死亡期是可逆的,一般为6分钟左右。

这时细胞仍有最低水平的代谢,如能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抢救,患者有复活的可能。

除非在人工呼吸等一切抢救措施无效进入脑死亡后,方可宣布死亡。

3 简述皮肤创伤一期和二期愈合。

答:一期愈合:见于缺损少,创缘整齐,无感染,缝合严密的伤口,这种伤口中只有少量血凝块,炎症反应轻,愈合时间短,形成瘢痕少。

二期愈合:见于缺损较大,创缘不整齐或伴明显感染的伤口,这种鱼和时间较长,形成瘢痕多,常影响组织和器官的外形及功能.4 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及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答:肉芽组织的形态特点:由新生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浸润,为鲜红,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肉芽。

作用: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坏死组织,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5 组织受损后,从形态学角度可发生哪些变化?答:①适应性变化:萎缩,肥子,增生,化生;②损伤性变化:变性,细胞水肿,脂肪变,玻璃样变,钙化等;③坏死:细胞凋亡,凝固性坏死,液化性坏死,纤维素样坏死,坏疽。

6 简述出血性梗死的条件答:出血性梗死除了具备动脉血流中断外,还需具备以下条件:①严重的静脉淤血;②双重血液供应;③组织疏松。

7 见疏漏出性出血的原因。

答:常见的原因包括:缺氧,感染,中毒,维生素C缺乏等引起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壁损害,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障碍及凝血因子缺乏等导致的血液凝固障碍,有出血倾向。

8 简述血栓的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答:血栓的结局:①软化,溶解和吸收;②机化,再通;③钙化影响:血栓形成对机体的影响可分为有利和不利两方面。

病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总结(必考)

病理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重点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萎缩:萎缩是已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分为病理性和生理性萎缩两类。

2、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取代的过程。

通常只出现在分裂增殖能力较活跃的细胞类型中。

3.坏疽:指局部组织大块坏死并继发腐败感染。

4、肉芽组织:由新生薄壁的毛细血管以及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并伴有炎性细胞侵润,肉眼变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成鲜嫩的肉芽故而得名。

5、机化:新生肉芽组织长入并取代坏死组织、血栓、脓液、异物等的过程。

称为机化。

6、淤血:器官或局部组织静脉血流回流受阻,血液淤积于小静脉和毛细血管内,称为淤血。

7.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脏和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血液中某些有形成分凝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8.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流运行阻塞血管腔的现象称为栓塞。

9.镔榔肝:在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区因严重淤血呈现暗红色,两个或多个肝小叶中央淤血区可相连,尔肝小叶周边部肝细胞则因脂肪变性呈黄色,致使在肝的切面上出现红黄相间的状似槟榔切面的条纹,称为槟榔肝。

8、心衰细胞:肺淤血时,肺泡腔内除有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称为心衰细胞。

10..渗出:炎症局部组织血管内的液体成分、纤维素等蛋白质和各种炎症细胞通过血管壁进入组织、体腔、体表和粘膜表面的过程叫渗出。

11. 假膜性炎:纤维素炎发生于粘膜者,由渗出的纤维蛋白、坏死组织和中性粒细胞共同形成伪膜,又称为假膜性炎。

12.化脓性炎:以中性粒细胞渗出,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为其特点。

多由化脓菌感染所致。

13.炎性肉芽肿:炎性肉芽肿主要由巨噬细胞增生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

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

14.异型性:由于分化程度不同,肿瘤的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与相应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15.转移:恶性肿瘤细胞从原发部位侵入淋巴管、血管或体腔,迁徙到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形成同样类型的肿瘤。

病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总结

病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总结

1植物病害的定义及特点: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的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并造成了经济损失。

特点:①病因:必须具有病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②病程:植物病害是一个生理病变过程,应与机械创伤不同;③症状:植物病害使植物外观上表现出异常,即病状;④造成了经济损失。

引起病害的因素有:①生物因素(具有传染性)包括:菌物病害、细菌病害、病毒病害、线虫病害、寄生性植物病害。

②非生物因素(不具有传染性)包括:物理因素(温度、湿度、光照等气象因素的异常)化学因素(营养的不均衡、空气污染、农药等化学物质的毒害)。

2症状:植物生病后的不正常表现病状:发病植物本身所表现的反常现象①变色(花叶,退绿与黄化)②坏死(叶斑、叶枯、叶烧、猝倒、溃疡如:苹果树腐烂病)③腐烂(干腐、湿腐、软腐如:苹果树腐烂病)④萎蔫(枯萎、黄萎、青萎如:黄瓜枯萎病)⑤畸形(十字花科根瘤病)病症:病原物在发病植株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①粉状物:真菌病毒(月季白粉病)②霉状物:真菌病毒(黄瓜霜霉病)③粒状物:真菌④菌核:真菌⑤脓状物:细菌病毒菌脓(黄瓜细菌性角斑病)⑥锈状物:真菌病毒(苹果锈病)3真菌及特点:一类营养体通常为菌丝体,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以吸收为营养方式,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特点:①真菌种类多,分布广②大部分是腐生的,少数共生和寄生③真菌引起病害不但种类多,而且危害性大④具有细胞壁和真正的细胞核⑤以菌丝体为营养体⑥真核质生物4无性繁殖产生的孢子:①游动孢子:鞭毛菌产生的无性孢子②孢囊孢子:结核菌产生的无性孢子③分生孢子:子囊菌、半知菌和担子菌产生的无性孢子④厚垣孢子:各类真菌有性生殖产生的孢子:①休眠孢子囊:鞭毛菌②卵孢子:鞭毛菌③接合孢子:接合菌④子囊孢子:子囊菌⑤担孢子:担子菌5病原菌物的分类:①卵菌亚门(藻物界):无性-游动孢子,有性-卵孢子,菌丝无隔膜及单细胞②接合菌亚门(真菌界):无性-胞囊孢子,有性-接合孢子,菌丝无隔膜③子囊菌亚门(真菌界):无性-分生孢子,有性-子囊孢子,有隔菌丝体极少单细胞④担子菌亚门:无性-无能动孢子,有性-担孢子,有隔菌丝体⑤半知菌亚门:无性-分生孢子,且未发现有性阶段,有隔菌丝体及单细胞6原核生物分类:①薄壁菌门:有细胞壁,革兰氏染色阴性(包括土壤杆菌属、欧文氏杆菌属、假单孢杆菌属、黄单孢、根部小菌属)②厚壁菌属:有壁较厚,革兰氏阳性(包括芽孢菌属和链霉菌数)③无壁菌门:菌体无壁(包括菌原体)④疵壁菌门:没有进化的原细菌或古细菌。

病理学 简答题

病理学 简答题

一.何为肉芽组织,其结构功能如何?答:肉芽组织:新生的富含毛细血管的幼稚阶段纤维结缔组织,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

形态特点:肉眼:肉芽组织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柔软湿润,触之易出血而无痛觉。

光镜:A.内皮细胞增生→实性细胞索和扩张的毛细血管→与表面垂直在近表面处互相吻合形成弓形突起。

B.毛细血管周围有许多新生的成纤维细胞,很少有胶原纤维形成。

C.多少不等的炎性细胞浸润于肉芽组织。

感染性损伤以中性粒细胞为主;非感染者炎细胞以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

D.肉芽组织深层往往有一层由纤维细胞,大量胶原纤维和少量小血管构成的成熟纤维结缔组织。

作用:1.抗感染保护创面。

2.填补创口及其他组织缺损。

3.机化或包裹坏死,血栓,炎性渗出物及其他异物。

二.什么是血栓形成,血栓形成的条件中哪一项最重要,说其机制?答:活体心血管腔内,血液成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叫血栓形成。

条件: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血流状态的改变,血液凝固性增加。

其中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最重要。

机制:内皮损伤,胶原暴露,血小板与胶原粘附;血小板释放颗粒合成TXA2;血小板被激活并相互凝集;血小板聚堆释放凝血酶,激活纤维蛋白质,纤维蛋白网罗白细胞和红细胞,形成血栓。

三.简述梗死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答:1.血管阻塞:血栓,栓塞2.血管受压闭塞:肠套叠,肠扭转→肠梗死3.动脉痉挛:心绞痛,心肌梗死。

梗死的形成条件:1.供血血管的类型双重供血:肺、肝,前臂.终末动脉血供或吻合支少:肾,脾,心,脑2.血流阻断发生的速度有效侧枝循环能否及时建立3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心脑敏感、骨骼肌和纤维组织耐受4.血的含氧量贫血、心衰、休克。

四.何谓化脓性炎症?简述其常见类型并举例答:以中性粒细胞大量渗出为主,伴有不同程度的组织坏死和脓液形成的炎症为化脓性炎,常见3种类型:脓肿、蜂窝织炎常发生于疏松组织内,如蜂窝织炎性阑尾炎;表面化脓发生于浆膜、粘膜,若脓液不能排出,在浆膜腔或官腔内蓄积称积脓,如胆囊积脓。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病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一、名解肉芽组织:由新生的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构成,伴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肉眼表现为鲜红色,颗粒状,柔软湿润,形似鲜嫩的肉芽而得名。

槟榔肝:慢性肝淤血时,肝小叶中央去除淤血外,肝细胞因缺氧、受压而萎缩或消失,小叶外围肝细胞出现脂肪变,这种淤血和脂肪变的改变,在肝切面上构成红黄相间的网络状图纹,形似槟榔,故有槟榔肝之称。

原位癌:指限于上皮层内的癌,没有突破基底膜向下浸润。

常见于鳞状上皮或异性细胞被覆的部位。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以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可分为异性肉芽肿和感染性肉芽肿。

以肉芽肿形成为基本特点的炎症称为肉芽肿性炎。

细胞因子:主要是由激活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产生的,也可来自内皮、上皮和结缔组织,细胞因子介入,调整其他细胞的功能,参与免疫反应。

桥接坏死:小叶中央静脉与汇管区之间或两个中央静脉之间或汇管区之间出现相互连接的肝细胞坏死带称为桥接坏死。

R-S细胞:霍奇金病的诊断性细胞。

体积大,胞质丰富,双色或嗜酸性,核大,双核或多核,核内有一大而嗜酸性的核仁,周围有一透明空晕。

噬神经细胞现象:乙型脑炎增生的小胶质细胞包围、吞噬神经元,这种现象被称为噬神经细胞现象。

结核结节:是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类上皮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加上外围局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

典型者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肾病综合症:临床上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全身性水肿、高脂血症和脂质尿为特征的综合症,病理基础为基地膜理化性质改变所致的通透性增高。

肺气肿:末梢肺组织因含气量过多伴肺泡间隔破坏,肺组织弹性减弱,导致肺体积膨大。

功能降低的一种疾病状态,是支气管和肺部疾病最常见的合并症。

新月体:肾小球囊壁层上皮细胞体积增大,增大呈多层并有巨噬细胞浸润,在肾球囊内形成新月体或环状体。

早期为细胞性新月体,以后赠生的细胞之间发生纤维化。

逐渐演变为纤维素性新月体和纤维性新月体。

病理学简答题汇总

病理学简答题汇总

1.坏死的结局(1.溶解吸收 2.分离排出 3.机化包裹 4.钙化)1.溶解吸收这是机体处理坏死组织的基本方式。

大多数坏死细胞及其碎片首先经由坏死组织及周围中性粒细胞等释放的水解酶进行消化溶解,然后经由淋巴管道和血管引流被吸收。

不能吸收的碎片则由巨噬细胞加以吞噬消化。

当坏死范围较大不能完全吸收时,留下的组织缺损则由细胞再生或肉芽组织形成予以修复或形成含有淡黄色液体的囊腔。

2.分离排出指病变组织与健康存活组织解离。

坏死区域较大且位于表面时,如皮肤黏膜表层坏死物,多以糜烂或溃疡的形式被解离。

皮肤,黏膜处浅表的缺损称为糜烂(erosion),较深称为溃疡(ulcer)。

窦道是指只开口于皮肤或黏膜表面的允许脓液流出的异常盲管。

瘘管指两个内脏间或是从内脏器官通往体表的异常通道。

空洞(cavity)是液化性坏死物质从天然管道(支气管,输尿管)排除后在组织器官内留下的空洞。

3.包裹机化(organization)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周围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组成肉芽组织,长入坏死,逐渐加以溶解、吸收和取代,最后成为瘢痕组织。

这种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如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4.钙化坏死灶如较大,坏死细胞和细胞碎片未被迅速清除,它们易吸引钙盐及其他矿物质沉积于坏死区域,继发营养不良性钙化。

如结核病灶的干酪样坏死即常发生这种改变。

2.脓肿和蜂窝织炎的区别脓肿(abscess):即局限性化脓性炎症。

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所致。

病理上表现为局部组织因细菌毒素作用而坏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后者崩解释放大量蛋白溶解酶,使坏死组织液化,形成脓肿腔。

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的血浆凝固酶又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组织了病灶向周围发展。

蜂窝织炎(phlegmonous inflammation):即弥慢性化脓炎,常见于皮肤、肌肉和阑尾。

蜂窝织炎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链球菌能分泌透明质酸酶,降解结缔组织基质的透明质酸;分泌链激酶,溶解纤维素。

病理学知识要点(简答题)

病理学知识要点(简答题)

简答题: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组织和细胞培养?有何临床应用意义?(P3)参考答案:组织和细胞培养是指将某种组织或单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研究在各种因子作用下离体组织、细胞病变的发生和发展及外来因素的影响。

该方法对于肿瘤细胞的生长、细胞癌变、病毒复制、染色体变异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死亡的过程包括几期?(P8)参考答案:(1)濒死期:主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迟钝或减弱、呼吸不规则和血压降低等。

(2)临床死亡期:主要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及时抢救患者有望复苏。

(3)生物学死亡期:死亡的不可逆阶段。

3.疾病的转归有哪些表现?(P8)参考答案:疾病的转归是指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呈现的发展趋势和结局,分为康复和死亡两种表现。

其中,康复包括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死亡的过程分为濒死期、临床死亡期、生物学死亡期三期。

第二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4.简述适应在形态学上的表现。

(P11)参考答案:适应在形态学上的表现有萎缩、肥大、增生和化生。

①萎缩指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

②肥大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增大。

③增生指组织、器官实质细胞数量增多,常伴有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④化生指一种分化成熟组织或细胞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组织或细胞取代的过程。

5.简述肥大的影响和结局。

(P12)参考答案:肥大的组织、器官的实质细胞内DNA含量和细胞器增多,蛋白质合成增多,细胞功能增强(代偿),但肥大的器官功能代偿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限度将导致器官功能失代偿。

6.简述肉芽组织的功能。

(P22)参考答案:①抗感染,保护创面:②填补伤口及其他组织缺损:③机化或包裹异物(如坏死组织、血栓、血凝块等)。

7.简述变性的类型。

(P15)参考答案:(1)细胞水肿:细胞内水、钠增加,引起细胞肿胀和功能下降。

(2)脂肪变性:实质细胞内出现异常的脂滴。

(3)玻璃样变性:在细胞或细胞间质中出现均质、半透明的玻璃样物质。

病理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病理学简答题和名词解释

病理学简答题
1.简述渗出性炎可分为几种类型
2.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病理变化特点
3.试述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4.什么叫休克?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是什么
5.列出血栓形成的条件,简述血栓的类型及其构成
6.简述门脉性肝硬化的病理临床联系
7.试述癌与肉瘤恩德区别
8.病病的经过和转归一般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病理学名词解释
一、肾浊肿、肝脂变p12、肉芽组织p20
二、慢性肺淤血p14、肝淤血p28、脾梗死、肺出血性梗死
三、急性阑尾炎、大叶性肺炎、各种炎症细胞
四、纤维瘤、纤维肉瘤p73
五、皮肤乳头状瘤、肠腺瘤、鳞状细胞瘤、肠腺癌
六、高血压肾、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肌炎
七、大叶性肺炎红色肝样、大叶性肺炎灰色肝样、小叶性肺炎、中
间有细支气管
八、胃溃疡、病毒性肝炎、门脉性肝硬化p130
九、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新月体肾炎、大红肾、颗粒型固缩肾变质、渗出、异型性、肝硬化、原位癌、二氧化碳麻醉、高渗性脱水、
脑死亡、肉芽组织、槟榔肝、化生肾病综合症、心力衰竭、休克、原发性综合征。

病理学必背简答题

病理学必背简答题

病理必背简答题1.简述淤血的原因、病变及其结局。

1.(1)淤血的原因:①静脉受压;②静脉阻塞;③心力衰竭。

(2)病变:1)肉眼:①淤血组织、器官体积增大;②呈暗红色③皮肤出血时发绀,温度下降;2)镜下:①毛细血管、小静脉扩张,充血;②有时伴水肿;③实质细胞变性。

(3)结局:①淤血时间短可以恢复正常;②淤血时间长则组织器官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致淤血性水肿、体积增大、淤血性硬化2.描述梗死的病理变2.(1)贫血性梗死:1)肉眼:①外观呈锥体形,灰白色;②切面呈扇形;③边界清楚;④尖部朝向器官中心,底部靠近器官表面;⑤梗死周边可见充血、出血带。

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脑为液化性坏死);②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③梗死边缘有充血和出血等。

(2)出血性梗死:1)肉眼:①梗死区呈暗红色或紫褐色;②有出血;③失去光泽,质地脆弱;④边界较清;⑤肺的出血性梗死的底部靠近肺膜、尖部指向肺门的锥形病灶。

2)镜下:①梗死区为凝固性坏死;②梗死区及边缘有明显的充血和出血;③梗死边缘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等。

3.简述血栓形成、栓塞、梗死三者相互关系。

3.(1)概念:1)血栓形成:①活体的心脏或血管腔内;②血液成分凝固;③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

2)栓塞:①循环血液中;②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③阻塞血管腔的过程。

3)梗死:①动脉阻塞;②侧支循环不能代偿;③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

(2)三者相互关系:血栓形成→血栓→栓塞→梗死(无足够侧支循环时发生)。

4.简述栓塞的类型及其产生的后果。

4.(1)栓塞的类型:①血栓栓塞;②气体栓塞;③脂肪栓塞;④羊水栓塞;⑤其他如寄生虫及其虫卵栓塞,肿瘤细胞栓塞等。

(2)后果:①肺动脉栓塞,可致肺出血性梗死,甚至急性呼吸衰竭、心里衰竭而死亡;②脑动脉栓塞,可致脑梗死,呼吸中枢核心血管中枢的梗死可引起患者死亡;③肾动脉栓塞,可引起肾脏梗死;④脾动脉栓塞,可引起脾脏梗死;⑤肠系膜动脉栓塞,可致肠梗死,湿性坏疽形成;⑥肝动脉栓塞,可引起肝梗死等。

病理学 简答题

病理学   简答题

1 试述玻璃样变的概念、类型及各类型的发生机制和形态特点。

答:玻璃样变又称透明变性, 泛指细胞内、结缔组织间质和血管壁壁出现均质、红染、无结构的半透明毛玻璃样物质,成为玻璃样变。

(1)血管壁的玻璃样变,即细动脉硬化,常见于高血压病时的肾、脑、脾及视网膜的细动脉主要是由于细动脉内膜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渗入内膜,在内皮细胞下凝固成无结构的均匀红染物质。

使细动脉的管壁增厚、变硬,管腔变狭,甚至闭塞。

(2)结缔组织玻璃样变,是胶原纤维老化的表现,见于纤维结缔组织的生理性(瘢痕)和病理性增(机化、纤维化等)。

(3)细胞内玻璃样变,是指蓄积于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形成均质、红染的近圆形小体,如酒精中毒时肝细胞内的Mallory 小体。

2 细胞坏死的主要形态学标志是什么?答:细胞核的改变,形态学表现为,核固缩(pyknosis),染色变深,核的体积缩小;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质崩解为小碎片,染色质碎片分散在胞浆中;核溶解(karyolysis),在酶的作用下,染色质的DNA分解,因而染色质变淡,只能见到、甚至不见核的轮廓。

3 什么叫机化?哪些情况下可出现机化?答:坏死组织如不能完全溶解吸收或分离排出,则由周围组织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等组成肉芽组织,长入和取代坏死组织。

这种由新生肉芽组织取代坏死组织(或其他异物如血栓等)的过程称为机化。

4 什么是肉芽组织?说说它的形态特点及在创伤愈合中的意义?答:由新生的毛细血管和成纤维细胞构成的幼稚结缔组织,伴有多少不等炎细胞浸润。

肉眼观呈颗粒状,鲜红色,湿润,柔嫩,似新鲜肉芽,故名肉芽组织。

在创伤愈合中的意义是肉芽组织能够:1 填补缺损;2 保护创面;3 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物质。

5 创伤的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有何不同?答:一期愈合:组织破坏少,创缘整齐,无感染,创口对合严密,无异物的创口。

二期愈合:组织创伤大,坏死组织较多,创缘不整,无法整齐对合,伴有感染的创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答题1.举例说明萎缩的原因和种类。

2.举例说明各种类型的化生及其生物学意义。

答案1.萎缩可分生理性萎缩和病理性萎缩。

生理性萎缩如成年人胸腺萎缩,更年期后的性腺萎缩,高龄时期的各器官萎缩。

常见的病理性萎缩类型有:(1)营养不良性萎缩:全身性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长期饥饿、慢性消耗性疾病;局部营养不良性萎缩见于局部缺血,如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变小、血流减少,引起心、脑、肾等相应器官萎缩。

(2)废用性萎缩:如肢体骨折后,用石膏固定患肢,以利骨折愈合,但由于肢体长期不活动,其肌肉和骨都可发生萎缩。

(3)神经性萎缩:脊髓灰质炎患者,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细胞损害,它所支配的肌肉发生萎缩。

这除了肌肉麻痹而废用外,还因神经对局部代谢的调节作用消失之故。

(4)压迫性萎缩:如输尿管阻塞可引起肾盂积水,从而压迫肾实质而萎缩。

(5)内分泌性萎缩:由于内泌腺功能下降引起靶器官细胞的萎缩。

如因腺垂体肿瘤或缺血坏死等引起促肾上腺激素释放减少所致的肾上腺萎缩。

以上几种病理性萎缩大多是在病因长期不能消除情况下形成的改变,难以恢复。

但萎缩总的来说是一种适应现象,一般是可复性的,当萎缩不太严重时,如果及早将引起病理性萎缩的原因除去,萎缩的组织和器官仍可恢复原样。

2. 一种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由于环境改变而转化为另一类型的成熟细胞或组织称化生(metaplasia)。

化生的细胞并不是由原来的成熟细胞直接转变而来,而是由该处具有分裂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向另一方向分化而成。

化生只能在同类组织的范围内出现,如柱状上皮可化生为鳞状上皮但不能化生为结缔组织成分。

化生常发生于上皮和结缔组织。

如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张时,支气管的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转变为鳞状上皮,称鳞状上皮化生;鳞状上皮化生还见于肾盂结石的肾盂粘膜、慢性宫颈炎的宫颈粘膜及腺体等。

慢性萎缩性胃炎时,部分胃粘膜上皮转变为肠型粘膜上皮,称肠上皮化生。

结缔组织可化生为骨、软骨、脂肪等组织。

化生虽是机体对不利环境和有害因素损伤的一种适应性改变,具有保护作用,但往往丧失了原来组织的固有功能,如支气管上皮鳞状化生后,失去了纤毛,削弱了局部的防御功能。

有的化生还可能发展为肿瘤。

如支气管、胆囊、前列腺上皮的鳞状上皮化生极少数发展为鳞状细胞癌;胃粘膜大肠型上皮化生发展为胃癌。

损伤的修复问答题1.何谓肉芽组织?其在病理过程中有何生物学意义2.简述骨折愈合的基本过程答案1.肉芽组织是由纤维母细胞和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

肉眼表面呈颗粒状,鲜红色如嫩肉,故称肉芽组织。

在纤维母细胞和毛细血管间,常有多少不等的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

肉芽组织初期无神经纤维。

肉芽组织在病理过程中有三个重要作用。

(1)抗感染去异物及保护创面。

肉芽组织可对感染物及异物进行分解、吸收。

如伤口中一些可溶性物质、细菌、细小的异物或少量坏死组织,可通过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的吞噬、细胞内水解酶的消化作用使之分解,通过毛细血管吸收,以消除感染,清除异物,保护创面洁净。

(2)机化血凝块和坏死组织。

对伤口中血凝块、坏死组织等异物的置换。

体内各种异物,也可由肉芽组织处理,将其溶解吸收和机化或包裹。

(3)填补伤口连接缺损。

肉芽组织从第5~6天起,纤维母细胞开始产失胶原纤维,其后一周内胶原纤维形成最活跃,第3周后胶原纤维成熟,纤维母细胞转变为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减少,消失,肉芽组织转变为瘢痕组织。

2. 骨折的愈合过程如下。

(1)血肿期,骨断端及其周围出血,形成血肿。

(2)纤维性骨痂期,出血后2~3天,骨内、外膜深层的骨膜细胞增生成为纤维母细胞,伴随新生的毛细血管,组成肉芽组织,使血肿机化。

一般情况下,血肿完全被机化约需2~3周。

上述肉芽组织填充断端并将断端互相连接,局部形成梭形膨大。

骨折愈合早期,这种局部增生的纤维肉芽组织称临时性骨痂或称纤维性骨痂。

(3)骨性骨痂形成,纤维性骨痂中的纤维母细胞可向骨母细胞和软骨母细胞方向分-化。

骨母细胞分泌胶原和基质,同时细胞埋入其中,变为骨细胞,形成类骨组织,再钙化成为骨性骨痂;软骨母细胞通过软骨内化骨也形成骨性骨痂。

此时的骨痂呈排列紊乱的小梁,结构疏松,达不到原有的功能要求。

如果愈合条件差(如断端距离大、断端活动、或有错位等),则有大量软骨母细胞形成,再经软骨内化骨成为骨性骨痂,故愈合过程比正常迟缓。

(4)骨痂改建,骨性骨痂还需进一步改建成板层骨,并重新恢复皮质骨和骨髓腔的正常关系。

改建过程中,不需要的骨质由破骨细胞吸收,承受应力最大部位则由骨母细胞产生更多的骨质,以实现原有骨组织的形态结构与功能需要。

局部血液循环障碍问答题1.简述血栓形成的条件。

2.简述白色梗死和红色梗死的形成条件,常发生那些器官及肉眼形态特点。

答案1.血栓形成的条件有:(1)心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暴露了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Ⅻ,启动了内源性凝血系统。

损伤的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激活凝血因子Ⅶ,启动了外源性凝血系统;(2)血流状态的改变,主要是血流减慢和血流产生旋涡等改变,有利于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性增高,指血液中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增多,或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活性降低,导致血液的高凝状态。

2.白色梗死又称为贫血性梗死,因梗死灶呈灰白色而命名。

形成的条件是动脉阻塞,绝大多数是由血栓栓塞和血栓形成引起。

发生在组织结构比较致密和侧枝循环不充分的器官如脾、肾、心等。

常发生的器官有脾、肾及心等。

肉眼形态特点,梗死灶呈灰白色,质实。

脾、肾的梗死灶呈锥体形,切面为三角形,梗死灶边缘可见充血出血带。

心肌梗死呈不规则形。

红色梗死又称为出血性梗死,因梗死灶内有大量的出血,呈红色而命名。

形成的条件有(1)动脉栓塞或血管受压闭塞;(2)在梗死前器官已有严重淤血;(3)梗死的器官组织结构疏松。

常发生的器官有肺和肠。

肉眼形态特点,肺出血性梗死呈三角形,红色,尖端朝向肺门,底部紧靠肺膜。

肺膜面可有纤维素渗出物。

肠出血性梗死呈节段性,暗红色。

肠浆膜面可有纤维素渗出物。

炎症问答题1.简述渗出液在炎症中的意义。

2.何谓慢性肉芽肿性炎?其常见的病因有哪些?以结核结节为例说明肉芽肿的组成。

答案1.渗出液有两方面的意义。

一是有利的作用:局部炎症性水肿有稀释毒素,减轻毒素对局部的损伤作用;为局部浸润的白细胞带来营养物质和带走代谢产物;渗出物中所含的抗体和补体有利于消灭病原体;渗出物中的纤维蛋白原所形成的纤维蛋白(纤维素)交织成网,可限制病原微生物的扩散,还有利于白细胞的吞噬及修复;渗出物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随淋巴液被带到局部淋巴结,有利于产生细胞和体液免疫。

二是不利的作用:渗出液过多有压迫和阻塞作用,如严重的喉头水肿可引起窒息。

渗出物中的纤维素如吸收不良可发生机化,可引起肺肉质变、浆膜粘连甚至浆膜腔闭锁。

2.是一种特殊的慢性炎症,以肉芽肿形成为其特点。

肉芽肿是由渗出的单核细胞和局部增生的巨噬细胞形成的境界清楚的结节状病灶,病灶较小,直径一般在0.5~2mm。

肉芽肿性炎的常见病因:①细菌感染: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分别引起结核病和麻风。

②螺旋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梅毒。

③真菌和寄生虫感染:包括组织胞浆菌病和血吸虫病。

④异物:手术缝线、石棉等。

⑤原因不明:如结节病。

典型的肉芽肿中心常为干酪样坏死,周围为放射状排列的上皮样细胞,并可见Langhans巨细胞掺杂于其中,再向外为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节周围还可见纤维结缔组织包绕。

肿瘤问答题1.肿瘤性增生与炎症修复性增生有何区别?2.肿瘤对机体的影响如何?答案1.肿瘤性增生与炎症修复性增生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肿瘤细胞有以下特征:失去分化成熟的能力(幼稚性);相对无止境生长;对机体有害无益。

而炎症、损伤修复引起增生的细胞,其组织分化成熟,一但病因消除后不再继续生长。

与肿瘤的上述特点是不同的。

2.局部影响(l)压迫,阻塞:良、恶性肿瘤都会压迫脏器和阻塞管腔引起功能障碍。

如,胰头癌压迫总胆管,引起阻塞性黄疸;食道癌可阻塞食道引起吞咽困难。

(2)破坏组织结构:如,肝癌破坏肝脏组织,引起肝功能障碍;白血病可破坏骨髓,影响造血功能,导致严重出血及贫血。

(3)出血,感染:肿瘤的浸润性生长可造成血管破裂、出血。

如,鼻咽癌导致鼻衄。

肿瘤坏死,继发腐败菌等感染,常有恶臭。

(4)疼痛:肿瘤压迫或侵犯神经组织引起顽固性疼痛。

全身影响(1)发热:原因:肿瘤代谢产物;坏死崩解产物;继发性感染。

(2)恶病质:严重消瘦,贫血,全身衰竭的综合征。

原因:出血,感染,发热,中毒,消耗,进食减少,睡眠差。

(3)激素增多:如:垂体生长素瘤引起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胰腺肿瘤引起阵发性血糖过低。

有的癌瘤可引起异位内分泌综合症。

心血管系统疾病问答题1.风湿性心瓣膜病患者出现栓塞症状,试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并简述心、肝、肺、脑等重要脏器的主要病变。

2.高血压病时,为什么引起肾脏病变?特点如何?答案1.栓塞原因:①伴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在二尖瓣形成较大的质脆赘生物,脱落后引起脑、肾、脾脏栓塞;②由于二尖瓣狭窄、关闭不全,左心房内出现球形血栓,脱落后引起多器官栓塞,特别是下肢动脉栓塞;③伴发右心衰竭时可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脱落后导致肺动脉栓塞。

心病变:瓣膜增厚、狭窄或关闭不全,可能有:瓣膜溃疡形成、菜花状、息肉状赘生物,乳头肌、肉柱增粗;或心房内见混合血栓形成。

肝病变:伴亚心炎时,肝细胞变性、坏死;右心衰时,肝脏肿大,慢性瘀血。

肺:伴发左心功能不全时,肺淤血;肺动脉栓塞时出现相应病变。

脑:神经细胞变性坏死;有动脉栓塞则脑梗死。

2.高血压病时,由于肾脏肾小球入球小动脉玻变、肌型小动脉硬化,引起相应肾小球缺血、纤维化、玻变,肾小管萎缩消失,间质纤维组织增生、淋巴细胞浸润,部分肾小球、肾小管代偿肥大扩张。

肉眼肾脏体积缩小,变硬,表面呈细颗粒状,称为原发性颗粒性固缩肾。

临床有肾功能下降,严重时出现肾功能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问答题1. 某25岁男性,酗酒后突然起病,寒战,体温39.5℃,三天后感到胸痛、咳嗽,咳铁锈色痰。

X线检查,左肺下叶有大片密实阴影,其可能患有什么疾病?有何病变特点?2.何谓肺肉质变,如何形成?答案1.可能患病为大叶性肺炎。

依据:(1)青年男性,起病急;(2)寒战、高热,咳嗽、胸痛,特锈色痰液;(3)肺大片实变。

典型病变:①充血水肿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以浆液渗出为主。

②红色肝样变期:肺泡间隔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大量红细胞和纤维蛋白渗出为主。

③灰色肝样变期: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呈贫血状,肺泡腔大量白细胞、纤维蛋白渗出。

④溶解消散期:纤维蛋白被溶解,肺组织结构恢复正常。

2. 大叶性肺炎时,肺组织中渗出的纤维素被肉芽组织机化,肺组机化成褐色肉样。

原因:纤维素渗出过多,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过少或功能障碍,致使纤维素不能被溶解吸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