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立足湖南,面向全国,将翻译专业与英语专业、翻译专业硕士有机结合,坚持翻译理论与技巧教案与实践应用并重,培养面向全球一体化、适应中国国情与区域人才市场需要的“基础厚,口径宽,能力强,素质高”的应用型翻译专门人才。
二、专业特色及实现途径专业特色:英语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
本专业学生除受到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外,系统地学习口译与笔译的技巧,掌握林业、工程机械、经贸等工程领域翻译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同时,学生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译员的基本素养,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实现途径:(1)科学合理、与时俱进的课程体系;(2)英汉双语优良师资;(3)依托我院多年来积累的高水平实践、实习基地,多年来翻译口译大赛的承办及参赛经验以及系统完善的口笔译实训、实习经验,保证学生翻译实践技能的培养。
(4)依托我校林业优势,借我校工程机械专业优秀师资之力,为培养“专才”铺路。
三、培养要求及保障措施培养要求:翻译专业本科学生毕业时应达到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知识要求通识知识:翻译专业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原则,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在“通识”中突出“专才”,打造真正适合社会的高级英语人才。
学生除专业技能外,将进一步学习汉语文学知识,提高汉语应用能力;广泛了解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的文化,从而获得作为职业译员的基本素养,工作能力和研究能力。
专业知识:本专业学生除了接受基础语言技能训练外,还将系统地学习口译与笔译的技巧,掌握林业、工程机械、经贸等工程领域翻译的基本技巧,掌握基本的翻译理论知识;校本共同知识:概要了解林业、生态及绿色发展基本常识,了解林业翻译基本技巧。
外国语学院MTI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MTI培养方案1.培养目标:2.培养内容:(1)语言基础课程:包括语言学、语言学习方法以及外语语法和词汇的系统学习。
(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翻译原理与方法、口译技巧、跨文化交流、翻译文化等内容。
(3)专业选修课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选择不同的专业课程,如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文学翻译等。
(4)实践课程:包括实际翻译、口译实训、翻译项目管理等实践性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培养步骤:(1)第一阶段:建立扎实的基础知识。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全面学习语言基础和专业基础知识,奠定语言和文化的基础。
(2)第二阶段:提高翻译与口译能力。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一步学习翻译和口译的原理和方法,通过大量的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3)第三阶段:应用与实践。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接触实际的翻译项目和口译任务,了解专业领域的要求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4)第四阶段:毕业实习和论文撰写。
在这个阶段,学生将进行毕业实习,并撰写毕业论文,以展示自己的研究能力和专业素养。
4.培养特色:(1)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将参与大量的翻译和口译实践,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2)专业选修课程的设置: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设置不同的专业选修课程,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国际交流与合作:学生将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合作,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和国际视野。
(4)师资力量的保障:外国语学院将聘请具有丰富翻译和口译经验的教师担任教学和指导工作,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
5.培养成果:(1)语言能力:学生将掌握至少两门外语,能够流利地进行口译和书面翻译。
(2)专业知识:学生将具备扎实的语言学和翻译学知识,熟悉不同领域的专业术语和翻译技巧。
(3)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将提高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工作的能力。
(4)实践能力:学生将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翻译项目的管理和组织。
总之,外国语学院的MTI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高级翻译与口译能力的专业人才,他们将能够胜任各种复杂的跨文化交流任务,为国家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做出贡献。
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非教师教育类)人才培养方案

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非教师教育类) 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汉两种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英汉口笔译基本技能,了解一定的文化、商务、旅游、科技、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中的一般性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以及经贸、文秘、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使用第二外语阅读外文资料、翻译外国文献。
5.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学位、学分与学时1、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学位: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在“中等”(含中等)以上,专业实习成绩在“中等”以上(含中等),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3、学分与学时:学分:160.5 学时:2613四、相关和相近专业英语、汉语语言文学、日语 (俄语、德语)五、专业主要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多文体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现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英汉语言比较、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基础口译、专题口译、应用翻译、文学翻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要、商务英语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1.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3)3.人才培养方案汇总表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翻译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4)翻译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执笔人:潘学权责任人:朱先明。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
中文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一般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1.专业课程设置:培养方案会明确规定该专业所需的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
核心课程包括语言学、翻译学、笔译和口译等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包括文学、历史、法律、经济等相关学科的课程。
培养方案还会规定每门课程的学时、学分和考核方式。
2.实践环节: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会安排一定比例的实践环节,以提高学生的实际翻译能力。
实践环节包括翻译实习、文献查询和资料翻译等,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锻炼和提升自己的翻译技巧。
3.语言能力要求:中文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中文水平,包括正确的语法和词汇使用、灵活的表达能力和准确的语音语调。
同时,还要求学生具备一门外语的熟练运用能力,如英语、法语、德语等,以便进行有效的外语文本翻译。
4.研究能力培养:培养方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包括文献查阅和翻译研究方法等方面。
学生会学习如何使用各种翻译工具和技术,如电脑辅助翻译软件、平行语料库等,提高翻译质量和效率。
5.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由于翻译是一个跨文化的沟通活动,培养方案也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学生会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沟通礼仪、习惯和价值观,以便更好地理解和传达跨文化信息。
总体来说,中文翻译专业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语言基础、熟练翻译技能和优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翻译人才,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专业人才的需求。
具体的培养方案会根据不同学校和教育水平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外国语学院最新人才培养方案(5月27日)

某某学院普通高等教育英语专业本科(师范类)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英语专业代码:050201一、培养目标与业务培养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基本技能,较熟练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和英语教学技能,能够从事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教师及能在与本专业相关的部门从事翻译、管理等工作的符合需要、服务地方、扎根基层的应用型英语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英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基本技能系统训练,具备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英语及汉语语言文字处理,通过教育理论课程和教育实习环节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获得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和英语教育研究的基本能力,具有能胜任中小学英语教学工作,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
通过本专业训练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第一,正确理解并执行党和国家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理想和为人民服务、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
第二,熟悉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够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理论、英语教学基本理论,具备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和从事英语教学的基本能力。
第三,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能力以及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研究能力。
第四,按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规定,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理论,熟练地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终身自主学习的观念和能力。
第五,了解我国及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以及科技的发展状况,具有从基本跨文化交际活动能力。
掌握英语语言、文学、文化,翻译等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化敏感性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六,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能使用第二外语阅读同种语言类中等难度以上的书刊。
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

淮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培养方案(2010年5月修订)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翻译方向)本科教学计划一、培养目标本专业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适应21世纪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对英汉翻译人才的需求,具有坚实的英汉语言基础和娴熟的语言交际能力,熟练掌握英汉口、笔译翻译技巧与策略,掌握一定的国际商务、旅游、科技、文秘、教育及文化知识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英语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在外贸、外事、金融、旅游、教育、科研等部门尤其是对外经济贸易部门及三资企业从事翻译、文秘、进出口业务、涉外旅游、教育及科研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具有求真务实的学风以及较强的开拓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较为宽广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较好的文化修养和一定的科学素质;具有较强的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和信息处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以及管理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计算机考试达到一级及以上水平;能规范流利地使用普通话。
3.系统掌握英语专业基础知识,娴熟运用听、说、读、写、译五项英语专业基本技能;尤其具有较强的英汉双语口、笔头互译能力。
4.掌握英语语言文学学科以及相关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的基础知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国情,了解经贸、文秘、旅游及管理等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为宽广的知识面。
5.具有实际运用一门第二外语的一定能力。
6.具有健康的体魄,达到国家规定的体育锻炼标准;具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
三、学制、学位、学时与学分1、学制:本专业的基本学制为四年。
修业年限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缩短和延长,学习年限最短为3年,最长不得超过6年。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根据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全国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教育指导委员会《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以及四川大学有关规定,特制定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全日制攻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口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招生对象为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学历证书(一般应有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具有良好的双语基础,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鼓励具有不同学科和专业背景的考生报考。
普通高等学校应届本科毕业生须经所在学校的教务部门或学工部门同意;在职人员须经本人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同意;其他人员由人事档案所在单位同意。
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我校规定的体检要求。
入学考试分为初试和复试。
初试科目包括政治理论、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四个单元。
其中,政治理论为全国统考,翻译硕士英语、英语翻译基础、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由我校自主命题。
初试合格的考生还需参加复试,复试由我校自行组织命题(英语笔译方向:英语写作、面试;英语口译方向:英语写作、面试、听力)。
三、学习年限:全日制2年。
四、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学校组织的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及格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符合有关要求,并经四川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通过后,可授予翻译硕士专业学位,颁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的硕士学位证书,并同时获得硕士毕业证书。
2、采用研讨式、口译现场模拟式教学。
口译课程运用现代化的电子信息技术如卫星电视、同声传译实验室和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开展,聘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笔译课程配有专用笔译实验室辅助教学,并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MTI培养方案-大连外国语学院

大连外国语学院专业翻译硕士(MTI)研究生培养方案简介一、大外MTI(英语)教研室是应用英语学院下设的主要教研室之一,于2009年大连外国语学院获批成为第二批MTI培养院校后成立,负责处理英语MTI培养过程中的日常相关事务。
自成立起MTI英语教研室便积极投入到MTI各项建设工作中,包括进行师资培训、参加有关探索MTI教育的学术会议、制定相关培养文件、进行招生工作和MTI导师选拔工作,以及管理日常教学工作。
到目前为止,第一届英语MTI招收了33名笔译方向的学生,第二届招收了13名口译方向的学生和37名笔译方向的学生;进过严格的遴选,英语MTI 导师人数为15名,均为具有丰富翻译实践的硕士以上学历的教授及副教授,实力基础雄厚。
二、翻译硕士MTI的特色课程以及MTI培养特色应用英语学院的本科教育开设6个专业方向:国际贸易、国际法、旅游、国际金融、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关系。
同时,应用英语学院的教师所学专业也涵盖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务、法学、国际关系以及英语语言文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从合理利用资源的角度考虑,应用英语学院MTI的教育的特色主要体现在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国际政治与外交翻译几门课程上。
在重点抓特色建设的同时,不能忽视基础建设。
翻译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双语转化能力及翻译技能技巧的培养,而这些方面的培养离不开文学翻译能力的加强。
为此,在MTI培养过程中,应用英语学院还重点开设了文学翻译及典籍英译,以其为基础,再辅以应用文体翻译,使学生将来能够适应各种职业翻译的需要。
因此,应用英语学院培养的MTI是以文学翻译为基础、以科技翻译、商务翻译、法律翻译、国际政治与外交翻译为特色的翻译专业硕士。
培养目标为适应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促进中外交流,培养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及提高国家国际竞争力的需要、适应国家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的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笔译人才。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翻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50261一、专业简介翻译专业于2023年获批。
学院建有智慧翻译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数字语言实验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拥有周口市文化经典机器翻译重点实验室、周口师范学院翻译研究所、周口师范学院文化外宣研究所等多个科研平台,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实践实验和人才培养的需要。
学院获批的英语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英语语言文学校级重点学科为本专业提供了坚实的学科支撑。
本专业依托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和外国语学院学科优势,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宗旨,培养具有较强语言服务意识和国际交流使命感的高素质应用型翻译人才。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具有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具备良好综合素质与职业道德、较深厚的人文素养、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功、较强的跨文化能力、厚实的翻译专业知识、丰富的百科知识,较熟练地掌握翻译方法和技巧,立足豫东南、扎根河南、面向中原、辐射全国,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能够胜任经贸、文旅、教育、外事等领域中等难度的口笔译等语言服务及国际交流工作,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本专业学生毕业5年后预期达到的目标:目标1:具有强烈爱国精神和坚定政治立场,具备良好翻译职业道德,熟悉国家外事外交相关法规政策,能够积极服务国家对外交流和交往;目标2:具有较高的中西文化素养,熟谙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地域特色文化,知晓主要英语国家概况,掌握中西文化差异等领域的百科知识;目标3:具有扎实的英汉双语基础和一定的第二外语运用能力,拥有厚实的翻译学科基本理论与基础知识,能够熟练地掌握口笔译的理论、方法与技巧;目标4:具有国际视野、全球化意识和跨文化包容性,具有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沟通交流、汉英双语表达能力;目标5:养成自主、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能够根据国家和相关行业领域对翻译人才的需求,追踪学科前沿理论、完善知识结构体系,提升翻译业务水平。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培养方案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培养方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本专业培养目标,特制定本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良好的品学修养和扎实的专业技能,能适应国际文化传播、经济合作、科技交流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型翻译人才。
基本要求:1.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践行科学发展观;遵纪守法,具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严谨的学风,以及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的献身精神。
2.具有宽广的人文视野、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
3.具有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解决文化、商业和科技翻译问题的能力。
4.设计、组织、管理和评估大中型翻译项目的综合能力。
5.具有良好的高阶思维能力,能够基于翻译实践撰写实证研究报告或学术论文。
二、研究方向1. 笔译方向2. 口译方向三、学制及修业年限学制3年,修业年限2-5年。
两年内按规定完成课程学分、专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者,可申请提前一年毕业。
需要延期毕业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学术委员会审批,修业年限最长为5年。
四、学习要求要求学生在学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水平考试和论文撰写等工作,并达到相应的评价要求:1.完成本培养计划规定的3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4学分,专业实践2学分,翻译实证研究报告2学分。
每门课程学术成果不低于70分,专业实践不低于80分,研究报告不低于70分。
2. 笔译方向学生累计完成不少于120,000字翻译实践(以汉字计算),英汉、汉英各60,000字;口译方向学生完成不少于400小时的口译实践(以录音时长计算)(具体参见《翻译实践实施细则与评价指标》)。
3. 第四学期末参加并通过翻译专业水平考试。
口译方向考试涵盖英汉/汉英交替传译、同声传译两个模块。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培养方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笔译方向培养方案2010年6月制定根据国务院学位办及全国MTI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并结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实际,特制定本培养方案,共七个部分。
(一)培养目标通过对研究生进行系统的教育与训练,使其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获得丰富的行业经验,成为符合我国建设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及应用型、复合型高级英汉笔译人才。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方法本专业学位招生对象一般为英语听、说、读、写、译基本功扎实的理工科本科毕业生及具有一定理工科知识的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有翻译实践经验者优先考虑。
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统考及我校自行组织的专业复试,结合工作业绩与资历择优录取。
(三)学习年限实行弹性学制,可以脱产学习,也可以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
全脱产学制为两年;半脱产或不脱产学习者视其修满学分及完成论文情况,最多不超过五年,最少不低于三年。
(四)培养方式1、实行学分制。
学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参加人事部翻译专业二级笔译资格(水平)考试;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撰写学位论文;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可按学位申请程序申请翻译硕士专业学位。
2、采用研讨会形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翻译科技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设备,强调科技英语翻译的特色,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或译员为学生上课或开设讲座。
采用项目翻译的方式授课,即教学单位承接各类文体的翻译任务,学生课后翻译,教师课堂讲评,加强翻译技能的训练。
少数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研究生,修个别课程时可采用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学为主、通过学校统一的课程考试方式取得学分,或者已经掌握某门课程,通过本人申请经过考试准予免修,取得学分。
3、重视实践环节。
强调翻译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翻译案例的分析,翻译实践贯穿教学全过程,要求学生至少有15 万字以上的笔译实践。
4、成立导师组,发挥集体培养的作用。
导师组以具有指导硕士研究生资格的正、副教授为主,并吸收翻译行业,特别是航空航天行业企事业部门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翻译人员参加;基本上实行双导师制,聘请本校优势学科专业能力强且精通英语的专家与英语专业的专家一起参与研究生的教学及培养工作。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最新

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代码及专业名称、修业年限、授予学位最低学分要求050255S 翻译 3-7年文学学士 160学分二、专业介绍和特点本专业旨在培养学生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强化专业翻译技能培养,力求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翻译实践能力,使其毕业后能够在商务、科技、旅游、法律、外事等领域从事口笔译及相关工作。
毕业生不仅应拥有娴熟的英汉互译技能、了解翻译的职业特点,同时能够运用机辅翻译软件进行团队翻译。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强调在夯实双语基本功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应用翻译能力及速度。
经过三至七年的培养,使学生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及职业意识和都得到提升,使其成为基础厚重、专业扎实的复合型专业化翻译人才。
三、培养目标、规格和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专业化翻译人才。
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双语基础、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中外社会文化,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和交替传译技能,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了解翻译及其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并具备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工作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
毕业生能够胜任各种机构(部门)的实用类文体和一般难度科技文体的笔译、交替传译、涉外交际等工作。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等与时俱进的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爱党爱国爱人民,具有为祖国繁荣昌盛和民族富强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具有热爱和献身祖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坚强信念和宏大志向;具有改革创新意识和国际竞争意识;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
2.系统掌握本学科、本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初步掌握进行教育创新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基本思想和方法;了解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最新成果,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及相关翻译软件,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及一定的艺术素养。
翻译学院-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务处

翻译学院翻译专业本科生培养方案一、专业定位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2008年获得教育部批准而设置翻译本科专业。
本专业以培养国际化、高层次、复合型、应用性的专业翻译人才为根本任务,注意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翻译技巧以及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学生在熟悉翻译基础理论,掌握多种文体笔译技能、口译技能,熟练运用翻译工具并了解翻译相关行业的运作流程的同时,还要具有丰富的百科知识、较高的跨文化交际素养、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本专业以培养德才兼备的翻译专业人才为理念,力争建成北京市重点专业。
二、培养目标本专业以培养应用型、国际化的翻译专业人才为目标,以语言技能训练和翻译基本功打造为宗旨,在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认知结构、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和翻译意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汲取和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扎实的专业基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修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口笔译翻译技能,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能够担任国际会议传译和文件翻译工作,或承担外交、外贸、企业、新闻媒体、金融、法律等部门的口笔译工作。
三、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修翻译学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接受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口笔译技能训练,使学生具有较强的汉、英两种语言互译的实践能力和第二外语基本交际能力。
本专业要求毕业生获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修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2. 扎实的汉、英语语言基本功和广博的人文知识;3. 较好的概括、分析、判别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4. 较强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口笔译翻译能力;5.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6. 具有一定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7. 第二外语交际能力达到初、中级水平。
四、学制全日制大学本科四年。
五、毕业与学位学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达到本专业培养方案规定的学分标准,符合本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培养要求,德、智、体达到毕业要求,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50261)

翻译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50261)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英汉语语言基础扎实,文化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广博、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英汉口笔译实践能力较强,能在外事、商贸、科技、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从事翻译实践的、适应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规格(一)社会适应能力方面1.有坚定的政治信念。
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努力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
2.有较强的社会责任心和良好的诚信道德。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观念强,品行优良,行为规范。
3.具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基本的竞争意识。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能正确面对、理解社会竞争,懂得与他人和谐相处。
4.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具备体育锻炼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5.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基本知识和文化艺术素养。
(二)业务素质能力方面1.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和熟练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努力通过英语专业四、八级考试。
2.具有一定的翻译理论知识,比较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扎实的英、汉语言基础和较强的英汉口头表达能力;具有较强的英汉口笔译实践能力并获得相应的证书;熟练使用主流翻译软件,了解翻译公司的运作流程,初步具备独立完成翻译项目的能力。
3.具有本专业以外的人文社科素养、自然科学素养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基本修养。
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科学研究能力,能用英语撰写与翻译相关的毕业论文。
5.初步掌握一门第二外国语,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
6.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具备初步的自主创业能力。
三、学制学制4年,学习年限3-8年。
四、毕业最低学分160+8学分,8为课外学分。
五、授予学位文学学士六、核心课程综合英语I-II、英语视听I-II、英语多文体阅读I-III、高级英语I-III、基础英语写作、基础笔译I-II、基础口译I-II、英汉语言对比、英汉互译技巧、计算机辅助翻译、同声传译、商务口译、科技英语翻译八、教学活动安排情况(一)周数分配表(二)教学进度安排表注:选定一个专业方向后,本方向课程为必修课,其他方向课程可作为专业任选课来选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国语学院翻译专业(非教师教育类) 人才
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才兼备、具有创新意识与国际视野的应用型翻译专业人才。
学生通过学习语言和翻译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英汉两种语言技能与语言知识的训练,掌握跨文化交际和英汉口笔译基本技能,了解一定的文化、商务、旅游、科技、教育知识,能够胜任外事、商务、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领域中的一般性的笔译、口译或其他跨文化交流工作。
二、培养规格
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事业心;好学上进,善于合作;爱岗敬业,品德良好;具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系统掌握英语语言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知识,英语听、说、读、写能力。
掌握一定的汉语知识与写作能力、演讲与辩论能力、语言学习能力。
3.掌握翻译需要的相关知识与能力,包括中外社会文化知识,语言学与文学知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翻译工具的知识,以及经贸、文秘、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知识,具有较
为宽广的知识面。
4.掌握一门第二外语,能使用第二外语阅读外文资料、翻译外国文献。
5.具有较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实际工作能力和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三、学制、学位、学分与学时
1、学制:本专业标准学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2、学位:修完本专业规定的全部课程且成绩合格,毕业论文答辩成绩在“中等”(含中等)以上,专业实习成绩在“中等”以上(含中等),授予文学学士学位。
(详见本校学士学位授予条例)
3、学分与学时:
学分:160.5 学时:2613
四、相关和相近专业
英语、汉语语言文学、日语 (俄语、德语)
五、专业主要课程
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多文体英语阅读、英语写作、现代汉语、高级汉语写作、翻译概论、英汉语言比较、英汉笔译、汉英笔译、基础口译、
专题口译、应用翻译、文学翻译、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语言学导论、中国文化概要、英语国家概要、商务英语
六、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
1.人才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
2.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3)
3.人才培养方案汇总表
课程设置与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翻译专业培养方案时间分配表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1)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2)
翻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进度表(4)
翻译专业专业培养方案汇总表
执笔人: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