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事管理中药管理论文
毕业论文_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毕业论文_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3fce392e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a8.png)
毕业论文_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毕业设计(论文)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作者市级电大专业药学专业(专科)年级学号提纲一、问题的提出二、中药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产地、品种因素(二)种植、加工技术因素(三)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四)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五)中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严重影响药理作用(六)中药材保管无方,导致药材品质严重变化三、针对中药材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一)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的措施(二)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目录一、问题的提出 (4)二、中药材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4)(一)产地、品种因素 (4)(二)种植、加工技术因素 (5)(三)采收时机不当使药材品质下降 (5)(四)采购后的加工不当,使有效成分降低 (5)(五)中药材加工炮制不规范,严重影响药理作用 (6)(六)中药材保管无方,导致药材品质严重变化 (6)三、针对中药材质量中所存在的问题,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加强中药材的质量管理 (6)(一)加强中药材质量管理的措施 (6)(二)完善中药质量监督管理制度 (7)浅谈中药材的质量管理一、问题的提出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药材既可根据中药处方直接调配煎制服用,又可作为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因此其质量直接影响到中成药的临床效果。
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中药资源却在逐渐减少,有的品种已面临资源的严重匮乏甚至到了濒临灭种的地步。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采取各种各样的不法手段,在中药材中掺假、混杂,以降低成本,所以中药材的质量越来越令人担忧。
中药生产缺乏科学系统的质量标准,没有统一的技术规范,中药材质量参差不齐,已严重影响了中药的疗效和中医成药的质量。
中药材的育种繁殖和种植技术相对落后,现有药材生产较为分散,缺乏规划,有的非适宜区也盲目发展药材种植,造成很大损失。
部分珍贵药材资源已接近枯竭,人工种植技术尚不成熟,亟待加强研究和保护,中药材生产的科技含量水平较低,科研力量分散,育种、栽培、加工、贮藏过程缺乏科学化管理和规范化标准。
医院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措施论文
![医院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措施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9effbe26cfc789eb162dc80e.png)
医院药房中药质量管理措施的探讨【摘要】为加强医院药房中药的质量管理,医院药房工作人员要以中药质量管理法规为依据,根据实际工作情况,结合医院药房中药的管理问题进行探讨。
医院药房工作人员应该在中药进货、品种选择、中药调配、验收及储藏、清理等方面下功夫,从而提高中药的质量。
中药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患者的身心健康,还与医院的声誉、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加强中药质量管理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药;质量管理;医院药房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655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397-02中药的历史比较悠久,医院药房中药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药材资源约有一万两千种,约有五千余种用于药物。
可见中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中药的质量管理至关重要,因此,医院药房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中药的管理。
1 仔细选择进货渠道在治疗疾病的众多药品中,中药属于关键性的一种。
因此,中药的质量一定要有保证。
未经国家许可的药品是不能在市场上进行流通的,特别注意的是,中药软片,它的进货渠道一定要合理,要严格把握质量这一关。
在医院药房中,对中药有一套相对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对中药进行管理时,要依据科学的管理方法,采购定量,规范进货渠道的标准,要注意提供货物的厂家,它必须是经过gsp 认证许可的企业。
2 对中药品种进行严格选择对于中药的品种而言,最值得注意的问题是选取的药物是否是“正品”,意思是说药物中的成分必须和国家的标准规格相一致,否则就是混淆品。
以人参为例,人参的出处是五加科人参的根,它具有益肺补脾、固脱复脉、生津安神、元气大补的特点。
根据药品检验的结果表明,人参的伪造品一般都是商陆、华山参、紫茉莉、野豇豆等,分属于商陆科、茄科马齿苋科、紫茉莉科、豆科,上述的成分中没有活性成分,商陆和华山参还存在着一定的毒性。
其次是要准确的划分“习用品”、“正品”。
中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发展思路
![中医院药事管理工作的特点与发展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84003654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83.png)
01
中医院药事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应对政策变化和市场挑战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政策研究:密切关 注政策变化,及时 调整药事管理策略
市场调研:了解市 场需求,优化药品 结构,提高药品质 量
人才培养:加强药 事管理人才队伍建 设,提高专业水平 和服务能力
协作。
强化药品监管: 中医院药事管理 工作严格遵守药 品监管规定,强 化药品采购、储 存、使用等环节 的管理,确保药 品质量和安全。
涉及多学科协作
中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需要 与中医医师、药剂师等多 个学科进行协作,确保药 品的合理使用和管理。
中医院药事管理工作需要 与护理、检验、影像等多 个学科进行协作,共同保 障患者的诊疗质量与安全。
关注临床需求和 患者体验:中医 院药事管理工作 注重临床实际需 求,以患者为中 心,提供个性化
的用药方案。
强调中医药特色: 中医院药事管理 工作注重发挥中 医药特色和优势, 遵循中医理论指 导,确保中药质
量和疗效。
重视药学服务: 中医院药事管理 工作注重药学服 务,提供专业的 药学咨询和用药 指导,加强与医 护人员的沟通与
01
中医院药事管理的未来展望
数字化和智能化药事管理
数字化: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药品采购、库存管理、处方调剂等环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智能化: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对药品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未来展望: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数字化和智能化药事管理将成为中医院药事管理的重要发展方向,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 便捷的医疗服务。
中药管理制度范文
![中药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65c99094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c1.png)
中药管理制度范文中药作为中国传统的医学疗法,发展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为了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中国建立了一套严格的中药管理制度,以监督和规范中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
中药管理制度的核心目标是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首先,中药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许可证,并遵守国家相关的药品生产规范。
这些规范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工艺、生产环境、设备设施、质量控制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中药的质量稳定和一致性。
同时,中药企业还需要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控制、质量检测和质量验收等环节,以保证中药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药典要求。
中药管理制度还涉及到中药市场监管。
中药销售必须在有资质的医疗机构、药店或合法经营者的指导下进行。
中药的销售需要有严格的销售记录和处方管理,以确保中药的合理使用和安全性。
对于中药的广告宣传,也需要受到监管,禁止夸大疗效、虚假宣传或其他违法行为。
另外,中药管理制度还包括中药研发和创新的支持和监管。
国家鼓励中药的科研机构进行新药研发和创新,以提高中药的疗效和质量。
同时,国家也加大对中药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中药的生产和销售,以保护中药的声誉和市场秩序。
此外,中药管理制度还强调对中药的监测和评价。
国家对中药进行定期的质量抽查和监测,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也需要进行临床评价和药效评价,以期望进一步提高中药的临床应用水平和疗效。
总之,中药管理制度是中国对中药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措施。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市场监管和研发创新,可以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提高中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作为一种特殊的医疗资源,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潜力,中药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推动中药事业的发展和保护中药的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药事管理 第五章 中药管理
![药事管理 第五章 中药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0381c28e0b1c59eef9c7b49c.png)
野生 药材 物种 4种
27种
中药材 3种 17种
名称
虎骨(现已禁止入药),豹骨,羚羊角,鹿 茸(梅花鹿) 鹿茸(马鹿),麝香,熊胆,穿山甲,蟾酥, 哈蟆油,金钱白花蛇,乌梢蛇,蕲蛇,蛤 蚧,甘草,黄连,人参,杜仲,厚朴,黄 柏,血竭
三级保护 45种 22种
川贝母,伊贝母,刺五加,黄芩,天冬,
猪苓,龙胆中,防风,远志,胡黄连,肉
第五章 中 药 管 理
95
1
《药品管理法》第三条
• 国家发展现代药和传统药,充分发挥其
在预防、医疗和保健中的作用。
• 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 材。
95
2
本章涉及到的法律性文件
1. 《药品管理法》(含实施条例)对中药材、 中药饮片、中成药的管理规定;
2. 《中药品种保护条例》《野生药材资源保 护管理条例 》★
养。
95
18
(二)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
一级管理:濒临灭绝状态 的稀有珍贵野生药材物 种。
二级管理:分布区域缩 小,资源处于衰竭状态 的重要野生药材物种。
三级管理
三级管理:资源严重减少
的主要常用野生药材物种 。
1.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药
材9物5 种管理
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药材物种名录
分级 一级保护 二级保护
Җ 绝大数为二级保护品种。
95
36
(二)中药保护品种申请类别
初次保护 同品种保护 延长保护期
95
37
初次保护申请
➢ 定义:初次保护申请,是指首次提出的中药 品种保护申请;其他同一品种生产企业在该 品种保护公告前提出的保护申请,按初次保 护申请管理。
➢ 多家企业生产,应由原研企业提出首次申报)
中药和药事管理
![中药和药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e9e435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b3.png)
中药和药事管理药物在维护人类健康和治疗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意识到中药的价值和潜力。
中药是指源自植物、动物、矿物,并通过中草药炮制程序处理而成的药物。
药事管理涉及药物的运输、储存、销售、处方和监管等方面,以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中药的特点、药事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推动中药事业发展的挑战。
一、中药的特点中药作为古老而独特的药物形式,具有以下特点:1. 多样性:中药来源广泛,可以是植物、动物或矿物,每种中药都有其独特的功效和用途。
2. 经验主义:中药的使用经验传承了数千年,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疾病的经验。
3. 整体观念:中药注重整体调理身体,强调平衡和和谐,不仅治疗病症,还提升人体免疫力。
4. 个体化治疗:中药重视个体差异,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进行个性化的处方。
二、药事管理的重要性药事管理在确保人们获得安全有效药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以下是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 药物质量保证:药事管理可以监督药物生产过程,确保药物符合标准并具备一致的质量。
2. 药物安全性:药事管理可以提供药物安全评价和监测机制,减少因药物使用而引发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3. 规范药物使用:药事管理可以确保药物正确使用,包括处方合理性和用药指导等,以最大程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
4. 防止药物滥用和假药:药事管理可以制定政策和法规来打击药物滥用和假冒伪劣药物的存在。
三、推动中药事业发展的挑战尽管中药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性,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中药的制备过程复杂,难以实现完全一致的标准化。
因此,确保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是一个挑战。
2. 国际认可性: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在国际上并未得到普遍认可。
在国际市场上推广和发展中药仍面临一定的困难。
3. 缺乏科学证据支持:中药长期以来以经验为主,缺乏大规模临床试验和科学实验证据,这限制了其在现代医学领域的发展。
4. 法规和监管:药事管理的规范和监管体系仍需进一步加强,以确保中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医药管理论文六篇
![中医药管理论文六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827cb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17.png)
中医药管理论文六篇中医药管理论文范文1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由医院指派的专业调查统计小组对中药房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四年半时间内消失的55例质量管理问题资料登记进行统计分析,中药房的工作人员帮助调查统计。
1.2方法:回顾性分析中药房管理中消失的55例因管理不当而消失的事故,探明事故发生的缘由并对缘由进行归类,探究解决对策。
1.3统计学方法:采纳SPSS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以构成比例描述问题类型,对计数资料采纳t检验。
2结果对55例事故进行分析、归类和总结后,质量管理问题类型构成比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中药房管理事故主要缘由有药品质量不合格、药品仓库管理不达标、药品加工炮制粗糙、中药配方不严格、中药信息管理落后和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六个因素。
本文针对这六个引起中药房管理事故的因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对策。
3争论3.1质量管理存在问题的缘由分析3.1.1药品质量不合格:①中药房进购中药材时对药品质量把关不严,选购人员不负责任,没有辨别清晰药材中掺入的劣质药、失效药和低价药,没有察觉贩药商家在药材中加进的化学物质;②中药房选购人员中药药材学问把握欠缺,对药品成色、重量、药性等方面了解甚少;③选购人员从中作弊,为赚取利益而购进质量差的药材。
3.1.2药品仓库管理不达标:①药材进仓出仓秩序混乱,没有严格的药材出入秩序,没有登记制度;②药材药品无方案进购,仓库内部药材积压;③没有严格根据各种药材所需的存储条件放置药材,在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多方面缺乏常识;④在药物存放期间,防火、防盗、防虫和防变质方面管理措施缺乏;⑤仓库内部药材药品存放秩序混乱,消失药材掺杂的现象,这样不但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还可能会威逼治疗平安,造成医疗事故[2]。
3.1.3药品加工炮制粗糙:中药药材的加工炮制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药效的发挥,若药材在炮制加工时粉碎程度不合格,则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则不能充分析出,从而影响患者药物治疗效果。
中药药事管理
![中药药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fba4bc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a6.png)
药事管理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中药包含: 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
二、中药管理有关规定“城乡集市贸易市场可以出售中药材、国家另有规定除外。
”“城乡集市贸易市场不得出售中药材以外的药品”药品经营企业销售中药材, 必须标明产地。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必须从生产经营资格的企业购进药品。
”三、中药饮片“中药饮片的炮制, 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 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 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四、药品标准国药品标准: 国家药品标准和炮制规范国家药品标准分类: 《中国药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和药品注册标准。
一、国家药典药典是国家对药品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所作的技术规定, 是药品生产、供应、使用、检验、管理部门共同遵循的法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是我们国家控制药品质量的标准, 收载使用较广、疗效较好的药品。
中国药典自1953年版起至2000年版止, 共出版7次。
局颁标准: 是指未列入《中药药典》而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标准, 以及与药品质量指标、生产工艺和检验方法相关的技术指导原则和规范。
药品注册标准: 是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给申请人指定药品标准, 生产该药品的生产企业必须执行该注册标准。
药品注册标准不得低于《中国药典》的规定。
炮制规范: “中药饮片的炮制, 必须按照国家药品标准炮制, 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 必须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炮制。
五、S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六、药品包装必须适合药品质量的要求, 方便储存、运输和医疗使用。
发运中药材必须有包装。
在每件包装上, 必须注明品名、产地、日期、并附有质量合格的标第五十四条药品包装必须按照规定印有或者贴有标签并附有说明书。
中药和药事管理
![中药和药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2d43ff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12.png)
中药和药事管理中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在世界范围内广受认可。
药事管理涉及到中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对保障公众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中药和药事管理进行探讨。
一、中药的定义和历史1. 定义:中药,即中医药,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植物、动物、矿物等天然来源获得药材,经过加工和配制制成药物。
中药以其独特的原理和治疗方法,被广泛运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2. 历史:中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最早的中药记录见于《神农本草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药逐渐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药材库,如《本草纲目》等。
中药的传承和发展源于中国古代智慧和实践经验。
二、中药的类型和功效1. 类型:中药根据药材的来源和处理方式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
植物药是中药的主要类型,如人参、枸杞等;动物药则以蜂蜜、鹿茸等为代表;矿物药则包括如雄黄、石膏等。
2. 功效: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和症状。
例如,黄连可以清热解毒,用于治疗感冒、肠炎等症状;川贝母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广泛应用于支气管炎等病症。
三、药事管理的重要性1. 生产管理:药事管理包括中药的生产、炮制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严格的生产管理可以确保中药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减少药品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的风险。
2. 销售管理:药品的销售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和标准。
在药事管理的领导下,药店和医院药房等销售渠道可以提供正规的中药产品,避免假冒伪劣药物流入市场。
3. 用药管理:合理使用中药对药效的发挥至关重要。
药事管理在临床应用中提供指导和监控,保证中药的正确使用和疗效。
四、药事管理的实施和挑战1. 实施:药事管理需要政府、医疗机构和药店等多方合作。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和法规,加强监督和培训。
各级药事管理机构应完善信息系统,提高管理效率。
2. 挑战:药事管理面临一些挑战,如药材资源短缺、不法药店的存在以及中药与现代药物的结合等。
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政策的支持。
药事管理中的中药药材管理研究
![药事管理中的中药药材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a8673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6.png)
药事管理中的中药药材管理研究随着中医药的广泛应用和需求增加,中药药材的管理问题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药事管理在中药药材领域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涉及到中药药材的选材、采购、鉴定、储存、加工、质量控制等方方面面。
本文将从中药药材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流程、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药药材管理的重要性中药药材作为中医药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中药药材管理能够保证其质量和疗效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的临床疗效,保护民众的用药安全。
此外,中药药材的管理还关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由于中药药材大部分来自于天然植物,因此合理采收和管理对于植物物种的保护以及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
二、中药药材管理的流程中药药材管理的流程可以划分为选材、采购、鉴定、储存、加工和质量控制等环节。
1. 选材:中药药材的选材是指根据临床应用需求,从原始植物种群中选择具有一定药理活性和临床疗效的植物材料。
2. 采购:采购是中药药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涉及到供应商的选择、验收标准的制定以及交货期的管控等。
3. 鉴定:鉴定是指对采购来的中药药材进行品质和真伪的鉴别,确保药材的质量。
4. 储存:药材的储存是颇具技术含量的环节,适宜的储存条件能够保持药材的药理活性和品质。
5. 加工:中药材在药店或医院内会根据具体需求进行加工,常见的加工方式有炮制、提取等。
6.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中药药材管理的重点环节,主要包括质量标准的制定、质量检验和质量跟踪等。
三、中药药材管理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在中药药材管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以下问题:1. 质量不稳定问题:中药药材的药理活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药材的质量存在波动。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从种植环境、采收工艺、储存条件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控制,确保药材品质的稳定性。
2. 采购渠道不可靠问题:一些药材供应商存在采购源不明确、质量无法保证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建立信息共享与监管平台,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和信用评估,确保采购渠道的可靠性。
中药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
![中药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5163425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1f.png)
DOI:10.16659/ki.1672-5654.2023.02.048中药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王健兰陵县人民医院药学部,山东临沂 277700[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
方法兰陵县人民医院药剂科于2020年1月起开始基于循证方法优化中药药事管理工作,从药事管理优化前(2019年7—12月)和药事管理优化后(2020年7—12月)两个时段本院开具中药处方中各随机抽取600份进行处方点评,评价合理率。
另对两个时段科室开展的中药质量抽查结果进行调研,系统清点及核查期间已经调配的中药药品,统计不良管理事件发生情况,评价管理效果。
采用自制的中药药事管理工作满意度评价表,评价药事管理优化前后科室一线工作者工作满意度。
结果中药药事管理优化后,样本处方合理率明显较药事管理优化前提高,药品摆错、药品污染、药品过期、包装破损、调配差错的月平均发生次数均少于优化管理前,中药药房人员工作满意度较优化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循证方法开展中药药事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科室中药药学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更好地预防用药安全缺陷,减少不良事件,提高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药剂科;循证医学;中药;药事管理[中图分类号] R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23)01(b)-0048-04The Role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in the Work of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WANG JianDepartment of Pharmacy, Lanl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Linyi, Shandong Province, 277700 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in the work of hospital phar⁃macy department. Methods The Department of Pharmacy of Lanling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began to optimize the work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based on 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from January 2020, and 600 prescription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each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issued in the hospital for two time periods before (July to December 2019) and after (July to December 2020) pharmacy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for prescription review to evaluate the rational rate. In addi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results of the Chinese medicine quality sampling conducted by the departments in the two periods, systematically counted and verified the Chinese medicine drugs that had been dispensed during the period, count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management events, and evaluated the management effect. A self-made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form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front-line workers in the department before and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pharmacy management. Results After the op⁃timiz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the sample prescription rationality rat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of pharmacy management, and the average monthly occurrences of drug placement errors, drug contamination, drug expiration, package breakage, and dispensing errors were less than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of management, and the job satisfac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staff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opti⁃mization, the difference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 based o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and service level of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work in the department, better prevent medication safety defects, reduce adverse events, and improve job satisfaction.[Key words] Department of pharmacy; Evidence-based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Pharmacy management[作者简介]王健(1975-),男,本科,副主任中药师,研究方向为中药学。
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分析
![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d482be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cc.png)
2015.03医院管理172营利性医疗机构因为市场激烈竞争的原因。
而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则是因为财政补贴不到位等原因,使其在药事管理期间只重视药品的价格,而忽视了合理用药的重要性,这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在人民群众中良好的形象,尤其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形象受到了大大的影响。
1 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现状医院药事管理是医院最为重要的管理的内容,可以说,药事管理直接影响中药合理的应用,但是我国某些医院在药事管理现状并不佳,因此导致中药用药方面并不合理。
而之所以会产生上述问题,主要是基于下述原因:1.1 财政补贴不及时现今,我国医疗机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营利机构,这种医疗机构,并不受政府的支持,自负盈亏,完全根据企业运营模式来运营,另一种是非营利机构,这种医疗机构主要的功能是处理人民群众的日常的医疗工作,其运营资本主要来自于政府财政,但是因为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一,有些地方财政比较富足,可以给予医疗机构大量的支持,而有些地方政府才真却缺乏,无法为医疗机构提供大力的支持,因此常常会出现财政补贴不及时的现象,使得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难以运营下去,大量的优秀人才逐渐的流失,使得非营利医疗机构陷入到尴尬的境地。
为了能够继续运营下去,很多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通常情况下都会采取“以药养医”的方法,使得这些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中只将重点放在药品价格上,而忽视了具体的管理工作。
1.2 监管缺失医院药事管理之所以会存在只重视价格,忽视合理用药的情况,主要因为监管缺失,相关部门没有认真的履行其职责,再加之,我国的相关法律对医院药品使用标准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尽管国家已经出台了相关的条款,严厉禁止这种行为, 但是其惩罚力度过小对相关医院并没有起到震慑作用,依然我行我素,这是医院药事管理一直存在的问题的主要原因。
医院药事管理及中药合理用药分析黄司成黑龙江省桦川县中医院 黑龙江省桦川县 154300【摘 要】药事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医院整体的管理,但是在我国无论是营利性医疗机构,还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在药事管理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
中药学论文的参考范文(热门5篇)
![中药学论文的参考范文(热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f52f27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9.png)
中药学论文的参考范文(热门5篇)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我都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去对待每项工作。
虽然开始由于经验不足和认识不够,觉得在中药学岗位工作中找不到事情做,不能得到锻炼的目的,但我迅速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和同事交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至于迅速的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工作定位。
为使自己尽快熟悉工作,进入角色,我一方面抓紧时间查看相关资料,熟悉自己的工作职责,另一方面我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使自己对中药学岗位工作的情况有了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认知和了解。
根据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结合自身的优势,把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尽心尽力完成中药学岗位工作的任务。
两个月的实习工作,我经常得到了同事的好评和领导的赞许。
在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习过程中,我始终把学习作为获得新知识、掌握方法、提高能力、解决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和方法,切实做到用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思想上积极进取,积极的把自己现有的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在实践中也才能检验知识的有用性。
在这两个月的实习工作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很多的理论知识,但很少用于社会实践中,这样理论和实践就大大的脱节了,以至于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找不到方向,无法学以致用。
同时,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也是弥补自己的不足的有效方式。
信息时代,瞬息万变,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所以你一天不学习,你就会落伍。
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并结合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学习的中药学岗位工作各项政策制度、管理制度和工作条例,使工作中的困难有了最有力地解决武器。
通过这些工作条例的学习使我进一步加深了对各项工作的理解,可以求真务实的开展各项工作。
在工作间能得到领导的充分信任,并在按时完成上级分配给我的各项工作的同时,还能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处理一些内务工作。
个人的能力只有融入团队,才能实现最大的价值。
实习期的工作,让我充分认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团队的精髓是共同进步。
没有共同进步,相互合作,团队如同一盘散沙。
为加强中药药事管理(精选5篇)
![为加强中药药事管理(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99f1ed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1f.png)
为加强中药药事管理(精选5篇)第一篇:为加强中药药事管理为加强中药药事管理,促进中药药事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我院依据《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进行梳理、整改,现将情况汇报如下:基本情况:中药专业人员6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名。
为患者提供中药饮片、中成药调剂和中药煎煮等服务,常用中药饮片品种应在450种左右。
设有中药房、中药饮片库、中成药库、中药煎药室。
工作情况: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
医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成立了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并成立了以分管院长为组长的中药药事管理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
2010年在全院开展中医药大讨论活动。
广泛宣传,充分认识促进中医药重要性和紧迫性。
以新的观念、新的技术规范中医药的临床应用。
坚持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使中医药在肿瘤防治取得良好效果,为中医防治肿瘤开拓新路。
医院把大力发展中医药作为医院发展的标准之一。
使中药药事管理规范化建设有了思想上,制度上的保证。
2.建章立制完善管理我院根据《山东省药品使用条例》,《药品管理法》、《GSP》、《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的要求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编制完善了一套质量管理文件,涵盖了药品购销、儲存、保管、养护等各环节、各岗位的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确保程序正确,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必依”并制定了质量方针和管理目标,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通过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落实奖惩措施,从而为贯彻落实《相关规范》,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制度保障。
一年来医院全面加强了中药房规范化建设,药库、中药调剂室及煎药室的面积及设施设备均基本达到了规范要求,近年投入资金加强了中药房的硬件建设,新增中药煎药机台,既能保证煎药质量,又大大方便了患者携带和服用。
建全并落实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药学人员工作档案和健康档案,非药学人员禁止从事药学工作。
中药药事管理
![中药药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027424c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37.png)
中药药事管理
一、中药药事管理的概念
中药药事管理是指对中药的生产、质量控制、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
中药药事管理的目的是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保障人民健康。
二、中药生产管理
中药生产管理包括中药生产企业的准入管理、生产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
中药生产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生产过程必须符合中药生产规范,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中药质量标准。
三、中药销售管理
中药销售管理包括中药经营企业的准入管理、销售过程管理、质量控制管理等。
中药经营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条件,销售过程必须符合中药销售规范,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执行中药质量标准。
四、中药使用管理
中药使用管理包括中药的处方管理、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监测等。
中药的使用必须符合中医药学理论,处方必须合理,用药指导必须到位,不良反应必须及时监测和处理。
五、中药质量控制
中药质量控制是中药药事管理的核心。
中药质量控制包括中药质量标准的制定、中药质量检验方法的研究、中药质量监测等。
中药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
六、中药药事管理的挑战
中药药事管理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中药质量不稳定、中药生产企业的水平参差不齐、中药经营企业的管理不规范、中药使用的不合理等。
中药药事管理需要不断加强,才能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保障人民健康。
总之,中药药事管理是保障中药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加强管理和监督,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中药监管论文中药处方监管思索
![中药监管论文中药处方监管思索](https://img.taocdn.com/s3/m/dd493051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2e.png)
中药监管论文中药处方监管思索本文中草药的剂量无法有效认定中草药的剂量的限定没有西药规范,医务人员往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及个人经验来决定药品剂量大小,个体差异较大。
医务人员在开具中草药处方时,存在3~15日用量的具体差异,中草药的计价单位分g或10g,稽核人员很难从上传药品总量中判断是否符合常规用量。
中草药准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方式造成监管难度增加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中草药支付方式为排除法,即除单味或复方均不支付、单味使用不予支付的中药饮片及药材外,其余中草药均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
单味或复方均不支付的药品,经办机构日常监管较易,实际操作也无争议;但单方不予支付、复方支付的药品实际操作难度较大,主要反应在复方组方合理性的认定及药品剂量差异上。
基本医疗保险中草药药品数据库的不健全也相应增加了监管难度基本医疗保险西药、中成药药品目录库健全,已做到了药品通用名、商品名、规格、药品生产商与经办机构数据库的统一。
医疗机构、药店只有做到使用药品与经办机构药品数据库的多项匹配,才能获得基本医疗保险的相应支付。
而中草药各地名称不统一,地域用药习惯不一,中药数据库相对不完整,许多中草药数据库中无匹配,相关定点机构为了方便,都将具体中草药品名比对为中草药,造成药品核查统计不准,监管效率及效果降低。
中草药过度使用的原因分析在市三级医疗机构就诊的患者赵,连续两张处方为红枣、冰糖,药品用法均为自服。
从处方组成看,这两张处方不能称作药品处方,简直就是食品售后小票,红枣属于枣类,应属于基本医疗保险单味不予支付的中草药,但枣类不予支付范围中又注明为大枣、黑枣、酸枣,基本医疗保险支付的排除法就把红枣纳入支付范围。
冰糖为食、药两用,根据中药准入排除法原则应当纳入支付范围。
这两种药个人用量标准不能确定,经办机构无法从药品超量等规定对医疗机构处理,只能依据处方中不能有自服规定来判断违规,拒付相关费用并处理当事人。
当然,这并非个例,中草药过度使用的情况还有很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医疗保险政策的不完善以江苏常州市为例,慢性病患者享受补助的前提条件是使用慢性病补助范围内的西药、中成药,中草药使用不受限制。
药事管理中药管理论文
![药事管理中药管理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094f6cbf1a37f111f1855b2c.png)
学号______药事管理课程结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届别_______系别_______专业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的总称,其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及现代药尚未传入我国之前, 中药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草药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保存完好的中草药财富。
从神农氏尝百草起,到秦汉《五十二病方》,到明代载方六万多的《普济方》,到清末累积药方达十万个以上。
近现代,在前人的基础上,中药学又迅速发展,开发出了许多有效的现代方济。
国际上,随着人们对西药副作用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出现了从天然药物,特别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开发新药的热点。
(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辩证理论的指导下,具有能用独特的性能描述其药性理论,用中医药学术语言表述其功效,依据君臣佐使、按照配伍规律组成一个整体功效的复方,施治于人的疾病和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自清末西方医药输入我国以来,为了表示泣别,人们将我国传统的药物称为中药。
1、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大部分中药材来源于植物,药用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等,少部分来自于药用动物的骨、角、胆、结实、皮、肉及脏器等。
矿物类药材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石、矿物加工品种以及动物的化石等,如朱砂、石膏、轻粉、芒硝、白降丹雄黄、紫石英、红粉、龙骨等。
2、中药饮片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经净选、切片或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具有一定规格的制成品。
饮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凡是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全部药材统称“饮片”;狭义则指切制成一定形状的药材,如片、块、丝、段等,称为饮片。
中药药事管理制度范文
![中药药事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a673057a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2b.png)
中药药事管理制度范文中药药事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和加强中药药事管理,保障中药的质量和安全,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及相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从事中药相关业务的中药生产、经营、使用、研究单位以及中药药事管理部门。
第三条中药药事管理应坚持中药的特点和独特性,采取科学、严谨、规范的管理措施,保障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第四条中药药事管理应遵循公正、公开、公平的原则,保护中药市场竞争的秩序,防止各种违法行为。
第五条中药药事管理应积极推动中药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满足人民群众对中药的需求。
第二章中药药品生产管理第六条中药药品生产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严格进行申报、审批、备案等程序。
第七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具备相应的生产计划和质量管理制度,并按照国家药品GMP规范进行生产。
第八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中药品种库存台账,及时向中药药事管理部门报告库存情况。
第九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定期进行中药品种的质量抽查和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第十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中药药品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监测体系,对各个环节进行监控和控制。
第十一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不良反应和临床用药安全监测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相关问题。
第十二条中药药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质量跟踪制度,对药品质量进行追溯,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第三章中药药品经营管理第十三条中药药品经营企业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取得相应的经营许可证书,严格按照许可范围经营。
第十四条中药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中药药品库存管理制度,及时更新库存信息,定期向中药药事管理部门报告。
第十五条中药药品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药品采购、销售和配送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的可追溯性。
第十六条中药药品经营企业应配备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和检测设备,对进货药品进行鉴别和检测,确保药品质量。
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
![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68d679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fd.png)
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医疗机构中药药事管理1.引言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药物在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在医疗机构中,药事管理作为药物使用的监管和管理体系,对于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中药药事管理作为医疗机构中的一部分,在中医药领域具有特殊意义。
2.中药药事管理的定义和意义中药药事管理指的是在医疗机构中对中药药品及其使用过程进行规范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中药药事管理的目的是确保中药的质量安全、合理用药和疗效可靠,并保障患者的权益。
中药药事管理在中医药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影响着中医药的疗效和安全性,还直接关系到中医药学科的整体形象和发展。
3.中药药事管理的主要内容(1)中药药材和药品的采购和验收。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完善的中药药材和药品采购渠道,严把药品质量关,确保药材和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中药处方的开具和审核。
中药处方的开具应遵循中医药学的原则和规范,确保处方合理、合规和合理用药。
(3)中药煎煮和调剂的操作和管理。
中药煎煮和调剂是中药使用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应建立规范的煎煮和调剂的操作流程,并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
(4)中药的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
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质量控制和药效评价体系,对中药的品质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中药质量的安全和有效。
(5)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的报告和处理。
医疗机构应建立中药不良反应和药物事件的报告和处理制度,加强对患者用药情况的监控和安全管理。
4.中药药事管理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个人认为,中药药事管理的落实对于中医药的发展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至关重要。
中药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药物性质和有效成分较复杂,而且煎煮和调剂过程中也存在较多的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
中药药事管理应该注重中医理论和规范的传承和推广,使得中药的使用更加科学合理。
另外,在中药药事管理中,还应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信息化管理和追溯系统,加强对中药的质量控制和监管,提高中药的质量和疗效,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______药事管理课程结业论文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届别_______系别_______专业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完成时间_______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的总称,其应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对保障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在现代医学及现代药尚未传入我国之前, 中药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几千年来,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中草药事业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保存完好的中草药财富。
从神农氏尝百草起,到秦汉《五十二病方》,到明代载方六万多的《普济方》,到清末累积药方达十万个以上。
近现代,在前人的基础上,中药学又迅速发展,开发出了许多有效的现代方济。
国际上,随着人们对西药副作用认识和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出现了从天然药物,特别是从传统的中草药中开发新药的热点。
(一)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辩证理论的指导下,具有能用独特的性能描述其药性理论,用中医药学术语言表述其功效,依据君臣佐使、按照配伍规律组成一个整体功效的复方,施治于人的疾病和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
简而言之,中药就是指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用以防病治病的药物。
自清末西方医药输入我国以来,为了表示泣别,人们将我国传统的药物称为中药。
1、中药材是指药用植物、动物、矿物的药用部分采收后经产地初加工形成的原料药材。
大部分中药材来源于植物,药用部分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皮等,少部分来自于药用动物的骨、角、胆、结实、皮、肉及脏器等。
矿物类药材包括可供药用的天然矿石、矿物加工品种以及动物的化石等,如朱砂、石膏、轻粉、芒硝、白降丹雄黄、紫石英、红粉、龙骨等。
2、中药饮片是指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和调剂、制剂的需要,对中药材经净选、切片或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具有一定规格的制成品。
饮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而言,凡是供中医临床配方用的全部药材统称“饮片”;狭义则指切制成一定形状的药材,如片、块、丝、段等,称为饮片。
3、中成药是指根据疗效确切、应用广泛的处方、验方或秘方,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同意,有严格要求的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批量生产、供应的中药成方制剂,为区别现代药故称“中成药”。
如丸、散、膏、丹、露、酒、片剂、糖浆等。
中成药应由依法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质量符合郭嘉药品标准,包装、标签、说明书符合《药品管理法》规定。
(二)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药饮片既可以直接供中医临床调剂配方、制成汤剂或生产配方颗粒直接冲服,又可以供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中成药及医疗机构生产或调配中药制剂。
因此中药炮制饮片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的一个特色。
中药饮片的质量直接影响中药的临床疗效和公众的用药安全,也直接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对其生产的药品进行质量检验;不符合国家标准或不按照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中药饮片炮制规范炮制的,不得出厂。
”“生产新药或者已有国家标准的药品的,须经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并发给药品批准文号;但是,生产没有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和中药饮片除外。
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材、中药饮片品种目录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
”《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规定“生产中药饮片,应当选用与药品性质相适应的包装材料和容器;包装不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不得销售;中药饮片包装必须印有或者贴有标签;中药饮片的标签必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实施批准文号管理的中药饮片还必须注明药品批准文号。
”2003年12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关于加强中药饮片包装监督管理的补充通知》,规定不符合包装要求的中药饮片不准销售。
另外,为了提高中药饮片的质量和管理,国家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采取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条件和技术装备、增加品种等措施。
到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建立了50家国有重点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的《中药饮片重点品种技术经济指标直报制度》;组建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地区协作组一些专题项目开展调研工作;推广了中药饮片炮制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在中药饮片企业的试点工作;拟定了《毒性中药材饮片定点管理的意见》、《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及《毒性中药材的饮片定点生产企业验收标准》等法律、法规文件,加强了对中药饮片工业生产的规范化管理。
(三)中药管理有关法规1、《药品管理法》(1)中药材:国家保护野生药材资源,鼓励培育中药材,实行中药品种保护等制度。
(2)中药饮片:炮制须按国家药品标准,国家药品标准没有规定的,须按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规范炮制。
2、《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1)国家鼓励培育中药材:对集中规模化栽培养殖,质量可控并符合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中药材品种,实行批准文号管理。
(2)生产中药饮片:应选用与药品质量相适应的包装材料和容器;不符合规定的中药饮片包装,不得销售。
中药饮片包装须印有或贴有标签标签须注明品名、规格、产地、生产企业产品批号、生产日期及药品批准文号等。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4、中药新药研制的管理规定5、毒性中药饮片定点生产管理和经营质量管理的规定(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毒性中药材的饮片,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布局。
(2)加强对定点生产毒性中药材的饮片企业的管理.6、《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该标准是我国外贸活动中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的重要质量标准之一,适用于药用植物原料及制剂的进出口品质检验。
规定了中药的重金属、砷盐及农药残留的限量指标,如下表;还规定了黄曲霉毒素含量:黄曲霉毒素B1 (Aflatoxin)≤5μg/kg(暂定)。
项目重金属盐和砷盐农药残留重金属总量铅(Pb)镉(Cd)汞(Hg)铜(Cu)砷(As)六六六(BHC)DDT五氯硝基苯(PCNB)艾氏剂(aldrin)限量指标(≤该标准)20.0 5.0 0.3 0.2 20.0 2.0 0.1 0.1 0.1 0.02 (四)中药现代化1979年在广州举行的全国医学辩证法讲习会上“中医现代化”一词被明确提出。
198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总结了我国中医药政策的基本要点之一是“中医中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这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首次提出。
1982年,国务院将“发展现代医药和中国传统医药”写入宪法。
1995年,原国家科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组织召开了有关中医药发展的“香山会议”,会上“中药现代化”第一次被提出,1996年,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又进一步明确了“中药现代化”的概念。
中药现代化指导思想为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理论,运用科学理论和先进技术,推进中药现代化发展;立足国内市场,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科技为动力,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政策为保障,充分利用中医药资源优势、市场优势和人才优势,构筑国家中药创新体系,通过创新和重大关键技术的突破,逐步实现中药产品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中药产业。
经过数十年的研发,各地区的中药研究和生产实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形成了各自的优势领域。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中药、生物制药领域在全国名列前茅;广州具有较强的中药产业基础和规模实力,中药创新资源较好;天津生物技术研发能力较强,国际化水平较高,在现代中药、生物制药等领域形成一定的优势;中西部地区利用当地动植物中药材的资源优势,迅速发展中药产业;吉林、四川、广西、贵州、江西、云南、重庆、湖南、甘肃、内蒙古以及新疆等省市中药工业在当地医药行业利润和利税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均在50%以上,推动了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
(五)《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2002年4月17日,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GAP),对中药材种植生产的基地选定、品种、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标准等作了相应的规定,为保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的质量奠定了基础。
GAP内容包括硬件设施和软件程序管理两个方面的内容:硬件设施是生产基地的物质基础,包括场地建设、农事机具、干燥、加工装备及质检仪器等;软件是指管理程序部分,即生产企业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达到GAP要求的方法和措施,即标准操作规程(SOP)。
GAP要求中药材生产企业按照中药材产地适宜性优化原则,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对于GAP基地的环境如空气、土壤、水资源、大气、重金属和污染状况等应符合国家相应标准。
药用动物养殖企业应满足动物种群对生态因子的需求及与生活、繁殖等相适应的条件。
规定了选择、确定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生态环境的质量标准,包括大气环境、农田灌溉水、加工用水、土壤质量的监测项目、标准及监测方法。
求对养殖、栽培或野生采集的药用动植物,应准确鉴定其物种,包括亚种、变种或品种,记录其中文名及学名。
还要求对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应实行检验和检疫制度以保证质量和防止病虫害及杂草的传播;防止伪劣种子、菌种和繁殖材料的交易与传播。
对于动物药,GAP要求应按动物习性进行药用动物的引种及驯化;捕捉和运输时应避免动物机体和精神损伤;引种动物必须严格检疫,并进行一定时间的隔离、观察。
GAP特别强调,应加强中药材良种选育、配种工作,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从而保护药用动植物种质资源。
对中药材栽培与养殖过程中的质量管理是GAP的核心。
GAP要求生产企业应设立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中药材生产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质量监控,明确了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应配备与药材生产规模、品种检验要求相适应的人员,场所,仪器和设备。
GAP要求质量检验部门应在药材包装前对每批药材,按中药材国家标准或经审核批准的中药材标准进行检验,建立检验报告并存档,并明确了检验项目、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及微生物限度的要求。
不合格的中药材不得出场和销售。
随着GAP的颁布、实施,我国对中药材GAP研究与推广工作稳步前进,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国家科技部组织了一批重点中药材GAP 研发项目,在全国展开工作。
地方政府也十分重视中药材GAP基地建设,许多省区均将中药材GAP基地建设列为中药现代化的重要工作来抓。
如,甘肃省目前已开展了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5种主体道地药材GAP的研究及基地建设,其中当归、大黄为国家资助项目,党参、黄芪、红芪为省级基金项目,并组织制定了当归、党参、黄芪、红芪、大黄、甘草等中药材的产地环境、栽培技术和质量控制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