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静脉渗漏性损伤护理

合集下载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处理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处理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处理外周浅表静脉给药常会发生静脉药物或静脉液体渗漏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以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害等,即渗漏性损伤。

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级标准》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儿童大于体表面积5%即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

一、引起药物渗漏的原因引起药物渗漏的原因很多,其中包括:药物的因素,如药物本身的刺激性、酸碱度、渗透压、浓度、药物本身的毒性作用及变态反应有关;物理因素,如环境温度、溶液中不溶性物质、输液的量与输液速度等;患者因素,如患者血管粗细、弹性、血流快慢等;以及护理人员技术方面的因素。

二、可引起渗漏性损伤的药物高渗漏性及阳离子溶液:如50%葡萄糖、甘露醇、肠道外营养液、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氯化钾等,以高渗糖及钙剂多见。

碱性溶液:以碳酸氢钠为代表较多,还有20%磺胺嘧啶钠、硫喷妥钠等。

缩血管药物:多巴胺、阿拉明、肾上腺素、去甲肾上素以及垂体后叶素等。

化疗药物:以阿霉素多见,其次为长春新碱、丝裂霉素等。

其他:如一些抗生素、血液、造影剂、酶类等。

三、渗漏性损伤的处理原则:渗漏一旦发生,应立即根据不同情况尽快处理。

越早越快越好,如果拖延耽误,超过24小时以上,则往往造成局部难以逆转的慢性损伤或后遗症。

一旦发现药液渗漏,立即停止用药,拔出针头后压迫针眼处3~5min,抬高患肢,作好局部处理。

3.1 局部外敷对于多巴胺、葡萄糖酸钙、氯化钾、高渗透液等药外渗,一般用33%、50%硫酸镁或50%酒精冷湿敷。

对新生儿输液渗漏不适用热敷,因新生儿皮肤娇嫩,肿胀后更加薄嫩,热敷易烫伤,且损伤皮下毛细血管。

化疗药物引起的外渗早期禁止热敷,要用冷敷。

3.2 局部封闭不管任何药物引起局部皮肤出现水疱、变紫黑色或坏死,都要立即进行药物封闭,并外敷药物。

用0.25%普鲁卡因20ml注射于渗漏周围,以肿胀部分边缘为圆点,放射性封闭。

3.3 局部注射解毒剂对于不同的药物引起的渗漏,在渗漏部位可皮下环形注射相应解毒剂。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基础研究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危害及防治对策探讨张菊华 王 玲苏北人民医院输液室 江苏省扬州市 225001【摘 要】本文从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危害出发,深入探讨其发生的机理及原因,从而对其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做出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静脉输液;渗漏;危害;机理;防治静脉输液作为现代医疗护理常见的给药手段,在临床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不仅需要熟练静脉输液的具体操作,同时还应当对其所造成的渗漏性损伤的危害及防治措施具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从而在保证用药顺利的同时,还能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进而保证护理服务的质量。

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护理经验,主要针对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防治措施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提高护理水平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1 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危害及原因分析1.1 渗漏性损伤的危害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对患者的危害主要分为三个方面:首先,由于静脉输液时发生药物渗漏,将会使血管周围增生出大量的结缔组织,从而造成静脉血管壁厚度和硬度增加,进而造成管内直径缩小,严重时还可能会造成血管阻塞的危害。

其次,静脉输液发生渗漏时还可能会引起局部组织发生肿胀的现象,轻者可能会引起患者局部刺痛酸麻的症状,严重时甚至会由于药物的毒副作用而引发局部组织坏死等严重后果。

最后,若渗漏液体量较大时,将会引发骨筋膜综合征发生,当渗漏液的量超过皮肤所能承受的扩张限度时,将会使皮下组织压力增大,从而给血液循环带来障碍,使肌肉神经等组织产生缺氧缺血而产生大量的酸性代谢产物,进而增加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并使液体渗入骨筋膜而引发缺血水中,最终使肢体产生感觉运动功能障碍。

1.2 造成渗漏性损伤原因造成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的原因主要分为药物、物理、血管以及炎症感染等四个方面:首先,部分输液药物的浓度、渗透压以及酸碱度和药物毒性的特殊性,从而引发机体发生渗漏的现象,如部分抗肿瘤药物则可能会由于与组织的DNA产生复合物而造成活细胞的凋亡,并引起组织水肿和炎症等现象,从而造成药液外渗发生。

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

静脉输液外渗的护理一、非药物处理1.一般护理在药物外渗的48小时内,应抬高受累部位,以促进局部外渗药物的吸收。

在静脉给药过程,如发现或疑似外渗情况时,首先立即停止给药,抽吸针头及血管内的药液,用适量的生理盐水注射于局部以稀释药液,降低局部药液浓度。

2.冷敷冷敷可减轻蒽环类抗癌药,如氮芥、阿霉素等所致的皮肤损伤程度,可用冰袋间断冷敷渗出皮肤处24~48小时(时间长短以患者耐受程度为限)。

3.热敷适用于一般的药物如生理盐水、维生素、抗生素等,亦适合于植物碱类抗癌药物的外渗,如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

局部热敷可加速外渗药液的吸收和分散,减轻外渗药液对局部的损伤。

二、药物处理1.生理盐水、50%硫酸镁、75%酒精湿敷可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促进局部组织修复。

据报道海普林软膏和利百素凝胶可有效治疗阿霉素外渗所致的局部组织损伤。

2.局部封闭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局部环形封闭。

利多卡因可能作为激肽重要的稳定剂起到阻断疼痛的作用,有镇痛、轻微血管扩张作用。

地塞米松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具有抗炎特性作用,可以减少炎症扩散,抑制炎性细胞肽的合成和阻滞磷酸脂酶A2的活性作用,中断产生疼痛的持续性神经冲动起到镇痛作用。

3.解毒剂的应用硫代硫酸钠可用做氮芥类、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的解毒剂,可使药物迅速碱化,减少损伤。

长春新碱药物外渗后局部可注射透明质酸酶,以促进药物吸收和弥散。

长春新碱和阿霉素等偏酸性的药物外渗后也可用碳酸氢纳局部注射。

4.中药软膏制剂按照中医活血化淤消中止痛原理制成的中药涂抹膏对各种药物外渗后引起的肿胀、淤血、疼痛疗效确切。

如清热消肿膏外敷可治疗高渗药物输注渗漏所致的肿胀。

三、外科处理一旦患者发生药物外渗,必须连续观察和评估局部症状和体征。

如保守疗法失败,溃烂形成,需请外科会诊,彻底清创或联合植皮整形手术,保住肢体的功能和外观。

药物外渗为常见的多发的并发症,往往不会引起广泛重视。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因该类问题往往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影响疗效,同时也使医患之间增加了很多矛盾。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摘要血液病患者在长期治疗和诊断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静脉输液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操作,而静脉渗漏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

静脉渗漏性损伤容易引起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向全身输注的化疗药物和其他液体可能导致人体损伤,并且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如何正确护理和防止静脉渗漏性损伤已成为血液病患者护理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进行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介绍和探讨,为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避免或减轻静脉渗漏性损伤对患者的危害。

关键词:血液病、静脉渗漏、护理引言血液病包括血液系统肿瘤和非肿瘤性疾病,例如:白血病、淋巴瘤、骨髓增生不良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在血液病患者的治疗和诊断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静脉穿刺和输液等操作,以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高强度的操作,这些操作都有可能导致静脉渗漏性损伤。

静脉渗漏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输液管道内的液体从静脉管内渗出到周围组织中。

如果忽略静脉渗漏,可能会导致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向全身输注的化疗药物和其他液体可能导致人体损伤,并且可能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因此,护理工作者需要了解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成因、预防和治疗方法,并为血液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成因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成因包括:1.针头位置不当在输液时,输液针头的位置不当是静脉渗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针头插入静脉管道的位置不正确,可以刺破静脉壁或造成静脉管道不完整,导致液体渗出到周围组织。

2.针头插入过深如果输液针头插入过深,可能会导致静脉管道损伤,导致液体从管道内渗出到周围组织。

3.局部神经损伤在插入输液针头时,如果针头损伤了局部神经,可能会导致疼痛和静脉渗漏。

4.导管口部分离如果输液管道连接部分不稳定,输液口部分离时,液体可能渗漏到周围组织中。

5.患者肢体活动导致的位置变动如果患者肢体活动幅度大,导致输液针头位置变动,也会导致静脉渗漏。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措施1.选择适当的输液针头适当的输液针头可以减少静脉渗漏的发生率。

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对策

静脉输液渗漏的护理对策

皮针 , 穿刺 时先 注入 少量 生理盐水 , 证实针头确实在血管 内 , 再
取下注射器( 头不动 )调换输液器进行输液。必要时可给予 针 ,
静脉留置针或静脉插管 给药 。
多 , 出的液体进入周 围组织 , 渗 局部有肿胀 、 痛 , 疼 可能会造成 局部组织肿胀、 坏死 , 既给患者带来 了痛苦 , 又增加 了护理工作 的难度 , 影响 了治疗。 为了能够避免和有效治疗静 脉输液渗漏 , 我们结合 临床工作实际 , 尝试 多种防治方法 , 得了较好 的效 取
高一次性排气成功率 ,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 的心理压力 , 进而消除患者的疑虑 , 有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 。
参考文献
内。 用改进排气法解决原理 : 回转墨菲滴管过程 中, 滴管转 在 将 至 4  ̄左右 , 5 使液体先流经 墨菲滴管侧壁或液侧表 面 , 并将滴 管下端的输液管弯折成 U形弧度 ,有效缓 冲了液体下降 的压 力, 使液体平稳顺利地通过输液管 , 预防气泡 和气柱进入 。
液体 在通过过滤器 时 ,由于过滤 器结构原 因容易形成死 角, 使空气滞 留 , 当穿刺操作时 因过滤器角度的改变 , 留的气 残
泡就会 随液体一起进入血管 。用改进排气法解决原理 : 将输液 管过滤器向上提起 与地面基本垂直 , 利用空气分子 比 体分子 液
小 向上走 的原 理 , 自然将过 滤器内 的气体排 除干净 , 即使偶 有 极微小死角 , 但垂直 向上未能排出的气泡在变换其 他角度时也
22 输液完毕正确拔针 , .. 2 拧紧调节器 , 除胶布 , 去 快速拔
①血管受到药 物的化学刺激 , 血液成分 发生 了改变 , 通过
针 。在针尖 即将离开皮肤 的瞬 间, 迅速用干棉签沿血管方 向按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吴 平
榆树 100 34 0 吉林省榆树市 医院 ,吉林
【 摘
要 】 目的 : 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损 伤的临 床护理经 验。方法 :回顾性分 析血液病 患者静 脉渗漏损 伤 的临床资 料。结果 : 探
发生静脉渗漏损伤的血液病患者年龄 1 6 7— 2岁 ,渗漏 局部均 出现疼 痛并不同程度的水疱 ,其中有的发生感染 、 组织坏 死。经 加强护理 ,局 部损伤全部痊愈 ,未造成功能 的残缺 。结论 :血液病患者发生静脉渗漏损伤可造成严 重的后果 ,只要能及时正确 的根据患者 的具 体情况加
中4例在 2— 3周愈合 ,1 例经外科植 皮 5周后 愈合。
例1 :患者男性 , o岁 ,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 白血病 4
并感染性休 克,左侧 内踝持续静脉 滴注多巴胺、阿拉 明 2 h 4,
患者诉输液肢体 疼痛 ,当时局部 无肿胀 ,点滴通 畅,回血 良 好 ,护士予抬高患肢,调慢滴速 并密切观察 。2 h后疼痛未缓
患者经处理后疼痛 逐渐 减轻 ;2 9例局部 水疱 在 1 内 周 吸收结痂 ;5例水疱继续扩大 ,并发生感染 、组 织坏死 ,其
输 注高黏稠度 的药物 等 ,对血 管 内膜造 成刺激 ,引起静 脉 痉挛 而导致 局部 静脉 内压增 高 ,液 体外 渗。本组 发生渗 漏
的药物 与相关文献报道 是一 致的 ,且 6 %患者穿 刺局部 无 0
周 围组 织 ,并引起 局部 软组织 坏死 以及 神经 、肌腱 和关节 损 害等。静 脉渗漏 轻则 局部 肿胀 、疼 痛 ,重 则引 起组 织缺 血 坏死 ,甚至造成功能障碍 。20 0 6年 7月 至 2 0 0 9年 3月 我 科有 3 6例 血 液 病 患 者 发 生 了静 脉 渗 漏 性 损 伤 ,现 报 道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工作中出现静脉输液渗漏产生的原因,根据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及对出现静脉输液渗漏后的相应处理措施。

方法:通过临床工作中的经验和查阅相关护理杂志对其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概括。

结果:静脉输液渗漏,常巡视,早发现,早处理,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加强自身责任心。

结论:医院定期开展护理业务讲座和专业知识及专业技术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从各个方面开展护理工作,从而有效预防静脉输液渗漏的现象。

【关键词】渗漏:原因:措施【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219-03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形成的输液系统内压高于人体静脉压的原理,将大量无菌溶液或药液直接输入静脉的技术。

通过静脉输液不仅能补充水和电解质、维持体液平衡,而且能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改善微循环,补充营养,供给能量,为病人输入药液达到解毒、控制感染、利尿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因此静脉输液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护理技术,熟练准确地运用静脉输液的知识和技能,静脉输液是护士每天必需要操作的护理技术,在临床上也会经常遇到输液渗漏的问题,多种原因都会造成输液渗漏,一旦发生渗漏,如果不积极正确的处理,就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因此认真的分析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原因,及时处理,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病人的医疗安全。

一、导致静脉输液渗漏的常见原因静脉输液渗漏在临床上是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一旦出现渗漏就会出现胀痛、肿胀、和疼痛,当输液渗漏发生时,不仅会对患者增加痛苦也会对机体有所损伤,还会造成护理不良事件,因此,每一位护士应该详细地了解发生静脉输液渗漏的各种原因,为预防输液渗漏现象的发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1、外力因素(1)患者在输液途中上厕所时不慎使针头滑脱而造成渗漏。

(2)有些患者由于一时的大意,不小心触碰了针头或是输液的手大幅度的活动都会造成渗漏。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适量摄入膳食纤维:有助于维持 肠道健康,预防便秘
06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效果评价
护理效果的评价标准
渗漏性损伤 的愈合速度
渗漏性损伤 的愈合程度
渗漏性损伤 的复发率
患者对护理 的满意度
护理对患者 生活质量的 影响
护理对患者 心理状态的 影响
护理效果的评估方法
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的变 化
记录患者的治疗反应和恢 复情况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和影像 学检查
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 意度
比较不同护理方法的效果 和优缺点
结合患者和家属的反馈进 行综合评估
护理效果的持续改进
定期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方案 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高护理技能和素质 建立护理效果评价体系,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患者满意度和配合度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病情, 包括血液病类 型、病情严重 程度、治疗方
案等
评估渗漏情况: 观察渗漏部位、 渗漏量、渗漏 速度等,评估 渗漏对患者健
康的影响
制定护理方案: 根据评估结果, 制定针对性的 护理方案,包 括药物治疗、 物理治疗、心
理护理等
实施精准护理: 按照护理方案, 实施精准护理, 确保护理效果, 提高患者生活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原因
静脉导管放置不当 导管材质问题 患者活动过度 导管固定不牢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症状
皮肤温度改变:皮肤温度升 高或降低
皮肤颜色改变:皮肤出现红 肿、发紫、发黑等颜色变化
皮肤感觉改变:皮肤感觉麻 木、刺痛、瘙痒等
皮肤形态改变:皮肤出现肿 胀、硬结、溃疡等形态变化
03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原则
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定义

【资料】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汇编

【资料】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汇编

预防措施
--5个关键点
1.合理选择血管 原则: ❖ 应避开有炎症、硬结、瘢痕或皮肤病的部位进针。 ❖ 选择粗直、血流量丰富、无静脉瓣、弹性好的血管。
--充分的血液稀释才是预防并发症,提高留置效 果的最佳方法。
预防措施 --5个关键点
❖ 2. 正确选择穿刺工具 ❖ 头皮针—疗程一天以内,液体量不,无刺激,毒性药物 ❖ 套管针―输液量大,疗程2-14天 ❖ 深静脉导管―里疗程14-30天(首选) ❖ 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疗程30天以上或输注
4.保持静脉通畅 ❖ 室温22-24℃ ❖ 液体加热 ❖ 硝酸甘油贴剂 ❖ 海普林软膏 ❖ 酒精
预防措施 --5个关键点
预防措施 --5个关键点
5.正确拔针、按压方法
输液完毕,拧紧调节器,除去胶布 在无压力的状态下,迅速拔出针头,立即用棉签或敷贴顺血管 走向纵行按压血管和进皮的2个针眼,直至无血液渗出,一般 5min,切忌在按压处来回揉动,按压的力度适中。
刺激、毒性药物(首选) ❖ 中心静脉导管―疗程2天以上,需要快速输注者或输注
刺激、毒性药物(首选)
预防措施
--5个关键点
3.最佳药物浓度、速度、容量 ❖ 给药浓度:碳酸氢钠成人一般选用5%,新生儿选用
1.25%;氯化钾一般为0.3%以下。
❖ 化疗药物:适当限制药物长时间输入,尽量采用静脉 注射,静脉推注时,边推边抽回血,最好采用微量泵 。
径路疼痛,可有局部炎症反应、静脉炎、局部 过敏反应。
化疗药物刺激程度分类
腐蚀性
放线霉素D酶 柔红霉素 多柔比星 表柔比星 吡柔比星 伊达比星 去甲柔红霉素 氮芥 丝裂霉素
刺激性
卡莫司汀(BCNU) 替泥泊苷(VM26) 紫杉醇 多柔比星脂质体 链佐星(STZ) 左旋苯丙氨酸氮芥

输血外渗的护理措施

输血外渗的护理措施

输血外渗的护理措施输血外渗是指在输血过程中,血液从静脉注射点外渗出的现象。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药物浪费、血液浪费以及患者安全隐患,因此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来预防和处理输血外渗的情况。

1. 输血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输血前,护理人员应该认真核对患者的个人信息和输血的血袋信息,确保输血血型、血液浓度等符合患者的需求。

此外,在准备输血设备时,护理人员应检查输血管路是否完好,注射针头是否尖锐,并清洗双手,做好消毒措施。

2. 术中的观察和监测在输血过程中,护理人员应紧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护理人员还需要观察和评估输血部位是否有外渗的迹象,如渗血或红肿等,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3. 护理干预措施如果发现患者出现输血外渗的情况,护理人员需要及时采取以下措施:•停止输血:在确认输血外渗后,护理人员应立即停止输血,防止进一步的血液浪费和患者安全隐患。

•更换输血管路:护理人员应快速更换输血管路,确保输血过程中的血液不会再次外渗。

•封闭输血点:将输血点部位进行压迫,防止血液进一步渗出。

如果血液已经渗出较多,护理人员可以使用纱布等物品进行局部包扎。

•护理翻身:如果患者需进行翻身操作,护理人员应尽量避免压迫输血点部位,以防止血液外渗加重。

•密切观察:护理人员应继续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包括生命体征以及输血部位的情况,及时向医生汇报。

4. 安全交接在输血外渗的处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与其他护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患者的安全。

在交接班时,应将输血外渗情况详细记录,并说明已经采取的措施,以便后续护理人员能够了解患者的情况。

5. 相关文档整理与输血外渗相关的护理文档应及时整理和归档。

这些文档可以包括输血前的核对单、输血监测记录表、护理干预措施记录等,以便于日后的查阅和分析。

6. 家属教育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的家属提供必要的教育,包括输血的目的、注意事项以及输血外渗的处理方法等。

浅谈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护

浅谈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护
1.1.4多次反复在同一条血管部位进行穿刺,使血管壁受到损伤未得到修复又刺激作用下致药液外渗。
1.1.5操作中力度不均,如松止血带、松拳、松开关时动作幅度过大而带动针头刺破血管壁引起药液外渗。
1.1.6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滴速过快和加压输液压力突增,由于静脉管壁承受不了过大的压力而致药液外渗。
1.1.7推药时针头固定不牢而使针尖从血管内滑出到血管外使药液外渗。
1原因分析
1.1机械性因素:护理人员操作技能不熟练。
1.1.1选择血管不慎即随便选择了细小、弯曲或关节活动部位的血管进行穿刺,以致穿刺失败后引起局部组织渗漏肿胀的发生。
1.1.2由于穿刺使进针的深度掌握不好,致穿刺针头斜面未弯曲进入血管使药液顺着刺破的血管壁向外渗漏至皮下组织。
1.1.3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进退,探索性的寻找血管而损伤血管壁引起渗漏发生。
浅谈静脉注射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护
作者:陈玉琴
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要】静脉输液主要是临床上广泛使用的一种给药用途径。将药物快速输送到全身,以达到治疗疾病、抢救危重患者的目的,是护理人员主要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针对静脉注射过程中,发生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分析,如何建立规范的护理防护体系,避免在静脉输液操作流程中,常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药物渗漏到血管周围皮下组织中,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轻者可引起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可致红斑、水疱,静脉炎及局部组织缺血性坏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1.2.2血管硬化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以及老年人血管脆性增加均是造成渗漏性血管损伤的原因。
1.2.3输液中患者不能配合如昏迷、谵妄、神志不清、幼小儿童、躁动不安者使针头脱出或移动致药液外渗。
1.3药源性因素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泵入氯化钾外渗的护理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泵入氯化钾外渗的护理

1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泵入氯化钾外渗的护理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是一种以骨髓浆细胞肿瘤为特征的恶性疾病,患者的骨髓中异常增生的浆细胞会破坏正常骨组织,导致骨痛、骨折等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常常需要接受化疗治疗,其中包括使用静脉泵注射氯化钾进行补充。

氯化钾是一种常用的电解质药物,用于补充体内的钾离子不足。

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由于肿瘤细胞增多和骨质破坏,患者容易出现高钾血症的情况,因此需要通过静脉注射氯化钾来纠正钾离子的不足。

护理管理措施是确保患者在接受氯化钾静脉泵入过程中安全无创伤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护理管理措施:1.评估患者的基础状态:在开始静脉泵注氯化钾之前,护士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包括了解患者的健康状况、用药史、过敏情况等,以便决定是否需要静脉泵注氯化钾。

2.准备适当设备和药物:在开始进行静脉泵注氯化钾前,护士需要准备好适当的设备和药物。

包括静脉输液装置、注射泵、安全针、消毒液、手套、盖垫等。

3.确认适当的输液速度:根据医嘱和患者的具体情况,护士需要计算出正确的输液速度和药物剂量。

需要根据医嘱中明确的输液速度进行适当的调整,避免输液速度过快或过慢。

4.输液前进行静脉准备:护士需要选择合适的静脉位置,通常是上肢的静脉,如手背静脉、前臂静脉等。

然后进行皮肤消毒,确保静脉通畅。

5.输液过程中监测患者状况:在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

包括监测患者的血压、脉搏、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以发现任何不适或异常情况。

6.监测血液指标:在进行静脉泵注氯化钾后,护士需要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液指标,包括钾离子、钠离子、血糖等。

这些指标的监测有助于评估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判断剂量是否合适。

7.提供相关教育和指导:护士需要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包括向患者介绍静脉泵注氯化钾的目的、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以增加患者的配合性和促进治疗效果。

总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泵入氯化钾外渗的护理需要护士进行全面评估、准备适当设备和药物、确定适当的输液速度、进行静脉准备、监测患者状况和血液指标,并为患者提供相关的教育和指导。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分析及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分析及护理
1.3观察指标
(1)静脉渗漏性损伤发生情况:观察两组在输液过程中发生的静脉渗漏性损伤情况,以美国静脉输液年会输液治疗护理实践标准,提示皮肤凉、白,水肿范围最大部位直径在2.5cm以上,伴有疼痛。(2)满意度:在静脉输液后通过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包括护理服务态度、输液流程安排、静脉输液技术等3个方面,所有项目均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满意度好。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2年2月到2015年7月选择在我院进行静脉输液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20例,纳入标准:符合相关血液病的诊断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18~70岁;受教育程度在小学以上;输液期间无死亡情况发生。排除标准:不配合本次研究者;严重肝、心、肾、循环、呼吸、代谢、神经功能紊乱者。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8岁,平均年龄(54.24±4.10)岁;疾病类型:白血病78例,淋巴瘤22例,多发性骨髓瘤20例;平均体重指数为(24.24±2.98)kg/m2。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与体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同时在输液管理中,需要强化患者及其家属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其预防意识加强护理人员业务培训,保证穿刺一次成功率;不断改善输液环境,一旦出现静脉输液渗漏,须予以针对性处理[3]。
总之,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比较常见,强化临床护理干预能有效防止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吴惠玲,余日霞.老年患者外周静脉穿刺两种不同进针方法的效果比较[J].海南医学,2010,21(10):150-151.
静脉输液过程中的任一环节皆可发生渗漏,在护理干预中,我们要求护理人员认真核对患者信息及输液信息,并询问患者的一般情况,然后对患者实施静脉输液。同时向患者讲解输液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加强穿刺技术的训练,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自身技能[2]。针对患者输液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静脉渗漏性损伤,通过分析护理中的不足和缺陷,从规范化培训、护理监管、加强特殊药物治疗、患者血管保护等多方面入手,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护患和谐。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预防及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临床资料。

结果19例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血液病患者平均年龄22~70岁。

渗漏局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疼痛、红肿及溃疡,在实施相应的预防和护理后,渗漏局部明显好转,有效率100%。

结论血液病患者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可造成严重的后果,只要能及时正确的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加强预防及护理,可以把对患者的损害降低到最小。

标签:血液病静脉渗漏性损伤护理预防静脉输液是临床防治疾病和抢救危重病人的一种重要治疗手段,也是目前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基础护理技术操作。

经静脉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一种重要手段。

静脉输注化疗药物是治疗血液病患者的主要措施。

静脉渗漏性损伤不只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加重了其经济负担,而且耽误了患者的进一步治疗。

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国外报道是5%[1]。

因此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减轻病人的痛苦,落实各项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从2011年10月至2012年11月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所有血液病患者125例,男72例,女53例。

年龄22~70岁,平均年龄46岁。

1.2 方法1.2.1临床分期由于静脉给药的药物种类、渗漏量不同,渗漏后患者的表现程度也不相同。

1.2.2护理方法静脉给药时,一旦发现静脉渗漏应立即停止,更换给药部位,并积极采取治疗措施,清除组织水肿和减轻药物对细胞毒性作用。

临床上常用外敷和局部封闭两种方法进行治疗。

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给药次数,是提高治疗效果工作的重点[2]。

预防静脉渗漏性损伤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给予具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防止效果。

1.2.2.1一般护理静脉穿刺要求病房光线要明亮,空气清洁避免感染,室温保持在25℃,有利于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留置针导管柔软,不易损伤血管,轻微活动不会发生外渗,但应妥善固定防止针头滑落。

静脉输液外渗与处理

静脉输液外渗与处理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五)
药物湿敷



50%硫酸镁湿敷 如意金黄散+麻油 绿茶 六神丸+蜂蜜 仙人掌肉捣碎+冰片 喜疗妥或湿润烫伤膏局部涂擦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五)
如意金黄散外敷加冰敷法 具体做法是:取如意金黄散适量用凉茶水 (亦可用植物油或蜂蜜)调和后均匀涂抹在 纱布上敷于患处,用一层塑料薄膜封闭在 纱布上,以便持续发挥作用。l日数次, 直至全愈为止。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六)
局部保护-防止磨擦及受压

Ⅰ期及Ⅱ期水疱常规消毒后抽吸水泡 Ⅲ期 局部加强换药


患肢水平抬高制动
输液外渗伤口的处理(七)
水泡的处理(小水泡)

对多发性小水泡注意保持水泡的完整性 避免摩擦和热敷 保持局部清洁并抬高局部肢体 每天用碘伏消毒、生理盐水冲洗后贴水胶体薄 膜敷料,让水泡自然吸收(无条件者仍局部湿 敷)
建立刺激性药物外渗 应急预案
住院病人发生药液外渗的护理应急预案



1、认真执行中心静脉穿刺留置适应症。有以下 情况的病人,应通知静脉输液小组长,安排专 业护理人员实施PICC: 2、一旦发生药物外渗,立即停止输注,保留针 头接注射器,尽量回抽漏于皮下的药液,然后拔 出针头。另外开放静脉通道继续用药。 3、报告护士长,护士长报告科护士长、护理部。 4、必要时科护士长邀请医师、药剂师、护理专 家会诊。 5、根据外渗药液不同给予拮抗剂进行局部封闭。
钙剂


(4)镁离子可直接舒张周围血管平滑肌, 引起交感神经节冲动传递障碍,从而使血 管扩张。用50%硫酸镁溶液热敷患处,有 消炎去肿的功效。 (5)红外线灯局部照射,具有消肿、止 痛,减少渗液、活血化瘀等作用,达到消 炎去肿的目的。

输液渗漏的护理范文

输液渗漏的护理范文

输液渗漏的护理范文输液渗漏是指静脉输液时,输液液体从静脉血管外渗漏出来的情况。

输液渗漏不仅会导致药物浪费,还可能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影响,如局部组织损伤、感染等。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发现输液渗漏,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护理处理。

本文将从预防、发现和处理等方面介绍输液渗漏的护理。

预防输液渗漏的措施主要包括:1.静脉通路选择:选择合适的静脉通路是预防输液渗漏的重要措施。

对于静脉脆弱、血管炎症等病情的患者,应尽量避免选择相关的静脉通路。

2.静脉通路固定:输液前,应仔细检查静脉通路的固定情况。

通常采用透明敷带或皮肤胶带进行固定,注意不要过紧或过松,且固定的部位不应在弯曲处,以免造成压迫使皮肤溃烂,影响皮肤完整性。

3.输液管道检查:输液前,护理人员应仔细检查输液管道的完整性,如有老化、裂纹或松动等情况,应及时更换。

4.选择合适的输液速度:快速输液可能会增加渗漏的风险,因此,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输液速度。

5.定期观察患者:定期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包括皮肤渗漏、肿胀等。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发现输液渗漏的主要表现包括:1.输液部位肿胀:输液液体从静脉血管外渗漏,可能导致输液部位的肿胀。

护理人员应仔细观察输液部位,如发现肿胀或水肿,应立即停止输液,并及时通知医生。

2.红肿疼痛:输液渗漏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可能出现红肿疼痛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检查输液部位,停止输液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3.渗出液:输液渗漏时,可以观察到局部有液体渗出。

护理人员应及时观察输液部位,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处理输液渗漏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1.停止输液:一旦发现输液渗漏,应立即停止输液,以免进一步加重渗漏情况。

2.改变输液部位:如果输液渗漏,可以考虑更换输液部位,选择其他静脉通路进行输液。

3.处理渗漏液:对于已经渗漏出来的输液液体,应及时处理,避免对患者和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可以使用吸水纸巾或医用纱布等进行擦拭。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发表时间:2020-12-23T11:59:30.75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11期作者:车俊颖[导读] 在静脉组织周围的药液渗透,将会造成软组织的坏死,功能性的损伤车俊颖荣成市人民医院山东荣成 264300在静脉组织周围的药液渗透,将会造成软组织的坏死,功能性的损伤,这种损伤就被称为静脉渗漏损伤,该病症临床表现为局部水疤,并且还会有疼痛的感觉危害性比较大,严重的时候甚至可能会发生功能性的障碍。

血液病患者是静脉渗漏损伤的易发人群,主要是因为他们长期注射静脉滴注药物,容易导致血管的脆性以及渗透压都发生改变。

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选择的是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的27例血液病静脉渗漏损伤患者,对其进行临床方面的护理观察其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们选择的是2020年3月到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27例血液病静脉渗漏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的对象,这27例患者中,包括18例男性和9例女性,患者的年龄为18~65周岁。

按照患者的病因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划分,,这27例患者中包括血液白血病患者13例,淋巴癌患者9例以及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5例。

按照静脉渗漏性药物的类型来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划分,其中使用化疗药物渗漏的有12例,升压药物渗漏的有7例,碱性药物渗漏的有2例,高渗性药物渗漏 3 例,高黏药物渗漏 3 例。

1.2护理方法1.2.1健康教育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健康方面的教育,对医护人员来说,要提高相应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要定期进行技能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对静脉注射针的穿刺技巧进行熟练的掌握,使穿刺的手法更加熟练,避免因为手法方面的不熟练,从而导致的扎针不规范以及多次扎针等情况的发生。

与此同时还要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的宣传,使患者了解到静脉渗漏损伤的危害性,使患者都能提高危险意识,同时还需要告诉患者,一旦静脉穿刺部位出现不适的症状的时候,要及时的与医护人员进行联系,如实的反映自己的情况,便于医护人员及时的了解情况,并且及时进行行正确的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液病静脉渗漏性损伤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护理。

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性损伤的临床资料[加上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结果25例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的血液病患者平均年龄7~69岁。

局部渗漏表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疼痛、发红、水疱及溃疡,在实施相应的护理后,疼痛改善,肿胀消失,溃疡愈合。

结论血液病患者发生静脉渗漏性损伤可造成严重的后果,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情况加强预防,细心护理。

向患者耐心解释,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保证治疗效果。

【关键词】血液病静脉渗漏性损伤护理
前言
血液病是指原发于造血系统的疾病,其治病原因较多,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遗传因素、免疫因素、环境污染等[1]。

目前,临床中治疗血液病多应用化疗、激素治疗等方式,但是引发的毒副作用比较大,并且患者的治愈率比较低,复发率比较高。

静脉渗漏性损伤[2]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药液渗漏到静脉周围组织,一般症状为疼痛、肿胀、无回血或局部水泡,并造成局部软组织坏死及神经、肌腱和关节损伤。

静脉渗漏轻则局部肿胀、疼痛,重则引起组织缺血坏死,甚至造成功能障碍。

发生静脉渗漏损伤,护理人员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方案,减轻患者痛苦,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保障。

1[这都需要空格,数字与汉字之间,两格,把下边的都改了]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这里不用空格吗,开始一段文字的时候是不是要空格,参照模板改,包括下边所有的]回顾从2016年8月至2017[你修改一下时间吧,这段时间你都没有实习,,你也没在这个地方]年1月我科有25例血液病患者发生了静脉渗漏性损伤(12名男性和13名女性)。

年龄7-69岁,平均年龄43岁。

1.2渗漏部位分布情况(见表1)
1.3临床表现
[空格]由于静脉注射给药的种类不同,渗透量不同,患者的渗漏表现也不相同。

发生渗漏性损伤时,患者的首要表现是疼痛,局部出现红肿热痛,麻木灼热感。

主要是穿刺点周围。

部分患者是穿刺点上方、下方或整侧肢体疼痛。

15例(60%)液路不通畅,不见回血。

12例(48%)出现肿胀。

这25位患者中均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

表1渗漏部位分布情况
部位手背前臂内踝肘部合计
例数8122325
百分比%3248812100
1.4典型病例
案例1:患者男性,38岁,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败血症休克,左内踝
24小时连续静脉泵入多巴胺,病人主诉患肢疼痛,局部无肿胀,点滴通畅,回血良好,护士予抬高患肢,调慢低速并密切观察。

2小时疼痛未缓解,给以拔针,发现穿刺局部出现多个针尖样大小水疱,即停止输液,并予0.1%雷佛奴尔湿敷,2小时后水疱扩大至4cm×5cm,经特殊处理,2周后创面愈合。

案例2:患儿,女,7岁,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于2016年9月5日入院。

患儿是在用柔红霉素20mg加生理盐水20ml于右足背静脉推注过程中,不慎发生药液外漏。

当天未做处理,4天后
发现注射局部皮肤肿胀、刺痛,局部表皮破溃。

为防组织坏死,我们采用3%双氧
水清洗后,用10ml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16万单位局部湿敷,每日4次,3天后局
部红肿范围扩大至10×10cm,疼痛加剧,不能触及,皮肤温度增高,可见毒性反应
严重。

随即用3%双氧水清洗后再用百多邦软膏外涂,频谱仪照射,抬高患肢制动,以促进局部外渗药液的吸收[3]。

2天后皮肤颜色改变;4天后结痂,周围皮肤脱皮,疼痛明显减轻,局部张力减低,组织变软,红肿消失,皮肤颜色正常;至第16天创
面愈合,完全恢复正常。

2护理
2.1有计划性选择血管选择血管时要有计划性,如果化疗药物的毒性低、刺激性
较弱,那么可以选择较细的血管,反之则选择较粗的血管;输液完成后应给患者按摩、热敷,以防血管出现粘连、结节瘫痕等现象。

为了降低渗漏风险,输注化学药物及高渗,酸碱度强,高黏稠度、刺激性大的药物时,最好选用PICC置管。

[首先应该选择血管,然后再进行其他的,把2.1、2.2,还有其他的逻辑顺序调一下,不能想到什么就写什么]
2.2酌情选择冷热敷根据外渗药物的性质采取相应的措施。

冷敷适用于抗生素、化疗药物以及一些非缩血管药物的渗漏损伤,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减慢药物的扩散,从而减轻水肿,降低神经末梢敏感性。

血管收缩剂外渗时选择热敷,但热敷时的温度不超过60℃。

对组织有强烈刺激作用的药物外渗用50%的硫酸镁湿敷。

中西制剂外涂也有较好的效果,如可用湿润烫伤滋润膏外涂,肿胀部位可用喜疗妥
软膏外涂,出现静脉炎时可用红霉素软膏或用庆大霉素局部湿敷或者六和丹外敷。

2.3应用康惠尔溃疡贴外周静脉药液外渗应用康惠尔溃疡贴,先用碘伏消毒穿刺
部位,再用生理盐水将碘伏清洗干净,待皮肤干燥后将溃疡贴覆盖在肿胀部位
上,2~3d更换1次,7d为一个疗程。

2.4重视水疱的处理25例患者在静脉渗漏性损伤过程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疱,水疱处理的不当将会造成局部的感染,皮肤发黑变硬,最后形成溃疡。

一旦损伤后更易感染,因此,必须非常慎重。

方法是在无菌条件下使用5ml注射器主动吸取疱液。

如水疱小于3cm,水疱皮完整时,应保持完好,仅取疱液,消毒包扎[4]。

如水泡超过3cm渗液较多时,予剪除疱皮,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表面覆以多爱肤
活性亲水敷料。

此敷料能吸收过多液体,具有清创、创面封闭、创口无粘连、无痛等功能[5]。

2.5积极预防局部感染促进愈合一旦发现创面有异常分泌物即提示感染迹象,要积极处理。

首先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彻底清除表面分泌物和坏死组织,局部以0.1%的雷佛奴尔持续湿敷并配合频谱仪照射,2~3次/d,15~30min/次,保持局部干燥。

当创面无渗出液的时候,即给予滋润烧伤膏促进局部愈合。

2.6注意心理疏导静脉渗漏性损伤的发生给血液病患者增加很大的痛苦和负担,患者甚至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

对患者采取鼓励、安慰等方法,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对待他们,充分与他们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取得信任,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来配合治疗。

2.7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护士要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输液部位的反应,一旦发现立即处理。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化疗药物输注时,应用0.9%生理盐水建立静脉通路,证实静脉通路良好后开始输注,各药物间用生理盐水冲管,静脉输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全身反应,注射部位周围组织的肿胀大小、疏松度、皮肤颜色、针眼及周围组织静脉色泽、疼痛等情况。

在微量泵注射多巴胺时同时给予2个通路,发现皮肤由红渐转白时可将2个部位对换一下,这样经常更换部位,可以减少对同一血管的局部刺激,减少坏死的发生率。

一般1小时更换一次为安全。

3讨论
血液病的治疗难度大,治愈率低,死亡率高。

这些情况均对患者不利,因此在治疗之外还需加强临床护理,其中输液过程中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重要。

发生渗漏时,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渗漏情况做出针对性处理。

本次研究中,血液病患者静脉渗漏主要有预防护理、输液过程中的护理及渗漏的护理。

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减少机体的损伤,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周娟,吴琦珣,等.血液病患者化疗后感染的预防与护理[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05) :133-134
[2] 杨秀丽,曹裕才,等,静脉治疗.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2000,201
[3] 梁素英.多巴胺静脉输液外渗2例的护理[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0,09,1(13):1406
[4] 吴在德.外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23
[5] 李亚洁等,密闭性敷料的研究和展望,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2,21(3);106[参照模板看看致谢和参考文献的位置及格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