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通用10篇)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科学探究:能通过实例初步知道能量的含义,能根据已有分类标准判别生活中的不同物品具有哪些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感受能量世界的纷繁复杂,初步体验“能量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科学知识1、知道任何物体运动或“工作”需要消耗能量,能量可以使物体“工作”或运动,能量可以储存。
2、认识能量表现形式的多样性,知道机械能、热能、化学能以及声、光、热、电、磁等都是能量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不同的能量表现形式的物体图片(山坡上的岩石、运动的汽车、熔炉里的钢、煤和苹果)、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最好是图文并茂的)。
2、上发条的小闹钟、玩具唧筒。
学生准备:气球、皮球、弹簧、一次性注射器、橡皮筋(每个小组准备的材料可以不完全一样)。
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二、活动“蓄势待发”的能量1、学生看第1张图片。
2、提问:从这张图上你获得了什么信息?3、学生回答问题,认识到岩石蕴藏着能量。
4、教师出示实物(上了发条的小闹钟、压缩了空气的玩具唧筒)并演示。
5、过渡:想知道有什么感受吗?让我们动手适一适吧!6、学生动手实验,抓住“蓄势待发”谈体会,感受能量的存在及储存。
7、小结:举高的石块、收缩的发条、压缩的空气都具有能量。
三、活动各种各样的能量1、教师讲述:介绍其他形式的能量。
第一次介绍“动能”、“热能”、“化学能”;第二次将以前学过的“声、光、电、磁等形式的能”一次性补充、纳入进来。
2、在生活中找具有相同形式能量的物品。
(1)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具有这种形式的能量?把自己找到的能量填入圆圈内。
(2)教师补充介绍生活中各种不同能量表现形式的物品的资料,对学生活动做出评价。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2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第三单元能量一、电和磁1.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2.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的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了偏转。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要尽快断开.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二、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2.电磁铁有南北极.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2)电磁铁只有通电才有磁性.(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的南北极可以改变。
三、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磁力的大小与电池的数量、线圈的圈数、铁芯的大小等有关。
2四、电磁铁的磁力(二)12.在进行科学探究中,探究的顺序:1.提出问题2。
建立假设3。
设计实验方案4。
收集事实与证据 5.检验假设 6.交流五、神奇的小电动机1.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2.小电动机包括外壳、转子、后盖三部分。
外壳内有一对永久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
3.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电动机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六、电能和能量1.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
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
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2.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
3.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能量的守恒、生活中的能量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实验、探究、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能量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善于观察、思考,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但同时,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理解起来仍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直观的实验和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能量守恒定律,以及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
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直观地展示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如摩擦生热,引出能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讲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安排几个实验,如水轮机实验、蜡烛燃烧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的转化过程。
4.讨论交流:引导学生讨论能量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太阳能、风能等。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6.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能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ppt课件
竖放产生的磁性大些!
线圈好像把产生的磁性 集中起来了!电流强度 相同的时候,线圈比单 根导线产生的磁性大些。
可编辑课件PPT
8
如何检测废电池 是否有电?
用指南针和线圈可 以检测是否有电流
当堂练习
一、判断题
1、丹麦奥斯特实验中发现电 与磁之间有密切的联系,奠 定了“电磁学”的基础。(√ )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导 线的周围会产生磁场。( )√
有磁效应。1820年7月21日,发表
了《电流对磁针的作用的实验》,
引起了学术界的轰动。
可编辑课件PPT
11
可编辑课件PPT
12
可编辑课件PPT
13
电磁铁
可编辑课件PPT
14
电磁铁
什么是电磁铁? 1.定义:
电磁铁是一个带有铁芯的螺线管.
线圈 2.构造:
铁芯
可编辑课件PPT
15
制作、研究电磁铁
越强
热和光那样向四周散射,即是一种
电流强度相同,线圈产
侧(横)向作用呢?在一次讲课中, 他尝试将磁针放在导线的侧面。当
生的磁性比直导线产生的磁性 他接通电源时,发现磁针轻微的晃
大些 能够用通电线圈和指
动了一下! 正是这一轻微的晃动, 奥斯特马上意识到他多年孜孜以求 的东西就要实现了。奥斯特紧抓不
南针检测电路是否有电流。 放,经过反复实验,查明了电流具
可编辑课件PPT
4
电流和磁性同时存 在,此处是先有电流,再 有磁性,还是先有磁性再 产生电流?
小结论1 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可编辑课件PPT
5
课堂小实验2
温馨小提示:
电流短路,电流很 强,电池很快发热,为 避免烧坏仪器,应拿掉 小灯泡、灯座和开关, 一切准备就绪,做到一 触即放。
3.1能量家族(课件)(共11张PPT)湘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
找一找
厨房中能找到哪些形式的能量呢?
是水有能量还是水流有能 量呢?
放在桌子上的石头有能量吗?
练一练
一、选择题 1.植物生长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是( A)。 A.光能 B.电能 C.动能 D.风能
2.食物中所含的能量是( B)。 A.光能 B.化学能 C.动能 D.势能
3.我们每天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支持这些活动的能量是( C)。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势能
石头从高处下落,与坡 假设正确 底弹子相撞,弹子飞出
实验现象与实验假设 相符吗?
如何设计实验呢?
想一想
它们都积蓄了能量?
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具 有这种“蓄势待发”的能 量?
想一想
声能
火焰飘动
风能 动能 电能
热能 化学能 光能
核
势
能
能
生活中能量的形式都 一样吗?
想一想
小明吃香蕉……
厨房中哪些对象在工作, 是什么能量使它们工作起来的 ?
怎样验证你的推测?
谁有能量?
想一想
实验假设
实验器材
压缩的弹簧具 有能量
注射器内压 缩的空气具 有能量 石头下落具有 能量
两辆小车、 弹簧、细 线、剪子 注射器、红墨 水、橡皮帽
木块、木板、 弹子
实验装置图
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
剪断细线,弹簧推动两 假设正确 辆小车运动。若弹簧未 压缩,则车不会动
压活塞,注射器内形成 假设正确 压缩空气。去掉橡皮帽, 红水喷出
让科送到发电厂焚烧,产生的(D)可用于发电。 A.废气 B.风能 C.光能 D.热量
5.钻木取火是机械能转化为( C)能。 A.太阳能 B.动能 C.化学能 D.热能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3-6《电能和能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电能和能量》这一课是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的第三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理解电能的概念,知道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同时,学生在生活中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电能的概念,掌握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了解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2.教学难点: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的应用,生活中节能减排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电能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电能的概念,介绍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
3.实验探究: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电能的转换过程,加深对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理解。
4.应用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节能减排: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节能减排,提出具体的建议。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重要性。
7.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完成一道关于电能转换和守恒定律的练习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电能的概念、电能的转换和守恒定律,以及节能减排的方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1能量家族》教学设计
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新2024秋季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1 能量家族》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识别并描述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
•学生能够理解能量守恒的原理,并简单解释能量转换的过程。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探究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生能够运用简单的科学方法来验证和解释能量转换的实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能量世界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能量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不同形式能量的识别与描述。
•能量守恒原理的理解与能量转换过程的解释。
三、教学难点•学生对于能量转换过程中能量守恒原理的深入理解。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能量转换的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不同形式能量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实验器材,如小车、弹簧、温度计、灯泡、电池等,用于能量转换实验。
•教材、教辅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方法•观察法:通过观察不同形式的能量实例,引导学生识别并描述能量。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能量转换的过程,并验证能量守恒原理。
•讨论法:鼓励学生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如汽车行驶、灯泡发光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能量来源和转换过程。
•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现象中涉及了哪些形式的能量吗?它们是如何转换的?1.新课学习•能量家族的介绍•讲解不同形式的能量(机械能、热能、光能、电能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引导学生识别并描述这些能量的特点和应用实例。
•能量转换的探究•设计简单的实验,如小车动能与弹簧势能的转换、灯泡电能与光能的转换等。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讨论能量转换的过程和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 3篇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4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从电的用途非常广泛,进而直接引入对电能的认识。
教材安排了两块内容:一是“电能和其他能量”;二是电能的转化。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量有电、热、声、光等多种形式,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中。
电能可以转化成其他的形式的能量,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分析常见能量转化的例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研究能量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研讨认识能量和能量转化。
难点:能量转化的分析。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演示、“家用电器调查表”五、教学过程1、引入新课利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2、认识电能出示各种电器的图片,通过交流汇总感受电能运用的广泛性。
从而揭示电能的概念。
3、认识其他能量出示蒸汽机、风车、声控灯、激光切割机图片,组织学生观察、讨论。
这些物体工作用了什么能量。
此环节通过让学生运用感受几种能量的工作,借能量的工作感知初识几种常用的能量。
4、认识含有能量的物体出示人体运动、食物、加油机、煤炭的图片,学生讨论后指名回答,归纳介绍各种常见能量,提示能量的的重要性。
5、认识能量的'转化A、小组合作,讨论探究常见家用电器的能量转化,并完成“家用电器调查表”。
理解电能和其他形式能量的转化。
B、说一说生活中你知道的关于其他形式的能量之间的转化。
C、出示书中的漫画,让学生说一说能量的转化。
6、练习设计判断题和选择题进行练习,通过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7、总结通过这节课的观察、交流和研讨,你有什么收获?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出示总结内容,让学生反馈和巩固本节课的内容,认识到只要有生命和运动,就需要能量,就存在能量的转换。
8、拓展延伸找找生活中更多关于能量转化的例子。
六年级上册科学《能量》教学设计篇5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从各种人造机器和行为判断所使用的能量形式。
2.能通过观察发现自己周围存在哪种形式的能量。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 能量
第三单元复习资料(自己总结)1、电可以转化成(磁),制作电磁铁。
也就是说:(电流)能够产生磁性。
2、电磁铁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特点。
电磁铁也具有南北极,(N:北极S:南极)改变电磁铁南北极的方法有:○1改变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2改变线圈的绕线方向。
增大电磁铁磁力的方法有:○1增加电池的节数,(增大电流)或使电路短路○2增加线圈圈数,用较粗的漆包线绕制○3使用短而粗的铁芯。
利用电磁铁(可以)制作(磁铁);去磁的方法:火烧、敲打小磁针在线圈中的最大偏转角度是(90)度电流检测器是由一个(线圈)和一个(指南针)组成的电磁铁是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
做线圈的导线要有(绝缘)皮或用漆包线。
缠绕时必须沿一个方向,或逆时针,或顺时针。
3、小电动机结构图换向器有()个金属环。
电动机使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它的工作原理是: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
单独一个转子时不会转动的,还必须在两侧加两块磁铁,使磁铁的磁力与转子产生的电磁相互作用才会转动起来当电动机产生“倒转”时,我们要交换导线的连接。
4、能量能量有:电能、声能、光能、动能、热能、生物能等多种形式。
能量还储存在(食物)、(燃料)和一些化学物质中。
电是一种能量,电可以通过(用电器)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量。
如:声能、光能、动能、热能等,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间也能相互转化。
各种用电器就是电的(能量转换器)。
**电不是自然存在的能源,而是由其他能源(风能、水能、热能)转换来的二次能源。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电池的种类:普通电池、光电池、蓄电池一次将化学能把光能转化放电时: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转化成电能成电能充电时:把电能转化成化学能电厂的电能来源:水电站、热电厂、风力发电站、核电站等发电厂都是用(发电机)发电的。
5、你自己能够发出电来吗?写出你的发电过程6、能量与太阳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最终来源于(太阳),目前,煤、石油、天然气已经成为我们使用的主要能源。
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2热能转换》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能量:2 热能转换》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核心素养: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热能转换的基本概念,识别常见的热能转换现象。
•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如机械能、电能)之间的转换关系。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验活动,探究热能转换的过程,并记录观察结果。
•学生能够分析实验数据,解释热能转换的规律和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热能转换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引导学生认识到热能转换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热能转换的概念和原理。
•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教学难点•学生理解热能转换的微观过程和机制。
•学生能够准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结论。
四、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热能转换的实例和实验过程。
•实验器材,如酒精灯、烧杯、温度计、水、冰块等,用于热能转换实验。
•教材、教辅资料,用于学生阅读和参考。
五、教学方法•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热能转换的过程。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六、教学过程1.教学导入•提出问题:你们知道热能是什么吗?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热能转换的现象?•展示一些热能转换的实例(如烧水、暖气片、太阳能热水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能量转换过程。
1.新课学习•热能转换的概念•讲解热能转换的定义和原理,引导学生理解热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热能转换的实验探究•设计实验:使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观察水的温度变化,并测量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确保实验安全进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水的温度变化数据。
•提出问题:水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这是什么形式的能量转换?•小组讨论并解释实验现象,教师总结归纳热能转换为内能的过程。
•热能转换的实例分析•展示其他热能转换的实例(如蒸汽机、电热水壶等),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实例中热能转换的过程和原理。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 教科版
六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第三单元《能量》知识点教科版第一课电和磁1.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发现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时;指南针发生偏转。
断开电流;磁针复位;电流越大;偏转角度越大;且偏转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
他的发现电生磁;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了大门。
2.当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导线的周围会产生磁性。
3.如果电路短路;则电流很强;会很快把电池的电能用完;所以注意:只接通一下;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
4.做通电线圈和指南针的实验时;线圈立着放;指南针尽量靠近线圈的中心;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
5.由线圈和指南针组成的叫做电流检测器;可以用来来检测电池有没有电;以及小电动机有没有发出电来。
第二课电磁铁1.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电磁铁通电产生磁性;断电磁性消失。
2.电磁铁有南北极。
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电流的方向(电池的接法)和线圈缠绕方向有关;当电池正负极接法(也就是电流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当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改变时;它的磁极也会改变。
3.电磁铁与磁铁的相同点:都有磁性;都有南北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电磁铁与磁铁的不同点:(1)磁铁是磁性的石头;电磁铁是线圈和铁芯组成。
(2)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以控制;通电才有磁性。
(3)磁铁的南北极不会改变;而电磁铁可以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可以改变;第三课电磁铁的磁力(一)1、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和(线圈的圈数)、(电流的大小)、(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关。
2、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线圈多;磁力大;线圈少;磁力小。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力大;(电流的大小)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粗细长短、铁芯粗细长短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3改变电磁铁南北两极的方法:1、改变线圈的缠绕方向;2、改变电池的正负级接法。
4、改变电磁铁的磁力大小的方法:增加线圈的圈数、增大电流、增粗铁芯。
效果最好的是(增加线圈的圈数)。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
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单元主要包括能量的转化、传递和守恒等知识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能量的基本概念,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的介绍,又有实践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对能量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理解和运用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深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原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能量的基本概念,掌握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能量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基本概念2.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实际生活中的能量现象的解释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的知识。
2.问题驱动法:设置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进行讨论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等教学资源2.实验器材:如电池、灯泡、小车等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等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现象,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能量?能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作用?2.呈现(10分钟)通过PPT介绍能量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能量的种类和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能量的转化现象,如电池点亮灯泡、小车滑行等。
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能量转化的规律。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对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理解,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全部教案
(四)总结和讲解
20.总结各类型能量的概念和具体应用。
21.引导学生思考能量转化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0.实验材料:弹簧、滑轮、木棍等
11.实验器材:万用表、电池、灯泡等
四、教学过程与方法
(一)导入
12.引导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能量的转化现象,如发电站发电、电动车行驶等,让学生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
13.引导学生思考并用语言描述电能、光能、热能等常见能量概念
14.提出问题:什么是能量?能量有哪些种类?
(二)讲解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原理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操作,并提出一些有关能量转化的问题,例如:钢球向上滚动时哪部分产生能量?当钢球到达最高处时,它的速度为多少?
19.实验2:电能与热能转化
–实验器材:万用表、电池、灯泡、电线等
–实验原理:当电池两端连接灯泡电线时,电能就会转化为灯泡的光能和热能。
(五)课堂练习
22.让学生单独完成相应课本练习,检查其掌握情况。
23.提出问题:如何评价能量的大小?能量单位是什么?
(六)课后作业
24.要求学生预习下一节课内容。
25.完成相关课后作业。
五、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中我们主要介绍了能量的概念、种类和转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了对能量的了解和认识,同时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观察、探索实验、总结和讲解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了良好的发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能量》教案一. 教材分析《能量》这一节内容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部分。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并且能量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对于能量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在能量转化和能量守恒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描述能量的概念。
2.能够理解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3.能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探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四. 教学重难点1.能量的定义。
2.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探究法、讲解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车、斜面、球、弹簧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导入本节课,例如:将一个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小球滚动的过程中会发出声音。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小球滚动会发出声音?这个现象和能量有什么关系?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的概念。
引导学生理解能量的概念,知道能量可以转化,并且在转化过程中是守恒的。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例如:将一个小车从斜面上滑下来,观察小车滑下来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小车滑下来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个现象和能量的转化有什么关系?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的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巩固所学的内容。
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引导学生通过举例来拓展所学的内容。
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能量的定义、能量的转化和能量的守恒。
家庭作业(3分钟)教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通过实验和思考来进一步理解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
六年级科学第三单元科学是一门研究和探索自然世界的学科,通过实践和观察,我们可以了解并理解许多自然现象和规律。
在六年级的第三个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关于能量的知识。
能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概念,也是科学研究的核心。
1. 能量的定义和特征能量是指物体进行工作或产生热量的能力。
在自然界中,能量具有以下特征:- 无法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形式;- 可以传递和传导,如热能通过热传导传递;- 可以存储,如化学能可以存储在物质内部。
2. 能量的类型能量可以根据其来源和形式进行分类,常见的能量类型有:- 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例如飞机在飞行时的动能;- 电能:电子的运动所具有的能量,例如电池中所储存的电能;- 热能:物体内部分子或原子的运动所产生的能量,例如太阳的热能;- 光能:光的能量形式,例如阳光中的光能;- 化学能:物质内部由于化学反应而储存的能量,例如食物中的化学能。
3. 能量转化能量在不同形式之间进行转化,常见的能量转化包括:- 动能转化:当一个物体运动速度变化时,其动能也随之变化,例如物体下滑时的动能转化为地面与物体的碰撞能量;- 动能转化为热能:当摩擦力作用于两个物体之间时,物体的动能会转化为热能;- 化学能转化: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化学能会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 光能转化:光能可以被吸收并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例如光能被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
4. 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原理之一,指出在任何封闭系统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这意味着能量可以在不同形式间转化,但总量永远不会增加或减少。
例如,当一根火柴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总能量保持不变。
5. 节能与可持续发展在学习能量的过程中,我们应该意识到能源是有限的,而且某些能源使用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提倡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节能意味着在使用能源时减少浪费,例如关闭不必要的灯光和电器。
可持续发展则强调使用可再生能源和保护环境,例如太阳能和风能。
教科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能量》课件(附目录)
奥斯特实验
当时的奥斯特有什 么惊奇的发现呢?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 重现这历史性的一刻 吧!
当时奥斯特连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电路,你会吗?
电路连接好了以后,将指南针放置在其中 一根导线的下面。
电和磁 【温馨提示1】
• 小组合作实验
• 指南针放在桌子中间,让小磁针不动 。
• 把连接好的电路中的一根导线拉直,靠近指南针上方,线的方向 与小磁针方向一致,手不要碰到指南针,导线可以在指南针上方 摆动。
关系的研究计划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素(改变的 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 1
2
3
实验要保持哪些条件 不变
活动一:制定小组研究计划
学生活动单:一
检验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研究的问题
我们的假设
检验的因
(改变的条 件)
1.
2.
怎样改变
这个条件
实验要保持 哪些
条件不变
关系的研究计划
3.
活动二:实验验证
实验1: 按下图组装一个电路
电
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
实验2: 在不碰到指南针的情况下,谁有办法使指南针的指针发生偏转?
1、用磁铁 2、用铁
电和磁
实验3: 电能否产生磁的实验
操作方法:在桌上放一个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后,把电路中 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指针指的方向一 致。接通电流观察指南针的变化。断开电流后指南 针有什么变化?反复做几次。
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 和什么因素有关呢?
线圈的缠绕方式:
从外向里 逆时针方向
实验结果:
从里向外 顺时针方向
影响电磁铁南北极的因素
实验方法: (1)电池正负极接法相同,分别测试线圈缠绕 方向不同的钉尖磁极,填写“实验记录表3” 。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 第3单元:能量 《电和磁》参考教案
电和磁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做通电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并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得出通电导线、通电线圈与指南针偏转的内在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的重要,感悟到科学就在身边。
教学重点:通电后的导线能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教学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
教学准备:第一组:1号电池、电池盒、小灯泡、灯座、开关、导线3根、指南针第二组:长约150厘米的绝缘导线、胶带纸、小刀。
教学过程:一、讨论影响指南针偏转的因素1.不碰指南针你有办法使小磁针发生偏转吗?为什么它会影响指南针?(根据学生的想法师演示验证)2.归纳:磁铁和铁(补充镍、钴)能影响指南针,使它发生偏转。
二、通电导线和指南针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近了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
你们猜指南针怎样了呢?1.介绍实验方法:首先要组装一个点亮小灯泡的基本电路,先试一试灯泡会不会亮,然后双手拿住长一些的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的上方,与磁针的方向一致。
观察: A.通电流之前,小磁针有没有变化?接通电流时指南针有没有变化?断开电流后又怎样了?B.试试导线其他不同的放法,观察现象有什么不同?2.生分组实验。
3.组织汇报:你们发现了什么现象?导线不同的放法,现象有什么不同?4.结: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
三、分析小磁针偏转现象产生的原因1有心的奥斯特在发现磁针微微转动了一下后喜出望外。
但是因为偏转角度很小,而且不很规则,这一跳并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但奥斯特的脑中却产生了一大堆问题,你现在是不是也有很多的问题啊?2.理并指向关键问题“是什么原因使小磁针发生偏转的呢?”(分组讨论)3.让学生尝试解释,然后分两个层次分析引导:①磁针偏转与电流有没有关系,你的理由是什么?(肯定下来)导线中有电流就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复位,说明磁针偏转肯定与电流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示学生:小电动机里有电磁铁,外壳有磁铁,它们之间会有什么样样的
作用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4.学生实验,检验猜想。
实验步骤:二次备课
《1》安装支架和电路
指导学生调节支架,一是要使转子水平,二是支架和“电刷”距离要适中。
《2》安放转子
《3》让小电动机转子转支起来。
2;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神奇的小电动机。板书课题。
《二》小电动机里有什么
1;让我们先拆开小电动机,看看里面有什么?
2;学生活动。
3;你发现了什么?《教师介绍电动机内部构造。》
外壳;铁芯;线圈;换向器;电刷;轴;磁铁
4;猜一猜小电机里面的这些零件都有什么用?
换向器的作用:当线圈转到平衡位置时,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对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进行了大胆的假设。并研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电磁铁的线圈多少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影响。这节课我们继续这项研究。把
我们自己的假设也像上节课那样证明一下,好吗?
2;板书课题
《二》小组检验所选择的假设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拟定研究计划。填写P55表格。
2;全班交流研究计划。
实验记录表
4;看书P53表格,小组讨论并填写表格。教师巡视。二次备课
5;全班交流小组填写的研究计划。
6;根据计划,各小组开始实验。
7;学生交流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归纳并小结。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量二次备课
第4课 电磁铁的磁力《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力小,电池多则磁
《2》断开电流,让学生注意观察又有什么变化?二次备课
3;汇报: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在哪种情况下指南针偏转的角度大?
4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电池没电了,能用线圈和指南针来检测吗?
5;经过这些实验之后,奥斯特虽然没有做出太多的解释。但是他却用铁的
事实证明了:电可以产生磁。随后他的发现又得到了牛顿等科学家的进一步证
在一枚大铁钉上,铁钉又会出现什么变化呢?《板书课题:电磁铁》
《二》学生活动:制作铁钉电磁铁
1;阅读P50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部分,按照书上的方法制作铁钉电磁铁。
《1》朝着同一个方向绕导线。
《2》要将绕在铁钉上的线圈2头固定好。
《3》制作完成后,要通电试一试是否制作成功。
2;在学生活动期间,教师巡视指导。
《三》通电线圈和指南针
1;奥斯特在发现了这个现象之后,连续几个月把自己关在实验室里想知道
这是为什么?他又做了几百次类似的实验。其中就有这样一个实验。像P49那
样把导线绕成圈,然后通上电。用它来靠近指南针,又会发现什么?
2;学生活动
《1》把指南针放在线圈中间,与指南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让学生注意
观察有什么变化。
们想试一试吗?
4;学生活动
《1》把一个指南针放在桌面上,让学生观察指南针指向什么方向。
《2》把导线放在指南针上方,与指南针方向一致,接通电流,让学生注意
观察有什么变化。
《3》断开电流,让学生注意观察又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重复几次实验。
5;有什么发现?对这个发现你们有什么解释?
6;用什么办法可以使指南针偏转得更多一些呢?
磁力大小的影响。
能对本小组实验方案作介绍说明,体会到交流与讨论能引发新的想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大胆想象,又有根据地假设。
能够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作检验假设的实验。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有关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磁铁的磁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大头针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长绝缘导线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小电珠;灯座;导线;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00多年前,人们对电和磁的了解十分的有限。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丹麦
科学家奥斯特发现了一个有关电和磁的秘密。你们想知道这个秘密是什么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重现历史上那个伟大的时刻。《板书课题:电和磁》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指导学生看P52图片》这是一个用在废铁处理厂的电磁起重机,它
利用电磁铁的原理制造而成,一次可以吸起数吨重的废铁!你们知道磁力这么
大的电磁铁是怎么做成的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的磁力《板书课题》
《二》作出我们的假设
1;上节课我们制作过电磁铁,谁来说一说:电磁铁的磁性是用哪些材料
通电后让学生观察转子是否转动,如果没有转让学生动一动转子,如果还不
能转动,让学生可以再增加电池数目。
《4》改变小电动机的转子转动状态。
一;如何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
二;如何改变转子的转速。
《四》学生思考电动机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量二次备课
第6课 电能和能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体会到开展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教学重点》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磁铁磁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关系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号电池
2;教师准备:电池盒;大铁钉;绝缘导线;长短不同的铁螺栓3个;粗细
不同的铁螺栓3个;直径不同的线圈3个;强力电磁铁1个。
《教学重点》玩具电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教学难点》安装玩具电动机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玩具小电机;橡皮筋;一次性塑料杯;一号电池;透明胶
2;教师准备:导线;磁铁;电池盒;开关;铜质粗导线;大头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小电动机被安装在很多玩具的里面,通上电以后就可以转动。你知道它
为什么一通电就能转吗?
3;各小组根据自己的假设领取实验材料。
4;各小组验证假设。教师巡视,强调根据P56“2;准备小组的汇报发言”边
实验边准备如何发言。
《三》汇报交流,共享研究成果
1;全班交流
《1》实验前的假设是什么?我们要改变的条件是什么?
《2》怎样改变要改变的条件?怎样控制不改变的条件的?
《3》取得了哪些实验数据?数据能说明什么或不能说明什么?
过程与方法:
制作铁钉电磁铁。
做研究电磁铁的南北极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养成认真细致;合作进行研究的品质。
《教学重点》电磁铁的性质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磁铁的南北极可能和什么有关
《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大头针;透明胶
2;教师准备:绝缘导线;大铁钉;砂纸;指南针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电能够产生磁”。那么我们如果把导线绕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量二次备课
第3课 电磁铁的磁力《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磁铁的磁力是可以改变的。
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圈数有关:圈数少磁力小,圈数多磁力大。
过程与方法:
有一定根据地进行假设,找出认为可能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
在教师的指导下,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圈数对
六年级上册科学第三单元-能量
二次备课
第1课 电和磁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电流可以产生磁性。
过程与方法:
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析建立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
《教学重点》电流产生磁
《教学难点》实验探究电流产生磁
5;学生汇报实验发现:电磁铁是否有磁极?南北极各在那一端?
6;各小组电磁铁的磁极位置一样吗?为什么?二次备课
《1》比较磁极位置不一样的小组的电磁铁《注意电池的接法要与汇报前
一致》,找出2者之间的差别。
《2》讨论:电磁铁的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
《3》交流发现。
电磁铁的南北方向和电流方向有关,还和线圈的电线方向有关。
《板书:能量》说明能量的其他各种形式:热能;机械能;化学能;声能;
光能;核能;地热能等等,那么这些能量又是怎么为我们工作的呢?
线圈连续转动。
《三》小电动机转动的秘密
1;小电机里的转子部分是一块电磁铁吗?怎么验证?如果老师没有大头针
和指南针给你们,只给你们一块磁铁,你们可以验证它是电磁铁吗?为什么?
2;学生讨论交流。
《1》如何验证是电磁铁?
《2》电磁铁和磁铁
《3》讨论:小电动机内部的零件和结构,对于它的转动起到了什么作用?
3.提出问题:小电动机为什么通上电就能不停地转动?
磁铁吗?
2;大家动手试一试。
学生自己动手活动。
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能量二次备课
第5课 神奇的小电动机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玩具小电动机的功能是把电变成了动力。
过程与方法:
用分部分观察;整体观察的方法了解小电动机的构造。
根据小电动机的构造推想通了电后它为什么会转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产生探究小电动机的兴趣。
2;归纳;总结这2节课的学习,我们发现电磁铁的磁力与哪些因素有关?
有什么样的关系?
影响电磁铁磁力的因素有:
《1》线圈匝数,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强二次备课
《2》电池的节数,电池节数越多,磁力越强
《3》有无铁芯,有铁芯磁力强,无铁芯磁力弱
《四》制作强力电磁铁
1;汇总这些研究成果后,我们能够用手中的材料做出一个磁力更大的电
做成的?它的磁性又是怎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