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教材

合集下载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 3 5 7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1’ 2’ 3’
12 3 4
5
4’ 5’
15 14’
14
13’ 13
12
12’
11 10 9
6
6’
7
8
7’
8’
设计步骤:
①选比例尺μl作基圆r0。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原则是:陡密缓疏。
11’ 10’ 9’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ω
s
3’ 4’ 5’
2’
6’
1’
7’
δ
12 3 4 5 67 8
-V
4’
3’
5’
v
2’
6’
β 1’
7’β'
s
12
34
5
6
7β" 8
2πR
V=ωR R
JM 返回
7)摆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φ
已知:圆柱凸轮的半径R,滚子 半径rr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设计该凸轮 机构。
δ
0 1 2 3 4 5 6789 0
ω
思路:将圆柱外表面展开,得一长度为2πR的平面移动凸轮机构,
其移动速度为V=ωR,以-V反向移动平面凸轮,相对运动不变, 滚子反向移动后其中心点的轨迹即为理论轮廓,其内外包络线为实际轮廓。

凸轮轮廓设计.ppt

凸轮轮廓设计.ppt

5’ 6’
7’
8’ 5 67 8
d A8
A7
A
l B’1 B B1 r0 ω
A1-ω
φ1
B’2 B’3φ2
A2
B2 B3
B’φ4 3
120°B4
A3
φ7
B89作0B者°7:潘B6存0云6 教°授设B计5:潘存云
B’7
B’6
B’5
φ4
A4
A6
φ6
φ5
A5
§7-4 凸轮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和自锁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15’15 14’ 14
13’
13 12
11
O kk9k1k0k1181kk21k73k14k61k5作5k者4k:k3k潘21存云教授
12’
10
9
设计步骤小结:
11’
①选比例尺μ l作基圆r0;
10’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
9’
设计:潘存云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右)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绘制过程
(右)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绘制过程
4)摆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ω ,摆杆长度l以及摆 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d,摆杆角位移方程, 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第4.3节(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第4.3节(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第三节 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

当根据工作要求和结构条件选定了凸轮机构的类型、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凸轮的基圆半径(其确定将在下节中介绍)等结构参数后,就可以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有图解法和解析法,其设计原理基本相同。本节先简要介绍图解法,后重点介绍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凸轮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图4-13 反转法设计凸轮廓线基本原理

图4-13所示为一尖顶对心盘形凸轮机构,设凸轮以等角速度ω逆时针转动,推动从动件2在导路中上、下往复移动。当从动件处于最低位置时,凸轮轮廓曲线与从动件在A 点接触,当凸轮转过1ϕ角时,凸轮的向径A A 0将转到A A '0位置,而凸轮轮廓将转到图中虚线所示的位置。从动件尖端从最低位置A 上升至B ',上升的位移为B A S '=1,这是从动件的运动位移。

若设凸轮不动,从动件及其运动的导路一起绕A 0点以等角速度-ω转过1ϕ角,从动件将随导路一起以角速度-ω转动,同时又在导路中作相对导路的移动,如图中的虚线位置,此时从动件向上移动的位移为B A 1。而且,11S B A B A ='=,即在上述两种情况下,从动件移动的距离不变。由于从动件尖端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与凸轮轮廓曲线保持接触,所以从动件尖端的运动轨迹即为凸轮轮廓。设计凸轮廓线时,可由从动件运动位移先定出一系列的B 点,将其连接成光滑曲线,即为凸轮廓线。

由于这种方法是假设凸轮固定不动而使从动件连同导路一起反转,故称为反转法。对其它类型的凸轮机构,也可利用反转法进行分析和凸轮廓线设计。

二、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9次课凸轮轮廓曲线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9次课凸轮轮廓曲线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课时授课计划

第9次课

【教学课题】:§4-4凸轮机构设计的几个问题【教学目的】:掌握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中的几个问题。

【教学重点及处理方法】:凸轮压力角和基圆半径。

处理方法:详细讲解

【教学难点及处理方法】:凸轮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处理方法:分析讲解

【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具】:三角板

【时间分配】:引入新课5min

新课80min

小结、作业5min

第九次课

【提示启发引出新课】

由前面可知,凸轮轮廓曲线的形状决定了从动件的运动规律,而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又要满足一定的工作要求。因此,在设计凸轮轮廓曲线之前,要根据工作要求选择适当的从动件运动规律,然后再考虑凸轮安装空间的尺寸大小及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

【新课内容】

§4-4凸轮机构设计的几个问题

一、滚子半径的确定

(1)凸轮轮廓曲线与滚子半径的关系

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等于理论廓线的曲率半径与滚子半径rT之差。此时若=rT,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为零,则工作廓线将出现尖点,这种现象称为变尖现象;若rT,则工作廓线的曲率半径为负值,这时,工作廓线出现交叉,致使从动杆不能按预期的运动规律运动,这种现象称为失真现象。应使滚子半径小于理论廓线的最小曲

率半径

(2)滚子从动杆滚子半径的选择

滚子半径的选择,应根据凸轮轮廓曲线是否产生变尖或失真现象来恰当地确定。

1)凸轮工作廓线的最小曲率半径一般不应小于5mm。如果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就应增大基圆半径或适当减小滚子半径,或必要时须修改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或使凸轮工作廓线上出现尖点的地方代以合适的曲线。

2)滚子的尺寸还受其强度、结构的限制,因而也不能做得太小,

机械设计教案:凸轮机构的认识与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机械设计教案:凸轮机构的认识与盘形凸轮轮廓的设计

授课教案

No

任务3.1 凸轮机构的认识一、复习10分钟

复习上次课学习内容

二、教师导课与课程学习:

(1)学习提示,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15分钟

本项目以直动从动件的盘形凸轮机构为例,在从动件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余弦加速度运动(简谐运动)规律条件下,分析了凸轮机构中存在的柔性冲击与刚性冲击。

教师介绍本任务的学习内容:凸轮机构的分类;常用术语;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形式;常用材料及热处理

(2)分小组学习: 40分钟

3.1.1常用设备中的凸轮机构

1. 凸轮机构的组成

如图所示的凸轮机构是由凸轮、从动件和机架等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机构。

2.凸轮机构应用实例

自动钻床进给机构、冲床凸轮机构等。

3.1.2凸轮机构的分类

凸轮机构的类型很多,按凸轮和从动件的形状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凸轮机构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凸轮形状分类

(1)盘形凸轮(2)移动凸轮。(3)圆柱凸轮

2.按从动件形式分类

(1)尖顶从动件(2)滚子从动件(3)平底从动件

从动件的结构形式

3.按从动件的运动形式分类学生发言汇报、记录学习笔记

学生发言汇报并记录学习笔记

阅读教材和PPT、分组讨论、撰写发言提纲、学生发言汇报,课,记录学习笔记

No

(1)直动从动件

直动从动件指相对于机架作直线往复移动的从动件,如图3.1.1中所示。直动从动件又分为对心直动从动件和偏置直动从动件。

(2)摆动从动件:绕某一固定转动中心摆动的从动件。 4.按凸轮与从动件的锁合方式分类 (1)力锁合

利用从动件的重力、弹簧力或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轮廓保持接触,

机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机械-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 理解凸轮机构工作过程中常用术语。
➢ 过程与方法:
➢ 合理规划方案,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 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强化实践能力。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实例练习,让学生体会教学与工作的联系; ➢ 在经历问题、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乐趣。
第四页,共18页。
活动一:想一想——如何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第五页,共18页。
解决方法:
1.解析法
2.反转法——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决定了凸轮的轮 廓形状。
第六页,共18页。
反转法:
1.根据要求绘制位移线图
2.根据位移线图 绘制凸轮轮廓
第七页,共18页。
反转法
第八页,共18页。
活动二:试一试——绘制凸轮轮廓曲线
步骤一:画基圆和初始位置。
活动四:议一议——从动件有哪些运动规律 及特点与应用?
拓 等速规律适应于低速、等加减速
展 度规律适用中速
思 维
如果需要高速运动怎么办?
第十四页,共18页。
知识迁移:凸轮的加工方法
划线加工

工 方
靠模加工

数控加工
适用于单个精度不高的凸轮
比较普遍,适用于批量生产, 其精度主要取决于靠模板精度
数控机床加工凸轮适用于多规格、 批量大、精度高的凸轮

凸轮轮廓设计—解析法

凸轮轮廓设计—解析法

A
k15 k14 k13 偏距圆
k1 13 k 12 k32 k8 k7k6 k5k4 11 10 9
O作者:潘存云教授
设计步骤小结: 11’ ①选比例尺μ l作基圆r0; 10’ ②反向等分各运动角; 9’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尖顶在各等分点的位置; ④将各尖顶点连接成一条光滑曲线。
设计:潘存云
4)摆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ω ,摆杆长度l以及摆 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的距离d,摆杆角位移方程, 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s h
作者:潘存云教授
在推程终止点:δ =δ
推程运动方程: s =hδ/δt
t
,s=h
δ v
t
代入y=kx得:C0=0, C1=h/δt
δ
v = hω /δt a=0 同理得回程运动方程: s=h(1-δ/δt ) v=-hω /δt
δ a 刚性冲击 +∞
δ
-∞
2.等加等减速运动规律 位移曲线为一抛物线。加、减速各占一半。
推程加速上升段边界条件:
起始点:δ =0,
中间点:δ =δ
t
s=0, v= 0 /2,s=h/2
求得:C0=0, C1=0,C2=2h/δ2t 加速段推程运动方程为:
s =2hδ2 /δ2t v =4hωδ /δ2t a =4hω2 /δ2t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2)

凸轮机构及其设计(1)(2)

结论 对于外凸轮廓,要保证凸轮正常工作,应使 min rT.
〔2〕平底推杆平底尺寸的确定
b(ds d)maxb b(ds d)minb
平底总宽度
lbb
平底的长度为
l
2
ds
d
b
max
平底从动件的特点:不允许轮廓曲线内凹.
当基圆过小时,可能产生内凹,加工将 切除,产生运动失真.不产生失真必须 保证轮廓曲线为外凸.
②④ 等将分各位尖移顶曲点线连及接反成一向条等光分滑各曲运线动.角,确定反转后对应于各
等分点的从动件的位置.
2〕、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0,角速度 和从动件的 运动规律及偏心距e,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e
s
8 910
7 5 3 1
11 12
13 14
1 3 5 7 8 9 11 13 15
O
P
e
n
需要注意的是,若推程压力角减小,则回程压力角将增大.
课后9-6
限制基圆半径的条件 ⑴ 凸轮的基圆半径应大于凸轮轴的半径; ⑵ 最大压力角 max 许用压力角[ ]; ⑶ 凸轮轮廓曲线的最小曲率半径 min 0.
r0 dstadn[]es2e2
结论 〔1〕当凸轮机构配置情况、偏距e及从动件运动规律选定后,基圆 半径r0 愈小,压力角 愈大. 〔2〕在压力角满足的前提下,应选取尽可能小的基圆半径.

机械原理西工大课件09

机械原理西工大课件09

s = C0+C1δ+C2δ +…+Cnδ
2
n
式中δ 为凸轮转角;s为推杆位移;C0,C1,C2,…Cn为待定系数, 可利用边界条件等来确定。 (1)多项式运动规律 1)一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速运动规律) 推程时:s = hδ /δ0 在始末两瞬时有刚性冲击。 2)二次多项式运动规律(等加速等减速或抛物线运动规律) 推杆等加速推程段: s = 2hδ 2/δ02 推杆等减速推程段: s = h-2h(δ0-δ )2/δ02 在始、中、末三瞬时有柔性冲击。
在偏距一定,推杆的运动规律已知的条件下, 加大基圆半径r0, 但机构的尺寸会增大。 可减小压力角α, 从而改善机构的传力特性, (2)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 凸轮基圆半径的确定的原则是:应在满足αmax≤[α]的条件下, 合理地确定凸轮的基圆半径,使凸轮机构的尺寸不至过大。 先按满足推程压力角α≤[α]的条件来确定基圆半径r0, 即
凸轮机构基本尺寸的确定(2/7)
为保证凸轮机构能正常运转,应使其最大压力角αmax小于临 界压力角αc, 增大l, 减小b,可以使αc值提高。 生产实际中,为了提高机构的效率,改善其受力情况, 通常 规定: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αmax应小于某一许用压力角[α], 即 αmax<[α] ([α]<<αc)
许用压力角[α]的一般取值为 推程时: 直动推杆[α]=30° 摆动推杆[α]=35 °~ 45° 回程时: [α]=70 °~ 80°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速度ω、
e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和偏心距e,设计该
凸轮轮廓曲线。
8’ 7’ 5’ 3’ 1’
1 3 5 78
9’ 11’ 12’
13’ 14’
9 11 13 15
ωA
15’15 14’14
13’ 12’
13 12
11
10
kk9k1k0k1181kk21k73k14k6O1k55k4kk3k21
10’ 9’
③确定反转后从动件平底直线在各等份点的位置。
④作平底直线族的内包络线。
对平底推杆凸轮机构,也有失真现象。 可通过增大rmin解决此问题。
设计:潘存云
rmin O rmin
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轮廓曲线
摆动从动件凸轮机构中,已知凸轮的基圆半径rmin,角
速度ω1,摆杆长度l以及摆杆回转中心与凸轮回转中心
的距离d,摆杆角位移方程,设计该凸轮轮廓曲线。
4’ 3’ 2’ 1’
12 3 4
5’ 6’
7’
8’ 5 67 8
d A8ຫໍສະໝຸດ Baidu
A7
A
l B’1 B B1
rminω1
A1-ω1
φ1
B’2 B’3φ2
A2
B2 B3
B’φ4 3
120°B4
A3

机械原理教案12凸轮机构轮廓曲线的设计

机械原理教案12凸轮机构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下面以偏置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

构为例,讲解凸轮廓线的设计过程。

例6-1 对心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设已确定基圆半径mm 150=r ,凸轮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从动件行程mm 18=h 。从动件运动规律如下表所示:

推程 远休止 回程 近休止

运动角

1120δ=

260δ=

903=δ

490δ=

从动件运动规律

等速运动

正弦加速度运动

设计步骤:

1、建立推程段的位移方程:18120s δ

=,回程段的位移方程:

12π181sin 902π90s δδ⎡⎤

⎛⎫=-+ ⎪⎢⎥⎝⎭⎣

⎦,将推程运动角、回程运动角按某一分度值等分成若干份,

并求得对应点的位移。

2、画基圆和从动件的导路位置

3、画反转过程中从动件的各导路位置

4、画从动件尖顶在复合运动中的各个位置点

5、分别将推程段和回程段尖顶的各位置点连成光滑曲线,再画出远休止段和近休止段的圆弧,即完成了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如图6-18。

需要注意:同一个图上作图比例尺必须一致。如各分点的位移与基圆应按相同比例尺量取。

2.偏置直动尖顶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凸轮转动中心O 到从动件导路的垂直距离e 称为偏距。以O 为圆心,e 为半径所作的圆称为偏距圆。显然,从动件导路与偏距圆相切(图中K 为从动件初始位置与基圆的切点)。在反转过程中,从动件导路必是偏距圆的切线。

如图6-19。

r0

a A0

A1

O

B0B1

内 容

3.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例题:已知:r r -滚子半径,0r -基圆半径,从动件运动规律。设计该机构。

设计思路:把滚子中心看作尖顶从动件的尖顶,按前述方法先画出滚子中心所在的廓线——凸轮的理论廓线。再以理论廓线上各点为圆心,以滚子半径r r 为半径画一系列的圆,这些圆的内包络线 即为凸轮的实际廓线(或称为工作廓线)。如图6-16 注意: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其理论廓线的最小向径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6)将A0、A’1、A’2、… 等各点连接成一条光滑 曲线(图示粗实线),此曲线就是所求的凸轮轮廓曲线。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3.尖顶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已知凸轮转动中心O到从动件摆动中心A的距离LOA、 摆动从动件的长度L、凸轮等速ω顺时针转动、基圆半 径rb、从动件摆角φ随凸轮转角δ变化的位移线图等, 绘制其凸轮轮廓曲线。
2)过辅助圆上B0点作该辅助圆的切线,该切线即为 从动件导路中心线的位置线。该位置线与基圆相交于 A0点,点A0即是从动件的初始位置,如图7-15(a)。
3)连接O A0。从O A0开始,沿(-ω)方向在基圆 上依次量取凸轮各转角δ0、δs、δ’0、δ’s,再将 推程角δ0、回程角δ’0分成与位移线图相同的等份, 得到A1、A2、A3、…等各点。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图7-11 凸轮轮廓曲线绘制原理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2 作图法设计凸轮轮廓曲线
1.对心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曲线的绘制
图7-12 对心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轮廓的绘制
机械设计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机械设wenku.baidu.com基础
Machine Design Foundation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tanθ = - dx/dy = (dx/dδ )/(-dy/dδ ) = sinθ /cosθ
则:sinθ =(dx/dδ )/ (dx / d ) 2 (dy / d ) 2
cosθ = -(dy/dδ )/ (dx / d ) 2 (dy / d ) 2
x =( s0 + s )sinδ + ecosδ y =( s0 + s )cosδ - esinδ
0
则B点的坐标为: 图9-23 x = asinδ - lsin(δ +ψ +ψ 0) 凸轮的理论廓线方程 y = acosδ - lcos(δ +ψ +ψ 0)
式中:ψ 0为推杆的初始位置角,其值为 ψ 0 = arccos (a 2 l 2 r02 ) / 2(al )
凸轮的工作廓线方程可按直动滚子的工作廓线方程公 式计算。
作图步骤: 1)按尖顶设计方法定出点A在推 杆复合运动中依次占据的位 置1′、2′、3′、……; 2)过点1′、2′、3′、……作 一系列代表推杆平底的直线, 得直线族; 3)作此直线族的内包络线β ,即为所求的凸轮廓线。 注意: 1)β 0与β 是非等距曲线,也不是相似曲线。 2)为了保证在所有位置平底都能与轮廓相切,平底左右 两侧的宽度必须大于导路至最远切点的距离Lmax(图 9-20),取整个平底长度 L=2Lmax+(5~7)mm。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设计

机械设计基础-凸轮机构设计
动件的运动规律。 (3)根据凸轮在机器中安装位置的限制、从动件行程、
许用压力角及凸轮种类等,初 步确定凸轮基圆半径。 (4)根据从动件的运动规律,用图解法或解析法设计凸轮
轮廓线。 (5)校核凸轮压力角及轮廓的最小曲率半径。 (6)进行凸轮结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二、 凸轮机构的运动特性 1.凸轮机构的运动分析 1)凸轮机构的运动过程 图3-7(a)所示为对心直动尖顶从
3.按凸轮与从动件保持接触的方式分类 凸轮机构是一种高副机构,它与低副机构不同,需要采取 一定的措施来保持凸轮与从 动件的接触,这种保持接触的方 式称为封闭(锁合)。常见的封闭方式有: (1)力封闭:利用从动件的重量、弹簧力(如图3-1所示)或 其他外力使从动件与凸轮 保持接触。
凸轮机构设计
(2)形封闭:依靠凸轮和从动件所构成高副的特殊几何形 状,使其彼此始终保持接触。
凸轮机构设计
4.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是指从动件的加速度为1/2个周期 的余弦曲线,如图3-10所 示。从动件推程时的位移方程可表 达为
凸轮机构设计
图3-10 余弦加速度运动规律线图
凸轮机构设计
由式(3-8)可知,从动件的位移曲线为简谐运动曲线,因此, 这种运动规律也称简谐 运动规律。推程时从动件的位移线 图如图3-10(a)所示,作图步骤如下: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机构设计

凸轮轮廓线图解法详解例题

凸轮轮廓线图解法详解例题
§4-3 图解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凸轮设计的基本问题
1、已知运动规律,设计凸轮 运动规律
已知条件:
几何尺寸:基圆半径r0,偏距圆半径e
2、已知从动件行程h,设计凸轮 已知条件:从动件行程h
选定运动规律
几何尺寸:基圆半径r0,偏距圆半径e
二、凸轮设计的步骤
1、确定基圆、偏距圆 2、确定从动件运动规律 3、设计理论廓线 4、设计实际廓线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基圆 偏距圆
三、凸轮理论廓线设计的基本原理
s o
反转法
ψ
o
反转法
四、凸轮实际廓线设计
实际廓线
理论廓线 滚子
五、刀具中心轨迹
实际廓线
刀具
理论廓线 刀具源自文库心轨迹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凸轮轮廓曲线设计

2 v2
n t

t
s2
A
rmin
s0
c
基圆越大压力角越小;
o cp en
op
e
n
基圆越小 压力角越大;
基圆rmin 越小 结构紧凑
P为构件1、2的瞬心
v2=OP.w1
压力角 效率 ds2=OP.dδ 1
原则 保证max [],缩小基圆尺寸 19
tg CP OP OC
(2)再求滚子从动件凸轮的工作 轮廓曲线β (称为实际轮廓曲线)。
y rT
B0
rmin
x
实际轮廓曲线
β
β0 注意:
(1)理论轮廓与实际轮廓互为等距曲线; 理论轮廓曲线 (2)凸轮的基圆半径是指理论轮廓曲线的最小向径。
10
滚子半径的选择 •实际廓线曲率半径:’
1 内凹凸轮廓线
•理论廓线曲率半径:
次占据的位置点,并将各位置点联接成光滑的曲线
5
§6-3 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作图法 1、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6
1. 对心尖顶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S
h
已知: rmin=20mm,h=30mm,凸轮逆时针
回转, 从动件运动规律 和凸轮相应转角.
凸轮转角
从动杆运动规律
0
0~180°
等速上升 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1'
B1 B2
O 设计原理与直动从动件类似反转法 1
1
' B2

0
A0
1 2
B0
1
O
1 A 2
0 A1

A0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四)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A
2
1
A1 2 A2

6 7 8 9 10 1 2 3 4 5 2 3 1
11
B3 4 1 BB
O
5
5 A5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五)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若取作图比例与原机构相同,则位移运动线图就是凸轮 理论廓线的展开图。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五)直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V
S

1 2 3 4 2 R 5 6 7 8
L
B1´
B
B2´
B3´
B4´
3
A3
4
r0 1
B1 B2
B5´
4 A4
注意:
1)位移线图纵坐标为角度参量。
2)若以 s =L 作为纵坐标,通过 截取作图,其解为近似解。 3)若从动件为滚子或平底,其解 同前述。
B3 4 1 BB
O
5
5 A5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C10 C9
- ω1
B0
C1
02 ’0
C7
C2
O
0 01
C6 C5
C3 C4
C8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1、对心凸轮机构
已知:s2 = s2 ( )、r0 、ω1( 逆时针)
设计凸轮廓线 步骤:
(1)作位移线图s2 -,且等分0 、 ’0(或列表计算)
B8 B9 B10
C10 C9
- ω1
B0
C1
B1
C2
02 ’0
C7
B2 B3
O
0 01
C6 C5
C3 C4
C8
(5)光滑连接B0 、 B1 、B2 … B0
B4
凸轮廓线。
B7 B6
B5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2、偏置凸轮机构 已知:s2 = s2 ( )、r0 、ω1( 逆时针) 设计凸轮廓线 分析: 推杆与凸轮回转中心始终保持距离e 偏距圆——以O为圆心、e 为半径的圆 推杆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偏距圆相切
1
已知:s2 = s2 ( )、r0 、ω1( 逆时针) e
1
3
2
2
3
分析:
e
A
4
O
5
所以从动件的位移量应该在各切线 上量取,其余步骤与对心从动件判刑凸 设计方法雷同。
ω1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二)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滚子中心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中心轨迹与凸轮廓线 等距曲线 中心 尖顶 凸轮廓线
1
e
3 2
A
O ω1
所以从动件的位移量应该在各切线 上量取,其余步骤与对心从动件盘形凸 轮设计方法雷同。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直动尖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2、偏置凸轮机构 设计凸轮廓线 r0 推杆与凸轮回转中心始终报纸距离e 偏距圆——以距离e 为半径作的圆 推杆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偏距圆相切
凸轮以ω1逆时针转过 → B 接触
从动件上升 s A → A’
将整个机构沿 - ω1转过 角
3
2
B
s
A' A
1
ω1
§ 9-3
一、 设计原理: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工作要求→ 运动规律→位移曲线 +其它条件→ 设计凸轮廓线
起始位置,凸轮与从动件A点接触,
凸轮以ω1逆时针转过 → B 接触
从动件上升 s A → A’
摆杆长AB、中心距AO不变 初始角 0 不变
B B0 0 O O 1 1
1 1
00

A A0 0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四)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B0 尖顶推杆 运动规律: s (t) (t) 或 s () () 摆杆长AB、中心距AO不变 初始角 0 不变
§ 9-3
一、 设计原理: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工作要求→ 运动规律→位移曲线 +其它条件→ 设计凸轮廓线
起始位置,凸轮与从动件A点接触,
凸轮以ω1逆时针转过
3
2
A
1
ω1
§ 9-3
一、 设计原理: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工作要求→ 运动规律→位移曲线 +其它条件→ 设计凸轮廓线
起始位置,凸轮与从动件A点接触,
实际廓线:
(dx / d ) 2 (dy / d ) 2 dy / d
x
r
cos
x' x rr cos y' y rr sin
(dx / d ) 2 (dy / d ) 2
注意:偏距 e 是有符号的。偏于
接触点处凸轮速度的反方向为正, 反之为负。
“ - ” 用于内包络,“+” 用于外包络
也可以根据位移方程,列表求出推杆在各分点的位移
0 30 (、 ) 已知:s2 = s2 ( )、 r ω1( 逆时针) 0
S (mm) 0 2
60
4
90
6
120
8
……
……
(1)作位移线图s2 -,且等分0 、’ 0(或列表计算)
(2)作基圆,取起始点B0 (3)沿 -ω1分基圆为0 、 01、’0 、02 且等分0 、 ’0 (4)量取相应位移量
若取作图比例与原机构相同,则位移运动线图就是凸轮 理论廓线的展开图。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六)摆动推杆圆柱凸轮机构
L
A
6 5 4 3
· · · 7 · · 8 9 2· 1· 10
1 2 3 4
5
6 2 R
7
8
9 10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内包络线
rr
(x, y)
B
外包络线
(x, y )
刀具中心轨迹
n

wk.baidu.com
理论廓线
§ 9-3
凸轮与推杆的瞬心 P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2、对心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v vP op
op v


ds / dt ds d / dt d
n
建立封闭矢量方程
r OP s0 s
e
3 2
理论廓线
以理论廓线为圆心,以滚子半 径 rr为半径作一系列小圆包 络线实际廓线 r0一理论廓线的基圆半径
理论廓线 r0
A
O
1
ω1
实际廓线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三)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平底与导路交点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交点 尖顶,一系列平底位置
x' x rr cos y' y rr sin
内包络线
n rr (x, y)
外包络线
“ - ” 用于内包络,“+” 用于外包络
B
(x, y ) n

理论廓线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1、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s0 r02 e 2
建立 B 点封闭矢量方程
1、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s0 r02 e 2
y
建立 B 点封闭矢量方程
s0
r e s0 s
向x 、y轴投影,得凸轮理论廓线:
r
x
x e cos ( s0 s) sin y e sin ( s0 s) cos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1
ω1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1、对心凸轮机构
已知:s2 = s2 ( )、r0 、ω1( 逆时针)
设计凸轮廓线 步骤:
(1)作位移线图s2 -,且等分0 、’ 0 (或列表计算)
(2)作基圆,取起始点B0 (3)沿 -ω1分基圆为0 、 01、’0 、02 且等分0 、 ’0 (4)量取相应位移量
起始位置,凸轮与从动件A点接触,
凸轮以ω1逆时针转过 → B 接触
从动件上升 s A → A’
凸轮未动,从动、导路反转, 反转法: 运动规律不变。 假定凸轮不动,使推杆反 转并在导路中作预期的运动, 则尖顶的轨迹 →凸轮廓线。
s
将整个机构沿 - ω1转过 角
-
B
B1
A'
A A1

平底与导路交点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r0 交点 尖顶,一系列平底位置
3
2
包络线 凸轮廓线
1
1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四)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尖顶推杆 运动规律: s (t) (t) 或 s () ()
设计原理与直动从动件类似反转法
e
3 2
理论廓线
以理论廓线为圆心,以滚子半 径 rr为半径作一系列小圆包 络线实际廓线 r0一理论廓线的基圆半径
理论廓线 r0
A
O
1
ω1
实际廓线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二)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滚子中心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中心轨迹与凸轮廓线 等距曲线 中心 尖顶 凸轮廓线
投影得凸轮实际廓线(so= ro)坐标:
r
x ( r0 s ) sin
ds cos d ds y ( r0 s ) cos sin d
n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3、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建立 B 点封闭矢量方程
r a l
投影得凸轮廓线B点坐标:
x a sin l sin( 0 ) y a cos l cos( 0 ) a2 l 2 r 2 0 arccos 2al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3、摆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建立 B 点封闭矢量方程
(四)摆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A
2
1
A1 2 A2

6 7 8 9 10 1 2 3 4 5 2 3 1
11
L
B1´
B
B2´
B3´
B4´
3
A3
4
r0 1
B1 B2
B5´
4 A4
注意:
1)位移线图纵坐标为角度参量。
2)若以 s =L 作为纵坐标,通过 截取作图,其解为近似解。 3)若从动件为滚子或平底,其解 同前述。
凸轮未动,从动、导路反转, 反转法: 运动规律不变。 假定凸轮不动,使推杆反 转并在导路中作预期的运动, 则尖顶的轨迹 →凸轮廓线。
B
将整个机构沿 - ω1转过 角
s
B1
A'
A A1
1
ω1
§ 9-3
一、 设计原理: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工作要求→ 运动规律→位移曲线 +其它条件→ 设计凸轮廓线
(2)作基圆,取起始点B0 (3)沿 -ω1分基圆为0 、 01、’0 、02 且等分0 、 ’0 (4)量取相应位移量
C10 C9
- ω1
B0
C1
02 ’0
C7
C2
O
0 01
C6 C5
C3 C4
C8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一)直动尖顶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1、对心凸轮机构 设计凸轮廓线 步骤:
r a l
投影得凸轮廓线B点坐标:
x a sin l sin( 0 ) y a cos l cos( 0 )
3 2
包络线 凸轮廓线
1
1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三)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平底与导路交点 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r0 交点 尖顶,一系列平底位置
3
2
包络线 凸轮廓线
1
1
理论廓线
实际廓线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二、用作图法设计凸轮廓线
(三)平底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分析:
§ 9-3
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1、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实际廓线:
x' x rr cos y' y rr sin
s0
y
刀具轨迹中心方程式,只要将包络线 方程中的 rr 换成 |rr-rc|即可。 rc n
r
x
理论廓线
rr
rr–rc rc
实际廓线
rc–rr

-dy/d
dx/d
t an
y dx
dy

dx / d dy / d
向x 、y轴投影,得凸轮理论廓线: sin
s0
r e s0 s
dx / d
x e cos ( s0 s) sin y e sin ( s0 s) cos
三、用解析法设计凸轮廓线
1、偏置直动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
s0 r02 e 2
y
建立 B 点封闭矢量方程
s0
r e s0 s
向x 、y轴投影,得凸轮理论廓线:
r
x
x e cos ( s0 s) sin y e sin ( s0 s) cos
实际廓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