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中的三种均衡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
管理经济学知识点1. 管理经济学概述管理经济学是指运用经济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和解决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系列问题的学科。
它主要涉及企业资源的配置、决策分析、市场竞争和组织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运用管理经济学的知识和工具,企业可以更好地优化资源利用,提高决策效率和竞争能力。
2. 生产和成本分析生产和成本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
它主要研究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函数、生产因素(劳动和资本)的组合以及成本的计算和优化。
生产和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和生产要素组合,以实现成本最小化和利润最大化。
2.1 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企业输入(生产要素)和输出(产品)之间的关系。
常见的生产函数有线性生产函数、双曲线生产函数和Cobb-Douglas生产函数等。
通过分析生产函数,企业可以了解不同生产要素对产出的贡献情况,从而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提高生产效率。
2.2 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边际产出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产出变化,边际成本指的是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引起的成本变化。
在生产和成本分析中,边际产出和边际成本是重要的概念。
通过比较边际产出与边际成本,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要素组合,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2.3 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规模经济指的是企业在扩大产量的过程中,单位成本逐渐减少,规模不经济指的是企业在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单位成本开始增加。
通过分析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企业可以确定最佳的生产规模,以实现成本最小化。
3. 需求和供给分析需求和供给分析是管理经济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它主要研究市场中产品的需求和供给之间的关系,以及价格对需求和供给的影响。
需求和供给分析可以帮助企业确定最佳的定价策略和产量决策,以实现市场效益最大化。
3.1 需求曲线与价格弹性需求曲线描述了市场中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情况。
价格弹性是需求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的度量。
通过分析需求曲线和价格弹性,企业可以确定最合理的定价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
管理经济学中的三种均衡
三种均衡的分析与比较均衡分析方法是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
企业的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纳什均衡是三个重要理论,深刻理解三种均衡的含义、区别与联系对于更好地学习管理经济学有重要意义。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
纳什均衡属于博弈论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博弈论中被解释为: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到别人的选择。
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
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有关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不知道其真实类型,因而,每个参与人不可能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
但是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与其各自的有关类型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类型依赖型战略组合。
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其他参与人类型的分布概率的条件下,这种战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案例为“囚徒困境”和“硬币正反”。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在直观感受上,纳什均衡更多的是利用哲学思想与思维习惯推导出的一个逻辑陷阱,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实际含义,但在数学含义上却有很大作用,并且有助于判断和决策,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对经济分析和企业运行方式的选择、决策的作出有重大意义。
管理经济学6市场均衡
管理经济学6市场均衡引言市场均衡是管理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描述了市场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稳定状态的情况。
在市场均衡下,买方和卖方通过价格达成了一种共识,实现了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社会利益的最大化。
本文将深入探讨管理经济学中的6种市场均衡情况。
市场均衡的定义市场均衡是指在市场供求关系达到一种稳定状态时,市场价格和交易量以及供需数量之间相互匹配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下,买方愿意以某个价格购买特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卖方愿意以同样价格出售特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市场均衡通常包括两个要素:市场清算价格和交易量。
市场均衡的类型1.完全竞争市场均衡在完全竞争市场中,存在大量的买家和卖家,并且参与市场的每个个体信息是对称的。
供求曲线的交点是完全竞争市场的均衡点,决定了市场清算价格和交易量。
在完全竞争市场均衡下,资源配置效率最高,社会福利最大化。
2.垄断市场均衡在垄断市场中,市场上只有一个卖方,而买方数量很大。
垄断者控制着市场上的供给和价格,通过设定较高的价格来获得更高的利润。
垄断市场均衡下的价格通常高于边际成本,导致了资源配置效率的低下。
3.寡头市场均衡在寡头市场中,存在几个主要的卖方,这些卖方对市场供给有较大的控制力。
寡头市场的特点是市场上的供给相对集中,而需求分散。
寡头市场均衡下的价格和交易量通常由市场上主要卖方的策略决定。
4.垄断竞争市场均衡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存在多个卖方和买方,每个卖方通过差异化产品来获得市场份额。
垄断竞争市场均衡下的价格和交易量由需求和供给的力量共同决定。
5.买方市场均衡买方市场是指买方相对较强势的市场情况,需求相对低于供给。
在买方市场均衡下,买方可以以较低的价格购买商品或服务,卖方的利润可能受到压缩。
6.卖方市场均衡卖方市场是指卖方相对较强势的市场情况,需求相对高于供给。
在卖方市场均衡下,卖方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商品或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市场均衡的调节机制市场均衡并不是一种静态的状态,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
市场均衡微观经济学名词解释汇总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用于描述供给和需求在市场中相互交互作用下达到平衡状态的情况。
在市场均衡中,供给量等于需求量,价格也相应地稳定在一个特定的水平上。
本文将对与市场均衡相关的微观经济学名词进行解释,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1. 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市场中卖方愿意以一定价格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则表示市场中买方愿意以一定价格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市场上的交易活动。
2. 市场均衡市场均衡指供给和需求两者之间达成平衡的状态。
在市场均衡下,供给量等于需求量,没有多余的商品或服务,也没有消费者无法得到的需求。
市场均衡价格则是在供给和需求相交的点上确定的。
3. 均衡价格和数量均衡价格是指在供给和需求相等的情况下,市场上交易商品或服务的价格。
均衡数量则是指在均衡价格下交易的商品或服务数量。
这两者是市场均衡的重要结果。
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是指以商品或服务价格为自变量,以供给量为因变量的曲线。
需求曲线则是以价格为自变量,以需求量为因变量。
供给曲线往往是上升的,需求曲线则是下降的。
5. 市场失衡市场失衡指市场供需量不相等的情况。
当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价格会下降,出现过剩;当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价格会上升,出现短缺。
市场失衡会导致供需关系紊乱,影响市场的正常运行。
6. 价格变动对市场均衡的影响价格变动会对市场均衡产生影响。
当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需求量减少,市场趋于新的均衡;当价格下降时,供给量减少,需求量增加,市场也会趋于新的均衡。
价格对市场供求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7. 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是市场调节供求关系的方式。
通过价格机制,市场上的卖方和买方可以根据供给和需求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以实现市场的平衡。
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总结:市场均衡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描述了在供给和需求的相互作用下得到平衡状态的情况。
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均衡分析
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均衡分析1. 引言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的科学,其中市场均衡分析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理论。
市场均衡分析是指当市场上的供需关系达到一种平衡状态时,市场会自发形成价格和数量的稳定状态。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理论中的市场均衡分析,包括供需曲线的作用、市场均衡的条件以及均衡价格和数量的确定。
2. 供需曲线的作用供需曲线是市场均衡分析的基础,供给曲线表示供应者根据不同价格所愿意提供的商品数量,而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根据不同价格所需求的商品数量。
供需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确定了商品的均衡价格和数量。
供给曲线具有正向斜率,即随着价格的增加,供应的数量也会增加;而需求曲线具有负向斜率,即随着价格的增加,需求的数量会减少。
供需曲线的交点即为市场均衡点,该点上的价格和数量使得供给和需求相等。
3. 市场均衡的条件市场均衡的存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包括完全竞争、信息完全、无交易成本等。
3.1 完全竞争完全竞争是指市场上有大量的买家和卖家,产品是同质化的,买卖双方都没有能够左右市场价格的能力。
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中,每个买家和卖家都是价格接受者,并且没有市场力量。
这意味着所有的交易都是按照市场价格进行的,没有人能够通过自身的行为来影响价格。
3.2 信息完全市场均衡的另一个条件是信息的完全流通和透明。
只有当市场参与者能够获得所有相关的信息时,市场才能够实现最优分配。
在信息完全的市场中,买家和卖家能够准确地了解市场上商品的价格、质量和供应情况。
这样,他们可以做出理性的决策,选择最优的交易方式。
3.3 无交易成本市场均衡的最后一个条件是不存在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包括搜索成本、协商成本、执行成本等。
只有当交易成本为零时,市场参与者才会愿意进行交易。
在无交易成本的市场中,买家和卖家可以自由地进行交易,不受任何限制。
这样,他们可以最大化利益,实现最优的资源配置。
4. 均衡价格和数量的确定在市场均衡分析中,均衡价格即为供需曲线的交点上所对应的价格,均衡数量即为该价格下的交易数量。
管理经济学 第二章 供求均衡原理
(交叉价格)弧弹性与点弹性公式
eXY Qx / Qx Py / Py
(弧弹性)
dQx / Qx exy dPy / Py
*
(2-3) (2-6) (2-8)
外生变量、内生变量
所谓外生变量,就是由模型以外给定或确定 的变量,如模型I中的Pr、I、C等。而内生 变量则是指需要从模型求解的变量,如模 型I中的P、Qd、Qs 等。
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 与动态分析。
在给定外生变量的前提下,求解内生变量的 过程,称之为静态分析。涉及不同外生变 量所确定的相应内生变量之间相对大小的 比较问题,称之为比较静态分析。内生变 量从一个量值过渡到另一个量值的变化过 程分析,属于动态分析。 α、β、δ、γ是一种特殊的外生变量,称之为 参数。 案例2.4 9-11事件与曼哈顿市区楼市
图2-5:均衡状态和均衡价格的决定
P P1 P0 P2 Qd 0 Q0 Q E0
Qs
二、供求变化引起均衡价格变化
*当其它因素变化引起需求曲线或者供给曲线移动 (即需求变化或者供给变化)时,均衡点将随之 改变。在图2.6中,初始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分别 为Qd1和Qs1。 *假定供给不变,当需求曲线从Qd1向右上方移动到 Qd2时,均衡点将从原有的E1变动到新的E2。 *假定需求不变,供给曲线从Qs1向左上方移动到Qs2 时,均衡点从原来的E1变动到E3。 *如果需求和供给同时发生变化,例如它们分别从 Qd1和Qs1改变为Qd2和Qs2,均衡点将从移动E1到 E4。
表2-3:需求弹性、价格与销售收入 变化关系
均衡分析中均衡的名词解释
均衡分析中均衡的名词解释在经济学以及其他社会科学领域中,均衡是一个常被提及和研究的术语。
它是指一个系统或一个市场在自身内部各个要素之间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均衡分析旨在研究这种相对稳定状态的形成和影响因素,以及其对整体系统或市场的影响。
均衡的定义因学科而异,但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在经济学中,均衡通常指的是供求关系达到平衡状态的市场。
当市场上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量等于其供给量时,就可以说市场达到均衡状态。
该均衡点处于供求曲线的交点上,即商品的价格与数量能够使得供给和需求完全匹配。
均衡状态意味着没有剩余的商品,也没有消费者无法获得满足的需求。
供需均衡是市场自动调节机制的一种表现,它使市场稳定运行,并推动资源的有效配置。
均衡分析的一个经典范例是由英国经济学家亚瑟·琼斯(Arthur Lewis)提出的“双重均衡理论”。
这个理论揭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劳动力市场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根据琼斯的理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从传统农业部门向现代工业部门的转移会导致一个双重均衡的现象。
就业机会在农业和工业两个部门之间得到均衡分配,而工资水平也在两个部门之间达到均衡。
这种均衡状态使农业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并推动经济增长。
均衡分析还可以用于研究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在博弈论中,均衡是指参与者做出的决策相互协调的状态。
通过分析参与者之间的策略选择和利益博弈,可以推导出博弈的均衡点。
最为著名的均衡概念之一是纳什均衡,它是指在一个非合作博弈中,每个参与者根据其他参与者的决策作出自己的最优选择。
纳什均衡在博弈论的研究和应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给出了个体决策和整体博弈结果之间的平衡点。
除经济学和博弈论外,均衡分析在其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心理学中的心理健康均衡研究探讨了个体内部不同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社会学中的社会结构均衡研究着眼于社会组织和个体期望之间的平衡,自然科学中的生态平衡研究关注生态系统内不同种群之间的相对稳定状态等等。
供求均衡知识点总结
供求均衡知识点总结供求均衡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市场上商品或劳务的供应与需求之间的关系。
供求均衡的建立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也是价格形成的基础。
在此,我们将对供求均衡的基本概念、相关定理和模型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供求均衡的理论知识。
一、供求均衡的基本概念(一)供给和需求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的关系。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反映了市场上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行为和意愿。
在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交易数量。
(二)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给曲线是描述供给商品或劳务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通常为正斜率。
当价格上升时,供给的数量也会增加,反之则减少。
需求曲线是描述需求商品或劳务数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的曲线,通常为负斜率。
当价格上升时,需求的数量会减少,反之则增加。
(三)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均衡价格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价格达到一致的价格,即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价格点。
均衡数量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易数量,即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的数量点。
当供给和需求的价格和数量达到均衡时,市场就处于供求均衡状态。
二、供求均衡的相关定理(一)需求定理需求定理指出,需求曲线向右下倾斜。
即价格上升导致需求减少,价格下降导致需求增加。
(二)供给定理供给定理指出,供给曲线向右上倾斜。
即价格上升导致供给增加,价格下降导致供给减少。
(三)供求平衡定理供求平衡定理指出,在市场上,当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交时,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状态。
此时,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价格和数量都能够得到较好的调节和分配。
三、供求均衡的模型(一)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相遇供求均衡模型是描述供给和需求关系的模型。
它通常用图表来表示,其中横轴表示商品或劳务的数量,纵轴表示价格。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相遇的点就是供求均衡点,它决定了市场上的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和数量。
均衡名词解释经济学
均衡名词解释经济学经济学是一门致力于研究和解释人们如何取得最大利益的学科。
它将现实的经济行为和现实的经济问题综合分析,从而解释影响实物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力量和政策,以此来帮助制定更好的经济方案。
在经济学的研究中,均衡概念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它可以用来探究经济现象的深层含义。
均衡指的是某一系统的一种稳定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其属性不再改变,也就是没有再改变的必要了。
在经济学领域中,均衡通常是指市场或任何一个经济系统中,供给和需求平衡的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由市场上的供应者和消费者在计算价格时所做的决策,将产生一个价格,这个价格满足供需双方。
均衡在经济学中具有多种定义,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略有不同。
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均衡是指自然市场状态,当实物商品和服务价格在市场上协调要求和报价而达到稳定,且满足人们的需求时,就可以认为是处于均衡状态。
还有一些人把均衡看作是一种理想状态,一种处于一个最佳的运行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社会的资源分配最合理,能够使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
经济学也把均衡的概念运用到了几种不同的模型中,如市场均衡模型、消费者均衡模型和产业均衡模型等等。
市场均衡模型指的是当供给量和需求量等于价格时,便会出现市场均衡。
消费者均衡模型则指的是消费者会从不同的消费者偏好中,来决定他们愿意花多少钱去购买某种产品,而这种决定将决定市场上实物商品和服务价格的水平。
而产业均衡模型则指的是一个产业发展的过程,当具有不同结构的企业之间形成一种稳定的竞争关系时,就会出现产业均衡。
在经济学的应用中,均衡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研究和分析经济事件,指导他们制定更好的经济政策,使经济总体上更加稳定和有效。
此外,均衡还能指导投资者正确下调股价,计算股票的最佳价值,从而使投资者更有效的利用资源,有效地管理其经济资产。
总之,均衡在经济学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实际的应用中,它可以帮助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研究经济问题,指导政策的制定,从而使经济更加稳定和有效,而在投资者方面,它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投资股票,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财富。
管理经济学第2章 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如黑白电视价格下降买的人少。
价格高的同种商品需求可能大于价格低的商品, 如名牌商品与同种的非名牌商品; 这应作二种不同的商品来对待。
2020/11/10
管理经济学·第2章 13
β为斜率倒数。
O
例如: Qd =800-100P
2020/11/10
Qd
Q
管理经济学·第2章 6
3、需求表
需求表:某种商品的各种价格水平和与之相对应 的该商品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数字序列表。
用数字表格的形式来表示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 间的函数关系。
价格—数量组合 A B C D E F
G
价格(元)
Qd为商品的需求量;
P,M,PR,T,Pe ,N代表上述影响需求的因素。
在不影响结论的前提下,大多使用线性需求函数:
Qd = a+bP+cM+dPR+eT+f Pe +gN Qd, P,M,PR,T,Pe ,N代表的含义如同上述; a,b,c,d,e ,f,g则代表参数。其中a称为截距参数, 其余参数称为斜率参数。斜率参数的符号可为正或负。
“能够——支付能力” able
需求 是购买 欲望和支 付能力的 统一
两个条 件缺一 都不构 成需求
2020/11/10
管理经济学·第2章 3
二、影响需求的因素
产品或服务的价格(P):产品或服务价格与需求成反比
相关产品的价格(PR):如果相关商品价格上升会激发消 费者对此类产品的需求,两种产品就互为替代品;相关商 品价格升高,此类产品的需求下降,则两产品为互补品。
多。
P→Q
手饰中的黄金与钻石; P价格
向右上方倾斜
茅台酒价格;
高级管理经济学—1.局部均衡-完全竞争均衡
AC
AVC
P = AVC
0
产出
9
行业供给函数
假定有n个厂商
y i ( p)
i 1,, n
n
行业供给函数
Y ( p) i 1 yi ( p)
每个厂商的产量选择
p(Y) c i ( yi ) i 1n
10
3.市场均衡及其结果
假定k个消费者个体,n个厂商价格,均衡方程为
由 p 决定的利润最大化产量为 y* * 一阶条件: p c ( y ) 二阶条件: c ( y * ) 0 厂商的供给函数 y (p),反供给函数 p (y) 供给函数的特性
p c( y( p)) 1 c( y( p)) y( p) 由正则性, c( y* ) ,则有: 0
本课程的内容框架与体系
生产理论 消费者理论——市场需求问题 市场与供求 局部均衡——单一市场的均衡问题 市场失灵
1
第三部分 局部均衡理论(一)
——完全竞争市场
2
知识回顾
亚当· 斯密:“看不见的手”
供求曲线:
厂商行为:
消费者行为:
局部均衡
3
局部均衡、一般均衡与完全竞争
局部均衡:n 种商品, n 个市场,在第 i 个市场中,
CS ( x )
0
x
u(t )dt - px
18
p S
CS
p* PS D
x*
x
19
7.单一消费者的社会总福利
社会总剩余
T S( x ) CS( x ) PS( x ) u( t )dt c( t )dt
管理经济学第二章02——需求、供给与市场均衡
Taste patterns of consumers ( ) • Expected future price of product (Pe) • Number of consumers in market (N)
•
• General demand function
•
Qd f ( P, M , PR , , Pe , N )
(Figure 2.5)
25
Market Equilibrium
Excess demand (shortage)
Exists when quantity demanded exceeds quantity supplied Exists when quantity supplied exceeds quantity demanded
14
Supply
Six variables that influence Qs
Price of good or service (P) Input prices (PI ) Prices of goods related in production (Pr) Technological advances (T) Expected future price of product (Pe) Number of firms producing product (F)
16
General Supply Function
Variable Relation to Qs
Direct
Inverse
Sign of Slope Parameter
P
PI Pr T Pe F
k = Qs/P is positive
高级管理经济学—4.一般均衡
n i 1
pi x i m
4.需求函数
消费者 i 效用最大化问题:
max ui ( xi )
n i j
s.t. pxi pwi 或 pxi pwi
n j 1 j 1 i j
pxi x p j ( j 1,2,, n), pwi w p j ( j 1,2,, n)
超额需求函数
瓦尔拉斯法则
瓦尔拉斯均衡
1.纯交换经济的条件假定
纯粹消费者:具备偏好(效用)与初始禀 赋 商品价格外生:竞争市场 自用:仅用于交换 交换:支付能力以内的效用满足 可行的分配:物理上的 无剩余:所有的商品都加以分配 直至每个参与人不再交换——均衡
两个人交换及条件:
w w ,w
1
1 w1
2
2 消 w2 费
者 的 商 品
2 1
1
O
1
w1 w w
1 1
2
埃奇渥斯方盒图(交换)
w w
1 2 2 2
x
2 1
w12
O
2
x
1 2
( x1 , x 2 )
x
2 2
w
1 2
w w ,w
1
2
2 w2
O
1
x
1 1
w
1 1
w w
1 1
2 1
结论
1.消费束用 x 表示
问题
如何用瓦尔拉斯法则和瓦尔拉斯均衡定义:
市场出清
自由(免费)商品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
经济学均衡的概念
经济学中的均衡是指市场供求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在经济学中,存在两种主要的均衡:供求均衡和一般均衡。
1. 供求均衡:供求均衡是指市场中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和供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的价格和数量。
当市场需求与供应相等时,就会出现供求均衡。
在供求均衡状态下,买方所愿意购买的数量与卖方所愿意提供的数量相等,价格也会因此达到一个稳定的水平。
2. 一般均衡:一般均衡是指所有市场中的供求都达到平衡的状态。
在一般均衡中,所有商品和服务的供给和需求量都相等,同时所有市场的价格也都达到稳定状态。
一般均衡的概念更加综合和全面,包含了所有市场的相互影响和调整过程。
经济学家使用均衡的概念来分析市场现象和经济行为。
通过研究均衡条件和均衡状态,经济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市场的运作和经济的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和预测。
管理经济学中的三种均衡
三种均衡的分析与比较均衡分析方法是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
企业的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纳什均衡是三个重要理论,深刻理解三种均衡的含义、区别与联系对于更好地学习管理经济学有重要意义。
纳什均衡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
纳什均衡属于博弈论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博弈论中被解释为: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到别人的选择。
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
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有关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不知道其真实类型,因而,每个参与人不可能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
但是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与其各自的有关类型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类型依赖型战略组合。
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其他参与人类型的分布概率的条件下,这种战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案例为“囚徒困境”和“硬币正反”。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在直观感受上,纳什均衡更多的是利用哲学思想与思维习惯推导出的一个逻辑陷阱,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实际含义,但在数学含义上却有很大作用,并且有助于判断和决策,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对经济分析和企业运行方式的选择、决策的作出有重大意义。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_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在经济学中,一般均衡理论是一种用于描述市场经济系统的重要工具。
它以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平衡为基础,探讨了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机制。
在一般均衡理论中,有三个关键条件模型,分别是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配置有效率以及市场完全竞争。
这些条件模型将被本文详细介绍和解释。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论述。
首先,在第2节中,我们会详细概述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并对每个条件进行解读。
接着,在第3节中,我们会解释这些条件背后的意义,包括维持市场稳定性、资源配置有效率方面的重要性以及资源分配公平性的关联。
在第4节中,我们将探讨一般均衡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对其局限性进行讨论。
最后,在第5节中,我们将总结本文提出的主要观点和发现,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或建议。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概述和解释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帮助读者深入理解市场经济系统中的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机制。
通过介绍这些条件的意义,本文还旨在凸显它们对于维持市场稳定性、实现资源配置有效率以及保障资源分配公平性的重要性。
此外,我们还将探讨一般均衡模型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剖析其存在的局限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一般均衡理论并在实际情境中应用相关知识。
以上是“1. 引言”部分的内容,按照要求使用普通文本格式回答。
2. 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2.1 模型概述一般均衡的三个条件模型是指供给与需求相等、资源配置有效率和市场完全竞争这三个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在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用于描述和分析市场经济中的均衡状态和运行机制。
2.2 条件一:供给与需求相等在一般均衡模型中,供给与需求相等是实现市场均衡的基本条件之一。
供给表示生产者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而需求则表示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意愿和能力。
当供给与需求相等时,市场达到了价格稳定,买卖双方都可以满足各自需求的状态。
2.3 条件二:资源配置有效率资源配置有效率是指在一般均衡模型中,经济活动所使用的有限资源得到最优化利用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种均衡的分析与比较
均衡分析方法是管理经济学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
均衡是指获得最大利益的资源组合和行为选择。
企业的行为必然要受多种因素的约束,而这些因素往往是相互制约的。
均衡分析方法就是在考虑这些制约的条件下,确定各因素的比例关系,使其最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在西方经济学原理中,一般均衡、局部均衡和纳什均衡是三个重要理论,深刻理解三种均衡的含义、区别与联系对于更好地学习管理经济学有重要意义。
纳什均衡
纳什均衡是一种策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策略是对其他参与人策略的最优反应。
如果某情况下无一参与者可以独自行动而增加收益(即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没有任何单独的一方愿意改变其策略的),则此策略组合被称为纳什均衡,所有局中人策略构成一个策略组合。
纳什均衡,从实质上说,是一种非合作博弈状态。
纳什均衡达成时,并不意味着博弈双方都处于不动的状态,在顺序博弈中这个均衡是在博弈者连续的动作与反应中达成的。
纳什均衡属于博弈论中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在博弈论中被解释为:在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中,参与人同时行动,没有机会观察到别人的选择。
给定其他参与人的战略选择,每个参与人的最优战略依赖于自己的类型。
由于每个参与人仅知道其他参与人有关类型的分布概率,而不知道其真实类型,因而,每个参与人不可能知道其他参与人实际上会选择什么战略。
但是能够正确地预测到其他参与人的选择与其各自的有关类型之间的关系。
是一种类型依赖型战略组合。
在给定自己的类型和其他参与人类型的分布概率的条件下,这种战略组合使得每个参与人的期望效用达到了最大化。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案例为“囚徒困境”和“硬币正反”。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斯密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斯密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但是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在直观感受上,纳什均衡更多的是利用哲学思想与思维习惯推导出的一个逻辑陷阱,在实际应用中并没有实际含义,但在数学含义上却有很大作用,并且有助于判断和决策,在长远的角度来看对经济分析和企业运行方式的选择、决策的作出有重大意义。
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是西方经济学的一种分析方法,它假定一个社会任何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应,不仅取决于该商品或生产要素的价格,而且取决于其他所有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和价格。
指在生产要素的供给函数与消费者的需求函数,以及反映生产技术状况的生产函数为既定条件下,通过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以及这两种市场互相之间的供给与需求力量的相互作用,每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将各在某一价格下同时趋于相等,社会经济将达到全面均衡状态,这时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称为均衡价格,相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供销量。
一般均衡理论(General Equilibrium Theory)是理论性的微观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寻求在整体经济的框架内解释生产、消费和价格。
一般均衡是指经济中存在着这样一套价格系统,它能够使每个消费者都能在给定价格下提供自己所拥有的生产要素,并在各自的预算限制下购买产品来达到自己的消费效用极大化每个企业都会在给定的价格下决定其产量和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来达到其利润的极大化每个市场、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会在这套价格体系下达到总供给与总需求的相等当经济具备上述这样的条件时,就是达到一般均衡,这时的价格就是一般均衡
价格。
一般均衡理论是描述整个市场经济运行的总体概括,它是整个西方微观经济学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必要环节,它是建立在--系列更加严谨的假设条件之上的。
然而从直观感受上看,一般均衡的条件在实际经济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首先,一般均衡理论要求经济系统中的偏好、技术和资源保持不变。
其次,为了能够保证一般均衡价格的存在性,通常要求连续性特征。
在实际生活中,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生产者对某一生产要素的需求、偏好是随时变化的。
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生产方式的改进让生产者对资源的需求度会有较大幅度的改变,就会导致某一种商品或生产要素价格大幅度升高或降低,因此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满足均衡条件。
但是一般均衡十分适用于一般的经济分析,因为他将所有影响商品需求量变动的因素均考虑在内,分析结果较准确。
局部均衡
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相对于一般均衡,局部均衡是把单一商品的市场看成是总体经济的一个很小部分,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仅考察经济生活在一定时间的某个变数对有关经济变量的影响的分析方法。
其特点是以单个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为分析的对象,而不考虑它同其他生产者或消费者之间的相互影响。
相对于总体经济来讲,单一商品市场的小规模特点给我们分析市场均衡问题带来了两个方便之处。
首先,我们可以认为消费者在单一商品上的支出仅占消费者全部支出的一个很小比例,因此收入效应很小,也就是忽略消费者收入的变动对单一商品的需求量影响。
其次,所研究的商品市场的小规模也使得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化对其他商品几乎没有什
么替代效应,因而可以认为其他商品的价格不受所考虑的这种商品价格的影响,即忽略替代商品。
与一般平衡相比,局部均衡是在假定其他市场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考察单个市场或部分市场的供求与价格之间的关系或均衡状态,而不考虑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而一般均衡是指在承认供求与市场上各种商品价格和供求关系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条件下,所有市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关系或均衡状态。
从直观感受上看,局部均衡是狭义上的均衡,它不考虑替代品和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并且忽略了消费者收入变动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用一个较小的经济模型来分析有关经济变量,虽然分析过程方便,分析结果明显,但并不能直接用于实际生活,只能作为经济分析的参考或在初步分析时粗略分析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