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

合集下载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件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件

一种容量性质 另一种容量性质
强度性质
如: r=m/V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5

(3) 单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P142) 相的定义: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完全相同的均匀部分称
为相。
相和相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开。
按组成相的多少,可分为单相体系和多相体系。
如:食盐溶液 NaCl (单相体系)
饱和食盐溶液+NaCl固体 (多相体系)
注意:过程包括始、终态,途径仅指所经历的具体步骤, 不包括始、终态。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10

1.2 热力学第一定律
焦耳的4个实验
绝热封闭 系统
搅拌水作功
开动电机作功
使1磅水的温 度升高1F, 需要作功772 英尺.磅,相 当于1 卡 = 4.157 焦耳
摩檫铁片作【精功品PPT】物理化学压简明缩教气程体-课作功
系统类型
系统和环境之间的 系统和环境之间
物质交换
的能量交换
敞开系统(open system)

密闭系统 (封闭系统,

closed system)
隔系绝统系,统isol(a隔te离d s系ys统tem,) 孤【立精品PPT】物理化学无简明教程-课 件
有 有 无
2
注意以下几点 1. 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物质和能量交换; 2. 系统的边界可以是多种多样: 可以是实际的,也可以
(3) 系统的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要改变。 F
(4) 系统的状态固定后,状态函数都固定。 T
【精品PPT】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
23

1.3 体积功与可逆过程
﹛体积功(膨胀功),We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物理化学简明教程一、什么是物理化学1、什么是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将物理和化学知识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专注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结构,从而理解系统复杂性,并给出相应的定量描述和解释。

2、物理化学的术语物理化学使用一些专有术语来描述和分析物质的性质。

例如:(1)体系:体系是物理化学中最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类物质、反应态物质和夹带物质的集合。

(2)反应:反应通常指物质在受到外部的化学刺激或物理刺激后发生的相互作用。

(3)热力学:热力学是一个专有术语,它包括能量的流动,即吸收及释放的能量,以及热的传播过程。

二、物理化学的应用1、生物:物理化学可以为生物学研究打开很多新的大门,它帮助生物学家了解细胞和分子在活动过程中是如何作用的。

2、医学:物理化学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药物的作用机制,以及如何使用不同的技术来检测疾病携带的病原体。

3、材料科学:物理化学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材料,为其定制特性提供帮助。

4、能源:物理化学也有助于研究各种能源是如何被转换和使用的,以及它们可能如何更有利可图。

三、物理化学学习的建议1、深入研究物理化学:研究物理化学知识是学习物理化学最重要的环节,要多看书,熟悉其中概念和术语。

2、实践操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要掌握其中的物理原理和化学反应,并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3、完成相关实验:通过实验研究,可以加深对物理化学的理解,学会分析和推理物理化学原理。

4、夯实基础知识:要牢记物理化学基础知识,如反应形式、热力学和分子动力学等,以便更好地理解物理化学原理。

5、输出学习成果:多练习、多参与课堂讨论,完成典型题目和相应实验,并经常总结归纳学习成果。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第一定律也可表述为: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4)热力学第一定律
例题1:设一电阻丝浸入水中,接上电源通电一段时间。 若选择不同系统,问:U,Q 和 W 为正负还是零?
绝热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4)热力学第一定律
返回
2020/2/2
(5)功和热
功的种类
机械功 W fdl 电功 W EdQ 体积功 W pdV 表面功 W s dA
f、E、p、s为强度性质 l、Q、V、A为容量性质
强调:Q和W都不是状态函数,与变化途径有关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返回
2020/2/2
2.4 体积功
(1)体积功
设在定温下,一定量理想气体在活塞筒中克服外压p外, 经4 种不同途径,体积从 V1 膨胀到 V2 所作的功。
•能判断变化能否发生以及进行到什么程度,但不 考虑变化所需要的时间。
局限性 不知道反应的机理、速率和微观性质,只 讲可能性,不讲现实性。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2.2 几个基本概念
(1)系统和环境
系统:把一部分物体从其它部分划分出来作为研究的对 象,这一部分物体即称为系统。 环境:系统以外并且与系统有相互作用的部分称为环境。
强度性质: 与系统的数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如 温度、压力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2/2
(2)状态和状态函数
•状态函数的特性:只取决于系统的起始和最终状态。 •状态函数在数学上具有全微分的性质: 系统状态函数之间的定量关系式称为状态方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 电化学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 电化学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七节 第八节 第九节 第十节 第十一节 第十二节 第十三节 第十四节
第七章 电化学
§7.1 离子的迁移
1.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 2.法拉第定律
3.离子的迁移数
第七章 电化学
返回目录
退出
化学能

Zn
原电池G <0 电解池G >0
电 极 2 1mol 电解质 1m
电 极 1
第七章 电化学
返回目录
退出
2. 电导的测定
测定电阻R电导G 电导率
电桥平衡时,示波器中 无电流通过,即C、D处 电压相等。所以 I1R = I2R1 I1R3 = I2R2 两式相除 R/ R3= R1 / R2 R = R1R3 / R2 电导G =1/R= R 2/R1R3
z
z-
Λ
m
m,

m,
第七章 电化学
(2)电极命名法:
原电池 电解池 正极(电势高) 阴极(还原极) 阳极(氧化极) 负极(电势低) 阳极(氧化极) 阴极(还原极)
第七章 电化学
返回目录
退出
2. 法拉第定律
当电流通过电解质溶液时,通过电极的电量Q与 发生电极反应的物质的量n成正比。即Q=nF
其中: n:电极反应时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F:为法拉第常数 F =L e =6.02210231.6022 10-19 =96485 C mol-1 通常取值为1F=96.5kC· mol-1
返回目录
退出
注意:
(1) u+, u-与外加电压E有关,当E改变时, u+, u-会按相同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DOC)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DOC)

第一章【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或压力的变化无关,所以对理想气体定温过程:dU=0,dH=0,△U=0,△H=0变温过程:△U=nC v,m △T ;△H=nC p,m △T节流膨胀:(特点)绝热、定焓,∴Q=0,△H=0,无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均成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pV=nRT2.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3.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 ;对微小变化:dU=δQ +δW (因为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化可用dU 表示;Q 和W 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δ表示,以示区别。

)4.膨胀作功:①自由膨胀:W=0;②等外压膨胀:W=-P 外(V 2-V 1)=P 2(V 1-V 2); ③可逆膨胀:W=nRT ln 21V V =nRT ln 12P P ;④多次等外压膨胀,做的功越多。

5.①功与变化的途径有关。

不是状态函数。

②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6.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 W=RT V P dV dP P dV P i V V i V Ve n )(2121-=-=--=-⎰⎰△(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气体符合理想气体方程)7.焓的定义式:H=U+PV ,等压效应H =Q p △,焓是容量性质。

8.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改变体积或压力,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保持不变。

还可以推广为理想气体的Cv,Cp 也仅为温度的函数。

9.①等压热容Cp :p pp THdTQ C )(∂∂==δ,T C Q H p d p ⎰==△②等容热容Cv :T C Q U TUdTQ C V vvd )(v v ⎰==∂∂==,△δ; ③RTQ Q vn p △=-10.理想气体的Cp 与Cv 之差:nR C C VP =- 或 R C C m v m p =-,,;单原子分子系统:R C m v 23,=,双原子分子系统:R C m v 25,=T nC H m p △△,= , T nC U m v △△,=11.绝热过程的特点:绝热压缩,使体系温度升高,而绝热膨胀,可获得低温。

2023年大学_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年大学_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

2023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2023年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课后答案下载绪论0.1 物理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重要意义0.2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0.3 学习物理化学的方法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一)热力学概论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1.2 几个基本概念(二)热力学第一定律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1.4 体积功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1.7 热容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三)热化学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1.11 生成焓及燃烧焓1.12 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思考题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2.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2.3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2.4 熵的概念2.5 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2.6 熵的物理意义及规定熵的计算2.7 亥姆霍兹函数与吉布斯函数2.8 热力学函数的?些重要关系式2.9 厶C的计算__2.10 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思考题第三章化学势3.1 偏摩尔量3.2 化学势3.3 气体物质的化学势3.4 理想液态混合物中物质的化学势 3.5 理想稀溶液中物质的化学势3.6 不挥发性溶质理想稀溶液的依数性 3.7 非理想多组分系统中物质的化学势思考题第四章化学平衡4.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4.2 反应的标准吉布斯函数变化4.3 平衡常数的各种表示法4.4 平衡常数的实验测定4.5 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4.6 其他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思考题第五章多相平衡5.1 相律(一)单组分系统5.2 克劳修斯一克拉佩龙方程5.3 水的相图(二)二组分系统5.4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统__5.5 部分互溶的双液系统__5.6 完全不互溶的双液系统5.7 简单低共熔混合物的固一液系统 5.8 有化合物生成的固一液系统__5.9 有固溶体生成的固一液系统(三)三组分系统5.10 三角坐标图组成表示法__5.11 二盐一水系统__5.12 部分互溶的三组分系统思考题第六章统计热力学初步6.1 引言6.2 玻耳兹曼分布6.3 分子配分函数6.4 分子配分函数的求算及应用第七章电化学(一)电解质溶液7.1 离子的迁移7.2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7.3 电导测定的应用示例7.4 强电解质的活度和活度系数__7.5 强电解质溶液理论简介(二)可逆电池电动势7.6 可逆电池7.7 可逆电池热力学7.8 电极电势7.9 由电极电势计算电池电动势7.10 电极电势及电池电动势的应用(三)不可逆电极过程7.11 电极的.极化7.12 电解时的电极反应7.13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__7.14 化学?源简介第八章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表面现象8.1 表面吉布斯函数与表面张力 8.2 纯液体的表面现象8.3 气体在固体表面上的吸附 8.4 溶液的表面吸附8.5 表面活性剂及其作用(二)分散系统8.6 分散系统的分类8.7 溶胶的光学及力学性质8.8 溶胶的电性质8.9 溶胶的聚沉和絮凝8.10 溶胶的制备与净化__8.11 高分子溶液思考题第九章化学动力学基本原理9.1 引言9.2 反应速率和速率方程9.3 简单级数反应的动力学规律9.4 反应级数的测定9.5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9.6 双分子反应的简单碰撞理论9.7 基元反应的过渡态理论大意__9.8 单分子反应理论简介思考题第十章复合反应动力学10.1 典型复合反应动力学10.2 复合反应近似处理方法10.3 链反应__10.4 反应机理的探索和确定示例10.5 催化反应10.6 光化学概要__10.7 快速反应与分子反应动力学研究方法简介思考题附录Ⅰ.某些单质、化合物的摩尔热容、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生成吉布斯函数及标准摩尔熵Ⅱ.某些有机化合物的标准摩尔燃烧焓(298K)Ⅲ.不同能量单位的换算关系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表Ⅴ.常用数学公式Ⅵ.常见物理和化学常数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邵谦著):内容简介本教材自8月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读者,特别是相关高校师生的厚爱,并被许多高校选作教材。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_化学势582111435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_化学势582111435

第三章 化学势
返回目录 退出
24
以1mol该气体为系统,在一定温度下,
T, p*
T, p
(Gm )T ( p) ( p ) RT ln f / f
( p)
(T ) RT
ln
f p
第三章 化学势
返回目录 退出
25
从定义式出发
Vm=RT/p +α
dGm = Vmdp=(RT/p +α)dp
T , p,nCB
V
浓度 V水/cm3 V乙醇/cm3 V总/cm3
20.8% 150 50 195
44.1% 100 100 192
70.3% 50 150 193
单组份系统是 过原点的直线
nB
第三章 化学势
返回目录 退出
7
2. 偏摩尔量的集合公式(积分式)
若是二组分系统,则 dX=XAdnA+XBdnB 如:A和B的偏摩尔体积分别为VA ,VB, 则 ( )T,p dV=VAdnA+VBdnB 但VA,VB均为变量,不能直接积分。
第三章 化学势
返回目录 退出
29
2. 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
(1)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液态混合物中任一组分在 任意浓度范围内都服从拉乌尔定律——称为理想 液态混合物。
(2)微观解释:同纯物质处境
理想液态混合物就是混合物中各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力完全相同。以物质B和物质C形成理想混合物为例,混合 物中任何一种物质的分子B不论它全部为B分子所包围,或 全部为C分子所包围,或一部分为B分子另一部分为C分子 所包围,其处境与它在纯物质时的情况完全相同。
体单独占有混合气体总体积时的行为相同。所以理想气体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1. 引言物理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及其与化学变化的关系。

本教程将为你提供一个简明入门的物理化学知识概览,帮助你快速了解和理解物理化学的基本概念。

2. 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组成。

原子和分子都具有质量和电荷。

3. 基本概念在物理化学中,有一些基本概念是非常重要的,包括:3.1. 元素元素是由具有相同原子数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最简单的是氢元素 (H),它的原子是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

3.2.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个或多个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合成或分解。

3.3. 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多种纯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在混合物中,各组成部分的性质保持不变。

4. 状态和相变物质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下可以存在于不同的物态,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

相变是物质从一种物态转变为另一种物态的过程,如固体熔化成液体、液体沸腾成气体等。

5. 热力学热力学研究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能量转化过程。

它主要涉及如下几个方面:5.1. 热力学系统和周围环境热力学系统是指研究对象,而周围环境是指系统外部与系统有能量、质量或粒子交换的部分。

5.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热学表达形式,描述了系统内能的变化与系统外界对系统做的功和从外界传递给系统的热量之间的关系。

5.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在自然界中的流动性质,它提出了热力学过程发生的方向性和不可逆性的原则。

5.4. 熵熵是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用来描述系统的混乱程度。

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系统的熵总是趋向于增加。

5.5. 反应热力学反应热力学研究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和反应速率与温度、压力、浓度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6. 动力学动力学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

它关注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物浓度、温度变化的规律,以及分子在反应中的碰撞方式。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化学平衡ppt课件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印永嘉化学平衡ppt课件

第四章 化学平衡
返回目录
退出
18
1. 化学反应的rGm和rGm
任意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可表示为
rGm rGm RT ln Qa
(1) rGm =BB :
T,p一定时,μ 一定,
rGm 是一常数,与实际压力无关
rGm =B B :
T,p一定时, rGm不是常数,与Qa有关
(2) (rGm)T,p (W’=0时)可指示反应能够进行的方向; rGm 即K 可指示反应的限度,一般情况下不能指示反应
g
pH / p
a
pB / p
h b
pB p
B eq
=常数=K
K表示标准平衡常数。 由上式可见,标准平衡常数K是无量纲的,仅是温度的函 数。
第四章 化学平衡
返回目录
退出
9

gG hH aA bB rGm
即上式可表示为
r Gm
RTlnK RT ln
pB /
p
B eq
rGm:是指产物和反应物均处于标准态时,产物的吉布 斯函数和反应物的吉布斯函数总和之差,故称为反应的
返回目录
退出
12
范特霍夫(Van’t Hoff )等温方程
rGm RT ln K RT ln Qa
Van’t Hoff
Qa
a B B
B
在不同的场合,可以赋于aB不同的含义:
理想气体
aB ------- pB /p
实际气体
aB ------- fB /p
理想液态混合物
aB ------- xB
pH2 2O p
p2 H2
pO2
p2 H2O
1.55 107
(1.00 10 4 Pa )3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涉及量子力学、热力学、动力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简要介绍物理化学的几个基本概念和内容。

第一个是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理论,它认为能量是分立的,量子态的演化由薛定谔方程描述。

量子力学提供了对原子、分子等微观粒子的结构和性质的解释。

例如,通过量子力学,我们可以了解原子和分子的能级结构,以及化学键的形成与断裂过程。

第二个是热力学。

热力学研究的是能量转化和物质变化的规律,它涉及热力学定律、熵、焓等概念。

热力学通过热力学定律,描述了热量和功对系统造成的影响。

通过熵,热力学可以解释物质变化的趋势和方向性。

例如,通过热力学,我们可以了解反应的热力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重要的信息。

第三个是动力学。

动力学研究的是化学反应的速度和机理。

它通过反应的速度常数、反应级数、反应机理等概念描述化学反应的过程。

动力学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速率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优化反应条件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物理化学还涉及其他一些重要的概念,例如溶解度、电化学、光谱学等。

溶解度研究的是物质在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电化学研究的是电解质溶液中的电化学反应和电化学纳米机械系统。

光谱学研究的是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

实验可以通过测量物理化学特性来获得实验数据,并验证理论模型。

理论可以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释和预测实验现象。

物理化学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比如化学工业、能源领域、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等。

通过物理化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控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

(完整word版)物理化学简明教程(重点内容)

第一章【理想气体的内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或压力的变化无关,所以对理想气体定温过程:dU=0,dH=0,△U=0,△H=0变温过程:△U=nC v,m △T ;△H=nC p,m △T节流膨胀:(特点)绝热、定焓,∴Q=0,△H=0,无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均成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 pV=nRT2.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3.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Q+W ;对微小变化:dU=δQ +δW (因为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化可用dU 表示;Q 和W 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δ表示,以示区别。

)4.膨胀作功:①自由膨胀:W=0;②等外压膨胀:W=-P 外(V 2-V 1)=P 2(V 1-V 2); ③可逆膨胀:W=nRT ln 21V V =nRT ln 12P P ;④多次等外压膨胀,做的功越多。

5.①功与变化的途径有关。

不是状态函数。

②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6.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 W=RT V P dV dP P dV P i V V i V Ve n )(2121-=-=--=-⎰⎰△(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气体符合理想气体方程)7.焓的定义式:H=U+PV ,等压效应H =Q p △,焓是容量性质。

8.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改变体积或压力,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保持不变。

还可以推广为理想气体的Cv,Cp 也仅为温度的函数。

9.①等压热容Cp :p pp THdTQ C )(∂∂==δ,T C Q H p d p ⎰==△②等容热容Cv :T C Q U TUdTQ C V vvd )(v v ⎰==∂∂==,△δ; ③RTQ Q vn p △=-10.理想气体的Cp 与Cv 之差:nR C C VP =- 或 R C C m v m p =-,,;单原子分子系统:R C m v 23,=,双原子分子系统:R C m v 25,=T nC H m p △△,= , T nC U m v △△,=11.绝热过程的特点:绝热压缩,使体系温度升高,而绝热膨胀,可获得低温。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五章-1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五章-1

f = K–F +2
式中2通常指T,p两个变量。相律最早由
Gibbs提出,所以又称为Gibbs相律。
f = K–F +1 指定温度或压力
f = K–F
指定温度和压力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17
(4)相律
例题1.碳酸钠和水可以形成下列几种化合物: Na2CO3·H2O; Na2CO3·7H2O; Na2CO3·10H2O
时 f = 0。
f = 3的三个变量通常是T,p 和组成 x。所
以要表示二组分体系状态图,需用三个坐标的立 体图表示。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20/10/17
5.4 完全互溶的双液系
通常保持一个变量为常量,从立体图上得到 平面截面图。
(1) 保持温度不变,得 p-x 图 (2) 保持压力不变,得 T-x 图 (3) 保持组成不变,得 T-p 图
5.2 克劳修斯-克拉贝龙方程
-S () dT + V () dp =-S () dT + V () dp [V ()-V ()] dp = [S ()-S ()] dT
即 : d dT pV S(( )) V S(( )) V Sm m
对 于 可 逆 相 变 : S m H T m H m 为 相 变 热 。
B
273.16
T /K
OA 不能任意延长,终止于临界 点A (T = 647 K, p = 2.2×107 Pa), 这时气-液界面消失。高于临界 温度,不能加压使气体液化。
OB 理论上可延长至0 K附近。
OC 当C点延长至压力等于 2×108 Pa 时,相图变得复 杂,有不同结构的冰生成。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复习资料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复习资料

第九章 化学动力学根本原理质量作用定律r = k[A]a [B]b ;质量作用定律只适用于基元反响。

(简洁反响与复合反响中的各基元反响)简洁反响都是简洁级数反响,但是简洁级数反响不肯定是简洁反响一级反响: 1)k1单位:s-12)半衰期t1/2:当c=1/2c0时所需时间110012/16932.02ln 2/ln 1k k c c k t ===;t ½ 与起始浓度c0无关。

阿累尼乌斯公式 Ea=12.6×10^3×R=104.8kJ · mol-1 lnA=20.26A = e^20.26 = 6.29 ×10^8 mol-1·dm3·s-1 第八章 外表现象与分散系统 外表张力σ 单位:N/m物理意义:外表紧缩力定义:在相外表的切面上,垂直作用于外表随意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

影响外表张力的因素:1. 物质的种类及共存相的种类(性质);2. 温度影响:前者<0,即温度上升,外表张力变小拉普拉斯公式:rp σ2=∆ r :曲率半径。

r 越大,Δp 越小;平面时r 趋近于无穷大,Δp=01.不管是凸液面,还是凹液面,附加压力的方向总是指向球心,即球内的压力肯定大于球外的压力;2. 液膜(肥皂泡)Δp=4σ/rKelvin 公式:(液相) P'=P+2σ/r ;(气相) pr凹(液中气泡):r 取负值,pr < p ;凸(小液滴):r 取正值,pr > p人工降雨(过饱与蒸气)高空中没有灰尘,水蒸汽可到达相当高的过饱与程度而不致凝合成水。

因为此时高空中的水蒸气压力虽然对平液面的水来说已是过饱与的了,但对将要形成的小水滴来说尚未饱与,因此小水滴难以形成。

若在空中撒入凝合中心(AgI,), 使凝合成水滴的曲率半径加大,其相应的蒸气压可小于高空中已有的水蒸气压,蒸气就在这些微粒外表凝合成水滴。

这就是人工降雨的根本道理。

物理化学第一章

物理化学第一章

III.相变化过程(phase transformation) 如气化(vaporization)、液化(liquefaction)、凝固(freeze)、 熔化(fusion)、升华(sublimation)、凝华(condensation)、晶型 转化(crystal form transition)等
(理想气体定温可逆过程)
【例1-2】 求过程体积功。10molN2由300K、1.0MPa定温可逆膨 胀到1.0kPa。 解: WV psu (V )dV p(V )dV V1 V1 V2 nRT dV V1 V p2 nRT ln p1 1103 MPa 1 1 10mol 8.3145 J .mol .k 300 K ln 1.0MPa 172.3kJ
surrounding
system
interface
Fig.1-1 system and surrounding
I.
系统(system)与环境(surrounding)的关系:物质交换(matter exchange)、能量交换(energy exchange)。
+E
matter exchange system energy exchange
1.2.3 体积功(volume work)的计算
I. 基本方法:
WV psu (V)dV
WV psu (V)dV
V1 V2
II. 几何解释:psu~V坐标系中,-W为 psu~V曲线与V轴围 成的曲边梯形的面积。
{psu} Psu=f(V)
V1
V2 {v}
Fig.1.2-1 体积功几何解释
III. 体积功的计算
(V)dv psu (V)dv 0 a) 定容过程: WV V psu V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版第一章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气相反应
p p i 令:K p pi p p
K Kp p

g G a A
h H b B

0, 则K p有量纲。
f H
m
m
H 2O 0 0 285.83 kJ mol
m
1
r S i S (产物)- i S (反应物)
m
1 S H 2O S H 2 Sm O 2 2 163.16 J K 1 mol1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第四章
化学平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4.1 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限度 (2)反应系统的Gibbs自由能 (3)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化学反应的限度
单向反应:逆向反应的程度非常小。
2H2+O2 2H2O
上一内容
p RT ln p
' G ' A
p
g
p
a
p p
Qp
' H ' B
p p
h
b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和等温方程
r Gm r Gm RT ln Qp
范霍夫等温方程
r Gm RT ln K RT ln Qp
1. 利用标准生成Gibbs自由能求算反应的 r Gm ; 2. 测定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计算 r Gm ; 3. 利用已知反应的 r Gm 计算难求反应的 r Gm ;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件

物理化学简明教程课件

环境领域
电化学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包括污 水处理、废气处理、土壤修复等

THANKS
感谢观看
相平衡条件与相图分析
相平衡条件
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不同相之间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 达到平衡。
相图分析
通过分析多相体系的组成、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变化,判断 体系的相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与相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的移动
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相平衡的移动
在一定条件下,不同相之间的平衡状态受到外界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性剂可以增加皮肤的吸收性,提高化妆品的效果。
06
CATALOGUE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
电极电位与电池电动势
电极电位
电极电位是表示电极反应达平衡时, 电极的电极电位值。
电池电动势
电池电动势是指单位正电荷在电源内 部从负极移到正极时非静电力所做的 功。
原电池与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计算方法
原电池工作原理
原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变为电 能的装置,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
物理化学简明教 程课件
汇报人: 202X-12-21
contents
目录
• 物理化学概述 • 热力学基础 • 化学反应动力学 • 化学平衡与相平衡 • 表面化学与胶体化学 • 电化学基础与应用
01
CATALOGUE
物理化学概述
定义与性质
定义
物理化学是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 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相互关 系的科学。
物理化学在各领域的应用
01
02
03
04
医药领域
物理化学在药物研发、药物分 析和药物作用机制研究中发挥
着重要作用。

简明物理化学

简明物理化学

简明物理化学绪论物理化学主要研究以下三方面的问题: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问题(化学动力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结构化学)学习方法:1.记住公式和思路2.注意公式使用方法3.多做习题4.自学+复习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应用热力学研究对象和基本概念1.体系和环境体系分类:敞开体系、封闭体系(有能量无物质的交换)、孤立体系又称隔离体系(无能量,物质交换)2.状态和状态函数若状态函数Z的微小变化可以用dZ表示,则状态函数Z的该变量△Z可表示为:∮dZ=0(当体系恢复原来状态时,则状态函数也复原,是循环过程)例题:体系经过一可逆循环过程:△U=0,△H=0, △S=0, △G=0经过不可逆循环:△U=0, △H=0, △S=0, △G=0△U是变化量,U才是状态函数3.体系的性质强度性质:该性质不具有加和性。

如温度、压力、密度、黏度、折光率等均为强度性质广度性质:与体系中物质的量成正比的体系性质为广度性质。

具有加和性。

如体积、质量、能量等均为广度性质注意:指定了物质的量的容量性质即成为强度性质,如摩尔热容热力学第一定律热Q和功W单位符号规定:得到的为正,失去的为负注意:1. Q和W都不是状态函数,用δ表示2.吸热不一定升温,升温不一定吸热例子:烧开水,不一定升温;绝热压缩理想气体3.绝热Q=0热力学第一定律可以表述为孤立体系中能量的形式可以相互转化,能量的总量不变;也可以表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实现。

△U=Q+W 若体系发生的是一个微小的变化,则可写作:dU=δQ+δW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一般不是在恒容条件下进行就是在恒压条件下进行:恒容热△U=Q V(dV=0,W’=0) 条件:恒容,非体积功为0,(始终体积不变)恒压热等于焓变定义:H≡U+pV 条件:任何条件Q p=H2-H1=△H(dp=0,W’=0)条件:恒压、非体积功为0的封闭条件注意:1.H是状态函数广度性质2.H=U+pV中的P为体系的压力3.H具有能量的量纲,但却不是能量,无法求绝对值相变:体系中的物质从一个相转移至另一个相的过程称为相变化过程可逆相变:正常沸点、正常凝固点时相变(可以是两个相共存)不可逆相变:非正常沸点、凝固点时相变焦耳试验理想气体向真空中膨胀,则Q=0,W=0试验说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仅只与温度函数有关,恒温情况下表示△U T=0 △H T=0热容单相,组成不变(没有化学变化)且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温度升高1K所吸收的热为热熔摩尔热容比热容C m=C/n 单位J·K-1·mol-1 J·K-1·g-11.摩尔恒容热容△U=n∫C V,m dT条件: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恒容、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Q=△U2.摩尔恒压热容△H m=n∫C p,m dT 条件:无相变,无化学变化,恒压、只做体积功的封闭体系Q=△H对于理想气体,不管恒容还是恒压,△H,△U都可以用,因为理想气体的内能和焓仅仅跟温度函数有关,与气体压强无关温度要用K,不能用摄氏度C=0 K=273.150C3.Cp,m与Cv,m之差Cp,m—Cv,m=R对于1mol理想气体,常温下才可看成常数R=8.314气体分子运动论证明,在通常温度下,对单原子分子有:Cv,m=3/2 R, Cp,m=5/2 R双原子分子或线性多原子分子有Cv,m=5/2 R,Cp,m=7/2R非线性多原子分子有Cv,m=3 R,Cp,m=4R常温下理想气体的Cv,m和Cp,m均可视为与温度无关的常数功与过程W= —∫V1V2nRT/V dV=nRT㏑V1/V2=nRT㏑P1/P2如果整个过程可以看作为由一系列极其接近平衡的状态构成,这种过程称为准静态过程状态(1)变到状态(2),如果能使体系由状态(2)回复到状态(1)并且同时环境也完全复原,则这样的过程就称为可逆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理想气体的能与焓只是温度的函数,与体积或压力的变化无关,所以对理想气体定温过程:dU=O, dH=O,A U=O,A H=0 变温过程:△ U=nC,m△H=nC,m△ T节流膨胀:(特点)绝热、定焓,••• Q=Q △ H=0,无论是理想气体还是实际气体均成立】1.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表示为:pV=nRT2. 能量守恒定律:自然界的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有各种不同形式,能够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总值不变。

3. 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U=Q+;对微小变化:dU=8 Q+8 W(因为热力学能是状态函数,数学上具有全微分性质,微小变化可用dU表示;Q和W 不是状态函数,微小变化用3表示,以示区别。

)4. 膨胀作功:①自由膨胀:W=0②等外压膨胀:W=-P外(V2-V i)=P2 (V1-V2);③可逆膨胀:W=i RT In也=nRT In旦;④多次等外压膨胀,做V2 P的功越多。

5. ①功与变化的途径有关。

不是状态函数。

②可逆膨胀,体系对环境作最大功;可逆压缩,环境对体系作最小功。

6. 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W= :P e dV :(R dP)dV P i△V nRT(恒温恒压的可逆相变,气体符合理想气体方程)7. 焓的定义式:H=U+PV等压效应Q p =△ H,焓是容量性质。

8.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仅是温度的函数:在恒温时,改变体积或压力,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和焓保持不变。

还可以推广为理想气体的Cv,Cp也仅为温度的函数。

9. ①等压热容Cp:C p仝(-)p , △ H Q p C p dTdT T②等容热容Cv:C v-Q v(—)V ,△u Q v C v dT ;③ Q p Q v△nRTdT T p10. 理想气体的Cp与Cv之差:C p C V nR或C p,m C v,m R;单原子分子系统:C v,m 2R ,双原子分子系统:C v,m 2 R△H n C p,m △T , n C v,m △T11. 绝热过程的特点:绝热压缩,使体系温度升高,而绝热膨胀,可获得低温。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C pm ln卫Rin空C vm ln^ Rln V2壬P1 ,T1 V113. 绝热功的求算:①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的功:W P2V2PM nR(T2 T1)1 1②绝热状态变化过程的功:W nC v,m△T【适用于定组成圭寸闭体系的一般绝热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

】14. 焦-汤系数定义:J T ( T)HP若TT > 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

(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也降低);若TT V 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

(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升高) 若TT=0,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

(随着压力的降低气体温度不变) 此时的温度称为转化温度15. 等压热效应Q P与等容热效应Q v的关系:Q p Q v △nRT△r H △r U △nRT ;△ n是生成物与反应物气体物质的量之差值,并假定气体为理想气体。

16.标准摩尔生成焓: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由最稳定的单质合成标准状态下1mol物质的反应的焓变,称为该物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用dH m表示,生成焓仅是个相对值,相对于稳定单质的焓值等于零,没有规定温度,一般298.15 K时的数据有表可查。

17. 由生成焓求反应焓:△fHm B V B△fHm(B),V B为计量方程中的系数,对反应物取负值,生成物取正值。

18. 标准摩尔燃烧焓:在标准压力下,反应温度时,物质B完全氧化成相同温度的指定产物时的焓变称为标准摩尔燃烧焓,用△ CH m表示,所指定产物如CQ、H0等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在任何温度T时,其值均为零。

用这种方法可以求一些不能由单质直接合成的有机物的生成焓。

19. 由燃烧焓求反应焓:化学反应的焓变值等于各反应物燃烧焓的总和减去各产物燃烧焓的总和,其公式如下:△r H m(298.15k) v B△ C H m(B,298.15k)B20. 基尔霍夫定律的积分式:△r H m(T2) △ r H m(T1) ; ^C p dT①若G与温度无关,△屮皿征)-^川皿(「)△ C p(T?飞)②若C p 与温度有关,C p,m=a+bT+c『;A ©=△ a+A bT+A cT2△a v B a B . △ b v B a B . △c v B a B .B B B△H(T2)-^H(TJ △ a (T2 -T1) -△ b2 3T2③厶r H m( 〒》-△ r H m(「)C p dT如有物质发生相变,就要进行分段积分。

④微分式△ Cp B V B Cp,m B第二章①Q、W U、H、A:单位J ;②S:单位J/K .③S m :单位J/K/mol .④ C H m、f H m、r H m :单位KJ/mOl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功可以无条件地全部转化为热,热不能无条件地全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热功转化具有方向性。

1.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两种经典表述① 克劳修斯: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② 开尔文: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出热使之完全变为功, 而不发生其它的变化。

2. 卡诺循环① A — B :等温可逆膨胀,△ Ui=0, W=-Q =nRT A In 也;V 2② B — C :绝热可逆膨胀,C 2=0,U 2=nC V,m (T c -T A );③ C — D:等温可逆压缩,△ U 3=0, W 3=-C 3=nRT C In V3 ;V 4④ D — A :绝热可逆压缩, Q=0, W 4=^U 4=nC V,m (T A -T c )。

整个循环:△ U=0, Q=C+Q , W=V+W (Q 是体系所吸的热,为正值; Q 是体系所放的热,为正值)B C 有:V 2 计2 V 3-1T 3,,,, D A 有: V 4-1T 4 V i -1T i ,,,两式相除得也乞V i V 44. 卡诺定理① 所有工作于同温热源和同温冷源之间的热机,可逆机的效率最大。

② 卡诺热机的效率 只与两个热源的 温度有关,而与工作性质无关;即所有工 作于同温热源与同温冷源之间的可逆机 ,其热机效率都相等。

5.卡诺循环的热温商:热效应与温度商值的加和等于零,即QcQ A0 (任 T c T A所以 W=W+W=nRT A In +nR 五|n訂RE© |nV i V 23.热机效率 T A T C i T A T c T A【n< 1 ] 冷冻系数Q cWCV iV 2T cT A T c意可逆循环)dS>T R不可逆循环9. 变化方向与限度的判据仍用上式求解。

③ 等容、等压过程:等容过程S nC v ,m In ^ ;等压过程 S nC p,m ln ET iT i④ P 、V 、T 同时变化过程:这种情况一步无法计算,要分两步计算,有三种 分步方法:(等温 + 等压) S nRln 旦 nC pm In^2;(等温 + 等容)S nRln V 2nC vm InT "P 2 TjV 1 ,T 1(等压 + 等容)S nC p,m l n T2+ n % I nT2 T iT iQ cQ A O①=适用于卡诺循环 ② < 适用于不可逆循环6.熵的定义式:(熵的变化值可用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值来衡量。

)S B S A △ S,对微小变化ds ―,若对不可逆,则T R8.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dS“=”为可逆循环“〉”适用于“〉”号为不可逆过程;号为可逆过程 dS iso 》0“〉”号为自发过程;号为处于平衡状态△ S so= △ S (体系)+△ S (环境)》0 为自发过程; “二”为可逆过程10. 简单物理变化过程的熵变① 任意物质(l,s,g 各物质的物系)的等温可逆过程: sQ RT②理想气体等温变化:若可逆,⑤没有相变的两个恒温热源之间的热传导S S(TJ S(T2)首先要求出终态温度T:T ClTl C忑S Sl S2 Ciln T1 C2ln T2C1 C2注意(求T):绝热恒容过程用△ U=A «+△ U B=0;绝热恒压过程用厶H=A H A+AH B=0;11. 相变过程的熵变①可逆相变过程的熵变:定温定压可逆相变过程Qr=A H相变S H相变T相变②不可逆相变过程的熵变:要设计可逆相变过程进行求算12. 混合过程的熵变:①mix S R n B In x B②mix S n B Rln (自编)B B V B(1)13. 化学反应的熵变:①在标准压力下,298.15 K时,根据化学反应计量方程,可以计算反应进度为1 mol时的熵变值r S m V B S m(B)B②求反应温度T时的熵变值r S m (T2)r S m(TJ n C p l nT114. 环境的熵变:s环-5系△ S 孤=△ S系+△ S环>0可自发。

(用熵作为判据T环时,体系必须是孤立体系,也就是说必须同时考虑体系和环境的熵变)15. 热力学第二定律阐明的不可逆过程的本质:一切不可逆过程都是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进行,而熵函数可以作为体系混乱度的一种量度。

(熵函数与系统的微观状态数有关)16. 玻尔兹曼公式:S=k ln Q17. 热力学第三定律:在0 K时,任何纯物质的完整晶体(只有一种排列方式),其熵等于零。

①同一物质,当温度升高时,其熵值增大。

(量热熵)② 同一物质的气、液、固三态相比,熵值递减。

③ 一个分子中,原子数目越多,熵值越大;支链越多,其熵值越大。

(构型熵)④ 气相反应中,分解反应熵增大;加成与聚合反应熵减小 18. 规定熵:S S (T ) S (Ok ) jC p dT ; 20K 以下,要用德拜公式计算:C C P =a T 3升温 过 程有 相变 要 分段 计 算 :S (T )T T 2dTTfUsCpdTfusHTvapCpdT vap T CpdTTTT丁仏 TTGp T19. 几个函数的定义式:① 焓H=U+PV A H=Q (等压无相变)② 亥姆霍兹函数(功函)A =U -TS ,A A=v max (在等温、可逆条件下, 它的降低值等于体系所作的最大功)③ 吉布斯自由能 G=H-TS 或G=A+PV ^ G=VW ax (等温、 等压、可逆条件下,它的降低值等于体系所作最大非膨胀功)20. 四个基本公式: ①dU=TdS-PdV ② dH=TdS+VdP ③ dA 二SdT-PdV ;④ dG=-SdT+VdP 21.推导UH f UA 、, HG AG T---- ,P—,V—,SS V S PV SV TP S P T T VT P23.G RTI n& (定温过程);△ G=0(可逆相变)R24. 通常用基尔霍夫方程求凝固过程中的热效应△屮皿①)△屮皿厲)△C p dT ,T 1TP T VSP SV;;rV S S VP SS PV T T VP TT P22.麦克斯韦关系式:△ r H m (T 2) Q,用Q判定能否自发 ,△ S 大于Q则能自发o第三章1. 混合物有气体混合物、液体混合物和固体混合物三类;而溶液则只有液体 溶液和固体溶液两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