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必备历史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

合集下载

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知识点总结

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知识点总结

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知识点总结在中国历史上,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是两个重要的历史时期,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三国鼎立与两晋南北朝的知识点进行总结,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两个时期的背景、特点和影响。

一、三国鼎立三国鼎立是指自184年至280年的中国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国家争霸的特殊局面。

以下是关于三国鼎立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三国的形成:东汉末年,中央政权逐渐衰弱,地方势力崛起,形成了曹魏、蜀汉和东吴三个政权。

2. 三国的领导者:曹魏由曹操建立,其子曹丕继位;蜀汉由刘备建立,其子刘禅继位;东吴由孙权建立,其子孙皓继位。

3. 三国的势力对比:曹魏以中原地区为基地,势力最为强大;蜀汉在西南地区发展壮大;东吴位于江东,具有海上交通优势。

4. 三国的战争:三国之间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战争,如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

其中,赤壁之战是最著名的一次,曹操被蜀军与吴军联合打败。

5. 三国的文化成就:三国时期也出现了一些杰出的文化人物,如曹操、刘备、诸葛亮等。

他们的活动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名篇和典籍。

二、两晋南北朝两晋南北朝是指东晋和西晋、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相继兴衰的历史时期。

以下是有关两晋南北朝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 东晋的建立:西晋在西北地区衰落后,刘裕建立了东晋政权。

东晋的领土主要位于江南地区。

2. 南北分裂:南朝宋、齐、梁、陈等政权相继兴起,形成了南方的世袭制度。

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则统治北方。

3. 南方政权的特点:南朝的政权多以文化发展为主,有较高的文化艺术水平。

南朝宋以文学成就著称,南朝梁注重佛教的发展。

4. 北方政权的特点:北朝的政权多以农耕经济为主,并注重军事力量的发展。

北魏开始推行汉化政策,培养汉族士人。

5. 两晋南北朝的统一:南北朝时期,曾经出现过北魏短暂统一南北的局面。

北周统一了北方,但未能统一南方,南方仍然存在多个政权。

八年级历史笔记(三国两晋南北朝)

八年级历史笔记(三国两晋南北朝)

西晋:(266——316年)
• • • • 1建立者:司马炎 2都:洛阳 3.280年灭吴,实现统一。 4.316年,被匈奴人所灭。
东晋:(317——420年)
• 1建立者:司马睿 • 2都城:建康(今南京)
十六国
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改革:
• 内容:汉化政策——穿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服、改汉 姓、说汉话、用汉制、与汉族通婚。 • 意义:加快了北方民族融合的步伐, 促进了北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新:王莽(9年—— 25年)
东汉:(25年——220年)
• • • • 1建立者:汉光武帝刘秀 2都:洛阳 3“光武中兴” 4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汉末到隋朝统一前,称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以分 裂对峙为主的时期。 2 赤壁之战: 时间地点:208年(东汉末年)、赤壁 交战双方:孙刘联军打败曹操 战役影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三国鼎立局 面形成) 3 三国鼎立:魏、蜀、吴 • 魏:220年,曹丕称帝,都洛阳,统治黄河中上游 • 蜀:221年,刘备称帝,都成都,统治四川一带 • 吴:222年,孙权称王,都建业(今南京),统治长 江中下游地区 1
南北朝(420年——589年)
420年,刘裕建立南朝宋,都建康。
隋朝:(581年——618年)

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五分钟学常识

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五分钟学常识

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五分钟学常识历史-三国两晋南北朝考点-五分钟学常识定期更新公共基础知识各种内容,请关注哦~~~三国两晋南北朝一、三国鼎立1官渡之战之后,曹操陆续统北方。

2赤壁之战,使得三国鼎立格局初步形成。

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在洛阳称帝建魏,此后刘备建蜀汉、孙权建吴,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二、西晋公元266年,司马炎废魏称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公元280年,灭吴,统南北。

公元316年,匈奴与其他民族联合攻陷洛阳,西晋灭亡。

三、东晋公元317年,司욕睿以建康(今南京)为都城,建立东晋。

淝水之战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公元420年,掌握实权的东晋大将刘裕废帝自立,东晋灭亡。

淝水之战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四、南北朝1东晋灭亡之后南方政权更迭频繁,先后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均定都建康,史称南朝。

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先后出现了五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历史上称为北朝,南北长期对峙,合称南北朝。

2北魏孝文帝改革。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1农学北朝农学家贾思勰《齐民要术》。

(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2地理北魏的地理学家郦道元《水经注》。

3书法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

"书圣"《兰亭序》。

4文学陶渊明。

真题演练1(单选)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前秦统治瓦解,北方地区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东晋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的著名战役是()。

C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淝水之战D牧野之战2(单选)我国历史上最突出的一次民族大融合时期是()。

CA春秋时期B战国时期C南北朝时期D元明清时期3(单选)三国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政治家,如曹操孙权等。

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战争是()。

CA淝水之战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D八王之战收集整理资料不易,喜欢的给个赞,十分感谢每天不断整理更新各种学习资料,有考公务员或者事业单位的,请关注我哦~~~。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东汉末年分三国,历史又进入了分裂时期.在整个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时期,那么同学们对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历史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店铺为你提供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三国两晋南北朝历史知识整理一1三国历史事件1.黄巾之乱2.董卓乱政:汉献帝3.挟天子以令诸侯:曹操汉献帝4.官渡之战:曹操胜袁绍统一北方5.赤壁之战:刘备孙权胜曹操6.三国鼎立: 220年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世称蜀;222年孙权在南京称帝,国号吴国。

蔡金龙注:注意三者顺序。

7.魏灭蜀之战:司马昭(钟会邓艾诸葛绪)胜姜维降刘婵8.三分归晋:司马炎称帝晋灭吴之战科技文化1.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2.三曹: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曹丕(《典论》) 曹植(《洛神赋》)3.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4.蔡琰:蔡文姬《胡笳十八拍》5.华佗:外科圣手麻沸散五禽戏2两晋历史事件1.晋统三分:魏灭蜀,晋灭吴2.士族兴起3.贾后乱政:晋惠帝贾南风赵王司马伦专政4.八王之乱5.五胡乱华:匈奴、鲜卑、羯、羌、氐6.五马渡江:司马睿等司马五王南京建立东晋7.世族扰政:王导王与马共天下8.东晋北伐9.淝水之战:谢安胜苻坚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10.朋党之乱:11.刘裕篡晋:东晋灭亡建立南朝宋科技文化1.小说:张华《博物志》、甘宝《搜神记》、葛洪《神仙传》2.史书:陈寿《三国志》、范晔《后汉书》3.诗文:左思《三都赋》、陶渊明《桃花源记》4.民间传说:梁山伯与祝英台(东晋)5.绘画:顾恺之东晋《洛神赋图》画圣飘带精神6.书法:草书(章草):西晋索靖的《月仪帖》;草书(今草):东晋王羲之的《十七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行书:东晋王羲之的《丧乱帖》和《兰亭序》。

7.宗教:南朝梁范缜《神灭论》;东晋慧远是净土宗祖师;法显是中国首位西行求法的僧侣。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点总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知识点总结

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政权更迭总体特征:多个民族政权并立,政权更迭频繁,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

少数民族内迁 背景:气候变化。

定义: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开始不断向内地迁徙;魏晋时期,出现了少数民族内迁的高潮;内迁的民族主要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八王之乱中,内迁少数民族卷入其中,并且主导了局势,导致永嘉之乱。

永嘉之乱后。

士族政治 士族定义: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

魏晋以来,一些声名显赫的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特权,形成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称为士族。

形成原因:历史根源:东汉以来的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经营庄园,渐成割据。

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的统治基础是士族,皇帝依赖于士族的支持。

制度因素:九品中正制是士族制度的政治保障。

特点:政治上世代把持官位,经济上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雄厚的庄园经济。

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

文化上崇尚清谈。

衰落:南北朝时士族门阀已日趋腐朽。

至隋唐,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更趋衰落。

江南开发 原因:①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充足的劳动力。

②自然条件优越。

③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

④统治者的重视。

影响:①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渐缩小,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②促进了少数民族逐步与汉族交融。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①社会矛盾:北魏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面临统治危机。

②有利条件:北魏崛起并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

③个人作用:冯太后和孝文帝深受汉文化的影响。

内容:①前期:建立新制(实行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

②后期:移风易俗(改籍贯、易服饰、讲汉语、改汉姓、定门第、通婚姻)。

性质:少数民族统治者自上而下推行的封建化改革。

意义: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趋势,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打下来基础。

3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

3中国古代史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复习

总特征4点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经 济
江南的开发(原因、表现、影响、启示) 北方农业的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丝织、冶炼、制瓷、造纸)
商业(北方缓慢、南方活跃)
发展的原因(4点)
文 化
表现:科技、宗教、哲学、文学、艺术
【知识点三】经济:社会经济与江南开发
1、南方经济得到发展的原因
(1)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先进技术和先进工具; (2)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融合,战乱少,较稳定; (3)南方一些统治者采取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促进 生产发展; (4)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C、引进农作物新品种并广种 D、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10、这一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劳动人民的南迁 B、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的融合
C、一些统治者采取劝课农桑的政策 D、南方优越的自然 条件 11、从六朝经济开放的史实出发,联系当地实际,说 说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答案:无论是六朝的经济开发,还是当今的改革开放, 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了积极的 推动作用。人口流动和地区交流,带来了先进生产力 和劳动力,促进闭塞、贫困、落后地区的开发;促进 交通道路的畅通;促进新兴城镇的兴起和繁荣。
北方:慷慨激昂,有恋歌,也有牧歌、战歌, 如《敕勒歌》、《木兰辞》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艺术成就
领域 书法 人物 蔡邕 钟繇
王羲之 绘画 顾恺之
代表作 东汉末年著名书法家 隶书转化为楷书
《兰亭序》;书圣 《女史箴图》 《洛神赋图》
曹不兴
石窟艺术
佛像画始祖
云冈石窟(山西大同) 龙门石窟(河南洛阳)
(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 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该时期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两晋南北朝九年级知识点

两晋南北朝九年级知识点

两晋南北朝九年级知识点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从公元265年到589年,共计324年。

这一时期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政治、军事、文化上的变迁,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对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介绍。

1. 独裁统一体制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南北两个政权,南方是东晋,北方为北魏。

这两个政权都采用了独裁统一的体制以实现对全国的政治控制。

统治者通过重视中央集权、推行一系列的改革政策、加强对地方的控制等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2. 文化繁荣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进入了一个相对繁荣的时期。

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文化名人,如司马光、陆机、陆禹等。

他们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厚的学问,为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南方的东晋更是出现了许多文化名士,如陶渊明、谢灵运、庾信等,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人们传诵。

3. 历史文献的保存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文献的保存和研究得到了重视。

特别是东晋时期的历史学家陆游、郭璞等人,他们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陆游的《文选》和郭璞的《历代名臣奏议》被誉为古代历史学的奠基之作,对后世的历史研究影响深远。

4. 佛教的传入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逐渐传入中国,并融入中国文化。

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南北朝时期多次举行佛教大会,佛教的教义逐渐在中国扎根。

此时期出现的佛教文化名人,如僧人法显、道安等,对佛教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 生活习俗的变迁两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社会的变迁,人们的生活习俗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饮食、衣着、游戏等方面也有了新的发展。

同时,南北两地的生活习俗也有所不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风俗文化。

6. 水利工程的发展两晋南北朝时期,水利工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在北方,北魏政权兴修了许多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修建运河、水库、灌溉系统等。

这些工程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也促进了交通运输的发展。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知识点总结归纳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第16课三国鼎立三国鼎立的背景:东汉末年,各地出现许多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彼此长期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一、官渡之战1、背景:东汉末年,北方军阀长期割据混战,社会生产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2、概况:(1)时间:公元200年(2)作战双方:袁绍与曹操(3)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

(4)影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3、曹操统一北方的原因:(1)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侯,处于有利地位。

(2)经济上:实行屯田,恢复农业生产(3)军事上:官渡之战打败曹操二、赤壁之战1、背景: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进一步统一全国。

2、概况:(1)时间:公元208年(2)作战双方:曹操与孙刘联军(3)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大败曹军。

(4)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奠定了基础。

3、曹操失败的原因:(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2)曹操骄傲轻敌;(3)孙刘联军正确的战术。

启示:做人不能骄傲自满,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

(1)曹操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2)他广罗人才,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有利于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为西晋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他的这些做法符合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的潮流。

(3)但他有狡诈、多疑、滥杀无辜的残暴本性。

如:杀华佗、孔融、杨修等,攻打陶謙时,杀男女数万口。

三、三国鼎立的形成1、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1) 220 年,曹丕称帝,定城洛阳,魏国建立;(2) 221 年,刘备称帝,定城成都,蜀国建立;(3)222 年,孙权称王,定城建业(南京),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形成局部性统一,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为西晋大一统创造了条件。

四、三国经济的发展状况: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蜀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西南地区的开发;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从东汉的统一到三国鼎立(分裂)是历史的倒退还是进步?(1)东汉末年,军阀割据,连年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主要讲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

以下是该单元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1.三国鼎立:讲述魏、蜀、吴三国的建立和三国鼎立的局面,重点掌握曹操、
刘备、孙权的功绩和三国之间的战争。

2.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了解两次战役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及结果,分析
曹操失败的原因。

3.北魏孝文帝改革:了解改革的内容和意义,包括均田制、三长制、迁都洛阳
等。

4.民族融合:了解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情况,包括北方民族的迁徙、民族的杂
居和交往等。

5.文化发展:了解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情况,包括书法、绘画、雕塑等艺术形
式的演变和发展。

在掌握这些知识点的基础上,还需对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影响进行理解和分析,以提高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

同时,建议通过阅读相关的历史书籍、观看历史纪录片或影片等方式,加深对这一时期历史的了解和认识。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发展

初中历史重要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经济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经济得以开发的条件、原因、表现、影响
(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具有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2)原因:(①包含自然条件)②从东汉末年开始,许多人为了躲避北方的战乱,迁到江南地区。

西晋后期以来,更多的北方人迁到江南。

北方人的南迁,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那时候,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经过南北方劳动人民的辛勤努力,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3)表现:①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出来,变为良田。

②江南以种植水稻为主,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③小麦的种植,也推广到江南。

④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

福建、广东等地,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

(4)影响: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历史知识点】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口诀

【历史知识点】夏商周秦西东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口诀

【历史知识点】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口诀口诀是夏商周秦西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十国,辽宋夏金元明清。

这是朝代歌,朝代歌主要是方便记忆我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名称的歌谣。

其形式多为简单易记、朗朗上口的儿歌或顺口溜。

历史朝代歌多是配合着“历史朝代年表”一同使用。

朝代歌解读夏朝、商朝、周朝是奴隶制主义国家。

夏朝、商朝是联盟和部落制式的国家,还带有原始社会的色彩。

周朝进入诸王分封制国家。

封建制国家秦朝汉朝(建都长安-史称西汉)新朝汉朝(因为建都东迁至洛阳-史称东汉)三国(魏国-史称曹魏、蜀国-史称蜀汉、吴国-史称东吴或孙吴)晋朝(建都洛阳-史称西晋)、东晋(建都东迁建康-史称东晋)、故将西晋、东晋成为两晋。

南北朝:不是朝代名叫南北、也不是北面的朝代国号为北、南面的朝代为国号南,而是北方和中原自西晋八王之乱之后,一直沦为胡人统治,华族南下偏安南方而形成的南北对峙。

南朝:(宋朝-史称南朝宋或刘宋)、(齐朝-史称南朝齐、萧齐)、(梁朝-史称南朝梁、萧梁)、(陈朝-史称南朝陈)。

北朝:魏国(史称北魏、拓拔魏、北元魏-三字经)、魏国(建都长安-史称西魏)、魏国(建都邺城-史称东魏)、周朝(史称北周、宇文周)、齐朝(史称北齐、高齐)。

隋朝唐朝五代十国:五代(梁朝-史称后梁、唐朝史称-后唐、晋朝-史称后晋、汉朝-史称后汉、周朝-史称后周)、十国:(蜀国-史称前蜀)、(蜀国-史称后蜀)、(吴国-史称南吴、杨吴)、(唐国-史称南唐)、荆南、闽国、吴越、(汉国-史称南汉)、(汉国-史称北汉)、(出国-史称南楚)。

五代十国是指这段时期地域较大、时间较长的王朝、政权。

还有其它更小或更短的割据政权,如赵国、燕国、岐国、晋国、定难、殷国、北平、武平、清源、归义、河西、朔方。

辽朝:契丹人汉化后所建立的以游猎和农耕并重的王朝、国号辽。

金朝:女真人汉化后建立的王朝、国号金。

夏朝:前身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割据势力定难,党项族建立过好为夏的王朝、史称西夏。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从三国时期到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包括各个政权的兴衰、民族交融以及文化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来说,这一单元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
1. 三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如赤壁之战、三国鼎立的形成和演变等。

2.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背景和主要事件,如西晋的统一和分裂、东晋南北朝的政治格局和文化发展等。

3. 民族交融的现象和影响,如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交往和融合,民族文化的发展和交流等。

4. 重要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如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司马懿、淝水之战、祖逖北伐等。

5. 历史上的科技和文化成果,如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佛教的传播和影响、书法和绘画艺术的发展等。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演变和文化发展,理解民族交融的现象和影响,认识历史人物和事件的重要性,以及了解当时的科技和文化成果。

这对于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最新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20课《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重要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
第20 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必背重点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概况
北朝贾思勰撰写的《齐民要术》,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生产技术;主张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还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文学
曹操父子
曹魏
曹操父子的诗刚健雄劲
陶渊明
东晋
田园诗清新自然,朴实恬淡
地位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评价
这部农业科学技术著作,突显了我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科学家祖冲之
简介
祖冲之是南北朝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
成就
①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②他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③他制造出指南车、水碓磨、千里船等
灿烂的文化
类别
人物
朝代Βιβλιοθήκη 成就书法锺繇胡昭
曹魏
锺繇和胡昭兼采汉末众家书法之长,都擅长行、草、隶书;锺繇尤擅楷书,刚柔兼备
王羲之
东晋
被后人誉为“书圣”,代表作是《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北魏
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绘画
顾恺之
东晋
《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雕塑
三国两晋
南北朝
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中考历史 考点系统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课标要求:通过北魏孝文帝改革,初步理解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中 华民族发展的意义。
383 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企图灭亡东晋,统一中国。
概况
晋军在淝水打败前秦军
淝水之
特点 是中国古代又一次__以以少少胜胜多__的著名战役 Nhomakorabea战
淝水之战后,前秦很多快土崩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
影响
混战的状态
北魏建 4 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北魏魏。439 年,北魏统一
锺锺繇 独创楷书书法
(2繇)王羲之:东晋时期书法家,被后人誉称为“ 书 艺术 书法
代表 圣书 ”,其代表作《兰亭集序》被称为“天天下第下一
行一圣行书书”

(3)魏碑:北魏统治者崇尚汉族文化,重视书法艺术,
流传下来的碑刻书体,苍劲厚重,粗犷雄浑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在世界文化艺 书法 地位
课标要求:知道祖冲之的数学成就,初步认识书法艺术。了解北方农业 技术的成熟和农历。
简介
北朝贾思贾思勰勰所著,总结了农、林、牧、副、渔 等方面的生产技术
《齐 地位 我国现存最最早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民要 (1)突显了中国古代科学家以民生为本的务实精神,
农学 术》 影响 反映出当时农业生产技术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2)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
形成 蜀(蜀汉) 221 年 刘备 成都
三 国
吴(孙吴) 229 年 孙权 建业 三国鼎立形势图
鼎 (1)曹魏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
立 统治 (2)孙吴开发江东,发展了海外贸易。230 年,孙权派卫温率领
措施
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 (3)蜀汉在诸葛亮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背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背

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必背一、先秦时期1. 夏商周时期:中国历史的开端,三代的演变,五帝的传说,夏商周的兴衰。

2.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思想流派的兴起。

3. 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全国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

二、秦汉时期1. 秦朝的统治:秦朝法治严明,推行封建制度,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文字等。

2. 汉朝的兴起:刘邦建立汉朝,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3. 西汉时期:刘邦、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等帝王的统治,最盛时期是汉武帝时期。

4. 东汉时期:更始政权、光武中兴,经过董卓、三国分裂,东晋而亡。

5.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时期:曹操、刘备、孙权三分天下,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2. 两晋时期:晋朝的建立和西晋的灭亡,东晋的南迁,北方的五胡乱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局面。

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四、隋唐时期1. 隋朝的统一:隋文帝杨坚推翻北周,建立隋朝,实行集权制度,但统治时间较短。

2. 唐朝的兴盛: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等帝王的统治,杜牧、白居易等文人的活动。

3. 唐朝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五、宋元明清时期1. 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2. 元朝的建立和统治,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由非汉族建立的王朝。

3. 明朝的建立和统治,明成祖朱棣的开拓和发展。

4. 清朝的建立和统治,清初的统一和辽东的防御,康乾盛世与封建专制。

六、近现代史1. 辛亥革命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辛亥革命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和发展。

2.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3.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的建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知识点整理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知识点整理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2024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复习知识点整理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统一和民族交融第16 课三国鼎立一、官渡之战形势:东汉末年,军阀割据,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时间:公元200年,作战双方:袁绍、曹操,结果: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影响:官渡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为曹操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二、赤壁之战形势:曹操基本上统一了北方,想要统一全国;南方刘备、孙权势力有所发展。

时间:公元208年,作战双方:曹操、孙刘联军,结果:孙刘联军以少胜多,影响:赤壁之战是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对当时整个局势有关键性的影响,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三、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魏蜀吴的建立及发展魏国(曹魏)建立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洛阳措施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水利蜀国(蜀汉)建立221年,刘备建立蜀国,定都成都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影响加速了西南地区的开发吴国(孙吴)建立229年,孙权建立吴国,定都建业措施开发江东,造船业发达;230年,孙权派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影响发展了海外贸易;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拓展延伸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及对它的认识(1)原因: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是当时不具备全国统一的经济基础且力量对比条件尚不成熟。

曹、刘、孙三方军事力量相对均衡,任何一方都无法吞并其他两方以实现统一,于是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2)认识:从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

①从政治上看,东汉末年,中央势力衰微,出现了众多割据一方的军阀势力。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结束了军阀割据,形成了魏、蜀、吴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

相对而言,这是一种进步。

②从经济上看,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后,三个相对稳定的政权可以集中精力发展经济,促进了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西晋的建立与统一建立263年,魏灭蜀。

266年,司马炎(晋武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统一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二、八王之乱与西晋灭亡八王之乱背景中央把持政权的世家大族缺少治理国家的才干,生活上以豪华奢侈为荣,追求享乐;晋惠帝昏庸无能地方西晋分封的诸王手握重兵,掌管民事,势力日益强大目的争夺中央政权概况八个宗室亲王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八王之乱”影响(1)给北方社会造成巨大灾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南朝的四个政权依次是宋、齐、梁、陈,都城均在建康。
9、南朝时,扬州、荆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方,涌现了建康、江陵等重要商业城市,番禺成为海外贸易中心,
10、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吴国境内绝大多数山越人从山区迁到平原,和汉族人民一道开发江南。农业有所发展,但仍然比不上北方。主要的少数民族有匈奴、鲜卑、羯、氐、羌
3、三国时,蜀国丞相诸葛亮是著名的政治家。
5、230年,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夷洲和大陆的联系。
6、265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定都洛阳;280年,西晋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的分裂局面;316年,匈奴首领刘渊率兵攻入洛阳,西晋灭亡。
7、公元317年,司马睿建立东晋,定都建康;383年,前秦苻坚率大军南下进攻东晋,在淝水之战中,东晋军队以少胜多,击败前秦军队。
初中必备历史知识点: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
1、曹操以少胜多为其统一北方奠定基础的战役是官渡之战。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在赤壁决战,大败而归,史称赤壁之战,而此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220年,曹丕建立魏国,定都在洛阳;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建国,史称蜀汉;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定都建业。三国鼎立局面形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王朝均建都于洛阳。
13、南朝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最先把圆周率的数值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数的科学家,比欧洲早1100年。他的著作是《缀术》
14、南北朝时期,我国古代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他著有的《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内容最完整的农书。
15、北魏时期,我国古代杰出的地理学家的郦道元,他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是《水经注》。
16、汉字书法从东汉起逐渐成为一种专门艺术:曹魏时钟繇创立了楷书;东晋的王羲之,被尊为“书圣”,他的代表作是《兰亭序》,此书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
17、东晋画家顾恺之的名人有《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
18、石窟艺术是雕塑艺术的杰出代表。南北朝时期石窟艺术中成就最高的是云岗石窟和龙门石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