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发展的出路

合集下载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存在与出路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存在与出路
学 科教 育 法 学 类 溥 士 研 究 生 敦 岢 职 业 教 育
2 0 年 6月 3 O1 O日, 全国人大常委 会通过 了法官法 、 检 察官法修正案 , 规定 国家对初任法官 、 检察官和取得律师资 格实行统一的司法 考试制度 。这一规定要求参加 国家司法 考试必须有本科学 历 , 就是说 只有拿到 本科学历 才可能 也 获得职业准人证 。由于高职 院校 的法律专业绝大部分是二 到三年的学制 , 学生毕业后只能拿到大专文凭 , 给就业带来 很大 的影响。一时间出现了取 消高职 院校的法律专业 的呼 声, 高等职业 院校 的法律专业何去何从 , 面临严 峻考验 。 目前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现状可 以概括为以下几个 方 面 :、 1 人数庞大 , 就业率 低。截止到 2 0 0 5年 1 , 国高 2月 我 职院校达 1o 2 o多所 , 在校生 达 79万人 , 8 还有部分 普通 本 科设 立的高职学院 。高等 职业院校 的数量 、 招生 数和毕 业 数都 占普通高校 的 6 % 以上 , O 而法科 毕 业生增 长率 更高 。 我 国从 2o O 2年 开 始 实 行 全 国 统 一 司 法 考 试 制 度 , 高 了 法 提 官、 检察官 、 师职业 门槛 。学 生 毕业 后无 法 直接 从事 法 律 官、 检察官 、 律师等职业 。国家统一 司法考试 后 , 法学 专业 毕业生的就业率平均 只在 5 %左右 , 0 远远 低于普通 高等学 校毕业生约 8 %的平均就业率 。L 、 4 l 受重视程度不够 。原 J 2 因主要有 : 由于就业 门槛 高 , 就业 率较低 , 学校 面临就 业排 名 压 力 ; 职 院 校 偏 理 工 科 , 科 只 处 于 陪 衬 地 位 ; 场 化 高 文 市 程 度 低 , 求 少 , 实 习 、 训 等 方 面 , 仅 无 收 益 , 至 需 需 在 实 不 甚 要 补 贴 相 关 费 用 。3 办 学 定 位 不 准 , 学 观 点 落 后 。 高 职 、 教 法学教育培养的应 当是适应市场所需 的高等专业技术应 用 性人才 。受传统教学观念 的影 响 , 现行高 职法学教 育缺 乏 市 场 观 念 和 竞 争 意 识 , 视 法 律 职 业 的 特 殊 性 , 于 注重 学 忽 过 科 知识 的完整 性 和系统 性。这种 重道 轻 器 、 重理 论 、 实 轻 践, 以学科为本位的传统教 育观念不 仅在 实践 中造成 了较 大的资源浪费, 而且 与法学 高职教育 人才 培养模式 的要求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教育在高职领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而传统的法律教育模式在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上存在一些不足,使得许多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一定的适应难题。

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对高质量法律人才的需求,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法律教育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从而,探讨如何结合职业导向理念,优化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竞争力,成为当前法律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职业能力导向的概念和特点、高职法律教育的现状分析以及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策略与措施等方面的探讨,旨在为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1.2 目的和意义高职法律教育是培养法律专业人才的关键阶段,而职业能力导向则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培养的重要理念。

本文旨在通过对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法律专业人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

具体目的包括:一是探讨职业能力导向对高职法律教育的指导作用,分析其在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方面的重要意义;二是分析当前高职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寻找解决之道;三是提出相应的策略和措施,为高职法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有助于为高职法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指导,促进法律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

也有助于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增强高职法律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服务能力,更好地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需要。

2. 正文2.1 职业能力导向的概念和特点职业能力导向是指以培养学生适应社会职业发展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为目标,通过设计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实践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和专业素养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职业能力导向着重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强调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旨在使学生在就业岗位上具备所需的能力和素质,增强其职业竞争力。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法律教育也在不断地拓展和完善,尤其是对于高职法律教育,更需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本文将围绕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进行探讨。

一、职业能力导向对高职法律教育的重要性职业能力导向是指根据职业特点和需求,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职业发展为目标,按照职业标准和职业需求,从学生未来从事的职业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职业能力指导和培养。

在当今社会,法律行业对从业者的要求日益增加,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更需要具备出色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

高职法律教育必须更加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胜任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素养。

二、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法律教育目标定位在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法律教育中,教育的目标定位是至关重要的。

高职法律教育需要通过培养实用性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和扩展职业视野,使学生具备适应职业发展的能力。

具体而言,高职法律教育的目标定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培养实用性技能:高职法律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操作技能为重点,例如法律文书写作、法律案例分析、法律实务操作等。

这些实用性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从业发展至关重要,能够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岗位。

2.提高实践能力:高职法律教育必须注重实践教学,通过模拟案例、庭审辩论、实习实训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法律实践能力。

只有在实际操作中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因此注重实践教学是非常必要的。

3.扩展职业视野:高职法律教育也应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职业发展视野,让他们了解法律职业的多样性和发展前景,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发展目标。

通过以上目标定位,高职法律教育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能力导向的需求,为学生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施职业能力导向的教学模式在高职法律教育中,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实施对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高职法律教育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教学模式:1.案例教学法:通过真实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法律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法律专业的需求也在逐步增加,高职法律教育也成为越来越多学生就读的一个热门领域。

为了应对这种趋势,高职法律教育需要基于职业能力导向,探索出适合本行业发展的道路。

首先,高职法律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

学生的职业能力是他们未来在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因此,高职法律教育应该通过相关课程、实践训练和兼职实习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与养成优秀的职业道德素养。

同时,教育机构也需要与实际的职场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参与真实实践,促进职业能力水平的全面提升。

其次,高职法律教育需要加强与职业领域内相关产业的互动。

职业导向的教育模式需要建立在产业实践的基础上,因此,高职法律教育应该加强与相关领域产业的联系,了解其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教育内容和课程设置,保证学生的职业能力能够贴合实际需求。

第三,高职法律教育需要强化学生的“能力取向”,避免重视知识而忽略能力。

高职法律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法律相关技能的人才,因此,学生的职业能力重要性不亚于专业知识。

这就需要高职法律教育提出更为明确的职业目标,引导学生以能力为导向,注重能力的提高,真正做到知识与能力的统一。

最后,高职法律教育应该加强教育评估等反馈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职业导向的教育模式要注重反馈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方向。

高职法律教育应该制定合理的评估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进行全面的评价,并将评价结果用于完善教育内容和课程安排,从而不断推动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

总之,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高职法律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增强行业吸纳人才的能力,进而推动整个法律领域的发展,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现实语境下高职法学教育的定位及其出路

现实语境下高职法学教育的定位及其出路

现实语境下高职法学教育的定位及其出路高职法学教育虽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仍然面临着发展中的重重困境。

造成高职法学教育困境的原因虽多,但根源可归因于法律辅助职业市场不成熟。

因此,制定法律辅助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促使法律职业的细化分工、探索新型法律辅助职业的职业化路径,应成为现实语境下高职法学教育的出路所在。

标签:高职法学教育;法律辅助职业;法律辅助职业市场随着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狭义的法律职业从业人员需求数渐趋饱和,现行的高职法学教育(模式)与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日益凸显。

高职法学教育还有无存在的必要?如果有,其出路又在何方?一、高职法学教育取消论的理由及其反驳随着社会对法律人才需求的变化,取消高职(本科以下)法学教育已成为教育界一种较为流行的看法,其理由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1)现在从事法律相关职业(即使是企业)都要求有本科以上学历并通过司法考试,大专法学教育已经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

[1](2)法律职业要求从业者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专科法学教育大多招收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高中毕业生,要在三年时间里将他们培养成合格的法律职业人才,是不可能的。

[2](3)高等职业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法律应用型高级职业技术人才,而当下的法学高职教育不能满足这种要求。

[3](4)从世界范围看,除了美国以外,几乎所有法律教育的起点都是本科生。

[4]上述高职取消论的理由看似具有说服力,但在我们看来,其实并不成立,这是因为(1)法律职业有广义与狭义之分,高职法学教育培养的的人才虽不能满足狭义法律职业的有要求,但可以满足广义法律职业的要求。

(2)人类个体所具有的职能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通过学习、培养和教育,主要能力为抽象思维者可以成为研究型、设计型的专家,而主要能力为形象思维者则可以成为技术型、技能型的专家。

经过三年时间的培养,基础较弱的高职生虽然不能成为擅长抽闲思维能力的研究型、设计型专家,但成为擅长形象思维能力的技术型、技能型专家可能性是存在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日益重要。

高职法律教育是培养具有一定法律基础知识和能力,具备法律服务能力的行业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

因此,职业能力的导向是高职法律教育的核心需求之一。

本文将从职业能力导向的角度探讨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一、职业规划与能力导向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在职业发展方面做出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以达到自身职业价值实现和满足个人职业发展的需要。

职业规划需要考虑个人的兴趣、专业能力、职业追求以及实际情况等多方面因素。

能力导向则是指将职业规划和个人能力相结合,以优化自身职业发展为核心,引领学生发掘和掌握自身的职业能力,并将其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高职法律教育需要注重能力导向,以适应市场需求并提高学生竞争力。

高职法律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并从行业需求角度出发,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分析和研究。

学生所需的职业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法律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系统的掌握法律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法律哲学、法律史、法律逻辑、法律伦理等方面。

2、法律实务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处理各种法律事务的实际经验和能力,在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能力。

3、法律信息素养。

学生需要具备收集、处理、利用法律信息的能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法律服务。

4、法律沟通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与客户沟通、协商及谈判的能力,获取客户信息并提供有效的服务。

5、法律研究能力。

学生需要具备独立探索和研究法律问题的能力,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法律服务。

高职法律教育需要从能力导向的角度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培养方式,以帮助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提高职业能力。

以下是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1、优化课程设置高职法律教育应该优化课程设置,建立学校、社会实践基地合作,开通多种应用实践课程,加强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比如模拟法庭、律师实习、法律咨询等。

2、强化实践教育高职法律教育的实践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如加强律师实习、法律援助和法律咨询等实践环节,并在实践中贯穿职业能力的培养。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探析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探析

法学专业学生职业发展路径探析在当今社会,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各种职业发展路径的选择。

对于这些学生来说,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道路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析法学专业学生的职业发展路径,并提供一些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未来。

一、司法考试和律师行业司法考试是大多数法学专业学生的首选职业发展路径之一。

通过参加司法考试并取得合格成绩,学生可以获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位的资格。

其中,成为律师是最为常见和广泛的选择之一。

作为律师,他们可以代理各类案件,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咨询和辩护服务。

这一职业道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出色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杰出的辩证和思维能力。

二、政府机构和公务员行业法学专业学生还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构从事行政和公务员工作。

政府机构是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方向之一,尤其是与法律相关的政府部门。

在这些机构中,他们可以参与立法、政策制定和法规解释等工作,对法律进行研究和评估,并提供法律咨询和指导。

公务员行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优秀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及出色的公务员素质。

三、企事业单位和公司法务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司法务部门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

这些单位和部门需要法学专业的人才来处理日常的法律事务,包括合同起草、法律咨询、纠纷解决等工作。

在这些职位上,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较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非营利组织和NGO非营利组织和非政府组织(NGO)也是法学专业学生就业的可行之路。

这些组织通常从事公共事务、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等领域的工作。

法学专业学生可以在这些组织中从事法律研究、维权和法律援助等工作。

这一职业道路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较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责任感。

五、教育和研究领域法学专业学生还可以选择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

他们可以选择进入高校从事法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培养更多的法学专业人才,并为社会和国家的法制建设做出贡献。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律环境的变化,高职法律教育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适应职业能力导向的时代要求,在发展高职法律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根据职业能力导向的原则和要求,制定合理的发展路径。

高职法律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在具体职业岗位上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

高职法律教育应该根据法律行业的需求,培养学生的法律职业素养和法律实务能力。

可以设立实践课程和实习岗位,让学生在真实的法律实践中学习和锻炼。

要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帮助他们了解职业发展路径、了解行业要求,为他们的职业成长提供指导和支持。

高职法律教育要注重与行业企业合作。

行业企业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要实践场所,只有与他们深度合作,才能真正了解行业的需求和要求。

可以与律师事务所、法律咨询机构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开展实践教学、提供职业培训等。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还可以增加学生就业的机会和竞争力。

高职法律教育还应加强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

在法律领域,实践经验和案例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知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可以开设案例分析课程,让学生通过分析真实案例来掌握法律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以组织模拟庭审、法律实验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高职法律教育还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高职法律教育的核心力量,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师,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可以通过引进高水平的专业人才、加强教师培训和研修,来提升师资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还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

基于职业能力导向分析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路径,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与行业企业合作,加强实践教学和案例分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只有通过这些努力,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职业能力导向的要求,为高职法律教育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方向在当今社会,法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律职业教育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法律专业人才,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法律职业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当前,我国的法律职业教育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教育内容与实践需求存在脱节。

部分法律职业教育课程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法律条文和理论,在实际工作中难以迅速有效地运用。

其次,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缺乏互动性和创新性。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得不到充分发挥,难以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再者,师资队伍的实践经验不足。

一些教师虽然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但缺乏法律实务经验,难以将真实的案例和实践经验融入教学中,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二、法律职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方面,改革是适应法治社会发展的需要。

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法律知识,更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另一方面,改革有助于提高法律人才的就业竞争力。

在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具备实践经验和综合能力的法律人才更受欢迎。

通过改革,能够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提高就业质量。

三、法律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一)优化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应更加注重实践导向,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例如,开设模拟法庭、法律诊所等课程,让学生在模拟的法律场景中锻炼实践能力。

同时,应加强与法律实务部门的合作,邀请资深法律工作者参与课程设计,使课程内容更加贴近实际工作。

(二)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项目驱动法等。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小组讨论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项目驱动法则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出路探寻

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与出路探寻

常搞 , 但往往是 教师完全放手 给学生 , 缺乏跟 进指导 , 效 果不理 想; 虽 然建 立了校外 实习基地 , 但 由于实 习成 本较高 、 实习基 地 不愿接纳学生 , 学生 到 了实 习单 位草 草 了事。同 时, 大 家普遍
都能认识到实践教学 的重要性 , 但缺乏 对实践教学 方法 的研 究 和总结 , 并 没有真正形成 一套成熟 的实践教学体 系。 ( 三) 由于政 策限制 等原 因 , “ 双 师型 ” 师资 队伍职 业 素质
陷入 了两 难 境 地 : 重视理论教学 , 有 助于提升学生 学历 , 帮 助 学 生就 业 , 但这无 异 于沿袭 了法律本 科 的教 学思路 , 偏 离 了高 职
律专业教育与法律职 业教育相 统一 , 教 学模式 、 方法 、 手段等 方 面要与培养 目标相一致 。要做到这点 , 就要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 第一 , 转 变思想 , 准确 定位 培养 目标 , 处理好理 论教 学和 实

就要 注重 对学 生实践 技能 的培养 , 使学 生掌握 书记员 、 助 理性 工作 人员等必须具备 的基本技 能 , 从而 在毕业后 能尽快适 应这 些岗位。 高职 法 学 教 育 目前 出现 的 问题

部分原 因是教 师疲 于教学 和科研 , 没有 时间和精力投 身实践
岗位。 另外 , 我 国很大一 部分 高职 院校 是 民办 高职 , 而司法行 政 做 到“ 够 用” 即可, 这 样 符合 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 , 却难 以满足 就业需求 和学生 的可 持
根据教育部教高 [ 2 0 0 6] 1 6号文 件对 高职 教育 的定 位 , 高 职法律专业应 培养服 务 于一 线 的应用 型人 才。彻底 改变重 理 论、 轻实践的学科教育模式 , 以素质教育 为基础 , 加强学生 思想 道 德教育 、 理 论知识 教育和法 律应用 能力 的培养 , 强调理 论与 实 际相结合 。 目前 , 我们普遍认识到 高职教育应注 重对学生 实践 能力 的 培 养。但是在注重实践教学的 同时 , 我们 又很容易走 向另一个 极端, 过分淡 化 理论 教学 , 以至 于 忽视 基 础理 论 知识 的传 授 。 高职法律专业学生将来工作所 面向的对象是人 , 即用法律知识 服务 、 调整人 与人 之间的关 系——社会关 系。社会关 系纷 繁芜 杂, 所 以要求 高职 法 律专 业学 生 必须 具 有 充分理 论 知识 去应 对 。离开 了知识 , 能力就成 了无水之 源、 无 本之木 。相 反 , 有 了

浅析高职法学教育发展方向及路径

浅析高职法学教育发展方向及路径

浅析高职法学教育发展方向及路径高职法学教育是我国法学教育体系中的后起之秀,经过十几年的成长,有了长足的进步。

伴随着发展也出现了许多关于其发展方向及方法的问题。

本文详尽地分析了我国高职法学教育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对可行的解决方法和路径进行了探索。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日益加深,高校经历了几轮大规模的扩招,在校人数持续增长,社会适龄生源逐年减少,就业形式愈发地不容乐观。

随着国家法治建设的推进,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层次不断提高,法律类高职毕业生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中受到了较大的排斥和冲击,这给我国法律类高职院校的生存与发展带来了十分严峻的困难与挑战。

如何面对挑战,渡过难关,成为了高职法律院校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一、高职法学教育的现状(一)市场需求不够明确高职教育得益于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进,近年来发展十分迅猛。

许多中等学校在升为高职院校后,也增设了法学专业。

但由于其对法律专业人才市场的环境和需求的了解和掌握尚不成熟,便形成很大的盲目性。

这种盲目性导致了在增加生源、扩大规模的同时,教学质量反而下降,就业形式堪忧。

故此,学院在设置专业时,必须考虑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平衡,只有合理地设置专业,才能提高办学质量和经济效益,从而将学生、学校和社会三者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上世纪90年代起,由于高等院校的持续扩招及适龄生源的递减,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开始面临生源危机。

许多院校为了完成招生计划,不得已在招考录取中不断降低学生的录取分数线。

这种行为虽然满足了生源数量的要求,但却使得生源质量在持续下降。

这种相对门槛较低的生源准入在很大程度上拉低了法学教育的成效。

因为法律职业其特殊性,要求从业人员必须具有对法律不渝的信念、成熟的心智、完备的法学理论案例教学法在中职《经济法》课程中应用的具体“假论文”背后有什么真问题(共3篇)浅论学习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培养浅谈和谐文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脉络探析经济学信息范式理论的基本假设与辨析怎样写研究性论文撰写方法(共3篇)运用政治理论指导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关于区分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意义试析受教育权理论发展综述独立学院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等特质。

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路径

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路径

高职院校法律类毕业生就业困境原因及路径一、法律专业知识和能力不足。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课程设置短,不能覆盖整个法律职业所需的知识内容,导致毕业生在实践中求职遇到了很多问题。

例如,毕业生面对企业用人单位、律师事务所等职业环境时,往往无从下手,难以掌握企业用人单位的招聘需求和律师事务所的工作规律,从而影响其职业生涯。

二、实习经验不足。

在高职院校学习法律专业时,很难获得实习机会,使学生不具备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

因此,毕业生在求职时遭遇到缺乏实际经验的困境,难以满足用人单位的招聘要求,从而陷入就业危机中。

三、职业定位不清。

随着法律行业的发展,职业岗位越来越多样化,但高职院校的教育体系不够灵活,往往是过于一概而论,未能为毕业生明确职业定位,从而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明确的职业目标和方向。

四、就业环境复杂。

当前,法律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求职难度也越来越大。

一些毕业生成为了用人单位选择就业机会的最后选择,因为他们不能够满足招聘单位的要求,不能与其他具备更多资历的人竞争上岗。

针对以上问题,毕业生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就业困境:一、提升自身法律知识和能力。

学生毕业后应继续深入学习法律领域内已知的知识点,增强自身的权威性、专业性和可行性。

同时,要了解职业需求,提前进行职业规划,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目标,并通过不断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二、加强职业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能力。

毕业生应尽早开始实习或工作,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实践经验,扩展自己的职业技能。

在实践中,毕业生还应提高与人交往、沟通和协作的能力,迅速适应新工作环境。

三、积极拓展人脉圈,建立良好的交往关系。

毕业生需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职业交际活动、行业会议、论坛等,增加自己的人脉圈体质。

在这些活动中,毕业生应尽量结交更多的行业人士,了解行业趋势、术语和规则,以及汇集各种资源。

四、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己的优势。

毕业生在寻找就业机会时,应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实际条件和优劣,选出适合自己的岗位,成功入职。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

法学教育的困境与出路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人才的基础,也是国家法治建设的重要保障。

在新时代,法学教育面临着许多困境,如教学质量下降、课程体系不合理、教育方式单一等。

本文将就这些困境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出路。

一、教学质量下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法学教育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也在不断更新。

但由于一些院校法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不足,新老教师交替不平衡,教学质量日益下降。

为此,必须加强专业教师培训和交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

二、课程体系不合理在现实生活中,法学教育的课程设置缺少与时俱进和全面合理性。

有些院校注重基础理论课程,而忽视了实务教学;有些院校缺乏深入的课程设置,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应该在法学教育中,注重实务教学、将课程体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实用性。

三、教育方式单一传统的法学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缺少与社会实际相结合的实践教学。

实际上,模拟法庭、律师实习等实践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

因此,应该在法学教育中加强实践教学的研究和实施,提高教育质量。

四、学生素养不足学生的阅读、写作、研究等能力和素养是衡量法学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

但现实中,一些学生的素养和能力不足,很难适应现代法律工作的要求。

教育界应该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实现法治中国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综上所述,法学教育的困境是明显的,但并非无解。

需要政府、院校、社会三方共同努力,推进法学教育的优化和完善。

因此,应该加强法学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素养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推动法治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法学教育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近年来,法学教育在中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各大高校纷纷开设法学专业,培养大量的法学人才。

然而,与此同时,法学教育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法学教育的现状,分析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法学教育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

传统的法学教育大多注重理论的传授和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其次,师资队伍建设不足。

一些高校法学教师水平不高,法学实践经验不足。

此外,法学教育与社会的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

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存在较大差距,这也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未来法学教育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

首先,应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可以通过开设实践课程、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学校可以引进优秀的法学专业人才,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此外,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设置案例分析、模拟庭审等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最后,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与法律实务相关的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未来法学教育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首先,随着我国全面依法治国的进程不断推进,对法学人才的需求将越来越大。

这要求法学教育要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培养具有较高法律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人才。

其次,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教育也将变得越来越重要。

法学教育需要开设相关的课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学教育也需要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手段,拓展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总之,法学教育作为培养法律人才的重要途径,其发展必须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未来法学教育需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制建设的完善,法学教育也需要与时俱进,适应新形势下的需求,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法学专业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备受关注。

法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法律理论和法律实践技能,为自身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本文将探讨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以及发展趋势,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法学专业的学生更好地规划未来。

一、就业前景法学专业的学生拥有广泛的就业选择。

首先,他们可以选择进入政府机构或司法系统工作,如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

在这些职位上,他们可以以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角色参与司法实践,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其次,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进入企业和公司从事法律事务工作。

随着社会的发展,企业法律事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法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担任法务经理、法律顾问等职位,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风险管理。

此外,法学专业的学生还可以选择进入教育界或研究机构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

他们可以在高校担任法学教职,培养和指导更多的法学人才。

同时,他们可以参与法律研究,为法律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二、发展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变革的不断推进,法学专业的就业市场也在不断演变。

以下是法学专业就业的一些发展趋势:1. 专业交叉:随着社会问题的复杂化,法学专业与其他专业的交叉日益增加。

例如,知识产权法、环境法等领域需要掌握相关科学知识。

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专业综合能力。

2. 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使得国际法的需求日益增加。

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了解国际法和国际贸易法等国际规则,以适应全球化的就业环境。

3. 创新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法学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与法律相关的创新技术,如网络法律、电子商务等。

这将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数字化时代的职业发展。

4. 法律服务外包:随着经济的发展,法律服务外包成为一种趋势。

一些企业和机构选择将法律事务外包给专业律师事务所。

而这对于有一定经验和专业背景的法学专业人才来说,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就业建议对于法学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就业前景和发展趋势做出合理的规划。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

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法治建设的推进,法学专业越来越受到重视。

法学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选择从事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务经理、公务员等各种职业,就业前景广阔。

本文将就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与发展趋势进行论述。

一、法学专业的就业前景1. 法律行业的需求法律行业是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法律服务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律师、法官、检察官等职业的岗位相对较稳定,需要大量的法学专业人才来填补空缺。

此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公司法律事务的日益繁琐也给法学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机会。

2. 政府部门的需求法学专业的学生毕业后还可以选择在政府部门工作,如司法部门、公安、国土资源等。

政府相关职位需要专业的法律知识支持,因此法学专业毕业生在政府部门中有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和发展机会。

3. 公司法务的需求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公司内部法务部门的岗位需求也逐渐增加。

法学专业毕业生在公司法务部门可以从事合同审查、法律咨询、纠纷解决等工作,为企业提供法律保障。

二、法学专业的发展趋势1. 法学实务的重视传统的法学教育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法学专业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现在,对于法学专业的毕业生更加重视实务操作的能力,如案例分析、法律实践能力等。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实际案例的分析与应用,增加实际操作的机会。

2. 法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法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与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法学专业也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合作与融合。

例如,法学专业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产生了法律智能化的新方向,为法学专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3. 法学人才的国际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法学人才的国际化需求也越来越大。

了解国际法律制度、具备跨国案件处理能力的法学人才将受到更多的重视。

因此,法学专业的学生应注重英语等外语的学习,提高留学和国际交流的能力。

对高职法律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对高职法律教育的反思与展望

对高职法律教育的反思与展望在当今社会,法律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高职法律教育作为培养法律实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深入反思,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展望。

高职法律教育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它为社会输送了大量具备一定法律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人才,满足了部分基层法律岗位的需求。

许多高职法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在法律咨询、法律援助、社区调解等领域发挥作用,为社会的法治建设贡献了力量。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高职法律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不合理之处。

一些高职法律专业的课程内容过于理论化,与实际工作的联系不够紧密。

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这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无法快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其次,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部分高职法律教师缺乏实践经验,教学方法单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而且,由于师资队伍的不稳定,也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升。

再者,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在一些高职法律教育中,实践教学的时间和资源投入不足。

实习基地建设不完善,学生缺乏真正的实践机会,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此外,教材的选用也存在问题。

部分教材内容陈旧,不能及时反映法律法规的更新和司法实践的变化,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对高职法律教育进行深入的反思。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而高职法律教育应当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

课程设置应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

学校应当鼓励教师参与法律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教学水平。

同时,可以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传授实际工作中的经验和技巧。

加大实践教学资源的投入至关重要。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进路与出路

高职院校法律专业的进路与出路
面临 严 峻 考 验 。

性, 过于注重学科 知识 的完 整性 和系统性 。这种重 道轻器 , 重理论 、 轻实践 , 以学科 为本位 的传 统教育 观念不 仅在实 践 中造成 了较大 的资源浪费 , 而且 与法学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
式 的要 求 背 道 而 驰 。
二、 高职 院校法律 专 业的进 路
20 0 1年 6月 , 全国人 大常委会通 过 了法 官法 、 检察官法 修正案 , 规定 国家对初 任法官 、 检察官 和取得律 师资格 实行 统一 的司法考试 制度。这一规 定要求参 加 国家 司法考 试必 须有本科学历 , 也就是说只有拿到本科学历才可能获得职业 准入证。由于高职 院校 的法律专 业绝大部 分是两 到三 年的 学制 , 学生毕业后只能拿到 大专文凭 , 给就 业带来 很大 的影 响。一时 间出现 了取消高职院校的法律专业的呼声 , 些学 有 校也 缺少 了办学热情 , 高等 职业院校 的法律专 业何 去何从 ,
元 收益 , 至 需 要 补 贴 相 关 费 用 。三 是 办 学 定 位 不 准 , 学 甚 教
官、 公证人等 。第三类 : 附属 于上述 职业 的辅助人 员。如法
庭 书记 员 、 法警 、 行政 司法官等 。 若从 资格上看 : 教师是高学历 , 如美 国的法律科学博 士 、 其他 国家 的法学硕 士等。律师也 是高学 历高学 位。一般 情 况下是法学士 , 国是 J 美 D博 士。英 国的事 务律师 学历要 求 不高 , 有半 数不是法 学院毕业 生 , 要求相 当长 的和严格 的 但 岗位教育培训和实习 。法官是 比律师高一个层次的职业 , 大 部分法官是从从业 多年的律师中遴选产生 , 少部分从 有法学 教授 、 副教授资格的人 中产生 。当然非职业 法 官, 如选举 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发展的出路
[摘要]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是高等法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社会提供了大批合格的法律人才,但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其生存和发展面临困境,要改变这种状况,唯一的出路就是改变培养目标,深化教学改革,以适应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培养目标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用法律手段解决。

法学教育不仅要为国家提供更多高层次、高素质的法律人才,还要为社会提供各种应用型人才,因此,必须重视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大胆实行改革,以促进其发展。

一、高职高专法学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与我国司法体制将会出现脱轨的趋势
由于司法考试的改革,今后能参加司法考试资格的考生必须具有本科学历,这样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毕业生就被排除在司法考试的门槛外,要改变这种劣势,高职高专法学生必须要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学历,其实现途径主要通过“专升本”教育和自学考试,而这两者的难度让许多学生遥不可及,因此也大大降低了他们与本科院校生的竞争力。

(二)高职高专法学教育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由于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的设置缺乏实践性和应用性,教学方法陈旧,实训的条件差、高水平的“双师型”师资短缺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所培养的人才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实习实训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但是目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

此外,高职高专教育需要的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数量还很少。

而无论是实训基地的建设,还是师资培训都需要大笔资金的投入,学校往往缺乏这样的财力来支持。

(三)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体制改革等原因,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

加上一些用人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双学位、硕士生和博士生成为用人单位首选,这样高职高专生难免受到冷遇,再加上一些高职院校在办学机制上缺乏长期规划,专业设置、招生数量缺乏科学预测,人才重复培养较多,基于以上因素,高职高专法学教育毕业生在就业时困难重重,压力大。

二、树立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新的培养目标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因此,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应是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应用型的法学专门人才为目标。

培养模式应具有以下特征。

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法学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法律基础理论知识适度、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
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以能力为主,围绕着法律职业岗位,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使学生熟悉常用法律法规,并能熟练地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各种纠纷,能够撰写各种法律文书,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为此,要求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

三、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教学改革措施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是中心,教学改革是核心,提高质量是永恒的主题。

因此,要想培养出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有竞争力、创造力的应用法律人才,必须着手进行教学改革,而改革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设置
由于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在培养上的特殊性,因此,其课程的设置必须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应社会对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鉴于此,首先,课程的设置分为基础理论、专业技术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同时应考虑人文知识,以支持个人融入社会和发展的空间。

其次,在教学计划中参照国家司法考试所涉及的14门课程,作为教学计划的基础与核心。

同时考虑到有部分同学对学历的追求,可将部分自考课程列入辅修课程。

最后,课程内容与市场经济接轨,强调民商法、经济法等课程设置中的比重。

同时为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增开司法实务、法律工作技能训练等课程,并加大实践教学学时。

(二)改革传统的教学形式,强调实践教学方法
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存在课堂教学与法律实务相脱节的现象,这样很难达到高职高专法学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有必要引进美国的诊所式法律教育模式。

诊所式法律教育是仿效医学院学生在诊所实习的形式,设立法律诊所,使学生在接触真实当事人和处理真实案件的过程中学习、运用法律的教学训练,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从事法律工作必备的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学会怎样从实践中学
习法律知识、办案经验和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

目前已在我国部分高校应用,效果不错。

诊所式法律教学的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诸多教学法中运用最广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案件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思考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对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帮助学生理解教学中出现的两难问题,大大地缩短了教学与实际生活的差距,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中心问题,交流意见、互相探讨、弄清问题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争辩,达到培养学生思考和批判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这种方法可运用在课堂教学和课外辅导中。

3.角色模拟教学法
角色模拟教学法是通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充当或扮演某当事人来体会社会角色的心理,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加强其内心体验的过程教学法。

通过模拟训练,把学生带入一个虚拟的情景中,特意制造多种复杂疑难的情节,让学生去克服困难、矛盾和冲突,单独去处理、解决矛盾,培养学生应对突发事件和解决疑难复杂问题的能力。

4.单独指导教学法
单独指导教学法是由具有办案经验丰富的老师对具体案件采用一对一的单独指导方式,使学生直接接触真实的当事人和案例,直面各种社会冲突和纠纷,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运用。

老师在指导学生办案的过程中,师生成为平等的讨论者和分析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和责任者。

通过这种指导方式,使学生得到更多的具体关注和实际指导,不仅利于因材施教,还可使学生增强责任感和社会正义感以及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

(三)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实践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教师队伍的数量足、质量高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关键。

但长期以来,我国高校从事法学教育的教师,其精力主要在理论研究中,本身参与法律实务的机会较少,获取的法律实务知识有限,因此,学校要重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时,也可到法律实务部门聘请一些教师,这些特聘教师主要由实践岗位的专家、能手构成,其主体主要是知名的法官、检察官、律师等。

此外,学校还可到校外建立起固定或相对稳定的法律实践和见习基地。

(四)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建立实训教学基地
要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实训教学基地,帮助学生完成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的任务,并逐步发展为培养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的重要基地、实训基地,包括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

校内的模拟法庭、法律援助中心等可以作为校内实训基地,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系统、模拟实际岗位群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有以培养学生的法律专业技能、语言技能、社交技能等,以达到教学的需要。

而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可与教师实践基地、学生实习基地、毕业生基地之中进行考虑,有以作为训练学生职业养成的场所。

(五)重视德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确定一批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基地,选聘一批优秀法官、警官、律师作为德育辅导员。

加强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

要发挥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尽管我国的高职高专法学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但是也展示出其极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只要我们抓住机遇,深化改革,不断努力,我坚信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高职高专法学教育必将出现勃勃生机。

参考文献:
[1]关迎霞,论高职高专诊所式法律教育教学模式的构建,《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谭建淋,高职高专法学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5月第3期。

[3]张莹,浅议高职法学教育的创新,《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6年第2期。

[4]马品懿,王政,朴光洙,论高职高专法学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建设,《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第8期。

[5]谭建淋,高职高专应用型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6月第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