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第一套试题(解析版)
2018高考语文(新课标)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学案1整体阅读指导Word版含答
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
[考纲要求]
《考试大纲》对“古诗文阅读”考试内容所作的规定中,“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主要针对古代诗歌鉴赏: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卷分析]
[备考指导]
1.近几年全国新课标卷在诗歌命题上呈现出以下特点:从体裁来看,以诗、词为主;从题材上看,涉及山水田园、托物咏怀、咏史怀古等;从作品的时代来看,以唐宋时期的作品为主;从题型来看,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一般设两道题,赋分一直是11分;从考查角度来看,涉及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试题较多,对鉴赏形象、语言和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考查,通常融入到对鉴赏表达技巧和评价思想内容的考查之中。另外,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Ⅲ、2015年全国新课标卷Ⅰ、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出现比较鉴赏的题型,值得关注,备考中应作相应的训练。
2.复习备考应遵循诗歌阅读的规律,注重鉴赏与审美能力的培养,在理解的基础上,针对不同题型进行有效训练。第一,理清诗歌思路,读懂诗歌内容。诗歌语言以简约取胜,跳跃性强,想象空间大,隐含意义多。若想了解古人写诗的语言习惯,首先须读懂字面意思,然后借助题目、注释和作者的遭遇,展开想象,准确体会诗歌意境并理解情感主旨。第二,梳理近年的高考真题,有针对性地分考点逐点突破。
3.据2017《考试说明》,诗歌鉴赏题的题型,由原来的两道简答题变更为一道多项选择题和一道简答题。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
古代诗歌包括诗、词、曲。
1.古体诗
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皆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究对仗、平仄,没有字数、句数的限制,押韵较自由。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大纲汇总(完整版)
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大纲汇总(完整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以下简称“高考”)是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和计划,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规范性文件和标准,是考试评价、复习备考的依据。《考试大纲》明确了高考的性质和功能,规定了考试内容与形式,对实施高考内容改革、规范高考命题具有重要意义。《考试大纲》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对新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要求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制定。
《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深化高考考试内容改革,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考试内容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的要求,以立德树人为鲜明导向,以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为基本遵循,科学构建基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要求的高考评价体系。高考评价体系由“一核四层四翼”组成,包括考查目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一核”为考查目的,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是对素质教育中高考核心功能的概括,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四层”为考查内容,即“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是素质教育目标在高考中的提炼,回答高考“考什么”的问题;“四翼”为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是素质教育评价维度在高考中的体现,回答高考“怎么考”的问题。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真题及参考答案(全国卷Ⅱ)
(6). Zn2++2e-
(7). 溶浸
【解析】分析:焙烧时硫元素转化为 SO2,然后用稀硫酸溶浸,生成硫酸锌、硫酸亚铁和 硫酸镉,二氧化硅与稀硫酸不反应转化为滤渣,由于硫酸铅不溶于水,因此滤渣 1 中还含 有硫酸铅。由于沉淀亚铁离子的 pH 较大,需要将其氧化为铁离子,通过控制 pH 得到氢氧 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锌粉置换出 Cd,最后将滤液电解得到金属锌,据此将解答。 详解:(1)由于闪锌矿的主要成分是 ZnS,因此焙烧过程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ZnS+3O2 2ZnO+2SO2。
一、选择题:本题共 7 个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42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碳酸钠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 B. 漂白粉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 C. 氢氧化铝可用于中和过多胃酸 D. 碳酸钡可用于胃肠 X 射线造影检查 【答案】D 【解析】分析:A.碳酸钠溶液显碱性; B.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 C.氢氧化铝能与酸反应; D.碳酸钡可溶于酸。 详解:A. 碳酸钠水解溶液显碱性,因此可用于去除餐具的油污,A 正确; B. 漂白粉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消毒,B 正确;
绝密★启用前
2018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P 31 S 32 Fe 56
2018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完成
2018年全国卷高考真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解析
(新课标全国Ⅱ卷·文综历史)
24.(2018·全国Ⅱ卷˙24)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A)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分析】
本题意在引导考生理解和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尧、舜、禹、汤传统上被尊为“圣王”,各有其功业与政治特色。试题引用《史记·殷本纪》中关于商汤“网开三面”的故事,正确选项设定为A,既是史书记录的主旨,也考查了考生正确解释历史事物,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联系夏商为农业社会的史实,若考生具备将历史事物置于特定历史环境下进行分析的基本能力,不难排除干扰项。
25.(2018·全国Ⅱ卷˙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B)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分析】
本题的情境为西汉文景时期的农、商矛盾,考查的是主干知识“重农抑商”的相关背景,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因为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自耕农经济的发展受阻,所以正确答案选 B。当时虽然有士地兼并等现象的发生,但是商人的社会地位较低,国家还是实行重朿抑商政策的,故 A 选项错误。粮价低一定程度上确实抑制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但这只是题干中的部分信息,并非本题的主旨,不能将题的多数信息摈弃不用,对农、商矛盾视而不见,故 C 项亦不选。税收是国家行为,商人是无法操纵的,故 D 选项也错误。
2018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语言文字应用 仿用句式)第01课 考纲解读(含解析)
第01课考纲解读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修订版)对这个考点的考查要求是: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本专题主要讲解仿用句式。
仿用句式,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相似)、修辞手法相同(或指定某些修辞手法)、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紧密的句子;或者,另造一个或多个句式与例句不一定相同,但写作技法、写作风格与例句一致,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紧密的句子。这类考题往往涉及语法结构、修辞手段、表达方式、语意连贯、风格协调等方面。它是有效地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好题型,既能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又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高考试题中出现的频率较高。正确理解试题的要求、例句的内容和结构形式、语言特色以及修辞手法,根据试题要求仿照例句的内容和形式写出新的句子,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变换句式,变换句式包括主动句和被动句、肯定句和否定句、长句和短句、整句和散句、常式句和变式句以及各种不同语气的句子间的相互转换。变换句式,有时是为了增加文采,有时是为了强调情感,有时为了突出重点,有时是为了表达连贯,有时是为了使句子更容易为人所理解。句式变换常与修辞手法合为一体进行考查,这样既是考句式,也是考修辞,可谓一石二鸟。选用句式与语言连贯关系密切,两者常结合起来考查。学生应具备按照试题要求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变换各种句式的能力。刘勰说:“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的形成,要靠考前多练习,多做题,实践出真知,采得百花成蜜后,今天辛苦明日甜。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3部分语言文字应用专题1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课件新人教版
④远赵,耐老人师寻学味的。是③冷层门出专不业穷,当:接年连毕不业断时地,不出少现同,没学有离穷开尽了。该④领守域正,而不他阿守.:坚正.守不. 阿.正,坚道持,毫致不力偏于袒该。专形业容的人教公研正工不作徇,最私后情硕。果成累语累中。的“正”表示的公正,不是 ⑤未语共来境建踌.中躇“.一的满.带“该志.一领,跃路域跃”倡”欲。议试望,给。文古生丝义绸。之⑤路踌的躇沿满线志城:形市容带对来自了己活的力现,很状多或城取市得对的 ⑥成目就前非,快常递得业意已。经对成“未为来一”个错不误可。忽⑥视万的无行一业失,:快绝递对服不务会虽出不差能错说。万.无.一.失.关, 闭
③毕形容业做后繁他难的的同事学或大处都理顺棘理手成的章问地题走轻松上而了不音费乐力创。作②之光路怪,而陆他离却:形改容.换现.门象.庭.,
另有奇异所、爱色,一彩头繁扎杂进。中③国改古换代门文庭:化改研变究门中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投靠新的主
④就人或对势后力世,的以图影维响持来、说发,我展们。一根致据认句为意《,应封用神“改演弦义更》张虽”然。比④不并上行《不西悖游:同记》, 但和时实《行聊,斋互志不冲异突》。是根可据以句并.意行.,应不.用悖.“的并驾。齐驱”。⑤空谷足音:在空寂的山 ⑤如在同谷里那空.听几谷.到年足.人的音.的工,给脚作我步学启声习示,比中,带喻,杨我难老走得师的出给音困了信惑我、。言很论大或的事帮物助。,他⑥的奉教为导圭在臬:我把听某来 ⑥我些言国论绘或画事史物上当有作一准个则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关闭 们为C 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全国名校联盟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一套模拟英语试题
全国名校联盟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一
套模拟英语试题
全国名校联盟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一套模拟
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How much time is left before handing in the plan?
A. 15 minutes.
B. 45 minutes.
C. 55 minutes.
2. What might the woman do?
A. See a film.
B. Visit the man.
C. Finish her paper.
3. Where does the woman come from?
A. France.
B. Britain.
C. Brazil.
4.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ese days?
A. Cold.
B. Agreeable.
C. Hot.
5. What is the woman doing now?
A. Typing an essay.
B. Doing some shopping.
C. Washing her hands.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l.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
(小说阅读+理解)第01课+考纲解读-年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名师伴学+Word版含解析.doc
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1.仍保留选择题和问答题两种主要题型,选文关注的是人们的现实生活、成长经历,对历史与自然的思考等,篇幅将会缩短,大致为1 300字。
2.在考查上,以分析综合为基础,倾向于对考生鉴赏能力的考查,侧重考查考生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品味”和“领悟”。
3.探究性试题会得到强化,而且会侧重于对人文精神、生命价值、审美求真等的探讨,关注考生对作品个性化的解读。
小说的文体特征
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典型环境。这三者共同服务于小说的主题。在解答小说阅读的形象类、情节类、环境类题目时,往往最终都要归结到小说的主题上,所以,人们习惯上又把人物、情节、环境和主题称为“四要素”。
1.小说中的人物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之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他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小说的故事情节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中心的。故事来源于生活,但它通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3.小说的环境
小说的环境描写和人物的塑造与中心思想有极其重要的关系。在环境描写中,社会环境是重点,它揭示了种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如人物的身份、地位、成长的历史背景等等。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地点、时间、季节、气候以及景物等等。自然环境描写对表达人物的心情、渲染气氛具有重要作用。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语文第六套及答案
2018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
语文(第六模拟)
【命题依据】本套试卷根据新近出台的2018年高考《考试说明》中的相关规定和《考试说明》中所附样题命制而成。
【命题思想】①在命题思路上,体现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引导教学的核心立场。文学类文本阅读命题涉及小说主旨,涉及反思、成长,涉及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实用类文本阅读命题则注重引导考生思考、解决现实问题。②在考查内容上,体现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的考查。全卷对《考试大纲》规定的六种能力层级都有涉及,整体上加强了对信息筛选、逻辑推断、审美鉴赏能力的考查。
【亮点试题】第9题,紧扣材料所展现的社会现实设题,答题既要对文本信息进行筛选,还要结合考生自身认识,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3000多年前,中国人开始在甲骨上一笔一划郑重地刻下宇迹,它未被时光磨蚀,反在世界记忆中安放。10月30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核,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成为人类文明中共同的记忆。
虽然“上下五千年”对我们来说是常识,创在百年前世界并未对中国投以同样的敬意,因为缺乏文字史科,外国史学家在历数人类文明时,将中国当作了古文明中的小字辈,认为中国文明从周朝起算,而为《封神演义》提供不朽灵感的商朝,在外国人看来,不过是神话传说一类,不足为信,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购药,发现一味中药“龙骨”上,有刻画的痕迹,似乎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丈宇,经过研究,他认为这种文字来自商朝。因这种文字记载于龟甲与兽骨之上,便命名为“甲骨文”,中华一时为之震动。通过对“龙骨”来源的追索,中国考古学家认定,在河南安阳附近必定有殷商遗址留存。1928年,中国开始对殷墟开展发掘,除甲骨之外还出土了铜器、陶器、骨器。在历次的挖掘研究中,逐漸得出了殷墟是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结论。从此以后,商朝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不容置疑的真实历史。通过甲骨文,世界对中华文明的承认向前延伸了500多年,值得一提的是,王懿荣发现了甲骨文后仅一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城,王懿荣先服毒后投井以殉国。一百多年前,甲骨文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华文明,却没有使中华文明逃脱几乎被摧毁的厄运。一百多年后,现在的中华文明已经不是坚船利炮能摧毁的了。
2018高考语文专题11文化与文学常识试题解析
专题11 文化与文学常识试题
【2018年高考命题预测】
一、2017年高考考查特点:
1.文化、文学常识的考查只在部分试卷中出现,而且多是与名著阅读结合在一起考查,呈综合性趋势。16年主要江苏卷和天津卷考核,浙江卷考核经典阅读。
2.题型稳定,文学常识题型既有客观选择题,也有主观笔答题。
二、2017年命题预测及备考措施:
1.回归课本,适当拓展。从多年高考命题来看,考查的文学常识还是以课文为主,由于高考的竞争性和选拔性,命题也必然涉及到一些课外知识,而这些课外知识又往往是课内知识的迁移或延伸,考题还没有出现过特别艰深、冷僻的偏题、怪题。
2.分门别类,准确记忆。文学常识内容繁多,涉及的时空广,分门别类的去记忆,容易提高准确率。近年高考语文涉及到的文学常识有:作品的分类,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词牌及诗的对仗,诗词格律,名家名篇名言,时代国籍及文学流派。所有这些都要求学生清晰准确的记忆,如果记忆模糊或似是而非,答题时就无所适从,特别是作家名和作品名,写错一个字就前功尽弃,非常可惜。
3.了解干扰手段和错误设置点。如混淆朝代,说错国别,将作品颠三倒四、张冠李戴、归错类别等等。高考选择题常见的错误点有如下五个方面:(1)对作家时代的错误判断,(2)对作家作品的错误配对,(3)对文学体裁的错误表述,(4)对作家流派的错误归类,(5)对作品人物的错误分析。
【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
2017年考试大纲: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考点pk】名师考点透析
识记文学、文化常识。
地理-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四套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四套
第Ⅰ卷(选择题)
本卷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无锡市锡山区东港镇山联村,通过引进贡皇菊花茶打造休闲农业与特色乡村旅游,让山联村从贫困村发展成为示范村。该村背靠山地,主要发展菊花的深加工并开发延伸产品,除了菊花茶以外,还有一系列与菊花相关的产品(如菊花枕头、菊花火锅宴等)。2016年山联村接待游客40万人,乡村旅游收入2200多万元,全年菊花茶营业额达1300万元。据此回答1-2题。
1.山联村大力发展菊花产业的决定性因素是()
A.政策
B.市场
C.劳动力
D.农业技术
2.山联村发展该脱贫致富模式的优势条件是()
①种植菊花的自然条件优越②靠近发达城市③科技发达,人才集聚④本地消费市场广阔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下图示意经济发展的技术模型,在模型中经济长期增长的决定性因素是工资水平和技术水平之间的差距。即:假设函数y=f(T-W),其中,y是经济增长率,T是技术水平,W是工资水平。图示上半部分示意技术水平和工资水平的长期趋势,下半部分示意收入增长率的变化趋势。读图完成3-5题。
3.处于Ⅱ阶段初期的国家,在国际分工中迁入的工业类型是()
A.资源密集型
B.劳动力导向型
C.资金密集型
D.技术导向型
4.下列关于图示不同发展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1阶段人均收入水平高
B.Ⅱ阶段前期环境问题突出
C.Ⅲ阶段经济增长率最大
D.Ⅱ阶段后期产品国际竞争力大
5.结合上图和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特点分析,下列措施中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是()
2012年高考语文全国大纲卷及答案(精校版)
2012年高考全国大纲卷
语文(精校版)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
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 颀.长(qí)悚.然(sù)彰善瘅.恶(dàn)韬光养晦.(huì)
B. 人寰.(huán)攫.取(jué)寻瑕伺隙.(xì)啮.臂为盟(niè)
C.抵牾.(yǔ)横亘.(gèn)造福桑梓.(zǐ)筋.疲力尽(jīn)
D.鞭挞.(tà)骨骼.(gé)辗.转反侧(niǎn)蜚.声中外(fēi)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
...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
....,
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有了踪影,而在全
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I,解析版)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全国卷I,解析版)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II卷5至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题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菁.华(qīng)宁.可(nìng)冠.心病(guān)翘.首回望(qiáo)
B.吐蕃.(fān)庇.护(bì)歼.击机(jiān)呱.呱坠地(gū)
C.请帖.(tiě)梵.文(fán)发横.财(hèng)按捺.不住(nà)
D.链.接(liàn)创.口(chuāng)倒.春寒(dào)拈.花惹草(niān)
【答案】D
【考点】考查正确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能力层级为A级。
【解析】A.菁.华(jīng);B.吐蕃.(bō);C.梵.文(fàn)。
【思路分析】该题每一个选项中加点的字都是常见易读错的字,涉及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针对命题特点,只要平时多注意积累,勤查字典,问题就可迎刃而解。其中多音字可以通过记少推多(如“呱呱坠地”仅在此处读gū)、区别口语和书面语或区别词性、词义(如“冠心病”,“冠”,帽子(名词)/“冠军”,第一)。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五套文综地理试题含答案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五套
文综地理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的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pH代表溶液的酸碱度,pH大于7时溶液呈碱性,pH小于7时溶液呈酸性。海水pH会受到干洁大气成分变化的影响,海洋浮游生物的数量受海水垂直运动的影响。下图为1990-2010年西太平洋某海域pH变化图。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1990-2010年pH变化说明海水
A.富营养化
B.盐度增加
C.酸度增加
D.跳跃式变化
2.pH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A.海洋吸收火山灰增加
B.海洋吸收沙尘增加
C.海洋吸收O3过多
D.海洋吸收过多CO2
3.全球变暖,导致海水表层的温度升高,上下层海水的交流减弱,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寒流消失
B.季风消失
C.浮游生物减少
D.海啸增强
裕廊岛位于新加坡西南部,紧邻马六甲海峡。20世纪60年代起,该岛由荒岛逐渐建成新加坡的石油化工中。从邻近产油国输入的三条石油天然气管线为该中心提供原料。该石油化工中心是全球第三大石油炼制中全球十大乙烯生产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石油精炼中心之一,亚洲油产品的报价中心。下图为裕廊岛石油化工中心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一个原则”“三字方针”——2018年高考全国Ⅰ卷论述类文本试题解析
GUAN GDONG JIAO YU GAO ZHONG
广东教育·高中2018年第7·8期2018年《语文考试大纲》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和2017年保持一致,均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包括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要求。其实,不管要求如何变,只要抓好“一个原则”——
—立足文本,答案在文中和“三字方针”———读、找、比,相信就能又快又准地找对选项。
论述类文本阅读,包括自然科学类文章和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高考命题者大都会选择社会科学类文章。题目设置为三道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9分。设问上更趋向于综合考查。所选文本一般会压缩至4-6段,字数约1100字。今年所考查的文本节选自杨国荣的《历史视域中的诸子学》,通过从“诸子学”到“新子学”的发展探讨,引导考生思考传统思想如何致力于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建构,寓意深刻。下
文通过对其试题的分析,以求更明了命题特点,更有针对性地高效备考。
【真题呈现】
诸子之学,兴起于先秦,当时一大批富有创见的思想家喷涌而出,蔚为思想史之奇观。在狭义上,诸子之学与先秦时代相联系;在广义上,诸子之学则不限于先秦而绵延于此后中国思想发展的整个过程,这一过程至今仍没有终结。
诸子之学的内在品格是历史的承继性以及思想的创造性和突破性。“新子学”,即新时代的诸子之学,也应有同样的品格。这可以从“照着讲”和“接着讲”两个方面来理解。一般而言,
难点34 借助课内知识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备战2018年高考语文之难点突破100讲(解析版)
借助课内知识辨析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1.注重课本,系统积累。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掌握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可以说已把考查范 围缩小了。考生可以以列表的形式,把每一个虚词的词性,每种词性的不同意义和用法,都分条列出,并 附上课文中学过的句子,将其熟记于心,从而准确解答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类试题。 2.灵活记忆,熟悉语境。考生复习备考文言虚词时,要对课本中的典型句子有系统的积累。同时,对 于每个典型句子,考生都要结合其上下文,了解它的语言环境,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 3.用法、意义,有主有从。在比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时,考生多习惯于注重意义而忽略用 法,这样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习惯对其所做的解释。同一词语,可 以有许多不同的解释,而“用法”却不是这样。 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不可以乱用。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由其“用法”产生的, 所以,考生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用法、意义,有主有从”的原则,这样才能化繁为简,作出准确 无误的判断。 4.认定其一,代入定夺。此方法尤其适用于“课内课外,两相比照”的命题类型。考生如果能够认定 选自课文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就可以把这种“意义和用法”代入选项中的另一语句中,如 果能够使其语意通顺,就可以判定这两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反之,则不同。<br>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 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 . 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 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 ”客曰: “是为五 六一居士,即欧阳修,字<br>一尔,奈何?”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永叔,号醉翁。北宋卓越的文 客笑曰: “子欲逃名者乎,而屡易其号,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 余将见子疾走大喘渴死,而名不得逃也。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 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他既是范仲淹庆<br><br>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高考《考试大纲》猜题卷(全国卷II、III)第一套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艺术趣味的特点可以说处在一个悖论中。一方面,艺术趣味作为人们艺术接受活动中的心理定向,是主现的、自由的,因而是无可争辩的,但另一方面,艺术趣味有高级和低级之分,趣味是可以争辩的。饶有意思的是艺术趣味的功能也是一个悖论。艺术趣味的功能就是它具有定向的选择性,这种选择性一方面表现为封闭的、保守的,另一方面又表现为开放的、转移的。
作为心理定向的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无数次的艺术感知和艺术体验中逐渐积淀而形成的,因此艺术趣味一旦形成,无论是选择欣赏对象的范围,还是选择欣赏的方式、欣赏的习惯等,都固定下来,呈现出某种封闭状态.这就是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这种保守性具体表现为趣味的偏狭性,只能欣赏自己偏爱的某一类、某一种形式的艺术品,而排斥其他类型、其他形式的艺术品。艺术趣味选择的偏狭性,还表现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的不同理解,如对《诗经》的欣赏.孔子把自己的伦理情感强加上去,归结为“思无邪”。实际上,《诗经》的思想感情很丰富,绝不是“思无邪”三个字概接得了的。这是由思想感情的单一所造成的欣赏的偏狭性。性格的不同也可能造成艺术趣味选择的偏狭性。合乎自己性格爱好的便赞叹诵读,而不合自己性格爱好的就加以抛弃。
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偏狭性如果发展到极端,就会使审美判断片面化,在保守性和偏狭性的支配下,劣质的作品因符合他的趣味而被任意抬高,优秀的作品因不符合他的趣味而被随意贬低,这种倩况有时甚至发生在一些大艺术家身上。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偏狭性还可能导致对艺术创新的反对。
但是,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又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的另一面。艺术趣味达到较高水平的人.必定是有足够的艺术修养和文化修养的人。具有好的艺术趣味的人虽然在开始时往往只对合乎他的艺木趣味的艺术作品感兴趣。但由于他的艺术欣赏能力比较强,感悟力特别出众,所以当他把自己的欣賞对象扩大一番时,就有可能对其他的作品也逐漸产生兴趣,从而使自己的趣味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例如一位本来只对格律诗有浓厚兴味的欣赏者.当他把欣赏的视线转移到自由诗上时,由于他的艺术趣味所养成的对诗的感悟能力.他有可能通过一段时间的对自由诗的审美实践,而产生对自由诗的审美趣味。可以这样说,艺术趣味从本质上说是对于生命的彻悟,而生命时时刻刻都在进展,彻悟也总是越来越多,因此趣味也就可能时时刻刻在变化。一个读者重要的是自己的彻悟能力.只要有了对文学艺术的彻悟能力.那么你的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不但不会使你变得偏狭,而且会帮助你走向开阔。所以,
从一定意义上说,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又具有开放性、可转移性。
(选自童庆炳《艺术趣味与社会心理》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现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趣味选择的保守性,除体现在艺术欣赏对象、方式、习惯的固定外,还表现在对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上.
B.艺术趣味选择的保守性.偏狭性会妨碍对艺术作品做出公正准确的评价,大艺术家也往往会犯这样的错误。
C.越是艺术趣味水平高的人,越能拓宽中级艺术欣赏的对象,从而使中级的趣味更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
D.总的来说,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偏狭是有害的,而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开放、可转移是有益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趣味的特点和艺术趣味的功能都处在悖论中,本文主要论述了艺术趣味功能的悖论性。
B.文章介绍了艺术趣味的形成和其选择功能保守性、偏狭性的形成、表现及发展到极端时的危害。
C.第四自然段先论述了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幵放性和可转移性形成的原因,然后说明了其功用。
D.文章以孔了对《诗经》思想感情的归纳为例.说明艺术趣味选择功能偏狭性的一种表现,很有典型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艺术趣味是在长期的艺术感知和体验中逐渐形成的.所以其选择的保守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不可能避免的。
B.正是由于艺术趣味具有主观性,自由性的特点.所以才形成了艺术趣味选择功能的保守性和偏狭性。
C.艺术趣味本质上是对生命的彻悟.所以随着—个人生命的不断进展,他的艺术趣味也会不断变化。
D.苏轼除了擅长作词外,还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这与艺术趣味的选择功能具有开放性和可转移性相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水手
张炜
①真正的作家天生应该是个水手。这使我们想到了写出《白鲸》的麦尔维尔以及那个硬
汉杰克•伦敦……他们都有过水手生涯,一生都在生活的激流中搏斗。
②长长的流浪,无边的海洋或漫漫的大河,水声,涛涌,遇险与生还。这一切都与文学的壮丽、传奇的声响交融在一起,难分难解。
③作家是思想者、记录者,也是个浪漫的儿子。他天生应该是长于行动的人,而不仅是思想,是精神的漫游:即便是躯体也要在这无边无际的世界上流荡才好,让冰凉的水流冲洗他,直到拍击冲刷出那难忍的欢乐和痛苦的歌声。
④真正有个水手名份的总是极少数。可是他们要有水手的实质,有那样的情怀和向往。不然,即便真的吃过甲板上的饭水,也不过是个乘船的人,改变不了骨子里的平庸气、小地方人的偏狭嫉恨。人一生下来就脚踏着一块甲板,区别是有人能迎着风浪始终站立;而有人不得不趴下,四肢并用。
⑤这块陆地眼下已是从未有过的颠簸和摇动,随时都会在击打挤压下碎裂。人哪,甲板上的人哪,不要因恐惧而逃遁,不要呻吟和出卖,不要背叛,不要放弃。同舟共济吧,生存着,互助着,同情着,英勇着。
⑥水手啊,人类的水手。
⑦水手护住了女人和儿童,护住了所有的母亲和未来的母亲。他们为孩子揩去泪痕,为老人披上寒衣。这艘拥挤的船已不堪重负,龙骨发出了格格响声。水手坚持着,准备着。他们默默自勉,那一刻来临时,他们将奋不顾身。
⑧是的,那些险奇的经历也许常常是止于幻想。这样也热血奔流。到遥远的地平线的那一端,把挚爱的生命系到纤若发丝的什么上,让其颤抖和惊惧。生命在这一刻变得光焰四射,璀璨绚烂了。疯狂的浪涛拍过来吧,拍到胸膛上、脸上,把桅杆打折吧。
⑨世界变大的一刻,人就变小了。不再为一己的荣辱而惴惴,不再为眼前的虚幻而激越。真实的存在、揪心的痛楚,这些都要伸手抓住。要有勇气面对它们。它们是我们自己、是我们的。我们也会化为它们。从这一刻开始就学会了藐视,学会了嘲笑,学会了安定。
⑩在浩淼的水波面前,人还剩下了什么?
⑪剩下了知性和自尊。那就紧紧地拥有它吧。
⑫人如果失去了它,就将一无所有。无限的大对无限的小,无限的沉默对无限的喧哗。这种尴尬让一个人感到了,他才能开始告别童稚状态。
⑬作家处于童稚状态是可怕的,也很可惜。这种“童稚”绝没有真正儿童的可爱。这是不堪一击的软弱和浅薄无知,是人类甲板上的多余人。
⑭被腥风苦雨洗刷过,踏上岸,大地也在摇动。真正的水手四处张望,寻觅自己的故园。到处都是一片汹涌,是呼叫和啸动,是未知的深度和难测的定数。
⑮人的命运之河,曲折之水。人能够感知的有多少?目击的有多少?真实记录的又有多少?作家,像水手一样的作家啊,他们手中握住的不是一支笔,而是命运的桅杆。
⑯桅杆被打碎的那一天,会化为屑沫飘动。但总有一支迎着潮涌挺立的桅,它将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