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济南市2022—2023学年高三期末检测语文试题(答案在最后)2023.1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文学与历史是人类源远流长的两种文化形态,两者有着紧密联系。
从文学与历史的关联处来考察文学与历史的关系,二者之间显而易见的相通之处是叙事性。
中国古代就非常重视历史的叙事功能。
唐代的刘知几说:“夫史之称美者,以叙事为先。
至若书功过,记善恶,文而不丽,质而非野,使人味其滋旨,怀其德音。
”美国学者海登怀特更认为历史叙事具有意义建构作用,历史学家按照某种叙事秩序对过去的事件进行了编排,使之呈现为当下的样子,“历史叙事不仅是有关历史事件和进程的模型,而且也是一些隐喻陈述,因而暗示了历史事件和进程与故事类型之间的相似关系,我们习惯上就是用这些故事类型来赋予我们的生活事件以文化意义的。
”历史与文学相通处之二是想象性与情感性。
培根较早意识到想象对于历史是必不可少的,“编年史的作者编撰较长历史阶段的著作时,必然面临许多空白之处,他只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猜测来填充这些空白。
”这里所说的“猜测”就是想象。
我国古人也认为历史需要合理的想象。
例如《左传》中“晋灵公不君”中鉏麑自尽前的自白,清人纪昀通过申苍岭之口说:“鉏麑槐下之词,浑良夫梦中之噪,谁闻之欤?”说起历史的情感性,我们自然会想起陈寅恪《柳如是别传》所勾画的集悲苦、刚烈与才情于一体的传奇女子柳如是,“刺刺不休,沾沾自喜。
忽庄忽谐,亦文亦史。
述事言情,悯生悲死。
痛哭古人,留赠来者。
”以至于怀特认为历史也是诗性的行为,一种想象性的文学活动,“本质上尤其是语言学的”,因为历史学家总得突出一些事件而贬低另外一些事件,描述特征,变更视角,转换叙事策略等。
但是怀特无疑夸大了历史的文学性。
历史终究以记述事件为主,叙事技巧与想象在历史编纂学中还是处于比较低的位置。
而情感性在历史写作中的作用更是有较大的争议。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作业与测评:1.2.1 诗两首 Word版含解析
课时优案11.读准字音①彷徨()②篱墙()③榆阴()④颓圮() ⑤漫溯() ⑥长篙()⑦青荇() ⑧斑斓() ⑨笙箫()答案①pánɡ huánɡ②lí③yīn④tuí pǐ⑤sù⑥ɡāo⑦xìnɡ⑧bān lán⑨shēnɡ2.词语辨用(1)寂寥·寂寞老人独自生活在这座巨大而的空房子里,内心无比。
(2)彷徨·徜徉书籍不仅是我寂寞时的良伴、苦闷时的挚友,而且是我无助时的灯塔,它让我在知识的大道上。
(3)沉淀·积淀就像在杯子里只有下茶叶才能使茶水有滋味一样,你只有经验,充实人生,才能成为有修养的人。
(4)斑斓·灿烂徐志摩为中国现代新诗留下了的一页,如同的玛瑙,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答案(1)寂寥寂寞(2)彷徨徜徉(3)沉淀积淀(4)灿烂斑斓解析(1)“寂寥”和“寂寞”的适用对象不同。
寂寥:寂静空旷,没有声音;多指周围环境。
寂寞:冷清孤单,清静;又形容孤独无助。
多指人心里感觉。
(2)“彷徨”和“徜徉”都有“走”的意思,不同的是走的心态不同。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哪个方向去。
徜徉:闲游;安闲自在地步行。
(3)“沉淀”和“积淀”都有“沉下来,积聚”的意思,但二者的意义和适用范围不同。
沉淀:①溶液中难溶解的固体物质从溶液中析出;②从溶液中析出的难溶解的固体物质;③比喻凝聚,积累。
“沉淀”可用于抽象事物,也可用于具体事物。
积淀:①积累沉淀;②所积累下来的事物。
“积淀”多形容文化、知识、经验、素质等抽象事物。
(4)二者都有“非常好看”的意思,但强调的侧重点不同。
“斑斓”指灿烂多彩,专指色彩。
“灿烂”指明亮华丽的样子,也形容文辞华美或事业辉煌、美好。
3.成语辨析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1)纵观TPP成员国,如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都与中国有着数额巨大的国际贸易,TPP有可能使中国原本富有竞争力的外贸产品黯然神伤。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二中2019-2020学年高二新高考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解析】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
B项,“中国科幻文学目前市场虽小,但因为有喜欢各种科幻题材和形式的年轻读者,将来必定会迎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大爆发”中“因为有喜欢各种科幻题材和形式的年轻读者,将来必定会迎来中国科幻文学的大爆发" 因果推断错误,“有喜欢各种科幻题材和形式的年轻读者”并非“中国科幻文学大爆发"的充要条件;“必定"说法绝对。
B项,“相对于注重说话的场合以及彼此的关系,中国文化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中 “更讲究谨言慎行,更看重言行合一”于文无据,原文只是说“中国文化很重谨言慎行,言行合一”,“中国人素来注重说话的场合和彼此的关系,以界定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并无比较之意。
C项,“人类生活在语言世界中,人的社会生活和喜怒哀乐、概念推理等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中“都只能用语言来记录”说法绝对,原文是“绚烂多彩的社会生活,抽象繁复的概念推理,复杂多变的喜怒哀乐,都可以用语言来描述和书写”,“可以"并不等于“只能”,比如图画也可以描述这些。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历史试卷
2019-2020学年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上)第二次诊断历史试卷试题数:28,满分:1001.(单选题,2分)司马迁的《史记》记载了商王的世系,但长期以来并不能确定该记载是否真实。
19世纪末20世纪初殷墟甲骨文的发现,证实《史记》的记载基本上是正确的。
这说明()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B.历史记载不存在纯粹客观性C.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D.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2.(单选题,2分)家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历史传承和文化积淀。
先秦有《周官》、《世本》流传;秦汉后,相继出现《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魏晋南北朝时,家谱成为世族间婚姻和仕宦主要依据,发展迅速。
这种变化反映了()A.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小农经济的不断发展D.宗法理念服务于政治统治3.(单选题,2分)孔子讲“仁者爱人”,孟子宣扬“重义轻利、舍生为义”,荀子强调“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这表明先秦儒学旨在()A.要求规范社会秩序B.主张强化仁义道德C.呼吁缓和诸侯纷争D.意图强化中央集权4.(单选题,2分)董仲舒改造后的儒术包含“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等思想,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儒家思想()A.强调“天人感应”B.背离了先秦儒学伦理C.融合了多家学派思想D.提倡“三教合为一”5.(单选题,2分)桑弘羊主张“富国何必用本农,足民何必井田也”,北宋庆历新政的主政者范仲淹将山海之货看做富国的两大源泉之一,王夫之认为“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也”。
他们意在()A.提倡发展工商业B.强化工商食官制度C.主张抑制土地兼并D.提高商人政治地位6.(单选题,2分)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认为此项制度的意义是()A.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B.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C.有利于提高政府的行政效率D.促使社会各阶层趋于固化7.(单选题,2分)汉武帝时期,招募了大量身份低微的商人,利用政府配给的丝绸等货物,到西域各国经商,并“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详解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Ⅰ卷(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为我国某地2019年元旦日出景观素描图,图中小船逆流而上,划船人的影子刚好与船垂直。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河流大致流向为()A. 由南向北B. 由西北向东南C. 由北向南D. 由东北向西南2. 该地可能再次出现图示日出景观的日期在()A. 2019年2月B. 2020年7月C. 2019年12月D. 2020年1月地质构造运动中,由于上、下岩层间的层序发生间断,形成时代不相连续的岩层,这种上、下时代不连续岩层的接触面称为不整合面。
如图示意美国某高原相互之间距离在巧km以内的三个出露岩层剖面,PQ和MN代表不整合面,XY代表断层,岩层未发生过翻转。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根据图中所示证据,比XY断层更古老的岩层是()A. 白色石灰岩B. 黄褐色砾岩C. 红色砂岩D. 黑色页岩4. PQ和MN不整合面的形成源于()A. 上下岩层受水平挤压力作用发生位移B. 抬升和侵蚀,随后发生下沉和沉积C. 上下岩层接触面受重力挤压发生变质D. 下沉和沉积,随后发生抬升和侵蚀5. 三个岩层剖面中存在时间最短的岩层是()A. 灰色砂岩B. 红色砾岩C.绿色页岩D. 褐色粉砂岩下图为世界某地区海陆分布图,图中甲地气温年较差约6.3℃,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4.6℃。
下图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季节变化。
读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导致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 海陆位置B. 纬度位置C. 地形起伏D. 植被状况7. 图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A. acB. abC. bcD. ca8. 造成甲、乙两地年降水量大小不同的根本原因是()A. 纬度位置B. 海陆位置C. 洋流性质D. 地形起伏世界“潜水天堂”美娜多周边海域鱼类、珊瑚礁等海洋生物资源极为丰富,该海域珊瑚礁群的面积占到全球的15%,珊瑚虫以海中的浮游生物为食,其生长发育受水温、水质、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和盛行风向的影响。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2024.10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考生号等信息填写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并在答题纸规定位置贴条形码。
2.本试卷满分100分,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II卷为第5页至第7页。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表1为关于华夏早期推举的民众首领的相关记载。
据此可知A.上古时生产力低下B.原始民主遗风尚存C.中华文明多元一体D.儒家思想推崇德治2.春秋以前,市场上流通的商品,多见奴隶、珠玉、珍宝、战国时期,粮食、家禽、家备等商品增多.其变化原因是A.土地私有的出现B.商品种类的增加C.高产作物的引进D.重农抑商的执行3.刘邦统一中国建立汉朝后,下令对大批从军归来的“军吏卒”赐爵、賜田宅,即“法以有功劳行田宅”。
这反映出汉初A.黄老之学备受重视B.稳定统治促进生产C.汉承秦制推行法制D.扶植新兴地主阶级4.《南史·齐江夏王锋传》载:“(齐)武帝时,藩邸严急,诸王不得读异书,《五经》之外,唯得看《孝子图》而已。
锋乃遣人于市里街巷买图籍,期月之间,殆将备矣。
”据此可知A.国家对社会思想严密控制B.图书商品化趋势开始出现C.诸王势力已威胁中央集权D.儒家孝文化具备社会基础5.根据文献记载,宋朝商业税的征收有严格的审计制度、明确的审计报告格式,朝廷派遣专人到地方考核,发现亏失,要对亏失的物品、数额、时间予以明确记载,并向户部禀明,对审计出亏失的官吏予以奖赏。
山东省济南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三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原卷版)
山东省2020届高三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初三四月学业水平测试语文试题(Word版 无答
初三语文阶段性检测时间:120 分钟满分:120 分一、积累运用(25 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俨.然(yǎn)溯.洄(shù) 器皿.(mǐn)豁.然开朗(huò)B.垂髫.(tiáo) 佁.然(yǐ)箬.篷(ruò) 袒.胸露乳(tǎn)C.窈窕.(tiǎo)阡.陌(xiān)参差.(cī)辗.转反侧(zhǎn)D.俶.尔(chù) 好逑.(qiú) 篆.章(zhuàn) 落英缤.纷(bīng)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欣然规.往(规:打算,计划)B.心乐.之(乐:以……为乐)C.神情与苏、黄不属.(属:属于)D.溯洄从之(溯洄:逆流而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 分)A.每逢节假日,动物园的游客常常是络.绎.不.绝.。
B.一路上风.雪.载.途.使多年没有返回家乡的她对回家的期盼更加强烈了。
C.现在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植被们耷拉着脑袋没有一点精神气。
D.庄子一直厉行简单朴素的生活,从不刻意追求物质享受,所以给人的印象难免有些邋遢与不.修.边.幅.。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学校对极少数不尊重教师、无理取闹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我们学校的课改成果昭然若揭,国内外同行大加赞赏,纷纷前来观摩学习。
C.传统文化如“四书五经”对初中生可能比较陌生,但对语文老师却是熟悉的。
D.经济是否迅速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加速培养出大量的高水平技术、管理人才。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桃花源记》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
B.“唐宋八大家”,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欧阳修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C.“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记叙描写,也可以抒情议论,并通过记事、记物、记人、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
山东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含答案)
山东省2019-2020学年下学期期中测试卷(二)八年级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8页,共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生答题全部答在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2.请认真核对监考教师在答题卡上所粘贴条形码的姓名、考试证号是否与本人相符合,再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本试卷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在其他位置答题一律无效。
一、(2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A.脑畔(..pàn)眼眶.(kuànɡ)海棠.(táng)戛.然而止(jiá)B.羁.绊(jī)登.时(dēnɡ)陨.石(yuán)天衣无缝.(fènɡ)C.凫.水(fú)怅惘.(wánɡ)山麓.(lù)豁.然开朗(huò)D.凋.零(diāo)家眷.(juàn)沼.泽(zhǎo)窈窕.淑女(zhào)2.下列词语中字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凫水棹船涌跃海枯石烂B.蹿掇皎洁疲乏草长莺飞C.争讼退色幽悄大彻大悟D.严峻震撼燎原目空一切3.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4分)A.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小玲对学习的重要性终于大彻大悟....。
B.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兴起与普及,网络诈骗手段花样百出,令人叹为观止....。
C.那时我不懂人情世故....,心还像素丝那样纯洁。
D.这场轰轰烈烈的活动进行到中途戛然而止....,实在让人费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4分)A.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其中不少优秀的文化著作,可作为青少年人格教育的读本。
B.“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是一次共商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2019-2020学年济南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济南市第二中学高三语文二模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头脑中的旅行彭程①对当代人来讲,旅行是一件平淡无奇的事情,但在古代,技术落后,交通不便,旅行经常和冒险联系在一起,另外还要有相当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因此,旅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非易事。
那时候的一些人尤其是文人,愿望难以满足,只好经常借助于幻想,在头脑中旅行。
文人许多是贫穷而兼病弱,却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现实生活中的阻碍反而进一步激发起他们的热情。
一幅图画,书里一段并不起眼的描绘,都能够成为点燃他们灵感的火种。
借助无限的想象,他们能够生动地描绘出一个地方的景色氛围,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②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就突出地体现了这样一种才华。
他的不少篇章,都表达了对于远方的向往。
远方,始终是一个充满魅力和诱惑的巨大泉眼,汩汩涌流出诗意和美。
波德莱尔的女友有着一半非洲血统,据说正是她周身所散发出的异域气息令他痴迷,她的秀发,她的一颦一笑,都让他恍惚感受到了遥远的、另外一个大陆的奇异魅力。
他有一首散文诗《头发中的半球》,其中有这样的描绘:你的头发蕴藏着一个完整的梦,充满了船帆和桅杆的梦;它也包藏着大海,海上的季风把我带到那些迷人的地方,那里的太阳显得更蓝更深,那里的大气充满果实、树叶和人类肌肤的香味。
③从这些文字中,你能强烈地感觉到诗人感受力的灵敏和丰盈,视觉、嗅觉等都在全方位地、酣畅地敞开着,借助于一些要素,他生动地描绘出遥远地方的风光气氛,栩栩如生。
而这一幅幅巨大的、声色流溢的画面,最终是靠着强大的想象力来加以拼接、连缀和粘合的。
④终其一生,波德莱尔都被港口、轮船、铁路、火车以及酒店客房所吸引,因为这些都连接着远方,通向另外的生活。
因为很难真正具备出行的条件,波德莱尔更多的是从想象中获得满足。
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俄罗斯作家蒲宁,也是一位善于运用想象力的大师。
在自传体长篇小说《阿尔谢尼耶夫的一生》中,他回忆了自己在俄罗斯腹地的一个庄园里度过的童年时代。
2020届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学业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山东省实验中学2020届高三毕业班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解析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山东省济南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高一年级学习质量评估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胚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2分)一、(每小题3分,共21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倔.强(juè)峥蝾自诩.(xǔ)望洋兴叹量体裁衣B. 熨.帖(yùn)摈弃纠葛.(gé)声名狼藉和颜悦色C. 隽.永(juàn)嬉游潜.意识(qián)残羹冷炙梳妆打扮D. 徂.徕(cú)坐落混.沌(hùn)雷历风行义无反顾【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
需要学生在平时多读课文,熟能生巧,形成语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多积累词语,多读课下注释,多查字典等工具书。
A项,“倔强(juè)”应读“jué ”,“峥蝾”应为“峥嵘”;B项,“熨帖(yùn)”应读“yù”;D项,“雷历风行”应为“雷厉风行”。
故选C。
【点睛】汉字字音字形的考查,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
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14天了,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_________了的雄蕊。
②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_________了粮食大幅度增产的新途径,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自给自足难题作出了重大贡献。
③她第一次听清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在夜晚,在风的_________下“豁啷啷”地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2020届高三水平测试卷(二)语文试题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作为宋代词人中的杰出代表,苏轼开创性地将“豪放”的词风与本属“婉约”的词体统一在了一起。
这种统一,固然离不开苏轼横溢的天才,但当考察苏轼的宦迹行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豪放词的出现,无疑受了地域文化的强烈影响;豪放风格与词体的和谐统一,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创作者对不同地域文化进行整合的结果。
熙宁七年(1074年)十二月,苏轼到密州任知州,至熙宁九年(1076年)十一月离任。
在密州的两年,苏轼词的创作进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时期,虽然创作数量不如杭州时期多,但这时苏轼开始有意识地追求词体“自是一家”的面目,使自己的作品“一扫绮罗香泽之态”,在词的创作上真正走向了成熟。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脍炙人口的名篇就产生于这一时期。
苏轼创作上的这些变化,与密州的民风以及文化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密州,北宋时属京东路。
《宋史•地理志》说京东路的人“大率东人皆朴鲁纯真,甚者失之滞固”,欧阳修也说“河朔之俗,不知嬉游”。
并且,由于是孔子的故乡,京东路儒学相当兴盛,“专经之士为多”。
密州一带的京东人在北宋以强悍勇武闻名。
围猎是密州人生活内容中重要的一部分,苏轼知密州后,便时常参与其中。
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对苏轼词风改变的影响力是不能低估的。
作为苏轼革新词体的背景,文化氛围、地域民风以及文学传统,这些因素我们不能轻易地忽视。
深沉厚重的儒学传统,会促使作者在词作中更多更深地寄托自己的政治怀抱;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可以说,是密州特定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促使苏轼自觉地以豪壮的声调、超越的意识入词,最终使词这种体裁完成了从伶工歌女之歌词向士大夫抒情言志诗体的转变,词体的疆域也因此而得到了极大的拓展。
所以,要清晰地认识词体的革新、转变,地域文化这一背景因素无疑应当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
(取材于吴德岗《地域文化与苏轼词的创作》)材料二文学之有地域性,是一个基本的事实。
《文心雕龙》称北方的《诗经》“辞约而旨丰”“事信而不诞”;而南方的《楚辞》则“瑰诡而惠巧”“耀艳而深华”,明确提及地域与文学的关系。
论及地域,首先不能回避的当然是自然。
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
北方寒冷干燥,北方人于是魁伟刚健、勇敢剽悍;南方湿润潮湿,南方人于是温柔细腻,机灵敏捷;秦岭隔开了长江与黄河两大流域,黄河以北以狩猎游牧见长,黄河以南则以旱作粗放种植为主,到了长江两岸,水稻的精耕细作蔚然成风,不同区域孕育出大不相同的历史文化景观。
地域的不同,就有山川形制的不同,就可能产生出不同的族群……复杂而广阔的地域,使中国的地域性既鲜明又丰富驳杂,从而大有别于世界的其它文明古国。
另外,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必然通过地域文化而起作用。
越是后来,人文环境对文学的影响就越是复杂与深刻,这便是齐鲁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陕秦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关东文化等说法的由来。
如果说,地域文化影响并决定该地域族群生存发展的精神和品格,那么,它也顺理成章成为文学重要而深厚的源泉。
地域、自然、文化和文学的关系,归根结底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但在今天,不论怎么强调地域性对于文学的意义都不为过。
一方面,若是论及文学及其价值,人们有理由首先关注文学中浸染着的地域性灵魂;另一方面,若是发掘文学中带有的普遍性意义,人们也一定需要借助地域特征去作表达和阐释。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几乎抹平并且遮蔽了所有地域特征的时代,这既是文学抗拒同质化的唯一途径,更是文学保持其源源不断的生命力的不二法门。
(取材于何志云《谈文学的地域性:地域文化决定族群的精神和品格》)材料三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特别是在乡土文学中,地域文化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
其中,沈从文的地域意识尤为突出,湘西文化特别是少数民族文化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而沈从文则用自己的作品,构筑了一个独特的湘西世界。
湘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汉族杂居地,其文化内涵是复杂的。
少数民族在不断的迁徙发展过程中,有战争、有冲突、有同化、有融合,但依然保持着本民族的民族特性和风俗人情。
历代封建王朝对少数民族实行的多是钳制、镇压的政策,少数民族在政治经济及文化生活等各方面都是受歧视的,是被压抑的群体。
而沈从文关于湘西少数民族生活的作品,能站在少数民族的立场,从人性出发,表现少数民族丰富的情感和对美的追求。
他将故乡生活与都市生活进行比较,清晰地意识到僻地、边城的弱势地位。
同时,这也激发他寻觅和展示湘西文化中蕴含着的顽强的生命力量、积极健康的优秀品格和原始粗犷的少数民族生活中凝聚着的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
在沈从文早中期的散文作品中,他对故乡的介绍角度独特而又全面深入。
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由屈原而到沅水,由沅水而到川黔交界之处,突出湘西悠久的历史、楚文化传统和凤凰地理位置的特殊性,然后逐一描绘人的生存状态和地方古朴民风,体现井然的社会秩序和人神共治的情形。
除了散文以外,在小说创作中,沈从文也总是用大量的篇幅集中描绘地域文化特征。
在其代表作品《边城》中,就专门详细周到地介绍了小城依山傍水的地形地貌、以吊脚楼为主的建筑格局,河岸的景色,小镇的屯兵和形形色色的住户,然后才进入故事,引出主要人物。
沈从文的小说非常重视故事的地域背景,总是不忘表现湘西的人杰地灵和与众不同,选择最能体现湘西文化精神内核的东西加以表现,因此也在写作风格上呈现出一种独具风韵的审美形态。
沈从文给中国现代文坛带来一股清新自然的山乡野风,也让偏居一隅、被世人忽略的湘西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姿态展现在世界面前。
他那独特的地方意识和对地域文化的浓厚兴趣、准确把握,是他研究中国社会、剖析中国文化的切入点和有效途径。
(取材于包晓玲、姚克波《论沈从文与湘西地域文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材料一和材料三通过苏轼与密州,沈从文和湘西的关系,说明从古至今地域文化对文人创作风格产生的影响。
B. 苏轼在密州时受当地“不知嬉游”的民风影响,参与当地人的游猎活动,最终促进了豪放风格的形成,并创作颇丰。
C. 沈从文作品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强调湘西历史、楚文化传统及地理特殊性,表达了湘西文化的精神内核。
D. 《文心雕龙》认为文学有地域之分,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苏轼整合不同地域文化尤其是密州文化,将“豪放”的词风和“婉约”的词体相结合,促成了豪放词的形成。
B. 沈从文作品从人性出发,展现了湘西人丰富感情和对美的追求,表现了湘西顽强、积极、原始粗犷的民族精神。
C. 对地域差异的关注,不在于河流、气象、物产等自然因素,而在于民族、语言、风俗、历史沿革等人文环境。
D. 在全球化和互联网化的今天,文学创作要想避免同质化,保持生命力,必须发掘作品的普世价值的地域特征。
3. 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A. 曹雪芹由于自己家庭的重大变故,而对封建社会有了清醒、深刻的认识,他深感世态炎凉,“批阅十载,增删五次”,终于创作出《红楼梦》。
B. 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写的抒情诗《有的人》,讴歌了鲁迅先生甘为孺子牛的一生,抒发了对那些为人民而活的人们由衷的赞美之情。
C. 金庸以南宋宁宗庆元五年至成吉思汗逝世的这段历史为背景,创作了反映南宋抵抗金国与蒙古,充满爱国情愫的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
D. 长期生活在陕北农村的路遥,以60-80年代为历史背景,以陕北为特定环境,创作出《平凡的世界》,塑造了一大批个性鲜明的人物。
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5. 综合材料分析地域对传统文化的影响从什么地方来体现。
【答案】1. A 2. C 3. D4. ①开篇引用《文心雕龙》,增强文章说服力;②采用总分总的结构,中间从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两个层面,论证了地域与文化的关系;③论证中综合运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等。
5. ①自然层面。
决定人类生活和命运的基本因素,从来就是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②人文环境。
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
【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创作颇丰”错;原文为“纯朴而‘不知嬉游’的民风,也会促使作者进一步减少词这种体裁中固有的脂粉气;而以习武知兵为重要目的的围猎活动,慷慨悲歌的文学传统,更无疑会有助于作品豪壮风格的发扬。
而苏轼在密州这一时段的创作,正体现出这一倾向”。
C项,“无意关注行政区划划分”,原文为“他有意略去当时行政区域的划分”。
D项,“地域、自然、文化等与文学的关系,是一个互动、碰撞、融合的复杂过程”不是《文心雕龙》提出的观点。
故选A。
【2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
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
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C项,“不在于……而在于………”错。
原文为“对地域的关注和理解,恐不能过于集中于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因素上,更要看到自然的背后是沿袭悠久的人文环境,诸如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