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奇异的计算工具)优秀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认识奇异的计算工具——计算器。先让学生自己观察计算器的构成、形状及键盘,通过老师讲解记住各键的功能,尝试计算激发学生兴趣,在用计算器计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讨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计算器非常感兴趣,在平常的生活中都接触过,大多数学生能进行四则运算。还没用安排他们带计算器,他们已经提前带来了,学习的兴趣很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根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培养学生特长观察觉察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过程与方法:
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节约、环保等意识。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特长观察觉察数学秘密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计算四则运算。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究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环节
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在教材上所占的内容并不多。初看教材时,觉得很简单,而且现在的孩子们对这样的计算工具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以后,才觉察这节课其实是很有讲头的。
首先,计算器我们每个人都用过,但是一般用到的都是最根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说实话,对计算器上的一些按键,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的熟悉和了解。所以在上课前,我首先查阅了许多关于计算器的资料。我们平常所使用的大都是一般型计算器,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是外型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全部研究清楚,也下了一番工夫。比方有的计算器上,开机键是ON,有的则是AC,或者是ON/C、AC/C在同一个键上,兼顾了开机和去除的功能;再比方C和CE都有去除的功能,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去除全部数据,一个只去除上一步的输入。此外,还有的同学拿的计算器是功能较多的,上面还有汇率的计算等等。这些按键的使用,我都一一记录并记在脑子里,其中有一局部是不需要向学生介绍的,但是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年级上北师大《神奇的计算工具》陈丽娟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6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
二、教材分析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数学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时的教学内容。内容简单但贴近生活,能使学生体验使用计算器的优势并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并学会使用计算器。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2、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多于同伴交流,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点难点
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的了解和掌握。
五、教法与学法及教具准备
教法:
1.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共同探究。
2.直观演示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通过课件为学生提供直观的
素材。
学法: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学会计算器的除加减乘除之外的一些按键的使用方法。
教具准备:
教师:计算器、PPT课件、自制教具
学生:电子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
1、情境引入
让我们来一组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对!
3×7=21
20+18=38
45÷9=5
23×3=69
207×34=7038
23456×508=11915648
师:怎样能快速算出24387×508呢?
生:用计算器
小结:对了,我们可以用计算器帮助我们计算。同学们,
你们知道古代人没有计算器,他们是通过什么方法来计算的吗?
2、出示计算发展史图片
3、关于计算器你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习的好伙伴,经济实惠、体积小、携带方便。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及反思--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 神奇的计算工具
第三单元乘法
第三课时神奇的计算工具
教学内容:
课文第 35-36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计算器。
2、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计算器进行一些简单的四则运算。
难点:对计算器一些功能键了解。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设计教案之前进行了调查,得知大多数学生都会使用计算器。有的是家长教的,有的是自己拿计算器按按就会了,所以用计算器计算,对学生来说并不难。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自己介绍计算器的按键及功能,教师作补充,把本节课的重点放在认识与运用上。
计算器、实物投影仪。
学具准备:
电子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取出电子计算器,让学生也拿出自己的计算器。
教师:猜一猜,今天,这一节刘我们一起学习什么?
学生:认识计算器。
板书:神奇的计算工具。
2、教师:你知道如何使用计算器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让学生说一说他自己所掌握的使用计算器的方法。
学生可能会展示一些简单的加、减速法的计算方法。教师应给学生提供较多时间,让学生展示自己的技能、知识。从中也可以了解本班学生对操作计算器的认识程度,为教学工作提供帮助。
2、认识一些功能键。
(1)由学生来说明。
随着计算器的普及,大多数学生在教师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前,已经懂得了一些操作计算器的方法以,所以本活动可以先让一部分学生做小才师,来
介绍计算器各功能键的作用,然后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再作适当的补充。(2)认识计算器。
①有0、1、2、3、4、5、6、7、8、9这些数字的键叫数字键(板书:数字键)。自己指一指你手中计算器的数字键。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的数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的数
学教学反思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的数学教学反思「篇一」
由于学生在二年级时已初步认识了线段,并对线段与直线有一定的认识,虽然四年级学生的空间观念有一定的发展,但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基于以上认识,对于三线的教学我从已知的线段入手,再到射线、直线,这样设计由浅入深,学生易于接受。
作为概念教学课,我注重让学生在体验中理解概念,让学生深入参与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认识就自然而然地建立了。让学生动手操作对自己原先的猜想进行了一次验证,也对这个知识点的把握理解的更加深刻。并通过实例说明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的广泛应用,有利于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反思:虽然在三线的区别上学生能说清楚,但对于联系,很多学生就感到模糊。基本上学生只能知道三种线都是直的,没有学生能够说出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对于这一点,我预设的不够。课后回想觉得,应该先画直线,然后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使直线上出现射线,再在直线上取一个点,两点之间的那一段就是线段,同时再配以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的数学教学反思「篇二」
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优化》中的第一课时“沏茶”问题。教科书首先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沏茶需要做的事情以及所需的时间。这样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沏茶时需要做的各项事情,以便于学生对最优方案的探索,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由于四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会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但关键是让学生理解优化的思想,经历从多种方案中寻找最优方案的意识,让学生从优化的角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初步体会统筹思想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感受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合理安排时间的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的: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精彩之处:
1.趣味性
在上课时我总是顾及知识的传授,但是各个环节没有考虑到趣味性、为此在设计上进行了改变,把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这种比较乏味的计算题进行了改进,设计了闯关游戏,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2.寓教于乐
本节课有计算器的帮助,对于比较难的计算器容易了许多,但是还是要让学生明白不能一味的依赖计算器,在这个环节我没有简单的说教,而是在游戏闯关环节,利用计算器计算和口算谁快来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
不足之处:
1.讨论的问题要有价值
对于符号键、功能键、数字键这种人为规定的名称,我想试着引导孩子们说出,但是这就是一种人为规定的名称可以教师直接告诉,而不需要等待,通过学生之口说出,在此过程中浪费了时间。
2.语气要抑扬顿挫
在上课之初,通过游戏让学生和我比赛,我是用计算器计算的,而我虽然时间上比学生快了,但是我的表情语气上丝毫没有得意的意味,没有带动起比赛的氛围。
3.结尾时间要自由
在结尾的设计上要安排灵活一些的环节,这样方便时间的控制,如果时间够则多讲一些内容,时间少就少讲一些内容,方便调控。
4.课堂组织能力要加强
本节课学生手中有计算器,课堂比较活跃,当有学生发言时应该让其他同学放下手中的计算器注意倾听,课堂组织能力是新教师迫切需要锻炼的能力,感谢这次“走出去”的机会,让我能够“引进来”发现自己的问题,有努力的方向。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神奇的计算工具-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4:神奇的计算工具-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计算器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能熟练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介绍计算器的各个按键功能
(2)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步骤
(3)学生跟随老师一起操作计算器,熟悉按键功能
3. 讲解计算器的运用
(1)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2)利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4. 练习环节
(1)学生独立完成计算题
(2)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3)全班交流,分享计算方法和经验
5. 课堂小结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6.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
(2)调查家里和学校的计算工具,了解它们的优缺点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讲解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计算器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练习环节,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计算器,避免过度依赖。
六、课后拓展
1. 了解其他类型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机等。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乘法 全单元教案设计含教学反思
第三单元乘法
第二课时有多少名观众
教学内容:
课文第 33-34 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估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品格,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位数第六两位数的估算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合理地对数据进行估算。
教具准备:
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质疑探讨。
学具准备:
同桌准备一张报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实物投影呈现图片。
(图片可以是课文主题图,也可以自选)
教师: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你有什么感想?你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提出问题。
教师:你能算这个体育场的座位数吗?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让学生认真观察体育场座位排列情况,估一估这个体育场能坐多少人。
(1)独立思考,估算整个体育场座位数。
(2)小组交流,让每个同学都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估算的方法,估算的结果数据。
(3)由小组派代表反馈交流结果。
由于图中没有具体数据信息,也没有呈现体育场的四周看台,所以学生的
回答不可能得到较准确的数据结果,只要有合理的估算方法,教师就应该予以
肯定。
学生 1:从图中看出每小块看台大约有50个座位,这个体育场可能有30个看台,大约有1500个座位;
学生 2:把体育场分东、西、南、北四个方位,每个方位大约坐1000人,4 个方位,大约坐4000人:学生 3:体育场的每一排座位数大约是2000人,估计这个体育场有30排,大约共6000个座位。
以上估算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教师都应该予以肯定和表扬,让学生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这是一节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课,在教材上所占的内容并不多。初看教材时,觉得很简单,而且现在的孩子们对这样的计算工具应该都不陌生。但是在进一步钻研教材、查阅资料以后,才发现这节课其实是很有讲头的。
首先,计算器我们每个人都用过,但是一般用到的都是最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说实话,对计算器上的一些按键,自己也并不是完全的熟悉和了解。所以在上课前,我首先查阅了许多关于计算器的资料。我们平时所使用的大都是普通型计算器,虽然说是大同小异,但是外型和功能并不完全相同,所以要全部研究清楚,也下了一番工夫。比如有的计算器上,开机键是ON,有的则是AC,或者是ON/C、AC/C在同一个键上,兼顾了开机和清除的功能;再比如C和CE都有清除的功能,但是它们的区别在于,一个是清除全部数据,一个只清除上一步的输入。此外,还有的同学拿的计算器是功能较多的,上面还有汇率的计算等等。这些按键的使用,我都一一记录并记在脑子里,其中有一部分是不需要向学生介绍的,但是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
由于孩子们对计算器都有一定的了解,刚上课有的同学就已经跃跃欲试了。所以我选择了让学生先来介绍自己了解的部分:开关机、加减乘除、清除、等号、小数点等常用的按键。其它的一些按键功能我也没有急于补充,而是让同学们在尝试计算具体题目时自己进一步体会。比如在计算2345-39×21这道题目时,大部分同学算得的结果都是48426,我和同学们一起对这道题目进行了估算,确定得数范围应该是在1500多。那为什么大家计算的结果却是4万多呢?难道计算器也会出错?同学们立刻想到,是运算顺序出了错。这时再顺势介绍M+、MC、MR等按键的使用,学生就很容易理解并在具体的计算中很快掌握了几个键的用法。
北师大版四年上《神奇的计算工具》课堂实录与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上《神奇的计算工具》课堂实
录与反思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华应龙执教
【教学目标】
1、会正确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运算。
2、能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3、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体验转化思想方法的奇妙。
【教学准备】每名学生自带一个计算器,尽可能是10位以上的。
【教学过程】
一、计算比赛,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师:(在黑板上贴出一张计算器图片)认识这个么?
生:(齐)认识!计算器。
师:是啊,地球人都知道。那你在哪些地方看到过呢?
生1:售货员那里。
生2:商店,买东西的地方。
生3:会计那里。
生4:家里也有。
生5:妈妈的单位。
生6:我妈妈是干统计的,今天我带的计算器就是她借给我的。
师:能说得尽么?
生:说不尽。
师: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那么……(老师的话语停住了,开始板书,和黑板上的图片组成一句话:“我会用计算器吗?”)
师:问问自己,会吗?
生:(胸有成竹,异口同声地)会!
师:那行,请考考自己,这里有三道题。
①57734+7698= ②56÷7= ③2345-39×21=
师:看看你自己是不是真的会用计算器,看谁算得又准又快,开始。
(学生开始用计算器计算。)
师:第一道题等于多少?
生:65432。
师:第二道题不用说了是吧。第二道题有用计算器的么?生:(用了,没用。两种情况都有。)
师:第三道题呢?
生1:1526。
师:还有其他的答案么?
生2:48426。
生3:1358。
师:不过大多数同学都是哪个答案?
生:1526。
师:究竟哪个答案对呢?
生:1526。
师:大家都认为1526是对的,其实也就是这种做法。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神奇的计算工具》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
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技巧,包括算盘、计算器和电脑等。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二. 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章之前,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包括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但对于计算工具的使用,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能
够熟练运用计算工具进行数学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学生能够培养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计算工具带来的便利,增强
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2.教学难点:计算工具的熟练运用和计算技巧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任务驱动法等,引导学生
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计算工具实物、练习题等。
六. 说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趣味故事,引入计算工具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观察和分析各种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总结计
算技巧。
3.展示:学生代表演示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分享计算技巧。
4.练习:学生进行计算练习,巩固计算工具的使用方法。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记忆。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神奇的计算工具(2)-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神奇的计算工具(2)-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数学工具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熟练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并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
2. 讲解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介绍计算器的功能键,如开机、关机、清除等。
(2)讲解计算器的运算键,如加、减、乘、除等。
(3)演示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如输入数字、进行运算、查看结果等。
3. 实践操作
(1)让学生自主尝试使用计算器,熟悉各个功能键和运算键。
(2)进行计算练习,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
(2)讨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总结计算器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5. 总结与拓展
(1)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拓展计算器的其他功能,如科学计算、统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课后作业
1. 请同学们运用计算器完成以下练习题:
(1)计算:1234 5678
(2)计算:9876 - 5432
(3)计算:1234 × 6789
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反思
神奇的计算器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引入新课时,我让学生回忆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计算器的实例,使学生对计算器有一种亲近感,感到它与生活“同在”;随即我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都会使用计算器呢?当学生回答使用计算器计算快、准、方便、快捷等优点时,我追问:那你想掌握使用计算器的本领吗?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二)尝试使用,探索交流。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对于计算器这个现代的计算工具来说,学生并不陌生,所以在突出:“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这一教学重点时,我设计了“说一说”,“想一想”,“试一试”等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三)多练习,养成操作技巧。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也是教学的重点之一。目的是让学生在尝试使用时规范操作方法;在掌握操作方法后熟悉键盘,进行熟练操作;在熟练操作中总结操作的经验,养成操作技巧。这一环节分两步:一是放手让学生试
练习;学生间可交流;二是学生独立练习。
(四)善于应用,探索规律
探索规律是体现用计算器计算的数学价值,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通过下列步骤来突破。
同桌做数学游戏。目的是活跃气氛,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课本中试一试第一题:用题目中的数字组成不同的乘法算式,同桌相互出题计算,全班交流时让学生把自己组的算式写在黑板上。全班讨论黑板上积最大的算式的特点,并请学生再举例。经讨论让学生体会如何组合才能获得积最大的规律。同样积最小的规律也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玩的过程中体会。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规律。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同时也让学生领略了数学的神奇。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精选4篇)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精选4篇)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篇1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以下是关于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一
1、用计算器计算是这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它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所以我把一些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教学环节省去,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器的用法。设计这四个层次题目的价值何在?
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
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⑥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可以直接输入;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这两个键。
另外提醒学生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输入数字。
2、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的智慧才是天下最伟大的力量!”
3、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节课可以说是作了有效的尝试,但在介绍数史资料时还可挖得再深一些。
4、在计算的过程中,若能加以估算的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器操作的正确性,反馈时的实效也会大大提高;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二
《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在教材上的内容很少,所以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可讲可不讲”,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在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再去备课时,却发现本节课却是不可不讲、而且大有讲头。那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是
神奇的计算工具
神奇的计算工具
-------计算器的使用
四年级李翅
【教材分析】
电子计算器是一种现代计算工具。它体积小,运算快,操作简便,已经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使用。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或多或少的接触和使用过计算器,向学生介绍一些简单的计算器的知识,引导他们正确使用和合理的运用,就显得很有必要。教材在“乘法”单元后专门安排了“神奇的计算器”这一教学内容,既可以集中进行一些大数目的计算,又可以用来探索数学规律,引导学生辩证的对待计算器,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电子计算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班级学生聪明好学、活泼好动,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学生在生活中都接触过计算器,有的同学已经会操作计算器,但对各个键的功能不很清楚,通过学习,学生能对计算器有个详细的认识。
【资源利用】
1.学具:每个学生自备一个计算器;
2.教具:课件、计算器、视频展示台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按键名称和功能,并能够利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四则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数学规律的意识,能够对一些有规律的数进行口算。
3.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活动的开展,锻炼学生运用计算器
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向学生渗透节约、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并会使用计算器。
难点:会利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猜谜语
出示:谜面
“一个东西真奇怪,上面布满小方块。用手一摁数出来,
加减乘除算的快。”
读一读,猜一猜。
【设计意图】通过猜谜语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
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的确,在我们的身边计算器是无处不在的,它给我们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神奇的计算工具说课课件附板书含反思
④有OFF字母的是关机键(板书:关机键)。你能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关机键吗?有 些计算器上没有关机键,又是怎样关机的呢?(自动关机) ⑤如果按错了,你知道用哪个键清除你按错的数字吗? 清零键——AC键或者ON键。 ⑥其他一些键的名称和功能又是什么呢?我们以后慢慢认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 去查阅配套的说明书。 3.用计算器进行简单的计算。 出示题目,你会用计算器上你认识的键进行计算吗?试一试。 请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观察怎样按键比较方便,而且不容易出错。 计算完第一道题,怎样才能开始算第二道题?应该先按什么键? 认识清零键——AC键。
二、说学情
四年级的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观察能力有限, 表达能力有限。这各阶段的学生可能还不会科学地表述出来。学习的时 候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学会使用计算器。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探索意识。 3、会利用计算器进行一些四则运算,并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
一、说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第三课《神奇的计算工具》。本节课主要内容是引导学生认识计算器,以 了解计算器的键盘及各功能键的作用为基础,进而带动学生使用计算器计 算一些四则运算的题目,通过动手操作,提高独立思考的能力,培养学习数 学的兴,同时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神奇的计算工具(3)-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3 神奇的计算工具(3)-北师大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培养学生对数学工具的热爱。
2. 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
1. 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
2.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3. 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计算器的使用方法,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计算器的操作熟练程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计算工具,如算盘、计算尺等,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计算器。
2. 新课讲解
(1)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
讲解计算工具的起源和发展,让学生了解计算工具的演变过程,从而认识到计算器的重要性。
(2)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详细讲解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和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技巧。
(3)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学会运用计算器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3. 实践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计算器操作比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计算器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计算器解决数学问题。
五、课后作业
设计一些与计算器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
在黑板上展示计算器的按键功能和使用方法,方便学生对照学习。
七、教学反思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以下是关于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一
1、用计算器计算是这堂课的重点,但不是难点。计算器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算工具,它已融入了现代生活,大部分学生都已接触或使用过计算器,所以我把一些介绍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教学环节省去,让学生自主探究计算器的用法。设计这四个层次题目的价值何在?
为什么要用计算器?或者说什么时候才用计算器?遇到大数目的计算才用计算器来帮助,并不是所有计算都需要用计算器。
要真正用好计算器,首先要熟悉你的计算器,它是聪明型的还是傻瓜型的。像第⑥题,聪明型的计算器,可以直接输入;傻瓜型的计算器,最好要学会用“M+”和“MR”这两个键。
另外提醒学生计算器并不能保证计算一定正确,正确计算的前提是要正确地输入数字。
2、将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充分体会“人的智慧才是天下
最伟大的力量!”
3、如何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这节课可以说是作了有效的尝试,但在介绍数史资料时还可挖得再深一些。
4、在计算的过程中,若能加以估算的指导,就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器操作的正确性,反馈时的实效也会大大提高; 四年级数学《神奇的计算工具》教学反思二《神奇的计算工具》一课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课,这一课在教材上的内容很少,所以在备这节课之前,我心里的想法是“可讲可不讲”,或者“以学生自学为主”,但是在查阅了一些有关资料再去备课时,却发现本节课却是不可不讲、而且大有讲头。那么,我是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呢?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主要是从如下四个环节来完成的。
1、立足学生,从学生实际出发
由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在课的开始,我仍然还是以学生自学为主,让学生当小老师,来介绍计算器的一些基本使用方法,老师只做适当的补充。
2、体验计算器的优势
介绍完了它的基本使用方法后,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一显身手了,因为他们那种满不在乎的表情已经是溢于言表。我打算先让他们尝点儿甜头,当然,也是体会一下计算器的优势。于是,我出示了如下三道题:17689+5874、
429×203、2940÷28×84。三道题做下来,大部分学生是旗开得胜,当然也有个别同学由于动作慢或按错键等原因而掉了队。于是,我适时地教育学生“即使是用计算器,也需要我们认真、仔细”。
3、恰当、合理地使用计算器
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与计算器比赛”的游戏,学生开始不敢比,在我的鼓励下,有几个学生勇敢地站了起来。于是班里的同学分成了“计算器组”和“口算组”两个小组。其实,这次我是有意想让“口算组”赢。于是,我出示了如下四道题:72÷9、125×8×7、9870÷21、(8913+5468)×0÷458。果然,“口算组”以三比一赢了“计算器组”,输的同学都大喊“不公平”。我安定了一下学生们的情绪后,请他们思考:比赛的输赢是将要的,关键是在今后的计算中,要注意什么。于是,得出了如下一系列的结论:“人不能被机器所限制”、“计算也要因题而异”、“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口算、简算和计算器算相结合”等等。
4、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出示了一道9999999×9999998让学生用计算器来算,可计算器却显示出了各种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学的计算器显示“溢出与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