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伦理笼罩下的自由与不自由_电影_湘女潇潇_分析_潘向

合集下载

电影

电影

电影《湘女潇潇》与原著《萧萧》的赏析及观后感在高中就学习过沈从文的《边城》,对他笔下那民风淳朴,却又封建礼教的湘西小城印象极为深刻。

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小镇,人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陷害,可能使我们感到唯一残酷的就是封建礼法对人性的桎梏与摧残。

《萧萧》的写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文化寻根的乡土悲情。

萧萧12岁嫁到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她是懵懂的天真的亦是对苦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乐观。

6年之后,她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她听到人们讲镇上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她亦希望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

后来萧萧与长工花狗相爱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按照族规,男方要被打断双腿女方要被沉潭。

胆怯的花狗惧怕惩罚不辞而别,而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于事,于是萧萧也想逃走,收拾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

但没有动身,就被家里人发觉了。

对萧萧的惩罚措施,依法倒是十分严厉:“沉潭”或“发卖”,伯父不忍将萧萧沉潭,而发卖也找不到人家,萧萧就又住下了,丈夫与她还是象姐弟一般。

家人依旧对她好,住到生了个儿子,“照规矩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

萧萧在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迷信和儿子的出生,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

故事的最后,潇潇也按照乡俗,为她十岁的儿子娶了一个大媳妇。

《湘女潇潇》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他没有更改原文,没有加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的情节,反而增加几处故事是从侧面来表达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这是多么精妙的手法啊!电影讲究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

原著中并没有十分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高潮,也没有激烈的矛盾的冲突。

但是在电影的表达中显然不能这样,编剧为作品加入很多有血有肉的场景。

电影一开始萧萧在被抬到夫家时,竟在半路上想要上厕所,这是多么有趣的行为。

它一方面体现出她的紧张,另一方面体现萧萧的天真无邪,她也许那时还不知道这一去究竟意味着什么。

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研究

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研究
倾注着 当代意识与情感 。影片在呈现 出小说 中对原始人性赞美 的同时 , 将文化批评和道德批判有 机结合 在一起 , 用诗化历史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道德关怀去审视人 性与封建 传统 文化习俗 , 产生 了与小 说文本
不 同的语义效果 。
[ 关键词 ] 电影《 湘女萧萧 》 ; 小说《 萧萧》 ; 改编; 对 比研究
第 l 4 卷第 6 期 2 0 1 4年 1 1 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 M A S S M E D I A V O C A  ̄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V o L N 1 4 N O . 6 O V 2 O 1 4
电影 《 湘女萧萧 》 与小说《 萧萧 》 的对 比研究
鲍静旗 岳凯华
( 1 , 2 .湖南 师范大学 文学院 , 湖南 长沙 4 1 0 0 8 1 )
[ 摘 要] 在 电影《 湘女萧萧》 中, 导演谢飞对小说《 萧萧》 的改编是一次个性化解读 , 既解读 过去又
期 。这一 时期 , 以谢 飞 为 代表 的 中 国第 四代 导
演, “ 在主体的苏醒 , 感性 的张扬 与历史 的诗化 中, 将中国电影的道德处境 , 民族形象和家国梦
想整 合起 来 ” 。 - z 导 演 谢 飞 立 足 于 当 时 的 时 代 语境 , 根据 自己的创 作 意 图 , 在主题的表达、 表 现 手 法 的运 用 等方 面 进行 了合 理 取舍 与创 作 ,
影 不仅仅 是娱 乐 , 也并非 与社 会进 程无 关 , 它正 是再 现社 会进 程 的变化 和反 复指 引这 种变 化 的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

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抒情性意境下的还原与变形——简论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小说与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它们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具有着自身的独特之处。

本文以小说《萧萧》与改编电影《湘女萧萧》为例,探讨在抒情性意境下,小说与电影在还原与变形之间的关系。

《萧萧》是由作家魏晋风所写的一部长篇小说。

小说以湖南大约近代历史背景为基础,讲述了一个湘女家族兴衰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者运用了细腻的叙述和丰富的想象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抒情的意境之中。

小说中代表湘女家族的萧萧一家,他们秉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经历了种种困难与挫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小说以独特的方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通过描绘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表达,展现了湘女家族抒情性意境的美好。

改编电影《湘女萧萧》在保留小说情节的基础上,通过影视手法对故事进行了重新诠释和呈现。

电影中导演通过镜头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将小说中丰富的抒情意境转化为了影像的形式。

电影将湘女家族的故事搬上了银幕,通过对画面的渲染和音乐的配乐,进一步强调了抒情性意境的表现。

电影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刺激,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更加浓郁的情感氛围中。

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小说以文字为媒介,通过对事件和情节的描述,展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小说以文字的力量还原了湘女家族的历史,并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抒情性意境的独特理解。

而电影则更注重影像的表达和情节的推进。

通过对画面的构图、色彩的运用和演员的表演,电影将抒情性意境转化为视觉和听觉的刺激,让观众更直观地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尽管小说和电影在抒情性意境的还原与变形方面存在着差异,但它们之间依然存在着一脉相承的联系。

小说作为改编电影的原著,为电影提供了故事的骨架和情感的灵魂。

电影则通过影像的形式,将小说中的抒情性意境延伸和发展。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观后感

湘女潇潇观后感国产故事片《湘女萧萧》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萧萧》,讲述发生在20年代的旧中国,一个充满温情和苦涩的中国农村的童养媳故事。

该片导演:谢飞、乌兰,编剧:沈从文、张弦,主演:娜仁花、邓晓光、张愚等,1986年上映。

湘女潇潇观后感故事发生在湘西那片美丽的土地上,在河流静静流淌的清晨,12岁的懵懂女孩潇潇被花轿抬进了她的婆婆家,开始了自己前途未卜却又被时代注定了的人生旅程。

这部影片虽然拍摄于1986年,却让人感觉不出丝毫时代的疏离感。

每一帧风景都让人感觉到自由、纯净、远离尘嚣,演员的表演也是十分到位,甚至很多细节中也蕴含着深意。

观看本片的感受,和以往观影体会很不同。

以前看的都市片比较多,像这样洋溢着乡土气息的影片算是第一次看到。

纯朴的乡土人情,一切都是自然流泻,没有过多的矫饰,没有做作的对白,没有华丽的道具,有的,只是电影背后的内涵和精神指向。

以前看过一句话,“影像的躯壳,声色的装修,不足以支撑起电影这门思考的艺术。

”从这个角度看,《湘女潇潇》的成功不是在于高超的拍摄手法和美丽精致的取景,而是在于导演通过它寄予的人文情怀。

大概三年前,我看过沈从文先生的原著《萧萧》,不得不提,虽说大体的故事情节相差不多,但是电影和小说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毫无疑问,电影通过导演对于细节的精准把握增强了批判的力度和内容。

原著给人的感觉是恬静安详的,符合沈从文的一贯描写湘西生活的风格,纵然那些人们可能在我们看来是不开化的、愚昧的,他们做的很多事情是很难理解并接受的,我还是可以感受到一份远离都市玷染的原生态人性的美好;在小说里,很难判定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因为一切都被淡化了,像一幅烟雨蒙蒙的山水画,你不想去深究,在乎的只是它给予你的一种整体的感觉。

当矛盾冲突达到高潮时,花狗逃跑后,我曾担心过萧萧的命运会不会很悲惨,可是最后的结局却让我感到几分温暖,萧萧生下的孩子和她的小丈夫一起在草地上玩耍,生活没有因为那些波澜而停滞而是继续向前,一如往常得平淡和谐安详,即使背后是生活的无奈和残酷。

湘女潇潇与小说的对比分析

湘女潇潇与小说的对比分析

俗话说的好: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

电影都是生活里来的灵感,只是把某些部分夸张了而已,还有的是生活的浓缩。

除了生活的灵感,名著也是电影的很大来源。

比如我们所看到的沈从文的小说《萧萧》到电影《湘女潇潇》就是很典型的代表。

首先我觉得《湘女萧萧》拍的真是很令人深省,在那个时代,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很悲哀。

我是先看的改编自《萧萧》的电影《湘女萧萧》,后看的沈从文短篇小说《萧萧》。

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给我以极大的震撼力。

那唯美的湘西风景,那个时代的独特风韵,无时无刻不在涤荡着我的心灵。

将一篇短篇小说改成近两个小时的电影,在情节、表现手法上有诸多差异;加之内涵也有变化,所以改动更甚。

看到影片《湘女萧萧》开头那段字幕:“我只造希腊小庙,这种庙供奉的是人性”。

自然想及沈从文先生的宣言:“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然而,这一座供着人性的理想小庙,在著名导演谢飞的摄影机下,少了一份意境的纯粹和空灵,却多了一份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萧萧》所写的是一个童养媳的故事。

萧萧作为童养媳出嫁时才十二岁,可她的“丈夫”还是个没有断奶的孩子,她每天要做的事就是抱着自己的“丈夫”到村前椰树下去玩,到溪边去耍,晚上哄着“丈夫”睡觉。

她就这样在平淡的日子中渐渐发育成长,十二岁时萧萧被比她大十多岁的长工花狗用山歌唱开了心扉,因而情不自禁地受引诱而失身怀孕,犯下了伤风败俗的过错,面临着被“沉潭”或“出卖”的严厉惩罚。

萧萧曾向花狗建议双双私奔,花狗却独自走了,奇迹的是由于公婆的求情没有受到家族“规矩”的严惩,奇迹般地活了下来。

凭借着她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将来的好的劳动力,萧萧终于有了自由,这就是湘西人实实在在的活法。

在封建礼教与自然人性之间,湘西以其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存在着,面对突如其来的重负,萧萧母子被劳动者的善良本性和功利主义接受了下来,但是这种接受是不自觉的。

人生或若一盏沙漏——电影《湘女萧萧》的深度解读

人生或若一盏沙漏——电影《湘女萧萧》的深度解读

作者: 李天福;孔优优
作者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系;西南大学文学院 重庆402160;重庆400715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59-60页
主题词: 人性扭曲;混沌;消解;地理力量;创作取舍
摘要: 《湘女萧萧》减少了原作意境的纯粹和空灵,增加了人生的沉重和无奈。

影片以封建道德和正统风俗夹击下的人物命运解析人性的扭曲,以消解的方式处理人物理性和欲望的混沌,以落后和觉醒的无奈表现地理力量的强大,以表达和接受的鸿沟表达导演创作的困顿。

人生或若一盏沙漏,《湘女萧萧》的艺术缺失由此隐现。

《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

《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

《萧萧》与《湘女潇潇》之对比分析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于是在这样基调下我们看到《萧萧》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故事。

而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正是改编自沈从文的小说《萧萧》,并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著不一样的情节。

电影中的桥段是萧萧迫于风俗习惯,而选择在花轿中解手的场景,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也掩盖了原著中对于迎亲场景概述的遗憾。

其次就是萧萧和花狗偷尝禁果的片段。

“终于有一天,萧萧就这样给花狗把心窍子唱开,变成个妇人了”,只此一笔便足够,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读者自己。

在这一点上,小说逾越了光影的表述,用寥寥数字,直扣心扉。

电影对此则大作起文章,将男女主人公偷尝禁果的场景进行了渲染。

但必须承认的是电影中对湘西世界的刻画,无疑给沈从文的《萧萧》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对于结局,二者也颇为不同。

小说最后写道:到萧萧正式同丈夫拜堂圆房时,儿子已经年纪十岁成了全家中生产者一员了,,,牛儿十二岁时也接了亲,媳妇年长他六岁,,,这一天,萧萧刚坐月子不久,抱了自己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轻描淡写几句就让人体会到悲剧的轮回不可抗拒,春夏秋冬不知味的周而复始。

而影片的结尾,萧萧一边张罗着给自己的儿子迎娶新的童养媳,一边被安排着晚上与自己小丈夫圆房,是为“双喜临门”。

而小丈夫从城里念完书回家,俨然一副接受了新思想、改造了旧灵魂的知识分子姿态。

他在路上偷听到了将要发生的事情,不愿意接受命运的安排,站在山坡上想寻找新生活。

我想这是影片与原著最大的不同了,沈从文先生是为了展示湘西人自然的状态,而谢飞导演改变后则有了很浓重的批判色彩,他要冲出来呐喊,冲出来回应“五四”精神,冲出来拯救人性的愚昧。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摘要】《萧萧》中女性形象扮演着重要角色,反映出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女主角浅浅在小说中经历了悲剧的命运,她的遭遇反映了社会现实带来的压力和困境。

女性形象的抑郁和自我救赎让读者深入思考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处境,以及她们如何寻求自我解脱和救赎。

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彰显了对社会现状的批判,同时也启示现代女性勇敢追求自由和独立。

通过对《萧萧》中女性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女性在文学作品中的角色定位和美学价值,从而带来对女性形象的深刻反思和探讨。

【关键词】《萧萧》,女性形象,悲剧意义,浅浅,社会现实,抑郁,自我救赎,现代女性,启示,思考,反思,美学价值.1. 引言1.1 介绍《萧萧》在《萧萧》中,女主人公浅浅勇敢地面对自己的悲剧命运,展现了她内心深处的坚强和执着。

她的一生充满了挫折和磨难,但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她都从不气馁,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

通过浅浅的悲剧经历,作者深刻地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处的弱势地位和困境。

在这部作品中,女性形象的抑郁和自我救赎也得到了深刻的描绘。

女主人公浅浅在经历了种种磨难后,最终通过自我救赎找到了内心的平静和自我价值,展现了女性在悲剧中的坚韧和勇气。

她的故事启示了现代女性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应保持坚强的信念和勇气。

《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是深刻而微妙的,通过女主人公浅浅的一生遭遇,揭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挣扎。

这部作品对现代女性的启示和反思具有重要意义,也在文学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2 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女性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往往代表着某种特定的情感、价值观或者社会角色。

通过女性形象,作家可以更深入地探讨人性、社会问题以及文化现象。

女性形象的塑造不仅可以丰富作品的情节,更能够为读者展现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

女性形象的表现也可以反映出作家对于性别议题和女性命运的关注,呼唤社会对于女性权益的关注和思考。

影像与中国文学作业

影像与中国文学作业

电影《湘女潇潇》与小说《萧萧》的对比鉴赏——运输学院商务1001 庞洪10254018 谢飞导演的《湘女潇潇》改编自沈从文的《萧萧》,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大片的乡间绿色隐喻自然生命,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的人生命运。

我在看了电影《湘女潇潇》之后又忍不住看了原著《萧萧》,这是在我看了电影和小说之后对两者的对比以及一些感想。

《湘女潇潇》中一位尚还懵懂无知的少女竟然即将成为人妻,让人吃惊。

出嫁当天,由于路途遥远,途中坐在轿子中的萧萧不禁要求停轿就地方便,惹得众多轿夫大笑不已也让她的伯父甚为难堪。

在看电影的过程中,我也忍不住跟着大家一起笑,看到后来我才知道这是一个悲剧的开始。

这一幕,充分反映了主人公萧萧的未经世事,为后面揭露当时社会丑陋的婚姻恶习等做好了铺垫!《萧萧》称不上沈从文的抗鼎之作,却依然震撼人心。

剧中女主人萧萧苦难多劫的遭遇和《边城》中的翠翠虽不尽相同,却都是20世纪初湘西妇女悲苦命运的人生写照。

萧萧爱生活、爱自由、追求自己喜欢的男人。

为此,她用逃跑的方式与命运抗争。

但最终没逃出魔掌,被族人抓回。

体现了封建社会的腐朽落后的思想,个人命运不能由自己掌握,特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女人,自从萧萧嫁到小丈夫家时就注定了她作为童养媳的悲惨命运。

1.萧萧,小小年纪就被卖做童养媳,成人之后压抑着的天性在男丁花狗那里找到喷涌的出口。

沈从文的短片小说对此情节只是一笔带过“终于有一天,萧萧被家里的长工花狗唱山歌唱开了心窍,成为了妇人”,只此一笔便足矣,因为它省略了花狗贪婪的眼神,因为它概括了萧萧的蒙昧,因为它将想象的主权赋予给了读者自己。

但是电影不同,不能太过含蓄,需强化矛盾冲突。

影片中婆婆给萧萧缠上裹胸布,被花狗窥见,产生爱慕,在水磨坊里,花狗和萧萧赤裸相对,哗哗的水声既是花狗为了掩饰而特意选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主人公内心中激扬澎湃却又负疚自责的矛盾情感。

女性悲剧中的理性微光——以《萧萧》为例

女性悲剧中的理性微光——以《萧萧》为例

055[摘 要] 小说《萧萧》描写的是湘西乡村传统婚姻习俗对女性身心的压迫。

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女性在婚姻陋习下被无情压榨的代表。

以萧萧的成长经历为主线,以作为新思想先驱的女学生为暗线,探究传统婚姻习俗下女性的悲剧和女学生影响下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揭示社会变革在文明启蒙和人格塑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萧萧》;婚姻习俗;悲剧;新思想先驱女性悲剧中的理性微光——以《萧萧》为例杨 新1 姚 涵2沈从文在1929年以湘西乡村为地域背景创作了小说《萧萧》,创作灵感源于他看到都市里的人们在物质文明构筑的世界里逐渐丢失了自然赋予的“灵性”与精神寄托。

沈从文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人性进行了反思。

他热爱乡村的自然淳朴,主张人应顺应自然天性,用简易平实的笔墨描绘了一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谱写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牧歌。

同时,他也对乡村的畸形文化感到悲哀,封建文化与原始野蛮相互交织导致湘西世界难以适应文明时代的变化和发展,人与群体之间呈现出一种微妙但不易打破的平衡,这反映了沈从文矛盾的文化心理。

这部作品以萧萧幼时成为童养媳,与花狗的私情暴露为故事转折,最终妥协为儿子迎娶童养媳为故事线索。

整个故事的结局是萧萧一生的结束,同时,也是下一个“萧萧”悲剧的起点,因而形成了一个圆环,通过对萧萧成长故事的描写,揭示了婚姻陋习下女性的悲惨遭遇,指出了自然人性在与传统礼教的对抗中逐渐扭曲变形,延续着一个又一个的悲剧,文中“女学生”的出现给这个落后封建的小乡村带来了一丝理性的微光。

一、女性的成长环境——封闭“小匣子”从文章之始的“乡下人吹唢呐接媳妇,到了十二月是成天会有的事情”,再到后面的“女学生这东西,在本乡的确永远是奇闻”。

不难看出,小说中所描写的湘西地处乡下,相对闭塞的生活环境使人们与外界思想交往和文化互动相对较少,以女学生为代表的开放新思想难以渗透进这个封闭的小山村。

村民们习惯了按照既定的规则和习俗生活,不愿意接受变革和创新,这种保守的思维方式使他们对现代文明和社会进步抱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湘女萧萧

湘女萧萧

湘女萧萧“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

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理想的建筑。

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1929年,沈从文用他那温婉的文字行云流水般地写下又一部湘西风土人情小说《萧萧》;1986年,一部由谢飞综合视觉与声音的电影技术诠释的不一样的《萧萧》——《湘女萧萧》问世。

《湘女萧萧》是由《萧萧》改编而来,文本与电影之间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联系。

沈从文用文字把萧萧的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而谢飞则运用电影对观众进行视觉冲击,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观众一起见证那些人那些事。

面对这两部重名的佳作,我不由自主地进行了一些对比。

在这里,我主要想探讨两篇著作间显而易见的“异”。

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同原作不一样的情节。

影片《湘女萧萧》的开头便是出嫁的场景,花轿抬到半路,萧萧就喊“四伯,我要撒尿”,因“没到婆家不能开轿门”的风俗,径直就在轿内解决了。

这是一种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镜头捕捉,我想谢飞导演也是想用一些自己的手法,夸张地表现以萧萧为代表的乡村人的自然、真诚、纯朴、善良,但也不排除野蛮、愚昧、保守、落后,二者交织着,而这正是沈从文所要表达的意思。

但原作中并没有这样场面的描述,从这个角度来说,电影更加有效地表现了湘西世界的纯美的人性。

作者用温婉、水到渠成的笔法描绘萧萧从一个少女变成妇人的历程,而导演却让这一镜头出现在观众的视线中。

萧萧带春倌去破庙避雨,正在萧萧脱衣整理时花狗也进庙避雨,花狗见到只着裹胸布的萧萧,立即将春倌忽悠出去喂牛,然后对萧萧进行半强迫制的猥亵。

此时,影片近距离描绘了花狗撕开萧萧裹胸布的那一刹那,这一刹那的隐秘的性的刻画并没有让人觉得猥琐,亦没有破坏影片营造的原生态的氛围,而是首次凸出了影片的主题——对封建礼教的反抗与蔑视。

在导演看来,裹胸布是封建礼教的象征,是对美好事物的扼杀。

萧萧正是花样的年龄,婆婆却教萧萧用裹胸布把女孩的象征给掩藏起来,在这里,其实是对人性的压抑。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

田园牧歌与哀婉宿命的纠缠——电影《湘女萧萧》与小说《萧萧》的对比分析一.关于萧萧沈从文的小说总是有一种淡淡的乡间味道,不论《边城》,还是《萧萧》。

他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于是在这样基调下我们得以看到《萧萧》以一种田园牧歌式的情调为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关于湘西社会和少女命运的故事。

民国初年,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迎来了一顶花轿。

花轿里走出12岁的小姑娘萧萧。

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

当了妻子的萧萧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

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

6年后,萧萧长成了大姑娘,漂亮丰满,婆婆给萧萧裹上缠胸布。

萧萧听了人们讲的镇上的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了,她向往自己也像女学生那样,过自由平等的生活。

萧萧家的长工叫花狗,身强体壮,幽默风趣。

他喜欢萧萧,萧萧心里也有他。

一天,萧萧在房中换衣裳,花狗闯了进来,俩人大胆相爱了。

此后,他们常常幽会。

不久,萧萧怀孕了。

这时,正遇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

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

萧萧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

为打掉胎儿,萧萧求神拜佛,吞食香灰,都无济无事。

走投无路的萧萧连夜逃跑了,可又被抓回,关进了库房。

萧萧面临着被“沉潭”或者“发卖”的悲惨境地。

后因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萧萧躲过了死劫又住在家中。

萧萧生了个胖小子,她和她的儿子被接纳为家中的成员。

10年过后,萧萧那颗曾是炽热的心,已经被旧的生活习俗腐蚀了,变得冷漠麻木。

不久,她也按照乡俗,为10岁的儿子接来了个大媳妇。

而谢飞导演的《湘女萧萧》正是改编自沈从文的这篇《萧萧》,并在保持原作精神的基础上进行了恰当的电影化丰富。

充满诗意美感的镜头画面,记录了湘西自然纯朴的人文风光,饱含人性激情的乡土故事,展示了旧时童养媳女的人生命运。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萧萧》是中国现代作家郑愁予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通过讲述女主角萧萧的生活经历,展现了女性在传统观念束缚下所面临的困境和悲剧。

本文将从萧萧的婚姻、职业和心理状态等方面,分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婚姻是女性生活中重要的一环,然而在《萧萧》中,萧萧的婚姻经历却是悲剧的。

小说中描绘了萧萧年少时的相思,然而她出嫁后,却被丈夫瞧不起、冷落甚至打骂,使得她备受折磨。

这种婚姻的不幸并非个案,而是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女性地位的轻视和歧视。

女性在家庭中被视为附属品,缺乏权力和地位的支配。

《萧萧》中揭示的是传统家庭对女性的压制和剥夺,对于当代女性来说,这个形象尽管较为古老,但却依然具有普遍和直接的现实意义。

心理状态是悲剧意义的重要一环。

在《萧萧》中,萧萧经历了许多挫折和痛苦,这使得她内心逐渐失去了对幸福的向往和追求。

她变得绝望和消沉,丧失了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行动的勇气。

这种心理状态的悲剧意义在于,它揭示了女性在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压迫下,心灵逐渐失去自由和光明的过程。

这对于当代女性来说,更是一种警示和鉴戒,提醒她们坚持自己的价值,不被外界消极因素所左右。

《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主要体现在婚姻、职业和心理状态等方面。

小说通过反映萧萧的生活经历,揭示了传统观念对女性地位的压制和剥夺,呼唤女性争取平等权益和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力。

它也警示着女性要坚守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人价值,不被外部环境所左右。

这使得《萧萧》的女性形象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给当代社会的女性以启示和反思。

湘女潇潇

湘女潇潇
《湘女潇潇》影评
影片虽然拍摄于1986年,却让人感觉不出丝毫时代的疏离感。每一帧风景都让人感觉到自由、纯净、远离尘嚣。一顶花轿,穿过萧萧熟悉的街道,穿过滔滔的江水,穿过崎岖的山路,她悄然地走进萧萧怎会想到,她将被她所熟知的生活一步一步的推向深渊。她起初她还会觉得痛苦,她还会哭泣还会挣扎,然而封建的礼教就这样一步一步地把她的自由的灵魂掐死,最后她就这样好无知觉的受着封建礼教的欺凌,慢慢合上了她纯真的眼睛,最后红色跳跃的血液变成了黑色,美丽机灵的眼睛变得空洞,丰腴的双胸,变成了被紧紧平平的裹胸布,最后她成了礼教的一部分,她和这个魔鬼一同呼吸。
我不能说电影拍摄的立场不好。只是单纯的说,我不喜欢这样的方式。我觉得这样的故事更适合像纪录片一样慢慢的呈现给观众而不是让观众感受当时那个社会深深的恶意。
影片从萧萧嫁到杨家开始,,那时候的她还不知道自己嫁过来的意义,她还可以和村里的小孩子玩水仗,还可以抱着春官看月亮唱着歌。当观看影片的观众已经在为萧萧设想之后的不堪生活并为她难过时,萧萧却是轻快的,没有丝毫哀愁,村里的人问她,婆婆对她好不好的时候,萧萧欢脱的告诉她:“好,米饭管饱,”是啊,她还这么小,能吃饱就是好。在这个恬静安详,烟雨蒙蒙的山村中,萧萧长大了。十六岁的少女从花狗那里听说了城里的女学生,她向往又有点胆怯。一颗懵懂的心开始长出了渴望自由的嫩芽。在这个小山村中,只有花狗对她让她感觉自己是一个少女,花狗给春官买了面具,给她买了头花。整天唱着别人不会唱的歌。一个十六岁的少女怎能按捺自己的心?所以后来和花狗偷情的故事顺理成章,得知萧萧怀孕之后花狗让萧萧打掉孩子,萧萧要求和花狗私奔,逃出去。这是萧萧作为一个少女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的时候的开始。是的,她想要自由,想和女学生一样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是她不知道自由不是逃出去就有的,像花狗说的:“到了城里没有认识的人,城里就连要饭都得有规矩。”这时候的萧萧真正的开始害怕了。村中寡妇巧秀娘与铁匠相好被人捉了奸。按照族规铁匠被打断双腿,巧秀娘被沉了潭。渔船从河岸向湖中央划,女人痛哭划破了寂静的天,仿佛那才是唯一活着的东西,我想她不是后悔自己随了自己的心,破了祖宗的规矩,而是感到无助,为混沌的世人感到凄凉,为没能苟且于世照顾她可怜的儿女感到遗憾。当看到巧秀娘被沉河,她退缩了,就算是两个年轻生命激烈碰撞的快乐也不能让她勇敢起来,没有人告诉过她应该为什么而勇敢起来。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这个魔鬼掐住了喉咙,已经没有了回击的余地。萧萧以为花狗救她,但是花狗因为害怕逃走了,花狗是男人,但也是一个年轻人,连自己都不知如何自救,又怎能拯救萧萧?这是他无法承担的,所以他选择了独自逃跑。萧萧绝望了,但是她也只能绝望,她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能做的只能是逃。但是自由在什么地方呢?又能逃到哪儿去呢?萧萧曾经为自己,为自由奋斗过,她享受过其中难以言喻的快乐。但是她懦弱,胆小。就算她勇敢,她坚强,又有什么用呢?她将要面对的不再是如何追求,如何幸福。而是如何在这个世界中活下来。幸亏,她被设定的命运是活下来,让观众亲眼见证这一个轮回。

毕业生影评挑战社会枷锁的霸王别姬

毕业生影评挑战社会枷锁的霸王别姬

毕业生影评挑战社会枷锁的霸王别姬毕业生影评:挑战社会枷锁的《霸王别姬》《霸王别姬》是一部由中国导演陈凯歌执导的影片,于1993年上映。

该片以戏曲艺术为背景,揭示了中国社会在政治、文化和性别层面上的一些枷锁。

作为一位毕业生,我认为《霸王别姬》对于挑战这些社会枷锁提供了有力的启示和思考。

影片通过唯美的画面和精彩的表演,讲述了两位戏曲演员阿炳和程蝶衣在封建时代,他们在戏剧和人生中的感情纠葛。

从影片中我看到了社会对个体命运的塑造和限制,以及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束缚。

首先,影片展现了封建社会对个体命运的塑造。

主人公阿炳在父亲的命令下进入戏曲学校,接受了严苛的训练和长期的割舍。

传统观念使得阿炳不得不以男儿身份扮演女性角色,“女扮男装”引发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这种社会的期待和束缚为他的命运加上了一道不可逾越的无形之墙。

其次,影片揭示了社会固有观念对性别角色的刻板印象和束缚。

程蝶衣以其出色的扮相和表演艺术征服了阿炳,两人之间的感情逐渐加深。

然而,在封建社会中,男女之间的关系被界定为父权制和婚姻制度。

这导致程蝶衣被迫嫁给了一个有地位的男子,无法实现她对阿炳的爱。

性别角色的约束禁锢了两个个体的自由和情感交流,使他们坠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

随着剧情的推进,观众不难发现《霸王别姬》表达了对社会枷锁的挑战与追求自由的呼唤。

主人公阿炳在戏曲表演中所扮演的角色“霸王”寓意着对权威与自由的渴望。

在最后的戏剧表演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和梦想全部倾注其中,挣脱了社会的束缚,从而展现了一种对逆境的抗争和对自由的追求。

影片中的另一个细节令我深思不已,那就是程蝶衣和阿炳之间的割舍。

她为了自己的爱情选择了牺牲,最终入赘了另一个家庭。

这种牺牲背后隐藏着对自由和个性的压抑,也再次彰显了社会规范对性别角色的限制。

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身处的社会中,是否还存在类似的社会枷锁?我们是否需要通过努力和勇气去打破这些束缚,实现个体的自由和平等?从毕业生的角度来看,《霸王别姬》给予了我很多启示。

红楼梦读后感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女性的命运与抗争

红楼梦读后感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女性的命运与抗争

红楼梦读后感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女性的命运与抗争红楼梦读后感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女性的命运与抗争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以其丰富的人物形象、精彩的情节、深刻的思想内涵而成为世界文学的瑰宝。

在这部小说中,封建礼教与个人自由的冲突成为一个核心主题,尤其是女性的命运与抗争更是引人深思。

封建礼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男权至上、女性受限为主要特征。

女性在封建礼教的体系下,被视为家庭的附属物,被要求顺从丈夫和家族的安排。

然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却展示了她们对自由和个人命运的追求,以及为此而进行的抗争。

首先,贾母作为红楼梦中的一个重要女性角色,体现了封建礼教对女性命运的束缚。

作为大家族的家长女性,贾母在家庭中具有一定的权威地位,她以传统的封建礼教为准绳,去安排和策划家族中的婚姻、事务。

然而,在一系列的事件中,贾母渐渐地发现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

她的内心逐渐充满对女性命运的思考,力图为家族中的女子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自由和权力。

这种不甘于封建礼教束缚的精神,为红楼梦中的女性抗争树立了榜样。

其次,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等女性形象,也是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的集中体现。

林黛玉天生敏感多情,对世俗的伪善和封建礼教的束缚表现出强烈的抗拒。

她从来不愿意妥协,不愿意按照别人的安排去生活。

薛宝钗则以她的聪明才智和自我追求的精神在家族中成为出类拔萃的存在。

她虽然遵从封建礼教的规范,但她在家族中的地位和权力远超过了其他女性。

林黛玉和薛宝钗的存在,不仅是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更代表了女性在封建礼教面前抗争的力量。

此外,红楼梦中的凤姐和贾迎春,也是女性命运与抗争的生动写照。

凤姐虽然在家族中扮演着贤淑贞良的儿媳妇角色,但她的权力和地位远超过了家族中的其他女性。

她通过聪明才智和独立思考,成为了家族中的主要决策者。

贾迎春则是红楼梦中的一个典型受害者。

她被封建礼教束缚得无法呼吸,最终导致她的心理崩溃。

她在痛苦中虽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抗争,但却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礼教体制下命运的无奈和无力。

湘女潇潇

湘女潇潇

湘女潇潇每次看电影时,电影的结尾总是能留给我最深刻的印象。

在我看来,一部电影的精髓与内涵,正体现在其结局上。

而看完了《湘女潇潇》的结尾,萦绕在我耳边的只有两个字——轮回。

对于这部由沈从文小说《潇潇》改编而来的电影,其与原著之间难免是有不同之处的,这正是由于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同而造成的。

而我在这里,只想针对该电影,发表一些自己的感想。

幼年时的潇潇,作为童养媳被远嫁到他乡。

当时的她还懵懂无知,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感。

而这种婚姻理念已经提前揭示了这个小村庄乃至当时整个社会的封建与愚昧。

她没有读过书,从小身处这样的封建教条中,所以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自觉的反抗。

或许在她看来,这样的生活,这样的理念都是自然的、正确的吧。

少年时的潇潇,开始向往自由。

当家里人一起讨论女学生的时候,潇潇的脸上一直有一种异样的光彩。

当爷爷问她自由好不好的时候,她本能地点头回答:“恩,好。

”然后又赶忙说“不好”。

这说明当时的她内心还是向往自由的,只是宗法制度长期的压制使得她不敢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

这足以表现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所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伦理观念。

青年时的潇潇,与家里的长工花狗互生情愫。

而这种自然的人性,却不可避免地与封建制度冲撞在一起。

最终,她冲出了封建伦理道德约束的“禁地”,怀上了花狗的孩子。

而两个沉溺在封建制度大环境里的青年男女,却并不能承受心里的巨大恐惧。

潇潇开始为自己的命运担忧,胆怯的花狗也因惧怕惩罚不辞而别。

当一切都被发现时,潇潇心中应该有种心死的感觉吧,好像身边的人都并不通情理,而只是一味地用封建的枷锁镣铐着她。

而最终,因为族人的迷信,潇潇死里逃生,继续住在了家里。

直到她产下了一名男婴,也使得她和她的孩子再次被这个家庭所接纳。

而在这里,也是中国传统封建思想的体现,如果她生的是女孩,她的命运可能就不会如此了吧。

不论怎样,潇潇总归是逃过了一劫,没有重蹈被沉潭的覆辙。

成年时的潇潇,推动着命运的轮回。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浅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萧萧》是大中华文库中具有悠久历史的小说之一,它以描写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而著名。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进行浅析,并探讨相关的社会背景及文化因素。

女性形象在《萧萧》中被赋予了一种悲剧色彩。

小说中的女性角色大多承受了生活的痛苦和不公平待遇。

女主角萧萧被迫嫁给了无情的男主角苏明,导致了她一生的不幸与悲剧。

尽管萧萧一直保持着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独立意识,但她最终还是无法逃脱命运的束缚。

其他女性角色的命运也是悲剧性的,她们或被迫嫁给无情的丈夫,或被逼害致死,或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失去快乐和自由。

可以从社会背景来分析《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封建社会,这是一个男性权力至上的时代。

女性在这个时代处于社会结构的底层,没有独立的权利和地位。

她们的命运被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束缚,被强制进入婚姻并丧失自由。

女性在这个时代无法摆脱对男性的依赖和控制,因此她们的生活往往充满痛苦和悲剧。

文化因素也对《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产生了影响。

封建文化中,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女性被视为弱势群体,缺乏平等的地位和机会。

这种文化观念不仅限制了女性的发展和人生选择,也给她们带来了悲剧性的命运。

小说中反映了当时流行的宫廷文化和儿女情长的主题,这些文化因素也对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产生了影响。

《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可以从社会背景和文化因素两个方面来解读。

封建社会的男权思想和重男轻女的观念使女性处于不利地位,导致她们的命运不可避免地陷入悲剧。

尽管小说中的女性角色表现出坚强和独立的意志,但她们最终都无法逃脱社会、文化和命运的束缚。

通过对《萧萧》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意义的浅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封建社会中女性遭遇的困境和悲惨命运,并反思当代社会对女性权益的关注和保护的重要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 众 文 艺
47
文艺评论摘要:谢飞导演的电影《湘女潇潇》(1986),我们在欣赏女主角精湛演技的同时,无不对通片表现出来的浓重封建气息表示哀叹。

目睹了潇潇从一个天真烂漫的女童,渐渐变成情窦初开的少女,又经历了世故变迁,最后在封建的重压下有些许反抗却又沦为封建礼教工具的悲剧。

于是,潇潇自己所遭受的苦难又会依样画葫芦地强加给下一代。

因此,封建的伦理、礼法便以此种遗传方式,在“述而不作”的幌子下,代代相沿,千古不磨。

另外,本片在拍摄技巧上也有些许独到之处,特别是象征意义上的拍摄手法,颜色、音乐、音响等的处理,都很好的展现了影片主题。

关键词:湘女潇潇;封建伦理;影像艺术
一、被规训的女性潇潇的社会悲剧
故事主人公潇潇十几岁离开家人来到杨家做童养媳,天真的她渐渐适应了那里的生活,带着那个比她小十岁的丈夫,过着无忧无虑的日子。

随着年岁的推移,潇潇长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生活一直平静毫无波澜,直到她受了花狗的勾引并怀了孕。

她惊慌失措的想要出逃却并未成功。

被捉回去后,本应面对死亡,但族人迫于迷信,还是将她留了下来,之后潇潇生下了那个小孩,又过起了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

生活中的潇潇并没有什么实质的东西会引起她的担忧,有吃有穿有住,对她来讲,生活就是这样,够满足了。

电影中,当潇潇娘家人问:“日子过的咋样?”潇潇露出笑容,满足的答复:“白米饭管吃饱!”这种麻木让潇潇对身处其中的落后的婚姻制度没有任何的觉悟与反抗,而且不仅没有觉悟,还似乎有种根深蒂固的认同。

但是,电影中所要表达的并不是一个完全被封建礼教吞噬的潇潇,当被暗喻成顽固封建礼教的婆家人在探讨城里女大学生的形象时,她有一种轻蔑,和众人一样,她觉得一个女孩子露胳膊露腿的是羞耻。

可是她的心里又有这样的骚动——想进城去看看她们到底长啥样。

从电影给的特写镜头中,湘女潇潇的眼中流露出一种怀疑但又渴求的神情。

但当她的些许不正常反应遭到封建势力代表婆婆的责骂后,潇潇即刻恢复了“封建自觉”。

但是,在潇潇心里想去看看城里女大学生的模样的想法却一直没有打消,这不光是表达人想看稀奇事物的正常心理状态,更是表达了潇潇在封建礼教重压下的些许反抗。

后来,可以说在潇潇刻意鼓动自己小丈夫的情况下,抓住了去城里的机会。

到了城里看到女学生,她心里说不定还有羡慕。

直到后来怀了孕,逃走时,想着“在城里过女学生那样的日子”,这充分表达了其实潇潇的思想里还是有对女学生的歆羡,这是她自然人性成长发展的结果。

她的出逃是她唯一一次想去做一些事来保护自己,虽然没有成功,但也显示了随着她年龄增长的人性的发展,以及她的反抗意识。

可毕竟是一部反应封建主题的电影,而全片也是着重表达面对强大封建礼教势力的潇潇弱小反抗,潇潇的悲剧是最终必然结局。

受封建礼教的压迫,但同样又是封建礼教解救了潇潇。

这种戏剧性的情节安排更是对封建礼教的极度讽刺。

当潇潇与花狗的事情败露后,她惊慌失措的想要出逃却并未成功。

被捉回去后,本应面对死亡,但族人迫于迷信,还是将她留了下来,之后潇潇生下了那个小孩,又过起了平静毫无波澜的生活。

全片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电影的最后,伴随着唢呐声,潇潇又给自己的儿子迎娶了童养媳,这可谓是潇潇的最大悲剧,同时,也是全片的落脚点。

而在城里上新式学堂的丈夫,在同学的取笑当中,和童养媳的花轿,一同进入这个充满封建礼教的古老家庭,在看到封建婚姻的进行后,落下雨伞仓皇逃出,这和潇潇升级为婆婆的欢闹场面形成了强烈对比,也是极富有讽刺意味的情节。

二、意味深长的影像艺术
含蓄的影像色彩。

本片虽然根据沈从文小说交代地点在湘西一带拍摄,并且影片描写的也是湘西一带风土人情,但是与现
实中青山绿水相比,本片的颜色处理上以黑色、墨绿、深灰等为主。

比起张艺谋“把颜料泼向观众”的用色风格,又比较含蓄。

但仍旧通过颜色的处理上,向观众交代了封建势力的浓重气息。

尽管影片中时有鲜艳的颜色出现,比如城里女大学生的天蓝色衣服等,但比起整个电影篇幅的浓重色彩相比,还是显得微不足道。

这也正是片中所要处理的方式——尽管有反封建的意识,但是因为封建礼教势力的顽固,还是无法撼动。

通过颜色的处理,也彻底宣布了潇潇的必然悲剧。

不自由的人物角色。

这部影片中,以潇潇为中心,分别安排了象征顽固封建势力的潇潇婆家、象征反抗顽固势力但又屈服与封建势力的花狗,还有象征先进思想的女大学生以及长大后的小丈夫。

在剧情的发展中,各色人物穿插其中,随着剧情的发展跌宕起伏。

特别是潇潇这个中心人物的刻画,时而有反抗封建势力,追求自由的活力,时而有屈服于封建顽固势力的矛盾心理。

这一形象很好的成为了反应突破传统道德的一个符号,成为导演对封建礼教压迫,弯曲人性的符号。

富于象征意味的音响。

这部影片在音响的处理上,基本上以剧情的发展为线索,包括风声、雨声、流水声。

当剧情缓和的时候,这些声音的处理上是温和,但当剧情高潮时,矛盾激化时,这些声音的处理上是狂风暴雨,流水也变的湍急。

但全片下来,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影片中屡次出现的奠定基调的水木杵。

当水把一端的漏糟注满,杵桩一端便被压起;水漏光时,杵桩又照例砸下。

那沉重而又缓慢的节奏,象征性地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和封闭。

它只允许人们在内部调整,决不允许你怀疑它的制度。

人们纵然身受其害,但一当夺取权柄,这种被潜抑的意识,便会转换成一种报复心理。

另一处是,当潇潇和花狗第一次在磨坊因避雨相遇而发生关系时,瞬间下大的雨和水石磨一圈又一圈的嘈杂声,既暗含着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又预示着一场灾难的来临。

抒情与叙事结合的电影音乐。

影片始终都笼罩着一片悲剧气氛,但开头和结尾采取的锁呐入云,锣鼓喧天的音乐处理方式,使剧情看似热闹,实是一种喜剧的悲剧,其悲剧效果更为强烈。

另外,剧中插播的花狗唱的歌曲,一处是出现在花狗第一次意识到潇潇长成女人时,第二处是出现在田间休息时花狗让小丈夫唱的时候,第三处是花狗在得知潇潇怀孕害怕被打断腿逃走后,潇潇在去城里路上听到的歌声,误以为是花狗出现了。

这些都对剧情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还有就是在描写鳏夫寡妇为偷情而被乱棍打断双腿、扒光衣服、头戴磨盘被扔进大潭的时候,一声声惨叫哀号以及背景音乐的处理,正是一种悲惨的控诉!这是悲剧,是一种伟大的悲剧,因为它能启示后人。

影片最后结尾曲的选择,将画面定格在一个深色调的瓦片屋顶,而音乐选择了非常激烈的锣鼓声,彷佛是对本片所透露出的顽固封建礼教的一种控诉,如歌如泣。

总的来说,本片无论是在剧情描述上还是在拍摄技巧的处理上,都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将导演的才智发挥的淋漓尽致。

很好的体现了在那样一个年代,在人欲与封建礼教的搏斗中,人欲或可一时胜过封建礼教,但终究要被封建礼教所制裁。

重要的是,它靠着一种惯性和惰性的力量,深厚地积淀在人们意识里,强迫人们形成一种顽固的思维模式,来否定自己的欲望。

参考文献
[1]严优.换种方式看电影[J].中国科技与高校产业化,2004.
[2]刘迅. 略论大众影评对电影传播控制的制约[J].电影文学,2004.[3]关玲.新时期教育电视发展思考[J].数字媒体,2009.[4]马骏. 浅谈摄像的技巧与应用[J].新闻世界,2009.
封建伦理笼罩下的自由与不自由
——电影《湘女潇潇》分析
潘向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3210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