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一轮复习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三课宋明理学公开课 42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8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8张)PPT课件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6
道教为什么能够对儒学产生冲击呢?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道教以“道”为 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 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 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
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 拥有众多的信徒。
11
唐高祖李渊为了自高门第,和老子认本家。唐太宗自称“朕之本系, 起自柱下”,以老子为始祖……。
则天称帝后……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同时广建寺院,普度僧尼,大 兴佛法,佛教迅速发展……。
高宗在封禅泰山后,到曲阜致祭孔子,赠以太师的头衔。武则天天授 元年封孔子为隆道公。玄宗在开元十三年泰山封禅完毕,也到曲阜孔子宅 致祭。开元年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令西京国子监及天下诸州府学内, 孔子均南面而坐,颜回、仲弓、冉有、子路、子游等十哲东西侍列,都封 赠公侯。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与朱熹(集大成者)
19
二、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有 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
①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
——《“三教”并用的大唐时代:尊儒崇道不抑佛》
12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 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13
一、理学产生背景
1. 儒学困境
(1)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儒学地位进一步动摇 <<<< (2)原因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三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15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三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15张PPT)

二、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2、北宋五子的思想
(1)周敦颐:解《太极图》 人与天地合二为一 (2)邵雍“:无重极新而排太列极。、太解极释动6而4卦生阳,动宇极宙而结静构;静与而人生的阴精,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神分结阴构分合阳,二两为仪一立
焉。阳变阴合,而生水、火、木、金、土……”——
(3)张载《:太开极创图气说学》 一派; (4)二程:开创理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异同
共同点:
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 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影响相同: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的自 然欲求;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
不同点:
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
①程朱理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外在的“理”; ②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四、陆王心学与理学的发展
1、陆王心学的特征
P16
(1)强调做学问的目的在于做人,即明白做人的 道理并努力实践之。 (2)主张扫落枝叶,直奔主题。
2、陆九渊(心学开创者)
①心即理也:人的本心即是天理;

“理”不需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寻找,提出“心即
要 是理也”,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故把其思想称为“心 思 学”。
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三课 宋明理学
标题解读:何为“宋明理学”?
理学:
佛、道
是一种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 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目的
根本
宋明理学:
它是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故 名“理学”。它是宋明时期儒家思想的主流学派,标 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复习课件(共27张PPT)[ 高考]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复习课件(共27张PPT)[ 高考]

五、评价
3+2p225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实质:理学是对儒学的更新与丰富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影响 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积极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深情地引用理学大师 作用 德,讲求以理统情 、自我节制、发奋立 张载的一段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 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 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起到了积极作用
【考点】科举制、宋明理学、明清进步儒学、近代中国 思想解放潮流(“中体西用”思想;维新变法思想;新 文化运动)、西方民主思想的发展 【解析】本题以话题引入考查中西思想的发展与交融, 跨度大,注重线索梳理和综合分析。第(1)考查中国 古代的选官制度和宋明理学(程朱理学),解答时注意 关键信息“宋人文集”和设问中的提示“程朱理学”, 在此基础上联系相关知识分析。 【答案】(1)与科举制相关。(2分) 目的:“究天理”(或明道德(宣传封建伦理道德), 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秩序。(2分)
教兴起,至南北朝佛教盛行,道教吸取儒家和佛教思想 观点进行改造,构建神仙体系和等级,为封建统治服务。
佛教吸取中国儒家等传统文化,形成禅宗,具有典型的
中国特色。第三次即理学的兴起。
(2012年海南卷历史,4)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 父子之亲隔,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朋之信绝”。 这反映出当时( )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 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 【考点】宋明理学(背景——三教合一) 【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 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 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 “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 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说法错误; B、C项无从反映。【答案】D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36张)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36张)

我会让弟子们闭目静坐, 泰山崩于前而目不瞬, 不为机声所慑。
我会让弟子爬到书 架上翻查飞机种类性 能以及防空方法。
第三幕:寻理学之果
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 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对 待宋明理学?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 命,为往圣继绝学,为 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
人生自古谁无死, 粉身碎骨浑不怕, 苟利国家生死以, 留取丹心照汗青。 要留清白在人间。 岂因祸福避趋之。 ——宋· 文天祥 ——明· 于谦 ——清· 林则徐
“ 贞 节 牌 坊 ”
贞节牌坊的背后都是血泪
翻开历史一查…… 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吃人” 。 ──鲁迅
(明代)
鼓励奋发立志 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学派 内容 同 陆王心学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 实质 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 影响 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心学的方法论--------如何把握 “理”? 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致 良知,知行合一。
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
陆 九 渊 ①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 ②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 反对“格物致知”
陆 王 ①“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心 王守仁 ② 思想核心:“致良知” 学 (阳明心学) ③“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
道德观: 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佛教) (儒家) 存天理灭人欲 方法论: 格物致知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24张)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 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24张)

理学的最终目的,无非是教人如何在封建社会中安身立 命,加强封建道德修养,安于现状,恪守封建义务,借此稳 定社会等级秩序,强化封建统治。 ——侯外庐等主编《宋明理学史》
资料阅读
程、朱论“理” 万物皆有理,顺之则易,逆之则难。各循其理,何劳 于己力哉。……服牛乘马(语出《周易》),皆因其性而 为之。胡不乘牛而服马乎?理之所不可。……理在天下只 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 ——(宋)《二程遗书》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万一山河天地 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 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 得之而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此理之流 行,无所适而不在。 ——(宋)《朱子语类》
资料阅读
陆、王论“心”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今来曰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 即是宇宙。……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 宙,无非是理。……此理在宇宙间,何尝有所碍。是你自 沈埋,自蒙蔽。阴阴地在个陷阱中,更不知所谓高远底。 要决裂破陷阱,窥测破罗网。 ——(宋)陆九渊《象山全集》 (阳明)先生游南镇,一友人指岩中花树问曰:“天 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 亦何相关?”先生云:“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 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 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明)王阳明《传习录》
三、程朱理学
根据程朱理学的内容,结合 教材,概括程朱理学的影响。 什么是天理; 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 天理就是伦理,就是三纲 五常; 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 被后天的所欲望蒙蔽; 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
天理与伦理的关系;
天理与人性的关系; 如何认识天理。
资料阅读
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 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 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 ——《宋元学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49张PPT)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 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49张PPT)
依据——道统论 (道——儒家的三纲五常) (统——指圣贤相传之传统)
关键方法——“正君心” 目的——排斥佛道思想,重建儒学信仰
思想大餐
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 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 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 发育万物。形而上者无影无形,是此理;形而 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气)——《朱子语类》
(3)二程:确定最高范畴
一天,杨时同游酢一
起向程颐请教学问,却不 巧赶上老师正在屋中打盹 儿。于是两人静立门口, 等老师醒来。一会儿,天 飘起鹅毛大雪,越下越急。 游酢实在冻的受不了,几 次想叫醒程颐,都被杨时 阻拦住了。直到程颐一觉 醒来,才赫然发现门外的 两个雪人!程颐深受感动, 更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 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了 老师的全部学问。
据材料归纳朱熹的观点
理是世界的本原,理比气更根本,理在气先。 这是理学核心思想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 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 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 在” ——《朱文公文集》
“理”是宇宙万物的法则。天理表现 在社会生活中就是“三纲五常”,就是儒 家的道德伦理和等级秩序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据材料概括程颐的主张
尊王攘夷、重视儒家纲常伦理, 才能巩固封建统治
学习思考
北宋学者石介的《中国论》说:“闻乃有 巨人名曰佛,自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 自胡来入我中国。各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 道易中国之道∙∙∙∙∙∙”老聃是中国人,为什么石 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格物致知”就是接触事物、穷尽天理。这里 的“物”,主要就是古圣先贤之论,所以最好的办 法就是埋头书斋,穷经尺典,字斟句酌,经历一系 列积累最后能够“贯通”顿悟天理。所以“格物致 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57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57张PPT)

凡生于天地之间者,
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
又各得之以为性;其 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
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
为五常,盖皆此理之 上帝的意志。
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反映: 目的——从哲
请思考:程朱理学认 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它反映于哪些领域?
社会上——儒学家高伦度理论道证德专,即 三纲五常。 制统治和君臣 灭人人欲身上”—。—人父 的性子合,等理“级性存秩。天序理,
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
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
异:“知”不同。
“格物致知” 要“明理”,即儒家伦理道德 (唯心); 实践出真知: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
(一)程朱理学 1.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朱熹
2、含义:以“天理”为核心的儒家观念系统
“四德” ——妇德、妇 言、妇容、妇功
• “三从四德”,是一种中国古代女性的 道德规范, 是为适应家庭稳定、维护父权—夫权家庭(族)利益 需要,根据“ 内外有别”、“ 男尊女卑”的原则, 由儒家礼教对妇女的一生在道德、行为、修养的进行 的规范要求。所谓的“四德”是指:德、言、容、工, 就是说做女子的,第一要紧是品德,能正身立本;然 后“言”,要有知识修养,言辞恰当,语言得体;其 次是“容”,即相貌,指出入要端庄稳重持礼,不要 轻浮随便;最后是“工”,即治家之道,治家之道包 括相夫教子、尊老爱幼、勤俭节约等生活方面的细节。 (《周礼·天官·九嫔》)
苦难造成人们对宗教的渴求 2、儒学本身的问题与缺陷(如思辩性、理论
性的不足) ,使人们对儒学产生了怀疑。
佛道盛行的缩影──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自幼饱读儒家经书。后一度信奉道 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时人将 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来梁武帝又舍道事佛, 随着“舍身”同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他推 崇佛教达到戏剧性的高潮。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26张PPT)(优秀版)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26张PPT)(优秀版)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 “遏人欲而存天理”。
⑵ 理学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即封建伦理道德 和等级秩序。)
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 处。
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知天:存⑶获在理得的学知“的识理方”.即法。通论实过:质实“:践格不、在物学于致习求知,科”在学。体之(会真格各,物种而:知在研识于究的明,基德接础至触上善事,。物明);白致先
儒学为主体“三教合一”的趋势。
1、魏晋南北朝:汉代儒学的天命观难以控制人心,社会动荡使 人们渴求心灵安慰,佛教、道教的盛行和传播,儒学发展渐现了危 机。
2、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佛、道的发展使儒学 正统地位面临着严重挑战。
3、北宋时期:儒学家展开复兴儒学、抨击佛道活动,不断思考 和探索,把佛、道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与传统儒家的积极 入世和现实人生观联系起来,逐渐确立了一套以“理”或“天理” 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被称为“理学”。
试试比较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异同?
故 友 生事问的一:。”:为《何阳赏百明花花说》如:二此“程美是、丽天朱?生子二的、程,阳说但明:是与“我友天看游生到园的了,。,春”百风花朱和才子煦是说,美:百丽“花的对怒。,放”天。 同异::本都程原认朱是为理内世学在界认的本为“原世心是界”“的,理本认”原为。是本外心在是的““理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
补充:
教 承 道 教 尊 道在袭 教 团 奉 教鬼战组组的的道神国织织神神教以 , , 仙 职崇是来 有 距 是 人拜中的 太 今 对 员观国平 已 ,神 “念本道 有 宫上道仙土、 观方1”,宗8五是术之以0教0斗教信衍,黄年仰米徒化以、历的形道活“老史人成动。道。道格。的祖”道家化场天东为教思所师汉体为最想。末现张高多为年。道信神理道陵出仰崇论士现创。拜根是的立道,据, 道教

2019年最新-人教版 必修三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共21张PPT)-精选文档

2019年最新-人教版 必修三专题一第3课 宋明理学(共21张PPT)-精选文档

3.地位
(1)南宋以后逐渐成为官方哲学。
(2)朱熹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集为“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即《四书 章句集注》,成为理学的主要经典,并且成 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的异同点?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不同点?
材料2: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 ;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3: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 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 ,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理学在宋代形成的历史背景:
1)宋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重文轻武,对学术文化较少干 涉,学术活跃。
2)儒家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 政事,参政议政;言论不当,朝 廷仅是贬官离京而已,而且职务 并不低。
3)科举产生的士大夫们,注重 道德文化修养,注重气节,对儒 家经典大义的不断探究成为时尚。
材料1:程颐:“天下只是一个理”“万物皆是理”; 朱熹:“存天理,去人欲”
——王阳明《传习录》 材料2和材料3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 有何差异?
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 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 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不同点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思想 外在的 “理”
内在的 “心”,本 心是“理”
方法论
格物致知 内心的反省, 回复良知就 成为圣贤
2、积极:
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 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 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 用。 其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道德意识、 力行意识对个人品质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都 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18张)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18张)
异: 世界本原: “理”vs“心” “格物致知” vs 获得理的途径: “内心反省”、“致良知
四.影响
阅读下列材料: 1、天者,理也。有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2、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为君尽君道, 为臣尽臣道,过此则无理。 3、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 4、圣人千言万语,只是教人从天理、灭人欲 。 5、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6、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致吾心良知之天理于事事物物, 则事事物物皆得其理矣。 思考1.请结合主张指出上述六则材料,哪些是程朱理学的思想? 2.根据材料,指出“理学”有什么特点? 1.材料 1 、2、 3 、4 融合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 形成了以伦理为核心的新儒学; 使儒学更思辩化和理论体系化;
一.背景 二.含义
三.代表人物思想主张(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1、宋明理学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 用;对中国文化教育和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2、“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在扼杀人的 自然欲求和创造力方面,产生了严重消极影响 3、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发奋 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历史使命、人性尊严(长 幼有序,怜贫恤寡,勤俭节约,恪守本分等),对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欲和准则冲突,则存天理,灭人欲。
一.背景 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永恒存在的 二.含义 普遍真理。 三. 1.两宋:程朱理学 代 表 人 物 思 想 主 张
宋 明 理 学
理是本原,先理后物 “三纲五常”就是天 理 后天人欲蒙蔽天理 “存天理,灭 人欲” 得“理”之途,格物致知
[北宋] “理” 的认识 “理” 的获得 二程 [南宋] 朱熹 ①“理”是宇宙本 原,先理后物 ②人伦就是天理 ①三纲五常即天理, 是人性最高境界 ②“存天理,灭人欲”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共22张PPT).ppt

2019精选教育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1.3《宋明理学》教学课件(共22张PPT).ppt
而靠内心的“自 省”。
王守仁
2、王阳明的主要主张:
(1)王阳明认为,社会动乱的原因是人心破坏所 致,只有通过整治人心,才能挽救统治。他继承 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 所以,这一学派也被称为“陆王心学”。
(2)王阳明更多的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 心是佛”思想,宣扬 “心外无物” “心外无理”。
知识·梳理
背景: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宋 明
理 学
创立:北宋二程
理 的 成熟:南宋朱熹 发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湖南省长沙市一中卫星远程学校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王守仁

①“天理”是宇 ①理之源在于
宙万物的本原,天理,天理就
先理后物
是三纲五常,
② “人伦者, 它是人性的最
(3)认识论方面: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致良知: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知行合一:知行都产生于心,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
3、影响:
A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 B 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的社会
政治、文化教育及伦理道德都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有什么异同?
③认识论方面,认为“物”,指天理、人伦、圣 言、世故。 “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3、影响:
(1)程朱理学适应了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 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 位的官方哲学,有力的维护了封建专制统 治。
(2)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后世科举 考试依据的教科书。
第3课
宋明理学
六安二中河西校区历史组 马兆庆
什么是理学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极品课件PPT文档共35页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明理学》极品课件PPT文档共35页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宋 明理学》极品课件
51、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52、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5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54、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5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 池桑竹 之属, 阡陌交 通,鸡 犬相闻 。
谢谢你的阅读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28张)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28张)

(一)二程及其理学思想 1、二程的生平 程颢、程颐,两人为 亲兄弟,是宋代理学的 主要奠基者,世称“二 程”。因在洛阳讲学, 故其学派称为“洛派”。 二程建立了以“天 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 理学体系。把儒家传统 的“天人合一”用“天 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 出来,这是二程对中国 哲学的一大贡献。
一天,杨时同游酢 一起向程颐请教学问, 却不巧赶上老师正在屋 中打盹儿。于是两人静 立门口,等老师醒来。 一会儿,天飘起鹅毛大 雪,越下越急,杨时和 游酢(cù)却还立在雪中, 直到程颐一觉醒来,才 赫然发现门外的两个雪 人!程颐深受感动,更 加尽心尽力教杨时,杨 时不负重望,终于学到 了老师的全部学问。
少林寺壁画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 养性、三纲五常”中能看出对中国传统文化有 影响的是 A、佛教、道教、墨家 B、道教、墨家、儒家 C、佛教、儒家、墨家 D、佛教、道教、儒家 D
二、程朱理学
• 理学
早在宋代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 “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 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 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 理学是一种以儒、道、佛三教合一为 特征的新儒学,以“理”为核心,完成 了儒学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代表人物:二程(北宋)、朱熹(南宋)
2、隋唐时期
(1)儒学的发展情况:
隋: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 唐: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尊道、礼佛、崇儒
(2)儒学的发展特点: 兼容并蓄,与时俱进 统治地位得到巩固 三教图(明·丁云鹏) 影响深远 承前启后,奠定宋朝理学的基础
“三教合一”的风景名胜
泰山名胜
红门宫
左侧是佛教的米勒院,右侧是道教的元君祠,中间是儒家 胜景,孔子登临处。方寸之地,三教会集,巧妙融合。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31张)

2019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31张)

朱熹说:“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 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 不是天理? 朱熹又说:“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 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 的就是“遏人欲而存天理”。
探究学习 材料中朱熹的主张是什么?你怎样看待 他的这些思想主张?
“ 三纲五常”就是天理;把天理和人欲对立起来。
江南春绝句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唐﹒杜牧
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佛教的兴盛
第三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 要思想。 2、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情况。
一、“三教合一” (儒、佛、道三教合归儒)
1.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学
(1)面临挑战 表现:佛教盛行; 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 人们怀疑儒学 原因:社会动荡 佛、道给人以慰藉 (2)也有新的发展 (互相影响和发展) 儒学吸纳佛、道的精神 佛、道吸收儒学精神 少数民族接受儒家思想
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儒学本身在思辩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足。 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 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样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 是“不明”。
为什么少数民族统治者也提倡儒学?
①儒学首先是一种行为哲学,它与传统的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相 适应,逐步演变成日常生活行为准则,维护社会生活的秩序化, 迎合了传统社会的客观要求,也迎合了少数民族社会的需要。 ②儒学对统治阶级是一种进行思想控制的工具;对士人知识分子、 社会精英是人生信条,又是借之参与政治的手段,受到少数民族 统治者的欢迎。 ③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处于战乱、动荡和民族大迁徙、大融合时 期,人民渴望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而儒学强调的是“和”, 顺 应了历史的潮流,容易被人民所接受,有利于少数民族的统治。 ④儒学比佛教、道教传播的更广,影响更大,少数民族的统治阶级 也认识到儒学是最好的统治人民的一种精神工具。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31张ppt)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共31张ppt)

世界观: “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核心) 社 会: 伦理道德观念(三纲五常) 个 人:“存天理,灭人欲”(道德观)
方法: “格物致知”
——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德之善
地位: 南宋后成为居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
二二、、理走学理的学内之容路——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2.陆王心学 (1)代表人物
阳 明 格 竹
材料三: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
怎么办?
三教图
7
一一、、儒探学理的学危之机源——背景
3.理学的形成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张载
道佛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 治理国家的新儒学。
目的 儒(根本)
思想核心:“理”、“天理” 8
巩固练习
(2018年山东烟台高二模块检测)唐代初年的统治者在文化
为往圣继绝学 元朝
朱熹编著的《四书章句集注》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教科书。
朱熹
明朝
更进一步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 想界的统治地位。
海外
流传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 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
《四书章句集注》书影 16
二、走理学之路——代表人物及其观点
1.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 程颢、程颐(南宋)、朱熹(北宋)
内容:
上颁布“五经”定本和新的“无礼”来垄断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确定“三教”次序以提升政治权力在思想界的权威。该历史现
象表明
()
A. 政治需求影响文化政策
B. 三教合流趋势开始出现
C. 理学主流地位空前强化
D. 儒学思想内部危机重重
• 【解析】据题干可知,统治者通过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及“三教”次序的确定权,彰显统治者的权威,维护了封 建统治,故选A项。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合流趋势开始 出现,排除B项;宋代理学产生,排除C项;D项说法过 于绝对,排除。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18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18张PPT)
朱熹的这首诗你一定很
图1
图2
陆王心学
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人听王阳明 讲,人人都可以成为圣贤,就以写字 问王阳明。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 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 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 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 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
有个王阳明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 一贼。他对贼讲一番良知的道理,贼大笑, 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 掉?”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 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请思考:这类浸润了理学精神价值与道德
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民主法制的推进,文化建设有了很大 的进步。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文化建 设特别是道德文化建设,同经济发展相比仍然 是一条短腿。举例来说,近年来相继发生“毒 奶粉”、“瘦肉精”、“地沟油”、“彩色馒 头”等事件,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 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 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 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 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请思考:这个故事反映 了什么现象?这种现象对儒
朱 子 高 于 孔 子 。
眼 珠 子 , 鼻 孔 子 ,
后 生 长 于 先 生 。
眉 先 生 , 胡 后 生 ,
程朱理学
阅读课本P.13,归纳程朱理学的 主要思想。
朱熹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另类皇帝——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 读儒家经书,一度又信奉道 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 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 陶称为“山中宰相”。后梁 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 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6/11
拓展训练
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 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C.社会规律
B.自然规律 D.天的意志
2020/6/11
拓展训练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 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 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 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在西安做生意的胡先生,几天前遭遇3名歹徒绑架,从容
淡定的他和歹徒谈人生,谈家庭,还一起喝酒,最后唤起
对方良知,将赎金从120万元降到10万元,绑匪临走时还
说,即使将来被警察抓了也不怪他。
——腾讯新闻
指出故事中的 “良知” 具体指什么?
羞耻之心,善恶之心,是非之心。王阳明希望 人们加强 20道20/6德/11 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
材料三:
“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
谁怜之?”
——清·戴

重礼轻法,阻碍社会进步与发展
2020/6/11
材料四: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凸显人性庄严。
2020/6/11
张载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宋明理学的精华与糟粕。
二、理学与心学
——儒学之新体系
3、巅峰对决
2020/6/11
怎样才能学好 历史呢?
程朱理学派?
2020/6/11
陆九渊心学派?
“鹅湖之会”,也称“千古一辩”。在千古一辩归途中, 朱熹写了一首五言绝句《过分水岭有感》:
地势无南北, 水流有西东。 欲识分时异, 应知合处同。
2020/6/11
2020/6/11
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 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 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 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
2020/6/11
拓展训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 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 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C.程朱理学
B.老庄哲学 D.陆王心学
2020/6/11
王阳明的一个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到一贼,对此贼讲了一番
良知的道理。贼听了大笑说:“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暑天,他让贼脱衣,贼很爽快地脱了上衣。他对
贼说:“天这么热,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
:“这,好像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知
!”
——(《冯友兰选集》
一、挑战与机遇
——儒学之新境遇
二、传承与创新
——儒学之新体系
三、精华与糟粕
——理学之新思考
一、挑战与机遇
——儒学之新境遇
1、儒学之挑战
材料一:
梁武帝在其《述三教诗》中说他自 己“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 书”,“晚年开释卷,犹月映众 星”。后来梁武帝数次“舍身”同 泰寺,要以皇帝之身出家。
2020/6/11
2020/6/11
2020/6/11
宋 明 理 学
2020/6/11
一、挑战与机遇
——儒学之新境遇
二、传承与创新
——儒学之新体系
三、精华与糟粕
——理学之新思考
课后作业:
• 1. 联系身边实际及当代社会现实,思考,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未来社会的主人, 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宋明理学。
• (备注:可以任选一题,以小论文的形式完成。写好之后上传至历史 家园网:52history/Default.aspx)
2020/6/11
二、传承与创新
——儒学之新体系
2020/6/11
1、群星璀璨
周敦颐 张载
北 宋 五 子 邵雍 程颢 程颐
朱熹
2020/6/11
陆九渊
王阳明
2020/6/11
材料一: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 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 “视听言动,人所同也。非礼勿视听言动,便是天 理;非礼而视听言动;便是人欲。”
一、挑战与机遇
——儒学之新境遇
2、儒学之新机遇
阅读教材12页第一自然段及历史纵横,思考: 儒学在魏晋时期迎来怎样的发展机遇?
内容上: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精神,有了新的
发展。
范围上:经过民族的迁徙和融合,儒学成为中
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2020/6/11
佛道传播 三教并行
儒学困境 融合佛道
挑战 机遇
材料二:
“天理人欲,不容并立”,“天理存则人欲亡,人 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是“遏人欲 而存天理”。
根据上述材料,解释朱熹眼中的人欲,并指出人欲与天 理的关系。简单谈谈你的看法。
“人欲”并非指人的所有欲望,主要指违反了社会规范和 伦理道德的欲望。朱熹认为人欲与天理相对立。
2020/6/11
2020/6/11
理学的含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
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
学体系。
儒(根本)
目的
2020/6/11
儒家思想兼容并蓄、和而不同的精神
2020/6/11
三、精华与糟粕
——理学之新思考
2020/6/11
材料一: 清雍正帝宣称:“若无孔子之教……势必以
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 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 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
——《东华录》雍正朝
理学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2020/6/11
材料二:
压抑、扼杀人性,重男轻女
《明史·列女传》中记载的贞洁烈女,其中有守节养 亲37人,殉夫44人,未婚殉夫11人,水灾因见男子裸 体甘愿溺死3人,……总共300余人。 《清史稿》中记载的贞洁烈女,更增至500余人 。
2020/6/11
自强不息 止于至善
2020/6/11
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2020/6/11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2020/6/11
强调道德 择善修身,突立出学社济世会责自任强感不息 止于至善
历史使命感
怀天下抱负,做未来主人 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
2020/6/11
2020/6/11
宋 明 理 学
2020/6/11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2020/6/11
拓展训练
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其重大发展有
①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②完成了理论化、思辨化的过程
③封建的伦理道德行为规范形成
④具有浓郁的人文主义精神
A.①②③
B.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2020/6/11
2020/6/11
谢 谢!
2020/6/11
拓展训练
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 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 C.注重气节、品德 D.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
2020/6/11
拓展训练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 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
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
道德与政治。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儒学自身来 看,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佛、道的冲击?
传统儒学充斥伦理说教,不能对宇宙自然和人生提供 解释和安慰,而这正是佛、道思想的优势。加之社会 动荡不安,士人开始对儒家思想产生怀疑。
2020/6/11
材料二:
南朝四百八十寺, 炼汞烧铅四十年,
多少楼台烟雨中。 至今犹在药炉前。
—杜牧
—高骈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儒学自魏晋以来 面临怎样的困境?
随着佛教、道教的传播,儒学的正统 地位受到挑战。
2020/6/11
材料三:
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
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
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
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不利于社会进步与发展。 重男轻女,重礼轻法, 轻视个体自由,轻视自然科学。
积极: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 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2020/6/11
为理学把脉,为民族选择 : 批判、继承;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