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年度徐州市丰县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江苏省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抽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徐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期末抽测语文试题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 铅笔将试卷类型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下面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艺术创作中,往往有一个重复和变化的问题。
只有重复而无变化,作品就必然单调枯燥;只有变化而无重复,就容易陷于散漫零乱。
在有“持续性”的作品中,这一问题特别重要。
我所谓“持续性”,有些是时间的持续,有些是在空间转移的持续。
但是由于作品或者观赏者由一个空间逐步转入另一空间,所以同时也具有时间的持续性,成为时间、空间的综合的持续。
音乐就是一种时间持续的艺术创作。
我们往往可以听到在一首歌曲或者乐曲从头到尾持续的过程中,总有一些重复的乐句、乐段——或者完全相同,或者略有变化。
作者通过这些重复而取得整首乐曲的统一性。
音乐中的主题和变奏也是在时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的另一例子。
在舒伯特的《鳟鱼》五重奏中,我们可以听到持续贯串全曲的、极其朴素明朗的“鳟鱼”主题和它的层出不穷的变奏。
但是这些变奏又“万变不离其宗”——主题。
水波涓涓的伴奏也不断地重复着,使你形象地看到几条鳟鱼在这片伴奏的“水”里悠然自得地游来游去嬉戏,从而使你“知鱼之乐”焉。
舞台上的艺术大多是时间与空间的综合持续。
江苏省学年度徐州市丰县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 题,共 160 分,共 8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正确粘贴在条形码地区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依据题号次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地区内作答,高出答题地区书写的答案无效;在底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洁净,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禁止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 71 分)(一)阐述类文本阅读(9 分)向来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以前的。
明朝以前,占有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增补,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拥有强盛活力。
从整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泉,不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此后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沉着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以前,占有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医生精神。
最明显的表此刻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品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歧视犬儒的人品特点。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向来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方说孔子,从他的语言来看,更像是倡议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方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好多超脱、冷峻的话,实质上流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依恋和爱惜,要求对整体人生采纳审雅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宁和安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医生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洁净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以前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巧,在生活上,他们追讨情理。
”这是说到重点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这样,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自觉的浪漫主义和自觉的经典主义的联合。
江苏省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江苏省丰县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南宁期中)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湖光山色画图中,万里烟波一棹通。
明日扁舟江海上,不知何处是西风。
”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创作了这首潇洒自适的小诗。
“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技术,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利用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最终,一战成名。
“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
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自身和环境有利。
”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
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初露锋芒一泻千里众望所归庸人自扰B .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不负众望杞人忧天C . 初露锋芒一泻千里众望所归杞人忧天D . 牛刀小试一日千里不负众望庸人自扰(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B .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C .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D .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抽测语文试卷(B卷,尖子班专用,PDF)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B卷)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映射是一种独特的小说艺术,它决定于作家对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的整体认识。
曹雪芹是一位最注意完整地把握和表现生活的作家,他从不孤立地写一个人、一件事,而总是着眼于生活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生活的内在联系中去把握和表现生活。
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
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
第三十三回,写宝玉挨打之前,正在紧急之际,宝玉盼望有一个人去报信,以免皮肉之苦。
这时恰好来了一个聋老婆子。
宝玉急切地对她说:“快进去告诉,老爷要打我呢!快去,快去!要紧,要紧!”可因这老婆子耳聋,把“要紧”听成了“跳井”,便以为是说金钏儿跳井的事,立即回答说:“跳井让他跳去,二爷怕什么?”又说:“有什么不了的事?老早的完了,太太赏了衣服,又赏了银子。
”金钏儿的死,在贾府里只算得一件小事,可是曹雪芹写来却颇具匠心。
写金钏儿受辱在第三十回,写她悲愤跳井自杀在第三十二回末,此后又在好几处描写相关人物时多次提及这件事。
这里,作者特意写这么一个聋老婆子的出现和她说的这番话,就是着眼于生活内在的相互关联,映射出多方面的意义。
当然,安排这么一个微不足道的人物上场,首先是出于情节发展上的需要,即为下文写王夫人和贾母的出场,写这场轩然大波的收束作铺垫;其次,是在人物描写上的多层映射。
丰县中学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是()A. 瞒天过海振奋人心B. 息息相关脱颖而出C. 画龙点睛气壮山河D. 画蛇添足惊心动魄2.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她的表演惊险刺激,让观众们目瞪口呆。
C. 他的演讲慷慨激昂,赢得了听众的热烈掌声。
D. 他虽然家境贫寒,但依然乐观向上。
3. 下列词语中,形近字、同音字较多的是()A. 严寒腊梅B. 悲伤悲壮C. 风雨风光D. 神秘神圣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是()A. 那朵白云,像一朵棉花糖。
B. 小明的学习成绩,就像一条直线,稳步上升。
C. 她的眼睛,像两颗闪亮的星星。
D.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巍峨的巨人。
5.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鸟语花香B. 轰轰烈烈C. 风和日丽D. 眼疾手快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6. 《沁园春·长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句诗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
7. 《背影》中,父亲送儿子去车站,离别时,父亲说:“______,______。
”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和担忧。
8. 《最后一课》中,主人公小弗朗士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学习法语,因为他知道:“______,______。
”9. 《小石潭记》中,作者描述了小石潭的景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鲁滨孙漂流记》中,鲁滨孙在荒岛上生活了多年,他发明了许多工具,如:“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题目。
甲: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江苏省学年度徐州市丰县中学高一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题,共16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7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解析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题,共160分,共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阅读(7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是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丰县高一语文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恍若隔世恍若未闻B. 蹉跎岁月蹉跎蹉跎C. 翠色欲流翠色欲流D. 风和日丽风和日暖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名列前茅,这充分说明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每天增加一节自习课。
C. 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许多传统工艺逐渐失传。
D. 这本书不仅内容丰富,而且语言生动,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3.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瀑布就像一条银河从天而降。
B. 他的眼睛犹如明亮的星星,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C. 她的声音宛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D. 那座山如同一位巨人,屹立在远方。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走进教室,发现同学们都在认真地听课。
B. 我国古代有许多著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C. 这个问题很复杂,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D. 他一边走,一边想着明天要完成的任务。
5. 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勤奋好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那个演员的演技真是出神入化。
C. 这个计划太过理想化,难以实现。
D. 他这个人非常自私,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沉默(mò)沉思(chén)沉重(chóng)B. 奔跑(bēn)奔腾(bèn)奔流(bēng)C. 拔地而起(bá)拔苗助长(bá)拔河(bá)D. 沉鱼落雁(dài)沉默不语(dāi)沉重负担(dài)7.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 ①朝代更替②朝霞映照B. ①面对②面向C. ①振兴②振奋D. ①怀念②回忆8. 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抽测试题(B卷)(含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英国女作家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中,男主人公的名字是克里夫(cliff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山崖’),试谈谈其中映射手法的运用",然后圈出本文中有关“映射”的内容,分析这种手法的特点,明确了这些之后再来分析克里夫这一名字中的映射手法。文章第一段说“映射就是指作家透过生活的表层,从内在关联中揭示出发人深思的底蕴。他写一个人、一件事,其意义并不只是孤立地表现这个人、这件事本身,而是映射到其他人、其他事上面,在互相关联中从整体上显现出多方面的深刻丰富的含义”,最后一段说“映射能引起读者的联想,触发他们的艺术想像,多角度、多侧面地去体会、品味作品的意蕴”,简单来说,映射就是人和人、人和事、人和物之间的关联。再看《呼啸山庄》中克里夫的名字,cliff在英语中的意思是“山崖”,“山崖"是指山的陡立的侧面,它的特点是陡峭危险,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可能从最高点掉落到最低点;接着来看主人公克里夫的人生,他从一个弃儿到被山庄老主人收养,接着受辱和恋爱不遂,外出致富,致富归来复仇,主人公的人生如山崖一样大起大落,所以这里也是使用了映射的手法。
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镣铐(liào) 孱头(càn) 并行不悖(bèi)B.解剖(pāo) 脑髓(suǐ) 浅尝辄止(zhé)C.蜕变(tuì) 挫折(cuō) 残羹冷炙(zhì)D.铿锵(qiāng) 祈求(qí) 白雪皑皑(ǎi)1.(3分)A(B解剖pōu C挫cuò折 D白雪皑皑ái)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锻造玄虚礼上往来B.滥用慰籍别出心裁C.沉缅祈祷豁然开朗D.嫉恨届膝虚无絮缈2.(3分)D(A礼尚往来 B慰藉 C沉湎)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① 群众看见了伽西莫多赤裸的驼背,突起的胸脯,长着许多硬皮和汗毛的肩膀,便——出一阵哄笑。
② 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在起草《宪法》和《独立宣言》气壮山河的词语时,曾向每一个美国人许下了诺言,他们承诺给予所有的人以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不可剥夺的——。
③ 对那些有着高收入并希望多接触外边世界的年轻中国人来说,光顾麦当劳成为他们新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他们——跨国文化体系的一个途径。
A.爆发权利参与B.暴发权利参加C.爆发权力参与D.暴发权力参加3.(3分)A 【爆发:火山内部的岩浆突然冲破地壳,向四外迸出;突然发作;(事变)突然发生。
暴发:突然发财或得势(多含贬义);突然发作。
权利:公民或法人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义务(跟“义务”相对)。
权力:政治上的强制力量;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参与:参加(事物的计划、谈论、处理)。
参加:加入某种组织或某种活动;参与提出(意见)。
】4.下列一组语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3分)例句: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
A.他还不是为你们。
他已经半截入土了,还不是为你们打算?B.风姐儿低了半日头,说道:“这个就没有法儿了。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徐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1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我初学写小说时喜欢把人物的对话写得很漂亮,有诗意,有哲理,有时甚至很“玄”。
沈从文先生对我说:“你这是两个聪明脑壳打架!”他的意思是说这不像真人说的话。
托尔斯泰说过:“人是不能用警句交谈的。
”《史记》里用口语记述了很多人的对话,很生动。
“伙颐,涉之为王沉沉者!”写出了陈涉的乡人乍见帝时的惊叹(“伙颐”历来的注家解释不一,我以为这就是一个状声的感叹词,用现在的字写出来就是:“嗬咦!”)。
《世说新语》里记录了很多人的对话,寥寥数语,风度宛然。
张岱记两个老者去逛一处林园,婆娑其间,一老者说:“真是蓬莱仙境了也!”另一个老者说:“个边哪有这样!”生动之至,而且一听就是绍兴话。
写对话就应该这样,普普通通,家常理短,有一点人物性格、神态,不能有多少深文大义。
——写戏稍稍不同,戏剧的对话有时可以“提高”一点,可以讲一点“字儿话”,大篇大论,讲一点哲理,甚至可以说格言。
可是现在不少青年同志写小说时,也像我初学写作时一样,喜欢让人物讲一些他不可能讲的话,而且用了很多辞藻。
有的小说写农民,讲的却是城里的大学生讲的话,——大学生也未必那样讲话。
不单是对话,就是叙述、描写的语言,也要和所写的人物“靠”。
我最近看了一个青年作家写的小说,小说用的是第一人称,小说中的“我”是一个才入小学的孩子,写的是“我”的一个同来的女同学,这未尝不可。
但是这个“我”对他的小同学的印象却是:“她长得很纤秀。
”这是不可能的。
小学生的语言里不可能有这个词。
小说里所描写的景物,不但要是作者眼中所见,而且要是所写的人物的眼中所见。
对景物的感受,得是人物的感受。
不能离开人物,单写作者自己的感受。
作者得设身处地,和人物感同身受。
小说的颜色、声音、形象、气氛,得和所写的人物水乳交融,浑然一体。
就是说,小说的每一个字,都渗透了人物。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附带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27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山水是观察历史的形而上尺度”,也是理解中国古文明的密钥。
中国人是对山水自然情有独钟的民族,李泽厚甚至认为,在山水自然中浸染出来的“中国的山水画有如西方的十字架”。
寄情山水,隐逸江湖,从来就是中国文人的一大梦想。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自然山水在中国文化中始终扮演着非常重要的意念或者意象角色,潜移默化,影响至深。
在古代,河流可能更具有交通、经济乃至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在自然属性之外,河流还有明显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和社会属性。
古人对江河湖海的理解与情感也和今人远远不同。
对于绝大多数一辈子没走出过乡村、没见过大海的古人来说,大江大河通向广袤无垠的四海八荒,大江大河就是海,代表的就是遥远陌生的未知世界。
如果说乡土是家乡,是此在,是周而复始的熟悉的静态生活;那么江湖就是他者,是远行和异乡,是流动和逃离。
历史学者魏斌,多年来悉心研究六朝时期“山岳文化景观的生成过程及其空间关系”,著有《“山中”的六朝史》,在相关领域有开创性贡献。
他认为,山中世界的基本特征是一定程度上的逃离性,是试图逃逸出国家权力的文化共同体。
这是山居的本意。
东西方差不多同时出现了这种现象,但文化影响却颇有差异。
在西方,山中修道院主要仍是作为一种信仰现象而存在。
而在中国,以山寺、山馆为代表的山林文化空间,却溢出了信仰范畴,逐渐内化于知识精英的内心世界,成为一个独特的精神文化现象。
“文化性的逃离者造就了超越的山水,而社会性的逃离者造就了侠义的江湖和山林,二者都是绵延中国历史中的内容。
”山林和江湖一样,在中国文化里极具象征意味。
历史上的山林和江湖之间,充斥着失意政客、落魄文人、贬黜官员、不合于群的行为乖张者,以及放浪形骸、纵情山水的各色人等。
人们从名利场逃离,从乡土社会中逃离;从蝇营狗苟、钩心斗角或剑拔弩张中逃离,山水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灵寄托和自由挥洒的精神空间。
丰县高一期末考试卷语文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畅游(chàng yóu)悲愤(bēi fèn)碧波荡漾(bì bō dàng yàng)B. 蕴含(yùn hán)蕴藉(yùn jiè)气息奄奄(qì xī yān yān)C. 拂拭(fú shì)纷至沓来(fēn zhì tà lái)震耳欲聋(zhèn ěr yùlóng)D. 纷纭(fēn yún)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这位作家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尤其是他的小说,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B.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C.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D.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决心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
3. 下列各句中,使用比喻手法正确的一项是:A. 夜幕降临,星星点点,像无数只眼睛在注视着大地。
B. 她的笑声像一股清泉,让人心情愉悦。
C. 那个建筑物的造型奇特,就像一个巨大的章鱼。
D. 他的眼神犀利,仿佛能看穿你的心思。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夜色如墨,月光如水。
B. 她的歌声如同一股清风,吹散了人们的烦恼。
C. 那个故事就像一幅画卷,让人陶醉其中。
D. 他的决心如铁,坚不可摧。
5. 下列各句中,表达方式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的脸色苍白,仿佛一阵风吹过,就能让他倒下。
B. 那个地方风景如画,让人流连忘返。
C. 他的笑声如银铃般悦耳动听。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有答案与解析)
江苏省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含有答案与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情景默写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唐人写诗喜欢造境,诗中场景往往雄浑阔大,比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如杜甫《登高》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过洞庭》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诗人放声高歌,抒发满腔豪情,与苏轼《赤壁赋》中“扣舷而歌之”有异曲同工之妙。
(3)山河是心系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华夏儿女的精神故乡,“山河”一词作为家国的代名词频繁出现在古诗词中,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组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考工记》所表现的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
中国画很重视空白。
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之名,常常大量留白,却并不感到空。
空白处________有意味。
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
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________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
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
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核心问题。
这可以分成两派来讲。
一派是孔孟、一派是老庄。
老庄认为虚比真实更真实,是一切真实的原因,________没有虚空存在,万物就不能生长,就没有生命的活跃。
儒家思想则从实出发,如孔子讲“文质彬彬”,一方面内部结构好,一方面外部表现好。
孟子也说“充实之谓美”。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
”圣而不可知之,就是虚:只能体会,只能欣赏,不能解说,不能摹仿,谓之神。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022-2023学年江苏省徐州市高一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 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
从概念上说, “木叶”就是“树叶”, 可是在古代的诗歌中很少看见用“树叶”。
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
首先我们应该研究一下,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
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 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
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 “秋月照层岭, 寒风扫高木。
”“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 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 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何以会有这个特征, 就要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
“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 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 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树干, 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 “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 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木”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
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 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木”还会带来所暗示的颜色性。
这是“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 它可能是透着黄色, 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
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
“袅袅兮秋风, 洞庭波兮木叶下。
”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 而是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 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 想起了游子的漂泊。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材料二林庚先生的《说“木叶”》,谈了“木”字在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表现里的两个特征,精彩至极。
受其启发,这里从“时间”的角度,追溯“木叶”诗语生成的历史进程, 这种追溯是期待建构一种新的富于自觉的“时间”意识的作品阅读和解释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抽测高一年级语文试题一、阅读(71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一直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时间上说,是在明朝之前的。
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
崇尚自然、游离社会的道学,作为主流思想的补充,与儒学一起“相辅相成”、“一阴一阳”,使得社会主流思想具有强大活力。
从总体上来说,中国文化的源头,无论是周公、老子、孔子,还是后来的诸子百家,都对人生保持清醒、冷静的理性态受,保持孔子学说实践理性的基本精神。
中国文化在明朝之前,占据社会主流的,是高蹈的士大夫精神。
最显著的表现在于:人们崇天地人伦之间的道德,有高远的理想,讲究人格的修炼,反对人生世俗化,鄙视犬儒的人格特征。
从春秋时代起,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使命,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
比如说孔子,从他的言语来看,更像是倡导一种人生价值观,追求人生的美学意义。
又比如说庄子,他的学说,不像是哲学,更像是一种生活美学:道是无情却有情,看似说了很多超脱、冷酷的话,实际上透露出对于生命、本真的眷恋和爱护,要求对整体人生采取审美观照态度,不计功利是非,忘乎物我、主客、人己,以达到安详和宁静,让自我与整个宇宙合为一体。
这就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英国大哲学家罗素曾经说:“在艺术上,他们(中国人)追求精美,在生活上,他们追求情理。
”这是说到关键了。
中国人的生活哲学就是如此,一方面高旷而幽远,另一方面也连着“地气”,自发的浪漫主义和自发的经典主义的结合。
道家是中国人思想的浪漫派,儒家是思想的经典派。
当东汉年间佛教传入之后,这种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宗教体系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从而消解了印度佛教中很多寡凉的成分。
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其中极端的成分得到了淡化,避免了理论或实践上的过火行为。
也因此,一种中国特色的佛教观产生了,佛教在中国更多变身为“生活禅”,变成一种热爱生活创造人生的方式。
中国人一方面避免了极端的“出世”之路,另一方面,由于心灵的滋养、美智的开发,使得东汉魏晋,包括后来的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以及唐宋元产生了很多高妙的艺术,“艺术人生”的观念也随之如植物一样葳蕤生长,很多艺术种类都在这个阶段达到了高峰,比如说唐诗、宋词、元曲、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等,它们洋溢着一种高蹈的精神追求,境界高远,洁净空旷,如清风明月、古松苍翠。
中国的艺术精神到了明清之后,有低矮化的倾向。
明清以后,由于社会形态的变化,专制制度进一步严酷;加上统治者出身和教育的局限,以及愚民政策的目的,整体文化和审美呈低俗化的倾向。
随着“程朱理学”和科举制度的推行,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被扼制,审美弱化,艺术更趋“侏儒化”、“弱智化”。
大众普罗的喜好抬头,刚正不阿的风骨软化,崇尚自由、自然、提升的审美精神也在丧失。
不过尽管如此,在明清时代的中晚期,那种崇尚自然、物我两忘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一批有着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艺术作品或有出现。
尽管如此,士大夫精神已不是艺术美和生活美的主旋律,它只是一种空谷幽兰的生命绝响。
(选自赵焰《美的背后》,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清明理性的孔孟之道,明朝之前一直占据着社会的主流,道学只是主流思想的补充,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B.无论是高蹈的士大夫,还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有着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以出世和解脱为目的佛教传人时,曾遭到了儒学和道教的抵抗,经过“中庸之道”的过滤和淡化,更多成了中国特色的“生活禅”。
D.尽管明清之后的中国艺术精神倾向低矮化,但亲自然、空物我的高贵精神仍时有抬头,或有着一批真正艺术精神的独立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以孔孟的儒学为主,以老庄的道学为辅,又佐以诸子百家,使到当时的社会主流思想得到了整体呈现。
B.文章引用英国大哲学家罗素的话,目的是用来证明中国历代士大夫和知识分子具有一以贯之的艺术清洁精神。
C.文章以明朝为时间的界点分述了中国艺术精神的前后变化,呈现对照式,结构谨严。
D.文章论证方法灵活多变,修辞效果突显,例证与引证并举,比喻共比拟齐飞,语言鲜活,感染力强。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艺术人生”观念影响下,许多艺术种类达到高峰,洋溢高蹈的精神追求,比如诗歌中的王维《山居秋暝》。
B.孔孟为代表的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巾国文化一直保持着人生和实践的理性精神。
C.中国知识分子一直以追求道德、知识和审美为人生归宿,艺术上,孔子追求精美,庄子追求情理。
D.清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呈现出艺术审美的低俗化倾向。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走正门王春迪老街有句俗语: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
贺家发迹早,起初,海爷还是个小油贩子时,贺家就已经钟鸣鼎食,门阔院深,人称“贺半街”了。
然而,家有数座金山,不敌一个败子。
后来,贺府家道中落,只能靠典当度日。
一日,海爷路过贺府门前,看到有个不肖子孙正在卖一只枯瘦的看门狗,海爷不禁喟叹,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
昔日金玉满堂的贺府,如今只剩下一个金砖碧瓦做的空壳了。
贺府后来卖给了海爷。
因为地势高,地段好,海爷用它做起了油行的门面。
贺府后院有个百步宽的天井,青砖铺就,四周景色幽静。
还有几棵松柏,枝繁叶茂,傲然挺拔。
如此花园,中间竟然立着贺家的祠堂,迁也迁不走,拆又不能拆,看着让人堵得慌。
起初,每逢清明,贺家的子孙还三三两两地来祭祖。
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
常有人跟海爷建议,这帮不肖子孙把老祖宗的家底都给败光了,也没脸来了,干脆把那个祠堂拆了吧。
海爷却说,不可。
后院鸽子多,鸽子屎常落得到处都是,海爷吩咐下人,隔些日子把贺家的祠堂打扫干净。
到了清明,贺家没人来,海爷还让人烧香点烛,更新一些被老鼠啃坏的牌位。
转眼几十个春秋,海爷已白发苍苍。
一日,日过三竿,一阵锣鼓开道,老街的百姓跟水一样涌过去,随即,又像拍在岩石上一样分在两边。
海爷隐约看到,一个八人抬的轿子在人群中似水浪般起伏。
鸣锣十一响!这排场,唯京官才有!海爷微微闭着眼,低着头,垂着手,腰杆子挺直地跪在地上。
身后的家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自言自语,求佛保佑,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
不一会儿,轿子停在了海爷府前,下来一个官人,下了轿,经过海爷时,像经过一个脚底下的石子儿,啥也没说,径直走进海爷的油行。
身后,知府、知县以及各级官员都低着头鱼贯而入。
街坊们瞧这架势,心想,生意人恩怨多,海爷得罪人了。
海爷的几个儿子,嘴止不住地叨叨着怎么办,怎么办呀。
海爷静静地回过头,眼神一扫,大伙不敢言语了,同时腰杆子也挺了起来。
一阵嘈杂的脚步声传来,官人从油行里走了出来,到海爷跟前将海爷扶了起来。
海爷觉得此人两手温软有力,微微抬头,见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髯须飘逸,两肩圆厚,一副贵人之相。
再看那官服,绣的是孔雀,顶戴蓝宝石花翎。
未等海爷说话,官人便说,本官乃贺家后人,一别数十年,如今故地重游,旧迹难辨,唯有当年祠堂,托您照料,仿如昨日。
本官不胜感激,刚才失礼,颇有得罪。
说着,官人要弯腰拜谢,被海爷一把托住。
海爷气定神闲地微微一笑,道,举手之劳,荣幸之至。
随后,两人有说有笑,一同走进了昔日的贺府。
当日,老街的每一个角落都在谈论着这件事,大伙都觉得,多亏海爷当初的仁义。
倘若当初海爷一冲动把祠堂给拆了,保不准今儿个会出什么事情。
一日,外面下着大雨,海爷闲来无事,把几个儿子儿媳妇叫到跟前喝茶,海爷若无其事地问他们,知道当初为啥我没拆贺家的祠堂吗?小儿媳鬼精,抢嘴说,是老爷您仁义。
海爷笑笑,抿了一口茶,起身,眼睛望着窗外,好似看到了几十年前的情景。
海爷说,贺家人搬走后的头几年,贺家还有不少后人来祭祖,其他人来的时候,都跟老鼠似的钻进钻出,拜祭时,有的说说笑笑,有的哭得撕心裂肺,进进出出,都走侧门,怕遇到熟人。
唯有一年轻女人,一手拎着篮子,一手领着一个孩子,清早最先来。
娘儿俩大大方方地从正门进来,进来后,先将祠堂里里外外擦洗一遍,然后从篮子里拿出一个干净的蒲团,让孩子端端正正地跪拜。
拜祭完,整理好衣裳,再昂首阔步地走出去。
娘儿俩穿的都是粗布衣服,有的地方还带着点补丁,却十分干净。
这样的穿着,从富丽堂皇的大门进出,难免会被众人指点议论,但那娘儿俩,始终抬头挺胸,遇到认识的街坊,还让孩子有礼有节地问好。
海爷说,贺家有这样的娘儿俩,谁还敢拆他家的祠堂?这么些年了,也不知道那天那个官人,是不是当年那个孩子?小儿媳没弄懂,嘀咕道,不就是没走侧门走正门吗?这有啥啊?海爷听罢,长叹一声,背着手,回屋去了。
4.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小说开头以老街上的“夏府的地,贺府的房,海府的银子用斗量”这一俗语开篇,为下文写贺、海两府的遭际埋下伏笔。
B.起初,每至清明,贺家的子孙三三两两前来祭祖,后来便不再有人来了,这说明贺家人的祭祖观念随着家境的变化而变淡。
C.做了京官的贺家后人返乡时,海爷的家人“有的甚至浑身发抖,跪在地上半边身子都斜了”,说明海爷的家人因得罪了贺家而害怕。
D.海爷的小儿媳是个鬼精且有城府的人,她先是抢先回答海爷的话,称赞海爷,后来又嘀咕,都是为了讨好海爷。
5.小说第③段写贺府后院的环境有何作用?(5分)6.海爷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4分)材料一: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达到10%,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以上,即被称为老龄化社会。
19世纪后期,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老龄化现象在部分国家出现。
1851年,法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老龄化国家,此后,瑞典、挪威、英国等一批欧洲国家步入老龄化。
20世纪70年代,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老龄化逐渐向亚洲和美洲的发展中国家扩散,进入21世纪,全球老龄化速度加快。
2015年,全球有6.17亿人口年龄在65岁以上;预计到 2020 年,13个国家将成为“超高龄”国,即20%以上的人口超过65岁。
到2050年全球将有16亿老年人,届时将有94个国家的老龄化人口占比超过21%,其中有39个国家的老龄化比例达28%以上。
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第一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问题国际行动计划》;1991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联合国老年人原则》;2002年联合国在马德里召开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通过了《老龄化马德里政治宣言》.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国政府制定法律法规、政策,积极老龄化观念被纳入各国发展框架。
(摘自《全球老龄化状况及其应对策略》)材料二:全面二孩下的生育趋势(2017-2021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会降低0.5个百分点,而到2050年也仅降低1个百分点,全面两孩政策无法缓解我国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