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十二五医药发展规划
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
十二五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人民医院2010-2015年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人民健康、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编制和实施好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加快我院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一五”期间,我院中医药工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改革创新,扎实工作,全院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的颁布,为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区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并召开了全区中医药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做好中医药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这些文件、会议进一步明确了中医药改革的方向、中医药机构建设的内容、中医药创新的重点、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的途径和加强农村中医工作的方式,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药发展的补偿机制,并对加强中医药工作领导和监督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
全区卫生、中医药行政部门和广大中医药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一个政府重视、部门支持、行业推动、社会参与,共同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
(二)中医资源进一步优化,服务网络逐步健全。
针对中医医疗卫生机构资源短缺和浪费并存的状况,及时调整和优化了中医资源配置。
目前,全区三级中医服务网络已经形成,一网多用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臻完善,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功能、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不断提高。
“十一五“期间,中医服务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有了较大提高。
中医临床科室新建、扩建了业务用房,配置了大中型医疗设备,扩大了规模,增强了竞争能力,同时,根据各自优势,在区域内形成优势品牌。
积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优势,在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全文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对我国中医药事业当前面临的形势做出了具体分析,明确了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同时提出了未来几年我国中医药发展的十一项重点任务,并对相关保障政策和措施做了具体的阐释。
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医药医疗资源,规划指出,到2015年,中医医院所预期达到3397所,2010年为3232所。
“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规划对2015年的中医院建设提出了具体目标。
同时,规划还强调,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
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为了更好满足城乡基层群众对中医医疗的需求,规划指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
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形成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每个地市至少建设好一所地市中医医院。
规划规定,在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方面,到2015年,再建一批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力争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专病.规划强调,“十二五”期间,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
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每个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个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到2015年,力争有3个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规划明确强调,要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基础平台,遴选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以提高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
中医药十二五规划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取得新成果,《中华本草》编纂完成,一批中医古籍得到整理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得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现。
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盱眙县中医院“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盱眙县中医院“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2010-2015)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创造的医学科学,是我国优秀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年来在防治疾病特别是解决疑难杂症方面具有独到之处,一直受到广大患者的信赖,至今仍然在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我国卫生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中医药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所呈现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的利用中医药,发展中医院,为医院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思路,特制定盱眙县中医院“十二五”中医药发展规划。
一、坚持“中医有特色,西医有优势”这一方针,进一步增强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1、严格坚持办院方向、积极发挥中医特色,发展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确保中医药的主导地位。
临床科室设置要充分体现中医特色,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到2015年不仅在数量上要完成制定的二级医院要达到20个临床科室的要求,更要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中医特色优势的发挥。
要通过强化管理、规范服务、优化治疗方案、提高诊疗水平、降低医疗费用、减轻群众就医负担。
5年内争取建成6个市级特色专科,在周围市县中产生较大影响。
力争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本院在省级重点专科建设上获得突破。
要发挥中医制剂优势,坚持中医药继承创新,拓宽服务领域,以扩大品牌效应,提高规模效益。
2、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中医药工作中的龙头作用,真正成为农村中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
积极指导农村卫生院工作和培训乡村医生,提高中医药的覆盖率。
加强以急诊急救能力建设为重点的综合服务功能建设。
大力发展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使其在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3、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预防。
适应公共卫生体制改革和发展要求,加强中医急诊急救能力建设。
积极加强急诊急救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和急诊急救技术培训;提高中医院对感染性疾病的救治能力。
某县“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政办发〔2009〕37号)****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县“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有关部门及单位:现将《****县“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印发给你们,望结合本乡镇和单位实际情况,认真遵照实施。
****县人民政府二O一一年一月十日****县“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为加强全县中医药事业的宏观指导和行业管理,促进中医药事业可持续发展,在总结我县“十一五”中医药工作成就,研究分析当前中医药工作面临形势的基础上,根据《平顶山市“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和《****县“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县“十二五”中医事业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中医事业发展成就回顾“十一五”期间,我县中医药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的坚强领导下,经过全县中医药工作者的积极努力,认真贯彻《河南省中医条例》,中医药事业得到蓬勃发展,服务体系日臻完善,在人民群众防病治病、维护人民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日臻完善。
全县卫生系统现有医疗卫生机构20个,县医院、铁路医院为二甲医院,县中医院为二甲中医院;此外还有疾控中心、妇幼院、监督所等8家县直单位和13家乡镇卫生院;另有标准化村卫生室317个。
全系统共有医务人员1625人,开放床位1600张,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保健网初步形成。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县卫生事业迅速发展,为全县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出了贡献。
——中医人才培养步伐进一步加快。
“十一五”期间,在省中医管理局的统一安排下,开展了中医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工作。
参与全省第二周期中医临床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2人,其中,第二层次1人,第三层次1人。
结合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县中医医院加强了人才培养,选拔了一批青年中医技术骨干赴外地进修学习。
医疗十二五发展规划
黄冈市中医医院中长期“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医疗卫生服务,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必将推动医院的快速发展,并对医院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实现医院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根据《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以下规划。
一、“十二五”期间医院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进一步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治,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将医院建设成为管理体制科学化、医院信息网络化、病房设施标准化、设备现代化、中医药特色突出、中医诊疗技术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显著提高、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的能力明显增强、中医药院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服务质量优良、医德医风高尚、环境优美、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力争我院中医药事业发展走在全省地市州重点中医医院前列。
二、“十二五”期间医院发展的主要任务(一)医疗工作1、提高医疗质量。
全面落实医疗核心制度,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医疗质控体系,制定相关的诊疗常规、规范、流程、各种应急预案等。
医务人员对相关制度、规范、预案等知晓率100%。
严格控制和预防各种医疗事故、医疗差错的发生,保证医疗事故率为0。
继续突出中医药特色,把提高医疗质量作为主要努力目标。
强化“三基三严”,举办以中医经典、中医基础、中药方剂为主要内容的中医知识大奖赛;开展中医典型病例讨论,讨论中突出中医特色内容,特别是中医经典理论应用,提高中医诊治急危重症、疑难病的水平;贯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中西医结合病例书写规范〉(试行)的通知》,举办中医病案、处方展览评比。
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医院
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
在人类历史的漫漫长河中,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为了使中医药事业发扬光大,发挥更大作用,为了使中医医院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特制定阎良区中医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发展战略与目标(一)规划依据(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卫生部、财政部、国家人口计生委《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的实施意见》;(3)卫生部《关于改进公立医院服务管理方便群众看病就医的若干意见》;(4)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5)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建设规划;(6)卫生部《综合医院建设标准》;(7)国家发改委《关于公立医院改进试点的指导意见》;(8)《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9)根据农村城镇化、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社会健康状况与疾病谱变化趋势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总体要求。
(二)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坚持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宗旨,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坚持以骨伤、康复为主业务的发展方向,坚持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坚持以医疗质量、医疗安全为核心,坚持医院发展与职工待遇同步提高,坚持艰苦创业、勤俭办院的方针,实施大专科,小综合;突出中医特色、充实西医和重点学科发展战略,按照发展思路,抓住机遇,推进中医卫生事业和社区卫生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三)发展定位大专科,小综合;突出中医特色、充实西医。
以骨伤专科为龙头,加强骨科疾病中医特色治疗的筛选与优化,加快重点专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科、针灸康复科的建设,形成其他科室与重点专科、特色专科,技术互补,共同发展。
(四)主要目标以医疗工作为中心,突出中医特色,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强化医疗服务质量、注重人才开发培养、加强医院科学治理为重点,积极探索新的经营模式,群策群力,团结协作,力争在五年内基本建成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环境优美、设施完备、服务规范、技术精湛的现代化专科专病,特色突出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中医院十二五医药发展规划
中医院十二五医药发展规划(2011--2015)一、“十二五”进展现状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珍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宝,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育作出杰出奉献。
二十年多来,我院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下,取得了专门大成绩,专门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医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充实和提升,保持着连续、稳固、健康进展的势头。
全院职工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发扬“团结、务实、创新”精神,围绕医院“现代化、人性化、科技化”进展目标,实施“人才立院、科技强院、专科兴院”的进展战略,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将医院进展成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226人,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120人,开设有12个中西医临床科室、5个专科、专病门诊以及放射、心电、B超、检验、病理等7个医技科室,住院床位200张,收治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人,2010年业务收入达1890万,居全市同行业前列,并先后荣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县以上医院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单位、全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
但进展中也遇到专门多咨询题,如中医经费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设施薄弱、医疗用房紧缺、卫生人才短缺等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下大力气解决。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一)指导思想和进展目标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山东省中医条例》,坚持“中西医并重,共同进展,互相补充”方针,以提升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中医药事业进展,在“十二五”期间,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利高效、与市场经济进展相适应的新型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二)中医工作指标1、医疗业务指标①门诊人次平均年递增率6%,到“十二五”末达到46.3万人次/年。
太和县中医院12.5发展规划
太和县中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及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要求,以及省卫生厅、省中医药管理局有关文件精神,推动我院持续全面、快速、健康、有序的发展,结合医院实际,特制订我院“十二五” 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坚持以人为本和以病人为中心的办院宗旨,以中医药特色兴院、以质量效益强院的办院方向,实施“三名三进”(“三名三进”,即着力培养名医、创建名科、建设名院,努力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
)工程和“科教兴院”的发展战略,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和专科专病建设,完善基础功能,深化医院改革,全面提升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实现新一轮又好又快发展,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
二、发展目标通过5年的努力,使我院中医药人才队伍结构逐步优化,人员素质明显提高,中医药特色优势充分发挥,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龙头作用进一步凸显,综合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持续保持在全国全省的领先位次。
——一个总体目标:年门诊病人达80万人次,出院病人达4.5万人次,手术1.4万台次,开放床位达2000张,床位使用率达95%以上;业务收入达3.5—4亿元。
——二大硬件建设:新建5万平方米的现代化综合门诊楼;添置3.0T核磁共振、128层CT、加速器和相关的医疗设备;总投入达3亿元。
——三大基地建设: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在职研究生培训基地,5万亩的中药材种植基地(与乡镇合作)。
——四个分院建设:建立老年康复分院、骨伤科分院、肿瘤科分院、心脑血管病分院。
——五个服务平台:建立县、乡、村三级中医药服务平台,120信息服务平台,医院数字化、信息化服务平台,老年康复服务平台,健康体验“治未病”服务平台。
——六项科研成果:获得省级科研成果6项。
——七项人才建设:启动引博工程,引进博士生3—5人;加强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加大研究生的引进,使研究生总数达100人;聘请一批国内知名专家长期来院坐诊、带教、手术;遴选一批省级名医(5名);遴选一批市级名医(10名);遴选一批本院名医;遴选一批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中医药文化建设“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时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提升中医药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制定本规划.一、中医药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9年,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1年,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出台了《关于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中进一步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
在“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六位一体、统筹协调、科学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新进展,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医药文化建设开创新局面,中医药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的新格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部署了文化改革发展的工作任务,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明确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弥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5.15•【字号】宛政[2012]50号•【施行日期】2012.05.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通知(宛政〔2012〕5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现将《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五月十五日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为进一步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人民健康,服务中原经济区南阳主体区建设中的作用,根据国家、省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意见、《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的意见》(宛政〔2010〕49号)以及南阳市《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规划纲要》、《中医药产业发展战略规划(2010-2020)》,特制定《南阳市中医药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工作回顾(一)“十一五”南阳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十一五”期间,我市认真贯彻国家、省中医药方针政策,深入实施张仲景医药创新工程,不断加快中医药振兴发展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医药发展的政策环境更加优越,南阳中医药的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中医药教育和研发体系初步健全,为提高城乡居民健康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1.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争取中央、省投资1.3亿元,对市张仲景国医院和各县市区中医院进行了改扩建,新增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新增床位500余张,初步形成了以市张仲景国医院为龙头,县级中医院为骨干,乡镇卫生院中医科为依托,辐射城乡的中医医疗格局,整体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目前全市拥有县级以上中医医疗机构25家,床位2220张,人员3300人,10家中医院被评为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全文)“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
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
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取得新成果,《中华本草》编纂完成,一批中医古籍得到整理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得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现。
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院十二五医药
发展规划
1
中医院”十二五”发展规划
( -- )
一、”十二五”发展现状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 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 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卓越贡献。
二十年多来, 我院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卫生局领导下, 取得了很大成绩, 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中医事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充实和提高, 保持着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势头。
全院职工在院领导班子带领下, 发扬”团结、务实、创新”精神, 围绕医院”现代化、人性化、科技化”发展目标, 实施”人才立院、科技强院、专科兴院”的发展战略,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将医院发展成一所集中医、中西医结合预防、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医院现有职工226人, 其中高级职称13人、中级120人, 开设有12个中西医临床科室、5个专科、专病门诊以及放射、心电、B超、检验、病理等7个医技科室, 住院床位200张, 收治有内科、外科、骨伤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等病人, 业务收入达1890万, 居全市同行业前列, 并先后荣获”市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市县以上医院行风民主评议先进单位、全市中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等荣誉。
但发展中也遇到很多问题, 如中医经费投入不足、医院基础设施薄弱、医疗用房紧缺、卫生人才短缺等需要我们在”十二五”期间下大力气解决。
2
二、”十二五”工作规划
( 一) 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山东省中医条例》, 坚持”中西医并重, 共同发展, 互相补充”方针, 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为主线, 以科技创新和深化改革为动力, 加快中医药事业发展, 在”十二五”期间, 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医院, 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务。
( 二) 中医工作指标
1、医疗业务指标
①门诊人次平均年递增率6%, 到”十二五”末达到46.3万人次/年。
②出院人次平均年递增率9%, 到”十二五”末达到4583人次/年。
平均病床使用率达80%以上。
③业务收入平均年递增率10%, 到”十二五”末达到11273万元; 其中药品收入应占医药收入的60%以下。
2、医疗质量指标
①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85%; 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②病床使用率≥80%; 平均住院日≤15天。
③医院感染发生率<6%。
④治愈好转率≥98%。
3
⑤甲级病历≥90%; 丙级病历0%; 门诊处方书写合格率≥95%。
⑥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
⑦医疗事故和重大医疗纠纷≤0.5次/10万( 门诊住院人次)
3、科技发展指标
至, 选拔培养1-2名具有市级水平的专家, 5名县级学科带头人, 15名重点骨干人才, 5年内建成全国重点专科1个,省级重点专科1个, 市级重点专科1—2个, 县级重点专科3个; 省级科研立项1个, 市级科研立项2个, 县级科研立项10个, 并争取出科研成果5项以上。
( 三) 主要任务
1、基础设施建设
①我院当前占地面积小, 布局不合理, 无扩增空间, 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瓶颈, 改建扩建门诊大楼迁建已成为当务之急。
争取将医院迁建早日列入规划, 到前建成。
新医院计划投资1.4亿万元, 住院楼建成楼高16层, 建筑面积3 平方米, 设计一期床位400张, 其中骨伤科100张、内科( 包括心血管、消化、肾病专科) 100张、外科100张、眼耳鼻喉科15张、儿科15张、针推科20张、妇科( 产科) 50张, 总目标为600张的住院大楼。
病房设计突出”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内设医用电梯、净化手术室、重症ICU监护室等现代化设施, 以及以二人房为主, 一人房、三人房、家庭式套房为辅的病房, 门诊楼建成楼高9层( 其中一层为地下车库) , 建筑面积为18000平方米, 按楼宇智能化、流程人性化、功能合理化的要求为病人提供舒适、快捷、高效的门诊医疗服务。
同时建成急诊楼平方
4
米、药剂楼4000平方米、康复楼平方米、传染病房( 肝病) 平方米、行政楼( 包括学术教学楼) 6000平方米、后勤楼及附属楼6000平方米等, 另外建成病人康复休闲中心及职工活动中心等, 满足不同层次病人需求。
②在新区新院建成并投入运行后, 现医院将作为分院, 以门诊诊疗为主, 辅以急诊观察治疗, 向群众提供中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专科医疗服务, 承担老城区的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等任务。
形成城区南北相呼应的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医疗网络, 辐射全县, 以方便群众就医, 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③建立120急救分站, 承担区域内医疗救护任务, 推动我县医疗急救工作的开展。
④根据医院发展需要, 每年从业务收入中拿出一定比例, 用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购置仪器设备上, 其中在原大型设备核磁共振1名、螺旋CT1台、电子胃镜1台、彩色B超1台、800mAX光机1台腹腔镜1台、数字化计算机成像系统( CR) 的基础上新增彩超2台、血液透析机2台、电子胃镜1台等。
2、医疗学科建设
①加强专科专病建设。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 加大工作力度, 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 提高临床疗效, 在发展原有20多个临床科室的同时, 增设具有中医药治疗特色优势的肾病专科、糖尿病专科、乳腺病专科、中医美容专科、中西医结合肿瘤专科等, 切实解决群众的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
5。